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山东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说明  根据山东省情资料库建置库整理。原文为硬分行符,200多条记录,且不支持搜索功能。山东省志·建置志历经10年(1993年~2003年)编撰而成,凝聚了齐鲁儿女的心血和汗水。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引用,澄清同仁对山东行政区划历史沿革的模糊认识,减少争议,故将全文整理,以方便大家留存。  ●简目  概述  第一卷历代行政区划  第一类先秦时期  第一辑夏商(公元前2070年~前1046年)  第二辑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第三辑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第二类秦汉时期  第一辑秦(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第二辑西汉·新莽(公元前202年~公元23年)  第三辑东汉(公元25年~220年)  第三类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辑曹魏(220年~265年)  第二辑西晋(266年~316年)  第三辑东晋十六国(317年~420年)  第四辑南北朝(420年~589年)  第四类隋唐五代宋金时期  第一辑隋(581年~618年)  第二辑唐(618年~907年)  第三辑五代(907年~960年)  第四辑北宋(960年~1126年)  第五辑金(1115年~1234年)  第五类元明清时期  第一辑元  第二辑明(1368年~1644年)  第三辑清(1644年~1911年)  第二卷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第一类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1月~1928年4月)  第二类南京政府时期  第一辑南京政府时期(上)(1928年4月~1937年7月)  第二辑南京政府时期(中)(1937年7月~1945年8月)  附:日伪统治区的行政区划  第三辑南京政府时期(下)(1945年8月~1949年8月)  第三类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的行政区划  第一辑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行政区划  六、冀鲁边区  第二辑山东解放区的行政区划  五、滨海行政区、滨海专区  第三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行政区划  第一类建国初期的合理调整(1950年~1957年)  952年的区划调整1  第二类政区的大幅度撤并和恢复性调整(1958年~1976年)  第一辑1958年专(区)、县两级政区的裁减、合并  第二辑1959年至1965年的恢复和调整  第三辑“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行政建置(1966年~1976年)  第三类地(区)县改市、以市带县体制的逐步确立(1977年~2000年)  第一辑改革开放初期的调整(1977年~1981年)  第二辑地(区)县改市、以市带县体制的逐步确立(上)(1982年~1989年)  第三辑地(区)县改市、以市带县体制的逐步确立(下)(1990年~2000年)  第四卷市、县建置沿革  第一类济南市  第一辑济南市建置沿革  第二辑市中区  第三辑天桥区  第四辑历下区  第五辑槐荫区  第六辑历城区  第七辑章丘市  第八辑长清县  第九辑平阴县  第十辑济阳县  第十一辑商河县  第二类青岛市  第一辑青岛市建置沿革  第二辑市南区  第三辑市北区  第四辑四方区  第五辑李沧区  第六辑黄岛区  第七辑崂山区  第八辑城阳区  第九辑胶州市  第十辑即墨市  第十一辑平度市  第十二辑胶南市  第十三辑莱西市  第三类淄博市  第一辑淄博市建置沿革  第二辑张店区  第三辑临淄区  第四辑淄川区  第五辑博山区  第六辑周村区  第七辑桓台县  第八辑高青县  第九辑沂源县  第四类枣庄市  第一辑枣庄市建置沿革  第二辑市中区  第三辑山亭区  第四辑台儿庄区  第五辑峄城区  第六辑薛城区  第七辑滕州市  第五类东营市  第一辑东营市建置沿革  第二辑东营区  第三辑河口区  第四辑垦利县  第五辑利津县  第六辑广饶县  第六类烟台市  第一辑烟台市建置沿革  第二辑芝罘区  第三辑福山区  第四辑莱山区  第五辑牟平区  第六辑龙口市  第七辑莱阳市  第八辑莱州市  第九辑蓬莱市  第十辑招远市  第十一辑栖霞市  第十二辑海阳市  第十三辑长岛县  第七类潍坊市  第一辑潍坊市建置沿革  第二辑潍城区  第三辑坊子区  第四辑寒亭区  第五辑奎文区  第六辑青州市  第七辑诸城市  第八辑寿光市  第九辑安丘市  第十辑高密市  第十一辑昌邑市  第十二辑昌乐县  第十三辑临朐县  第八类济宁市  第一辑济宁市建置沿革  第二辑市中区  第三辑任城区  第四辑曲阜市  第五辑兖州市  第六辑邹城市  第七辑汶上县  第八辑泗水县  第九辑微山县  第十辑鱼台县  第十一辑金乡县  第十二辑嘉祥县  第十三辑梁山县  第九类泰安市  第一辑泰安市建置沿革  第二辑泰山区  第三辑岱岳区  第四辑新泰市  第五辑肥城市  第六辑宁阳县  第七辑东平县  第十类威海市  第一辑威海市建置沿革  第二辑环翠区  第三辑荣成市  第四辑文登市  第五辑乳山市  第十一类日照市  第一辑日照市建置沿革  第二辑东港区  第三辑五莲县  第四辑莒县  第十二类莱芜市  第一辑莱芜市建置沿革  第二辑莱城区  第三辑钢城区  第十三类临沂市  第一辑临沂市建置沿革  第二辑兰山区、罗庄区与河东区  第三辑沂南县  第四辑沂水县  第五辑莒南县  第六辑临沭县  第七辑郯城县  第八辑苍山县  第九辑费县  第十辑平邑县  第十一辑蒙阴县  第十四类德州市  第一辑德州市建置沿革  第二辑德城区  第三辑乐陵市  第四辑禹城市  第五辑陵县  第六辑宁津县  第七辑庆云县  第八辑临邑县  第九辑齐河县  第十辑平原县  第十一辑夏津县  第十二辑武城县  第十五类聊城市  第一辑聊城市建置沿革  第二辑东昌府区  第三辑临清市  第四辑高唐县  第五辑茌平县  第六辑东阿县  第七辑阳谷县  第八辑莘县  第九辑冠县  第十六类滨州市  第一辑滨州市建置沿革  第二辑滨城区  第三辑沾化县  第四辑博兴县  第五辑邹平县  第六辑惠民县  第七辑阳信县  第八辑无棣县  第十七类菏泽市  第一辑菏泽市建置沿革  第二辑牡丹区  第三辑鄄城县  第四辑郓城县  第五辑巨野县  第六辑成武县  第七辑单县  第八辑定陶县  第九辑曹县  第十辑东明县  编委会成员名单、编纂说明、目录及其它资料  ●概述  一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在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地处北半球暖温带,地理环境比较优越。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半岛部分北滨渤海,以成山角为界,东北滨北黄海,南滨南黄海,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与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全境南北最长约420多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多公里,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省会为济南市。  山东,最早不是作为政区名,而是作为地域名出现的。战国时期,秦人将崤山(或华山)、函谷关以东的六国称为山东,有时也指太行山以东。直到唐代,人们称“山东”仍是指崤山以东的地方,而将今山东省地区称之为齐鲁、邹鲁。所以清代学者叶圭绶在其《续山东考古录·山东布政司总沿革》中说:“山东之称,古或指(函谷)关东而言,或指太行山东言,不专指今山东也。唐末五代以来始专以齐鲁为山东。  “山东”与行政意义的词语联系在一起,还是自宋始。《宋史》载,济州通判李迨被宋高宗授山东辇运使。又载,毕再遇除镇江都统制兼权山东、京东招抚司事。这里的“山东”已明显带有行政的意义。金改“京东路”为“山东路”,“山东”一词始成为行政区域的专名。蒙古统治者占领山东后,曾先后设立东平行省、济南行省、山东淮南楚州行省、益都行省、山东行省等,这是首次把“山东”与“行省”联系起来,但为时不长,就被撤销。到明洪武元年(1368年)4月设“山东行中书省”(简称“山东行省”),才比较稳定下来。清代去掉“行省”的“行”字,始与今名山东省相合。  二  山东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沂源人”,即在此繁衍生息。此后,历经2万年~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新泰人”,距今1万年左右的沂、沭河流域的中石器文化,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北辛文化,距今6300年~4500年的大汶口文化,距今4400年~4000年的龙山文化,距今3900年~3600年的岳石文化等一系列在中国史前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时期,山东先民创造了与中原文化并驾齐驱的东夷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截止目前,全国发现的6处历史上最早的城址中,有2处在山东省。其中,上世纪90年代复探的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城址是全国6处城址中最大的一个(面积约20万平方米)。修建如此规模的城市,必然有一个相当强有力的“行政”中心,有的学者推测,这个城址很可能是当时一个邦国的国都,或是夏朝前期某个王的国都所在地(详见李启谦主编:《山东通史·先秦卷》P67~69,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如果这一推断不谬,则此时已孕含行政建置最原始的胚芽。从夏的同姓国如斟灌、斟寻、杞、费、 等国多在山东地区等等迹象看,夏朝前期的统治中心主要在黄河下游的今山东地区,自少康以后才迁至黄河中游的河南、山西一带。  山东行政区划溯源,与全国一样,大致应当萌芽于夏代,时当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礼记》所谓“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征……以设制度,以立田里……”即是反映这时的情况。这里的“立田里”,包含分区划界的意思,带有行政区划萌芽的性质。在氏族部落基础上联成的一些“方国”,孕育着行政区的胚胎。  夏商时期今山东地域范围的方国为数不少。据治山东古国史的学者研究,仅文献上有记载,且能查到地望的就有130多国。其中夏后氏后国和夏世侯伯之国13个:观、莘、缯( )、  、杞、娄、鬻、鲍、寒、过、庞圉、王寿、鬲;商氏后国和商氏侯伯之国15个:奄、目夷、不共、长勺、 、阳、莱、向;东夷族氏族部落演进为国者100多个,属太昊后风姓的有 、任、宿、须句、颛臾、密、郓等7国,属炎帝后姜姓的有逄、北齐、齐、殳、艾、隰、柯、高(高氏)、棠、若、剧、 、崔、卢、章、高堂、闾丘、廪丘、梁丘、虞丘、移、骀、淳(淳于)、州、向、纪、 等27国,黄帝后国有寿丘、卞、滕、奚、薛、 (邳)、舒、阙等8国,少昊后国有穷桑、兖、缗、蔑、偃、绞、鬲、郦、嬴、运、掩(奄、 )、菟裘、密如、徐、淮夷、兹、时、郯、葛、 ( )、莒、渠丘、计、安丘、无娄(牟娄)、且于、犁比、林闾等28国,高阳氏后国有昆吾、顾、 、斟灌、斟寻、介、 、诸、 阳、夷、曹、朱(邾)、邹、儿( )、小邾、根牟、蒙、牟、 夷等19国,陶唐氏后国有陶、铸、高唐等3国,有虞氏后国有遂、邹、辕、番等4国,三皇时侯伯之国有邓,五帝时侯伯之国有爽鸠、 、被、秦、单、 等6国。另外,还有上古帝王时古国娄、大庭、祝丘等3国。  上述方国,有些是处在传说时代,文献记载语焉不详,有些方国的性质、地望等在学术界也还存在不同意见,但确凿可考的也不在少数。它们是后世政区的胚胎。  西周沿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对原商王朝统治的广大地区实行“封邦建国”,将土地整族整族地分封给宗族和功臣,被封者统称为诸侯。西周与商不同的是,在各诸侯国内国君也与周天子一样,除留下一部分地区直接管辖外,其余地区再分封给自己的子弟亲属,受封者称为大夫,其封地称为邑。可见,西周的地方行政有国、邑之别。  今山东地区的封国主要有:太公吕尚(姜子牙)受封的齐国和周公旦受封、其子伯禽代受封的鲁国。山东被称为“齐鲁之邦”或简称“鲁”,即由此而来。齐、鲁两大国之外,还有与周王同姓(姬)的 、曹、滕、郜等国。同时,夏商时期山东境内的古国大多数继续存在于西周。  到春秋时期,见之于《左传》等史籍记载的山东古国还有55国之多。其中姬姓11个:鲁、 、茅、耿、南郜、北郜、曹、郭、极、阳、滕等;姜姓6个:齐、向、州(淳于)、纪、莱( )、鄣等;祁姓1个:铸;任姓2个:奚、薛;子姓1个:谭;妫姓1个:遂;嬴姓1个:郯;风姓4个:任、宿、须句、颛臾等;己姓1个:莒;姒姓2个:杞、 ;曹姓5个:邾(邹)、少邾( )、于馀丘、根牟、牟等; 姓3个: 阳、 、夷等;漆姓2个:长狄、 瞒;不明何姓者3个: 、 、介。以上载于《春秋》经、传者43国,载于其他典籍的还有: 、费、棠、郓(东郓、西郓)、鄄、梁、诸、逄、圭、 、 、 等12国。  在所有这些国家中,齐、鲁两国疆域最广、影响最大。据《左传·僖公4年》记载,齐国疆土“东至于海,西至于河(黄河),南至于穆陵(今沂水县与临朐县交界处),北至于无棣(今河北省盐山县)”。鲁国始封时疆域较小,“封土不过百里”,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的极、郜、防、项、訾娄、须句、向、根牟、 、 等国,并夺占了邾、莒、曹、宋等国部分土地,成了“方百里者五”的大国。鲁国的疆域大致在汶河流域及泗河中上游地区,介乎齐、莒、宋、卫之间。  除了齐、鲁两大国之外,疆域较广、影响较大的还有莱、莒、滕等国。莱国位于今山东东部,为东夷族中的莱夷所建。早在商周时期莱国疆域即北达海滨,南近莒国境,西起淄河、 河流域,东及胶东半岛大部地区。后受齐国侵迫,春秋时已退至胶东半岛地区。至齐灵公15年(公元前567年),终为齐国所灭。莒国系今鲁东南地区的主要诸侯国,为东夷族所建,其立国年代不晚于西周初年。春秋时期莒国疆域约相当于鲁东南滨海地区,大致包括今莒县、沂水、沂南、日照、诸城、胶南、临沭等县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公元前431年为楚所灭。  各诸侯国对其领土的行政治理,根据周制实行“国野制”(关于“国野制”,学术界有一种意见认为:国、野之制作为一种地方行政制度,在西周、春秋时期,基本上未曾真正实行。)。“国”是周天子或诸侯国君主所居的都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国”以城墙围护,是为内城,“国”之外有“郭”,是为外城。郭内城外的区域称之为“乡”,“郭”之外有“郊”,“郊”之外有“遂”。古代的国是一个多义的概念。从国家的意义上说,国与邦相对,大国叫“邦”,小国叫“国”。从一国之内的政治意义上说,“国”与“都”、“邑”相对,“国”可以理解为后世所说的首都;“都”是政治地位低于“国”,城、郭规模小于“国”,大夫受封所居的较小的城邑。“邑”也有多义,广义地说,邑可视为聚落;中义地说,除国都以外的各种城邑都可以叫邑;狭义地或特定地说,“邑”是小于“都”大于“聚”的较小的城邑,“聚”是更小的聚落。如果细分的话,这种小于“都”的“邑”又可分为“十室之邑”、“百室之邑”。小邑又称“鄙”(“邑”除了依规模大小不同而称谓有别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分标志,即看其是否有宗庙。《春秋左氏传》鲁庄公28年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因此,大邑固可称都,小邑若有宗庙,则虽小亦称都。不过称邑、称都,也不是十分绝对,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邑也可以称都(详见清·阎若璩《四书释地续》)。)。作为“国”和“都”的国,在不同的文献、不同的场合,根据界域的广、狭,所指又有不同,“就一国言之,郊以内(即郭以内)为国,外为野;就郭以内言之,则城内为国,城外为郊”。这种将领土分为“国”、“野”、“都”、“鄙”的行政管理方式基本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既不规范,也不很严密。  到了春秋时期,齐国开始出现了近似于君主官僚制时代的行政区划。齐桓公时代,管仲在周初实行的国、野、都、鄙的基础上,假托昔圣王之制,“参其国而伍其鄙”,将郊以内的“国”分为三部分,郊以外的“鄙”分为五部分。然后将“国”划分为21乡,其中工商之乡6,士乡15。同时在15个士乡中实行寄军于政、政军合一的基层行政组织:五家一轨,十轨(50家)一里,四里(200家)一连,十连(2000家)一乡。对郊以外的“鄙”则实行邑、卒、乡、县、属的行政管理模式:“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三乡为县,县有县帅;十乡为属,属有大夫。”当时的鄙共划为五个属,即所谓“伍其鄙”。这种分区设官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尽管尚未脱离与“国”、“都”相对的乡鄙制度的架构,但毕竟与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有所不同了。  春秋时期的鲁国疆土大为扩展。《诗·鲁颂· 宫》(九、十)反映了鲁僖公时代的鲁国“泰山岩岩,鲁邦所詹(瞻),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保有凫绎(峄),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这就是说,鲁国境域北到泰山,东部不但拥有龟、蒙二山,而且向东延伸到与海滨的一些小国相邻,南面不仅保有凫山、绎(峄)山,而且占有了徐国的土地(徐国故城在今安徽泗县北)(“遂荒徐宅”:荒,抚有,占据;徐宅,徐国。高亨等认为在今安徽泗县北。  近有学者认为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一带。另,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周、春秋时期)将“徐”标记在安徽省东南、江苏省泗洪县南偏东处。)。其西境则抵达今河南省东部。鲁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史无详载,但鲁秉周礼,大致上仍然是封邑制和“国野制”。鲁国的“国”即是国都,从鲁国故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共有11座城门,城内有鲁君所住的宫城,宫城东面是宗庙,西面是社稷坛,后面是较大规模的市肆,南门外三里处有祭坛,城内其余地方分布着手工业作坊和一些居民点。“国”之外有郊、遂。《尚书·费誓》记载鲁国征伐徐戎时的动员令,透露出“鲁人三郊三遂”。  根据零星的资料,郊外有“县”(此非后来郡县制的“县”),即小邑,县设县人。与“国”、“郊”相对的“野”之中的大邑则设宰,如鄹邑、中都、武城、单父、莒父等大邑都设宰。在其边境地区还设置了疆吏,负责戌边卫国,但其区域如何划分,是否具有地方行政职能则不悉其详。此外,卿大夫的封邑或采邑也设邑宰,管理行政。  如果说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开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先河,那么,在春秋中叶以后直至战国楚、秦等国在新开拓的疆土上,打破血缘关系,由君主派遣官员进行直接治理而设立的“县”,则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政区。然而根据现有史料,今山东地区的齐鲁等国却并未实行这种“县”制。前述管仲在齐桓公时代推行于齐国的“邑、卒、乡、县、属”的“县”很大程度是军事组织的一级,而且也没有真正脱离血缘关系的基础。虽然管仲、晏婴曾先后向齐国国君表示反对分封宗戚和向功臣封赏邑地,但齐国并未放弃都鄙制度和“封君”制度。因此,齐国的“县”与楚、秦等国由国君派员治理的“县”并不相同。《史记·乐毅列传》记载,乐毅率燕国军队攻打齐国,“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齐国地方行政区划史料,但可惜只是一条孤证,暂不能认定。即使能够认定,也只存在五年,不久田单率众大败燕军,“而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田单被齐襄王封为“安平君”,仍是封君制度。至于鲁国,秉持周礼,自然也没有实行郡县制。  三  从秦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2100多年间,中国历代中原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约800年,可称为州、郡时代。第二阶段是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约700年,可称为道、路时代。第三阶段是元、明、清、民国时期,不到700年,可称为行省时代。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建置的特点,是从郡县、分封双轨制走向单一的州郡县制,又从郡县二级制走向州郡县三级制。这中间又可分为前后二期:秦汉约400年为前期,基本上是郡、县两级制;魏、晋、南北朝为后期,约400年,实行的是州、郡、县三级的行政区域管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在中国行政区划史上也开了新的纪元。秦王朝废除分封制,将此前仅仅实行于秦、楚、晋等少数诸侯国的郡县制,推行于大一统后的全中国。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以战国时各国郡县为基础,加以调整,共设36郡。其中全部行政区域在今山东境内者有齐郡(今山东省东北部)、薛郡(今山东省南部)、琅邪郡(今山东省东南部),部分在山东境内者有东郡(今山东西北部、河北省南部,系始皇五年即前242年置)、砀郡(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系始皇22年即前225年置)。  此后,经多次调整增置,总计50多郡,涉及今山东地区的有胶东郡(今山东半岛东部)、胶西郡(今山东半岛西部)、临淄郡(楚汉相争时,齐郡改名为临淄郡)、济北郡(今山东北部)、巨鹿郡(今山东省西北部、河北省东南部)、东海郡(今山东省南部、江苏省北部)、泗水郡(涉及今山东省南部的个别县)、邯郸郡(涉及今山东西北部的个别县)。至于秦王朝时在今山东地区的县份,因史料佚失已难确考,大致可考者有40余县。  西汉时期,就郡、县而言,沿承秦制,同时实行分封同姓和异姓诸侯王的分封制。  这种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双轨制影响后世600余年,至南北朝时期才基本结束。西汉的一级行政区为郡和王国,二级行政区为县和侯国。据统计,全国有103个郡国,另据《汉书·百官表》统计,西汉时期共有县、邑1314个,道32个,侯国241个,总计第二级政区1587个。  由于国土辽阔,郡、县繁多,管理不便,于是在汉武帝元封5年(前106年)置十三部州刺史,连同稍后设置的司隶校尉,将全国分为14个大监察区。由中央派刺史周行郡国,都察政事,因为是巡官,故刺史无固定治所,“部州”也不算是一级独立的政区。今山东地区共有山阳、济阳、平原、千乘、济南、泰山、齐、北海、东莱、琅邪、东海等11郡和淄川、胶东、高密、城阳、东平、鲁等6国,此外还有东郡的大部和渤海郡的一部。今山东地区分属兖州、青州、豫州、徐州刺史部巡察。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自称“摄(即代理)皇帝”,大搞托古改制,为拉拢和网罗自己的势力,滥封滥置,郡、县数量急剧增加,多时达125个郡国,2203个县,比平帝时增多了22个郡国、616个县。特别是他对郡县名称随意更改,郡改名幅度达73%,县改名亦达46%,加上新设的郡县名,新的政区名称占西汉末原有政区名称总数的比例达85%以上。有的多次更改,一年数变,因而造成极大的混乱。今山东地区的政区名称自然也受其影响。不数年,王莽“新”朝灭亡,其行政设置上的托古改制随之结束。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重新恢复了西汉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同时作了一些改革。  在郡县制方面,除了清除王莽胡乱更改的地名,基本恢复西汉郡县旧称外,还撤并了西汉时期的县、道、邑、侯国400多个,不仅把王莽增设的郡县全部撤销,郡国数目也减少98个。到顺帝时,全国有郡、国105个,县级政区1180个。  另一个重要变动是将西汉时只有监察职能,没有固定治所的13部州改为第一级政区,设固定的州治,改州刺史为州牧,州牧握有所辖州、郡、县官吏的升降黜陟大权。  今山东地区共有济南国、平原郡、乐安国、北海国、东莱郡、齐国、东郡、东平国、任城国、泰山郡、济北国、山阳郡、济阴郡、东海郡、琅邪国、鲁国、清河国等17个郡国183个县,分属青州、兖州及徐、豫、冀等州。东汉在分封制方面与西汉也有所不同。它采取“封列侯,奉朝请”的办法,即不让被封国者掌握实权,只令其食租税,而且所封地域也较西汉为小。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项措施,同时也为后世取消分封制度向前迈进了一步。  三国时期,今山东地区处于曹魏政权统治之下。这一时期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却是一个有着重要影响的历史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以后,各国疆域变化不大,也沿袭了东汉的三级行政区划。然而,政区的设置增废变化不小,特别是曹魏实行屯田制,设置了相当于县的屯垦机构——督农校尉。三国疆域中以曹魏的面积为最大。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其“西界宜阳,北循太行,东北界阳平,南循鲁阳,东界郯”,其版图几乎占有13州中的9州,再加上远达葱岭、疏勒的西域长史府,并控制了匈奴、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地区。先后设有101个郡、国,730多个县。曹魏在今山东地区共设齐国、济南国、乐安郡、北海郡、城阳郡、东莱郡、泰山郡、济北国、东平国、任城国、山阳郡、济阴郡、东郡、东莞郡、琅邪郡、东海国、彭城国、乐陵国(郡)、平原郡、清河郡、阳平郡等20多个郡、国,170余县,分属于青州、兖州、冀州。  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了西晋王朝。280年,吴灭于晋。西晋终于结束了军阀争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但是,这种统一局面维持未久,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乘西晋统治集团内部的“八王之乱”,灭亡了西晋。在北方地区先后建立了20多个封建割据政权,互相混战达130余年。西晋灭亡后,晋宗室、琅邪王司马睿得到南、北世族的支持,在建康(今南京市)建立了东晋政权。至此,中国又陷入南北对峙、分裂动荡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地方行政建置的特点与当时的政治形势一样,就是乱和滥。由于各割据政权互相攻伐,地盘变易如转蓬,这一时期虽然总体上仍然沿袭东汉以来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建置,但由于滥封地方行政官吏,必然造成滥置各级政区。因为地盘缩小,增置不够,便有侨置(在乙地置原甲地的州、郡、县)、遥立等等名目。西晋初,便有滥封滥置现象,东晋则盛行侨置。偏安东南的东晋政权尽可能把丢失的北方政区侨置于南方,此后南、北政权都有滥置、侨置、遥立之类,以致造成一个政区里面存在双头、多头设置。比如东晋时“自夷狄乱华,司、冀、 、凉、青、并、兖、豫、幽、平诸州一时沦没,遗民南渡,并侨置牧司,非旧土也”。“及至(南朝)宋世,分扬州为南徐(州),徐州为南兖(州)……分青(州)为冀(州)……太宗(宋明帝)初,索虏南侵,青、冀、徐、兖及豫州、淮西,并皆不守……于是于钟离置徐州,淮阴为北兖(州),而青、冀二州治赣榆之县”。连去刘宋不远的《宋书》作者(梁)沈约都慨叹当时的行政区划“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号骤易,境土屡分,或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屡)有离合,千回百改,巧历不算,寻校推求,未易精悉”(引文并见《宋书·州郡志》)。  西晋时今山东地区共有齐国、济南郡、北海国、乐安国、城阳郡、东莱国、长广郡、濮阳国、济阴郡、高平国、任城国、东平国、济北国、泰山郡、东海郡、琅邪郡、东莞郡、彭城国、鲁郡、乐陵国、平原国、勃海郡、清河国等20多个郡、国(以上有的郡、国治所不在山东省境),140多个县,分属于青州、兖州、徐州、豫州、冀州。  东晋时期,北方被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先后建立的16个王国所分割,今山东地区被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政权先后占据,后赵、前燕、后燕时山东地区分属青、兖、徐、冀等州,前秦分属青州、兖州、南兖州,南燕时则分属青、并、幽、徐、兖等州。东晋王朝虽曾一度占据山东南部,但为时不长。  南朝刘宋统治时,今山东地区有齐郡、济南郡、乐安郡、高密郡、平昌郡、北海郡、东莱郡、(侨)太原郡、长广郡、泰山郡、高平郡、鲁郡、东平郡、(侨)阳平郡、济北郡、兰陵郡、东莞郡、东安郡、琅琊郡、北济阴郡和侨冀州所辖的全系侨置的广川、平原、清河、乐陵、魏郡、河间、顿丘、高阳等郡共近30个郡、140余县,分属青州、兖州、徐州和侨冀州。继刘宋统治山东地区的是北魏和其后的东魏,州、郡、县三级行政体制没有变化,但州、郡、县设置乱、滥的情况更加突出。仅一级行政区州就有青州、兖州、齐州、光州、北徐州、胶州、司州、冀州、沧州、徐州、东徐州、西兖州、南青州、济州等十几个州,郡数达48、县数达173个之多。北齐时有所调整省并,留有青、齐、光、胶、兖、北徐等州。北周时期又有较大调整,今山东有曹、沂、兖、青、齐、济、莒、胶、光等州,还有一部分临近边境的县份分属徐、冀、沧、贝、魏等州。  总括前述,可以看出这一大的历史时期的行政建置体制,在秦至汉武帝时期是实行郡、县二级制,汉武帝至东汉顺帝时为州、郡、县三级,州只有监察职能,没有固定治所,这一级是虚的。东汉顺帝以迄南北朝结束,州逐渐稳定为第一级地方政区,因而,虚三级变为州、郡、县实三级。从行政建置体制的发展脉络上看,秦汉至南北朝也可以称之为州、郡、县时期。秦废止了分封制,西汉很快又恢复了对同姓和异姓封王封侯的制度,形成郡县与封国并存的局面。到南北朝时期终于基本结束了分封制。  此后多个朝代虽仍残留了封王封侯的名义,但已不是那种分邦封土真正意义上的分封制了。可以说自此以后,中国历史才进入单一行政区划的时代。  