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的臟腑經絡脈證,乾貨都在這裡了!

小編導讀

《金匱要略》中的「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是張仲景根據《黃帝內經》《難經》的理論,結合他自己的實踐經驗,對雜病的病因、病機、診斷、治療以及預防等各方面,都舉例說明,並列出原則性的提示。學習張仲景雜病理論,首先必須學好本篇作為基礎!

一、問曰:上工①治未病②,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③,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葯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

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經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

余臟准此。

【校勘】

「酸入肝……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一段,《金匱要略心典》謂非仲景原文,系後人旁註誤入正文。

【詞解】

① 上工:指高明的醫生。

② 治未病:這裡是指治未病的臟腑。

③ 實脾:即調補脾臟之意。

【釋義】

本條首先說明五臟之間,有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的作用,一臟有病,可以影響他臟。治病時必須照顧整體,治其未病之臟腑,以防止疾病的傳變。如見肝之病,應該認識到肝病最易傳脾,在治肝的同時,當先調補脾臟,就是治其未病。其目的在使脾臟正氣充實,不受邪侵。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須活看,就是說,如脾臟本氣旺盛,則可不必實脾。這說明任何治病方法,必須靈活運用,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反之,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其肝,這是缺乏整體觀的治療方法,自然不能得到滿意的效果。

其次,指出治病當分虛實,仍舉肝病為例來作說明。肝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葯調之,這是治肝虛的方法。酸入肝,肝虛當補之以本味,所以補用酸;焦苦入心,心為肝之子,子能令母實,所以助用焦苦;甘味之葯能夠調和中氣,《難經·十四難》說,「損其肝者緩其中」,所以益用甘味之葯。至於肝實病證,便須瀉肝實脾,上法就不適用。

最後引用經文,對於虛實的治法作出結論:虛證如用瀉藥,則虛者更虛;實證如用補法,則實者愈實。必須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補其不足,損其有餘,才是正治。肝病如此,心、肺、脾、腎等臟,可以類推,所以說「余臟准此」。

本條所論,在臨床運用上很有指導意義。臨床上遇到的肝病,往往先見頭昏、脅痛、胸腹脹悶,以後飲食減少、乏力、苔膩、脈弦或滑等症相繼出現。這些癥狀,都與肝、脾有關。可見肝病傳脾的理論,在臨床上證明是基本正確的。又如肝虛之病,臨床所見,有頭目眩暈、視力減退、失眠多夢、舌光紅、脈弦細等症,治療上直接用芍藥、五味子、山萸肉、酸棗仁等葯調中,往往取得較好效果,即是根據「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葯調之」的原則。如《臨證指南》曹氏案,用牡蠣、白芍、炒生地、菊花炭、炙甘草、南棗肉以治肝虛風動,方中生地、菊花均炒用,即取「助用焦苦」之意。後世治肝之法,認識肝有體用之不同,治肝虛用滋水涵木、養血濡肝等法,從相生方面以養肝體;治肝實用清金制木、瀉肝實脾等法,從相制方面以理肝用,也即是從本條虛實異治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來。

二、夫人稟五常①,因風氣②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③通暢,人即安和。客氣邪風④,中人多死,千般疢難⑤,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藏府,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

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乾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藏府,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⑥、針灸、膏摩⑦,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藏府之文理也。

