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屆第一輪複習專題訓練
2015屆第一輪複習專題訓練--- 古代詩歌鑒賞
專題十九 古代詩歌鑒賞
訓練一 鑒賞形象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送鄒明府游靈武①
賈 島
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
債多憑劍與,官滿載書歸。
邊雪藏行徑,林風透卧衣。
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
【注釋】①明府:對縣令的尊稱。靈武: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
請概括鄒明府這個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並做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
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
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
適逢商風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崑崙西,何時復迴翔。
但恨處非位,愴悢②使心傷。
【注釋】①商風:秋風。 ②愴悢(liàng):悲傷。
詩中「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四句體現了「鳳凰」 怎樣的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與歌者米嘉榮①
(唐)劉禹錫
唱得《涼州②》意外聲,舊人唯數米嘉榮。
近來時世輕先輩,好染髭鬚事後生。
【注釋】①米嘉榮:中唐著名的歌唱家。②涼州:是具有奇特之調的曲子。
概括米嘉榮的形象,並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渡 江
(明)張 弼
揚子江頭幾問津,風波如舊客愁新。
西飛白日忙於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勝鄉國夢,敝裘猶帶帝京塵。
交遊落落俱星散,吟對沙鷗一愴神。
指出「吟對沙鷗一愴神」中「沙鷗」意象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訓練二 鑒賞語言
1.閱讀訓練一第1題唐詩《送鄒明府游靈武》,然後回答問題。
賈島注重用字的推敲,請對第三聯中的「藏」「透」二字做簡要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驟 雨
(宋)華 岳
牛尾烏雲潑濃墨,牛頭風雨翩車軸。
怒濤頃刻卷沙灘,十萬軍聲吼鳴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騎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勢驟晴山又綠。
頷聯中「卷」「吼」兩個詞有什麼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答張十一
韓 愈①
山凈江空水見沙,哀猿啼處兩三家。
篔簹②競長纖纖筍,躑躅③閑開艷艷花。
未報恩波④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詩罷看雙鬢,斗⑤覺霜毛一半加。
【注釋】①韓愈一生中兩次遭貶,《答張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貶到廣東陽山後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張十一,名署,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與韓愈同為監察御史,一起被貶。張署到郴州臨武令任上曾有詩贈韓愈,韓愈寫此詩作答。②篔簹(yún dānɡ):竹名,生長於水邊。③躑躅:羊躑躅花,花紅黃色,可供觀賞。④恩波:皇帝的恩澤。⑤斗:通「陡」。
詩的頷聯最生動傳神的字是哪兩個字?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踏莎行