四  隋唐五代宋金的行政建置的特点,是由郡县两级制逐步过渡到道州县、路州县的三级行政管理体制。  隋文帝杨坚废梁灭陈,完成统一大业,不仅大大拓展了疆域,而且花大力气整饬地方行政建制。由于东晋、南北朝时期州、郡、县设置的极度混乱,隋初全国仍有211州、508郡、1124县。开皇3年(583年)文帝根据度支尚书杨尚希“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建议,在全国撤废500多郡,相应地省并调整了州、县。调整后,全国实有197州、837县。  开皇9年(589年)后,实行州、县两级行政管理体制,完全取消了郡的建制。到开皇末年(604年),全国共有297州、1348县。炀帝大业年间又改州为郡,取消了州的建制。经进一步调整,加上后来开疆拓边新置的政区,全国共有190郡、1255县。  隋名义上还有分封制,故从文献上有时看到“国”的称谓,但只是一种封爵,完全没有行政区划的意义。由于同一级政区面积大小、人口多寡不同,为便于派官设职,隋对各级政区实行分等管理。初为九等,开皇14年(594年)为四等,大业年间改为上中下三等,这是对政区实行分等治理较早的例子。隋代,今山东地区共有济阳、东平、济北、渤海、北海、齐郡、东莱、高密、鲁郡、琅邪等10个完整的郡,此外还有东郡、彭城、武阳、平原、下邳、清河等郡的各一部分。共有县113个。  唐承隋制,初为两级行政。高祖武德3年(618年)改郡为州,但仍实行州、县二级建制。值得注意的是,“道”和“府”的设立。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按照自然地理形势,将全国划分为10个地理区域,称之为“道”,但这时的道还不是正式的行政区划。唐玄宗开元21年(733年)开始将10道扩为15道,道设固定治所,并置采访处置使作为道的主管。道在州、县之上,成为第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唐代的府有三种,即都督府、沿边要地设置的都护府、京都或皇帝行在升级的府。都督府设在重要地区,分管数州军政事务。凡分管10个以上州的称为大都督府,不足10个州的只称都督府。  唐代出现的道和府影响后世千余年,府到民国初年才废止,而道则延续到民国前期。  从公元733年开始,唐代实行道、府(州)、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唐代的州分7等、县分8等。今山东地区主要属河南道,有郓州、齐州、兖州、青州、曹州、濮州、密州、沂州、莱州、淄州、登州等11州和徐州、宋州的少数县。属河北道的有博、德、棣州及魏州、贝州的部分县。总计92县。  需要说明的是,“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日烈,最高地方行政区划名义上虽仍是道,但实际权柄却握在总军旅、专诛杀的节度使手中。唐末这种节镇式的道多达50余个。“道”之实与名已相去甚远了。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因而地方行政建制也继承并加重了唐末的混乱。晚唐以前的道——府(州)——县三级管理体制被不成文的节度使——府(州)——县军政合一的三级管理所代替。五代时,今山东地区先后属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地方政权,其行政格局与晚唐相似,名义上仍分属河南道、河北道。  州一级由于增置(如济州、滨州)、改名(如辉州改单州),有一些小的变化,其它与唐代大致相同。  宋朝沿承并发展了唐、五代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但着重革除了唐末到五代的藩镇专权,对中央形成尾大不掉局面的积弊。北宋王朝削夺了禁军将领和藩镇的兵权,使军、政、财三权分立,由皇帝直接控制,将地方的军政大权还归府、州、军、监,府、州、军、监则由中央掌控。  北宋的地方行政建制仍分三级。第一级政区是“路”,这是与唐、五代不同的一点。宋代的路是由唐代的道转化来的。路不设长官,设帅、漕、宪、仓四司,分掌军、政、刑、财,互不统属,使之互相监督。漕司即转运使司,北宋的路以转运使路为主。  第二级政区是府、州、带县的军、带县的监四种。军、监均起源于唐代,晚唐藩镇割据,立“军”自重,到北宋开始作为地方行政建制,军多设于边境或关隘要地,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主管称“知军事”。山东为数不多的“军”也是设在紧要地区。  监原是唐中叶开始设于盐、铁、马匹等特产地,唐监仅管生产,宋监则兼管当地民政,主官称“知监事”。军、监分带县和不带县两种,带县的军、监大致同于州,不带县的军、监,大致同于县。第三级行政建制便是县和不带县的军、监。军、监作为政区之设是不同于唐、五代的又一特点。北宋虽仍有节度使的名号,但在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便成了虚衔。  北宋,今山东地区分属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和河北东路的一部。共有济南府、袭庆府、兴仁府、东平府等四府及大名府、开德府、应天府的各一部,青州、密州、沂州、登州、莱州、潍州(原曾在北海县设北海军,后北海军升为潍州)、淄州、济州、单州、濮州、博州、棣州、德州、滨州和沧州、恩州、徐州的各一部,广济军及永静军的一部,近90个县。  金的政区设置,大体上仍然沿承北宋路——府、州、军——县的三级行政管理体制。  路的主官为兵马都总管,路治所在的府称为总管府,总管府的主官为府尹,都总管一般都兼任府尹。州、军设刺史、节度使、防御使,统管军权民政。县主官为县令,只管民政,不再兼管军兵。金人南侵,山东首当其冲,因而山东地区是金人较早设官进行行政治理的地区之一。金太宗天会5年(1127年)金占山东后不久,即改京东路为山东路,并于正隆(1156~1160)年间设山东路统军司。这是山东历史上第一次以“山东”二字作为行政区域的专名,此后一直沿用至今。  今山东地区在金代分属山东东路、山东西路和大名府路、河北东路、南京路的各一部分。共有益都府、济南府、东平府和大名府的一部分,潍州、滨州、沂州、密州、莒州、棣州、淄州、莱州、登州、宁海州、济州、滕州、博州、兖州、泰安州、德州、曹州、濮州、单州和恩州、开州、观州的各一部分,近百个县。  从隋唐到宋金这一大的历史时期完成了从隋的郡(州)县两级行政管理到唐五代道州县、宋金路州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的过渡,此后各个时期虽行政层级有时有所变化,但基本上稳定在三级管理体制上。  五  行省制度的逐步确立,是元、明、清时期行政建置的特点。元、明、清三朝的行政建置,相同相近者甚多,不但奠基了近代中国的疆域版图,也初步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特别是“省”级政区的确立,在中国行政建置史或行政区划沿革史上,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元朝沿承金人的行省制度。早在元帝国正式建立之前的蒙古国时期,蒙古军队每占一个较大的地区就设置行省,主要是实行军事占领,同时设统领地方军政大事的丞相代行中央职权。初期在山东就先后设立了多个行省,如东平行省、济南行省、山东淮南楚州行省、益都行省、山东行省等。  金朝灭亡后,设立燕京行省,作为整个中原地区的最高行政机构。原来设的那些较小的行省,就或者省废,或者改为“路”。如东平行省改为东平路,济南行省改为济南路,益都行省改为益都路,山东行省改为山东路等等。  到元完全统一中国后,由于山东地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被视为“腹里”之地,因而不再在山东设立行省,而由中书省直辖。在包括山东在内的“腹里”地区,设路、直隶州、路辖州县等行政区域。元代地方行政区划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乱而且多变。即以山东而论,有的镇升为县,县升为州;有的州升为府,府升为路;更多的是更改名称,调整隶属关系。特别是搞了一个历史罕见的所谓“画境之制”。例如,临邑、齐东、青城三县本隶属于济南路,到至元2年(1265年)却将该三县划归到界域毫不邻接的河间路。  到元代末年,随着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彼伏此起,元统治者为加强对山东地区的控制,又在山东恢复行省制度。自元顺帝至正11年(1351年)起,先后设置了济宁行省、胶东行省、陵州行省、山东行省等,并在山东地区设立了中央各机构,如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大司农司等的派出机构或下属机构,如山东统军司都元帅府、山东东西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山东肃政廉访司、山东东西道劝农司等。此外,还有隶属于专为蒙古皇族服务的地方行政机构,它们都分别掌控一定数量的民户,因而都有一定的行政职能。  元代今山东地区从作为直属于中书省的“腹里”地区来说,分属于东平、东昌、济宁、益都、济南、般阳府等六路,路下设济州、兖州、单州、潍州、胶州、密州、莒州、滕州、沂州、峄州、博兴州、棣州、滨州、莱州、登州等15州;此外,另有曹州、濮州、高唐州、泰安州、德州、恩州、冠州、宁海州等8州直隶于中书省,县份总计为100多个。  明初地方行政区划,一仍元朝旧制。一级政区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洪武元年(1368年)4月,将原元朝直属于中书省的所谓“腹里"地区划分为山东、河南两行省。  洪武2年(1369年)3月置北平行省,将山东、河南两行省的部分府州县划归北平行省。山东行省治所初设于益都。洪武9年(1376年)各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全国13个布政使司,山东为其一。后又先后设立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布政使司是一省最高行政机构,按察使司是一省最高刑法机构,都司则是省的最高军事机构,三者并称“三司”,三司长官互不统属,各自直隶中央。三司设齐后,三司驻地由益都移驻济南。济南从此成为省会。  二级政区为府和直隶州,三级政区为散州(不领县)和县。明代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各地遍设一种叫作“卫”、“所”的军事组织。卫、所由各省都司统辖,各省的都司则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管辖。内地的卫、所一般不涉民政,沿边的卫、所则取代当地行政机构,而成为一种实土卫、所。有实土的卫相当于府和直隶州,实土所则相当于县,这种实土卫、所是军、政合一的区域通名,通常军事要害之地设“卫”,次要一点的设“所”。在不同时期,卫、所有所增设调整。洪武26年(1393年)山东都司所辖卫、所有青州左、登州、安东、莱州、宁海、济南、平山等卫和胶州、诸城、滕县、肥城等千户所。永乐年间设在沿海一带的卫有登州、莱州、宁海、安东、灵山、鳌山、大嵩、威海、成山、靖海等卫,所有胶州、海阳、宁津、雄崖、浮山、福山、奇山、金山、寻山、百尺崖、王徐寨、夏河寨等所。有些卫、所已经成为地名,至今仍在使用或在明代以后的文献上常常见到,如威海卫、浮山所、石臼所等等即是。  此外,明代还设有“道”的机构,但明代的“道”不是正式的政区,只是由布政司、按察司派下去负责督察某一地区或某一专项事务的派出机构。山东以布政司参政、参议领衔的道有税粮道(督粮道),济南、海右、东兖等分守道。其他还有一些按察司派员分司的道。如提督学道、驿传道、分巡道等等。此外还有一些不常设的道。洪武18年(1385年)山东布政司共辖济南、青州、东昌、兖州、莱州、登州等6府,泰安州、德州、武定州、滨州、临清州、高唐州、濮州、莒州、济宁州、东平州、曹州、沂州、平度州、宁海州等14州,90个县。  另外,辽都司及辽东镇也归山东管辖。辽东都司和辽东镇是明王朝的都司及九边重镇之一。洪武4年(1371年)元辽阳路入明,7月置定辽都卫。洪武8年(1375年)10月改定辽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治定辽中卫(今辽宁省辽阳市),洪武10年(1377年)撤销各级地方行政区划,改为实土卫、所,兼理民政。这时辽东都司领定辽左、中、右、前、后卫,东宁卫,海、盖、复、金州卫,广宁、广宁中、广宁左、广宁右卫,义州卫,广宁后屯、广宁中屯、广宁左屯、广宁右屯、广宁前屯卫,宁远卫、沈阳中卫、铁岭卫、三万卫、辽海卫等25卫和11所、2关。其辖区西起山海关,东至鸭绿江,北起开原(今辽宁省开原县威远堡),南达旅顺海口。涉及今辽宁省大部和吉林省的一部。  清代,除将内外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特区,归理藩院管理,并将明代的卫所改置厅、州、县外,其余“悉依明制”。在内地设18个省作为一级政区,山东为其一。府、直隶州、直隶厅是二级政区。散州、散厅、县为第三级政区。  另外,在“省”的上面设置总督,一般分管两省以上的军政事务,有点儿象大区。  省以下设道,作为布政使司的派出机关,管理指定的府州厅事务。“道”不是一级正式的政区。道有守道、巡道之别。凡布政使司参政、参议所任的道员称为守道,凡按察司副使、佥事所任的道员称为巡道。其初守道和巡道的职掌有明显的区别,后来二者所掌出入交错,已无多大实质区别。清初山东省道的设置变化不定,数量较多,至晚清稳定在两个守道、一个巡道,成为定制。济东泰武临道和登莱青胶道为守道,前者管辖济南、东昌、泰安、武定4府和临清直隶州,后者管辖登州、莱州、青州3府和胶州直隶州。巡道是兖沂曹济道,管辖兖州、沂州、曹州3府和济宁直隶州。道的设置延续到中华民国前期,乃至日伪在山东省还设过道。清代山东省较长时期内辖有上述10府3个直隶州和8个散州96个县。  六  以清宣统3年(旧历辛亥年、公历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为发端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至1949年的中华民国时期,山东省的行政区划,除了政治层面的鼎革变化以外,就其横的方域和纵的上下层级来说,既大致保持了稳定性、连续性,又在不同的具体时期发生了不少变化。  民国元年(1912年)山东行政区划仍循晚清旧制:3道、10府、3个直隶州(与府平行,主官略低于府)、8个府辖州(与县平行,称为属州,主官略高于县)、96个县。1913年1月8日,北洋政府公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重新确认“道”一级政区。同年2月废除府、州、厅,确定地方行政区划为省、道、县三级,并将山东省原济东泰武临道、登莱青胶道、兖沂曹济道3道改为4道。县份也由96个增至107个。民国初年全国县级政区增加很多,产生许多县名重复的现象,据统计当时有92个县同名,山东省也有这种情况。有鉴于此,北京政府内务部决定根据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区域范围、涉外影响等诸多因素,对重名的政区重新命名。1914年1月公布了《内务部改定各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其中涉及山东省的有新城改为桓台,海丰改为无棣,兰山改为临沂,宁海改为牟平,乐安改为广饶。同年6月13日,北京政府公布了《各省所属道区域表》,改山东省岱北道为济南道,岱南道为济宁道,济西道为东临道,胶东道名称不变。  1925年10月22日,山东督办兼省长张宗昌将上述4道改为11道,即:济南道辖历城等10县,东昌道辖聊城等12县,泰安道辖泰安等7县,武定道辖惠民等10县,德临道辖德县等10县,淄青道辖益都等9县,莱胶道辖胶县等9县,东海道辖福山等10县,兖济道辖济宁等10县,琅琊道辖临沂等9县,曹濮道辖菏泽等11县。  1927年,南京政府废止“道”制,保留省县两级政区(山东省政府1928年6月正式实行省、县两级行政管理体制),同时开始注意“市”一级行政区划及市辖区等城市行政体系的设置。前北洋政府曾于1921年7月颁行《市自治制》,设置特别市和普通市。但那时的市不过是一种自治组织,还不能说是正式的一级地方行政实体。南京政府始将“市”明确定位为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并规定普通市与县平行,隶属于省政府;特别市与省平行,直隶于中央政府行政院。市制的确立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1929年设青岛特别市和济南市。1930年5月颁布《市组织法》,规定特别市改称院辖市,普通市改称省辖市。同年9月批准青岛特别市改称“(行政)院辖市”。同年10月中国政府收回被英帝国强租的威海卫,设威海卫特别行政区,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  南京政府时期,第一次出现了所谓“专区”,其全称是“××行政督察区”,其行政长官称“专员”,办事机构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专署,其性质为省政府的辅助机关。这种制度是由民国初期的特派专员制演变而来的,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因“剿共”的需要首先推行于江西,尔后逐步在全国实行。1932年8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公布《行政督察专员条例》,1936年10月行政院修订《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织条例》并加以公布。同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制定《山东省分区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暂行规程》计将全省划分为13个行政督察区,同时划烟台为特区,置行政专员,隶属于省民政厅;于长山八岛置行政委员,隶属于第七行政督察区。同年在全省陆续设立了第一至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未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历城等30余县仍直辖于省。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2月27日国民党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弃守济南,原计划的其它行政督察区的设置被搁置起来。1938年5月,继韩复榘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的沈鸿烈重新划定全省为17个行政督察区。到1942年,名义上各区都有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而实行上相当一部分县乃至专区,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或为敌占区,虽名曰专区,实际上却起不到专区的作用。  由于沈鸿烈的省政府驻地频繁迁徙,再加上日军对山东点线的分割,使沈政府无法有效地行使职能。为图补救,沈鸿烈在此期间先后设立了三个“主席行署”:第四、第六专区及鲁西南各县为“鲁西行署”,第七、第九、第十三专区为“鲁东行署”,第五、第十、第十四专区为“鲁北行署”。这种“主席行署”是战争期间临时设立的带有准政区性质的派出机构。在抗战前期国民党省以下地方政权被日军分割、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迁转无定的情况下,这种“主席行署”对于便利省与各行政督察区和县的联系方面产生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到1941年底沈鸿烈调离山东后,就名存实亡了。  1942年2月,继任省主席牟中珩将鲁东、鲁北两个主席行署撤销。这一段可称之为“虚四级”的行政管理体制。1943年夏国民党正规军及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撤出山东。  直到1944年12月流亡安徽阜阳的国民党山东省主席何思源有鉴于全省17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各县除个别地区外,均已瘫痪或瓦解,便于1945年2月设立鲁西、鲁西北、鲁北、鲁东、鲁中、鲁南6个省内办事处,但同样有名无实。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山东省主席何思源虽然收编了国民党一些游击队残部和伪军,夺占了八路军控制的一部分县城,但在八路军的强大攻势下,到1946年1月国民党只能控制14个县、市,其中只有济南市和昌乐县能控制全境,其余12个县仅仅占领县城而已。随着国民党蒋介石调重兵进攻山东,到1946年底,国民党在山东共组建33个县政府。1947年下半年,解放军解放了其中的17个县。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国民党在山东各县的政府基本上全部解体。国民党在这次内战中能实际控制的县虽然不多,但在全省行政区划上还是沿用抗战期间所划的17个行政督察区,除青岛院辖市外,全省名义上有17个行政督察区、济南、烟台、威海三个市,利(津)广(饶)沾(化)(无)棣垦区和临(清)冠、邱两个特别行政区。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在山东扶植的傀儡政权推行了一套伪行政区划。1938年1月1日和10日济南市、青岛市维持会先后成立。同年3月5日成立了伪山东省公署,马良任伪省长。全省政区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将全省划为四道二市(济南市、烟台市),青岛市直辖于伪华北临时政府。四道分别是鲁东道辖平度等17县,烟台市和威海卫特别区、长山列岛特别区,道尹公署驻烟台市。鲁西道辖济宁等32县,道尹公署先后设于济南市、泰安县城、济宁县城。鲁南道辖益都等21县,道尹公署驻益都。  鲁北道辖德县等37县(1939年3月划历城、章丘、长清、济阳、齐河等五县为“模范区”直辖于伪省公署),道尹公署驻德县。1940年6月,日伪撤销四道,重新划全省为登州、莱潍、青州、沂州、兖济、泰安、曹州、济南、东临、武定等10道。山东日伪虽然号称占有4道或10道107县,但其所能实际控制者在抗战前期不过数十县,即使在其巅峰时期的1941~1942年仍有5个县没有伪县知事。到抗战后期,山东的绝大部分都处在中国共产党八路军控制之下。  中华民国历时38年,但行政区划变化很大。初沿清制,后废府州,道由虚变实,继又废道,由省——道——县三级制变为省——县二级制,旋又设行政督察区,成为半虚半实的三级。战争年代更是复杂多变。但不论怎么变,在多数时间内,还是省——道——县或省——专(区)——县的三级行政管理体制。  山东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虽然从历史顺序上处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但从民主政权及其行政区划来说是紧相连属的。山东地区共产党人领导的民主政权从最初的蓬莱、黄县、掖县等少数几个县、一个北海行政督察区这样的小块政区,经过共产党领导全省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与全国人民一起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打败并赶走国民党残军,在山东省数千年历史上第一次由人民群众(通过中国共产党)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对全省逐步实现按照人民的意志行使对齐鲁大地的行政治理。从1938年春一个专区三个县的规模,仅仅经过不足3年的奋斗,就建立了全省性的行政机构——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简称“战工会”,1943年8月改称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简称“政委会”,1945年8月13日又改为山东省政府),这期间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行政区划,适应战时各战略区独立斗争的需要,实行省——行政区(行政公署,起初称为行政主任公署)——专区——县虚四级(专区即行政督察区,名义是虚的,但在战争、分割的条件下通常也是相当“实”的)。抗战胜利时,山东省政府(前“政委会”)共辖胶东、渤海、鲁中、鲁南、滨海五大行政区(当时在军事的意义上也叫“战略区”)22个专区、127个县及县级政区。当时的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与现今的山东省并不完全重合。由于日军占据城市和重要交通线,因此当时的根据地多以交通线为界,江苏省北部的一部分划归山东省领导,山东省津浦铁路以西部分则划归冀鲁豫边区和冀南行政区。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期间,胶东、渤海两行政区变化不大。其它各区则有较大变动。1946年7月,滨海行政区降为专区,但直属于山东省(后直属于中共华东中央局)。1948年7月中共华东中央局决定将鲁中鲁南两行政区、滨海专区和原属冀鲁豫边区的第一(泰西)专区合并为鲁中南行政区(当时习称“大鲁南”),以适应解放战争后期战略决战的需要。1949年8月成立平原省,原属冀鲁豫边区和冀南行政区原山东省的几个专区划归平原省,经重新调整区划,划成湖西、菏泽、聊城三个专区,至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这三个专区又回归山东省。  中华民国时期,由于一直处于外患内乱频仍,政局动荡不安之中,因此其行政体制十分复杂多变。这一时期虽然可以分为几个迥然不同的历史阶段,但总的来说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过渡性。民国之初,来不及也不可能立即制定一套全新的行政管理制度,故初期较多地袭用前清旧制。其中的“道”和“道尹”,一直沿用到民国十七年省辖县时才被废止,而日伪政权则一直使用到日本投降。这是旧时代向新时代过渡期内特有的现象。  第二、变易性,或曰不稳定性。行政建制、行政区划、行政机构等等方面的经常变动,十分明显。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行政督察区的多次调整和临时性政区、准政区的设置,屡见不鲜。更为突出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的双边县、多边县和县中县(即原一个县析置为两个或多个小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旋置旋废,根据形势,随时变化。当然,也有一部分稳定下来,持续至今,成了定制。  如鲁南的莒南、沂南、临沭、苍山、平邑,胶东的莱西、乳山等县。  第三、不彻底性。由于政局或战局动荡,有一些行政管理体制度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新县制,条文订得似很详密,但实际推行很不彻底。  第四、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例如行政督察区之设即起因于军事需要。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几大战略区的设置,也是战局的需要。至于行政机构,更是打上鲜明的军事烙印。如民国前期督办公署的督办、督理、督军,本身即是军事主官。至如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1940年8月成立的“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战工会”)更是直接标举了“战时”的旗帜。  第五、草创性、探索性。这是由过渡性决定的。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旧章渐废,新规待立,需要一个从草创、探索到逐步修订、适应、定型的过程,实际上这个过程到民国结束也没有完成。从民国初年的省——道——府、州——县虚四级,到废府、州后省——道——县实三级,再到1928年废“道”制后的实二级,1936年开始又实行省——行政督察区——县虚三级,抗战时期省——(省)主席行署区(稍后的几个大区公署)——行政督察区(专员区)——县虚四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则有省——行政公署(前身为“主署”即“行政主任公署”)——行政督察区(通常称“专区”)——县的虚四级。  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内仅“行署”就有三种:县级政区的行署、专区级政区的行署、省以下专区以上二级战略区的行署。专署也有本来意义上的专署和相当于二级战略区的专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至于各种名目的行政办事处更是灵活多变,可以有各种性质(或虚,或实;或单独,或联合)、各种层级、各种形式。凡此种种,都体现出这种特有的草创性、探索性。其中有些制度随着形势的发展被逐渐摈弃,有些则沿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如新中国建立后实行的专区(后改称地区)制度就是由行政督察区移植改造而来的。  第六、同一时空出现两种(国民党和共产党,共产党和日伪)或三种(共产党、国民党和日伪)行政管理体制的并存和斗争。这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特有的现象。  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行政区划的特点,是从战争体制向和平体制的转变,从频繁变动向相对稳定的转变,从专(地)县体制向市县体制的转变。  建国初期的行政建置,仍然较多地保留了不少战争环境下的区划特征。例如行政层级多(由省到县为四级,其中第二级大行政区是战时条件的直接产物),设市混乱,设县过多,双边多边县占了较大比重。特别是省的西界、南界仍分别以津浦铁路、陇海铁路为界,致使原山东省的30多个县归属外省,而江苏、河北等省的十几个市、县隶属山东。  针对这种情况,1950年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撤销了胶东、渤海、鲁中南三个大行政区,将17个专区级政区合并为11个专区,撤销合并了20多个县、市,调整(有的复置,有的新设,有的升级)了部分市,更换了部分以人名命名或重名县的名称,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一律改称“××区专员公署”。到1950年底全省共辖济南、青岛、徐州、烟台4个地级市,德州、惠民、淄博、昌潍、莱阳、文登、胶州、沂水、临沂、滕县、泰安等11个专区,6个县级市,123个县,1个县级特区,1个县级办事处,29个市辖区。  如果说1950年的调整主要是在省内减少政区划分层级以及专区和县市的撤并,1952年的调整则主要是变更省界,原由山东省管辖的东光、吴桥、盐山、南皮、宁津、庆云等6县归回河北省,原由河北省管辖的恩县、武城、夏津、临清、馆陶及临清镇(县级)划回山东省。平原省撤销后,原该省管辖的聊城、菏泽、湖西3个专区共29县划回山东省。原由山东省管辖的徐州市及滕县专区的丰县、沛县、华山、铜北等4县,临沂专区的新海连市、赣榆、东海、邳县等4县市划回江苏省。此外1952年还撤销了蒙山、益临、益寿、潍安、陵县等县,并更改了部分县名。1953年除调整了山东与江苏省各一部分县的县际边界外,撤销了沂水、湖西、淄博3个专区;同时以原淄博专区所辖的县、市设立专区级的淄博工矿区;撤销了栖东、平东、平西、潍北、丘南、寿南、胶河、莒沂、兰陵、白彦、章历、南旺等12个县内县或边联县;将滕县专区更名为济宁专区;为解决鲁苏两省微山湖边界纠纷,设立了微山县。