【詞解】

① 五常:即五行。

② 風氣:這裡指自然界的氣候。

③ 五藏元真:指五髒的真氣。

④ 客氣邪風:指不正常的氣候,常為病毒侵襲人體之誘因。

⑤ 疢難:疢音趁。疢難即疾病。

⑥ 吐納:是調整呼吸的一種養生卻病方法。

⑦ 膏摩:用藥膏摩擦體表一定部位的外治方法。

【釋義】 

本條論述人與自然有密切關係,強調預防疾病重於治療。首先指出自然界正常的氣候,能生長萬物;不正常的氣候,能損害萬物,對人體亦不例外。但同時又指出,人對於自然不是無能為力的,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只要五臟真氣充實,營衛通暢,抗病力強,則「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只有在正氣不足的情況下,邪氣病毒才能乘虛而入,為害人體,甚至造成死亡。疾病的發展變化雖多,但不出下面三種情況:一是經絡受邪,就傳入臟腑,此為邪氣乘虛入內;二是皮膚受邪,僅在血脈傳注,使四肢九竅壅塞不通,其病在外;三是房室、金刃、蟲獸所傷,此又與上述因素不同。後段重申若人能養生防病,邪氣就不致侵犯經絡;倘一時不慎,外邪入中經絡,即應乘其未傳臟腑之時,及早施治。比如四肢才覺重滯,即用導引、吐納、針灸、膏摩等方法治療,不使九竅閉塞不通。只要平時對房室、飲食、起居等各方面,都能注意調節,再能防備意外災傷,使體力強壯,則一切致病因素,自然無從侵入腠理。本條最後兩句,大意是說人體的腠理是營衛氣血交會出入之處,具有防禦疾病的機能。

三、問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願聞其說。師曰:鼻頭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雲腹中冷,苦痛者死;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其目正圓者痙,不治。又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

【釋義】 

本條舉例說明面部和鼻部的望診在臨床上的應用。

鼻位於中,內應於脾。現在鼻部出現青色,青是肝色,又見腹中痛,為肝乘脾;如再見極度怕冷,則屬脾陽衰敗。鼻部色現微黑,黑為水色,此屬腎水反侮脾臟之象,所以主有水氣。色黃是指面色黃,不單純指鼻部。黃為脾色,由於脾病不能散精四布,因而水飲停於胸膈之間,所以色黃者胸上有寒,寒指水飲而言。面色白是血色不能上榮於面,失血過多之徵,所以色白者主亡血。如亡血之人面色反現微赤,又不在氣候炎熱之時,此為血去陰傷,陰不涵陽,虛陽上浮之象。目正圓是兩眼直視不能轉動,此為風邪強盛,五臟之精氣亡絕,多見於痙病,證屬不治。但必須指出,本書各篇中所稱死或不治,多為表明疾病已陷於危篤的說法,並非絕對不治,不可以辭害意。「色青為痛」以下一段,仍論面部的望診。

青為血脈凝澀之色,所以主痛。黑為腎色,勞則腎精不足,其色外露,所以主勞。風為陽邪,多從火化,火色赤,所以面赤主風。

黃為脾色,脾病不能運化津液,所以便難。面色鮮明為體內停積水飲,上泛於面,形成面部水腫,所以反見明亮光潤之色。

四、師曰:病人語聲寂然①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②不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③細而長者,頭中病。一作痛。

【詞解】

① 語聲寂然:謂病人安靜無語聲。

② 喑喑然:形容聲音低微而不清徹。

③ 啾啾然:形容聲音細小而長。

【釋義】

本條舉例說明聞診在臨床上的應用。骨節間病,指關節疼痛一類病證。由於痛在關節,轉動不利,動則作痛,故病人常喜安靜,但偶一轉動,其痛甚劇,故又突然驚呼。心膈間病,指結胸、痞滿、懊一類病證,氣道窒塞,所以發聲喑喑然而不徹。

頭中病指頭中痛,痛在頭中,如作大聲則震動頭部,其痛愈甚,所以聲不敢揚,但胸膈氣道正常無病,所以聲音雖細小而能清長。

五、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咳;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唾沫。

【釋義】

本條論察呼吸、望形態以診察疾病的方法。息,指呼吸。息搖肩,是呼吸困難,兩肩上聳的狀態,常伴見鼻翼扇動、咳嗽不爽、聲音嘶啞等症,屬肺氣不宣、痰熱內蘊所致,所以說「心中堅」。心中,指胸中;堅,指痰熱內蘊而成實。息引胸中上氣者咳,為胸中有邪,阻塞氣道,以致肺氣不降,呼吸時氣上逆而為咳。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唾沫,乃上焦有熱,以致肺葉枯萎,肺氣不足,同時津液亦被煎熬而成痰涎,所以病人常吐涎沫,而呼吸時則呈張口短氣的狀態。

六、師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則愈;虛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①,在下焦者,其吸遠②,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