秦 觀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下片中「砌」字用得精巧,歷來為人稱道,請從鍊字的角度加以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訓練三 鑒賞表達技巧
1.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塞下曲
(明)蘇 佑
將軍營外月輪高,獵獵西風吹戰袍。
觱篥①無聲河漢轉,露華霜氣滿弓刀。
【注釋】①觱篥(bì lì):古代的一種管樂器,形似喇叭。
詩的前兩句寫景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說出一種並做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詠山泉
儲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
轉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結合全詩,簡要分析「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的妙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歲 暮①
杜 甫
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②,鼓角動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
【注釋】①本詩作於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末,時杜甫客居閬州(今四川閬中)。②雪嶺: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嶺臨近松州、維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詩時,三州已被吐蕃攻佔。
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技巧,請舉出兩種並加以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訓練四 評價思想內容和作者觀點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夢中作①
歐陽修
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
棋罷不知人換世②,酒闌③無奈客思家。
【注釋】①本詩約作於皇祐元年(1049),當時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貶謫到潁州。②傳說晉時有一人進山砍柴,見兩童子在下棋,於是置斧旁觀,等一盤棋結束,斧已爛掉,回家後發現早已換了人間。③酒闌:酒盡。
這首詩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雨
陳與義①
瀟瀟十日雨,穩送祝融②歸。燕子經年夢,梧桐昨暮非。
一涼恩到骨,四壁③事多違。袞袞繁華地④,西風吹客衣。
【注釋】①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人。這首詩作於政和八年(1118),當時作者正閑居京城等候授職。②祝融:火神,這裡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窮困。④袞袞:眾多,這裡指眾多居高位而無所作為的官吏。繁華地:指京城。
頷聯的兩句詩是什麼意思?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春日秦國懷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涇水縈紆傍遠村。
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
雲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
數里黃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釋】①周朴:字太朴,吳興(今屬浙江)人。②消魂:這裡形容極其哀愁。③涇水:渭水支流,在今陝西省中部,古屬秦國。縈紆:旋繞曲折。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關河令