1954年新设临清市,升潍坊、济宁、威海、德州4个专区辖市为省辖市,撤销淄博工矿区,设立省辖专区级淄博市。此外还微调了山东省与江苏、河南两省的部分边界。  1956年进行了建国初期第三次较大调整,撤销了文登、胶州、德州3个专区,撤销了鱼台、长山、高青、蒲台、垦利、昌南、蓼兰、掖南、石岛、濮县、博平、凫山、薛城、临沭、徂阳、德平、恩县、藏马、即东、昆嵛、复程、观朝、堂邑、清平等24县、撤销长山岛特区,设立长岛县,调整了个别县的隶属关系和鲁苏两省的部分省界。  经建国初期三次较大调整和几次微调后,到1957年底,全省共辖济南、青岛、淄博、烟台4个地级市、惠民、昌潍、莱阳、临沂、泰安、济宁、菏泽、聊城等8个专区,5个县级市,104个县。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风潮的影响下,1958年对全省行政区域进行了大幅度的撤并,涉及面约占全省专区和县数的三分之一。撤销泰安、菏泽两专区,合并惠民专区和淄博市为淄博专区,撤销泰安、博山、利津、阳信、滨县、齐东、桓台、定陶、济宁、嘉祥、滋阳、武城、乐陵、济阳、平阴、临清、馆陶、阳谷、莘县、东阿、禹城、德县、聊城、长岛、黄县、牟平、福山、莱西、乳山、潍县、临淄、临沂、沂南等33县,设立县级孤岛人民公社,撤销济南市郊区,莱阳专区更名为烟台专区,并将全省各县机关驻地通名“××镇”改为“××人民公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山东省人民委员会重新界定了专署的性质,针对过去专署名虚实实(专区实际上成为一级独立的政区)的状况,重新强调要使之真正成为省人民委员会派出的督察机关,专署机构也进行相应地调整和精简。到1958年年底,全省共有济南、青岛两个地级市,淄博、昌潍、烟台、临沂、济宁、聊城6个专区,10个县级市,71个县。  1958年行政区域的大撤并,虽然有的已被历史证明其合理性,一直稳定至今,但总的看有悖于行政区划的内在规律,其不合理性很快显现出来。因此从1959年开始逐步进行了恢复性调整,原来撤销合并的专区和县大部分得到恢复。到1965年全省共辖济南、青岛、淄博、枣庄4个地级市、德州、惠民、昌潍、烟台、临沂、泰安、济宁、菏泽、聊城等9个专区、5个县级市、107个县。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年~1976年),除了1967年将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更名为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将德州等9个专区的通名一律改为“××地区”外,没有什么大的变动。  改革开放初期只进行了一些恢复性调整,将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德州等九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地区行政公署”,将全省91县党政机关驻地的通名一律改为“××镇”,此外还有一些改变隶属关系和更改地区专名(昌潍地区原名为潍坊地区)等的变动。  过去县与县之间的界分,从未经过全面细致的科学勘定,没有具有严格法律效力的边界线,所使用的都是历史上形成的习惯边界线。从1995年开始,山东省民政厅行政区划处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勘界划界工作,至2000年基本完成。  这是山东省行政区划实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在山东行政区划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改革开放20年来最重大的变化是逐步确立了“地县改市、以市带县”的体制,为了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和幅射作用,以适应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从20世纪80年代初即进入了市制建设的新阶段。截止到2000年底,全省原来的9个地区全部改为地级市,并先后增置了地区级的东营市、威海市、日照市、莱芜市。济南、青岛两市被确定为副省级市。撤销县的建制改为县级市或县级区的有原泰安县、新汶县(后与新泰县合并设立新泰市)、济宁县、福山县、潍县、聊城县、临清县、临沂县、菏泽县、莱芜县、新泰县、日照县、益都县、曲阜县、黄县、胶县、莱阳县、滨县、历城县、诸城县、栖霞、海阳县等40余县。至此,全省共辖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17个地级市,139个县级单位,其中31个市、48个市辖区、60个县。  ●第一卷历代行政区划  ◎第一类先秦时期  山东省历史悠久,环境优越,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沂源猿人化石的发现,证明了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的新生代更新世中期,这里就是古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摇篮。  沂源猿人和北京猿人一样,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们创造了山东地区的远古文明。举世闻名的,距今6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和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都是首次在山东发现,标志着母系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演变过程中,原始社会开始解体,私有制正在产生,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创造这些文化的主要是诸夏族和东夷族。  ○第一辑夏商(公元前2070年~前1046年)  一、夏朝  夏朝(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建立后,在各地有很多部落,山东地区著名的有季 (今临淄,传为少昊时爽鸠氏居地)、寒(今潍坊市寒亭区)、过(今莱州市)、观(今聊城市属地)、有仍(今济宁东南)、有鬲(今德州市南)、有穷(今平原县北)、斟 (今潍坊市潍城区西南)、斟灌(今寿光市东北)、有缗(今金乡县)等。  二、殷商  殷商时代,幅员辽阔,“邦畿千里”,其早期即以山东西南部作为活动中心。商的始祖契都于蕃(今滕州),相土东都在泰山下,势力逐渐向东发展,山东地区成为其主要活动区域。至商汤灭夏,商朝建国,即定都于亳(今属曹县。一说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北),后商都八迁,其中两次在山东境内。第五次由西而东迁至庇(今梁山县一带),第六次迁都到奄(今曲阜市)。在商的周围存有许多与商有联系的方国和部落,今山东地区主要的方国为人方国,著名的部落有薄姑(今博兴)、诸(今诸城)、逢(今青州)、(今宁阳)、薛(今薛城)、亳(今属曹县)、奄(今曲阜)、卞(今泗水县东)、陶(今定陶)、单(今单县)、郯(今郯城)、须句(今东平)、颛臾(今平邑县东)等。  据山东古国史学者研究统计,夏商时期山东地区的古国,见诸文献、地理可考者有135国之多,其中绝大多数是由东夷族的氏族部落发展而来。  ○第二辑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实行了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24年》),将得来的广大土地和俘虏分给他的兄弟亲戚和有功的扈从们,让他们到各地去作诸侯,进行分区管理、辅翼王室。  黄河中下游地区原是殷商的中心,为了对付殷商的残余势力,周在分封东方的诸侯时,一方面树立周王室在东方的支柱,另一方面也对殷民实行分而治之。当时,分封在山东地区的诸侯国大小数十个。封周公之子伯禽于鲁,地在今河南省鲁山,后迁于奄(今曲阜),以监督殷民六族;封主要功臣姜尚于齐,都营丘(今临淄),治理原在薄姑(今博兴、临淄一带)的殷民。齐和鲁是周王朝在山东的两个最大的封国,齐国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至穆陵,北达无棣,后来以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称霸一方,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而鲁国疆域北抵泰山,东过龟蒙,南包凫峄,襟带汶泗,以其发达的文化著称于世。因此,后人将山东称作“齐鲁之邦”,并简称山东为“鲁”。  此外,分封在山东的小国还有曹(今定陶北)、薛(今薛城)、郯(今郯城)、颛臾(今平邑)、黎(今郓城)、谭(今济南东)、州(今安丘东北)、夷(今即墨西)、纪(今寿光东南)、莒(今胶州)、滕(今滕州)、成(今宁阳)、郜(今成武东南)、须句(今东平西北)、 阳(今枣庄市台儿庄区西部)、任(今济宁市中区)、阳(今沂南境内)、其(今莒县北)等。  ○第三辑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一、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时期,周王室自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省洛阳西)后,周王朝已名存实亡,史称“东周”。这个时期邦国林立,见诸文献者即达一百余个。各诸侯国为争当霸主,弱肉强食,征战不已。到春秋末期,许多小国相继被大国吞并,今山东地区尚有齐、鲁两个大国和曹、滕、薛、邾、莒、杞(今安丘东北)、牟(今莱芜城东)、郯、郜、阳等小国。齐国以临淄为国都,齐都规模宏大,繁华昌盛,为天下所瞩目。鲁都曲阜,亦有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  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经过春秋时期近三百年的社会大动荡,到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中国历史由春秋进入到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一百多国仅剩十几国,大国有齐、秦、燕、赵、韩、楚、魏,即“战国七雄”。山东地区主要有齐国和鲁国,并有楚、越、魏、赵、宋等国各一部。齐国作为七强之一,占据了今山东的大部分地区,“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两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史记·苏秦列传》),以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长期与秦对峙,直到公元前221年,在六国之中,最后一个被秦攻灭。鲁国居泰山以南的汶、泗流域,因其经济、军事实力较弱,于公元前256年被楚国所灭。琅邪以南的沿海地区属越国,沂水流域属楚国,菏水以南的今菏泽地区南部属宋国,济水以北今菏泽市、东明属魏国,今临清、武城一带属赵国。  ◎第二类秦汉时期  ○第一辑秦(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在地方行政建置方面,把全国划分为36郡,以后又陆续增设为48郡。这些郡完全听命于中央政府和皇帝,是中央政府所辖的地方行政单位。每郡分设若干县。秦代郡县两级制的确立,开了后代行政区划的先河,加强了中央集权统制。  据《秦会要订补》,在秦初36郡中,山东地区有齐郡,治临淄县(今淄博市临淄区);东郡,治濮阳县(今属河南省);薛郡,治鲁县(今曲阜市);琅邪郡,治琅邪县(今胶南市夏河城村)。后来又增至48郡,山东地区增设的有胶东郡,治即墨县(今平度东南);胶西郡(治在今胶州市)和济北郡(治博阳,今泰安东南)。此外,砀郡东北部、泗水郡北部的一小部分亦在今山东省境。共设50余县。  楚汉相争之际,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分封了许多诸侯王,将齐国故地分封为齐、胶东、济北三国。齐将田都立为齐王,都临淄;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都即墨;立齐王建孙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  ○第二辑西汉·新莽(公元前202年~公元23年)  西汉初年,由于恢复分封制度,除中央直接统治郡县外,在部分地区设诸侯王国,从而形成郡县与封建并存的局面。西汉增设郡县,其数目大大超过秦代。《汉书·地理志》载:“汉兴,以其郡太大,稍复开置,又立诸侯王国。武帝开广三边。故自高祖增二十六,文、景各六,武帝二十八,昭帝一,讫于孝平,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山东地区有十一郡六国,即:山阳、济阴、平原、千乘、济南、泰山、齐、北海、东莱、琅邪、东海11个郡,淄川、胶东、高密、城阳、东平、鲁6国,另有东郡的大部和渤海郡一部亦在今山东地区。共有304个县。  山阳郡  治昌邑县(今巨野县东南)。景帝中元6年(公元前144年)改为山阳国,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复为山阳郡。辖昌邑、南平阳、成武、湖陵、东缗、方舆、橐、钜野、单父、薄、都关、城都、黄、爰戚、郜成、中乡、平乐、郑、瑕丘、甾乡、栗乡、曲乡、西阳23县。  济阴郡  治定陶(今定陶县城西北)。景帝中元6年(公元前144年)改为济阴国,宣帝甘露2年(公元前52年)更名为定陶郡,后复为济阴郡。辖定陶、冤句、吕都、葭密、成阳、鄄城、句阳、 、乘氏9县。  平原郡  治平原县(今平原县西南)。汉高祖置。辖平原、鬲、高唐、重丘、平昌、羽、般、乐陵、祝阿、瑗、阿阳、漯阴、 、富平、安 、合阳、楼虚、龙 、安等19县。  千乘郡  治千乘县(遗址在今高青县东北)。汉高祖刘邦置。辖千乘、东邹、湿沃、平安、博昌、蓼城、建信、狄、琅槐、乐安、被阳、高昌、繁安、高宛、延乡15县。  济南郡  治东平陵县(今章丘市龙山镇)。汉文帝16年(公元前164年)改为济南国,景帝2年(公元前155年)复为济南郡。辖东平陵、邹平、台、梁邹、土鼓、于陵、阳丘、般阳、菅、朝阳、历城、 、著、宜成15县。  泰山郡  治奉高(今泰安城东19公里、泰安市郊区范镇故县村)。汉高祖刘邦置。辖奉高、博、茬、卢、肥成、 (蛇)丘、刚、柴、盖、梁父、东平阳、南武阳、莱芜、钜平、嬴、牟、蒙阴、华、宁阳、乘丘、富阳、桃山、桃乡、式24县。  齐郡  治临淄(今淄博市临淄区)。辖临淄、昌国、利、西安、钜定、广、广饶、昭南、临朐、北乡、平广、台乡12县。  北海郡  治营陵县(今昌乐县东南)。景帝中2年(公元前148年)置。辖营陵、剧魁、安丘、 (执)、淳于、益、平寿、剧、都昌、平望、平的、柳泉、寿光、乐望、饶、斟、桑犊、平城、密乡、羊石、乐都、石乡、上乡、新成、成乡、胶阳26县。  东莱郡  治掖县(今莱州市)。汉高祖刘邦置。辖掖、 、平度、黄、临朐、曲成、牟平、东牟、 、育犁、昌阳、不夜、当利、卢乡、阳乐、阳石、徐乡17县。  琅邪郡  治东武县(今诸城市)。辖东武、不其、海曲、赣榆、朱虚、诸、梧成、灵门、姑幕、虚水、临原、琅邪、祓、柜、 、 、雩 、黔陬、云、计斤、稻、皋虞、平昌、长广、横、东莞、魏其、昌、兹乡、箕、 、高广、高乡、柔、即来、丽、武乡、伊乡、新山、高阳、昆山、参封、折泉、博石、房山、慎乡、驷望、安丘、高陵、临安、石山51县。  东海郡  治郯县(今郯城县北)。汉高祖刘邦置。辖郯、兰陵、襄贲、下邳、良成、平曲、戚、朐、开阳、费、利成、海曲、兰祺、缯、南成、山乡、建乡、即丘、祝其、临沂、厚丘、容丘、东安、合乡、承、建阳、曲阳、司吾、于乡、平曲、都阳、阴平、 乡、武阳、新阳、建陵、昌虑、都平38县。  淄川国  治剧县(今寿光市南)。汉文帝18年(公元前162年)由故齐国析出置淄川国。后并入北海郡。辖剧、东平安、楼乡3县。  胶东国  治即墨(今平度市东南古岘镇朱毛村附近)。故齐国属地,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置,同年5月省入齐国。文帝16年(公元前164年)复置胶东国。辖即墨、昌武、下密、壮武、郁秩、挺、观阳、邹卢8县。  高密国  治高密县(今高密市)。汉文帝16年(公元前164年)由齐国析出置胶西国。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更名为高密国。辖高密、夷安、昌安、石泉、成乡5县。  城阳国  治莒县(今同)。汉文帝2年(公元前178年)由齐国析出置城阳国。辖莒、阳都、东安、虑4县。  东平国  治无盐县(今东平县东)。汉景帝中元6年(公元前144年)故梁国地,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置大河郡,宣帝甘露2年(公元前52年)改为东平国。辖无盐、任城、东平陆、富城、章、亢父、樊7县。  鲁国  治鲁县(今曲阜市)。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以故秦薛郡地置鲁国。辖鲁、卞、汶阳、蕃、驺、薛6县。  此外,东郡、聊城、茌平、东武阳、博平、东阿、临邑、须昌、寿良、廪丘、发干、清县、阳平、黎县等13县;渤海郡阳信、成平2县;清河郡泽幕、 县、灵县、信乡、厝县、贝丘、东阳7县均在今山东省境。西汉时,山东地区共有县三百多个。汉武帝元封5年(公元前106年)为加强中央集权,除京师附近七郡外,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十三州刺史部”,即:冀、兖、青、徐、扬、荆、豫、凉、益、幽、并、朔方、交趾。山东地区分属兖、青、豫、徐四州。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时期,虽然在地方行政建置上未有大的变动,但为标榜新政而随心所欲地大改行政区划名称,将山东地区16个郡国中的12个改名。山阳郡改为巨野郡、平原郡改称河平郡、千乘郡改称建信郡、济南郡改为乐安郡、齐郡改为济南郡、琅邪郡改称填夷郡、东海郡改为沂平郡、渤海郡改为迎河郡;胶东国改称郁秩国、城阳国改为莒陵国、东平国改称有盐国。县名更改则更多。王莽乱改行政区划名称,给社会生活秩序造成了极大混乱,这是新莽政权短命的因素之一。  ○第三辑东汉(公元25年~220年)  东汉初期,将王莽改的郡、国、县名恢复原名,并且重新规划全国郡县,省并四百余个。仍分全国为十三部。自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起,州刺史终于有了固定治所。中平5年(公元188年)改刺史为州牧,州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从而使地方行政建置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全国设105个郡国。山东地区大体上属青州、兖州及徐州、豫州、冀州的一部,共17个郡国,183个县。  一、青州刺史部  治临淄(今淄博市临淄区)。辖济南国、平原郡、乐安国、北海国、东莱郡、齐国6个郡国,65个县。  济南国  治东平陵(今章丘县龙山镇)。辖东平陵、著、于陵、台、菅、土鼓、梁邹、邹平、东朝阳、历城10县。  平原郡  治平原县(今同)。辖平原、高唐、般、鬲、祝阿、乐陵、湿阴、安德、厌次9县。  乐安国  东汉末除国为郡,治临济(今章丘市西北临济村)。辖临济、千乘、高苑、乐安、博昌、蓼城、利、益、寿光9县。  北海国  治剧县(今寿光东南纪台)。辖剧、营陵、平寿、都昌、安丘、淳于、平昌、朱虚、东安平、高密、昌安、夷安、胶东、即墨、壮武、下密、挺、观阳18县。  东莱郡  治黄县(今龙口市)。辖黄、牟平、 、曲成、掖、当利、东牟、昌阳、卢乡、长广(东汉末曾置长广郡,曹魏废)、黔陬、葛卢、不其13县。  齐国  治临淄(今淄博市临淄区)。辖临淄、西安、昌国、临朐、广、般阳6县。  二、兖州刺史部  辖陈留郡、东郡、东平国、任城国、泰山郡、济北国、山阳郡、济阴郡8个郡国,80个县(邑、公、侯国)。除陈留郡及东郡的部分县在今河南省境,余均在今山东省境。  东郡  治濮阳(今属河南)。辖濮阳、燕、白马、顿丘、东阿、东武阳、范、临邑、博平、聊城、发干、乐平、阳平、卫、谷城15县。其中濮阳、燕、白马、顿丘、范、卫等县、国在今河南省。  东平国  治无盐县(今东平县)。辖无盐、东平陆、富成、章、寿张、须昌、宁阳7县。  任城国  治任城县(遗址在今微山县鲁桥镇仲浅村)。辖任城、亢父、樊3县。  泰山郡  治奉高县(今泰安市岱岳区)。辖奉高、博、梁甫、钜平、嬴、山茌、莱芜、盖、南武阳、南城、费、牟12县。另,东汉末曾以嬴、南武阳、南城、牟、平阳五县置嬴郡,治嬴县。  济北国  治卢县(遗址在今长清县孝里镇境)。永元二年(公元90年)由泰山郡析置。辖卢、蛇丘、成、茌平、刚5县。  山阳郡  治昌邑(遗址在今巨野县境)。辖昌邑、东缗、钜野、高平、湖陆、南平阳、方舆、瑕丘、金乡、防东10县。  济阴郡  治定陶县(今同)。辖定陶、冤句、成阳、乘氏、句阳、鄄城、离狐、廪丘、单父、成武、己氏11县。  三、徐州刺史部  治郯国(侯国,今郯城县)。辖东海郡、琅邪国、彭城国、广陵郡、下邳国,其中东海郡、琅邪国在今山东地区。  东海郡  治郯(今郯城县)。辖郯、兰陵、戚、朐、襄贲、昌虑、承、阴平、利城、合乡、祝其、厚丘、赣榆13县。其中朐、厚丘、赣榆等县在今江苏省境。  琅邪国  治开阳县(今临沂市兰山区)。建武年间(公元26年~57年)废城阳国,其属县划归琅邪国。辖开阳、东武、琅邪、东莞、西海、诸、莒、东安、阳都、临沂、即丘、缯、姑幕13县。  此外,豫州刺史部鲁国和沛国的公丘县以及冀州刺史部渤海郡阳信县、清河国、绎幕、 县、灵县、贝丘县等均在今山东地区。  鲁国  治鲁县(今曲阜市)。本属徐州,后汉光武帝改属豫州。辖鲁、驺、蕃、薛、卞、汶阳6县。  ◎第三类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辑曹魏(220年~265年)  三国时期,山东地区属曹魏政权辖地。在地方行政区划上沿袭东汉州郡县三级制。在山东地区设置20多个郡国,170余县,分属青、徐、兖、豫、冀各州。  一、青州  治齐国临淄县(今淄博市临淄区)。辖乐安郡、东莱郡、城阳郡、济南国、齐国、北海国,共三郡三国。  齐国  魏明帝青龙3年(235年)改郡为国,景初3年(239年)复改为郡,魏齐王曹芳嘉平6年(254年),再改为国。治临淄,辖临淄、西安、般阳、昌国、广饶、东安平、益都(今寿光县寿光镇南4公里之益城村是其遗址)、新沓、新汶(魏正始元年置,不久省去)、南丰(置、省同新汶县,遗址在今寿光县丰城乡)、广(遗址在今青州市益都镇西南2公里,瀑水涧西)11县。  济南国(郡)  魏初为郡,齐王曹芳正始7年(246年)改为国。治东平陵,辖东平陵、于陵、历城、东朝阳、菅、邹平、著、台、土鼓、祝阿、湿阴(漯阴)、梁邹12县。  乐安郡  治高苑,辖高苑、临济、博昌、利、蓼城、寿光、千乘、乐安8县。(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乐安郡辖县尚有盖县,此不取。)  北海郡(国)  曹魏太和6年(232年)改为国。治平寿。辖平寿、下密、胶东、即墨、都昌、挺、剧、营陵、朱虚9县。  城阳郡  东汉建安3年(198年)析北海国、琅邪国置,初属徐州,魏属青州。治东武,辖东武、莒、姑幕、诸、壮武、淳于、高密、昌安、平昌、夷安、黔陬11县。  东莱郡  治黄县。辖黄、掖、当利、卢乡、曲成、 、长广、牟平、东牟、不其(亦作不期)、昌阳、观阳12县。  二、兖州  初治鄄城,魏文帝黄初7年(226年)徙治廪丘(遗址在今郓城县西北18公里水堡村)。  辖陈留郡、东郡、济阴国(郡)、山阳国(郡)、任城国(郡)、东平国(郡)、济北国(郡)、泰山郡,其中陈留郡和东郡西南部今属河南省境。  泰山郡  治奉高(遗址在今泰安市郊区故县村)。辖奉高、博、梁甫、钜平、山茌、嬴、莱芜、南武阳、南城、牟、平阳、华、费13县。  济北国(郡)  曹魏改济北国为济北郡,明帝时将陈王曹植之子曹志自陈徙封于此,改为国。治卢县(遗址在今长清县孝里镇广里村)。辖卢县、蛇丘、东阿、谷城、临邑(今东阿县城)5县。  东平国(郡)  魏文帝黄初4年(223年)改郡为国,翌年复改为郡,明帝太和六年(232年)再改为国。治寿张(黄初五年至太和六年期间为寿张(王)国)。辖寿张、须昌、无盐、富城、东平陆、宁阳、刚县、范县(遗址在今梁山县北偏西寿张集)18县。  任成(或作城)国(郡)  魏黄初3年(222年)改郡为国,翌年还为郡,太和六年(232年)复改为国,齐王(曹芳)正始七年(246年)再改为郡。治任成(遗址在今微山县鲁桥镇仲浅村)。辖任城、亢父、樊3县。  山阳郡  治昌邑(遗址在今巨野城南稍偏东25公里之昌邑集村)。辖昌邑、高平、钜野、湖陆、南平阳、方与、金乡、瑕丘、东缗9县。  济阴郡  治定陶。辖定陶、冤句、成阳、成武、乘氏、句阳、单父、己氏、离狐9县。  东郡  治濮阳。所辖鄄城、廪丘2县在今山东境内。  三、徐州  治下邳。所辖郡国在今山东地区者有东莞郡、琅邪郡(国)、东海国及彭城国北部一小部分。  东莞郡  治东莞(遗址在今沂水县城北高桥镇徐家荣仁村。一说郡治即今沂水县城)。辖东莞、东安、临朐、蒙阴4县。  琅邪郡(国)  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改郡为国。治开阳(遗址在今临沂市的临沂老城)。辖开阳、临沂(治所遗址在今临沂市城北偏西17公里的白沙埠镇诸葛城村)、阳都、缯、即丘5县。  东海国  魏初为郡,明帝太和6年(232年)改为国。治郯。辖郯、襄贲、戚、祝其、兰陵、昌虑、合城、利城、阴平、都阳11县。  彭城国  治彭城(今徐州市铜山县)。辖县在今山东省境者有傅阳县等。  四、冀州  初治邺(遗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后徙治信都(今河北省冀县)。  所辖郡国全部或部分在今山东省境者有乐陵国、平原郡、清河郡、阳平郡、勃海郡。  乐陵国(郡)  魏齐王曹芳正始5年(244年)改郡为国。治厌次(遗址在今惠民县城东20公里之桑落墅镇)。辖厌次、乐陵、阳信、漯沃、新乐5县,其中除新乐县在今河北省境外,均在今山东省。  平原郡  魏文帝黄初3年~7年(222年~226年)一度改郡为国。治平原。辖平原、高唐、安德、西平昌、般、鬲、博平、聊城、茌平9县。  清河郡  魏文帝黄初3年~4年(222年~223年)一度改郡为国。治清河。辖清河、贝丘、绎幕、灵、 、东武城6县,其中除东武城在今河北省境外,余均在今山东省。  阳平郡  治馆陶。辖馆陶、元城、清渊(以上三县在今河北省境)、卫国、顿丘(以上二县在今河南省境)、乐平、发干、阳平、东武阳9县。  勃海郡所领9县中只有重合县属今山东省,其余均在今河北省。  五、豫州  治安成(遗址约在今河南省正阳县)。所辖郡、县在今山东省境者有鲁郡及沛国之公邱县。  鲁郡  治鲁县(遗址在今曲阜市)。辖鲁、邹、蕃、薛、卞、汶阳6县。  ○第二辑西晋(266年~316年)  西晋统一后,在地方行政建置上仍采用州、郡、县三级制,并辅以封国,其中王国相当于郡,侯国相当于县。全国分设19个州,州下为郡、国,计有172个,郡(国)下为县,计有1232个。山东地区分属青、兖、徐、冀、豫5州。共有22个郡国,146个县。  一、青州  治临淄(今淄博市临淄区。西晋末年,匈奴族建立的汉国军队曹嶷部“尽陷齐鲁间诸郡县”,汉任曹为青州刺史。曹因临淄城无险可守,乃于今青州市境尧王山前另筑州城,名曰广固城。青州、齐郡、临淄县同治广固城)。辖齐国、济南郡、乐安国、城阳郡、北海国、东莱国、长广郡三郡四国。  齐国  治临淄县(今淄博市临淄区)。辖临淄、西安、东安平、广饶、昌国、新沓、般阳7县。  济南郡  治东平陵(今章丘市龙山镇)。辖东平陵、著、于陵、台、菅、邹平、历城、祝阿8县。  北海国(郡)  治平寿县(今潍坊市潍城区望留镇境内)。辖平寿、下密、胶东、即墨、都昌5县。  乐安国  治高苑县(今高青县高城镇)。辖高苑、临济、博昌、利县、蓼城、梁邹、寿光、东朝阳、益都9县。  城阳郡  治莒县(今同)。辖莒、姑幕、诸、淳于、东武、高密、壮武、黔陬、平昌、昌安、夷安11县。  东莱国  治掖县(今莱州市)。辖掖、当利、卢乡、曲成、黄、 6县。  长广郡  治不其县(今即墨市西)。晋咸宁3年(277年)由东莱国析置。辖不其、长广、挺3县。  二、兖州  治廪丘(今郓城县西北)。辖濮阳国、济阴郡、高平国、任城国、东平国、济北国、泰山郡、陈留国二郡六国。  濮阳国  治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南偏西)。辖四县,其中廪丘、鄄城2县在今山东省境。  济阴郡  治定陶县(今定陶县西)。辖定陶、乘氏、句阳、冤句、己氏、成武、单父、城阳、离狐(今在河南省)9县。  高平国  治昌邑(今巨野县南昌邑乡)。西晋初由山阳郡析置。辖昌邑、钜野、方舆、金乡、湖陆、高平、南平阳7县。  任城国  治任城县(遗址在今微山县鲁桥镇仲浅村)。辖任城、亢父、樊3县。  东平国  治须昌县(遗址在今东平县州城镇北15公里埠子坡村)。辖须昌、寿张、范县(在今梁山县寿张集一带)、无盐、富城、东平陆、刚平7县。  济北国  治卢子城(今平阴县西南东阿镇北)。辖卢、临邑、东阿、谷城、蛇邱5县。  泰山郡  治奉高(今泰安市岱岳区)。辖奉高、博、嬴、南城、梁父、山茌、新泰、南武阳、莱芜、牟、钜平11县。  三、徐州  治彭城(遗址在今徐州市)。辖广陵郡、临淮国、下邳国等七个郡国,其中全部或部分县在今山东境内者有东海郡、琅邪郡、东莞郡、彭城国等三郡一国。  东海郡  治郯县(今郯城)。辖郯、襄贲、利城、兰陵、 (又作承)、昌虑、合乡、戚、祝其、赣榆、朐、厚丘12县,其中祝其、赣榆、朐、厚丘4县在今江苏省境。  琅邪郡  治开阳县(今临沂市兰山区)。辖开阳、临沂、阳都、缯、即邱、华、费、东安、蒙阴9县。  东莞郡  治东莞(今莒县北东莞镇)。辖东莞、朱虚、营陵、安邱、盖、临朐、剧、广8县。  彭城国  辖有7个县,其中广戚、傅阳2县及留县的一部分今属山东省。  四、豫州  今属山东省者主要是鲁郡及梁国的一小部分。  鲁郡  治鲁县(今曲阜市)。辖鲁、汶阳、卞、邹、蕃、公丘、薛7县。  五、冀州  今属山东省者有乐陵国、平原国全部及勃海郡、清河国各一部分县。  乐陵国  治厌次(遗址在今惠民县桑落墅镇)。辖厌次、阳信、乐陵、漯沃、新乐5县。  平原国  治平原(遗址在今平原县王庙乡境内)。辖平原、高唐、茌平、博平、聊城、安德、般、鬲、西平昌9县。  勃海郡  治南皮。辖县属今山东省者有重合县及饶安等县的一部分。  清河国  治清河。辖县属今山东省者有清河、贝丘、灵、 、绎幕县及东武城、清阳等县的各一部分。  ○第三辑东晋十六国(317年~420年)  东晋十六国时期,社会陷入大动荡、大分裂局面。公元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政权,而北方先后出现十六个王国。山东地区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政权占据。在地方行政建置方面基本上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但行政区域归属变化无常。后赵(319年~351年)时,山东地区分属青、兖、徐、冀州;前燕(337-370年)与后赵同;前秦(350年~394年)为青州、兖州、南兖州之地;后燕(384年~407年)分属青、兖、徐、冀等州。公元398年至410年,南燕占据山东大部,设置青、并、幽、徐、兖5州,共12个郡。东晋自公元317年至420年,其疆域多在淮河以南,也曾一度占据山东南部。义熙六年(410年)刘裕北伐,灭南燕。在廪丘设兖州,辖泰山、高平、鲁、济北、东平、济阳、济阴诸郡;义熙十三年(417年)于  城(今茌平西南)改置北青州,辖齐、济南、高密、乐安、平昌、北海、东莱、东牟、长广等郡;又曾在彭城置北徐州,辖兰陵、琅邪、东莞、东安等郡。公元420年,刘裕称帝,国号宋,史称刘宋。东晋亡。  ○第四辑南北朝(420年~589年)  一、南朝(420年~589年)  刘宋政权及其以后齐、梁、陈均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史称南朝(420年~589年)。刘宋时期(420年~479年)地方行政建置仍为州、郡、县三级。