再議中國佛寺的最初形制
關於中國古代佛寺的最初形制,筆者曾有博文,認為並非僅有以塔為中心的一種格局,雖揣測多於考據(那是專業學者的任務),卻依然有言未盡興的「猖狂」意味,還想再說。
佛教在傳入漢地之前(僅以北傳佛教為例),從古印度到大夏、犍陀羅(現巴基斯坦白沙瓦到阿富汗東部)和西域(特指現新疆域內)等地區,佛寺是隨著佛教的傳播、隨著佛教崇拜形式的演變、隨著與所在地區傳統建築的融合,在形制和格局方面發生著顯著的變化。
學者陳曉露認為,回字形佛寺是西域早期佛寺的建築形式之一(迴廊結構是佛教向右繞行的禮拜儀式決定的),出現於大夏,後傳入犍陀羅和新疆地區。佛教傳入大夏之後,佛寺建築形制受到當地火祅教文化的影響,引入了封閉式迴廊結構,圍繞佛塔而建,並逐漸與火祅教建築的前廳、門廊等分離,初步形成回字形的布局形式。回字形佛寺傳入犍陀羅之後,形成了方形佛塔、周圍建造院牆的格局,以院牆與佛塔中間隔出的空間作為禮拜道,取代大夏佛寺的封閉式迴廊。公元1世紀開始,佛像開始逐漸成為人們崇拜的對象。在犍陀羅,佛塔和佛像崇拜共同並存了一段時間,這時佛寺的建置依然以佛塔為中心,向右繞行的儀式也同樣被保留,但大佛塔周圍逐漸開始建造小佛塔、小佛堂(以佛像為中心),從而形成了「回字形塔院」。新疆的回字形佛寺是在犍陀羅佛寺影響下出現的,其演變過程體現了崇拜中心從佛塔向轉為佛像、禮拜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受建築材料限制,新疆較少有大規模的回字形塔院式建築群,多為圍牆與佛塔構成。按照中心佛塔的規模,又分為露塔式和堂塔式兩種。堂塔式採用封閉式迴廊,與火祅教的封閉式迴廊已無關係。隨著佛教造像在新疆進一步發展,逐漸取代了佛塔成為崇拜中心,從而出現了以佛像為中心的回字形佛寺,觀像成為重要的崇拜方式,一些佛寺取消了原來的繞行禮拜道,多數佛寺依然保留了繞行禮拜的方式,有些佛寺還在禮拜道設置壁畫或塑像,使繞行與觀像兩種崇拜方式結合起來。 學者宿白認為,佛教傳入(漢地)初期,即自東漢迄魏晉時期,佛寺布局也採用回字形形式,即以佛塔為中心建制,塔周圍建周閣(禮拜道),其外垣兼具圍牆作用。東晉以後,隨著佛教在中國南北方的發展,寺院布局逐漸形成自己的特點。
兩位學者的觀點,雖然是堅持中國佛寺的最初形制是以佛塔為中心的主張,卻也闡明了在佛教最初傳入漢地的前後,佛寺形制是隨著境內、外文化與地域的不同,而發生著不同變化的,存在著不同的格局。在西域,至少出現了佛塔崇拜與佛像崇拜的多種佛寺形制和格局。
我們知道,「窣堵波」和「支提」,並非是佛教固有的「發明」,而是源於古印度的聖樹支提信仰以及所羅門宗教的信仰禮儀,並根據佛教信念演化而逐漸固化成自己的宗教禮儀與外在形式。自釋迦牟尼在世演說佛法之後的四百多年,佛教沒有造像的言傳和行事,顯示佛陀的存在,是以菩提樹、佛陀足印、蓮花和佛塔(「窣堵波」、「支提」)作為象徵符號(繪畫佛陀傳布佛法,也是把佛陀所處的位置在畫上顯示出一個空白),形成了「佛像不得再現」的戒律。公元一世紀,貴霜帝國的犍陀羅地區,開始直接用雕刻藝術表現佛的形象,對後世的佛教造像產生了極大的模式化影響(但中、南部印度的佛教信眾仍在堅持「佛像不得再現」的觀念)。
圖1,佛石雕頭像。百度百科「裝甲列車」
圖1為灰色片岩材質。高肉髻,波狀發,眉心有白毫,眉際與鼻直連,凹目,眼瞼低垂,嘴抿合,唇較厚,表情安詳,鼻樑稍有磨損。
圖2犍陀羅藝術早期雕刻特徵的典型反映。佛像的眼睛未低垂、睜眼凝視前方,作澄思靜慮之態,於溫雅之中顯露內心的充實感。佛陀的體魄壯實健美,肌肉部分如實表現。
圖2,佛陀說法。「東籬小菊」
圖3,犍陀羅佛造像藝術。網路圖片
公元二世紀,隨著大乘佛教的創新,把多造佛像視為廣積功德,收得佛報的修行,出現了《大乘造像功德經》、《佛說造立形象福報經》等有關造像的經典。由此,佛像製作和佛像崇拜走向普遍化。一種文化傳入另一種文化之中,常有一個雙向選擇的問題:外來文化需要適應本土文化;外來文化也能刺激本土文化的加速發展。佛教作為外來文化經歷了形式上對中國文化的依附性到和中國傳統思想的衝突,最後成為中國思想文化的組成部分的過程。最初的佛造像就體現了佛教初傳入時對中國文化依附的特點,把佛教內容和中國傳統信仰如祥禽、瑞獸、四神、仙人等形象相依附,一進入中國便開始了漢化的過程。