【詞解】

① 吸促:指吸氣淺短。

② 吸遠:指吸氣深長而困難。

【釋義】 

本條從呼吸的形態不同,辨別病位之上下,並判斷其預後的吉凶。吸而微數,是吸氣短促,多由於中焦邪實,氣不得降所致。下其實,則氣機通利,呼吸自然恢復常態。若邪實而又正虛,不能任受攻下,則為難治。在上焦主要指病在肺,吸促是肺氣大虛;在下焦主要指病在腎,吸遠是元陽衰竭,皆為難治。假使呼吸時全身振振動搖,這表示呼吸困難已極,無論病證在上在中在下,皆屬不治。

七、師曰:寸口脈動者,因其旺時而動,假令肝旺色青,四時各隨其色①。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時色脈,皆當病。

【詞解】

① 四時各隨其色:指春青、夏赤、秋白、冬黑。

【釋義】 

本條說明四時季節改變,脈象和色澤也有變動,但有正常與異常的不同。如春時肝旺,脈弦,色青,是為正常。假

如此時色反現白,脈反現毛(秋脈),是為非其時而有其色脈,即屬不正常的現象。本條旨在說明四時氣候的變化,可以影響人體的生理機能,表現於色脈,學者當領會其精神而不可拘泥。

八、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溫和,此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

【釋義】 

本條舉例說明四時氣候有正常與異常的情況。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實際是指冬至後六十天的雨水節,此時陽氣始生未盛,稱為少陽之時,天氣轉為溫和,是正常的氣候。如在此時之前,天氣已轉溫和,此為未至而至,是時令未至而氣候已至;如已交雨水節,天氣未轉溫和,此為至而不至,是時令已至而氣候不至;如此時天氣不但未轉溫和,且嚴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是時令已屆雨水而寒冬之氣候當去而不去;如交雨水節後,天氣竟轉熱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氣候至而太過。

凡此皆為異常。異常的氣候,往往影響人體發生疾病,必須注意調攝。治病用藥時也必須看到這點,因時制宜。

九、師曰:病人脈浮者在前①,其病在表;浮者在後②,其病在里,腰痛背強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

【詞解】

① 前:指關前寸脈。

② 後:指關後尺脈。

【釋義】 

本條舉例說明同一脈象,其出現的部位不同,主病即有差異。寸口屬陽主表,浮在寸口,是邪在表,為外感之病。

尺脈屬陰主里,浮在尺部,是病在里,為內傷之病。由於腎陰虧損,陽氣不能潛藏,所以兩尺脈浮。腎主骨,腰為其外府,其脈貫脊。腎虛精髓不充,腰脊失養,故腰痛、背強、骨痿不能行走,甚則不能納氣歸源,呼吸短促,瀕於危篤之候,故云「極」。但須指出,表證屬實者之見浮脈,必浮而有力;里證屬虛者之見浮脈,必浮而無力。

十、問曰:經云:厥陽獨行,何謂也?師曰:此為有陽無陰,故稱厥陽。

【釋義】

本條說明「厥陽獨行」之病理,厥陽獨行,是人體陰陽失去相對的平衡,陽氣偏勝,孤陽上逆,有升無降,故稱「有陽無陰」。臨床上所見到的肝陽上亢,面赤眩暈,甚至跌仆,即屬這一類性質的病證。

十一、問曰:寸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血氣入藏即死,入府即愈,此為卒厥①,何謂也?師曰:唇口青,身冷,為入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為入府即愈。

【詞解】

① 卒:同猝。卒厥,是忽然昏倒的一種病證。

【釋義】 

本條舉卒厥證為例,說明病證入臟者難治,入腑者易愈。這裡的寸脈,指兩手的寸部脈而言。「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三句,是從脈而解釋卒厥證的病理,但句中有省文,應該說沉大則為血實,滑則為氣實,血實與氣實相併,意方完整。

左寸候心主血,右寸候肺主氣,本證血氣相併,故脈應於寸部。血氣既相併而成實,已為病邪而非正常的血氣,故云入臟即死,入腑即愈。但入臟入腑是假設之詞,猶言在外在里。即死即愈也只是相對的說法,不能看成絕對。如本條所云入臟,指唇口青、身冷現象,唇口青是血液瘀滯不流,身冷為陽氣渙散,病情嚴重,故云即死。所云入腑,指身和、汗自出,是血氣恢復正常運行的現象,故云即愈。

十二、問曰:脈脫①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何謂也?