山东地区属刘宋者有青州、兖州及徐州、冀州一部,共29郡,140余县。  (一)青州  治广固城(遗址在今青州市益都镇西北4公里、尧王山南1.5公里)。初在江南侨立南青州,治广陵县。东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晋军刘裕击灭南燕,广固城被夷为平地。晋青州刺史羊穆之复于今青州市境之南阳河北、北阳河东筑城,名曰东阳城,为北青州治(遗址在今青州市益都镇北部)。后废南青州,北青州复称青州。刘宋孝武帝孝建二年(455年)移治于历城县。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还治东阳城。辖齐郡、济南、乐安、高密、平昌、北海、东莱、太原、长广9郡,共47个县。  齐郡  治广固城。辖临淄、西安、安平、般阳、广饶、昌国、益都7县。  济南郡  治历城(今济南市历下区)。辖历城、朝阳、著、土鼓、逢陵、平陵6县。  乐安郡  治千乘(遗址在今广饶县城)。辖千乘、临济、博昌3县。  高密郡  治西黔陬城(遗址在今胶州市铺集镇西北3公里黔陬村)。辖黔陬、淳于、高密、夷安、营陵、昌安6县。  平昌郡  治安丘县(今同)。辖安丘、平昌、东武、琅邪、朱虚5县。  北海郡  治都昌(今昌邑县)。辖都昌、胶东、剧、即墨、下密、平寿6县。  东莱郡  治曲城(莱州镇北10公里大原镇西曲城村)。辖曲城、掖、 ( 字别体)、卢乡、牟平、当利、黄7县。  (侨)太原郡  治山茌县(今长清县东南19公里之张夏镇)。元嘉十年(433年)由济南郡、泰山郡析置。辖山茌、太原、祝阿3县。  长广郡  治不其县(今即墨市西南)。辖不其、长广、昌阳、挺4县。  (二)兖州  治瑕丘故城(遗址在今兖州市兖州镇兖州老城东北2公里)。西晋治廪丘。刘宋武帝时治滑台。文帝元嘉十三年(436年)治邹山(清代学者成孺认为历代无邹山县,此邹山当系邹县之讹)。又寄治彭城。二十年(443年)废兖州,三十年(453年)复置兖州。辖泰山、高平、鲁、东平、阳平、济北6个郡,33个县。  泰山郡  治奉高县(今泰安市郊区范镇故县村)。辖奉高、钜平、嬴、牟、南城、武阳、梁父、博8县。  高平郡  刘宋永初元年废晋高平国为郡。治高平县(遗址在今微山县两城乡两城村)。辖高平、方舆、金乡、钜野、平阳、亢父6县。  鲁郡  治邹县(今邹城市)。辖邹、汶阳、鲁、阳平、新阳、卞6县。  东平郡  治无盐县(今东平县东平镇东南5公里无盐村)。辖无盐、平陆、须昌、寿昌、范5县。  (侨)阳平郡  郡治遗址在今汶上县郭楼乡杨城坝村北。刘宋大明初年侨置。辖馆陶(寄治无盐县)、乐平(寄治平陆县)、元城(寄治无盐县)、平原、顿丘5县。  济北郡  治蛇丘县(遗址在今泰安市郊区夏张乡故县店村)。辖蛇丘、卢、谷城3县。  (三)徐州  所辖兰陵郡、东莞郡、东安郡、琅邪郡、北济阴郡及彭城郡的蕃县、薛县等今属山东,共15个县。  兰陵郡  治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峄城镇)。辖承、昌虑、合乡3县。  东莞郡  治莒县(今城北46公里东莞镇)。辖莒、诸、东莞3县。  东安郡  治盖县(遗址在沂源县城南麻镇东南18公里盖冶村)。辖盖、新泰、发干3县。  琅邪郡  治费县(今同)。辖费、即邱2县。  北济阴郡  治城武(今同)。孝建元年(454年)置郡。辖城武、丰、离狐3县,其中丰县今属江苏省。  (四)(侨)冀州  治历城(今济南市历下区)。本在河北,后其地被北魏所占,刘宋于青州侨置冀州。所辖广川、平原、清河、乐陵、魏、河间、顿丘、高阳、勃海9个郡,共50个县。  (侨)广川郡  治广川县(今邹平县长山镇)。原为冀州信都郡广川县,后侨置广川郡于济南郡地。辖广川、中水、武强、索卢4县。  (侨)平原郡  治广宗县,原属冀州钜鹿郡,刘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侨置于济南郡地。郡治遗址在今章丘市驻地明水镇南12公里文祖镇南(一说在今邹平县韩店乡旧口村西北)。辖广宗、平原、鬲、安德、平昌、茌平、高唐、般8县。  (侨)清河郡  治清河县(今济南市天桥区,一说在今淄博市境内)。郡治所原在今河北省境,后侨置于此。辖清河、武城、绎幕、贝丘、零、 、安次7县。  (侨)乐陵郡  治乐陵县(今博兴县博兴镇东偏北6公里故奄城)。郡治所原在乐陵县,后侨置于此。辖乐陵、阳信、湿沃、新乐、厌次5县。  (侨)魏郡  治魏县(今邹平县长山镇南)。郡治所原在今河北省境,后侨置于济南郡长山县(今属邹平县)。辖魏、安阳、聊城、博平、肥乡、蠡吾、顿丘、临邑8县,大部分在今历城区、章丘市、邹平县、济阳县一带。  (侨)河间郡  治乐城(今寿光市洛城村南)。郡治所及所辖县原均在今河北省境,后侨置于寿光。辖乐城、南皮、城平、武垣、章武、阜城6县。  (侨)顿丘郡  治顿丘县(遗址在今章丘市绣惠镇顿丘村)。郡治所及所辖各县原均在今河南省东北境,后侨置于济南郡。辖顿丘、卫国、肥阳、阴安4县。  (侨)高阳郡  治高阳(今淄博市临淄区高阳镇高阳村)。郡治所及所辖各县原均在今河北省境,后侨置于齐郡(治临淄县)。辖安平、绕阳、邺、高阳、城新5县。  (侨)勃海郡  治长乐县(今高青县高城镇高城村西北)。郡治所及所辖各县均为侨置。辖长乐、 、重合3县。  二、北朝(439年~581年)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结束了十六国的割据,统一了北方。至公元471年,淮河以北地区大都被北魏占据,山东地区亦然。刘宋政权在南方侨立许多北方流徙而来的州郡县。如侨立青州(治郁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及齐、北海、西海三郡;侨立南兖州(治广陵,今扬州)及北淮阳、北济阴、北下邳、东莞等郡。文帝永嘉八年(431年),在江南置南徐州,治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及南东海、南琅邪、南兰陵、南东莞、南彭城、南清河、南高平、南平昌、南济阴、南濮阳、南泰山、南鲁郡等郡及众多的侨置县。因其辖区不在今山东境内,故不详述。  北魏、东魏在行政区划上仍采州、郡、县三级制。由于州郡滥置,数量激增,州郡管辖范围缩小。山东地区的州由刘宋时四州增至十余州,即青、兖、齐、济、光、北徐、胶、南青州等。此外,冀州、徐州、西兖州、南兖州、沧州、司州一部分郡亦在山东地区。共有48个郡,170余县。  (一)青州  治东阳城(今青州市)。辖齐、北海、乐安、勃海、高阳、河间、乐陵7个郡,35个县。  齐郡  治益都(今青州市原益都镇)。辖临淄、昌国、益都、 阳、平昌、广饶、西安、安平、广川9县。  北海郡  治平寿城(今潍坊市潍城区)。辖下密、剧、都昌、平寿、胶东5县。  乐安郡  治千乘县(遗址在今广饶县城)。辖千乘、博昌、安德、般县4县。  勃海郡  治重合县(遗址在今乐陵县城西11公里张元标村)。辖重合、修、长乐3县。  高阳郡  治高阳县(今淄博市临淄区驻地辛店镇西北17公里高阳镇高阳村)。辖高阳、新城、邺、安次、平安5县。  河间郡  治阜城县。辖阜城、城平、武垣、乐城、章武、南皮6县。南朝刘宋时期的侨置郡,后魏因之。除乐城、南皮2县在今寿光境内,余均不详。  乐陵郡  治阳信(今同)。辖阳信、乐陵、厌次、新乐、湿沃5县。  (二)兖州  治瑕丘县(今兖州市)。辖泰山郡、鲁郡、高平郡、任城郡、东平郡、东阳平郡6个郡,30个县。  泰山郡  治钜平(今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辖钜平、奉高、博平、赢、牟、梁父6县。  鲁郡  治鲁县(今曲阜市)。辖鲁、汶阳、邹、阳平、新阳5县。  高平郡  治高平县(今微山县北境两城村)。辖高平、方舆、金乡、平阳4县。  任城郡  刘宋废任城郡,北魏神龟元年(518年)分高平郡复置。治任城县(今济宁市市中区)。辖任城、亢父、钜野3县。  东平郡  治无盐县(今东平县城东南5公里无盐村)。辖无盐、范、须昌、寿张、平陆、富城、刚7县。  东阳平郡  后魏改刘宋侨置的阳平郡为东阳平郡。郡治遗址在今汶上县城西北郭楼乡阳城坝村。辖元城、乐平、顿丘、馆陶、平原5县。  (三)齐州  治历城县(今济南市历下区)。刘宋时在此侨置冀州。北魏皇兴3年(469年)更名为齐州。州领东魏、东平原、东清河、广川、济南、太原6个郡,35个县。  东魏郡  北魏皇兴3年(469年)改侨魏郡为东魏郡。初治历城县,后徙治台城(遗址约在今章丘市境)。辖蠡吾、顿丘、肥乡、聊城、卫国、博平、安阳、东魏、临邑9县。  东平原郡  治梁邹城(遗址在今邹平县韩店乡旧口村)。辖平原、鬲、临济、茌平(《魏书·地形志》作荏平,当系侨茌平县)、广宗、高唐6县。  东清河郡  治 阳城(今临朐县城东南14公里盘阳村)。辖清河、绎幕、 、零、武城、贝丘、饶阳7县。  广川郡  治旧侨广川县城(遗址在今邹平县长山镇)。辖武强,索卢、中水3县。  济南郡  治历城县(今济南市历下区)。辖历城、著(《魏书·地形志》作蓍,应是著之误)、平陵、土鼓、逢陵、朝阳6县。  太原郡  北魏初沿刘宋治山茌,孝昌2年移治太原县(遗址今长清县城西南21公里孝里镇)。辖太原、祝阿、山茌(《魏书·地形志》误作荏)、卢县4县。  (四)济州  治济北郡  城(今茌平县西南20.5公里韩集乡高垣墙村)。北魏泰常8年(423年)置济州,领济北、平原、东平、南清河、东济北5个郡,15个县。  济北郡  治临邑县(今东阿县驻地铜城镇)。辖临邑、东阿、卢县3县。  平原郡  治聊城(遗址在今聊城市城区西北7.5公里聊古庙)。辖聊城、博平、茌平、西聊4县。  东平郡  治秦城(遗址辖梁山县城西北赵堆乡前、后范城两村间)。辖范县、寿张2县。  南清河郡  治莒城(遗址在今禹城县西南30公里莒镇)。辖 、零、高唐3县。  东济北郡  治肥城(遗址在今肥城1980年始建之新城北偏西5公里老城镇)。辖肥城、谷城、蛇丘3县。  (五)光州  治掖城(今莱州市莱州镇掖城)。北魏皇兴4年(470年)由青州析置。延兴5年(475年)改为镇。景明元年(500年)复置光州。辖东莱、长广、东牟3个郡,14个县。  东莱郡  治掖县(今莱州市莱州镇掖城)。辖掖、西曲城、东曲城(北魏皇兴年间析晋曲城县东部置东曲成县,其余部分即为西曲成县)、卢乡4县。  长广郡  治胶东城(今平度城,一说在今平度城区东偏南25公里岘镇内)。辖昌阳、长广、不其、挺、即墨、当利6县。  东牟郡  晋治东牟(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镇)。东魏武定元年(543年)移治黄(今龙口市黄城集村)。辖牟平、黄、 、观阳4县。  (六)北徐州  治即丘城(遗城在今临沂市城区西北大岭乡古城村)。北魏永安2年(529年)置。领东泰山、琅邪2个郡,5个县。  东泰山郡  治南城县(遗址在今平邑县魏庄乡南武城村)。辖南城、新泰、武阳3县。  琅邪郡  治即丘(遗址在今临沂市长山区大岭乡古城村)。辖即丘、费县2县。  (七)胶州  治东武城(今诸城市城关镇)。北魏永安2年(529年)置。领东武、高密、平昌3个郡,14个县。  东武郡  治姑幕县(遗址在今安丘市南境石河子乡境内。《续山东考古录》推测:“郡以东武名,当亦治东武城”。然东武县时属高密郡。姑存疑)。北魏永安二年(529年)置。辖姑幕、扶其、梁乡3县。  高密郡  治高密县(遗址在今高密市高密镇西南23公里田家庄乡秦家店子村南)。辖高密、夷安、黔陬、平昌、东武5县。  平昌郡  治昌安县(遗址在今安丘市东南境)。辖昌安、淳于、营陵、安丘、朱虚、琅邪6县。  (八)司州  辖郡在今山东地区者有阳平、清河、濮阳等郡。  阳平郡  治馆陶(遗址在今冠县城西12.5公里东古城镇,亦称南馆陶)。辖馆陶、清渊、发干、乐平、临清、武城、武阳、阳平8县,其中除临清大部、馆陶一部在今河北省外,其余基本上都在今山东境内。  清河郡  郡治所当在今临清市境(详址待考)。辖清河、贝丘、侯城、武城4县(一说辖五县,四县之外,尚有临清,治今河北省临西县临西镇),其中清河、贝丘、武城3县在今山东省境。  濮阳郡  治廪丘(遗址在今郓城县西境水堡村)。辖廪丘、濮阳、城阳、鄄城4县,除濮阳县外,其他3县均在今山东省境。  (九)冀州  辖郡在今山东地区者有安德郡。北魏时有两个安德郡,此安德郡初置于太和(477年~499年)年间,不久废入勃海郡,中兴(531年~532年)中复置。治安德县(遗址在今陵县城东南15公里郑家寨乡境内)。辖平原、安德、绎幕、鬲4县。  (十)沧州  所辖安德郡系北魏安定王中兴(531年~532年)年间由乐陵郡析置,孝武帝太昌(532年)初废,东魏孝静帝天平(534年~537年)初复置。治般县(遗址在今临邑县东北境)。辖般县、重合、重平、平昌4县。  沧州所辖乐陵郡亦在今山东境。该郡治乐陵县(遗址在今乐陵县杨盘乡城后李村。北魏永平二年(509年)徙治西汉乐陵县城(遗址在今乐陵县东南境刘武官乡城子后村)。辖乐陵、阳信、厌次、湿沃4县。  (十一)徐州  治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辖7郡,地涉山东者有彭城、蕃、兰陵、北济阴等4郡。  彭城郡  治彭城县。地在今山东境内的辖县有薛、留2县。  蕃郡  北魏孝明帝孝昌3年(527年)由彭城郡析置。东魏元象2年(539年),省入彭城郡。武定五年复置。治蕃县(遗址在今滕州市城区西部)。辖蕃、永兴、永福3县。  兰陵郡  西晋置郡,后废;东魏武定五年(547年)复置。治承城(遗址在今峄城区峄城镇。辖昌虑、承、合乡、兰陵4县。  北济阴郡  治单父城(遗址在今单县单城镇单城),辖3县,其中离狐、城武在今山东省。  (十二)西兖州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置。治定陶城(遗址在今定陶县定陶镇西北2公里李线庄)。不久移治左城(遗址在今定陶县城西力本屯乡五里长寨)。辖沛、济阴2郡。  沛郡  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年)置。治孝昌城(遗址约在今曹县西北境)。辖3个县,其中己氏县在今山东省曹县东南境。  济阴郡  与西兖州同治左城(遗址在今定陶县城西10公里力本屯乡五里长寨)。辖定陶、冤句、离狐(此离狐县在今菏泽市西北境与河南省濮阳市毗邻地带。徐州北济阴郡所辖离狐县在今单县境)、乘氏4县。  (十三)东徐州  北魏孝昌元年(525年)置。治下邳城(在今江苏省)。辖4个郡,其中郯郡在今山东省境。  郯郡  东魏武定八年(550年)改东海郡为郯郡。治郯城(今郯城县郯城镇郯国故城)。辖4个县,其中郯、临沂(治所遗址在今郯城县城北16公里庙山乡新城村)2县在今山东省境。  (十四)南青州  治团城(遗址在今沂水县沂水城)。北魏初置东徐州,太和二十二年(498年)改名南青州。领东安、东莞、义塘3个郡,9个县。  东安郡  治盖县(遗址在今沂源县城东南中庄乡盖冶村)。辖盖、新泰(北朝魏,县名新泰者有二,一为北徐州东泰山郡所辖之新泰,一为南青州东安郡所辖之新泰。前者遗址在今新泰市新泰城,后者遗址在今蒙阴县蒙阴镇东南的公家城子。)、发干3县。  东莞郡  治莒县(遗址在今莒县驻地城阳镇“莒国故城”)。辖莒、东莞、诸3县。  义塘郡  东魏武定7年(549年)置,治黄郭城(遗址在江苏省赣榆县西北境,高齐时移治莒即今莒县“莒国故城”)。辖义塘、归义、怀仁3县。  北齐时期(550年~577年),经调整省并,山东地区有青、齐、光、胶、兖、北徐等州。  北周时期(577年~581年),对地方行政建置进行了较大调整,山东地区有曹、沂、兖、青、齐、济、莒、胶、光等州。另有部分地区属徐、冀、沧、贝、魏等州。  ◎第四类隋唐五代宋金时期  ○第一辑隋(581年~618年)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灭亡了南朝陈,结束了东晋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国。当时政区既多且滥,“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置民少官多,十羊九牧。”鉴于这种情况,隋文帝采纳度支尚书杨尚希“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建议,于开皇3年(583年)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隋书·地理志》)全国计有郡190个,县1255个。隋代今山东地区分属济阳、东平、济北、渤海、北海、齐郡、东莱、高密、鲁郡、琅邪等10郡,另有东郡、彭城、武阳、平原、下邳、清河等郡的部分县,共有113县。  东平郡  治郓城(遗址在今郓城县城东张营一带)。后周曾于此置鲁州,开皇10年(590年)置郓州,大业初改为东平郡。辖郓城、鄄城、须昌、宿城、雷泽、巨野6县。  济阴郡  治济阴(遗址在今定陶县城西南境力本屯乡五里长寨一带)。北魏置西兖州,后周改称曹州,隋大业三年改为济阴郡。辖济阴、外黄、济阳、成武、冤句、乘氏、定陶、单父、金乡9县,其中除济阳、外黄二县在今河南省外,余均在山东省。  济北郡  治卢县(遗址在今茌平县南境韩集乡高垣墙村)。旧置济州,隋大业初改称济北郡。辖卢、范、阳谷、东阿、平阴、长清、济北、寿张、肥城9县。  渤海郡  治阳信县(遗址在今阳信县城南五里洼)。隋开皇六年(586年)于此置棣州,大业2年(606年)改称沧州,次年改为渤海郡。辖阳信、乐陵、 河、厌次、蒲台、饶安、无棣、盐山、南皮、清池10个县。其中饶安、盐山、南皮、清池4县在今河北省境内。  北海郡  治益都(今青州市益都镇)。北周置青州总管府,隋开皇14年(594年)废府,复为青州,大业初改为北海郡。辖益都、临淄、千乘、博昌、寿光、临朐、都昌、北海、营丘、下密10县。  齐郡  治历城(遗址在今济南市历下区西北境,即旧城厢)。隋初为齐州,大业初改为齐郡。辖历城、祝阿、临邑、临济、邹平、章丘、长山、高苑、亭山、淄川10县。  东莱郡  治掖县(今莱州市莱州镇)。隋初为光州,开皇5年(585年)改称莱州,大业初改为东莱郡。辖掖、胶水、卢乡、即墨、观阳、昌阳、黄、牟平、文登10县。  高密郡  治诸城(今诸城市中城关镇)。北魏置胶州,隋开皇5年(585年)改称密州,大业3年(607年)改为高密郡。辖诸城、东莞、 城、安丘、高密、胶西、琅邪7县。  鲁郡  治瑕丘(今兖州市)。隋大业2年(606年)改兖州为鲁郡。辖瑕丘、任城、邹、曲阜、泗水、平陆、龚丘、梁父、博城、嬴10县。  琅邪郡  治临沂(今临沂市临沂城)。北魏曾置北徐州,北周改称沂州。隋开皇初废。大业3年(607年)置琅邪郡。辖临沂、费、颛臾、新泰、沂水、东安、莒县7县。  平原郡  治安德(《隋书·地理志》作安乐,清代学者杨守敬考证当作安德。甚是。)(遗址在今陵县陵城镇)。辖安德、平原、将陵、平昌、般县、长河、弓高、东光、胡苏9县,其中弓高、东光、胡苏在今河北省(一说胡苏县在今山东省宁津县西南十公里。)。  清河郡  治清河县(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西北境)。辖清河、清阳、武城、历亭、漳南、 、临清、清泉、清平、高唐、经城、宗城、博平、茌平14县。其中清河、漳南、经城、宗城、临清(今临西)、武城等县全部或大部在今河北境。  武阳郡  治贵乡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辖贵乡、元城、繁水、魏、莘、顿丘、观城、临黄、武阳、馆陶、堂邑、武水、冠氏、聊城14县。其中繁水、顿丘、观城、临黄四县在今河南省境;贵乡、魏县、馆陶3县在今河北省境;堂邑、冠氏、聊城、莘县、武阳、武水、元城7县在今山东省境(一说元城在今河北省境。)。  此外,彭城郡(治彭城,在今江苏省徐州市)的滕县、兰陵、方与3县,下邳郡的郯县,东郡的离狐县、梁郡的楚丘县等亦在今山东省境。  ○第二辑唐(618年~907年)  唐初沿袭隋开皇之制,实行两级行政。武德元年(618年)改郡为州,至天宝元年(724年)又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州,故《新唐书·地理志》中州与郡名同时并列。贞观元年(627年)于州之上设置“道”,作为监察区域。开元十一年(733年)将道作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于是形成道、州(郡)、县三级政区。山东地区大部分属河南道,如郓、兖、青、齐、曹、濮、密、沂、莱、淄、登等11个州和徐州、宋州的部分县;北部的部分地区属河北道,如博、德、棣3个州,以及魏、贝、沧诸州中的部分县。今山东地区共有县92个。  一、河南道  今山东境内属河南道的州县有:  郓州(东平郡)  本治郓城,贞观八年(635年)移治须昌(遗址在今东平县州城镇北15公里埠子坡村)。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东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郓州。辖须昌、寿张、郓城、巨野、卢、平阴、东阿、阳谷、中都9县。  齐州(济南郡)  治历城(遗址在今济南市历下区内)。旧置齐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齐州,次年置总管府(总管府肇设于北周,职在协调重要地区各州军事。唐初,改郡为州,仍于“缘边镇守及襟带之地,置总管府,以统军戎”(参《旧唐书·地理志一》)。),管齐、邹、东泰、谭、淄、济六州,贞观元年(627年)废总管府。天宝元年(724年)改为临淄郡,五年改称济南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齐州。辖历城、章丘、亭山(元和十五年即820年省入章丘)、临邑、长清、禹城、临济7县。  兖州(鲁郡)  治瑕丘(今兖州市兖州老城东北侧)。隋为鲁郡。唐武德5年(623年)置兖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兖州。辖瑕丘、曲阜、乾封、泗水、邹、任城、龚丘、金乡、鱼台、莱芜10县。  青州(北海郡)  治益都(今青州市益都镇)。隋为北海郡。唐武德4年(622年)置青州总管府,管青、潍、登、牟、莒、密、莱、乘八州。八年省乘、潍、牟、登四州。贞观元年(627年)废总管府。天宝元年(742年)改青州为北海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青州。辖益都、临淄、博昌、寿光、千乘、临朐、北海7县。  曹州(济阴郡)  治济阴(今定陶县西境力本屯乡五里长寨一带)。隋济阴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置为曹州,领济阴、定陶、冤句、离狐、乘氏、蒙泽、普阳七个县,是年废普阳县。  次年以废梁州之考城县属曹州。贞观元年(627年)省定陶、蒙泽二县入济阴县。贞观17年(643年),以废戴州之成武县属曹州。天宝元年(724年)改曹州为济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曹州。辖济阴、考城、冤句、乘氏、南华、成武6县。其中考城县在今河南省境。  濮州(濮阳郡)  治鄄城(今鄄城北旧城镇)。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濮州,领鄄城、廪城、雷泽、临濮、昆吾、濮阳、永定、安丘、长城九县。次年废安丘、长城、昆吾三县。八年废永定、廪城二县。贞观八年(634年)由济州划出范县属濮州。天宝元年(724年)改为濮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濮州。辖鄄城、濮阳、范、雷泽、临濮5县。其中濮阳、范县在今河南省境。  密州(高密郡)  治诸城(今诸城市城关镇)。隋高密郡。唐武德5年(622年)改为密州,领诸城、安丘、高密三县。贞观八年(634年)废莒州,莒县划属密州。天宝元年(724年)改为高密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密州。辖诸城、辅唐(乾元二年由安丘县改名辅唐)、高密、莒县4县。  沂州(琅邪郡)  治临沂(今临沂市临沂城)。隋琅邪郡。唐武德4年(621年)置沂州,领费、临沂、颛臾三县。不久又置兰山、临沭、昌乐三县。六年省此三县入临沂县。贞观元年(627年)废颛臾县入费县,废 州,以原属承县属沂州。贞观八年(634年)废莒州,以原其属新泰、沂水二县属沂州。天宝元年(724年)改为琅邪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沂州。  辖临沂、承、费、新泰、沂水5县。  莱州(东莱郡)  治掖县(今莱州市)。隋东莱郡。唐武德4年(621年)置莱州,领掖、胶水、即墨、卢乡、昌阳、曲城、当利、曲台、胶东九个县。六年废曲城、当利、曲台、胶东四个县。贞观元年(627年)废卢乡县入胶水县,并将登州之文登县、废牟州之黄县划属莱州。麟德元年(664年)置牟平县,属莱州。如意元年(692年)划出黄县、文登、牟平三县置登州。天宝元年(742年)改莱州为东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莱州。辖掖、昌阳、胶水、即墨4县。  淄州(淄川郡)  治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淄州,领淄川、长白、莱芜三县。武德六年(623年)废长白、莱芜二县。八年废邹州,将其所属长山、高苑、蒲台三县划属淄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淄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淄州。辖淄川、长山、高苑、邹平4县。  登州(东牟郡)  治蓬莱(今蓬莱市)。唐如意元年(692年)由莱州划出文登、牟平、黄县三县置登州,初治牟平(今烟台市牟平区宁海镇)。神龙三年(707年)改黄县为蓬莱县,并移州治于蓬莱。天宝元年(742年)改登州为东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登州。辖蓬莱、牟平、文登、黄县(先天元年〈712年〉由蓬莱县析置)4县。  此外,河南道还有徐州的滕县、宋州的单父(今单县)、楚丘等县亦在今山东省境内。  二、河北道  今山东境内属河北道的州、县有:  博州(博平郡)  治聊城(今聊城市东昌府区)。唐武德4年(621年)置博州,领聊城、武水、堂邑、茌平、莘亭、灵泉、清平、博平、高唐9县。次年省莘亭、灵泉二县。贞观元年(627年)废茌平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博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博州。辖聊城、博平、武水、清平、堂邑、高唐6县(莘亭、灵泉等县置、废时间,诸说不一,此据《旧唐书·地理志》。)。  德州(平原郡)  治安德(今陵县城)。隋为平原郡。唐武德4年(621年)置德州,领安德、般、平原、长河、将陵、平昌六县。是年于德州置总管府,管博、德、棣、观四州。贞观元年(627年)废总管府。原属沧州之 河(《旧唐书·地理志二》作滴河。误。)、厌次划属德州。贞观十七年,废般县, 河、厌次二县划属棣州,是年以废观州之?县、安陵二县划属德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平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德州。辖安德、平原、长河、安陵、将陵、平昌、?县7县,其中?县后属冀州,在今河北省境;永徽二年(651年)安陵县治移至白社桥,亦在今河北省境。  棣州(乐安郡)  治厌次(遗址在今惠民县辛店乡先棣州村)。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置棣州,领阳信、乐陵、 河、厌次四县。六年并入沧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复置棣州,治乐陵县,领厌次、 河、阳信三县,又划淄州蒲台县属棣州,乐陵县则改属沧州,并移州治于厌次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乐安郡,上元元年(760年)复为棣州。辖厌次、 河、渤海、阳信、蒲台5县。  此外,河北道还有魏州冠氏、朝城、莘县,贝州历亭、漳南、 县(天宝元年即742年改为夏津)、武城,沧州乐陵、无棣等县亦在今山东境内。  ○第三辑五代(907年~960年)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分裂时期。地处北方的山东地区先后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统治,其行政区划沿袭唐代设道、州、县的制度(五代名义上仍存唐代十道,但实际上道已被不成文的节度使制所代替。节度使总揽数州的军、民、财、刑大权,成为朝廷之下,县、州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者。)。山东大部仍属河南道,所辖州县与唐代相近,有曹、郓、齐、淄、兖、沂、棣、青、莱、登、密、德、博等州。后唐同光二年(924年)改辉州为单州(治单父县);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由郓州划出巨野,兖州划出任城、中都,单州划出金乡置济州(治巨野);显德三年(955年)由棣州划出渤海、蒲台二县置滨州(治渤海县)。  ○第四辑北宋(960年~1126年)  宋代行政区划为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制。《宋史·地理志》载,初为21路,太宗至道年间(995年~997年)为十五路,仁宗天圣年间(1023年~1031年)为十八路,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为二十三路,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为二十六路。山东地区分属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及河北东路的一部。  至道3年(997年)以应天府和兖、徐、曹、青、郓、密、齐、济、沂、登、莱、单、濮、潍、淄等州,以及广济军、莱芜监、利国监等,置京东路。熙宁七年(1074年)分为东、西两路:以青、淄、潍、莱、登、密、沂、徐八州及淮阳军为京东东路;以郓、兖、齐、濮、曹、济、单七州及南京(今商丘市)为西路。元丰元年(1078年)将京东西路齐州划归京东东路,京东东路徐州划归京东西路。后有部分州升为府。据北宋宣和年间统计,山东地区共有5个府,17个州,2个军,89个县,另有2个监。  一、京东东路  治青州益都县(今青州市)。辖济南府和青、密、沂、登、莱、潍、淄7个州及淮阳军,共36个县。其中淮阳军及其所领下邳、宿迁2县均在今江苏省境。  青州  治益都县(今青州市)。建隆三年(962年)于北海县置北海军。淳化五年(994年)移治于益都县,改称镇海军。庆历二年(1042年)京东东路治此。辖益都、寿光、临朐、博兴、千乘、临淄6县。  密州  治诸城县(今诸城市)。辖诸城、安丘、莒、高密、胶西5县。  济南府  治历城县(今济南市)。北宋初为齐州,属京东西路。咸平4年(1001年)废所属临济县。元丰元年(1078年)改属京东东路。政和六年(1116年)升为济南府。辖历城、禹城、章丘、长清、临邑5县。  沂州  治临沂县(今临沂市兰山区)。辖临沂、承、沂水、费、新泰5县。  登州  治蓬莱县(今蓬莱市)。辖蓬莱、黄、牟平、文登4县。  莱州  治掖县(今莱州市)。辖掖、莱阳、胶水、即墨4县。  潍州  治北海县(今潍坊市潍城区)。建隆三年(962年)于北海县置北海军,并置昌邑县属之,后北海军移治益都县。乾德二年(964年)升北海军为潍州,置昌乐县属之。辖北海、昌邑、昌乐3县。  淄州  治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辖淄川、长山、邹平、高苑4县。  二、京东西路  治应天府宋城县(今河南省商丘市)。庆历二年(1042年)初置京东西路于郓州须城县(今山东省东平县州城镇)。政和四年(1114年)移治于应天府。辖应天、袭庆、兴仁、东平4个府和徐、济、单、濮、拱5州以及广济军。共43个县。  应天府  治宋城县(今河南省商丘)。北宋初为宋州,属京东路。景德三年(1006年)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建为南京。熙宁七年(1074年)属京东西路。政和四年(1114年)京东西路移治于此。辖宋城、宁陵、谷熟、下邑、虞城、楚丘6县。其中楚丘县在今山东曹县,其余各县均在今河南省。  袭庆府  治瑕县(今兖州市)。北宋初为兖州。政和八年(1118年)升为袭庆府。