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古墓的你們,書單已為你們準備好(一)

很多人都對中國古代墓葬感興趣,也很想去了解學習

但每次想在某寶上查找書籍時,結果是這樣的。。。

一言難盡。。。

今天,我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古墓的書單。

有時間,再繼續整理,求分享~~

《黃泉下的美術》

作者沒有像一般書籍那樣百度百科式的介紹各個朝代的古墓,而是挑選國內發掘的從商代到宋遼金時期的典型墓葬,從時間、空間、物質三個角度研究中國古代墓葬文化

從當時人們的心理和現實出發,走近千年前的人們,了解當時人們如何為何修建這些墓葬。

《洛陽古代墓葬壁畫(套裝上下冊)》

《洛陽古代墓葬壁畫(套裝上下冊)》收錄的洛陽的40餘座壁畫墓分屬西漢、新莽、東漢、北魏、唐代、五代(後晉)、北宋、金、元等9個時期。

包括墓葬壁畫產生、發展、定型、高峰、衰落的各個時期,整個就是一部中國墓葬壁畫的發展史。

這些深藏地下的繪畫作品向我們展示了古代真實的社會、歷史面貌,為研究古代社會生活、喪葬觀念和繪畫藝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浙江宋墓》

《浙江宋墓》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年發掘的各地宋墓,主要是南宋墓葬的考古報告結集。

這批宋墓除了地下墓室及隨葬品外,各墓均保存有殘整不等的地表塋園遺迹,並伴隨數量不等的建築構件,這是復原、研究南宋塋園制度的第一手資料。報告後附錄五篇論文,以前述考古報告及相關調查陳果為基礎,探討浙江南宋墓葬地表制度的相關問題。

《兩漢帝陵》

講完從西漢到東漢的所有帝王皇后陵,順帶帝王皇后的人物生平,重客觀歷史、多實地調查數據。

《古代墓葬美術研究(第1輯)》

墓葬美術是傳統中國曆時最久、植根最深的一個禮儀美術傳統,無論是時間的持續還是地域的伸延,都在世界美術史上無出其右。

它也是考古信息最為豐富的一個綜合性藝術系統,包涵了建築、器物、繪畫、雕塑、裝飾、葬具、銘刻書法以及對身體的處理。

《古代墓葬美術研究(第1輯)》所收論文從美術史學和考古學等不同的學科背景入手,既有宏觀觀察,也有個案分析,展現出多元的解釋方法,顯示這一新的學術領域廣闊的研究前景。《古代墓葬美術研究(第1輯)》由巫鴻和鄭岩主編。

《漢墓的考古學研究》

本書是以考古發掘出土的實物資料為主軸來展開基礎考察和分析的,從墓葬結構的特點和變化角度出發進行比較詳細的考察和論述,揭示中國古代墓葬形制的傳統性及地域特點。

闡述室墓在各地確立和推廣之後的形制及特點,從墓葬中直接或間接出土的繪畫、雕刻、文字資料入手,尋找解釋漢墓變革的蛛絲馬跡。引用古文字、古文獻的記錄,附加經過考古發掘而得到的實物資料,探討了由宗廟祭祀向墳墓祭祀轉變的具體過程及重要內容。

《冥界的秩序:中國古代墓葬制度概論》

由劉振東所著的《冥界的秩序(中國古代墓葬制度概論)》以墳丘墓的發展演變為線索,從墓葬的地上設施和地下設施兩大部分人手,重點探討中國東周至南北朝這一較長歷史時段的墓葬制度,尤其是墓葬等級制度。

並觸及中國古人的冥界觀問題;另外從東亞文化交流的視角,對中日兩國古代墳丘墓制進行了比較研究。

《古代墓葬美術研究(第四輯)》

這本書對墓葬美術採取了一個廣義和靈活的界定,涵蓋了墓葬的整體設計、墓葬出土的藝術品和文物,墓葬中不同視覺形式和物質形式的配置,墓葬所反映的禮儀、宗教和文化因素,以及墓葬的發現史和研究史。在研究方法上,本書學者採取了對各種學術傳統和方法兼容並包的態度,既鼓勵對考古個案的縝密分析和對歷史源流的宏觀思考,也提倡對研究和解釋方法的認真探討。

這本書論文所收文章一方面對墓葬藝術的若干根本範疇——包括建築類型、空間結構、建造技術、畫像裝飾、隨葬器物、刻銘志文、新考古信息的貢獻——進行了持續的探討,一方面也引進了新的研究維度。

《中國古代壁畫 唐代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中國古代壁畫 唐代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以時間為縱線,將二十個唐代墓葬按歷史先後次序排列。讀者可以清楚地看出唐朝從建國之初到鼎盛再到衰敗時期的審美習慣、社會風尚的變化及唐代繪畫風格逐漸發展的痕迹。從初唐時期,壁畫繪畫線條沉穩內斂,展示女性秀而不弱, 男性剛而不野。

到唐高宗、武則天時期,運用圓轉流暢、剛柔相濟的線條展示衣裙的華美飄逸、山石的沉穩凝重。從初唐時期,構圖採用上下兩欄,上欄為婀娜多姿的飛天,下欄為儀仗出行。

到唐末,家居生活題材盛行,六扇屏風題材盛行。墓道不再繪儀仗、出行場面。

《中國古代陵墓考古研究》

《中國古代陵墓考古研究》重點介紹了從遠古時代直到明代,中國歷代陵墓考古的重要發現和綜合研究的概況。

以時代為綱,大體分史前時期、夏商周時期、秦漢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兩宋時期、遼金元時期和明代等部分,以重要的考古發現和主要的研究論著為基礎,著重從帝王陵和貴族平民墓葬兩個方面,對近一個世紀的中國古代陵墓考古學進行較為全面、較為客觀的述評,力求描繪出20世紀中國古代陵墓考古學研究的發展脈絡和整體學術研究水平,體現出近一個世紀,特別是1950年以來半個世紀中國古代陵墓考古工作的輝煌成就。