周邦彥①
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凄冷。佇聽寒聲②,雲深無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釋】①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聲:指秋聲,如風聲、落葉聲、蟲鳴聲等。③雁:古人認為雁能傳書。
簡要分析作者在這首詞中所表現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入秦川界
(唐)盧照鄰
隴阪長無極,蒼山望不窮。
石徑縈疑斷,迴流映似空。
花開綠野霧,鶯囀紫岩風。
春芳勿遽盡,留賞故人同。
(1)頸聯描繪了怎樣的一幅畫面?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聯使用了什麼樣的表達技巧?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春 思
(唐)皇甫冉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1)頸聯有兩個字用得精妙傳神,請指出來並簡析其妙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表達了主人公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春日雜興
(南宋)陸 游
夜夜燃薪暖絮衾①,禺中②一飯直千金。
身為野老已無責,路有流民③終動心。
【注釋】①絮衾:棉被。②禺中:通「隅中」,將近中午。③流民:逃難的平民百姓。
(1)詩歌刻畫了「流民」怎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牧牛詞
(明)高 啟
爾牛角彎環,我牛尾禿速,
共拈短笛與長鞭,南隴東岡去相逐。
日斜草遠牛行遲,牛勞牛飢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歸還向牛邊卧。
長年牧牛百不憂,但恐輸租賣我牛。
(1)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後兩句運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歸 雁
(唐)錢 起
瀟湘①何事等閑②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二十五弦③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注釋】①瀟湘:泛指湖南地區。②等閑:隨隨便便,輕易。③二十五弦:指瑟這種樂器。
(1)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主要運用了哪種表達技巧?請簡要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柳枝①·江南岸
(宋)朱敦儒
江南岸②,柳枝;江北岸③,柳枝;折送行人無盡時。恨分離,柳枝。
酒一杯,柳枝;淚雙垂,柳枝;君到長安百事違。幾時歸?柳枝。
【注釋】①柳枝:即「楊柳枝」,詞牌名。②江南岸:女子送別的地方。③江北岸:丈夫要去的地方。
(1)本詞多次提到「柳枝」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來說,妻子都希望丈夫一帆風順,春風得意,可詞中女主人公反而希望丈夫到京城百事不利,事與願違。這合情理嗎?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題十九 古代詩歌鑒賞
【題型對練】
訓練一 鑒賞形象
1.詩中鄒明府形象的特點是:清正廉潔。三年縣令任滿離去,馬依舊瘦弱,隨身相伴的還是那些書。如今冒雪遠遊朔方,前程艱險,單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的寒風,正是通過這些細節的刻畫,展現了鄒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解析:要了解詩歌中人物的形象,就要抓住詩中人物的言行舉止、心理、外貌等特徵。此詩首聯說,鄒明府曾經在西畿縣做了三年縣令,勤於政務,衣食節儉,以至於馬都沒有長出來肥膘,更說明人沒有貪污腐敗,非常清廉。頷聯是說,為償還高築的債台,鄒明府只好把佩劍賣了。這兩句也說明他為官清廉,兩袖清風。後兩聯是作者的推測與想像,也說明他深居簡出,嚮往寧靜,清遠脫俗。