辖瑕、奉符、泗水、龚、仙源、莱芜、邹7县及莱芜监(管理冶铁)。  兴仁府  治济阴县(今定陶县西)。北宋初为曹州。崇宁元年(1102年)升曹州为兴仁府。辖济阴、宛亭、乘氏、南华4县。  东平府  治须城县(今东平县州城镇)。北宋初为郓州。庆历三年(1043年)京东西路治此。  大观元年(1107年)升为大都督府。政和四年(1114年)京东西路移治应天府。宣和元年(1119年)改为东平府。辖须城、阳谷、中都、寿张、东阿、平阴6县和东平监。  徐州  治彭城(今徐州市铜山县)。北宋初属京东东路,元丰元年(1078年)划归京东西路。  辖彭城、沛、萧、滕、丰5县和宝丰(铸钱)、利国(铁冶)2个监。其中滕县(今滕州市)今属山东省。  济州  治钜野县(今巨野县)。辖钜野、任城、金乡、郓城4县。  单州  治单父县(今单县)。辖单父、砀山、成武、鱼台4县,其中砀山县今属安徽省。  濮州  治鄄城县(遗址在今鄄城县城北之旧城镇)。辖鄄城、雷泽、临濮、范县4县,其中范县今属河南省。  拱州  治襄邑县(今河南省睢县)。辖襄邑、柘城2县,今均在河南省。  广济军  治定陶县(遗址在今定陶县城北半里塔坡刘庄)。乾德元年(963年)置发运务。开宝元年(968年)改置转运司。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建为广济军。熙宁四年(1071年)废军,定陶县改属曹州。元?元年(1086年)复为军,仍辖定陶1个县。  三、河北东路  治大名府。领3府、11州、5军、57县,其中博、棣、德、滨4个州及沧州、恩州、大名府、开德府以及永静军中的部分县今属山东省。  博州  治聊城县(今聊城市东昌府区)。淳化三年(992年)黄河决堤,移州治于孝武渡西。  辖聊城、高唐、堂邑、博平4县。  棣州  治厌次县(今惠民县)。五代后梁棣州城毁于大水,乃迁治于南新州。宋大中祥符8年(1015年)州治随厌次迁至阳信县乔家庄,即今惠民县城。辖厌次、商河、阳信3县。  德州  治安德县(今陵县)。景?2年(1035年)废安陵县并入将陵县,后划属永静军。熙宁6年(1073年)省德平县为镇,划属安德。辖安德、平原2县。  滨州  治渤海县(遗址在今滨州市旧滨城北)。大观2年(1108年)赐名渤海郡。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废蒲台县。辖渤海、招安(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升渤海县之招安镇为县。熙宁五年(1072年)省招安县,仍为镇。元丰三年(1079年)复为县。金明昌六年(1079年)改名沾化县。)2县。  此外,大名府莘县、临清、夏津、清平、冠氏5个县;开德府观城、朝城2县;沧州无棣、乐陵2县;恩州之武城、历亭2县;永静军之将陵县均在今山东境内。  ○第五辑金(1115年~1234年)  统治北方的金朝在地方行政区划上与北宋略同,采用路、府(州)、县三级制。分其地为十九路。把宋在山东建置的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改称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这是历史第一次把“山东”这个古老的地域名称作为政区名称,并在以后八百多年里,一直沿用至今。据《金史·地理志》所载统计,山东地区有3个府,20个州,97个县。  一、山东东路  治益都(今青州市)。辖益都、济南二府,潍、滨、沂、密、海、莒、棣、淄、莱、登、宁海11个州,共53个县。其中海州及其所属朐山、赣榆、东海、涟水、沭阳5个县在今江苏省境。  益都府  治益都县(今青州市)。金初置南青州节度使,后升为总管府,并置转运司。大定八年(1168年)于此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辖益都、临朐、穆陵、寿光、博兴、临淄、乐安7县。  潍州  治北海县(今潍坊市潍城区)。辖北海、昌邑、昌乐3县。  滨州  治渤海县(今滨州市)。辖渤海、利津、蒲台、沾化(参见本章第十一节滨州招安县注。)4县。  沂州  治临沂(今临沂市临沂城)。辖临沂、费县2县。  密州  治诸城县(今诸城市)。辖诸城、安丘、高密、胶西4县。  莒州  治莒县(今莒县)。辖莒县、日照、沂水3县。  棣州  治 (厌)次(今惠民县城)。辖 (厌)次、阳信、商河3县。  济南府  治历城(今济南市历下区)。金初置兴德军节度使,后置尹,置山东东西路提刑司。辖历城、临邑、齐河、章丘、禹城、长清、济阳7县。  淄州  治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辖淄川、长山、邹平、高苑4县。  莱州  治掖县(今莱州市)。辖掖县、莱阳、即墨、胶水、招远5县。  登州  治蓬莱县(今蓬莱市)。辖蓬莱、福山、黄县、栖霞4县。  宁海州  治牟平(今烟台市牟平区)。金初置宁海军,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州。辖牟平、文登2县。  二、山东西路  治东平府须城县(今东平县)。辖东平府,及济、徐、邳、滕、博、兖、泰安、德、曹9个州,共43个县。其中徐州及所领彭城、萧、丰三县,邳州及所领下邳、兰陵、宿迁三县,除兰陵(承县)在今山东省,萧县在今安徽省境外,其它均在今江苏省境。  东平府  治须城县(遗址在今东平县之州城镇)。金初置郓州,后置总管府,又置转运司。辖须城、东阿、阳谷、汶上、寿张、平阴6县。  济州  治任城(今济宁市中区)。原治巨野,天德二年(1150年)移治任城县。辖任城、金乡、嘉祥、郓城4县。  滕州  治滕县(今滕州市)。北宋置滕阳军。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滕阳州,二十四年改称滕州。贞?三年(1215年)改为兖州支郡。辖滕、沛、邹3个县。其中沛县在今江苏省境。  博州  治聊城县(今聊城市东昌府区)。辖聊城、堂邑、博平、茌平、高唐5县。  兖州  治嵫阳县(今兖州市)。宋袭庆府。金初置泰宁军,大定十九年(1179年)更名兖州。辖嵫阳、曲阜、泗水、宁阳4县。  泰安州  治奉符县(今泰安市泰山区)。金初置泰安军,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泰安州。辖奉符、莱芜、新泰3县。  德州  治安德县(今陵县)。辖安德、平原、德平3县。  曹州  治济阴县(今定陶县西)。金初属南京路,泰和八年(1208年)划属山东西路。大定八年(1168年)济阴县城被黄河水淹没,曹州和济阴县移治于古乘氏县城(今菏泽市菏泽城)。辖济阴、定陶、东明3县。  此外,大名府路大名府的冠氏、夏津、朝城、清平、莘县5县,恩州的历亭、武城、临清3县,濮州的鄄城县,开州的观城县;河北东路沧州的无棣、乐陵2县,观州(景州)的将陵、宁津2县;南京路归德府的楚丘县,单州的单父、成武、鱼台3县均在今山东省境内。  ◎第五类元明清时期  ○第一辑元  (中国历史纪年通常以公元1279年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背负宋帝赵 蹈海而死、南宋灭亡之年或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之年作为元王朝起始之年。考虑到今山东地区早自13世纪二、三十年代即渐次处于蒙古国统治之下,为了涵盖这一历史时期山东的行政建置状况,本志权且以公元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称成吉思汗之年作为元代的起始之年。)  (1206年~1368年)  元统一中国后,定都大都(今北京市)。将首都附近的山东、山西、河北地区称为“腹里”,直属中书省。全国其他地方分设十二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之下有路、府、州、县四级,通常是以路领州、领县,而“腹里”或有以路领府、府领州、州领县。也有的府、州又不隶属于任何路,而直属于中书省。山东地区分属东平、东昌、济宁、益都、济南、般阳府等6个路,路下设15个州,另有直属于中书省的曹、濮、高唐、泰安、德、恩、冠、宁海8个州。共有102个县。  一、东平路  治须城县(今东平县州城镇)。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原金朝东平行台部将、宋朝济南治中严实率彰德、大名、磁、 、恩、博、 、滑等州三十万户叛宋降蒙,蒙古以实代理山东西路行省,领州县五十四。后置东平路总管府。至元五年(1268年)改为散府,九年改为下路总管府。辖一个录事司和须城、东阿、阳谷、汶上、寿张、平阴6县。  二、东昌路  治聊城县(今聊城市东昌府区)。元初属东平路。至元四年(1267年)由东平路析置博州路总管府,十三年(1276年)改为东昌路,仍置总管府。辖一个录事司和聊城、堂邑、莘县、博平、茌平、丘县6县。  三、济宁路  治巨野县。元初为济州,太宗七年(1235年)属东平府。至元六年(1269年)济州还治巨野。八年升为济宁府,治任城,不久又还治巨野。十二年复置济州(散州),治任城。十六年(1279年)济宁府升为路,置总管府。辖录事司一、县七、州三(济、兖、单),州领9县。  路直辖7县为:巨野、郓城、肥城、金乡、砀山、虞城、丰县。其中砀山在今安徽省,虞城在今河南省,丰县在今江苏省。  济州  治任城(今济宁市中区)。至元八年(1271年)济州升为济宁府。十二年(1275年)因任城当江淮水陆要冲,复立济州,属济宁府;废任城县,其地直属济州。十五年(1278年)迁济宁府治巨野。二十三年(1286年)复置任城县,为济州治。济州辖任城、鱼台、沛县3个县,其中沛县在今江苏省。  兖州  治嵫阳县(今兖州市)。元初兖州属济州。宪宗二年(1252年)改属东平路。至元五年(1268年)复属济州。十六年(1279年)改属济宁路。辖嵫阳、曲阜、泗水、宁阳4县。  单州  治单父县(今单县)。元初属济州,宪宗二年(1252年)属东平路。至元五年(1268年)复属济州。十六年(1279年)改属济宁路。辖单父、嘉祥2县。  四、益都路  治益都县(今青州市)。辖一个录事司、6个县,潍、胶、密、莒、沂、滕、峄、博兴8个州,州领县15个。  直辖6县有益都、临淄、临朐、高苑、乐安、寿光县。  潍州  治北海县(今潍坊市潍城区)。元初领北海、昌邑、昌乐三县。至元三年(1264年)省昌乐县并入北海县。辖北海、昌邑2县。  胶州  治胶西县(今胶州市)。元太祖时,于胶西县设胶州。辖胶西、即墨、高密3县。  莒州  治莒县(今莒县)。辖莒县、沂水、日照、蒙阴4个县。  密州  治诸城县(遗址在今诸城市城关镇诸城)。辖诸城、安丘2县。  滕州  治滕县(今滕州市)。辖滕、邹2县。  沂州  治临沂县(今临沂市兰山区)。辖临沂、费县2县。  峄州(今枣庄市峄城区)  元初峄州属益都路,至元2年(1265年)废兰陵县,并入本州。无辖县。  博兴州(今博兴县)  金博兴县,属益都府。元初升为州。无辖县。  五、济南路  治历城县(今济南市历下区)。金济南府。元初改置济南路总管府,领淄、陵二州。  至元2年(1265年)将淄州划入淄莱路,陵州划归河间路,临邑县亦划属河间路,长清县划属泰安州,禹城划属曹州,齐河属德州,淄州邹平县划属济南路。辖录事司1个、县4个,棣、滨2州,州属7县。  路直辖四县为:历城、章丘、邹平、济阳。  棣州  治厌次(今惠民县)。元初棣州、滨州自为一道。中统三年(1262年)改置滨棣路安抚司。至元2年(1265年)改属济南路。辖厌次、商河、阳信、无棣4县。  滨州  治渤海县(今滨州市)。元初与棣州置为滨棣路。至元2年(1265年)省路为州,属济南路。辖渤海、利津、沾化3县。  六、般阳府路  治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元初为淄州,属济南路。中统四年(1263年)由滨州划出蒲台县来属。次年升为淄州路,并置总管府。至元元年(1264年)划出邹平县属济南路、高苑县属益都路,次年改淄州为淄莱路。至元二十四年(1288年)改为般阳府路,取汉般阳县为名。辖一个录事司,四个县,莱、登二州及其所属8个县。  路直辖县有淄川、长山、新城、蒲台等4县。  莱州  治掖县(今莱州市)。元初属益都路。中统五年(公元1264年)改属淄州路,并设录事司,至元2年(公元1265年)省录事司并入掖县。又省即墨县,其地分属掖县和胶水县。州属般阳府路。辖掖县、胶水、招远、莱阳4县。  登州  治蓬莱县(今蓬莱市)。元初属益都路。中统五年(公元1264年)改属淄州路。至元二十四年(1288年)改属般阳府路。辖蓬莱、黄县、福山、栖霞4县。  七、直属中书省的八州  曹、濮、高唐、泰安、德、恩、冠、宁海等8个州直隶于中书省。  曹州  治济阴县(今菏泽市)。元初属东平路总管府,至元2年(1265年)直隶于中书省。  辖济阴、成武、定陶、禹城、楚丘5县。  濮州  治鄄城县(今鄄城县北)。元初属东平路,后将大名路馆陶、朝城,恩州临清,开州观城四县划归濮州。至元五年(1268年)直隶于中书省。辖鄄城、朝城、馆陶、临清、观城、范县6个县。其中馆陶县在今河北省(唯县治遗址在今山东省冠县北馆陶),范县在今河南省。  高唐州  治高唐县(今高唐县城)。元初属东平路,至元七年(1270年)升为州,直隶于中书省。辖高唐、夏津、武城3县。  泰安州  治奉符(今泰安市泰山区)。元初属东平路,至元五年(1268年)直隶于中书省。辖奉符、长清、莱芜、新泰4县。  德州  治安德县(今陵县)。元初属东平路,将大名路清平、济南路齐河二县划归德州。  辖安德、平原、齐河、清平、德平5县。  恩州  治所遗址在今武城县武城镇。元初将所属清河县划归大名府,武城划属高唐州,辖县仅存历亭县。至元2年(1265年)历亭县省入州。至元七年(1270年)将恩州由东平路划出,直属中书省。无辖县。  冠州  本冠氏县。元初属东平路。至元六年(1269年)升为冠州,直属中书省。无辖县。  宁海州  治牟平县(今烟台市牟平区)。元初属益都路。至元九年(1272年)直属中书省。辖牟平、文登2县。  此外,河间路齐东、宁津、临邑、青城4县及陵州,沧州乐陵、无棣2县,大名路开州之东明县均在今山东。  ○第二辑明(1368年~1644年)  明初仍用行省制,后改置为十三个布政使司,其性质与行省同,一般仍称“省”。地方行政建置为省、府(直隶州)、县(散州)三级。洪武元年(1368年)4月置山东行中书省,到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同时将省会由青州移至济南。此后,济南一直为山东省会。洪武初年辖济南、青州、东昌、济宁、登州、莱州六府,洪武十八年降济宁为州,升兖州为府,仍辖六府,即济南、兖州、东昌、青州、莱州、登州府,府属州15个。  此外今辽宁省境的辽东都指挥使司及所属25个卫、2个州亦属山东布政使司管辖。  一、济南府  治历城县(今济南市历下区)。辖泰安、德州、武定、滨州4州,州辖11县。直属县有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肥城、青城、陵县15县。  泰安州  治所在今泰安市泰山区。明初属济南府,省奉符县入州。辖新泰、莱芜2县。  德州  初治安德县(今陵县)。洪武七年(1375年)将安德县省入德州,不久移州治于原安德城西(今德州市区)。辖德平、平原2县。  武定州  治所在今惠民县惠民城。元棣州,明洪武初棣州及州治厌次县同废,六年(1373年)州复置,更名乐安,但县未复置。宣德元年(1426年)改乐安州为武定州。辖阳信、海丰、乐陵、商河4县。  滨州  明洪武初将州治渤海县省入州(治所在今滨州市)。辖利津、沾化、蒲台3县。  二、兖州府  治嵫阳县(今兖州市)。明初属济宁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升为兖州府。辖济宁、东平、曹州、沂州4个州,州辖12个县。直隶县有嵫阳、曲阜、宁阳、邹县、泗水、滕县、峄县、金乡、鱼台、单县、城武11县。  济宁州  治任城(今济宁市中区)。明初改济宁路为济宁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降府为州,省任城县入州。辖嘉祥、钜野、郓城3县。  东平州  治须城县(今东平县州城镇)。元东平路,明初改为府,洪武七年(1374年)降为州,属济宁府,十八年改属兖州府。辖汶上、东阿、平阴、阳谷、寿张5县。  曹州  治曹县(今菏泽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省州治济阴县入州,次年州治徙磐石镇(今曹县城)。洪武4年(1371年)降曹州为曹县,属济宁府。正统十年(1445年)于故乘氏县城(今菏泽城)复置曹州,属兖州府。辖曹县、定陶2县。  沂州  明初属济宁府,洪武元年(1368年)将州治临沂县省入州。洪武五年(1372年)改属济南府,十八年(1385年)属兖州府。辖郯城、费县2县。  三、东昌府  治聊城县(今聊城市东昌府区)。明初改元东昌路为东昌府。辖临清、高唐、濮州三州,州辖8个县,府直隶县有聊城、堂邑、博平、茌平、莘县、清平、冠县7县。  临清州  治所遗址在今临清市。原为临清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属东昌府。弘治二年(1489年)升为临清州,仍属东昌府。辖丘县、馆陶2县。丘县及馆陶县的一部分在今河北省境,馆陶县治在今山东省冠县北馆陶。  高唐州  治所遗址在今高唐县城。明初将州治高唐县省入州。辖恩县、夏津、武城3县。  濮州  初治鄄城县,明洪武2年(1369年)省鄄城县入濮州。辖范县、观城、朝城3县。范县在今河南省境。  四、青州府  治益都县(今青州市)。元为益都路,朱元璋吴元年(1367年)改为青州府(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朝之前,曾短时间称吴王,并定公元1367年为吴元年。是年朱元璋将领徐达等克沂州,克益都,下东平,下济南。改元益都路为青州府即在此年。)。辖莒州及州属2县,直隶县有益都、临淄、博兴、高苑、乐安、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蒙阴11县。  莒州  治所遗址在今莒县城。明洪武初将州治莒县省入莒州。辖沂水、日照2县。  五、莱州府  治掖县(今莱州市)。明洪武元年(1368年)升莱州为府。6年(1373年)降为州。9年(1376年)复升为府。辖平度、胶州2州及州属4县,直隶县为掖县。  平度州(治在今平度市)  明初为胶水县,属登州,明洪武9年(1376年)改属莱州府,22年(1389年)置平度州((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平度州,洪武二年升胶水县置”。《明史·地理志》及《山东通志》均作洪武22年改置。此据后者。),并以州治胶水县省入平度州。辖潍县、昌邑2县。  胶州  治所遗址在今胶州市。明洪武初以州治胶西县省入胶州。洪武九年(1376年)属莱州府。辖高密、即墨2县。  六、登州府  治蓬莱县(今蓬莱市)。明初登州属莱州府,洪武6年(1373年)改为直隶州,9年升为登州府。辖宁海州及州属1县,直隶县有蓬莱、黄县、福山、栖霞、招远、莱阳6县。  宁海州  治所遗址在今烟台市牟平区。明洪武初将州治牟平县省入州,属莱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属登州府。辖文登县1县。  此外,北京河间府直隶之宁津县,沧州庆云县,大名府开州东明县今均属山东。  山东省在明代共有92县。  ○第三辑清(1644年~1911年)  清代地方行政建置与明代略同。清初全国分置18个省,清末增至23省。省下设府和直隶州,以下为散州和县。清代山东省地方行政建置为封建社会时期较为稳定时期,据《清史稿·地理志》统计,全省辖有济南、东昌、泰安、武定、兖州、沂州、曹州、登州、莱州、青州10个府,临清、济宁、胶州3个直隶州,8个散州,96个县。  一、济南府  治历城县(今济南市历下区)。清顺治初辖泰安、武定、德、滨4州,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肥城、青城、陵县、新泰、莱芜、德平、平原、阳信、海丰、乐陵、商河、利津、沾化、蒲台26县。雍正2年(1724年)泰安州升为泰安直隶州,新泰、莱芜、长清(雍正12年改以肥城换长清)随属;武定州升为直隶州,阳信、海丰、乐陵3县随属。滨州升为滨州直隶州,利津、沾化、蒲台3县随属。雍正七年(1729年)平原、禹城、临邑、陵县4县划归高唐直隶州。十二年,青城、商河2县划归武定府,泰安府长清又划归济南府,肥城县往属泰安府。高唐直隶州所辖平原、禹城、临邑、陵县仍划归济南府。至清末,济南府辖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陵县、德州(散州)、德平、平原15县(州)。  二、兖州府  治滋阳县(今兖州市)。清顺治初年辖曹、济宁、东平、沂4州,滋阳、曲阜、宁阳、邹、泗水、滕、峄、金乡、鱼台、单、成武、曹、定陶、嘉祥、钜野、郓城、汶上、东阿、平阴、阳谷、寿张、郯城、费县等23县。雍正2年(1724年)曹州升为直隶州,曹县、定陶2县随属;济宁州升为直隶州,钜野、嘉祥、郓城三县随属;沂州升为直隶州,郯城、费县随属。雍正七年(1729年)济宁直隶州降为散州,所属郓城县仍还属兖州府,嘉祥、钜野2县划属曹州直隶州;东平州升为直隶州,东阿、平阴、阳谷、寿张四县随属。雍正十三年郓城、单县、成武3县划归曹州府;东平直隶州之阳谷、寿张2县;曹州府嘉祥县划归兖州府。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济宁州又升为直隶州,汶上、鱼台2县随属。乾隆四十一年嘉祥县划归济宁州。乾隆四十五年,金乡县划归济宁直隶州,汶上县划归兖州府。至清末,兖州府辖滋阳、曲阜、宁阳、邹县、泗水、滕县、峄县、汶上、阳谷、寿张10县。  三、东昌府  治聊城县(今聊城市东昌府区)。清顺治初年辖临清、高唐、濮州3州,聊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莘、冠、丘、馆陶、恩、夏津、武城、范、观城、朝城15县。雍正七年(1729年)高唐州升为直隶州;濮州升为直隶州,范县、观城、朝城随属濮州。雍正12年高唐直隶州降为散州,仍属东昌府。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临清州升为直隶州,丘县、夏津、武城随属。至清末,东昌府辖高唐州及聊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莘县、冠县、馆陶、恩县9县。  四、泰安府  治泰安(今泰安市泰山区)。雍正2年(1724年)泰安州由济南府析出,置直隶州,新泰、莱芜、长清3县随属。雍正12年济南府肥城县划归泰安州,长清县仍归济南府。次年,泰安直隶州升为泰安府,增置泰安县为府治;降东平直隶州为散州,该州暨所属东阿、平阴2县均划归泰安府。至清末,泰安府辖东平州及泰安、肥城、新泰、莱芜、东阿、平阴6县。  五、武定府  治惠民县(今同)。雍正2年(1724年)武定州由济南府析出,置为直隶州,阳信、海丰、乐陵3县随属。雍正12年武定直隶州升为武定府,并以州所在地增置惠民县为府治;降滨州直隶州为散州,该州及所属利津、沾化、蒲台随属武定府;济南府青城、商河2县划归武定府。至清末,武定府辖滨州及惠民、青城、阳信、海丰、乐陵、商河、利津、沾化、蒲台9县。  六、沂州府  治兰山县(今临沂市兰山区)。雍正2年(1724年)沂州由兖州府析出,置沂州直隶州,郯城、费县2县随属。雍正12年沂州直隶州升为沂州府,并以州所在地增置兰山县作为府治;降莒州直隶州为散州,原莒州所属沂水、蒙阴、日照3县归属沂州府。至清末,沂州府辖莒州及兰山、郯城、费县、沂水、蒙阴、日照6县。  七、曹州府  治菏泽县(今菏泽市)。雍正2年(1724年)兖州府所属曹州升为直隶州,曹县、定陶2县随属。雍正7年济宁直隶州降为散州,其原属之嘉祥、钜野2县划归曹州直隶州。雍正十三年升为曹州府,并以州所在地置菏泽县,以为府治;降濮州直隶州为散州,该州暨原属范县、观城、朝城3县以及兖州府郓城、单县、城武3县划归曹州府;嘉祥县则划归兖州府。至清末,曹州府辖濮州及菏泽、单县、钜野、郓城、城武、曹县、定陶、范县、观城、朝城10县。其中濮州、范县在今河南省境。  八、登州府  治蓬莱县(今蓬莱市)。清顺治初年辖宁海州及蓬莱、黄县、福山、栖霞、招远、莱阳、文登7县。雍正12年(1734年)以成山卫置荣成县;大嵩卫置海阳县,均属登州府。咸丰八年(1858年)根据丧权辱国的《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福山县烟台为英法两国开为商埠。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根据不平等的《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文登县之威海卫及附近海面租借于英国。至清末,登州府辖宁海州及蓬莱、黄县、福山、栖霞、招远、莱阳、文登、荣成、海阳9县。  九、青州府  治益都(今青州市益都镇益都城)。清初沿明制,辖一州(莒州)、一卫(安东卫)十三县。雍正12年(1734年)割青州府之莒州暨沂水、蒙阴、日照3县改隶新置之沂州府,同年析益都、淄川、莱芜3县各一部,增置博山县(《清史稿·地理志八》称“雍正2年改置博山县。(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及《山东通志》等均作雍正12年。此据后者。)。乾隆七年(1742年)安东卫省入日照。迄清末,州府计辖益都、博山、临朐、临淄、博兴、高苑、乐安、寿光、安丘、昌乐、诸城等11县。  十、莱州府  治掖县(今莱州市掖城)。清初辖胶州、平度州二州共五县。雍正12年(1734年)削平度州所领潍县、昌邑2县,降之为散州。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胶州升为直隶州,高密、即墨二县随属。至清末,莱州府计辖平度一州,掖、潍、昌邑3县。  十一、临清直隶州  治所在本州(今临清市)。乾隆39年(1774年)东昌府临清州升为临清直隶州,丘县、夏津、武城3县随属。其中丘县在今河北省境。  十二、济宁直隶州  治所在本州(今济宁市市中区)。雍正2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嘉祥、钜野、郓城3县随属。七年又降为散州。该州暨所属郓城县仍属兖州府,嘉祥、钜野2县则划归曹州(直隶州)。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又升为直隶州,汶上、鱼台2县划归该州。乾隆四十一年兖州府嘉祥县划属济宁州。四十五年兖州府金乡县划属济宁州,汶上县则由济宁州划归兖州府。至清末,济宁州辖金乡、嘉祥、鱼台3县。  十三、胶州直隶州  治所在本州(今胶州市)。光绪30年(1904年)原属莱州府的胶州升为直隶州,辖高密、即墨2县,至清末不改。  此外,直隶省之大名府东明县,天津府庆云县,河间府宁津县今均属山东省。  清代在省与府、直隶州之间还有一级被称作“道”的准行政建制。道分守道和巡道(另有一些管理河务、漕粮等专门事务的专业道,不属于本志记述范围)。道本不是单独一级正式行政建制,而是由省的布政使司派员驻守或按察使司派员巡察的地区,派出的官员称为道员。清初山东省道的设置变化不定,数量也较多。后经裁并,至晚清稳定在三个道,成为定制。两个守道分别是包括济南、东昌、泰安、武定四府和临清直隶州的济东泰武临道及包括登州、莱州、青州三府和胶州直隶州的登莱青胶道;巡道为兖沂曹济道,巡察区域为兖州、沂州、曹州三府和济宁直隶州。道的设置一直延续到民国前期和日伪统治时期。  ●第二卷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第一类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1月~1928年4月)  一、民国元年(1912年)的行政区划  民国元年(1912年),地方行政区划沿袭清末旧制,实行省、道、府、县四级(道为省所派出的道员(俗所谓道台)的监察区域,严格地说不是一级独立的政区。鉴于道的主官特别是分守道具有相当的独立行政职能,故可视为一级政区。有的学者认为是省、府、县三级亦无不可。),此外还有州的建置。州分两种,一种是直隶于道、下辖属县者称之为直隶州,其规制略同于府,但主官稍低于府;一种是上隶于府,下无属县,称之为属州,其规制略同于县,而主官稍高于县。因此,州作为政区,不能算作单独的一级。  全省共辖3道、10府、3直隶州、8属州、96县。  (一)济东泰武临道  辖济南、东昌、泰安、武定4府及临清1个直隶州。  济南府下辖德州和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德平、禹城、临邑、平原、陵县、长清等1州15县。  东昌府下辖高唐州及聊城、堂邑、茌平、清平、博平、莘县、冠县、馆陶、恩县等1州9县。  泰安府下辖东平州及泰安、东阿、肥城、平阴、新泰、莱芜等1州6县。  武定府下辖滨州及惠民、阳信、海丰、乐陵、沾化、利津、蒲台、商河、青城等1州9县。  临清(直隶)州下辖武城、夏津、丘县等3县。  (二)兖沂曹济道  辖兖州、沂州、曹州3府及济宁1个直隶州。  兖州府下辖滋阳、曲阜、泗水、邹县、宁阳、汶上、滕县、峄县、阳谷、寿张等10县。  沂州府下辖莒州及兰山、郯城、日照、沂水、费县、蒙阴等1州6县。  曹州府下辖濮州及菏泽、曹县、范县、观城、朝城、单县、成武、郓城、定陶、巨野等1州10县。  济宁(直隶)州下辖金乡、嘉祥、鱼台等3县。  (三)登莱青胶道  辖登州、莱州、青州3府和胶州1个直隶州。  登州府下辖宁海州及蓬莱、黄县、招远、栖霞、莱阳、福山、海阳、文登、荣成等1州9县。  莱州府下辖平度州及掖县、潍县、昌邑等1州3县。  青州府下辖益都、博山、临淄、博兴、高苑、乐安、寿光、昌乐、诸城、临朐、安丘等11县。  胶州(直隶州)下辖高密、即墨2县。  民国2年(1913年)1月8日,北洋政府发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重新确认道一级行政区划。同年2月废除府和州,将地方政区确定为省、道、县三级,将山东省原济东泰武临、兖沂曹济、登莱青胶三道改划为岱北、岱南、济西、胶东四道。道员改称观察使,其办公机构为观察使公署。随着府、州的裁撤,县也作了调整。济宁、临清、胶州3个直隶州撤销后,分别设立济宁县、临清县、胶县;德州、滨州、宁海州、平度州、莒州、濮州、东平州、高唐州等八个属州分别改为德县、滨县、宁海县、平度县、莒县、濮县、东平县、高唐县。  二、民国3年(1914年)的行政区划  民国3年(1914年)1月北京政府内务部鉴于全国有90余县县名相同,故对重名政区重新命名,公布了《内务部改定各县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涉及山东省有五个县:新城县更名为桓台县,海丰县更名为无棣县,兰山县更名为临沂县,宁海县更名为牟平县,乐安县更名为广饶县。同年6月3日北京政府公布《各省所属道区域表》将山东省岱北道改为济南道,岱南道改为济宁道,济西道改为东临道,胶东道名不变。  全省计辖四道107县。  济南道治历城县,辖历城、章丘、邹平、淄川、桓台、长山、齐河、齐东、济阳、长清、泰安、新泰、莱芜、肥城、惠民、阳信、无棣、滨县、利津、沾化、乐陵、蒲台、商河、青城、博兴、博山、高苑等27县。  济宁道初治滋阳县,后移治济宁县。辖济宁、滋阳、曲阜、宁阳、邹县、滕县、泗水、汶上、峄县、金乡、嘉祥、鱼台、临沂、郯城、费县、蒙阴、莒县、沂水、菏泽、曹县、单县、城武、定陶、巨野、郓城等25县。  东临道治聊城县。辖聊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莘县、冠县、馆陶、高唐、恩县、临清、武城、夏津、邱县、德平、德县、平原、陵县、临邑、禹城、东平、东阿、平阴、阳谷、寿张、濮县、观城、朝城、范县等29县。  胶东道治福山县烟台。辖福山、蓬莱、黄县、栖霞、招远、莱阳、牟平、文登、荣成、海阳、掖县、平度、昌邑、潍县、胶县、高密、即墨、益都、临淄、广饶、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日照等26县。  三、民国14年(1925年)的行政区划  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22日,山东督办兼省长张宗昌下令改济南、济宁、东临、胶东等四道为11道:济南道、东昌道、泰安道、武定道、德临道、淄青道、莱胶道、东海道、琅琊道、兖济道、曹濮道。  济南道辖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桓台、齐河、齐东、济阳、长清等10县。  东昌道辖聊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莘县、冠县、馆陶、高唐、邱县、阳谷、寿张等12县。  