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五大常見病症,著名特級教師吳泓來診斷

語文課堂五大常見病症,著名特級教師吳泓來診斷

診斷課堂1:

病症:學生讀不懂課文,怎麼解決?

藥方:從讀懂標題和作者開始

要讓學生讀懂課文,讀是基本、基礎,是學生進入文本理解的唯一通道。

那麼,「讀懂課文」的內容本身有哪些方面呢?

首先得讀懂標題。很多老師在這方面做得很不夠,教學開篇解一下題,從此,就再也不理睬題目了。要知道,一篇文章就是作者的「兒子」,而文章的標題就是給這個「兒子」取名字,作者對自己的「兒子」是飽含感情的,對「兒子」的名字——標題,自然也是情深意重!我們的語文學習,長期忽略對標題的審視和領悟,學生寫作時不會擬題或胡亂擬題就不足為怪了。

再說讀懂作者。我們常常看到的課堂教學是這樣:作者介紹「大而全」——從出生年月到生平簡歷,從創作思想到出版作品,很多時候是一閃而過(用課件的畫面切換極快),這樣的作者介紹又有多少價值可言?

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作者介紹應該是這樣的:這一文本寫作之時,作者的生活境遇、生活環境、心情感受是怎樣的?(注意:有大環境也有小環境)同樣是朱自清,在清華園裡寫《荷塘月色》和在北平回憶浙江春暉白馬湖(散文《白馬湖》),心情是不同的。而寫作《背影》又不一樣。讀懂作者不是讀懂一個概念式的、簡單而沒有變化的作者,而是一個此時、此地、此情、此境的作者。所以我認為,與其簡單而沒有變化地去介紹作者,或者轉換成學生去讀作者介紹,還不如讓學生去讀一段作者寫作此文時心情記錄類的文字。

最後說讀正文。如今,我們常常看到的小說教學一開始就是人物、情節、環境三要素,關於人物的就把寫人物的段落找出來,關於情節、環境的就把時間地點找出來,如此「抽筋扒皮」,硬是活活兒地把一篇課文給「宰」了。要知道,一篇課文是一個整體。一個高中學生畢業了,不會讀書,沒讀會書,沒讀懂書,這跟閱讀行為(即行動目標和行動程序)沒做好大有關係。

小學高年級階段到初中,是一個人自主閱讀的行為養成和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特別要具備讀懂一篇文章的能力),作為教師,就應該把學生盡量培養成為一個「理想讀者」,即具有闡釋文本能力的人。但這「盡量培養」不是教師的「越俎代庖」「講字當先」「問字當頭」以及學生假模假式的小組討論,而是「讀」是學生在「讀」,「思」是學生在「思」,「問」是學生在「問」,「講」是學生在「講」,是學生的「讀字當頭」「問字當先:「讀思並重」「自讀自悟」。教師的作用在哪裡?一句話: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指路導航,和學生一樣,一起成為學習的主人。

診斷課堂2:

病症:小組合作學習不見成效,咋回事兒?

藥方:著重幫助能力差的學生提升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有助於學生學習知識,獲得技能,還有助於他們發展重要的社會關係和人際關係。孔子有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為此,「新課標」大力提倡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但問題來了。什麼時機適合「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之間憑藉什麼來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單就「資格」來說,「合作學習」小組的成員,其知識積累、思維進程等就應該是同步或者相當的。這就好像做生意,與人合作,你總不能一點資金也沒有吧?一點資金也沒有,也就是說你沒有「財力」了,那你就出「智力」吧!有嗎?這可是入准參與、共同經營的資格啊!

或許有人會說了,學生合作學習與商人合夥生意不一樣。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就應該是能力差的學生通過與能力強的學生一起學習使自己從中受益,而能力強的學生通過幫助能力差的學生也可以從中學到東西。然而事實卻是「小組合作學習」對於聰明的學生來說,他們權益受到了侵害或者剝奪,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不公平的。那麼,怎樣才能解決這一矛盾呢?

答案就只能是加長木桶的「短板」,讓能力差、不夠聰明、沒有「資本」的學生變成能力強、夠聰明、有「資本」的學生。要更加關注那些能力差、不夠聰明、沒有「資本」的學生的自主學習,幫助他們積累知識,收集資料,指導他們閱讀領悟,開拓他們的思維路徑,提高他們的思維品質,讓他們厚積「資本」,獲得「資格」,整體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而不是目前我們的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隨意組合,隨便討論,只求形式,不講效益。

總之,合作學習的前提是自主學習,只有把自主學習做得紮實、充分、到位,你的學生在「合作學習」時才會大放異彩。

其實,有些課只需要學生靜靜地坐著,從教師的講授中接收信息,有些課則要求學生完成指定任務,還有一些課需要學生討論、辯論。形式隨內容隨目標而變化,犯不著每節課都來一點合作和討論。

診斷課堂3:

病症:想把課堂主動權給學生,可他們不會使用,怎麼辦?