2.詩中通過對鳳凰的生活習性、聲音及神態動作的描寫,體現了鳳凰立身高潔,志向遠大的品性。
解析:醴泉,又名甘泉,氣味甘、平、無毒;山岡,言其高,遠離污泥濁淖;從鳳凰這些生活習性中可看出其清高、超然脫俗的品性;「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九州、八荒,都是從範圍上指天下、國家,聲音響徹九州,伸長脖子遙望天下,這都能看出志向遠大、心懷天下的品性。
3.米嘉榮是技藝高超、出類拔萃卻遭人冷落的老藝人形象。用《涼州》曲調的不同尋常,襯托米嘉榮高超技藝。「舊人唯數」,又從正面突出米嘉榮,更能獲得人們對他被冷落的同情。
解析:此詩語言詼諧,寫久負盛名的老歌手米嘉榮年老了不受年輕一代重視的境遇,以染鬍鬚來迎合時尚戲之,隱含了詩人對朝中先輩受新貴排擠的激憤之意。 「唱得《涼州》意外聲,舊人唯數米嘉榮。」《涼州》曲調的不尋常,襯托著米嘉榮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技藝。「舊人唯數」,又從正面突出米嘉榮。因為,米嘉榮的技藝越高超,就越能贏得人們對他被冷落的同情。「近來時世輕先輩,好染髭鬚事後生。」筆鋒一轉,米嘉榮一身絕技,理當受人敬重,可社會上流行的風氣是輕先輩重後生。末句說:時世如此,您還是將就點,將白了的鬍子染染黑,去伺候那些年輕人吧。勸慰之中,暗含著無限辛酸和詩人自己的憤世之情。
4.以到處飛翔的沙鷗襯托作者的孤單漂泊。
解析:沙鷗,是詩人們常常用來抒發內心因漂泊無依而傷感的意象。如杜甫《旅夜書懷》:「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詩人即景自況以抒悲懷,水天空闊,沙鷗飄零,人似沙鷗,轉徙江湖。本詩也是如此,用沙鷗的到處飛翔襯托作者的孤單漂泊。
訓練二 鑒賞語言
1.①「藏」字,運用擬人手法,描繪人行之跡很快被大雪覆蓋的景象,寫景生動,頗有畫意;一個「藏」字,已包含大雪紛飛、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蘊。②「透」字,極為傳神地展現了林間朔風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時還隱含風急、天寒、衣單等內容,富有想像力和感染力。
解析:鑒賞詩歌用字的技巧,首先要理解字義,然後結合詩句歸納答案。賈島注重用字推敲,此詩也體現了這個特點。「藏」,即「埋藏」,大雪埋藏大路,說明雪大;「透」,即「穿透」,風穿透衣服,說明衣單。
2.「卷」從視覺角度,寫出了驟雨來時的迅猛態勢;「吼」從聽覺角度,寫出驟雨聲勢之大。
解析:此詩寫夏日暴雨景象,以三個場面突出描寫雨勢之驟。第二句說烏雲尚在牛身後,但大雨已經打翻了牛前的水車車軸。此種雨在雲先的奇特景象,表明雨勢之急猛,有急促突發之感。第四句寫山洪暴發的情景。用「十萬軍聲」寫大雨中山洪傾瀉奔吼的聲勢,創意頗新。第六、第七句由牛引出牧童,在溪流猛漲時騎牛過溪,又急又慌。末句寫山雨驟歇,雨後日出,周圍山色更加蒼翠。全詩多用口語,筆勢雄健,富有生活氣息,顯示其詩風的粗獷豪放,在宋代詩人中,頗有特色。
3.最生動傳神的是「競」「閑」這兩個字,上句的「競」字同下句的「閑」字,不但對仗工穩,而且生動傳神。「競」字把嫩筍爭相滋生的蓬勃景象寫活了;「閑」字則把羊躑躅花隨處開放、清閑自得的意態揭示了出來。
解析:詩的前半段寫景抒情。首聯勾勒了陽山地區的全景。春山明凈,春江空闊,還傳達出一種人煙稀少的空寂。頸聯是兩組近景特寫。篔簹是一種粗大的竹子。躑躅即羊躑躅,開紅黃色的花,生在山谷間,二月花發時,耀眼如火,月余不歇。這一聯為荒僻的野景增添了春天的生氣。「競」字把嫩筍爭相滋生的蓬勃景象寫活了;「閑」字則把羊躑躅隨處開放、清閑自得的意態揭示了出來。這四句詩,寫了遠景,又寫了近景,層次分明。有淡墨塗抹的山和水,又有色彩艷麗的綠竹和紅花,濃淡相宜,形象突出。詩的下半段敘事抒情。頷聯意謂皇帝的深恩我尚未報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熱的瘴氣中虛度餘生而已。這兩句是全詩的關鍵,蘊含著作者內心深處許多矛盾著的隱微之情:有無辜被貶的憤怨與悲愁,又有對自己從此消沉下去的擔心;有自己被貶南荒回歸無望的嘆息,又有對未來建功立業的憧憬。
4.「砌」化無形之愁為具體可感之「磚石」,化抽象為具體(或:化虛為實),生動表現了愁緒之多、濃、不可化解。