泰安道辖泰安、肥城、新泰、莱芜、东平、平阴、东阿等7县。  武定道辖惠民、阳信、滨县、无棣、利津、沾化、乐陵、蒲台、商河、青城等10县。  德临道辖德县、德平、平原、陵县、临邑、禹城、临清、武城、夏津、恩县等10县。  淄青道辖益都、博山、临淄、博兴、高苑、广饶、寿光、昌乐、临朐等9县。  莱胶道辖胶县、高密、即墨、掖县、平度、潍县、昌邑、安丘、诸城等9县。  东海道辖福山、蓬莱、栖霞、招远、黄县、莱阳、牟平、海阳、文登、荣成等10县。  兖济道辖济宁、滋阳、曲阜、宁阳、汶上、泗水、邹县、滕县、峄县、金乡、嘉祥、鱼台等12县。  琅琊道辖临沂、日照、郯城、莒县、沂水、曹县、蒙阴等7县。  曹濮道辖菏泽、曹县、单县、城武、定陶、巨野、郓城、濮县、观城、朝城、范县等11县。  ◎第二类南京政府时期  ○第一辑南京政府时期(上)(1928年4月~1937年7月)  1927年南京政府废止“道”制,但这时其政令尚未达于山东省。1928年4月30日张宗昌被北伐军逐出山东。6月1日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正式成立,行政区划乃实行省、县两级制,全省107县均由省政府直辖。  这一时期,在山东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市和特别行政区的建置。1929年7月山东省政府析历城县城、城外商埠及四郊置济南市,直隶于省。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5月国民政府颁布《市组织法》,规定特别市改称(行政)院辖市,普通市改称省辖市。青岛特别市乃于1930年9月改称院辖市。  1930年10月1日中国收回1898年被英帝国强租的威海卫,设立威海卫特别行政区,直隶于国民政府行政院。1934年将烟台商埠自福山县析出,设立烟台特区,直隶于省。  这一时期还开始出现了一种不是一级正式的政区,但又具有政区的某些特点和功能的所谓行政督察区,因其行政主官称行政督察专员,故又简称专员区或专区。这种行政形式发端于民国初期的特派专员制度。后广东省政府亦曾在省下划区,区设行政委员,不久废止。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党政府在江西和鄂豫皖等省“剿共”期间,为适应军事需要,在有关省设立了若干个区的党政分会,督导区内各县军事及政务。此后推行到其他省份。1932年8月行政院颁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暂行条例》,规定于省下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作为省政府的辅助机关。1935年1月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于菏泽等14县设第一专区,专署驻济宁;4月第一专区改称山东省实验区,试行梁漱溟等人的乡村建设派理论;6月改为山东省县政建设试验区。1936年1月15日行政院公布修订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织暂行条例》,专署正式作为省政府对各专区的派出机构。1936年1月,山东省政府制定了《山东省分区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暂行规程》,当时计划将全省分为13个(一说12个)行政督察区。但这个规程并未立即全面推行。同年1月设立了第一、第二、第三三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一专署驻济宁,二专署驻菏泽,三专署驻临沂。同年10月13日增设第四(驻临清)、第五(驻惠民)、第六(驻聊城)、第七(驻牟平)等四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原定增设的还有潍县一带的第八区,但抗战爆发前,事实上未能成立起来)。这七个行政督察区的辖属情况如下:  第一区辖济宁、汶上、东平、嘉祥、鱼台、滕县、邹县、滋阳、曲阜、宁阳等10县,专署驻济宁。  第二区辖菏泽、定陶、曹县、城武、单县、金乡、巨野、郓城、鄄城等9县,专署驻菏泽。鄄城县系1930年10月析濮县黄河以东地区所置,1936年10月14日复裁入濮县,因此该区实际辖8县。  第三区辖临沂、沂水、郯城、峄县、费县、莒县、日照、蒙阴等8县。专署驻临沂。  第四区辖临清、清平、馆陶、邱县、平原、禹城、齐河、恩县、德县、高唐、夏津、武城、长清等13县。专署设临清。  第五区辖惠民、滨县、阳信、商河、高苑、青城、桓台、邹平、长山等9县。专署驻惠民。  第六区辖聊城、博平、茌平、堂邑、冠县、观城、朝城、濮县、范县、寿张、阳谷、莘县等12县。专署驻聊城。  第七区辖牟平、文登、荣成、海阳、福山、蓬莱、黄县、栖霞、招远等9县及长山岛行政区。专署驻牟平。长山岛行政区系1929年冬析蓬莱县一部所置,1935年3月裁入蓬莱县,1937年1月复置。  其余未设行政督察区各县仍直隶于山东省。  ○第二辑南京政府时期(中)(1937年7月~1945年8月)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省行政区划十分复杂,全省有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统治区、日伪统治区三种不同性质的行政系统及与之相应的行政区划;有些县份在某一时期一县之内同时并存两种甚或三种行政体系,可谓犬牙交错;特别是共产党控制的抗日根据地为了适应剧烈变动的战争形势,有利于对敌斗争,其行政区划层级多、变动快,政区的置废析并非常频繁,而且往往打破战前旧有的政区格局,设立了许多双边县、三边县、四边县以及(旧)县中(划小的新)县,至于县以上政区(专区、行政区等)也同样复杂多变。因此,要全面、具体地记录、反映全部行政区划的沿革几乎是不可能的,本节只能择其要者以及相对稳定者加以记述。  一、行政督察区  日本全面侵华后,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只在鲁北津浦沿线稍事抗击后,便于1937年12月27日未放一弹,弃守济南。战前拟设的第八行政督察区及以后各区的设置一度搁置起来。1938年1月11日国民政府将韩复榘逮捕,24日处死。1月23日海军第三舰队司令兼青岛市市长沈鸿烈继韩复榘之后出任山东省主席,将全省划为17个行政督察区。从1938年春到1942年陆续建立了16个行政督察区,1945年初又设立了第十七行政督察区。期间,战前建立的几个区也有多次变动。关于17个行政督察区的辖属,各种资料和著作往往互有 牾,兹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对照参酌,整理如下:  第一区辖肥城、长清、东阿、平阴、东平、汶上、宁阳等县,因受日伪压迫,辖区逐渐南移,至1942年,原一区只有宁阳、汶上二县,滋阳、邹县、滕县、鱼台等县亦在其范围。  第二区辖济宁、菏泽、嘉祥、巨野、郓城、定陶等县。1941年析该区与第六区部分县设立第十六区。1944年第二区改序为第七区。  第三区辖临沂、蒙阴、莒县、沂水、日照等县。  第四区辖临清、清平、馆陶、平原、恩县、德县、禹城、齐河、邱县、高唐、夏津、武城等县。  第五区辖无棣、利津、沾化、乐陵、德平、临邑、陵县等县。  第六区辖茌平、博平、堂邑、冠县、阳谷、寿张、莘县、观城、朝城、濮县、鄄城、聊城等县。  第七区辖荣成、文登、牟平、福山、海阳等县。1942年1月18日国民政府第588次会议决议撤销威海卫管理公署。1944年该区并入十三区。  第八区辖昌乐、安邱、益都、诸城、寿光、高密、胶县、掖县、潍县、昌邑、即墨、平度、莱阳等县。  第九区系由战前的第七区析出,辖栖霞、蓬莱、黄县、招远等县。  第十区辖滨县、阳信、惠民、商河、青城、高苑、桓台、长山、邹平等县。  第十一区辖金乡、单县、城武、曹县等县。  第十二区辖章丘、历城、齐东、济阳、淄川、博山、泰安、莱芜、新泰等县。  第十三区辖莱阳、即墨、平度、昌邑、掖县等县。1939年11月析第八区部分县,设立第十三专区。1944年第七区并入该区。  第十四区辖蒲台、博兴、广饶、寿光、临淄等县。  第十五区辖郯城、峄县、费县、泗水、曲阜等县。1941年初设第十五区时,辖德县、陵县、临邑、德平、乐陵等五县。1944年重新划区排序,将十五区设在鲁南。  第十六区辖菏泽、定陶、范县、濮县、观城等县。1941年设立时,辖邹县、滕县、峄县、郯城等县。1944年始以此区为第十六区。  第十七区辖昌邑、胶县、高密、诸城等县。此区系1945年初设立,所辖县份析自原第八区。  以上各区设立时间先后不一,专署驻地多不固定。且形因势异,政随军移,由于国民党军队(包括该系统的游击队)与共产党八路军、与日伪军之间的进退消长,三角斗争的错综变化,各行政督察区的管辖范围随之扩展或收缩,或者区间调整辖县,或者另立新区、重编序号。更多的情况是国民党控制区与敌占区、与共产党控制区互相交叉、重叠,许多乡村被日伪政权、国民党政权和共产党政权同时征收赋税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至于这些乡村如何缴纳则依各方实际控制程度和基层政权性质而异)。由于日伪军占据城镇和交通沿线,上述各区和县实际施政范围多只限于军事力量所能控制的部分乡村,其中后期设立的一些行政督察区甚至徒有其名,基本上没有有效行政区域。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整个抗战期间,国民党在山东的控制区呈逐渐萎缩的趋势,1943年7月东北军和以牟中珩为主席的山东省政府被迫退出山东、流亡安徽阜阳以后,山东境内已无国民党正规部队,除昌潍等地的游杂部队还有些军事存在以外,其他大部已非国民党的行政范围。因此上述17个行政督察区的统辖区域,只是记其大概,至于每一具体时空的详确变化难以备述。  二、“主席行署区”  抗日战争初期,战前韩复榘系统的行政官员除范筑先、张里元等少数人外,大部分或逃或隐,行政系统基本陷于瘫痪。沈鸿烈的省政府驻地很不固定,由曹县(1938年1月24日至5月底)、而东阿(1938年6月28日前)、而寿张县张秋镇(1938年7月中旬前)、而惠民、利津(1938年底)、而鲁南(蒙阴县鲁村、沂水县东里店、临朐县吕匣店子等),这样辗转迁徙,再加上日军在山东的点线分割,使省政府与各地联系不便,难以有效地行使职能。为图补救,沈鸿烈在任期间,先后设立了三个“主席行署”,使之代表省政府就近指挥,统驭所辖专县重要党务和军、政事宜。  1938年7月于津浦铁路以西地区设立鲁西行署,统管鲁西北的临清第四行政督察区、鲁西的聊城第六行政督察区和鲁西南第二行政督察区及其所属各县。该行署设立初衷本为掌控与共产党合作抗战的第六区专员范筑先的部队及活动,同年12月范氏力战殉国,鲁西局面顿形混乱,该行署亦难以驾驭,至1942年夏第二任行署主任孙良诚投敌后,该行署区即已有名无实。1938年秋大致以胶莱河以东的胶东地区设立鲁东行辕,1939年2月25日鲁东行辕主任卢斌被第八区专员厉文礼杀害后,沈鸿烈将鲁东行辕改为鲁东行署,所辖行政督察区有第七、第八、第九及1939年11月自八区析置的第十三区,共四个区。1938年冬在胶济铁路以北地区设立鲁北行署,辖第五、第十行政督察区及1941年成立的第十四行政督察区。胶济铁路以南的鲁南地区因沈鸿烈本人及其省政府坐镇于该区,故未设立鲁南行署。  战争条件下的行政督察专员多兼游击部队司令、支队长或保安师、旅长等该地区军事主官,既统军又主政,集其实际控制地区的党政军财大权于一身,这就使得行政督察区实际上成为一级政区。主席行署区的划设在国民党省级以下地方政区被日军分割,省政府辗转无定的情况下,对于便利省与专县的联系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毕竟是一种临时措置,至1941年底沈鸿烈因“刺于(学忠)案”暴露而调离山东,继沈鸿烈任山东省主席的牟中珩旋即于1942年2月将沈所设的鲁东、鲁北两个行署撤销。  1944年12月何思源被任命为流亡阜阳的山东省政府主席。何氏鉴于17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除个别地区外,均已瘫痪或瓦解,乃于1945年2月设立鲁西、鲁西北、鲁北、鲁东、鲁中、鲁南六个省内办事处,但也有名无实。  附:日伪统治区的行政区划  1937年10月初,日本华北方面军第二军沿津浦线侵入山东境内,11月27日占领济南,并继续沿津浦、胶济两线南犯、东犯,1938年1月10日日军第四舰队侵占青岛,2月3日占领烟台。至同年11月聊城失陷,山东全境主要城镇和重要交通线沦入敌手。  一、1938年的行政区划  日军在占领地网罗亲日头面人物成立准政权性质的“维持会”,藉以施行统治。济南、青岛两地“维持会”于1938年1月1日、10日先后成立。在此基础上于同年3月5日成立了以马良为省长的伪山东省公署,省以下行政区划实行道、县制,除青岛市直辖于伪华北临时政府外,将全省划分为四道二市,各道、市公署除烟台市稍早外均于同年三4月间成立。  鲁东道  辖平度、掖县、蓬莱、黄县、招远、栖霞、福山、牟平、海阳、文登、荣成、莱阳、即墨、胶县、高密、日照、诸城等17县和一度隶属的烟台市。道公署驻烟台市。1939年6月1日,即墨、胶县二县划归青岛特别市,1940年3月两县分别改称青岛市胶州区、即墨区。  鲁西道  辖济宁、泰安、宁阳、汶上、东平、平阴、东阿、肥城、新泰、莱芜、滋阳、曲阜、泗水、邹县、滕县、峄县、金乡、嘉祥、鱼台、郓城、巨野、曹县、单县、城武、菏泽、定陶、寿张、阳谷、濮县、范县、观城、朝城等32县。1938年4月道尹临时办事处设在济南,5月设道公署于泰安县城,12月迁济宁县城。  鲁南道  辖益都、寿光、昌乐、潍县、昌邑、安丘、临朐、淄川、博山、临淄、桓台、广饶、博兴、长山、高苑、蒙阴、费县、莒县、沂水、临沂、郯城等21县。道公署驻益都。  鲁北道  辖德县、临清、德平、平原、恩县、武城、夏津、高唐、聊城、茌平、博平、清平、冠县、馆陶、邱县、莘县、堂邑、惠民、商河、禹城、临邑、陵县、邹平、阳信、利津、滨县、沾化、无棣、乐陵、蒲台、青城、济东、历城、章丘、济阳、齐河、长清等37县。1939年3月划历城、章丘、长清、济阳、齐河等5县为“模范区”,直隶于伪省公署。  济南市  仅辖面积177.6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济南市区,下不辖县,直隶于伪省公署。  烟台市  伪市公署成立于1938年2月4日(日军侵占烟台之翌日)。初直属于伪华北临时政府。3月鲁东道公署成立后,改属鲁东道,后又直隶于伪省公署。除辖烟台市区外,还辖威海专员区、龙口专员区、长山列岛专员区(设专员办公处,不称公署)。  山东日伪虽号称4道107县,但其军政所能实际控制者初不过数十县,1941年~1942年为其统治巅峰时期,仍有五个县无伪县知事。至于各县广大乡村除“治安区”及设有日伪据点或碉楼一类村庄可以控制外,其余乡村则或者为共产党、或者为国民党、或者为其他地方抗日势力所控制,到抗战后期绝大部分成为共产党八路军的控制区。  二、1940年的行政区划  1939年1月31日原伪山东省公署财政厅长唐仰杜继马良之后出任伪省长。唐于1940年6月11日撤销鲁东、鲁西、鲁南、鲁北四道,降烟台市为道辖市,重新划全省为登州、莱潍、青州、沂州、兖济、泰安、曹州、东临、济南、武定10道。  登州道  辖烟台市、莱阳、海阳、牟平、文登、荣成、福山、蓬莱、黄县、栖霞、招远及龙口特别行政区、威海卫特别行政区等共1市10县2特别行政区。道公署驻烟台市。1943年8月将烟台市及龙口、威海卫2特别行政区由道辖改为省辖。  莱潍道  辖潍县、昌乐、安丘、平度、掖县、昌邑、高密、诸城(曾经属于沂州道)等8县。道公署驻潍县。  青州道  辖益都、临朐、临淄、博山、淄川、长山、桓台、广饶、寿光、高苑、博兴等11县。道公署驻益都。  沂州道  辖临沂、莒县、沂水、日照、费县、郯城、蒙阴(曾经属于泰安道)等7县。道公署驻临沂城。  兖济道  辖济宁、滕县、峄县、邹县、滋阳、曲阜、泗水、宁阳、汶上、金乡、嘉祥、鱼台等12县。道公署驻济宁。  泰安道  辖泰安、东平、东阿、平阴、肥城、莱芜、新泰等7县。道公署驻泰安。  曹州道  辖菏泽、曹县、阳谷、寿张、范县、濮县、观城、朝城、巨野、郓城、单县、定陶、城武等13县,其中阳谷、寿张2县曾一度属于东临道。曹州道公署驻菏泽。  东临道  辖临清、德县、禹城、聊城、平原、恩县、夏津、武城、高唐、冠县、馆陶、丘县、堂邑、莘县、茌平、博平、清平等17县。道公署驻临清,一度驻禹城、德县。  济南道  辖历城、长清、章丘、济阳、齐河、齐东、邹平等7县。道公署驻济南市区。  武定道  辖惠民、商河、临邑、阳信、乐陵、滨县、德平、陵县、沾化、无棣、利津、蒲台、青城等13县。道公署驻惠民。  济南市仍由省直辖。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山东抗日斗争形势也日趋好转,迫使日伪军不得不逐步收缩,猥集于县城,不但广大乡村已不能控制,一些县城也纷纷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克复,仅1944年山东省津浦路以东(路西时属冀鲁豫边区)地区就光复了沂水、利津、临邑、乐陵、文登、莒县、荣成、海阳、栖霞等县城,日伪在山东的行政架构日渐坍塌。  ○第三辑南京政府时期(下)(1945年8月~1949年8月)  抗战胜利前夕,除日伪军盘踞的“点”、“线”以外,山东大部分地域已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控制,至1945年8月中共领导的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拥有121个县、市政权。国民党政府新任命的山东省主席何思源于同年六7月间秘密潜入山东时,国民党在山东只有如寿光、平度、昌邑、即墨、崂山、胶县等几小片寥落的棋子地块。  日本投降后,何氏收编了国民党一些游击队残部和伪军,夺占了八路军控制的一部分县城。与此同时,山东八路军分作鲁中、滨海、胶东、渤海、鲁南等五路大军对拒不向八路军投降的日伪军发动进攻,至9月底,共克复63座县城(津浦路东46座,路西17座)及烟台、威海卫等城市和军事要地。解放军为阻止国民党正规军沿津浦路北进,于同年10月18日至12月27日发起津浦路战役。战役结束后,国民党所能控制的县市由35个缩减为24个,至1946年1月中旬进而减至14个县市。其中只有济南市和昌乐县能控制全境;有12个县虽占领县城,但县境大部却是中国共产党的控制区;有22个县只能在境内部分地区活动,县城和大部地区均已成为解放区。  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继续组建县政府,截至1946年底共组建33个县政府:滋阳、曲阜、泗水、邹县、滕县、济宁、郯城、临沂、长清、历城、潍县、昌乐、章丘、邹平、齐东、博兴、青城、广饶、临淄、临朐、寿光、高密、即墨、诸城、胶县、平度、金乡、菏泽、枣庄、黄县、海阳、莱阳、招远。1947年下半年解放军又解放了其中的诸城、邹平、齐东、博兴、青城、广饶、临淄、寿光、临朐、海阳、莱阳、黄县、平度、招远、胶县、高密、枣庄等17县。到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国民党在山东的各县政府基本上全部解体。  尽管在国共内战期间,国民党在山东实际能够控制的县十分有限,但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对于全省政区划分还是在名义上沿用抗战期间所划的17个行政督察区,并于1945年11月将省政府在阜阳流亡中所设的6个有名无实的省内办事处撤销。截止到1946年4月,何思源政府设计的全省行政区划格局,除青岛外,全省共有17个行政督察区、3个市、2个特别行政区。  第一区辖滕县、邹县、滋阳、宁阳、鱼台等县。专署暂驻临城。  第二区辖济宁、嘉祥、巨野、郓城、寿张、东平、汶上等县。专署驻滋阳。  第三区辖临沂、蒙阴、沂水、莒县、日照等县。专署暂驻临城。  第四区辖德县、平原、恩县、高唐、夏津、武城、临清、馆陶、邱县、清平、禹城、齐河、长清等县。专署暂驻禹城、高唐边。  第五区辖德平、陵县、临邑、乐陵、无棣、沾化、利津等县。专署暂驻德县。  第六区辖聊城、茌平、博平、冠县、莘县、堂邑、朝城、阳谷、东阿、平阴、肥城等县。专署驻聊城。  第七区辖荣成、文登、牟平、福山等县。专署暂驻高密。  第八区辖潍县、昌乐、安丘、益都、临朐等县。专署驻潍县。  第九区辖蓬莱、黄县、招远、栖霞等县。专署暂驻城阳。  第十区辖惠民、滨县、阳信、商河、高苑、青城、邹平、长山、桓台等县。专署暂驻张店。  第十一区辖曹县、成武、金乡、单县等县。专署暂驻曹县南境。  第十二区辖历城、章丘、齐东、济阳、淄川、博山、新泰、莱芜、泰安等县。专署驻历城。  第十三区辖即墨、海阳、莱阳、平度、掖县等县。专署驻即墨。  第十四区辖蒲台、博兴、广饶、寿光、临淄等县。专署暂驻寿光、昌乐边。  第十五区辖峄县、郯城、费县、泗水、曲阜等县。专署暂驻峄县韩庄镇。  第十六区辖菏泽、定陶、濮县、范县、观城等县。专署暂驻滋阳。  第十七区辖昌邑、胶县、高密、诸城等县。专署暂驻 山车站。  济南市,市公署驻济南。  烟台市,市公署暂驻青岛。  威海市,市公署暂驻青岛。  利(津)广(饶)沾(化)(无)棣垦区管理局,暂驻张店。  临(清)冠邱特别行政区,主任公署暂驻高唐。  以上可见,不少行政单位连其市、区公署都不能设在本辖区境内,至于有效行政可想而知。此后随着国民党军队的推进,一度占领了一些地区和县份,但在四年内战期间,即使国民党进攻的巅峰时期也未能对山东全省实施全面的行政统治。1946年、1947年华东野战军(1947年1月由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成立,1949年2月9日改称第三野战军)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又于1948年9月24日解放济南,1949年6月2日解放青岛,8月20日解放国民党军队占领的山东省最后一块地方长山列岛,国民党及其军、政势力从此彻底退出山东。  另外,1947年3月-8月间曾设立鲁东、鲁西南两个行署区,分领各行政督察区,具体情况不详。1948年6月该两行署被撤销。  ◎第三类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的行政区划  ○第一辑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行政区划  1937年9月30日日本侵略军侵入鲁境。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所部第三集团军等部在鲁北稍事抗击后即转为消极避战,同年12月27日韩部济南守军未放一枪全部南撤。至1938年夏徐州会战后期,山东全境主要城镇和交通干线沦于日本侵略军之手。  中共山东省委在此期间在全省各地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组建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开始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从而开始有了行政区划。1938年春首先在胶东蓬莱、黄县、掖县三县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同年8月以此三县为基础设立北海行政督察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设置的第一个专区。同年9月在冀鲁边区的8县设立冀南第六行政督察区,其中乐陵、庆云、无棣、宁津等4县为今山东省所辖市、县。  到1940年具备了建立省级政权的条件,遂于同年8月经由山东省各界救国联合大会选举产生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和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简称“战工会”)。1943年8月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改称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简称“政委会”)。1945年8月13日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改为山东省政府。这时山东省共辖胶东、渤海、鲁中、鲁南、滨海5个行政区(行政公署辖区)、22个专区、127个县及县级政区。  县及县级抗日民主政府的情况也比较复杂,除了完整意义上的县以外,往往在新开辟的某县一部分地区或若干县之间的毗邻地区设立县级办事处或县级行署,这种办事处或行署的辖区当时有不少被径称为县,这类行政单位凡存在时间较长者,本志亦适当予以记述。为了行文的方便,有时即以行政机构代称相应的政区。  今山东省辖区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时期除个别专区少数县份外,分属于山东和冀鲁豫两大行政区。两区以津浦铁路为界,其间分合隶属有一个变化过程。1941年7月鲁西行政区与冀鲁豫行政区合并,仍称冀鲁豫行政区,原鲁西第一(泰西)、第二(运西)、第三(鲁西北)、第四(运东)共4个专区划为冀鲁豫第一、二、三、四专区,原鲁西区之湖西专区则直属山东省。1942年10月湖西专区也划归冀鲁豫行政区。  一、鲁南行政区  抗日战争时期的鲁南区的行政区域南抵陇海铁路,北以滋(阳)临(沂)公路为界与鲁中行政区相接,西达微山、昭阳、独山、南阳湖即所谓"南四湖",东至沂、沭河之间(一度辖有黄海之滨的赣榆等县、赣榆今属江苏省)。  鲁南行政区1940年6月初设时其行政单位(政权机构)称专署,其下相当于专区级的行政单位则称行署。1944年秋鲁南专署改称鲁南行政主任公署,原辖之各行署相应改为专署。  (一)鲁南第一行署  1940年7月成立,辖临沂、郯城和现属江苏省的东海、赣榆、邳县等。1941年8月改称鲁南第三行署,辖临沂、郯城、峄县、邳县、临西、临郯费峄四县边联等县。1944年8月鲁南第三行署改为鲁南第三专署,先后辖临沂、峄县、赵 、兰陵、运河、邳县等。  (二)鲁南第二专署  其前身为1943年7月成立的运河地区行政委员会,时辖运(河)北、沛滕边、峄县等。1944年10月(一说6月)撤销运河行政委员会,成立鲁南第二专署,辖临城、凫山、双山、峄县和铜山办事处等。  (三)鲁南第三行署  1940年7月成立,1941年8月改称鲁南第一行署,先后辖泗水、湖东、邹滕边、滕峄边等办事处(县级)和邹县、费滕、沛滕边县、滕东、双山等县。1944年秋鲁南第一行署改称鲁南第一专署,先后辖邹县、费南、双山、温河、赵 等县。  (四)鲁南第四行署  1941年8月成立,辖苍马(临沭)、郯城、赣榆、东海(海陵)等县。1942年3月,该行署与鲁中第五专署辖区合并为滨海专区。  二、鲁中行政区  鲁中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域是指沭河与津浦铁路之间、南北滋(阳)临(沂)公路与胶济铁路之间的地区。作为行政建制的萌芽可推溯至1940年10月中共山东第七(鲁中)区党委成立之时,当时区党委专设政府工作部主管其事。1942年5月成立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是为鲁中区行政主任公署(1945年7月成立)的前身。该区先后辖泰山、沂蒙、泰南、沂山、鲁山等7个专区或专区级政区。  (一)泰山(鲁中第一)专区  该专区是鲁中区设立最早的专区。早在1939年5月即在泰安、莱芜、历城、章丘四县成立泰莱历章四县联合办事处。同年9月由四县联办扩建为泰莱历章淄(川)博(山)新(泰)七县联合办事处。1940年4月正式成立泰山区行政专员公署,辖泰安、莱芜、章丘、历城、淄川、博山、新泰、益都等县和泰(安)宁(阳)办事处。1940年5月前为中共山东省第一区(所谓大鲁南区即胶济、陇海、津浦三条铁路和黄海以西的广大地区)党委所领导,5月后一区党委撤销,直属于中共山东分局,同年8月属山东省战工会领导。1942年5月属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1945年7月属鲁中区行政主任公署。  (二)沂蒙(鲁中第二)专区  1941年2月设立,初直属于山东省战工会,1942年5月属鲁中行联合办事处,1945年7月属鲁中区行政主任公署。辖沂南、沂北、沂水、蒙阴、费东、沂临边等县。  (三)蒙山联合办事处  1941年7月中共鲁中区党委于蒙山地区设立蒙山区行政联合办事处,辖费东、费北、蒙南等县级行政单位。1942年3月撤销。  (四)益临淄博四县行政联合办事处  1941年7月中共鲁中区党委设立该办事处,领辖益都(胶济铁路以南)、临朐、淄川(张店-博山铁路以东)、博山(部分区)等地。1944年7月撤销。  (五)泰南(鲁中第三)专区  1941年9月于泰(安)莱(芜)公路以南、滋(阳)临(沂)公路以北、津浦铁路以东、沂蒙山区以西地区设立泰南区行政联合办事处,辖泰安(南部)、泰(安)宁(阳)、新(泰)蒙(阴)等县。1942年3月蒙山联合办事处撤销,所辖费北、蒙南划归泰南办事处管辖。1944年初泰南行政联合办事处改为泰南区行政专员公署,属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领导。泰南专区先后辖泰安(南部)、泰宁、费北、泰泗宁、新甫、新泰等县。1945年10月泰南专区撤销,新泰、泰宁、费北县划归沂蒙专区,泰安(南部)、新甫划归泰山专区。  (六)沂山(鲁中第四)专区  1944年1月设立沂山专区,属鲁中区行政联合办事处,辖沂北、莒沂、临朐、安丘、昌乐、淮安等县。  (七)鲁山(鲁中第五)专区  1944年7月设立鲁山专区,属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辖沂源、博山、益都等县。1945年8月鲁山专区撤销,沂源县划归鲁中第二专区,益都县划归鲁中第四专区,博山划归新成立的淄博特区。  (八)滨海专区  1941年8月在滨海各县行政联合办事处(初称莒日临赣四县联合办事处,属中共鲁中区党委领导)辖区的基础上设立滨海专区,属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1942年4月改为直属于省战工会。先后辖日照、莒南、莒中、赣榆、沭水、临沭、郯城等县。  三、鲁西行政区  鲁西区在抗日战争时期大致是指津浦铁路以西、冀鲁豫和冀南行政区之间的地区,大致包括今聊城市和泰安、济宁、菏泽、德州等市辖区的各一部分。  在鲁西行政主任公署成立之前,曾存在过两个行政区域大体相当于专区、但级别却略高于专区的行政单位,即鲁西北行政委员会和泰西行政委员会。八路军115师与中共鲁西区党委联合成立的鲁西军政委员会于1939年9月建立鲁西北行政委员会,同年10月建立泰西行政委员会。前者辖冠县、馆陶、莘县、邱县、阳谷、临清等县。后者辖长清、肥城、汶上、东平、泰安、平阴等县。  1940年4月撤销鲁西北和泰西两行政委员会,建立鲁西行政主任公署,下辖泰西、运西、鲁西北、运东、湖西五个专区和巨南办事处。  (一)泰西(鲁西第一)专区  1939年底设立,属泰西行政委员会领导,1940年4月属鲁西行政区。辖长清、肥城、东平、平阴、汶(上)东、滋阳(兖州)、宁阳、泰安(西)、东阿等。  (二)运西(鲁西第二)专区  1940年4月设立,大体位于运河以西黄河故道沿岸地区。辖郓城、郓南、寿张、鄄城、观城和今属河南省的濮县、范县等县及巨(野)菏(泽)、汶(上)西、济宁等县级抗日办事处。  (三)鲁西北(鲁西第三)专区  1940年4月设立。辖馆陶、冠县、邱县、朝城、莘县、临清、堂邑等县。馆陶、邱(丘)县今属河北省。  (四)运东(鲁西第四)专区  1940年4月设立。辖聊城(筑先)、清平、东阿、博平、茌平、阳谷、齐河、禹城等县和阿东办事处(县级)。  (五)湖西专区  1940年7月设立。位于微山湖等南四湖以西的苏鲁边区,辖单县、济宁、金乡、嘉祥、鱼台和今属江苏省的丰、沛等县以及单西南、曹芳、沛滕边等几个县级的行政办事处。1941年7月鲁西行政区与冀鲁豫边区合并后,湖西专区直属山东省战工会领导。至1942年10月划归冀鲁豫边区。  (六)巨(野)南办事处  全称为巨菏金嘉成五县联合办事处,简称巨南办事处或五县联办。1941年2月由中共鲁西区党委设立。名曰五县联办,并非实辖五县,实际只负责巨野、菏泽、金乡、嘉祥、成武五县结合部的行政。  四、胶东行政区  胶东,作为地域概念早已存在,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是从1941年2月胶东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开始的。同年4月省战工会将该行政区域具体划定为“以潍县(全县在内)、高密(全县在内)、安邱之西门口(在内)以北及胶县之张哥塞(在内)、曹文(在内)两地以北为界,上属各县迤东与东北各县均属之”。