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期被欺負,為什麼不告訴家長
文 | 楊樾
這兩天連續看到多起校園暴力事件的報道,先是文山十幾個女中學生圍毆一個同學,然後是昆明一個女生被同學欺負到跳樓,還有某地一個男生在學校被打到顱骨破裂。校園暴力層出不窮確實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但這並不是一個新問題,事實上,古今中西,只要有校園,有青春,就有暴力存在。
以往,當我們面對這些殘酷的暴力事件,除了憤怒悲傷,更多是在談加強校園監管、嚴懲兇手這些問題,會質疑孩子們是怎麼變壞的,這些媒體和民間的聲音都不會讓校園暴力減少,我們需要清楚的是,監管和懲罰針對的只是少數欺辱同學的孩子,而占多數的那部分孩子永遠都是潛在的受害者,如果我們相信校園暴力和其他一切犯罪一樣是不可能根除的,那我們就應該站在多數孩子一邊,去想想如何讓孩子減少和避免被欺負。讀過我的書《殘酷翻篇 即是溫柔》的朋友應該都記得其中有一篇《感謝同學不殺之恩》,那裡面講了很多我少年時經歷的校園暴力事件,可以說,我既是一個參與者又是一個受害者,對於如何規避校園暴力,慚愧的說,我還算是比較有經驗。所以,今天我就不談社會現實和大道理了,只跟家長和孩子們聊點實在的。
多數時候,當校園暴力發生,人們會把責任和希望寄托在學校身上,認為學校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監管和懲罰是遏制校園暴力的根本。事實上,這些措施都不能減少校園暴力,尤其對於青春期的孩子,處於青春覺醒的頂峰,是人生最無法無天的一個階段,同時又是逆反心理最強的一段。孩子們不會因為教育和監管而控制自己的行為,相反,那些監管很有可能激發一部分孩子的逆反,變本加厲。另一方面,學校可以強化教育和監管,但是老師和學生的對比,註定了學校無法監控到所有孩子的分分秒秒,所以,預防孩子遭受校園暴力侵害,主要要靠孩子自己和家長,一家一兩個孩子,與其指望學校,不如靠自己,或者我說的再直接一點,這事只能靠自己。在層出不窮的校園暴力事件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很多孩子並不是偶爾被欺負一次,多數嚴重的暴力事件,受害者都是多次長期被欺凌的。當這種事被曝光,大家只會感嘆現在的孩子太壞或者學校睜眼瞎,卻不去問一個問題:孩子長期被欺負,為什麼不告訴家長???如果孩子在第一次被欺負的時候就告訴家長,結果會大不同。為什麼很多孩子長期被欺負卻不告訴家長呢?這裡面當然有施暴者威脅的因素,但根本原因是對家長缺乏信任,而這種信任缺失正是很多長期校園暴力沒有被及時遏制的最主要原因。在我接待的大量家長育兒諮詢中,家長與孩子之間信任的缺乏是非常普遍的,遺憾的是,很多家長對此並不自知,甚至也不重視。信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家長能夠持久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懂自己、理解自己、在任何時候都會幫自己。你覺得這種信任是天經地義的嗎?不是。不信你可以問問自己,你的孩子願意把任何事都告訴你嗎?恐怕很多人沒有這個自信。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不願告訴家長,除了本來就缺乏信任,還有一些直接的原因。很多中國家長存在一個很怪異的心理,就是孩子被欺負了,回來告訴家長,家長不是替孩子撐腰,反而是去數落自己孩子,有的會嫌自己孩子惹事,沒有離那些壞孩子遠點,有的嫌自己孩子沒本事,質問孩子怎麼不打回去,還有些家長的反應比較誇張,控制不住情緒,要去找學校、老師和對方家長鬧,這會讓孩子很緊張很尷尬,覺得沒面子,以後不好在學校混,會成為同學的笑柄,我們這個社會一直對受害者都不夠寬容和仁慈的。正是家長的這些反應,讓孩子寧可默默受辱,也不願向家長傾訴和求助。能夠讓孩子充分信任自己,需要家長調動很大的智慧,具體來說,家長需要做這樣一些事:1.從小培養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朋友關係,很多孩子有了心事,寧可告訴朋友,也不告訴家長,就是因為與家長沒有建立這種地位對等朋友關係。家長不能指望這種關係會自然建立,更不能指望孩子先把家長當朋友,而是要在自己的心裡,先真誠地把孩子當成朋友,而不只是自己的孩子。僅這一點,多數家長都沒做到。人的情感是對等的,只有你拿孩子當朋友,他們才會拿你當朋友。從我女兒兩歲上幼兒園開始,一直到今天,我就經常問她誰是你這段時間最好的朋友,她的回答基本沒變過,她最好的朋友第一是媽媽,第二是爸爸,第三才是各種小朋友。