解析:上片寫謫居中寂寞凄冷的環境。開頭三句,緣情寫景,劈面推開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銷魂的畫面,貼切地寫出了作者無限凄迷的意緒。「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渲染這個貶所的凄清冷寞。下片由敘事開始,寫遠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身為被貶謫的詞人,北歸無望,每一封裹寄著親友慰安的書信,觸動的總是詞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響的是對往昔生活的追憶和痛省今時困苦處境的一曲曲凄傷哀婉的歌。第三句急轉,「砌成此恨無重數」,一切安慰均無濟於事,離恨猶如「恨」牆高砌,使人不勝負擔。
訓練三 鑒賞表達技巧
1.示例一:動靜結合。明月高懸,清輝灑邊關,此為靜。西風勁吹,戰袍隨風拂起,此為動。二相結合,再現邊地曠遠,戍邊將士風餐露宿的情景。
示例二:融情於景。塞外明月高懸,突顯塞外風光的壯闊。寒夜西風吹,戰袍獵獵作響,則是再現戍邊將士的生活艱辛。更傳達出詩人對戍邊生活的複雜心態。既有欽佩讚歎之情,亦有同情慨嘆之感。
示例三:視聽結合。月灑清輝遍軍營,風吹戰袍獵獵聲。一視覺一聽覺,形象再現邊關特有的自然風光、軍營情境。
解析:詩歌前兩句寫的是邊關的自然風光和戰士的生活情景。「月」和「風」是我們要注意的意象,明月高懸,西風勁吹,一靜一動,一個可聽,一個可見,都出現在守關將士的身旁。
2.這兩句從聲與色的角度描寫了山泉的情態。山泉平緩流淌時,清澈見底,水面映照天光雲色。飛流而下時,水石相擊,如風雨之聲。山泉雖然無名,卻有映地照天,興風作雨的奇觀。這兩句與前兩句先抑後揚。前兩句寫山泉的平淡無名,為抑;這兩句彰顯泉流山中的奇觀,為揚。為詩歌最後兩句讚美山泉做了鋪墊。
解析:這是一首山水詩。首聯敘事點題,緊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靜寂的深山裡,一股清泉徐徐流動,給這僻遠之所平添一絲活氣;面對此景,詩人真想問山泉有無一個讓人記得住的名字,可是無從知曉。其既驚喜又遺憾的心情充溢於字裡行間。頷聯承接上文,從正面立意,描繪山泉的出俗形象。詩人從廣闊的立體空間著筆,生動地摹繪出山泉的澄澈與靈動:它流淌在平地之時,恰似一面明亮的鏡子,將蔚藍的天宇盡映水底;它飛瀉于山下之際,又如瀟瀟春雨般潑灑半空,煞是壯觀。此聯取景清晰,摹象精緻,對仗謹嚴,通過大膽的想像,細膩的刻畫,把飄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繪得生動可感。頸聯從反面立意,轉寫山泉遭遇冷落的境況:儘管山泉清凈而鮮活,可是當它流入深澗,水滿溢出,分引到小池的時候,山泉原先的那種清澄、靈氣,被這窒息的環境遮蓋了。這些描寫,意在為後文蓄勢。尾聯關合全詩,由敘而議,點明詩旨:山泉的「恬淡」無人關注,可它仍然年復一年,自潔自清,保持著一塵不染的秉性。
3.示例:①借代,如「煙塵」代邊境戰爭,與後文「鼓角」相應,從視角和聽覺兩方面突出了戰爭的緊張,渲染了時局的艱危。②用典,如,「請纓」,典出《漢書·終軍傳》;在詩句中暗示朝中無人為國分憂,藉以表達詩人對國事的深深憂慮。
解析:首句帶給我們一種凄涼之意:歲尾年末,不能跟家人團聚,漂泊在異鄉。邊隅還在用兵,一個「還」字,多少無奈憂憤盡含其中。頷聯緊承首聯,具體寫吐蕃兵勢的浩大,「煙塵」和「鼓角」來借代戰爭,「犯」「動」寫出敵人來犯的氣勢,給人們內心帶來的衝擊。頸聯先寫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天天在流血,真是慘不忍睹,再發出自己的憂嘆「朝廷誰請纓」,這裡用漢代終軍請纓的故事,也讓我們感受到當時朝廷中並沒有能奮不顧身、以身殉國難的人。尾聯先用反問「濟時敢愛死」,如果於國有濟,我敢吝惜一死嗎?暗示自己渴望能赴難報國的決心,最後一句「寂寞壯心驚」,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報國無門的志士的無奈和悲憤。
訓練四 評價思想內容和作者觀點
1.①因仕途失意而對前途憂慮和無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脫離官場返回家鄉的心情。
解析:「路暗花迷」表現了作者對前途的迷茫,結合注釋可知這是因為仕途失意所致,「無奈」「思家」等詞語則表現了無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