藥方:在自主學習之初積極講課是必要的

為了使課堂更多地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們一直很努力地創造各種以減少教師說話時間為目的的教學形式,如課堂提問、討論、小組合作、就用多媒體技術互動等。

其實,任何一門學科在學習之初,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講授形式都是必要的。講授形式的教學方法,就是要幫助學生習得、消化、記憶新知識;擴展其概念結構;培養他們傾聽和思考知識的習慣。除了最後一個環節是學生接受教師布置學習任務(或稱之為複習、練習)外,教師在前面三個環節都要積極地講,並努力希望學生認真地聽。

若要讓學生自主學習,首先就得使其學會自主學習。若論怎麼去學,就得由教師「教」。教師要講清楚知識的關鍵概念、知識的內在結構,以及探尋知識要如何使用工具書、參考書等。你要手把手地教,要示範,要告訴學生這樣做的方法、道理、好處……

教會了學生自主學習,你的語文教學會進入新天地!

診斷課堂4:

病症:學生厭倦課外閱讀,怎麼解?

藥方:聰明的老師會制定一個長期的讀書計劃

到街道辦一所初中聽課,課間和學校領導、老師交談。當談到初中生課外閱讀時,有老師說:「學生讀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很喜歡,但對上面(教研室)布置下來的課外閱讀,如《格列佛遊記》、《水滸傳》之類就很難推進,這是為什麼?有解決的辦法嗎?」

不少學生,小學階段沒有接觸過多少古文教育,如今讀起來吃力,也不足為奇。古人談到作詩是「工夫在詩外」,自然,語文學習的工夫也在課外。如果折斷了語文「課外」這隻翅膀,或只把課外當作家庭作業,那就大錯特錯了。聰明的老師都會為學生制定一個讀書計劃。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一) 讀書計劃

初中階段,學生學業負擔相對較重,但每個學期至少可以讀4本書(一個月1本)。一年兩個學期8本書,加上兩個假期讀兩本書,一年下來就是10本書。初一、初二兩個學年就是20本書。以每本書平均20萬字計,也有400萬字。成事在於有計劃;簡單事,重複做,就會成功。

(二) 學校和老師應該做些什麼

讀書是需要指導的。為此,學校和老師要有所作為。比如學校每月作次讀書報告會,每半學期舉辦次讀書心得寫作評比,每一學期舉行一次「讀書節」(很多學校都有「體育節」「藝術節」,卻少有「讀書節」)。而班級可以辦個讀書班刊,組織多個讀書小組,辦讀書宣傳欄,進行讀書演講、讀書知識競賽、讀書研討會辯論會等。學校還可以把作家請進學校,與學生交流讀書與寫作,擴大學生的視野;還可以播放與這些作品相關的電影、電視劇,然後進行討論、交流等。

診斷課堂5:

病症:教師素質高,然而學生學習效果卻不好,怎麼辦?

藥方:教學生「會讀」書,「讀會」書,「讀懂」書

前些日子,去幾所小學和初中聽了幾節語文課。總體感覺小學語文課堂對學生學習的關注度比較充分,初中語文課堂相對較差。初中課堂上,教師只關注教材的處理和課堂的駕馭,而較少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或狀態,自然,語文學習的效果就不好了。

按理說初中語文教師的素質更高,其中不少還是研究生學歷,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想原因有二:

其一,很多青年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第一天起,就不斷地接受著以下語文教學教育:你要知道「教什麼」、「怎麼教」,比如「四步教學法」(1、整體感知,2、研讀賞析,3、揣摩情感,4、領悟升華)。作為名師當然「操控」得很好啦(也有做得不好但被評課者說很好的),但青年教師不明就裡就只能得其皮毛和「表面」了。如此「忽悠」與被「忽悠」,卻不做實事求是的反思和回顧,那隻能將青年教師誤引入歧途了。

我所聽到的「一節課」都是教材處理極佳、課堂駕馭很好,可就是沒有學生讀書聲的課,即使有讀也是時間極短的。一節課,四十分鐘,讀書的時間不到十分鐘,卻想進入文本的理解簡直就不可思議!這樣的課堂中,學生長期當「看客」或聽眾,日積月累,語文學習哪裡有什麼效益可言?

其二,教師要不要「教」?要「教」。要明白「教什麼」、「怎麼教」。

這裡的「教什麼」不是說教什麼內容,而是教學生怎樣去學習這些內容;「怎麼教」不是說教師應該怎麼教,怎樣教顯示出教師「藝術」或「技術」,而是教學生怎麼去學,並且學會、學懂。比如一篇課文,學生首先是要去讀,然後是「會讀」,然後是「讀會」「讀懂」。什麼樣的狀態是會讀並且讀會、讀懂呢?簡單來說,就是讀懂標題,讀懂作者,讀懂正文。

我們常常看到學生的表述或含糊其辭,或不知所云,就是平時訓練不實——換言之,就是不會讀,沒讀會,也沒讀懂。

為此,明白就裡的教師不會去搶時間,趕進度,而會去耐心地教學生「會讀」書,「讀會」書,「讀懂」書,和學生一起把學習的內容落到實處。

(來源:楓葉教育網 閱讀原文)


推薦閱讀:

網友塗鴉圖惡搞詩聖杜甫 調侃稱語文課本脫銷了
人教版七至九年級語文課內古詩詞賞析題大全
繁華落盡見真淳__語文課 我拿什麼給學生
如何認定一節好語文課
語文課堂:放飛心靈的天堂

TAG:教師 | 語文 | 常見病 | 課堂 | 病症 | 語文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