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11月10日晚上我應浙江財經大學的林健林老師邀請,給他的100天新生訓練營做一次群分享+答疑。
在分享之前,16位同學拋給我各種各樣30個問題啊!這麼一大堆問題,我如何在30分鐘內回復完呢?
今天這篇文章會給大家全程展示我是如何在短時間內處理這些問題,希望這次能給大家啟發,如何用邏輯思維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友情提示:本文略燒腦,請務必耐心看到最後。
先曬十條新生問題,你們感受一下壓力
▼
請問秋葉老師:
1、邏輯思維如何訓練,尤其是表達的時候,如何有條理不緊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常常要表達的時候腦子一片空白)
2、大學我們需要學一些基礎課,但那些基礎課我本身並不喜歡,我想去做一些喜歡的事情,可以是基礎課很重要,老師家長都希望我們學好,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
3、大學生活很充實,各種各樣的活動,講座,我發現自己看書時間很少,時間安排上很不合理,但是活動還是很想去參加,這個怎麼辦
4、大學應不應該談戀愛?
5、您的這個工作是老師你您喜歡的嗎?你覺得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嗎?
6、關於PPT的製作要素與基本要求,以及如何高度美化
7、經濟統計學的就業方向是怎樣的?
8、暑假和寒假的時候在家裡怎樣才能安心地學習?感覺家裡環境比學校舒適,也有更多的誘惑,比在學校里用心學習要困難很多。
9、初始創業時的資金怎麼獲取,或者如何踏出創業的第一步?
10、該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如何定位自己在社會中的位子?大學生規劃自己的未來是不是在大一就要開始著手?
......
有沒有你也感興趣的問題?請往下看我如何處理!
▼
如果選擇一條條回答問題,30個問題,1個小時很難講清楚,因為這裡面很多問題都很大,展開起來也不得了。
我的選擇是先給問題歸類,不同的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處理就可以高效回答。我發現全部問題可以分為四類。
1、屬於技能點或知識點問題
關於PPT的製作要素與基本要求,以及如何高度美化
經濟統計學的就業方向是怎樣的?
求職時一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需要系統方法的問題
如何訓練邏輯?
初始創業時的資金怎麼獲取,或者如何踏出創業的第一步?
該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
3、需要進行選擇的問題?
不想學基礎課可以嗎?
講座活動不想錯過影響學習怎麼辦?
學數學想考計算機專業要轉專業嗎?
4、涉及人的價值觀的問題
大學應不應該談戀愛?
您的工作您喜歡嗎?一定要做喜歡的工作嗎?做一個普通人可以嗎?
暑假和寒假的時候在家裡怎樣才能安心地學習?
我的分類未必合理,但大致是這樣的四類問題。既然問題得到了歸類,那麼不同的問題我就可以為同學們提供不同的解答思路了。
第一類:知識點問題
對於技能點和知識點的問題,我的態度是傾向於不解答。
因為這類問題沒有技術含量,你的問題,你應該先去百度谷歌搜索,看看有沒有合理的答案,比如:
如果要問,你也應該這樣問「秋葉大叔,我是學經濟統計的,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說 本科生就算你考取統計資格證也沒什麼大用,會計統計事務所很難進。小公司用不著統計,大公司不要本科生。請問真是這樣的嗎?」
這種具體的問題,我就比較容易做判斷,不知道不懂的我會告訴他我不清楚這個領域的情況。
越是具體的問題,我越好回答。而且越是具體的問題,我也能越判斷出你是否為你的問題做了功課,的確遇到你的閱歷和知識無法判斷的,我才願意幫助你。
對於同學們遇到知識點類的問題,我的建議是
1、先不要著急,冷靜下來
2、百度一下,了解相關人遇到的同類問題處理情況