2.秋已來臨,燕子將要南歸,一年恍若一夢。梧桐經一場雨打,已與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達了自己懷舊、失落的感情。
解析:頷聯主要是借景抒情,明確傳統意象燕子、梧桐的含義是答題關鍵。「燕子經年夢」較難理解。由「穩送祝融歸」一句,可以判斷出本詩所寫為秋景,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因為秋天來臨,所以燕子即將南飛;「經年」即指一年,恍若一夢,自有流連失落之情。「非」字帶出比較,自與昨夜不同,唯今更見蕭索之感,失落之情已經寓於其中。賞析思想內容之題,關鍵是先從整體上把握全詩的思想情感,然後抓住詩中的關鍵意象或重點詞語,深入分析即可。
3.表現了懷古傷今之情。詩人春日眺望涇水之濱,不見春草,只見古碑,行客之路儘是黃沙,想當年秦國何等強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國勢日衰,眼前一片荒涼,於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解析:這是一首懷古詩,首句統攝全篇點明作者的情感極其哀愁,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涇水彎彎曲曲靠在遙遠的村子旁邊;因為過多的放牧牛馬,春天的草已經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沒有人耕種,只有秦朝時的古碑還在,還能證明這裡曾經的興盛;天色已晚,雲彩與積雪一道圍繞在蒼山上,幾縷炊煙伴著殘陽,綠樹顯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儘是黃沙。看到這荒涼的景色,想當年秦國何等強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國勢日衰,眼前一片荒涼,於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4.作者在詞中表現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闋寫作者站在庭院等候親人的消息,但盼來的只是「無雁影」;下闋寫作者本想借酒澆愁,酒醒之後,卻愁上加愁,於是感嘆不已,使孤棲之愁更深一層。
解析:此詞開篇就推出了一個陰雨連綿,偶爾放晴,卻已薄暮昏暝的凄清的秋景,這樣的環境中,孤獨的旅客,默立客舍庭中,承受著一庭凄冷的浸潤,思念著親朋。忽然,一聲長鳴隱約地從雲際傳來,似乎是鴻雁聲聲;然而,四望蒼穹,暮雲四合,並無大雁的蹤影。下片「更深人去寂靜」把上下片很自然地銜接起來,而且將詞境更推進了一步。「人去」二字突兀而出,正寫出旅途的旅伴聚散無常,也就愈能襯托出遠離親人的凄苦。同時「人去」二字也呼應了下文孤燈、酒醒。臨時的聚會酒闌人散了,只有一盞孤燈搖曳的微光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在粉壁上。此時此刻,人多麼希望自己尚在酣醉之中呵。可悲的是,偏偏酒已都醒,清醒的人是最難熬過漫漫長夜的,旅思鄉愁一併襲來,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一線原創】
1.(1)描繪了一幅風光旖旎、生機盎然、萬物欣欣向榮的秦川春色圖。作者把爛漫開放的山花布置在霧氣繚繞的綠野背景中,將黃鶯巧囀的形象映襯于山風徐拂的紫岩畫面上,意象密迭,色彩鮮麗、豐富,展示出詩人山行時優遊自得、賞心悅目的情趣。
(2)寓情於景(或:情景交融),作者由周圍的山水花鳥等自然美景,很自然地過渡到對友人的思念。詩人潛意識地感受到流光荏苒,美好的春天景色不可能長在久駐,從而為不能和自己一同登臨賞景的友人深致惋惜之情。
解析:全詩描寫了西北高原暮春季節雄奇壯觀的自然景色。首聯總寫由蜀入陝、登上隴山所見,頷聯突出刻畫了迤邐盤亘於群山萬壑間石路的崎嶇、曲折,以及由於山間叢林花草的掩映而時顯時隱的現象。頸聯寫出山花爛漫,霧氣繚繞,黃鶯巧囀的美好畫面。尾聯很自然地過渡到對友人的思念。
2.(1)「論」和「笑」。兩個字都是擬人化的寫法。錦字迴文詩的內容,無非離情別恨,錦字詩有多長,恨便有多長,錦字詩無窮,恨也無窮。樓上花枝本無情,然而在詩人眼中,那花團錦簇的樣子,像是在嘲笑獨眠之人。形象地寫出了女主人公的離情別恨和孤寂之感。
(2)詩中通過對春天景物的渲染,烘托出少婦對丈夫的深情及內心痛切的呼聲。全詩流露非戰情緒,借漢詠唐,諷刺統治者窮兵黷武。
