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碰 撞

舌尖上的蘇州 【轉載】【引用】70種涼拌菜的做法【轉載】碰 撞

2012-06-14 05:27:27|分類: 一水隔天涯 |字型大小訂閱

在很多人看來,一個家庭有個留學海外的孩子歸來,一定是小家庭濃濃親情,父母親盡享天倫。開始一兩次可能是這樣,居不知孩子在海外生活時間長了,當他從骨子裡接受了它國文化和生活習俗,回到家來,往往會產生其它家庭所沒有的衝突,這就是留學生家庭光環籠罩下的煩惱。以下是一個留學生在國內休長假期間的幾段生活花絮,理念之別,或許窺斑見豹。

要風度還是要公理?父母到機場接到了兒子,小車駛進收費站,司機將剛進站找的20元錢遞給收費員,卻被認定是假幣。司機憤怒地嚷起來:「這是你們剛才找的,要假是你們的假。」收費員當然不買這個帳,說這是前一班的事。父母親見狀急忙下車勸架。母親目睹了當時的一切,相信司機受了冤枉,也怒容頓生,本來不喜歡惹是非,向來文靜內斂的她反而提高嗓門,幫腔道:「找你們領導來。」坐在車上的兒子見狀很驚詫,馬上拉母親回到車內,小聲埋怨道:「媽,算了,你怎麼生這麼大氣?」由於可能存在的原因,收費站的人反而比較冷靜,當場查看了錄相,至少從情理上認定司機受了冤枉,故沒有再收錢就放行。母親認為:在國內,你受了冤枉如果不表示更大的義憤,別人就不會認輸認錯,甚至會反唇相譏。你要風度就爭不到公理。而兒子認為:不管怎樣,也不能不講風度,不能完全不相信別人的正義與良心。

要生活還是要成績?兒子能到國外接受中學段的學習,避開了國內高考獨木橋的苦鬥,父母既慶幸也擔心。擔心國外寬鬆的環境讓兒子懈怠自己的學業。總是從身邊和媒體中尋找一些優秀的中國留學生的新聞故事向兒子灌輸,甚至總愛拿與兒子一塊出去的同學中成績驕驕者說事。因為兒子出國後,對學習成績並不這樣看重。熱衷於參加一些活動,並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人際關係和個人心情也打理得不錯。小小年紀,很少打電話向媽媽訴苦。他認為自己能夠在國外獨立生活,能夠完成學業,達到基本要求就行了,不必追求最好。這讓望子成龍的父母無不擔心,這樣沒有進取和鬥志,畢業後如何應付激烈的社會竟爭呢?可是兒子卻說:「我已經成功了一半。」「什麼?」「我會獨立生活,所以我就成功了一半。」母親聽後無語,也若有所思。

要方便還是要節約?晚上,留學生兒子陪媽媽逛街。在回家的路上,雖然也二十來歲了,總是不自覺地在媽媽面前撒嬌,說:「媽,我口渴了,買瓶飲料吧。」媽媽一邊答應,一邊快步準備到前面路口轉彎處的超市去買。可是兒子不依,說這臨街門面有的是,為什麼一定要多走那麼多路去買一瓶水呢?母親只好說:「這小店裡的飲料令人不放心。」兒子說:「你為一瓶飲料走那麼遠,還要進超市,還要按超市的規定上樓下樓,還要排隊結帳,累不累啊?」母親為了避免兒子不快,依他就地買了一瓶營養快線。交錢,四元。母親開始嘮叨了:「我只要多走幾十米,就能便宜四毛錢。我們平時就是這樣節約的,你不知道我們也只是工薪階層嗎?」可是兒子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為了幾角錢,你不值得把自己累著。

要品質還是要價格?出國之前,16歲的兒子穿衣根本不講究,媽媽買什麼就穿什麼,穿「二水貨」也不在意。購買玩具更是受到媽媽的嚴格控制。幾年留學後,兒子買衣服知道選品牌挑款式看質地了。照說應該以讓媽媽省些心,母子卻經常為買衣服起衝突。媽媽總是先看價格再去看貨或者試穿。但兒子卻不同意這樣,他主張先看貨色,看得中就去看價砍價去試穿。母親看到兒子常年不在家,一般只好依著他。兒子的理是這樣的,先看衣服的品質,可以買自己喜歡的衣服。價格萬一高了你還有放棄的機會。而先看價格,往往花錢買的東西不是自己最喜歡的,將就的東西比較多,是買得舒心用得煩心。而看中品質後買的東西,買得可能累一點,出手難一點,但用得會舒心得多。細細想也有幾分道理。