3、結合自己的情況分析,能否採取他的方法
4、嘗試後不能解決,再找有相關經驗的人解決,但問題一定要具體。
如果這樣的問題你總是依賴別人回答,你根本不要指望培養你邏輯思維能力,因為你一直在用好問的形式培養自己的依賴性。
愛問不是會學習的標誌,會提問才是。
第二類:需要方法的問題
第二類問題全部都是方法的問題,那麼我們希望知道如何做,才能夠解決這一類問題?我們需要一個完整的分析框架,這就是我說的方法。
處理方法類的問題,大家還是可以先試試給問題分類,然後不同的問題用不同的方法去處理,這是很重要的思維模式。
然後是藉助你熟悉的套路去嘗試解決它。
先分類,在用熟悉的套路嘗試解決問題。
這兩步不難理解,但效果好不好關鍵在於你大腦里儲存的分類模式多不多,解決問題套路多不多。
我們在語文、數學、物理,和化學都學過分類的思維。
在語文里,因為要分析一篇議論文章,我們會把它的觀點一個一個的梳理出來,然後歸類,有正面觀點,有反面觀點,然後得出結論,這就是分類。
到數學裡面,如果我們要知道一個數字怎麼表達,我們會把它分成,偶數,奇數,正數,負數,有理數,無理數,其實在這裡面用到的也是分類的思想。
同樣在化學裡面,我們把元素分為,惰性元素、金屬元素,還有一些非金屬元素,我們在物理裡面,也會把這個世界分為微觀世界、宏觀世界,甚至現在講的黑洞,宇觀世界。
那麼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們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就是把你遇到的問題先歸類。
通過歸類,就可以嘗試解答一些複雜的問題。比如剛剛有個問題是「我現在參加了很多社團,也不想錯過一些講座,學習任務也很多,不知道能否兼顧?」
這個問題我提供一種分類解決的思路。
你可以把時間分成三類
必須固定不能動的時間
可以大塊安排給重要事情的固定時間(盡量不要動)
可以碎片機動安排做其它事的時間
然後你把你的每周日曆表畫出來,然後開始填空,比如:
1、紅色塊是必須固定不能動的時間:上課,早自習(沒有社團活動會安排在這個時間段,正好用於學習,效率還高,代價就是不能睡懶覺,晚上得按時睡覺)
2、綠色塊是可以大塊安排給重要時期的固定時間(盡量不要動):比如可以把沒有課的周四晚上用於參加講座,本周沒有安排的周五下午參加社團活動,周四晚上去上晚自習等等,這些時間安排了就不要輕易變動。
3、藍色塊是可以碎片機動安排做其它事的時間:這樣的時間很多,比如中午1小時,晚飯前後2小時等等,你安排做生活上的整理、各種小單元複習,預習,寫作業,構思社團活動方案,包括和同學們一起聊聊天等等。
當你學會給你學會給你的時間歸類,你就發現你的時間利用率未必很充分,你就可以充分組合大塊時間和碎片時間,來解決你的社團、講座、學習時間衝突問題。
當然,如果你太貪心,加入太多社團,想聽所有的講座,那也是不合理的,所以你還可以繼續用分類的方式思考:
1、我必須要參加的社團活動或講座
2、不一定要去的社團活動或講座
然後你提前留意類似活動安排,放棄一些活動或講座,還是可以最大程度不錯過你喜歡的活動的。
但我們得提醒大家,如果你這一周安排時間很成功,一定不要只是高興,爭取抽空總結一下,為什麼你的時間安排還不錯,是不是有什麼好的方法在裡面?
把自己思考的過程一步步寫下來,變成文字總結,有可能就從裡面發現適合自己的套路,有了套路,你就可以下一次更好的分類問題,用你熟悉的套路解決問題。
很多人這輩子只是經歷事情,而不用於經驗。為什麼?因為他沒有總結,總結出能用在同類事情處理方法的經歷才是經驗,否則我不認為你有經驗。
你有空得把你過去解決同類問題的步驟一步步清晰化,然後形成一個套路,下一次才好復用,這樣才能解決問題的經驗。
第三類:需要選擇的問題
第三類問題是選擇的問題。選擇的問題真正的麻煩都是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用老話說的: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我們前面提到的講座是否參加也是一個選擇的問題,參加有參加的好處,不參加有不參加的好處,大部分人的問題是自己很貪心,不想錯過任何一個好處,結果陷入選擇困難。
比如有的同學問,我不想學基礎課可以嗎?