解析:這首詩寫一個少婦新春時節觸景傷情,流露對出征邊塞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詩的首聯點明題意,首句點「春」,次句點路遙「相思」。頷聯寫少婦和徵人所在之地,一在漢,一在胡,相隔千里。頸聯寫離恨,寫春情。末聯故作問語,問征夫何時功成返鄉。
3.(1)刻畫了一個饑寒交迫、居無定所、生活艱苦的「流民」形象。他們在夜裡睡覺時用以禦寒的是「絮衾」,在「春日」(當為早春之際)還「夜夜」燒柴取暖,可見「絮衾」之薄、禦寒效果之差,也可見他們是無屋可卧而流宿野外。「流民」在近中午之時吃一頓飯價值千金,極言其食之昂貴,可見是吃了上頓沒下頓,飽一頓餓一頓。
(2)表達了詩人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流亡的百姓的深切同情。正是黑暗的社會現實造成了「流民」的艱辛,詩人身為「野老」,已無為官之責任,但看到路邊流亡的平民百姓也為之而痛心。
解析:首句寫「流民」在夜裡燒柴取暖,其實是寫其「寒」。次句寫其「飢」。「一飯直千金」,身為難民,又怎能頓頓吃得上呢?開篇兩句,如此著墨,也就將難民饑寒交迫的生活逼真地反映了出來,並使人不禁要問:「是誰造成了這些令人寒心的景象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當時詩人已退休不在朝廷,但看到路邊流亡的平民百姓也為之而痛心。
4.(1)描繪了一幅牧童與牛愉快相處的歡樂圖畫。牧童們清晨相約外出放牛,他們手裡拿著短笛與長鞭,驅趕著牛,在山岡上相互追逐、嬉戲。他們在放牛時,或騎在牛背上唱歌,或坐在牛身邊休憩。詩歌將牧童與牛的相得之樂生動地摹寫了出來。
(2)①渲染、反襯(或:樂景寫哀情)。此詩前文著力營造樂景,濃墨渲染牧童之樂,只是為了反襯結句的牧童之憂。全詩憑藉牧童嬉戲之樂景,牧童與牛相得之樂趣,寫深寫透了牧童之憂,進而淋漓盡致地揭露了封建剝削的殘酷性。②表達了詩人對繁重的租稅的不滿和對農家命運的擔憂、同情。
解析:此詩主旨在於揭示租稅繁重給農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但卻採取了與眾不同的表達方式。全詩除結尾兩句點明這一主旨外,其餘詩句均集中敘述農家牧牛的情形,體現了農家對牛的深厚感情。結尾兩句與前面略帶輕鬆情調的敘述,構成強烈的對比。
5.(1)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從詩人跟歸雁這個南方來客的問答中,可以體察到詩人身羈北方而懷念南方家鄉的感情。
(2)擬人。詩歌把大雁「擬人化」,全詩一問一答,就像是兩位老朋友在聊天。首聯是詩人對歸雁的詢問:南來的雁啊,你為何離開環境優美、水草豐富的瀟湘而千里迢迢地飛回北方來呢?次聯是代歸雁回答:因為那裡有湘靈在夜月下鼓瑟,我禁不住那曲調的清冷悲怨,所以才折返回來。
解析:詩歌假借詩人與雁的問答以披露春夜的某種感受,在婉轉流利的形式中寄寓了深長的情思。在這裡,詩人自己的旅愁和鄉思是作詩的原動力,而南來的大雁,或與歸雁有關的瑟曲則是使詩人獲得靈感並使飄忽的靈感變得生動形象的契機。
6.(1)這首詞中「柳枝」重複出現六次,這一方面是作為和聲,適應音樂的需要;另一方面,柳枝也意味著離別,六次出現,猶如重章疊句,一唱三嘆,迴環往複,起到了深化離別之情的作用,渲染了離別的氣氛,強化了詞的藝術感染力。
(2)合情理。因為女主人公深知如果丈夫到京城吉星高照,官運亨通,那還不知道要停留到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呢。為了使丈夫能早日回家,夫妻團聚,她寧願丈夫到京百事無成,失意而歸。當功名富貴與愛情發生矛盾時,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可見她是多麼珍惜愛情,輕視富貴,表現了她純真高潔的可貴品質。(回答「不合情理」的,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這首詞是一首女子送別詞,寫一個女子送丈夫上京求取功名時的心情。唐人有折柳送別的習慣,所以柳枝與離別總是聯繫在一起,甚至代表離別。這首詞中的柳枝,就是代表離別的,同時又是作為和聲加入詞中的。
推薦閱讀:
※練出倒三角的身材? 學這個訓練動作!
※【古詩鑒賞訓練】鑒賞古詩的形象
※舊畫重提三《基本技法訓練》
※未來健身的革命:從鍛煉身體,到訓練「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