要環境還是要實惠?前幾次回家,爸爸總是想隔三叉五地邀一家三口到餐館吃飯,一來省了孩子媽媽的勞頓。二來換個環境,一家人可以輕鬆地聊聊天,談談心。可是兒子總不願出去。原來,他愛吃媽媽做的飯菜,儘管並不一定比餐館做的好,但他就是愛吃。現在,他理解了爸爸體諒媽媽的心情,同意偶爾到外面「開暈」,但不願意去什麼大酒店,當然也不願意去「三五八」。他生日那天,由他選擇了一家西餐店。一家人花了185元,有西洋面點,有微型生日蛋糕,有果汁,有紅酒,份量不多,品種豐富。兒子一邊吃,一邊告訴爸媽如何使用餐具。他說,在這兒吃飯並不是為了吃飽,主要是享受一種環境,體驗一種氛圍和文化。父母不好違他的熱情,說不貴,挺好。其實,一家花了近200元,根本沒有吃飽。如果不是兒子的意思,爸媽是不會花這個錢要這個環境和氛圍的。

要享受還是要擺設?省吃節用買空調,安了窗機,再買櫃機。然而,一年到頭,不是到熱得受不了,冷得沒辦法,也許全年都不會使用這樣東西。這是很多中國家庭的習慣做法,叫做「買馬不騎」。可是,留學生回來了就不一樣,天氣沒那麼熱,就要把空調打開製冷。天氣沒那麼冷,也要把溫度升上來,升得寧可脫外套。他還很不解地對媽媽說:「你們花那麼多錢買這堆東西,一年上頭捨不得用,這不是資源浪費么?這可是供你們享受的啊。」他不知道媽媽的心思:買這些東西本來花了不少錢,我少用一點,那不是節約怎麼反而是浪費呢?

要隨意還是要整潔?海外留學幾年,吃穿玩的檔次都提升了,洋氣了,正如爸媽所說:小資產階級情調越來越嚴重了。不要說出生農村的爸爸嘆為觀止,就是生長在大城市裡的媽媽也自嘆不如。可是有一樣他爸媽看不上,不像是喝洋墨水的,那就是他的房間。他不在家時被爸媽收拾得乾淨整潔。他回來了,反而變成了民工工棚一般。各種書籍、各種玩具,電腦、音響,包括被子、枕頭、衣服,從來不收拾,滿室亂糟糟。他的理由是,日常生活就是要瀟洒些隨意些,不要人為給自己有過多約束和壓力。他說我們在學生宿舍就從來不疊被子,好不過把被枕塞進柜子里。當媽媽的心裡想:這一定是沒有談女朋友。

要戀愛還是要婚姻?這是一個中西方文化差異特別明顯的話題。兒子出國年齡小,當媽的最擔心兒子為了排解國外生活的寂寞與孤獨,有什麼早戀影響學習。所以,不管是媽媽出國看兒子,還是兒子每次回國,媽媽最關注的是兒子與女同學的關係,對這個問題總是嘮叨不休。什麼你還不成熟啦,男孩要負責任啦。兒子雖然不得以服從了媽媽的要求(慶幸初中階段是和尚廟——男校),但幾年下來,內心根本不同意媽媽的觀點。他認為,國外不論是學生本人還是家長或者是學校,對學生戀愛並沒有當洪水猛獸,也沒有像中國學校進行專門教育,或者當作了不得的青少年問題,而是當作學生生活的一部分。更沒有人追求戀愛的成功率,不會像中國家長把孩子的戀愛當婚姻,不談則以,談則必准,準則必婚。

其實,一個中國小孩送到國外接受教育,思想理念的改變是必然的。隨著我國開放的加力交流的擴大,即使國內的學生,也會有許多父輩一下子接受不了的文化理念與價值取向。對此感到恐慌和擔心的可能主要是父母。雖然不排除是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衝突,但也不一定是正確與錯誤的區別,每個問題的不同選項並非非此及彼,有些本來就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很多觀念需要一個相互滲透與融合的過程。涉及到社會核心價值理念的問題,家長當然要據理堅持,如國家民族觀念問題。許多海歸孩子不再容易接受家長的中國式教育,是因為他們不是生活在中國社會,對中國國情社情民情沒有切身的感受。不可否認,在文化理念和習俗風尚的差異中,有不少是符合時代潮流的進步元素,家長們要以科學理性包容兼蓄的胸懷面對和接納。

轉發至微博
推薦閱讀:

(84)[轉載]活步太極拳套路(4)
【轉載】讓沉睡的財富動起來
【轉載】悲哉越人歌:被誤讀的憐憫與絕望
(298)[轉載]闡奧歌章命理第二講:十神法(上)
【轉載】那些已被塵封的民國經典女人的風韻

TAG: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