2.家長要習慣經常甚至每天詢問孩子的情況,與孩子保持不間斷的溝通,不要怕瑣碎,要讓孩子從小就習慣於跟家長講述自己一天的點點滴滴,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因為孩子的表達能力是通過學習和訓練來提升的,只有家長不間斷地問詢,孩子才有機會接受這種訓練,才有可能把自己在學校遭遇的事情比較清晰地告知家長。我們在很多校園暴力事件中都看到,那些受害者會告訴媒體,自己不知道如何跟家長講自己的遭遇,這就是家長沒有經常主動與孩子溝通的結果。家長一方面要讓孩子願意跟自己講,另一方面就是要讓孩子講的出來,講的明白。3.當孩子跟家長主動講出自己在學校的遭遇時,不論何事,家長都要首先選擇相信自己的孩子,並且無條件地表示支持,然後再去判斷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而不是急於去數落自己的孩子。你相信我,只要你這麼數落一次孩子,他們就再也不跟你交心了,因為委屈比毆打對他們的傷害更大,我們可以允許孩子犯錯誤,但萬不可委屈他們。
4.當孩子跟家長傾訴自己遭遇的時候,家長一定一定要冷靜,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因為你如果炸了,孩子會很恐懼,會不知所措,因為他不知道爸爸媽媽會幹出什麼來,不知道後面的發展會不會讓自己陷入更窘迫的局面。即便家長心中有千般恨,也要先壓住,讓孩子把事情講清楚,家長以此來判斷如何處理,如何幫助孩子。家長情緒失控會有兩個後果,一是無法準確判斷事情的嚴重性,二是無法選擇最恰當的方式解決問題。5.當家長確定孩子遭受了校園暴力時,必須及時做出反應,這種反應包含但不限於找學校、找對方家長、直接找施暴者和報警,這些方式也可以同時使用,因為在實際操作中,被傷害一方維護自身權利經常沒有那麼順利,這個過程中會遇到推諉、否認、袒護和迴避,而家長出手幫助孩子的最重要原則就是:務必一次性解決問題。否則後患無窮。前段時間我接受一位媽媽的諮詢,她的兒子就在學校遭受校園暴力,找學校和家長,對方反應都比較冷淡,沒有實質回應。我當時建議她馬上帶孩子去報警,報警的目的不是為了把那個小學生抓起來,而是讓對方家長和學校足夠重視這件事。這位媽媽按我說的做了,其實派出所也不願管這種事,但是報警就必須接警做筆錄,這就夠了。當她做完筆錄,給學校和對方家長都發簡訊告知,對方馬上重視起來,學校也採取了一系列可以有效保護這個孩子的措施,包括禁止那個孩子再接近她的孩子,如果發現那個孩子與他的孩子再有任何形式的肢體接觸,立即勸退那個孩子。基本上,她所希望得到的結果,都得到了。所以家長在出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要什麼?你最應該要的不是指責學校、要求道歉,不是報復,而是避免傷害再次發生。6.家長日常要對孩子進行必要的預防傷害教育,其核心就是讓孩子避免吃眼前虧。比如,對上了小學的孩子,可以給他們身上放上十塊八塊錢,告訴孩子萬一遇到跟自己要錢的壞孩子,就把錢給對方,但是一定要回來告訴爸媽。這錢,就是為了讓孩子不要吃眼前虧的,而不是對作惡的縱容,因為家長知道孩子遇劫後,是要及時出手解決的,而不是每天帶錢給人家進貢。還有就是一些避險的知識、求救的知識和逃跑的知識,別覺得這是認慫,當你的孩子被打的鼻青臉腫,你把那些壞孩子都揍死也晚了。還有一個小貼士送給家長們,就是要提醒孩子,在外面盡量避免與陌生人對視,青春期太多無厘頭的暴力,起因都是一次對視。
7.有條件的,還是要讓孩子學一點基本的防衛,女孩可以學學跆拳道,男孩可以學學武術散打,學這些可以讓孩子更好地保護自己,我經常跟女兒說,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能有一些基本的防衛技能,才能有這個自信。最後總結一下:校園暴力不會根除,避免被傷害不能全靠學校,更應該家長自己,與孩子做朋友,獲得孩子充分的信任,是避免孩子長期遭遇欺凌的根本之道,其他一切大道理都不是。
(原標題:《規避校園暴力的根本是孩子對家長的信任》)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你怕的越多,欺負你的人就越多,再忙都請打開看看!(太現實了)
※一個被整個王朝欺負的弱女子,連正史都要為她喊冤,大明第一廢后
※男人欺負女人的那點本事
※城裡的寵物狗回到村裡被土狗欺負,丈母娘狠心把它們扯開
※沒有怒氣,也沒人敢去欺負的三大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