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揭示了晚明文人飲茶生活的珍貴畫作|國畫
元 趙原 陸羽烹茶圖 27cm×78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茶文化在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 尤其自中唐以來,一方面茶在尋常百姓的生活中成為了開門七件事中其中一事,是普通布衣生活中待客或休閑的必備飲品。(開門七件事是古代中國平民百姓每天為生活而奔波的七件事,已成為中國的諺語。從「開門」即開始家庭一天正常運作之時或持家,維持生計,就都離不開七件維持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分別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另一方面,飲茶被賦予文雅與品德的含義,成為文人騷客寄情山水賞畫賦時的最佳佐伴之一,在文學、書畫、版畫等作品中多有表現。
明 丁雲鵬 煮茶圖 141cm×58cm 無錫博物院藏
明代之時,瀹泡法的正式確立,在茶文化發展中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其茶藝也因之產生轉變,而到了晚明則成為了飲茶的最主流方式。晚明文人對茶具與飲茶環境的營造與追求,品茶的宜忌,茶侶的身份、多寡,茶童等都有著特定的講究。
丁雲鵬 煮茶圖
在明代的包含茶文化內容的繪畫作品中,晚明畫家丁雲鵬的盧仝煮茶題材作品非常引人注目。
現藏於江蘇省無錫市博物院的丁雲鵬《煮茶圖》是一幅由明代畫家所描繪的唐朝題材的作品,描繪的題材是盧仝煮茶題材作品。
無錫博物院盧仝是唐朝一位飲茶名士,以一曲《七碗茶歌》(即《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揚名,在詩中盧仝寫到:「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契不得,惟覺兩腋習習輕風生。」將品茗的絕妙感受描寫得十分傳神。故自唐以來,這首《七碗茶歌》歷經宋、元、明、清各代,傳唱千年不衰,歷代文人茶客品茗詠茶時,仍屢屢吟及。並且由於其琅琅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幾乎成了眾吟唱茶的典故,為歷代文人茶客稱頌,「七碗」、「兩腋清風」成了品茶的代稱,成為後世文人常常掬取的題材。
丁雲鵬 煮茶圖
唐人飲酒風氣盛於飲茶,主要風行於文人、僧道之間,在詩文中通常以「煎茶」稱之。
而發展至明朝飲茶方式已經大有不同,這種轉變從元代開始發端,一方面,元代上層社會沿襲宋朝的末茶法,皇室所需茶葉仍以龍團鳳餅為主,繼續由貢焙生產進奉,只是宮廷皇族更喜歡的是加料茶飲,茶葉烹煮時可加進各種輔料,另一方面,作為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蒙古人看不慣宋人優遊文雅之風。更反對靡費巨資的團茶製作,因此,在民間倡飲沸水直接沖泡芽茶的茶飲方式。末茶法正逐漸被全葉沖泡的芽茶法所替代。
丁雲鵬 煮茶圖
《煮茶圖》描繪了一文人坐於榻上煮茶的場景:在白玉蘭樹下,旁有一太湖石,一位裹著襆頭,士人打扮的文人正斜倚於紫檀嵌螺鈿榻上侯湯,目光專註於面前的竹茶爐。旁邊是一位赤腳白髮奴僕正端著點心盤,右前方另有一仆頭髮凌亂,正彎下腰備水。畫面中擺著一些烹茶的器具,以及作為裝飾的盆景。畫面中的文人便是唐代的飲茶名士盧仝。
丁雲鵬 煮茶圖
畫中出現的茶具與陳設主要有:苦竹節(竹茶爐)、水缸、茶葉罐、紫砂茶爐組合、朱漆盞托的白釉茶盞、青銅香爐、螺鈿方盒、紫檀嵌螺鈿榻、花石茶几、青銅豆形器、雙耳玉杯等。
雖然作者所描繪的是唐朝盧仝題材,但是整個圖像的所描寫的飲茶方式與茶具皆屬於晚明時期風格,與唐朝吃茶茶器相去甚遠。另一方面,畫家營造了一個主人在自己的私人茶寮中品茗的場景。茶寮的位置,擺放的家私與陳設,都非常符合晚明文人對於飲茶環境的追求。
【 明 佚名 《煮茶圖》 】軸,絹本設色,105×48.7cm。 舊傳宋人作。故宮博物院
通過對晚明畫家丁雲鵬《煮茶圖》的研究,從一個較為微觀的角度得以管窺晚明時期文人的茗飲文化。
明 丁雲鵬 玉川煮茶圖 137cm×64cm 故宮博物院藏
現存的傳為丁雲鵬所作的此類題材作品便有兩至三幅,除藏於江蘇省無錫市博物院的《煮茶圖》外,還有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玉川煮茶圖》,以及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丁雲鵬所作的《盧仝煮茶圖》
推薦閱讀:
※我的中國畫觀
※陳玉先中國畫:56個民族舞蹈組圖〈1〉
※中國畫寫意人物作品欣賞
※【3D-插畫-工筆畫素材篇】傅畦芷工筆國畫欣賞
※現代國畫選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