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最值得中國父母一看的紀錄片

在幼兒園裡,小朋友的鞋子被錫坤扔到比自己還高的垃圾桶里,李躍兒覺得,鞋子瞬間消失,是錫坤在感知另一個未知世界。她專門找了個時間,讓錫坤可著勁兒玩了一回,肆無忌憚地把塑料方塊撒滿整個房間。這也成了導演張同道被觸動的畫面:「一個孩子有機會充分的表達自己,那個瞬間是最美的。」

文 |楊璐

編輯 |金匝

張同道的鏡頭裡,芭學園的00後有些不一樣。

梁昊天3歲,不愛說話,小朋友們圍在一起上音樂課,他一個人在旁邊滿地打滾;

兩歲的錫坤會抱著鞋子,踉踉蹌蹌地跑到比他個頭還高的垃圾桶前,踮起腳扔進去;

4歲的小女孩一一被問到為什麼不交朋友時,她一字一頓回答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有權利這樣。」

這群千禧年後出生的孩子,10年前被父母送入同一所幼兒園,10年後走上不同的路——張同道覺得有些意思,他想拍這樣的故事。

《00後》就是這樣誕生的,作為中國第一部連續10年跟蹤5個孩子的紀錄片,它探討的是所有家庭要面對的最尖銳的命題:個性與制度、應試與素質、留守與留學、青春期與親子關係、獨生子女與二胎政策。

同樣被記錄的還有一群焦慮的父母,他們竭盡全力想為孩子的成長找到一條更好的路徑,但關於什麼是更好,也許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

放手

昊天的到來是個意外。

梁平夫婦原本覺得二人世界挺好的,孩子又鬧又煩,他們不喜歡,為此特意買了位於6樓的房子,就是圖個清靜。

懷孕打破了理想生活。兩人猶豫著,到底生還是不生?直到B超顯示屏上出現孩子揮舞的小手,才有了最終決定。

昊天出生後一直住在姥姥家,夫妻倆每天下班後輪流來這裡陪孩子睡覺。梁平帶得多,孩子牙牙學語,清脆地叫了聲爸爸,他朝妻子炫耀:「你看你看,兒子先叫的爸爸!」

梁平從沒想過,孩子會帶給他那麼大的快樂,但怎麼教育孩子,似乎是一個遙遠的命題。昊天3歲那年,梁平在地鐵上讀到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的書。這本名為《捕捉兒童敏感期》的書,講述了孩子在不同年齡段行為的深意,比如吃手和摸土,這些被父母禁止的舉動,其實是孩子在用感官探索世界。

梁平突然心頭一震:「姥姥帶的乾乾淨淨,是不是讓昊天失去探索機會?」在轟隆隆的地鐵上,他第一次察覺到因為孩子衍生出的焦慮。

書里描繪的那種開放式幼兒園,梁平是嚮往的,他想放手,把昊天轉過去,但北京沒有。梁平最後找到了理念相似的芭學園——昊天可以盡情玩耍,釋放天性。

但錫坤進入芭學園的過程,並不像昊天那樣順利,對他的媽媽何蓮(化名)來說,放手是難題。

不到2歲時,錫坤被送入芭學園,是這裡最小的孩子。之前一家人來參觀,園長李躍兒注意到,爺爺全程把錫坤抱在身上,何蓮解釋說,自己很大年紀才生下錫坤,一家人格外疼愛。

錫坤與母親 圖 / 紀錄片《00後》截圖

在幼兒園裡,錫坤最愛做的事兒,是把小朋友的鞋子扔到比自己還高的垃圾桶里。李躍兒覺得,鞋子瞬間消失,其實是錫坤在感知另一個未知世界。她專門找了個時間,讓錫坤可著勁兒玩了一回,肆無忌憚地把塑料方塊撒滿整個房間。這也成為導演張同道被觸動的畫面:「一個孩子有機會充分表達自己,那個瞬間是最美的。」

對何蓮來說,錫坤的依賴讓她擁有一種滿足感。何蓮回憶往事,錫坤兩歲半時,她抱著孩子餵奶,其他小朋友好奇地說:「喲,他還在吃奶!」何蓮耐心解釋:「他才兩歲半。」錫坤嘴巴鬆開了,也跟著說了句:「我才兩歲半。」何蓮至今還記得那個瞬間的感受:「甜蜜得都快化了。」正是這種甜蜜,讓何蓮不忍心放手。

但在李躍兒看來,何蓮有些過於寵溺錫坤。「人類真正的母愛,是要幫助孩子將來離開母親,而不是靠在母親懷裡變弱。在這一點上,很多家長是需要成長的。」她試著找何蓮談話,但對方一開始並不認同。

長大的錫坤依然內向又獨特,何蓮幾乎參與他生活的一切。為了讓錫坤更外向一點,何蓮想盡方法,幫他報演講班、英語夏令營,甚至在家裡舉辦活動,讓他能交上朋友。

後來母子倆有過一次談話,錫坤說:「長大,對媽媽意味著要離開我。」何蓮追問他:「誰離開誰?」錫坤篤定地說:「你離開我。」何蓮似乎沒聽懂,「我離開你是什麼意思?好吧,我來說吧,不會離開的。」