師曰:非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②,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詞解】

① 脈脫:指脈乍伏不見。是邪氣阻遏正氣,血脈一時不通所致。

② 浸淫瘡:是皮膚病之一種,能從局部遍及全身。

【釋義】 

本條舉脈略證,是承上條卒厥一病而言。卒厥,其脈有見沉大而滑者,亦有脈乍伏而不見者,但入臟即死,入腑即愈的病理則相同,故設為問答以明之。

以上兩條的主要精神,在說明病在臟,病勢重;病在腑,病勢輕。病由外傳內的難治;由內傳外的易治。這是一般規律。所以說:「非為一病,百病皆然。」

十三、問曰:陽病①十八,何謂也?師曰:頭痛,項、腰、脊、臂、腳掣痛。陰病②十八,何謂也?師曰:咳,上氣,喘,噦,咽③,腸鳴,脹滿,心痛,拘急。五藏病各有十八,合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為一百八病,五勞七傷六極④,婦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殸禾)飪⑤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五邪⑥中人,各有法度,風中於前⑦,寒中於暮,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風令脈浮,寒令脈急,霧傷皮腠,濕流關節,食傷脾胃,極寒傷經,極熱傷絡。

【詞解】

① 陽病:是指屬外表經絡的病證。

② 陰病:是指屬內部臟腑的病證。

③ 咽:音噎,指咽中梗塞。

④ 六極:指氣極、血極、筋極、骨極、肌極、精極。極是極度勞損的意思。

⑤ (殸禾)飪:(殸禾),讀如馨。飪,音任。飪指飲食。

⑥ 五邪:指風、寒、濕、霧、飲食之邪。

⑦ 前:指午前。

釋 義 本條是古人對於疾病的一種計數方法。頭、項、腰、脊、臂、腳等六者,病兼上下而在外,通謂之陽病。咳、上氣、喘、噦、咽、腸鳴、脹滿、心痛、拘急等九者,病兼臟腑而在內,通謂之陰病。陽病中有營病、衛病、營衛交病的不同,此一病而有三,三六得一十八,故曰陽病十八。陰病中有虛病、實病的區別,此一病而有二,二九得一十八,故曰陰病十八。五臟各有十八病,謂五臟受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而為病,有在氣分、血分、氣血兼病三者之別,三六合為十八,所以說五臟病各有十八,五個十八,合為九十病。六微謂六淫之邪中於六腑,腑病較臟病為輕,所以稱為六微。六微亦有氣分、血分以及氣血兼病三者之別,三六合為十八,六個十八,合為一百零八病。至於五勞七傷、六極以及婦人三十六病,不是六氣外感,尚不包括在內,所以說「不在其中」。

清邪謂霧露之邪,濁邪謂水濕之邪。大邪、小邪,前人對此有不同的說法。《李今庸金匱要略講稿》云:「大邪:即指漫風之邪,漫風雖大而力散,故中於表分。小邪:即是戶牑隙風,隙風雖小而力銳,故中於里分。」五邪中人,各有法度,謂所傷之部位及所表現之脈象,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如風為陽邪中於午前,而脈必浮緩。寒為陰邪中於日暮,而脈必緊急。濕為重濁之邪,故傷於下而入關節。霧為輕清之邪,故傷於上而及皮腠。胃主納食,脾主運化,故飲食不節,則傷脾胃。經脈在里為陰,絡脈在外為陽,寒氣歸陰,所以寒極則傷經;熱氣歸陽,所以熱極則傷絡。

十四、問曰:病有急當救①里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也。

【詞解】

① 救:急先救治的意思。

【釋義】 

本條舉例說明表裡證同時出現,應以急者先治為原則。病在表,不可下,誤下之,傷其脾胃,以致表證未除,里證又起。下利清谷不止,是里證,身體疼痛是表證,而以里證為急。因下利清谷不止,正氣已經虛弱,不但不能抗病祛邪,進一步且將亡陽虛脫,故當急救其里以扶正氣。如服藥後大便已經正常,里證基本解除,則又須救表以祛其邪,以免再行傳變入里,引起其他變化。