印度的佛像藝術傳入中土的確切時間尚難斷定,史籍關於東漢明帝劉庄遣使取經,永平十年(67年)攜回佛像的記載,是佛像流入中土的重要依據。佛像初入中土,人們視其為神仙。已發現的東漢時期石刻、銅鑄和陶塑佛像,或混雜於道教的畫像之中,或塑刻在原來神像的位置上。如江蘇連雲港孔望山摩崖佛造像石刻(圖4),刻於公元170年,比築於建元二年(336年)的敦煌莫高窟還要早200年,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一處佛教摩崖造像。
圖4,連雲港孔望山佛造像石刻。「搜搜百科」
四川綿陽何家山東漢晚期(約150-200年)銅質搖錢樹(圖5,已知最早的青銅佛造像),鑄有佛像5尊(圖6),頭後有橫橢圓項光,右手施無畏印,左手執衣角。說明是把佛像與東王公、西王母作為同等的崇拜對象。
圖5,何家山青銅搖錢樹。「國圖空間」
圖6,搖錢樹樹榦上的佛造像。「國圖空間」
搖錢樹被視為神樹,而佛像取代神像,說明這時的佛祖形象僅是一種神仙被人崇拜的供奉。實物資料表明,中國式的佛像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初現。從目前所見的這一時期佛造像來看,已不再是依附於其它物體上的浮雕或淺刻形象。而是人體結構完整、圓雕式的佛像。
金銅佛造像在東漢末年始見於記載,在佛教初傳期多被稱為金人。大體上是伴隨佛寺的興起而發達的,多供養在宮中或佛寺,在南北朝至唐代日漸繁盛,現存早期金銅佛像極少。
圖7,後趙太祖石虎建武四年(338年)的青銅佛教造像。「百度百科」
圖8,青銅佛教造像右側視圖。「百度百科」
圖7現藏於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館的銅鎏金佛造像,有後趙建武四年的銘文,是已知最早的有明確紀年可考的中國佛鑄像。佛座為四足方座,佛像高肉髻,寬額,雙手作禪定印,著通肩大衣,衣褶自身體中心線向左右對稱的雕出。雕法樸素,衣紋形式化。
圖9,彭山縣陶質搖錢樹座。網易「山河閑人」
東漢中晚期四川樂山麻濠崖墓和柿子灣崖墓的石刻佛造像、內蒙和林格爾漢畫「能仁菩薩騎白象」以及四川彭山江口崖墓陶質搖錢樹座(圖9)的一佛二菩薩高浮雕造像,均為漢地最早佛造像之例(早於徐州浮屠祠佛造像)。
圖10、11,髙善穆塔及細部,北涼承玄元年(公元428年)。新浪「一七葉一」
酒泉出土的髙善穆塔,用整塊青黑色沙頁岩雕琢而成,高44.5 厘米,為中國有紀年的早期佛塔的實物資料。寶頂弧面刻有北斗七星,下為七層相輪。覆缽四周開出八個圓形拱龕,七個龕中各浮雕一尊結跏趺坐佛,另一龕中浮雕一尊交腳彌勒佛,龕頂裝飾自塔頸垂覆的八個蓮瓣。覆缽下為經柱,經柱上陰刻《增一阿含經》中《結禁品》中的部分經文和發願文,上題「高善穆為父母報恩立此釋迦文尼得道塔」。塔基座八面,七面各陰刻菩薩一身,另一面陰刻藥師佛,同時又將八卦符號分刻於八面圖像的右上方。
高善穆塔「佛、道共存」的現象,與漢地已發現的最早的佛造像「佛、神共存」的現象在時間和造型上基本吻合,但塔的造型卻是覆缽式。比高善穆塔晚近40年的山西朔縣崇福寺石塔(圖12),塔高2.5米(塔剎高57厘米),塔身是九層樓閣,樓閣四面皆雕有斗拱和塔檐,是我國已知的最早的樓閣式佛塔的實物(現塔剎存崇福寺,塔身存台北博物館)。
圖12,朔縣崇福寺石塔,建於北魏天安元年(466年)。
應該說,從上述已發現的考古實物看,東漢傳入漢地的佛教,一開始並非即為獨立的宗教。有一個首先嫁接在中國原有宗教信仰、然後逐步脫胎形成完整的宗教形式的過程。相當於東漢時期,新疆佛寺的形制,多為以覆缽式塔為中心的回形字格局,也有採用封閉迴廊的堂塔式或佛像為主的格局。而在漢地的佛寺形制,則先有樓閣式塔的出現(東漢陶塔)、隨後有堂塔式塔的出現(朔縣崇福寺北魏石塔)、及以佛像為主格局的佛寺的出現(史籍記載的洛陽白馬寺),真正漢化意義上的佛寺,應不早於兩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以所謂史籍記載的在東漢中後期出現的有如南北朝時期意義的佛寺、佛塔,應是後來人的過譽美贊(史籍記載的徐州浮屠祠的浮屠木塔)。
推薦閱讀:
※持普通護照中國公民前往有關國家和地區入境便利待遇一覽表(2016年11月22日更新)
※對話梁漱溟遇見傳統中國|梁漱溟|哲學
※中國的維和部隊主要都出使哪些國家?
※中國兒童受虐比例達七成,受害者易變身施暴者
※中國再圓一個世紀夢想:一條超級天路橫跨長江!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