「放手」一直是何蓮的難題。她不是沒想過,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問題:「有一種說法是要做60分媽媽,不要做70分、80分,不要太完美。可我一開始就想做完美媽媽,結果出了事兒。」

紀錄片播出後,很多評論認為錫坤媽媽的位置太過靠前,對孩子不放手。但導演組不認同,他們覺得,看到的是一個母親的成長史。現在的錫坤媽媽,又重新開始了工作,還時常出國旅行,就是為了讓錫坤有獨立的空間。

選擇

跟蹤拍攝10年,張同道目睹這些父母為孩子所做的一切,特別理解這樣一重矛盾心理:「我們都知道父母要少做一點比較好,但又忍不住伸出手。這是一個理智和情感交戰的狀態。父母既是教育者,又是保護者,做父母,是兩個角色在交戰。」他自己也處於這樣的矛盾中。

而梁平原本擱置下的交戰,在昊天離開芭學園5年後再度爆發。從芭學園畢業的孩子,一半的父母選擇繼續延續孩子的天性,而另一半則沿著傳統軌跡成長。昊天和他的好朋友嘉陽,就是這樣一枚硬幣的兩面。

離開幼兒園後,原本兩個家庭的父母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同一所國際學校,這裡能給孩子更多自由和空間,到了周末,兩家人一起聚會,男孩在陽光下撒歡,父母就坐在樹蔭下聊天。

直到昊天上小學五年級,被一道奧數題的解法難住時,梁平才察覺,那些熟悉的焦慮感一下又回來了——昊天在學校從沒有學過奧數,也沒上過補習班,和同齡人差得太遠了。

梁平開始自己教昊天奧數,他脾氣不好,和兒子時常嗆上。昊天一度覺得,父親一發脾氣,整個世界瞬間就灰暗了。

梁平也漸漸意識到,光靠自己教不行。他托朋友打聽一大圈才發現,好的師資基本都在體制內學校。在小升初之際,梁平決心讓昊天重新考到一所傳統中學。

嘉陽的父母更特立獨行些,他們一直堅定地選擇另一條道路。嘉陽最初想去美國上學,每逢寒暑假,他都會出國參加各種國際夏令營、冬令營。

後來,他又改變主意,想去日本留學。雖然嘉陽媽媽並不贊同,但仍然選擇支持孩子。「我們兒子很有主見,他知道他想要什麼。如果他得不到他要的,那後果也要他自己去承擔呀,有什麼好焦慮的呢?」

因為嘉陽此前在不同學校來回輾轉,無法向日方提供初中畢業證明,沒能申請到學校,只能延遲一年。

劉嘉陽(左)和梁昊天一起參加電影夏令營,因意見不合發生過爭執圖 / 紀錄片《00後》截圖

對這樣的結果,嘉陽媽媽也很淡定:「但願假以時日,他的想法會有所改變。如果他一定堅持,那就去吧。好與不好,只能讓他自己去經歷、去體會。」

梁平不這麼認為:「讓孩子自己選擇,他承擔不了這個後果。」決心把昊天轉回體制內學校的那一年,梁平給他報了名校的占坑班:「先把坑占上,至少有這個機會考試。」

昊天不理解,占坑班對他來說實在太難了。梁平也知道難,五年級就講排列組合,都是他上高中時才學的知識,甚至有孩子為了上占坑班再去上一門培訓課。

到六年級,小升初的更大壓力襲來。昊天的周末基本在補課中度過,之前積累的愛好都荒廢了。他從小就喜歡畫畫和彈鋼琴,到初二初三就基本不彈了。

他幾乎再沒見過嘉陽。一天吃飯時,他突然朝梁平感慨了句:「劉嘉陽上午肯定在玩呢。」

接受

梁平被昊天的感慨觸動了。中考結束後,他帶著昊天一起進行了一次川藏之行,從四川雅安一路騎行到拉薩,昊天也順利考入了十九中。

現在,昊天已經是高二的學生,梁平的焦慮又變成了高考。他擔心孩子在體制內外來回輾轉,底子不夠好,不一定能考上重點大學。到底是在國內考大學還是去國上學?梁平又重新開始了關於不同教育模式的搖擺。

在張同道的鏡頭裡,昊天曾經笑著說,因為自控力不強,可能還是傳統教育更適合自己。可如果時光倒流,讓梁平再選擇一次,他覺得還是無法判斷:「適不適合他,哎呀,我們現在不知道。」

但昊天的同齡人萌萌,最大的願望就是時光倒流。那時她對未來滿是憧憬,不像進入青春期後,十分惶恐。

萌爸每周都會收到老師的簡訊,是每周單元測驗的成績,85分是平均分,而萌萌是87分。一看到簡訊,他就憋不住了,趕著萌萌去學習。萌萌熱愛的舞蹈,因為學業的壓力,不得不減緩頻率。