《懿德太子墓壁畫》

懿德太子墓位於陝西省乾縣縣城西北約三公里的乾陵東南隅從墓葬的形制、規模、隨葬的玉哀冊、貼金甲馬騎俑,壁畫中的列戟、三出闕來看,都是目前唐代墓葬等級最高者。

墓地表有雙層覆斗形封土,周圍設圍牆,南面有土闕、石獅、石小人、華表等。地下由斜坡墓道、6個過洞、7個天井、四對小龕、前後甬道和方形前後磚室組成。全長100.8米。葬具置於後室,為廡殿式石槨,外壁雕飾頭戴鳳冠的女官線刻圖,墓壁滿繪壁畫,保留約40幅。墓道兩壁以樓闕城牆為背景繪太子出行儀仗,過洞繪馴豹、架鷹、宮女、內侍等。第一、二天井繪列戟,為天子之制。甬道及墓室壁面繪持物宮女、伎樂等宮廷生活畫面。墓頂繪天象。

此墓壁畫用色大膽多變,注重物象的主體感與明暗變化,既有濃彩重墨的絢麗,又有焦墨薄彩的輕淡。線條運用亦很講究,通過筆法的各種變化,營造出氣勢磅礴的宏偉場面,塑造出一個個精美的人物形象,可以說是初唐畫壇具有代表性的繪畫流派在墓葬壁畫中留下的傑作,在唐代繪畫真品不多見的今天,尤其顯得重要。

《新城、房陵、永泰公主墓壁畫》

《新城、房陵、永泰公主墓壁畫》圖與文字相結合,中央對照。壁畫是古代繪畫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唐代的皇家宮室、豪門邸宅、佛寺道觀等等建築物的牆壁上,普遍繪有壁畫。據《歷代名畫記》、《唐朝名畫錄》等書所載的206名唐代畫家中,就有110人參加過壁畫創作活動。

《陳國公主墓》

陳國公主墓是遼國王室貴族墓葬的代表,是一座公主與駙馬合葬的磚室墓。墓葬由墓道、天井、前室、東耳室、西耳室及主室六個部分組成,全長16.4米。墓道呈階梯狀斜坡式,墓道兩側及墓室、耳室的頂部均有彩繪圖案。

墓葬前室呈長方形,東、西耳室及主室平面呈圓形。墓室內還安裝有門檻、門框、門扇及門楣等設施。主室內壁還有木護圍牆,這是遼代王室貴族墓的一個重要特點。

墓葬主室內有以五層磚砌成的長方形屍床,兩具骨骸並列其上。公主與駙馬全身穿有銀絲網衣,頭戴金冠,面覆金面具,腳穿鎏金銀靴,並系有腰帶。墓內壁畫以契丹傳統的寫實風格,形象再現了墓主日常生活的情景。

《德安南宋周氏墓》

德安南宋周氏墓,1988年9月下旬在德安縣寶塔鄉楊橋村桃源山發掘清理。墓主周氏武寧人,曾封安人。丈夫吳疇,新太平州(多安徽當塗)通判,德安人。開棺後,周氏面目安詳,五官端正,仰面直肢,穿戴整齊,屍體極為完整,肌肉富有彈性。隨葬器物408件,以服飾和絲織品居多,計329件,梳妝用品21件,其它文物58件。

該墓出土的一些絲織品在數量上與其它宋墓出土地的絲織品相比,堪稱全國之最。絲棉最多14宋;單夾裙、長袍、絲線、月經帶也是最為豐富。這些絲織品工藝精美、質地結實、手感性好。品種以羅為最,並有少量的綾紗、綺、縐。這些絲織品對於研究宋代的服飾制度、紡織技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此外,該墓還出土了我國最早的實物粽子。

《五代李茂貞夫婦墓》

《五代李茂貞夫婦墓》為李茂貞夫婦墓的考古發掘報告。李茂貞及其夫人墓的發掘為研究五代史、五代時期墓葬制度等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

大唐秦王忠敬即李茂貞及其夫人晉故秦國賢德太夫人生於唐末,死於五代的後唐、後晉,是唐末、五代時期極為重要的歷史任務。二人墓葬位於寶雞市凌源村。

《嘉峪關酒泉魏晉十六國墓壁畫》

《嘉峪關酒泉魏晉十六國墓壁畫》收有1972年清理髮掘近30年來,首次全部編輯、出版所有壁畫的內容,提供了一部權威性的有關嘉峪關魏晉時期和酒泉十六國時期的全部壁畫資料。包括:嘉峪關魏晉墓及墓室壁畫、嘉峪關魏晉一號墓室壁畫、嘉峪關魏晉三號墓室壁畫、嘉峪關魏晉四號墓室壁畫、嘉峪關魏晉五號墓室壁畫、嘉峪關魏晉六號墓室壁畫、嘉峪關魏晉七號墓室壁畫等。

(圖片網路)


推薦閱讀:

古墓疑雲契丹女屍之「千年鳳棺」迷案
阿斯塔那古墓中的精美藝術品
阿斯塔那古墓群
震驚世界的考古悲劇——大堡山古墓浩劫
唐 王求古墓誌

TAG:書單 | 古墓 | 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