还规定潍县至青岛段胶济路工作亦归胶东。(1946年7月滨北专区划归胶东行政区,将在第二节记述)。1942年7月撤销胶东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1944年4月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改称胶东区行政公署。该行政区隶属于山东省战工会(政委会),先后辖北海、东海、西海、南海、中海等专区和烟台行政联合办事处。  (一)北海专区  该专区两度设立,第一次在1938年8月,隶属于中共胶东特委,辖蓬莱、黄县、掖县三县。同年冬出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经与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方面谈判,共产党撤销北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正式承认共产党领导的蓬、黄、掖三县抗日民主政府。1939年12月中共胶东特委设立蓬黄掖行政联合办事处,至1940年4月撤销该办事处,二度成立北海区行政专员公署,辖蓬莱、黄县、掖县、招远、栖霞、福山等6县。  (二)东海专区  1940年9月设立。先后辖威海卫行政办事处、荣成、文登、牟平、海阳、牟海行署(乳山县)、文西行署(昆嵛县)等。  (三)西海专区  1940年11月设立。辖掖县、平度、莱阳、招远、昌邑、潍县等县和掖南、平南、平西、招北等几个县级行署。  (四)南海行政区(专区级)  抗日战争时期该区未设专署,1941年7月设南海行政联合办事处,辖莱阳(莱西)、即墨、五龙等县和莱(阳)东、平(度)南、平(度)东、莱西南、即(墨)东等几个县级行署。  (五)中海专区  1945年5月析东海和南海两区各一部分县及胶东行政区直属的牙前实验县设立中海专区,辖牙前、海阳、五龙等县和莱东、即东等县级行署。同年9月撤销。  (六)烟台特区行政联合办事处  1944年4月设立于烟台市郊区,实际行政区域不大(福山和牟平各一部分),系胶东区行政公署派出机构。  1945年8月22日胶东行署发布命令,将县级行署一律改称县政府,南海行政联合办事处改为南海专署。  五、清河行政区  清河行政区在本省东北部,东与胶东、南与鲁中、西北与冀鲁边三大行政区相接。具体行政区域南起胶济铁路,东北濒渤海,西达章丘、历城一带,东界初为寿光东境,后扩至昌邑胶河以西。因小清河流经区境而得名。1940年5月始设专区,辖历城、邹平、齐东、章丘、长山、桓台、临淄、高苑、博兴、蒲台、青城、益寿、寿光、广饶等县。1940年12月清河专区改为清河行政区,专署改为行政主任公署,下辖清东、清西两个分区(相当于专区)。1941年7月清东、清西分区分别改为专区,同年10月析清东、清西两专区各一部分县设立清中专区。1943年10月增设垦区专署(后改称垦利专署)。至此清河行政区共辖四个专区。1944年3月撤销清河行政区与同时被撤销的冀鲁边区合并组建渤海行政区。  (一)清东专区  1941年1月设清东分区,同年7月改为清东专区。该分区、专区先后辖清河区东部的益(都)北、益(都)寿(光)广(饶)、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广饶、蒲台、广北、寿光、寿(光)潍(县)、昌邑等县。  (二)清西专区  1941年1月设清西分区,同年7月改为清西专区。先后辖邹平、长山、高苑、长(山)桓(台)等县。  (三)清中专区  1941年10月设清中专区。1942年6月一度撤销,1943年10月以原行政区域设立清中办事处。清中专署、清中办事处辖临淄、桓台、博兴、蒲台、广(饶)博(兴)蒲(台)、广(饶)北等县。  (四)垦区(专区)  所谓垦区,是指当时的利津、广饶、沾化、无棣等几县的东北滨海地区,原系“荒碱无人之地”,因在黄河之尾,由黄河多次决口淤为良田,清末至民国招民开垦,形成“垦区”这一地域概念。1941年秋中共清河区党委、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初步开辟了垦区,1943年5月建立中共垦区地委,同年10月成立垦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垦利、利津、沾化、滨县等县。  六、冀鲁边区  该区位于山东省北部与河北省东南部的毗邻地带,西起津浦铁路和运河,东濒渤海,南隔黄河与清河区相接,北抵独流减河。大致包括今山东省德州市、滨州地区的各一部分(十个多县、市)和河北省沧州地区的一部分(七个多县、市)。  冀鲁边区作为政区名称出现于抗日战争初期。1938年7月建立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该地区工作由中共山东省委划归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129师领导,暂由冀鲁豫省委代管。边区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逐步开辟扩展的过程。1938年9月在乐陵、沧县等8县设立专区,为冀南行政区第六专区亦称津南专区。1940年3月设立鲁北行政委员会,同年9月将鲁北分设两个专区,分别为冀南第七、第八专区。1941年2月冀鲁边区划归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领导,行政上相应地属山东省战工会,原冀南行政区第六、七、八专区依次改为冀鲁边区第一、二、三专区。根据1941年4月山东省行政区域划分,冀鲁边区为全省六大行政区(战略区)之一。1942年11月成立冀鲁边区战时行政委员会,至此始有边区正式的行政机构。1944年3月与清河行政区合并为渤海行政区。  (一)冀鲁边第一专区  1938年9月建立,时属冀南行政区,编序为冀南第六专区,初辖沧县、南皮、盐山、庆云、宁津、东光、无棣、乐陵等8县。后因划入、析置、合并或改名而为该专区所辖的县还有新海、鬲津、靖远、振华、新棣等县。1942年12月改属山东省冀鲁边区,编序为冀鲁边第一专区。  (二)冀鲁边第二专区  1940年9月设立,为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1942年12月划归山东省为冀鲁边第二专区,辖临邑、临(邑)北、齐河、齐临、陵县(1941年10月改称匡五县)、德县、平原、平禹、禹城、济阳等县或县级办事处。  (三)冀鲁边第三专区  1940年9月设立,为冀南行政区第八专区。1942年12月划归山东省,为冀鲁边第三专区。辖商惠、阳信、无棣、新海、新青、靖远等县。  七、渤海行政区  1944年1月决定清河与冀鲁边两大战略区合并为渤海区,以适应新的抗日斗争形势,同年3月1日正式成立渤海区行政公署。这是抗战后期山东省行政区划较大的一次调整。渤海行政区全区42个县,人口近千万。下辖六个专区,原冀鲁边第一、二、三专区依次为渤海行政区第一、二、三专区;原清河区的垦区、清东、清西专区依次为渤海区第四、五、六专区;原清河区清中专区同时撤销,分别划归第四、五、六专区。1945年4月设羊角沟市,直属于渤海行政区。因该区东北濒临渤海,故区名渤海。  (一)渤海区第一专区  下辖沧县、东光、南皮、乐陵、振华(宁津)、吴桥、东(光)南(皮)、东(光)吴(桥)、沧(县)青(县)新(海)静(海)四边等县。  (二)渤海区第二专区  下辖齐(河)临(邑)、德平、平(原)禹(城)、济阳、匡五(陵县)、德县等县。  (三)渤海区第三专区  下辖商(河)惠(民)、惠民、无棣、阳信、沾(化)阳(信)(无)棣、靖远(盐山)、新海、新(海)青(县)、惠济商三边县等县。  (四)渤海区第四专区  前身为原清河区垦区,下辖垦利、利津、沾化、滨县、蒲台、沾(化)利(津)滨三边、蒲(台)利(津)滨三边等县和一个海上办事处(县级)。  (五)渤海区第五专区  前身为原清河区清东专区。下辖临淄、博兴、广北、广(饶)博(兴)蒲(台)三边、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寿光、昌邑、潍县、寿潍、昌潍等县。  (六)渤海区第六专区  前身为原清河区清西专区。下辖邹平、长山、桓台、齐东、高苑、青城、历城等县。  八、滨海行政区  该行政区为山东省六大战略区(1944年3月后为五大战略区)之一。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该区西以沂河为界与鲁南、鲁中两行政区相接,南、北分别以陇海和胶济两铁路为界,东濒黄海,故区名滨海。该区原为专区,属鲁中行政区(详本节“鲁中行政区·滨海专区”)。1942年4月鲁中滨海专区与鲁南第四(沭海)行政区(专区级)合并,仍名滨海专区,直属于省战工会。1943年4月滨海区升格为省与专区之间的行政区(山东从军事上通常称这种行政区为战略区),但仍沿用滨海专区的名称。时辖日照、莒南、莒中、沭水、临沭、赣榆、海陵等县和莒北、日(照)北、马陵等县级行政单位。此后陆续设立了三个行署(相当于专署)。1945年4月滨海专区改为滨海行政区(行政机构为行政主任公署),原滨海专署所属三个行署相应改为第一、二、三专署。  (一)滨海第一(滨北)专区  1943年9月设立,先后辖莒北、日北、诸城、诸莒边、诸胶边、藏马、珠山、高密、胶县等。  (二)滨海第二(滨南)专区  1943年10月设立。辖临沭、郯城、沭水、海陵等县。  (三)滨海第三(滨中)专区  1944年6月设立,辖莒南、莒中、日照、莒临(沂)、赣榆、芦山等县。  在1943年9月、10月滨海第一、二行署成立后,1944年6月第三行署成立前,莒南、莒中、日照、赣榆、莒临(沂)等五县为滨海专署(相当于行政主任公署)直辖。  九、直辖于省的专区及其他行政单位  (一)滨海专区  1942年4月前属鲁中行政区(详本节二、鲁中行政区滨海专区)。1942年4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决定,中共鲁中区第五(滨海)地委,与中共鲁南区第四(沭海)地委合并成立中共滨海地委,直属山东分局,与此相应,滨海专区直属省战工会领导。先后辖日照、莒南、莒中、沭水、赣榆、海陵、临沭、郯城等县。1943年4月滨海专区升格为省与专区之间的行政区(详本节八、滨海行政区)。  (二)济南市抗日民主政府  1943年7月于济南南部山区建立济南市政府办事处。1944年1月建立济南市抗日民主政府,该政府设在章(丘)历(城)泰(安)边区根据地内,主要是开展敌占区工作,对日伪侵占的济南市区暂未能行使行政管辖权。  (三)青岛办事处  1943年10月成立,办事处驻地在莒南县,后移诸城马耳山一带,开展青岛市敌占区工作。  十、冀鲁豫、冀南两行政区所辖现山东省津浦铁路以西地区的行政区划  冀鲁豫边区西起平汉铁路与太行区相接,东抵津浦铁路与山东省相连,北隔漳河、徒骇河与冀南区相望,南达陇海铁路(一度越过陇海路)与豫皖苏相邻。该边区作为政区经历多次变化,有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  1940年4月建立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始有冀鲁豫地区名(抗日战争爆发前曾有直鲁豫的称谓)。1941年1月成立冀鲁豫边区行政主任公署,始作为政区名,这时的冀鲁豫边区为与后来扩大了的冀鲁豫相区别,亦称小冀鲁豫,辖直南、豫北、鲁西南三个专区。同年7月与鲁西行政区合并,但湖西专区仍属山东省。合并以后仍称冀鲁豫边区,隶属于同时成立的晋冀鲁豫边区,下辖七个专区和一个专区级办事处,其中属今山东省辖区的有第一(泰西)、二(运西)、三(鲁西北)、四(运东)、七(鲁西南)等五个专区和巨南五县联合办事处。同年9月晋冀鲁豫边区改为不以地名、而以序号命名各专区,上述冀鲁豫边区中今属山东省的几个专区依序编为晋冀鲁豫边区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专区。1942年7月在泰西、运东、运西三专区结合部设一个新专区,为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三专区。同年10月湖西专区亦划归冀鲁豫边区。同年12月调整行政区划,由原辖八个专区合并为六个,其中第二十三专区撤销,并入第十七专区。八个专区中属于今山东省者有第十六(泰运)、十七(运西)、十八(鲁西北)、二十(鲁西南)、二十一(湖西)等五个专区。1944年8月各专区专名仍恢复以“冀鲁豫”加序号命名,原晋冀鲁豫第十六、十七、十八、二十、二十一等五个专区,依次命名为冀鲁豫第一、八、七、十、十一专区。1945年5月(一说4月)冀鲁豫边区一度与冀南行政区合并(早自1944年6月两行署就开始合署办公)。这时的冀鲁豫边区范围达到最大。1945年10月原冀鲁豫边区与原冀南行政区仍然分置,原辖区不变。  (一)鲁西南专区  1941年5月设立,为冀鲁豫第三专区。同年7月随鲁西区与冀鲁豫边区的合并,排序为冀鲁豫第七专区。同年9月改称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二专区,先后辖菏泽、曹县、定陶、东明、东垣、南华、考城(今属河南)等县及曹东南抗日办事处(县级)。1942年12月改称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专区,辖菏泽、南华、齐滨、曹(南)县、成(武)曹、定陶、东明、东(明)(长)垣及今属河南省的考城、民权等县。1944年8月改称冀鲁豫第十专区,辖县增加了一个今属河南省的虞城县,余无变化。  (二)泰西专区  1939年底设立,初属泰西行政区,1941年7月鲁西与冀鲁豫两区合并后改为冀鲁豫第一专区。辖泰安(津浦铁路以西部分)、肥城、长清、河西(长清县黄河以西部分)、平阴、汶南、宁阳等县。同年9月改称冀鲁豫边区第十六专区。1942年12月与运东专区合并设立泰运专区。  (三)运东专区  1940年4月设立,为鲁西行政区第四专区。1941年7月改称冀鲁豫第四专区,同年9月改称晋冀鲁豫边区第十九专区。辖县与属鲁西区时相同。1942年12月与泰西专区合并为泰运专区。  (四)泰运专区  1942年12月(一说1943年初)由泰西和运东两专区合并设立。为晋冀鲁豫边区第十六专区。1945年5月冀鲁豫与冀南两区合并为新的冀鲁豫边区时,排序为冀鲁豫第一专区,又称泰运专区。辖泰山以西、运河以东各县、泰安(津浦路西)、肥城、长清(原长清黄河以西部分)、峰山(原长清黄河以东部分)、平阴、宁阳、筑先(聊城)、阳谷、东阿、阿东(1943年春与平阴合并为平阿县)、茌平、齐(河)禹(城)、博平、清平(1943年划归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等县。  (五)运西专区  1940年4月设立,原属鲁西行政区。1941年7月改为冀鲁豫第二专区。辖郓城、鄄城、巨(野)菏(泽)、郓南、昆山、汶上、寿张和今属河南省的濮、范等县。同年9月改为晋冀鲁豫第十七专区。1942年12月撤销晋冀鲁豫第二十三专区(昆[山]张[秋]专区),并入第十七专区。1944年1月第十八(鲁西北)专区撤销,辖县大部并入第十七专区。在第十七专区存在期间先后辖有昆山、郓城、鄄城、临泽、汶上、东平、寿张、张秋、观城等县和鄄西办事处以及今属河南省的昆吾、清丰、尚和、濮县、范县等。1944年8月晋冀鲁豫第十七专区改为冀鲁豫第八专区,辖昆山、南旺、郓城、鄄城、郓(城)巨(野)、临泽、南华、观城、南峰、寿张、张秋、汶上、东平等县及上述今属河南省的五个县。同年12月在第八专区之下设立两个办事处分别代表专署领导一部分县。第一办事处以同年6月组建的昆张东汶寿五县办事处为基础,辖昆山、张秋、东平、汶上、寿张、南旺等六县;第二办事处辖临泽、郓巨、南华等县。  (六)昆(山)张(秋)专区  1942年7月设立,为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三专区,辖昆山、张秋、东平、汶上、寿张等五县。同年12月撤销,并入运西专区。  (七)鲁西北专区  1940年4月设立,原属鲁西行政区。1941年7月鲁西与冀鲁豫两区合并后,改为冀鲁豫第三专区。同年9月改称晋冀鲁豫边区第十八专区。1943年7月划归冀南行政区。1945年5月(一说4月)冀南行政区与冀鲁豫边区合并为新的冀鲁豫边区,鲁西北专区为冀鲁豫第七专区。该专区先后辖冠县、莘县、莘朝(城)、朝城、观城、朝(城)北、聊西、馆陶、邱县、临清、卫东、南峰、冠堂(邑)边、清平、元城、永智等县和县级办事处。  (八)湖西专区  1940年7月设立。1942年10月划归冀鲁豫边区。同年12月排序为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专区。1943年1月巨(野)菏(泽)金(乡)嘉(祥)成(武)五县联合办事处及其所辖五县划归该专区,但五县联办之建制依然保留。1944年8月改称冀鲁豫第十一专区,辖单县、金曹(原曹芳办事处改建)、临河(原单西南办事处改建)、巨野、成武、金巨、嘉祥、鱼台、济宁等县及今属江苏省的丰县、沛县、沛铜、华山、今属安徽省的砀山等县。  (九)巨(野)南办事处  最早始于1939年7月在巨野、定陶、成武、嘉祥、菏泽等县毗邻地区建立的准政权机构巨菏金定成五县边抗日总动员委员会。该机构在湖西“肃托”事件中解体。后于1941年2月在巨野、菏泽、金乡、嘉祥、成武五县毗邻地区设立巨菏金嘉成五县联合办事处,同年7月划归冀鲁豫行政区,下辖巨野、成武、嘉祥、金(乡)巨(野)等县。1943年1月成建制地划归湖西专区。  (十)冀南第六(卫东、运东)专区  原为中共鲁西区党委第五(卫东)地委所辖区域,但当时未设立专区。1939年1月成立中共鲁西区鲁西北特委,同年春夏间改建为中共鲁西区第三地委,同年11月改称卫东地委(卫东,系指卫运河以东)。1940年春改称鲁西第五地委,但仍习称卫东地委。是年底,该地区抗日斗争形势日趋恶化,与鲁西区党委联系甚不为便,因而由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于1941年1月将该地委划归中共冀南区党委领导。1941年3月始设卫东专区(一说称冀南行政区运东专区),下辖高唐、恩县、平原、夏津、禹城、武城、清河等县。同年11月,卫东专区撤销,禹城县划归冀鲁豫第四专区外,其余各县划归冀南第六专区。1943年9月冀南第六专区于恩县设(卫)运(河)东办事处,辖高唐、夏津、平原、恩县等四县。1944年5月运东办事处撤销,所辖四县复归冀南第六专区。  附记:原属山东省的馆陶、邱县、临清等三县于1940年5月划归冀南行政区,临清属冀南第四专区,其余2县属冀南第三专区。  ○第二辑山东解放区的行政区划  就中国革命史而言,早在抗日战争后期即有“解放区”的提法。这里的“山东解放区”,按照习惯,特指抗日战争胜利后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一历史时期。  临近抗日战争胜利时,不算津浦路西地区,山东省共有五个行政区、22个专区、127个县,胶东、渤海、鲁中、鲁南、滨海等五大行政区连成一片,只有济南、青岛、潍县及当时隶属于山东省的徐州等少数孤立的城市尚为日军盘踞,正式建立省政府的条件业已成熟,乃于1945年8月13日将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改为山东省政府,省政府机关驻临沂。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党、政、军组织机构适应新的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1945年九10月间,中共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肖华等率山东部队6万多人和党政干部6000多人进军东北,陈毅、饶漱石等率新四军军部及部分主力北上山东,同年10月中共山东分局和华中局合并为中共华东中央局;山东军区部分主力和新四军开进山东的主力组成津浦前线野战军,在津浦铁路徐州至济南段发起津浦路战役,一方面向拒不向解放区军民投降的日伪军发动进攻,迫使其缴械,另一方面向自徐州北犯、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的的国民党部队实行自卫反击,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胜利。  1946年1月津浦前线野战军改组为山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同年5月国民党三个正规军及其收编的伪军20余万人向山东解放区进行“蚕食”。同年6月7日至16日山东野战军在津浦、胶济沿线实行反击,攻克了德州、泰安、枣庄、周村、张店、胶县、高密、即墨等城镇,除青岛、潍县、济南、兖州等孤立据点外,山东全境均成为解放区。同年6月26日蒋介石发动全国规模的内战,山东成为国民党军队主要的进攻方向。  为适应形势的变化,7月20日省参议会和省政府决定原滨海行政区第一专区划归胶东行政区,原滨海行政区改为滨海专区,直隶于省。1947年1月取得鲁南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队5300余人的胜利,此后山东成了华东地区的主战场。同年2月由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组成的华东野战军取得了莱芜战役歼敌5600余人的胜利。国民党由于在全国各战场迭遭败绩,不得不于同年3月由全面进攻转为对陕北和山东两大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山东军民经过孟良崮战役等一系列胜利,基本上打破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1948年3月至7月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组织了胶济铁路西段、中段、津浦铁路中段等战役,解放了周村、张店、潍县、兖州等重要城镇和大片地区,使胶东、渤海、鲁中、鲁南、滨海等解放区基本上连成一片。这时行政区划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调整,将鲁中、鲁南两行政区和滨海专区以及原属冀鲁豫区的泰西专区合并为鲁中南行政区(习称大鲁南),设立了潍坊特别市、昌潍专区。9月济南解放,设济南特别市。1949年3月山东省政府改称山东省人民政府。同年6月2日解放青岛,8月20日解放长山列岛,实现了山东全境解放。  此时,山东省除津浦铁路以西隶属于平原省的九个专区、两个市(泰西专区已划归鲁中南行政区)外,共辖胶东、渤海、鲁中南三大行政区,一个直辖专区(昌潍)、济南、青岛两个市、一个特别市(潍坊)。  一、胶东行政区  该行政区在解放战争时期区划变动不大。除抗日战争胜利后设立烟台、威海卫两市及莱阳城厢等特区,九个县级行署一律改称县政府,1947年滨北专区划入外,所属北、东、西、南海四个专区大体依旧。  (一)北海专区  1945年9月自黄县析置龙口和黄县城厢两个县级特区,同年10月置长岛特区。1946年2月黄县城厢特区撤销,同年4月龙口特区改为龙口市。该专区下辖福山、栖霞、蓬莱、黄县、招远、招北等县和龙口市、长岛特区以及仅存在半年的黄县城厢特区。专署机关驻黄县。  (二)东海专区  1945年9月自荣成县析置石岛特区,1946年11月改为石岛市。1947年7月威海卫市由直属胶东行政区划归东海专区。该专区计辖文登、荣成、牟平、昆嵛、乳山、海阳、牙前等7县和威海卫、石岛两市。专署机关驻文登县城。  (三)西海专区  下辖掖县、掖南、平度、平西、昌邑、昌南、潍县、潍南等8县和1个沙河镇。专署机关驻掖县。  (四)南海专区  抗日战争时期为南海行政联合办事处辖区。1945年8月22日改为南海专区。辖莱阳、莱西、五龙、莱西南、平南、平东、即墨、即东、胶高等9县和1个崂山办事处。专署机关驻莱阳。  (五)滨北专区  原属滨海行政区,1946年7月该行政区撤销,滨北专区划归胶东行政区。下辖胶县、高密、诸城、莒北、藏马等5县。专署驻胶县、诸城等。  (六)烟台市  1945年8月烟台解放,撤销原烟台特区行政联合办事处,建立烟台市。1947年9月烟台市被国民党军队占领,1948年10月第二次解放,市政府由郊区迁回市区。  (七)威海卫市  1945年8月设威海卫市(专区级)。1947年7月降为县级市。  二、渤海行政区  1945年9月将六个专区合并为四个,原第三专区撤销分别划入第一、二、四专区,第五、六两专区合并为新的第三专区。渤海区直属中共华东中央局领导。渤海区领导机关由广饶北部移驻惠民县城。与此同时,潍县、昌北二县划归胶东区。1946年6月章历县自鲁中区划入本区。同年9月津南县由冀中区划入本区(1948年8月复归冀中)。1948年5月各专区行政机构名称由专员公署改称行政专员公署。同年7月张店、周村二市由本区划归新设的鲁中南行政区淄博特区;新设的寿(光)南县划归昌潍特区(旋改为昌潍专区);黄骅、沧县、沧州市自本区划归冀中区。1949年7月所辖第一、二、三、四专区分别以地名作专名依次重新定名为沧南、洛北、清河、垦利专区。同年10月平原县自河北省衡水行署划归本区管辖。  (一)第一(沧南)专区  1945年9月原第一专区和原第三专区的庆云等县合并为第一(沧南)专区,先后辖乐陵、庆云、宁津(振华)和今属河北省的盐山、东光、南皮、新海(黄骅)、吴桥、沧县等9县市。1949年7月渤海第一专区改称沧南专区。专署驻乐陵等地。  (二)第二(泺北)专区  1945年9月原第三专区撤销,所辖商河、商惠二县划归第二专区。1949年7月第二专区改称泺北专区。同年8月冀鲁豫边区的齐(河)禹(城)县和河西县划归渤海泺北专区。同年10月平原县自河北省衡水专区划入本专区。先后辖临邑、惠(民)济(阳)、商河、商(河)惠(民)、陵县、济阳、齐河、禹城、德平、德县、平原、平(原)禹(城)等县和德州市。专署机关驻临邑县城。  (三)第三(清河)专区  1945年9月原渤海第三专区撤销,第五、六两专区合并为新的第三专区。1949年7月改称清河专区。先后辖邹平、长山、齐东、高苑、青城、桓台、周村、临淄、博兴、广饶、寿光、益(都)寿(光)、羊角沟、章(丘)历(城)等县、市。专署机关驻博兴等地。  (四)第四(垦利)专区  1945年9月原渤海第三专区所辖的惠民、阳信、无棣等县划入。1949年7月改称垦利专区。计辖垦利、利津、沾化、滨县、蒲台、惠民、阳信、无棣等8县。专署机关驻无棣、沾化、阳信等地。  三、鲁南行政区  抗日战争胜利时,该行政区下辖三个专区和徐州、枣庄两市。1946年4月第二专区撤销,所辖各县分别划归第一、三两专区。曲泗县析为曲阜、泗水二县,兖(州)济(宁)县改称滋阳县,费南县改为平邑县,温河县改为费县,徐州市政府办事处改为铜山办事处。同年9月复设鲁南第二专区。1948年2月将一、二两专区合并为新的第一专区。同年7月鲁南行政区与鲁中行政区、滨海专区、原属冀鲁豫边区的泰西专区合并为鲁中南行政区。原鲁南第一、三专区改称鲁中南第四、五专区。  (一)第一专区  抗战胜利后辖费县、平邑、泗水、曲阜、邹县、双山等县。1946年4月第二专区撤销,所辖滋阳、滕县划归第一专区。同年9月第二专区复设,滋阳、滕县和麓水县(同年3月由双山县即原滕峄边县改称)划归第二专区。1948年2月第二专区再度撤销,辖县除临城、麓水两县外,均划归第一专区。这时第一专区辖曲阜、凫山、白彦、平邑、泗水、滕县、邹县、滋阳、济北等九县。同年7月鲁南行政区撤销,该专区改为鲁中南行政区第四专区。专署机关驻曲阜等地。  (二)第二专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该专区辖滕县、临城、凫山、滋阳等县。1946年4月该专区撤销,滋阳、滕县划归一专区,临城县划归三专区,凫山县撤销。同年9月重新设立第二专区,先后辖滋阳、临城、凫山、滕县、麓水、白彦等县。专署机关辗转滕县鲁寨等地。1948年2月,该专区再度撤销,临城、麓水两县划归第三专区,滕县、滋阳、凫山、白彦等县划归一专区。  (三)第三专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该专区辖峄县、邳县、铜山、赵 、运河等县。此后除上述县份外,先后辖苍山、费县、临(沂)西、麓水、临城、兰陵等县。专署驻峄县、台儿庄等地。1948年7月鲁南行政区撤销,该专区改为鲁中南行政区第五专区。  (四)徐州市  1945年9月山东省政府为接管徐州,决定成立徐州市政府,后因形势逆转,改为徐州市办事处。直属于鲁南行政区。1948年7月直属于鲁中南行政区。  (五)枣庄市  1945年设枣庄市,辖枣庄、齐村等4个镇。直属鲁南行政区。1947年5月撤销,同年7月复置,旋因国民党军队进攻再度撤销。1948年11月成立枣庄行政办事处,属鲁中南行政区台枣专区。  四、鲁中行政区  1945年8月撤销鲁山专区,设立淄博特区。同年10月,撤销泰南专区,大部并入沂蒙专区,小部并入泰山专区。抗日战争时期设立的两县或多县边联县大致恢复原建制。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侵占淄博,同年12月淄博特区随之撤销。这时鲁中行政区实辖第一、二、三三个专区。1948年7月鲁中行政区与鲁南行政区、滨海、泰西专区合并为鲁中南行政区。  (一)第一(泰山)专区  1945年9月于胶济铁路以北的章(丘)历(城)边区设章历县,初属泰山专区,1946年6月划归渤海行政区。1945年10月泰南专区撤销,所属泰安(南部)、新甫(莱芜南部)二县划归泰山专区。1946年7月淄博特区撤销,所属淄川、博山两县划归泰山专区。1948年7月鲁中行政区撤销,泰山专区为鲁中南行政区第一专区。解放战争期间,泰山专区在隶属于鲁中行政区时期先后辖泰安(南部)、新甫、章历、泰历、泰安(泰安南部与泰历县之泰安部分合并设立)、莱芜(新甫与莱北、莱东三县合并设立)、淄川、博山等县。  (二)第二(沂蒙)专区  1945年8月鲁山专区撤销,所辖沂源县划归沂蒙专区。同年10月泰南专区撤销,所辖泰安、新泰、费北三县划归沂蒙专区。除上述新划入的四县外,原辖沂中、沂东、沂南、蒙山、蒙阴等县。1948年7月划为鲁中南行政区第二专区。  (三)第三(沂山)专区  沂山专区原为鲁中第四专区,1945年10月鲁中第三(泰南)专区撤销,沂山专区随之改为鲁中第三专区,下辖沂北、临朐、安丘、昌乐、淮安等县。1948年7月划为鲁中南行政区第三专区。  (四)淄博特区  1945年8月设立淄博特区,时辖淄川、博山二县;同年9月设博山市,属该特区。1946年6月该区被国民党军队占领。同年12月撤销淄博特区。  五、滨海行政区、滨海专区  1945年8月滨海区设潍东县(潍河以东、胶济路以南的高密地区及诸城七区),析诸(城)胶县为藏马和珠山二县。同年10月撤销沭水、莒临、日(照)北、诸(城)莒边、芦山等五县,五县辖区分别划归莒南、临沂、临沭、日照、赣榆、莒北、藏马等县,复置临沂县,改莒中为莒县。1946年5月撤销滨海第三(滨中)专区,所辖日照县划归第二(滨南)专区,莒县、莒南二县直属于滨海行政区。同年7月滨海行政区降为专区,直隶于山东省,原辖第一(滨北)专区划归胶东行政区,第二(滨南)专区撤销。此时滨海专区共辖莒县、莒南、日照、临沂、临沭、郯城及原属江苏省的竹庭(赣榆)和东海(海陵)等八县。1947年10月置临西县(临沂西部),初属滨海专区,1948年2月划归鲁南第三专区。1948年7月滨海专区撤销,并入新成立的鲁中南行政区。  (一)第一(滨北)专区  先后辖有诸城、日(照)北、潍东、高密、藏马(1946年2月至5月属滨中专区)等县。1946年7月该专区划归胶东行政区。  (二)第二(滨南)专区  1945年10月撤销沭水县,其辖区大部并入临沭县。该专区先后辖有临沭、郯城、东海(海陵改称)等县。1946年7月该专区撤销,所辖各县改属新设的滨南专区。  (三)第三(滨中)专区  先后辖莒县、莒南、日照、藏马等县。1946年5月该专区撤销,所辖莒县、莒南二县直隶于滨海行政区,日照县划归第二(滨南)专区,藏马复属滨北专区。  六、鲁中南行政区  经过1948年3月至7月间解放军山东兵团在胶济路中、西段及津浦路中段等战役,解放了一系列重要城镇,胶东、渤海、滨海、鲁中、鲁南等解放区得以连成一片。为加强津浦铁路以东、胶济与陇海铁路之间广大地区的领导,更加有力地组织“支前”力量,配合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即将展开的济南、淮海等战略决战,中共华东中央局于是年7月17日决定将鲁中、鲁南两行政区和直属于华东局的滨海专区、原属冀鲁豫边区的第一(泰西)专区合并为鲁中南行政区,当时习称“大鲁南”。该行政区先后共辖七个专区、一个特区、四个市(其中徐州和新海连两市今属江苏省,故从略)。1949年7月第三(沂山)专区撤销,其余第一、二、四、五、六、七专区分别改以地名作专名,这六个专区依次分别改称泰山、沂蒙、尼山、台枣、滨海、泰西专区。行政区领导机关先后驻沂水、临沂和曲阜城。  (一)第一(泰山)专区  1948年7月由原鲁中第一专区改为鲁中南第一专区。辖泰安、莱芜、历城、章丘、淄川、博山等县。