本條亦見於《傷寒論》,但彼為具體治療,故列有方治,救里用四逆湯,救表用桂枝湯。此為論述治療原則,故未出方。

十五、夫病痼疾①加以卒病,當先治其卒病②,後乃治其痼疾也。

【詞解】

① 痼疾:痼,音固。痼疾,是指難治的久病。

② 卒病:這裡是指新病。

【釋義】 

本條指久病新病同時存在,當以先治新病為原則。久病勢緩,不能急治;卒病勢急,稍緩能起變化。且痼疾難拔,卒病易治。故既有痼疾又加卒病者,一般當先治其卒病,後治其痼疾。但在痼疾與新病互相影響的情況下,治新病時又必須照顧到痼疾,如喘家病傷寒,用桂枝湯即須加厚朴、杏子。

十六、師曰:五藏病各有所得①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惡②,各隨其所不喜者為病。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思之,必發熱也。

【詞解】

① 所得:指適合病人的飲食居處。

② 所惡:惡讀去聲。所惡,指病人所厭惡的飲食居處。

【釋義】

本條主要指出,治療疾病,除藥物外,護理工作也很重要。如病人得到適當的飲食居處,能使疾病早期痊癒;反之,能使病情增劇。但五臟病的性質各有不同,因此,所得、所惡、所不喜,不能一概而論。如肝欲散,肺欲收;脾惡濕,腎惡燥;心病禁溫食熱衣,肺病禁寒飲食寒衣。又:病人的性情、生活習慣也各有不同,必須具體分析對待。此外,遇到病人突然想吃平素不喜歡的食物,這是臟氣為邪氣所改變,食後可能助長病氣而引起發熱,也不可不加註意。

十七、夫諸病在藏①,欲攻之,當隨其所得②而攻之,如渴者,與豬苓湯。余皆仿此。

【詞解】

① 在臟:這裡泛指在里的疾病。

② 所得:相結合的意思。

【釋義】 

本條指出病邪在里日久不解,往往與體內有害物質如痰、水、瘀血、宿食等相結合,醫者當隨其所得,施以恰當的治法。例如渴而小便不利,即為熱與水結,當用豬苓湯利其水,水去而熱除,渴亦隨之而解。他證亦可依此類推,如熱與食結用大、小承氣湯,熱與血結用桃仁承氣湯,理亦相同。

結 語

本篇對疾病的預防、病因、病機、診斷以及治療等各方面,都作了概括性的論述。首先提出內養正氣,外慎風邪,可以預防疾病。並舉例說明各種疾病有一定的發展規律,可以根據臟腑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關係,先治其未病之臟腑,以防止疾病的傳變。未病時重視預防,已病後爭取早期治療,是本篇的一大特色。列「上工治未病」於首條,是有一定意義的。

在病因、病機方面,本篇主要從邪正兩方面來闡述,認為人與自然息息相關,不正常的氣候,常為邪氣病毒侵襲人體的誘因,但主要關鍵還決定於正氣的強弱,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而經絡受邪,深入臟腑的疾病,必有內在因素。

其對於「千般疢難,不越三條」的歸納,為後世陳無擇的三因學說奠定了基礎。關於診斷方面,對望色澤、聞語聲、視呼吸、察脈象,都作了示範性的介紹。指出病在表為淺,入里為深;在腑易治,入臟難愈;四時氣候的變動,可以影響於色脈。其主要精神在於啟發後學重視客觀的診斷,以探求疾病的本質,判斷預後的吉凶;治療上必須針對病情,因人因時而制宜。

最後,在治療方面,指出虛實必須異治,表裡當分緩急,新久宜有先後,攻邪當隨其所得,都通過具體病例作出原則性的提示。此外,又提出對病人的飲食居處,也必須加以注意。

本篇條文不多,但所論述的,從預防到治療,從原則到具體,無不具備,全面而又簡明,在全書中具有綱領性的意義。學好本篇,對於學習以下各篇,會有很大的啟發。

推薦閱讀:

眉筆、眉粉、眉膠該怎麼選?都在這裡了
吃出好血糖,方法全在這裡了!
窮人為什麼窮?原因竟在這裡,80%的窮人一開始就錯了
【中藥寶典】最牛中藥科普!你不知道的那些「中藥之最」,都在這裡啦!
關於「小馬哥」的忘年戀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TAG:乾貨 | 張仲景 | 經絡 | 這裡 | 在這裡 | 在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