父女倆一起去買眼鏡,萌萌挑了一個,萌爸覺得不好,萌萌反駁他:「你不懂我的觸。」在00後少女圈子裡流行的這句,他確實不懂。

萌爸陪萌萌去買眼鏡 圖 / 紀錄片《00後》截圖

在《00後》第二集里,萌媽一回想過去那個甜美粘人的女兒,就流下眼淚,萌萌對此十分不解:「我不知道她為什麼會為我難過,也許是我長得太快了。」

青春期的女孩與父母矛盾重重,這讓萌爸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到底你的小孩長大後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能接受?」

「芭學園告訴孩子,快樂地生活,能靠自己,快樂地能幹自己想乾的事,不傷害別人,也能保護自己。」萌爸一連串背出這些話,頓了頓又說:「關鍵是,只是這個狀態,你能接受嗎?不能接受,你就只能跟著社會走。」

一個寒假,萌萌爸媽帶著這個疑問,回到了芭學園找李躍兒。李躍兒拿著筆在黑板上邊寫邊說:「知識,應該是通過實踐獲得的。分數這些,不一定可以最終內化成孩子的知識。」

萌媽接住話茬:「所以我們還是很焦慮,但是呢……」李躍兒趕忙打斷,「不要說但是,我不喜歡聽你們但是。」

李躍兒緊接著說:「你愛你的孩子,但你要怎樣去愛?愛的感覺和愛的決心是兩回事。真正的愛應該是決心,就是意圖加行動。」

芭學園園長李躍兒和孩子們在一起 圖 / 來源網路

聽這話的時候,萌爸一直低著頭。李躍兒突然發現,以前能放開和孩子玩耍的男人,已經變成了一個不滿又焦慮的父親。

萌爸和萌媽都是通過讀書考試擁有了理想的工作和生活,他們認為,既然都是這麼過來的,孩子也可以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張同道非常看好萌萌的藝術潛質。他本以為萌萌將來在藝術上會有一番成就。「可是偏偏就讓這樣一個孩子天天去弄數學。這就是我們教育模式化,所有的孩子不管興趣,不管年齡,到了這個點都必須統一用一個標準要求。」

愛的本義

《00後》播出後,梁平先是和妻子一起看了前兩集。等昊天出現的《成長單行道》播出時,一家人才擠在床上,一起從頭看到尾。

看著昊天從需要父母牽著手的幼兒,到個子高過自己的少年,從無憂無慮玩耍,到周末被學業捆綁,這些畫面的強烈對比,讓梁平記起了很多遺忘瞬間。

到梁平朝昊天發火的鏡頭時,昊天先是把臉轉了過來,使勁看了看他。梁平有些不好意思,又一次向兒子道歉。

梁平很是感激,觀看紀錄片成了一次自我審視的機會,此前,他想不到自己氣頭上的言辭會對兒子造成傷害。

後來,紀錄片的編導告訴梁平,B站上也有這部片子。他跑去看了,昊天湊過來看了一眼:「喲,你還看B站呢!」梁平說:「我看看彈幕,對你有沒有什麼壓力。」昊天揮了揮手,說沒事兒。

很多彈幕說,這部紀錄片應該改名叫「大城市中產階級的00後」。梁平理解,《00後》拍攝的孩子都畢業於芭學園,孩子的父母有一些共同點——他們多是70、80後,經歷了典型的中國式成長,對社會和教育的感悟和反思多,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他們的舉動背後,是整個巨大社會變遷中的一種動向,一種想法,一種焦慮。

張同道是欣賞梁平的:「他為孩子的成長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儘管會發火,但是他是一位真正的父親,不僅在思考,而且在行動。在北京他也經常帶兒子騎行,甚至帶兒子騎川藏線。我做不到。」梁平做出的選擇,他覺得也並非完全和孩子的自由天性對立。

昊天常常和父親去騎行 圖 / 受訪者供圖

至於他本人,拍攝這樣一部用10年跨度去展示孩子成長的紀錄片,目睹了不同父母的焦慮後,才慢慢理解,教育的能量,此前被放得太大。

「你以為通過教育就能把孩子塑造成你想要的樣子,其實不是。內在的DNA是改不了的,那就是他的個性,首先你得知道你的孩子是什麼,順著他的天性,去幫助他,去為他尋找合適的教育,而不是說我想要你成為什麼,給你設計什麼樣的路,最後肯定是不行的。」

這是《00後》要表達的命題:為性格不同的孩子設計不同的教育模式,才是愛的本義,才能對抗焦慮。

每人互動

你覺得父母應該給予孩子什麼樣的教育?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

侵權必究

推薦閱讀:

倫敦盤點中國體育八宗最?劉翔摔倒告別最悲傷
中國與朝鮮半島為何是唇齒相依,中華國運繫於此
申論點撥丨《輝煌中國》中的十四個運用案例(上)
中國俗文學史論(唐
中國歷史的帝王都是什麼星座,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是水瓶還是雙魚?

TAG:中國 | 父母 | 紀錄片 | 00後 | 中國父母 | 國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