我認為你可以不學啊。但是你得清楚你不學要付出的代價包括,被老師抓點名補考、課沒有上跟不上補考、因為基礎課不好,比如高數,影響考研等等等等。
你如果有勇氣接受這個可能的風險,你敢不學那就不學。
其實還有一種風險,就是你自學能力未必有你想像得那麼好,結果基礎課沒有學,自己任性選擇的方向最後也是學成了半瓶醋。
大家看,這個問題沒有兼得的方法,你只能考慮如何通過合理的策略來減少選擇風險,或者使總的損失最小。
另外「我可不可以學」這樣的問題我覺得只是一種情緒化問題,提問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面對什麼,只是來求安慰。
我可不可以學這樣的問題,如果改成「我可不可以這樣學,然後爭取能夠兼顧?」或者「我可不可以自己這樣安排自己的學習,然後我不學我不喜歡的基礎課,但是確保能拿到學分?」這樣提問,你就開始面向解決問題,而不是陷入一種選擇困難。
你得通過思考來減少選擇中的衝突,或者減少機會成本的方法,而不是陷入情緒發泄或者盲目問別人行不行。
別人無法替你選擇,也無法在短時間內了解你的能力和經歷,不了解你的人是無法替你做出最佳選擇。這隻能慢慢靠自己琢磨。
所以我很想教大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為此還寫了兩本書《學會獨立思考:學習篇》、《輕鬆學會獨立思考》,就是希望你們學會總結套路,用自己的頭腦做出選擇。
價值觀判斷的問題
價值觀的問題,這是我說的最後一類問題,這類問題,往往沒有是非,只有價值判斷不同。
比如問大學裡該不該談戀愛?
你認為青春大好時光,應該努力學習,你是對的。
你認為青春不可辜負,唯音樂和妹子,你是對的。
不同價值觀的人會傾向做出不同的選擇,都可以,你也對,他也對,大家各自包容就很好。
最可怕的事情是你認為你的選擇是對的,就一定要說服別人認同你的選擇,這種行為模式就叫專制。
相信民主是好的,但是非要逼別人接受你所謂的民主安排,這不是民主,這也是專制,是打著要「民主」旗號的專制。
價值觀問題最好的選擇是包容,然後真要改變別人,你只能拿理由去說服。
有些價值觀問題藏得很深,比如有同學問:「您的工作您喜歡嗎?一定要做喜歡的工作嗎?」
過去喜歡說干一行愛一行,現在喜歡強調做你愛做的事情,喬布斯也講follow your heart。
這是不同的人的價值取向選擇,沒有是非,都對,你選你喜歡的路徑就好。
還有一個問題:暑假和寒假的時候在家裡怎樣才能安心地學習?
這個問題表面上是一個方法的問題,但是對我而言根本不是問題,因為放假回家我就是去玩的,我幹嘛要學習?
大家看,因為價值觀不同,這個對你構成麻煩的問題,對我根本就不是問題。
理解價值觀問題對做選擇會有好處,因為很多人糾結自己要不要做和別人一樣的選擇,你應該先問問自己,你和別人的價值取向一樣嗎?
如果價值取向就不同,你幹嘛要做別人做的選擇,你應該做自己。
比如你真想暑假回家複習,那還不如選擇留校,至於別的同學回家玩得開心不開心,你就不要多想了,咱們是道不同不亂比。
【後記】
感謝林老師的邀請,我覺得我做了一場有價值的分享,然後我趕緊請林老師把聊天分享記錄複製給我,加以修改,變成文章,希望能啟發到一些人。
不過當天晚上的分享,孩子的意見分三種,一種覺得很有啟發,一種覺得有點啟發,一種覺得我這樣答疑就是然並卵。大概各自佔三分之一吧。
這個判斷和我自己的判斷是不同的,我覺得這次分享質量非常高,遠遠超過我平時做的所謂「一針見血」的答疑,因為我提供了一種解決問題的套路或者方法,而不是答案。
但是不同的人,期待不同,只能說,不是每個人我都能幫到。
【閱讀原文】是《輕鬆學會獨立思考》這本書的一位網友的閱讀PPT,有興趣大家可以點開看看。
推薦閱讀:
※講講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
※邏輯學入門書籍
※要成事,首先要有邏輯思考力
※鍛煉邏輯思維,開始寫文章
※我從《簡單的邏輯學》序言學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