1949年6月新泰、泰宁两县自第二(沂蒙)专区划入。同年7月改称泰山专区。专署驻泰安。  (二)第二(沂蒙)专区  1948年7月由原鲁中第二专区改为鲁中南第二专区。辖沂中、沂东、沂南、沂源、蒙阴、蒙山、沂水、泰宁、新泰等县。1949年6月新泰、泰宁两县划归第一(泰山)专区。同年7月改称沂蒙专区。第三专区撤销后,莒沂、沂北县划归沂蒙专区,该二县合并为莒沂县,沂中县改为沂水县,沂东县撤销,分别划归沂南、沂水二县。专署驻沂水。  (三)第三(沂山)专区  1948年7月由原鲁中第三专区改为鲁中南第三专区。辖益都、临朐、安丘、淮安、莒沂、沂北等县。1949年7月该专区被撤销,益都(一度直属于中共华东中央局)、安丘、临朐、淮安等县划归昌潍专区,莒沂、沂北二县则划归沂蒙专区。  (四)第四(尼山)专区  1948年7月由原鲁南第一专区改为鲁中南第四专区。辖滋阳、曲阜、泗水、平邑、邹县、滕县、凫山、济北、白彦等县。1949年7月改称尼山专区。专署驻滕县。  (五)第五(台枣)专区  1948年7月由鲁南第三专区改为鲁中南第五专区。辖峄县、邳县、费县、麓水、苍山、兰陵、赵 、临城等县和枣庄行政区(县级)。1949年7月改称台枣专区。专署驻峄县。同年10月华东局决定将原由平原省划归苏北行署湖西地区的丰、沛、华山、铜北四县划归山东省鲁中南行政区台枣专区。  (六)第六(滨海)专区  1948年7月滨海专区改为鲁中南第六专区。辖临沂、日照、临沭、莒县、莒南、郯城、东海、竹庭(赣榆)等县。1949年7月改称滨海专区。专署驻临沂。  (七)第七(泰西)专区  1948年7月自冀鲁豫边区划归鲁中南行政区为第七专区。辖泰安(西)、肥城、宁阳、东平、汶上、长清、平阴等县。专署驻肥城。  以上七个专区的行政机构中原鲁中第一、二、三专署仍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其余均为行政专员公署。  (八)淄博特区  1948年8月复置淄博特区。辖淄川、博山二县和张店、周村二市及博城、八陡、原山三个区(县级)。1949年4月淄博特区所辖三个直辖区合并,设立博山市。同年7月淄博特区调整后改称淄博工矿特区。直属于山东省。辖淄川、博山二县及张店、周村、博山三市。特区专署驻博山。  (九)济宁市  该市原属冀鲁豫边区,1946年1月始设县级市,同年3月升为专区级市。1948年8月划归鲁中南行政区。下辖5区(县级)12镇。  (十)兖州市  1948年7月兖州解放,以兖州城和西关、东关置兖州市(专区级),直属鲁中南行政区。同年12月撤销该市,并入滋阳县。  七、直辖于省的专区、市、特别市  (一)滨海专区  1946年7月滨海行政区第一(滨北)专区划归胶东行政区,原滨海行政区降为滨海专区,直属省政府领导。辖莒县、莒南、日照、临沂、临沭、郯城及原江苏省的竹庭(赣榆)、东海(海陵)等八个县和一个新海办事处。1947年10月设立的临(沂)西县亦属该专区。1948年2月临(沂)西县转属鲁南第三专区。同年7月滨海专区划为鲁中南行政区第六专区。  (二)济南市  1946年2月,成立于1945年8月的济南市政府因形势变化而撤销。1948年9月16日至26日胜利地进行了济南战役,济南宣告解放,28日建立济南特别市。1949年5月济南特别市改为济南市。  (三)青岛市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为准备接管青岛,根据中共山东分局的部署,曾组建了青岛市政府,时驻即墨县灵山、店集一带农村。同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故暂时放弃武力解放青岛。因此此届青岛市政府实际上未能对青岛市区行使行政职能。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1949年6月至11月实行军事管制,同年11月建立青岛市人民政府。  (四)潍坊特别市  1948年4月27日解放潍县城,以潍城、坊子以及其间毗连地区置潍坊特别市,1949年6月改为潍坊市,专区级。  (五)昌潍专区  1948年6月中共华东中央局决定设立昌潍特区,同年7月正式成立昌潍行政专员公署,专署驻昌乐。下辖昌乐、潍县、益(都)临(朐)、安丘、寿光等5县。1948年底原直属于华东局的益都县划归本专区。1949年6月安丘(南)、淮安、临朐三县自鲁中第三(沂山)专区划归本专区。同年7月专署机关移驻益都县城。这时共辖昌乐、潍县、益都、益(都)临(朐)、寿南、临朐、淮安、安丘、(安)丘南等9县。  八、冀鲁豫边区、冀南行政区所辖今为山东省辖地的专区  1945年10月,一度合并的冀鲁豫和冀南两行政区依然分置,分别恢复原来各自辖区。至1946年3月,冀鲁豫边区共辖6个专区、3个市,其中第一(泰运)、二(运西)、三(湖西)、五(鲁西南)四个专区和济宁、菏泽两个市今属山东省。同年11月27日冀鲁豫边区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行政区划调整:撤销菏泽、济宁等四个市,陇海铁路以南的水东专区划归豫皖苏边区。将所属62个县划为8个专区。1947年9月析第二、第八专区各一部分县置第九专区。此后,大体稳定到1949年8月平原省成立。  冀鲁豫边区和九个专区中属山东省辖区的有第一(泰西)、二(运西)、三(湖西)、五(鲁西南)、六(运东)、七(只存在三个月,该专区无地名称谓)、九(濮范)等7个专区。冀南行政区今属山东省辖区者有冀南第一(鲁西北)、二专区。  (一)泰运专区  1945年10月冀鲁豫与冀南两行政区再度分置,该专区仍为冀鲁豫第一专区,亦称泰运专区,辖泰山以西、运河以东地区的筑先(聊城)、博平、茌平、齐(河)禹(城)、河西(原长清黄河以西部分)、东阿、平(阴)(东)阿(1945年底撤销)、阳谷、泰(安)西、平阴、肥城、长清(原长清县黄河以东部分)、宁阳等县。1946年11月析为泰西、运东两个专区。  (二)泰西专区  1946年11月27日冀鲁豫边区调整行政区划,将原泰运专区的泰(安)西、肥城、长清、平阴、宁阳等5县划为第一专区。1948年7月由冀鲁豫边区划归山东省鲁中南行政区,排序为第七专区。因位于泰山以西,故又称泰西专区。  (三)运东专区  1946年11月27日析原泰运专区的筑先(聊城)、东阿、阳谷、河西(原长清县黄河以西部分)、齐(河)禹(城)、博平、茌平等七县为冀鲁豫第六专区。因地处运河以东,故又称运东专区。1947年7月寿张县自冀鲁豫第二专区划入;同年9月阳谷、寿张二县划归冀鲁豫第九(濮范)专区。同年秋析阳谷东北部、东阿西南部置徐翼县(纪念1944年8月牺牲的阳谷县抗日民主县长徐翼烈士),析筑先、阳谷各一部置聊(城)阳(谷)县,两县均属运东专区。1948年6月聊城城关区升格为县级政区。1949年8月冀鲁豫边区及其所属专区撤销,运东专区原辖区大部划归新设立的平原省聊城专区。  (四)运西专区  抗日战争胜利至1946年2月仍为冀鲁豫边区第八专区,辖昆山、南旺、郓城、鄄城、郓巨、临泽、南华、观城、南峰、寿张、张秋、汶上、东平和今属河南省的昆吾、清丰、尚和、范县、濮县等18县和2个办事处(介乎专区和县之间的行政机构)。第一办事处辖昆山、东平、张秋、汶上、南旺等5县,1946年1月撤销;第二办事处辖临泽、郓巨、南华等3县,1945年11月撤销,南华县划归第五专区。1946年1月昆山、南旺、张秋、汶上、东平等县划归新设的冀鲁豫第七专区。1946年2月冀鲁豫第八专区改称第二专区。同年3月第七专区撤销,所属各县划归第二专区。同年11月复置冀鲁豫第七专区,昆山、南旺等县划归七专区。这时的第二专区辖菏泽、郓城、郓北、郓巨、临泽、鄄城、昆山、南旺、巨野、汶上、嘉祥、济宁、东平、寿张、张秋、观城、南峰、濮县、范县等县和菏泽城关镇(县级)。1948年5月南华县复自五专区划归二专区。1949年8月该专区与第五专区合并为新设的平原省菏泽专区。  (五)湖西专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仍为冀鲁豫第十一专区,辖成武、金(乡)曹、鱼台、临河、单县、金(乡)巨(野)、济宁及今属江苏省的丰县、华山、沛县、沛铜(后改为铜北县)、今属安徽省的砀山等县。1946年2月改称冀鲁豫(湖西)专区。至1946年夏辖金乡、鱼台、成武、单县、单虞(城)(原称临河)、巨(野)南和丰县、沛县、华山、铜(山)北、砀山等县。1948年2月虞城县(今属河南省)自鲁西南专区划入。1949年2月虞城、砀山二县划归豫皖苏区。同年8月冀鲁豫边区撤销,该专区划归新设的平原省,改称湖西专区,同时将丰县、沛县、华山、铜山四县划归山东省台枣专区;撤销单虞县,分别并入单县、砀山二县;撤销巨南县,分别并入巨野、成武二县;原属冀鲁豫第五专区的复程县和原属冀鲁豫第七专区的巨野、嘉祥等3县划归该专区。这时湖西专区辖单县、成武、金乡、巨野、嘉祥、鱼台、复程等县。  (六)鲁西南专区  抗日战争胜利时为冀鲁豫第十专区。1946年2月改为冀鲁豫第五专区。至同年7月辖齐滨(曹县西北部)、曹县、复程(单县、成武、曹县三县边联地区)、定陶、南华(菏泽、东明边联区)、东明、东垣(东明西南部)、菏泽(菏泽县西南部,后改称安陵县)和今属河南省之民权、考城等10县。同年11月区划调整后辖曹县、齐滨、东明、复程、定陶、安陵、考城、民权等8县。1947年秋新置的兰封县(今属河南市)划入。1948年4月南华县划归冀鲁豫第二(运西)专区。1949年2月考城、民权、兰封三县划归豫皖苏区,五专区辖东明、曹县、齐滨、复程、定陶、安陵等6县,同年8月与冀鲁豫边区同时撤销,复程县划归湖西专区,撤销安陵、齐滨二县,分别并入菏泽、曹县,其余县份划归菏泽专区。  (七)冀鲁豫第七专区  1946年1月济宁、嘉祥、巨野等县城先后解放,东明湖和南阳湖之间解放区连成一片,乃于这一地区设立冀鲁豫第七专区,辖济宁市、嘉祥、济宁、汶上、南旺、巨野、宁阳、东平、张秋、昆山等县,专署驻济宁市。同年2月8日改称晋冀鲁豫边区冀鲁豫第七专区。同年3月撤销,原辖区除济宁市外与冀鲁豫第二专区合并,仍称第二专区。同年11月再度建立冀鲁豫第七专区,辖昆山、东平、南旺、汶上、嘉祥、济宁、济(宁)北等7县。1948年4月东平县划归冀鲁豫第一专区。同年5月巨野县自第二专区划入。同年8月汶上、济北二县分别划归山东省鲁中南行政区第七(泰西)和第四(尼山)两专区。同年7月设立济宁市,旋亦划归山东省鲁中南行政区。时辖济宁、嘉祥、巨野、南旺、昆山等5县。1949年8月设立平原省,冀鲁豫第七专区随之撤销,昆山、南旺、巨野三县并入平原省菏泽专区,其余划归平原省湖西专区。  (八)冀鲁豫第九专区  1947年9月以黄河以北原冀鲁豫第六、第八专区的部分县为基础,设立冀鲁豫第九专区,亦称濮范专区,辖濮县、范县、观城、南峰(1949年5月复改为朝城县)、寿张、阳谷等县。1949年8月随平原省之设立而撤销,其中濮县、范县、观城、朝城四县划归平原省濮阳专区,寿张、阳谷则划归聊城专区。  (九)济宁市  1946年1月31日设立,为县级。同年3月29日升为专区级市,直属于冀鲁豫边区,下辖5个区。同年9月国民党军进犯该市,同年11月27日济宁市建制撤销。  (十)菏泽市  1946年2月设市,直属于冀鲁豫边区。因国民党军进攻,于同年11月27日撤销。  (十一)冀南行政区第一(鲁西北)专区  该专区原为冀南与冀鲁豫合并后的冀鲁豫边区冀鲁豫第七专区,1945年10月原冀南与冀鲁豫两行政区仍然分置,该专区为冀南第一专区,亦称鲁西北专区,专署驻临清时也称临清专区。先后辖过10个县市:冠县、莘县、武训(堂邑)、临清县、临清市、卫东(以上今属山东省)、永智(清平)、元朝、馆陶、邱县。1946年3月卫东县撤销。1949年8月冀南一专区撤销,所辖冠县、莘县、堂邑(原武训)、清平(原永智)四县划归新设的平原省聊城专区,临清县、临清市、馆陶、邱县四县市划归河北省邯郸专区。元朝县撤销,其辖区分别划归莘县和大名县。馆陶、邱县今属河北省,余均属山东省。  (十二)冀南行政区第二专区  1945年8月复置冀南行政区,原冀鲁豫第六专区改为冀南第二专区。辖夏津、恩县、高唐、平原、武城(以上5县今属山东省)、清河、故城(以上2县今属河北省)。  ●第三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行政区划  ◎第一类建国初期的合理调整(1950年~1957年)  1949年6月2日山东省境内最后一个大城市青岛市获得解放,同年8月18日长山列岛战役取得胜利,至此,山东全境宣告解放。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山东省的行政建置和政区划分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一、1949年的行政区划  1949年10月29日将原属华北人民政府管辖的齐禹、河西、平原、华山、铜北、沛县、丰县共7县划归山东省。至同年底,不计暂属平原省的湖西、菏泽、聊城3个专区,山东省共辖4个省辖市、1个省直辖工矿特区、1个省直辖专区、3个行政区;3个行政区分辖15个专区、4个行政区直辖市、9个专区辖市、137个县、3个县级办事处、1个县级特区(胶东西海专区所辖县级沙河镇已于1949年8月撤销,并入掖南县)。山东省党政领导机关驻济南市。  四个省直辖市分别是:  济南市辖第一至第十一共11个区。  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沧(口)、李村、浮山等7个区。  徐州市辖第一至第六共6个区和铜山县(现均属江苏省)。  潍坊市辖第一至第五共5个区。  省直辖淄博工矿特区下辖博山、周村、张店3市和淄川、博山2县。特区专署驻博山市。  省直辖昌潍专区下辖益都、丘南、潍县、昌乐、益临、淮安、安丘、寿南、临朐等9县。专署驻益都县。  三个行政区共辖15个专区。  渤海行政区辖德州直属市和垦利、清河、泺北、沧南4个专区共40个县和1个普通市。行署驻惠民县。  垦利专区辖惠民、利津、海滨、无棣、滨县、垦利、沾化、阳信、蒲台等9县。专署驻阳信县。  清河专区辖羊口市和桓台、长山、博兴、高青、章历、寿光、广饶、齐东、临淄、益寿、邹平等11县。专署驻桓台县。  泺北专区辖临邑、德县、齐禹、商河、德平、平原、济阳、惠济、陵县、河西、齐河、平北、禹城等13县。专署驻临邑县。  沧南专区辖南皮、乐陵、庆云、东光、吴桥、盐山、宁津等7县。专署驻南皮县。  胶东行政区辖烟台直辖市和东海、北海、西海、南海、滨北等五个专区共38个县、3个普通市、3个特区,行署驻莱阳县姚格庄。  东海专区辖石岛、威海2市和文登、荣成、昆嵛、牟平、乳山、海阳、牙前等7县。专署驻文登。  北海专区辖黄县、蓬莱、福山、栖霞、栖东、招远、招北等7县和龙口市及长山岛、黄县城厢2个特区。专署驻黄县。  西海专区辖掖县、南掖、平度、平西、昌邑、昌南、潍北、潍南等8县。专署驻平度。  南海专区辖即墨、即东、平东、平南、莱阳、莱东、莱西南、五龙等8县和崂山特区。专署驻即墨。  滨北专区辖胶县、胶南、诸城、高密、藏马、五莲、莒北、胶河等8县。专署驻胶县。  鲁中南行政区辖泰山、沂蒙、尼山、台枣、滨海、泰西等6个专区、济宁、新海连2个直属市、47个县、2个办事处。行署驻临沂。  泰山专区辖泰安、章丘、历城、莱芜、泰宁、新泰等6县。专署驻泰安。  沂蒙专区辖沂水、沂南、蒙阴、蒙山、沂源、莒沂等6县。专署驻沂水。  尼山专区辖泗水、曲阜、滕县、邹县、滋阳、平邑、凫山、白彦、济北等9县。专署先后驻滕县、滋阳(充州)。  台枣专区辖邳县、峄县、费县、临城、赵 、苍山、麓水、兰陵、铜北、丰县、沛县、华山等12县和枣庄、湖区2办事处。专署驻峄县。  滨海专区辖莒县、日照、东海、临沂、郯城、莒南、竹庭、临沭等8县。专署驻莒南县大店,1950年2月迁驻临沂。  泰西专区辖长清、肥城、平阴、东平、汶上、宁阳等6县。专署驻肥城县。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1949年的行政划区仍是战争条件下形成的格局,层级多,由省到县为四级,设市混乱,设县过多,与抗日战争爆发前的县相比,一县析为两县乃至数县以及边联县等情况占了较大比重;省的西界和南界仍大致以津浦和陇海铁路为限、打破了历史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省界,原山东省的30多个县市归属外省,江苏、河北等省的十几个市、县辖于山东。  凡此种种,都不利于和平建设时期政权的建设、政区的治理,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政区划分的合理调整势在必行。调整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经历了一个调整、稳定、再调整、再稳定的过程。  二、1950年的区划调整  1950年是大调整的一年。这一年撤销了渤海、胶东、鲁中南三个行政区,将其所辖泰山、沂蒙、尼山、台枣、滨海、泰西、东海、西海、北海、南海、滨北、沧南、泺北、清河、垦利等15个专区和省直属的昌潍专区、淄博工矿特区共17个专区级单位,合并调整为滕县、临沂、泰安、沂水、德州、惠民、淄博、昌潍、胶州、莱阳、文登等11个专区。撤销、合并了20多个县、市,依批准撤并的时间为序,分别为:撤销招北,并入招远;撤销牙前,分别并入海阳、栖东、牟平、乳山等4县;撤销平北,并入平原;撤销海滨,并入无棣;撤销莒北,分别并入诸城、五莲2县;撤销潍南,并入潍北;合并莱东、五龙2县,设立莱阳县;合并莱西、莱西南2县,设立莱西县;合并济北县与济宁市,设立济宁县;(济北县和济宁市合并为济宁县这一决定在实际工作中并未执行,在一段时间内,依然存在济宁市和济北县两个县级政区。)合并新海连市和东海县,设立新海县;撤销赵 县,并入苍山县;撤销河西县,并入长清县;撤销齐禹县,分别并入齐河、禹城两县;撤销惠济县,分别并入惠民、济阳、商河三县;撤销麓水县,并入白彦县;撤销潍坊市,并入潍县;撤销张店市,并入桓台县;撤销周村市,并入长山县;撤销博山市,并入博山县;撤销石岛市,并入荣成县;撤销羊口市,并入寿光县;撤销龙口市,并入黄县;撤销威海市建制,改设威海县;撤销德州市,并入德县。此外还撤销了枣庄、湖区两个办事处,枣庄办事处之辖区并入峄县,湖区办事处辖区各还原属。  同年11月至12月又复置或新设了六个市,即撤销济宁县,恢复济宁市(县级),由滕县专区领导;复置潍坊市(县级),以并入潍县的原潍坊市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由昌潍专区领导;撤销新海县,恢复新海连市(县级),由临沂专区领导;以原博山市和淄川城、洪山矿区设立淄博市(县级),以原张店、周村两市和张店与南定之间的11个村设立张周市(县级),二市均由淄博专区领导;复置德州市,以并入德县的原德州市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由德州专区领导。  这一年还将烟台市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下辖5区,由省直辖;将为纪念1943年11月在赣榆牺牲的中共滨海区党委书记符竹庭烈士而命名的竹庭县更名为赣榆县;将与江苏省淮安县重名的昌潍专区的淮安县更名为潍安县。  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0年10月27日之规定,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区专员公署”。  经过初步调整,到1950年底,全省计辖4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11个专区、123个县、1个县级特区、1个县级办事处、29个市辖区。其中济南市辖市区6个、郊区5个。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沧、李村、浮山等7个区。徐州市辖6个区和铜山县。烟台市辖5个区。  德州专区辖德州市和德县、德平、济阳、禹城、临邑、齐河、平原、宁津、乐陵、庆云、商河、陵县、吴桥、东光、盐山、南皮等16县。专署驻德州市。  惠民专区辖惠民、博兴、垦利、无棣、高青、蒲台、利津、阳信、滨县、广饶、沾化、齐东等12县。专署驻惠民县。  淄博专区辖淄博、张周2市和博山、桓台、章历、长山、邹平、章丘、淄川、临淄等8县。专署驻淄博市。  昌潍专区辖潍坊市和潍县、潍北、益都、益临、益寿、临朐、寿光、寿南、昌邑、昌南、安丘、潍安、丘南、昌乐等14县。专署由益都迁驻潍坊市。  莱阳专区辖莱阳、招远、掖县、掖南、蓬莱、栖霞、栖东、黄县、莱西、平度、平东、平西、平南等13县和长山岛特区。专署驻莱阳县。  文登专区辖威海、牟平、福山、荣成、文登、昆嵛、海阳、乳山等8县。专署驻文登县。  胶州专区辖胶县、高密、诸城、即东、即墨、藏马、胶河、胶南、五莲等9县和崂山办事处。专署驻胶县。  沂水专区辖沂水、蒙山、日照、莒南、沂源、沂南、蒙阴、莒县、莒沂等9县。专署驻沂水县。  临沂专区辖新海连市和邳县、苍山、兰陵、临沂、临沭、赣榆、郯城、费县等8县。专署驻临沂县。  滕县专区辖济宁市和滕县、临城、凫山、峄县、邹县、平邑、滋阳、曲阜、白彦、铜北、华山、丰县、沛县等13县。专署驻滕县。  泰安专区辖泰安、泰宁、宁阳、东平、平阴、汶上、肥城、泗水、长清、莱芜、新泰、历城等12县。专署驻泰安县。  经1950年的较大调整,1951年区划相对较为稳定,只是作了一点微调。同年2月原济北县改称济宁县;同年6月政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济宁县,以原济北县行政区域为济宁县的行政区域。政务院同时批准恢复东海县,以1950年5月撤销前原东海县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同年3月撤销威海县,恢复威海市。同年4月,改济南市直属乡为郊六区;8月撤销青岛市四沧、浮山两区,设立四方区和沧口区。同年6月将胶州专区的崂山办事处划归青岛市。至1951年底,全省计辖4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11个专区、124个县、1个特区、1个办事处、28个市辖区。其中济南市辖市、郊各6区,共12区。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沧口6个区和崂山办事处。徐州市辖第一至六共6个区和铜山县。烟台市辖第一至四共4个区。  德州专区辖德州市和德县、乐陵、陵县、吴桥、禹城、宁津、东光、平原、南皮、济阳、齐河、庆云、商河、临邑、德平、盐山等共1市16县。专署驻德州市。  惠民地区辖惠民、博兴、阳信、无棣、高青、沾化、利津、滨县、垦利、广饶、齐东、蒲台等共12县。专署驻惠民县。  淄博专区辖淄博、张周二市和博山、桓台、淄川、长山、邹平、章历、章丘、临淄等8县。专署驻淄博市。  昌潍专区辖潍坊市和潍县、益临、昌邑、潍北、益寿、潍安、昌南、寿光、丘南、安丘、益都、昌乐、临朐、寿南等14县。专署驻潍坊市。  莱阳专区辖莱阳、招远、莱西、黄县、掖南、平西、栖东、栖霞、掖县、蓬莱、平度、平东、平南等13县和长山岛特区。  文登专区辖威海市和文登、牟平、乳山、荣成、昆嵛、福山、海阳等7县。专署驻文登县。  胶州专区辖胶县、高密、即墨、即东、五莲、胶南、胶河、诸城、藏马等9县。专署驻胶县。  沂水专区辖沂水、蒙山、莒沂、莒县、沂源、日照、莒南、蒙阴、沂南县等9县。专署驻沂水县。  临沂专区辖新海连市和临沂、邳县、郯城、临沭、苍山、兰陵、东海、赣榆、费县等1市9县。专署驻临沂县。  滕县专区辖济宁市和滕县、华山、曲阜、邹县、凫山、白彦、平邑、滋阳、临城、峄县、济宁、铜北、沛县、丰县等1市14县。专署驻滕县。  泰安专区辖泰安、东平、泰宁、莱芜、平阴、汶上、泗水、历城、肥城、宁阳、新泰、长清等12县。专署驻泰安县。  三、1952年的区划调整  1952年山东省行政区划进行了第二次大调整。1950年的那次调整主要是省内减少政区划分层次,以及专区和县、市的撤并。这一次的调整主要特点则在于省界的大变更,共涉及山东、平原、河北、江苏四省近50个县级政区。  1952年10月24日政务院批准将山东省所属的东光、吴桥、盐山、南皮、宁津、庆云等6县划归河北省;将时属河北省、原为山东省所辖的恩县、武城、夏津3县划归山东省德州专区;临清、馆陶以及临清镇(县级)划归山东省聊城专区。  同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平原省,并将该省原辖的3个专区29县划归山东省,即聊城专区及其所辖聊城、博平、清平、高唐、茌平、东阿、阳谷、寿张、范县、濮县、观朝、莘县、冠县、堂邑等14县;菏泽专区及其所辖菏泽、郓城、梁山、南旺、定陶、曹县、鄄城等7县;湖西专区及其所辖单县、城武、金乡、巨野、嘉祥、鱼台、复程等7县。  同年11月25日政务院批准将时属山东省的徐州市及滕县专区的丰县、沛县、华山、铜北等4县,临沂专区的新海连市、赣榆、东海、邳县4县市划归江苏省。早在省界变更前的同年4月,徐州市所辖的铜山县已被撤销,其北部一个区划归滕县,东北部3个区划归兰陵,其余南部5个区划归徐州市,设为该市第七、八、九、十区和贾汪矿区。  此外该年度还有部分县被撤并,部分县变更了专名。3月蒙山县撤销,西部4个区、73乡、321村划归平邑,东部5个区、82乡、402村划归费县。5月益临县撤销,除尧沟镇划归昌乐县外,划归临朐、益都各4个区;益寿县撤销,分别划归益都、寿光2县;潍安县撤销,分别划归安丘、丘南2县。7月陵县撤销,大部划归德县,小部划归临邑。同年6月羊角沟区改为县级,自寿光县析出,由昌潍专区领导。同年8月还更改了一部分县的专名,泰宁改为徂阳,平南改为蓼兰,临城改为薛城。  1952年底全省计辖3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14个专区、140个县、2个县级特区、1个县级办事处、1个县级镇、22个市辖区。济南市依旧辖市、郊各六个共12个区;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沧口共6个区和崂山办事处。烟台市辖第一至第四共4个区。  德州专区辖德州市和德县、恩县、临邑、乐陵、禹城、齐河、商河、夏津、武城、济阳、德平、平原等12县。专署驻德州市。  惠民地区辖惠民、博兴、阳信、无棣、高青、沾化、利津、滨县、垦利、广饶、齐东、蒲台等12县。1952年冬专署自惠民迁驻滨县北镇。  淄博专区辖淄博、张周2市和博山、桓台、淄川、长山、邹平、章丘、章历、临淄等8县。专署驻淄博市。  昌潍专区辖潍坊市和潍县、潍北、寿光、寿南、昌邑、昌南、安丘、丘南、临朐、益都、昌乐等11县及羊角沟区(县级)。专署驻潍坊市。  莱阳专区辖莱阳、莱西、掖县、掖南、蓬莱、黄县、招远、栖霞、栖东、平度、平东、平西、平南等13县和长山岛特区。专署驻莱阳县。  文登专区辖威海市和文登、牟平、福山、荣成、乳山、昆嵛、海阳等7县。专署驻文登县。  胶州专区辖胶县、胶南、高密、五莲、即墨、即东、胶河、诸城、藏马等9县。专署驻胶县。  沂水专区辖沂水、沂南、沂源、莒沂、莒县、蒙阴、莒南、日照等8县。专署驻沂水县。  临沂专区辖临沂、临沭、兰陵、苍山、郯城、费县等6县。专署驻临沂。  滕县专区辖济宁市和滕县、凫山、滋阳、曲阜、平邑、白彦、薛城、济宁、峄县、邹县等10县。专署驻滕县。  泰安专区辖泰安、徂阳、新泰、莱芜、东平、平阴、汶上、宁阳、肥城、长清、泗水、历城等12县。专署驻泰安县。  菏泽专区辖菏泽、郓城、鄄城、南旺、定陶、单县、梁山等7县及菏泽城关区(县级)。专署驻菏泽县。  湖西专区辖单县、城武、金乡、巨野、嘉祥、鱼台、复程等7县。专署驻单县。  聊城专区辖聊城、堂邑、茌平、清平、博平、高唐、馆陶、观朝、东阿、阳谷、莘县、寿张、濮县、范县、冠县、临清等16县和临清镇(县级)。专署驻聊城。  1953年继1952年的省际大调整后,除于1953年8月就山东省日照、临沭、郯城、兰陵、峄县、临沂、单县、鱼台等8县和江苏省赣榆、东海、邳县、新沂、铜山、砀山、沛县等7县的边界线调整了部分村庄外,把进一步调整的重点转向省内。同年7月撤销了沂水、湖西、淄博三个专区。原沂水专区所辖之日照县划归胶州专区,沂水、沂南、沂源、蒙阴、莒县、莒沂、莒南等7县划归临沂专区;原湖西专区所辖之金乡、鱼台、嘉祥3县划归济宁专区,单县、城武、巨野、复程4县划归菏泽专区;原淄博专区所辖之邹平、长山、桓台3县划归惠民专区,章丘、章历2县划归泰安专区,临淄县划归昌潍专区。同时以原淄博专区所辖的淄博、张周2市和博山、淄川2县设立淄博工矿区(地专级)。  同年同月撤销栖东、平东、平西、潍北、丘南、寿南、胶河、莒沂、兰陵、白彦、章历、南旺等12个县内县或边联县。其中,栖东并入栖霞;平东并入平度;平西并入蓼兰;潍北并入潍县;丘南并入安丘;寿南并入寿光;胶河分别划归诸城、胶县、胶南3县;莒沂分别划归沂水、莒县、沂源3县;兰陵除本属江苏省和山东省突出于江苏省的部分地区划归江苏省外,其余分别划归峄县、苍山2县;白彦分别划归滕县、峄县、邹县、平邑4县;章历并入章丘县;南旺分别划归嘉祥、梁山2县。  同年同月滕县专区更名为济宁专区,专署由滕县迁驻济宁,原滕县专区所辖平邑县划归临沂专区。原泰安专区所辖汶上县划归济宁专区。  同年6月崂山郊区办事处由派出性行政机构改为正式的一级政权,相应更名为崂山郊区人民政府,其辖区由准行政区变为行政区。同年8月菏泽城关区(县级)降为菏泽城关镇,属菏泽县领导。  同年8月为解决江苏、山东两省微山湖边界纠纷,经政务院批准以南四湖(微山、昭阳、独山、南阳)湖区为基础,将湖内纯渔及沿湖半渔半农区域设立微山县。具体行政区域为江苏省沛县的王楼等15个村,山东省嘉祥县的孙庄等33村,鱼台县的王口等75村,凫山县的马口等42村和鲁桥、南阳两个镇,薛城县的南门外等69村和夏镇,峄县的前寨等16村和韩庄镇、黄山岛,总计4镇、1岛、250个村。  1953年底全省计辖3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11个专区、1个工矿区、127个县,县级的特区、区、镇各一个及23个市辖区。其中济南市辖市区、郊区各6个共12区。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台西、沧口、四方6个区和崂山郊区共7个区。烟台市辖第一至第四共4个区。  德州专区辖德州市和德县、德平、恩县、平原、乐陵、武城、夏津、商河、禹城、济阳、临邑、齐河等12县。专署驻德州市。  惠民地区辖滨县、惠民、邹平、垦利、无棣、高青、蒲台、沾化、阳信、博兴、利津、齐东、长山、广饶、桓台等15县。专署驻滨县北镇。  淄博工矿区辖淄博市、张周市和博山、淄川2市2县。工矿区领导机关驻博山市。  昌潍专区辖潍坊市、潍县、临淄、益都、昌邑、昌南、寿光、临朐、昌乐、安丘等1市9县及羊角沟区。专署驻潍坊市。  莱阳专区辖莱阳、掖县、掖南、蓬莱、黄县、莱西、招远、栖霞、平度、蓼兰等10县和长山岛特区。专署驻莱阳。  文登专区辖威海市和昆嵛、文登、荣成、牟平、海阳、乳山、福山等1市7县。专署驻文登。  胶州专区辖胶县、胶南、即墨、即东、高密、五莲、藏马、诸城、日照等9县。专署驻胶县。  临沂专区辖临沂、费县、郯城、苍山、沂水、沂南、蒙阴、沂源、平邑、莒县、临沭、莒南等12县。专署驻临沂。  泰安专区辖泰安、东平、泗水、章丘、平阴、宁阳、新泰、莱芜、徂阳、长清、肥城、历城等12县。专署驻泰安。  济宁专区辖济宁市和济宁县、微山、峄县、汶上、金乡、嘉祥、鱼台、曲阜、滋阳、凫山、邹县、薛城、滕县等13县。专署驻济宁市。  菏泽专区辖菏泽、鄄城、复程、郓城、巨野、梁山、城武、单县、定陶、曹县等10县。专署驻菏泽县。  聊城专区辖聊城、堂邑、寿张、高唐、馆陶、范县、茌平、阳谷、清平、冠县、濮县、博平、观朝、东阿、临清、莘县等16县和临清镇。专署驻聊城。  1954年的调整重点在“市”。8月撤销临清镇,以其行政区域设立临清市,该市为省辖而由聊城专署督导。10月昌潍专区的潍坊市、济宁专区的济宁市、文登专区的威海市、德州专区的德州市分别由专辖市升格为省辖市,均由所在专区的专署督导。12月撤销淄博工矿区及其所辖的张周、淄博二市和淄川县,设立省直辖地级淄博市,下辖张店、博山、周村、洪山、昆仑、黑山、杨寨等7个区。原淄博工矿区所辖的博山县已于同年10月划归昌潍专区。12月撤销济南市市区第二区和郊区第六区,原市二区并入市一区;原郊六区分别划归市第三、五、六区和郊第一、三区;原市第三、四、五、六区则相应依次改为市第二、三、四、五区。  此外,同年4月析文登县第十、十一两区、荣成县第十一、十二、十五三个区,设立石岛县。10月撤销羊角沟区,降为羊角沟镇,划归寿光县。  同年与江苏和河南两省的省界作了一些微调。3月江苏省赣榆县的汾水岭、小张庄两村划归山东省日照县。山东省郯城县的黑豆涧、前城、后城、王家、肖家、黄家圈、社子7村划归江苏省东海县;山东省单县的胡杨庄、董台子划归江苏省砀山县。11月河南省濮阳县第九区的郝楼、夏庄、岱堂三村划归山东省鄄城县。  迄1954年底,全省计辖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1个特区、127个县、28个市辖区。其中济南市辖市区第一至第五、郊区第一至第五共10区。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沧口、崂山郊区共7个区。淄博市辖博山、周村、昆仑、杨寨、张店、洪山、黑山共7个区。烟台市辖第一至四共4个区。  昌潍专区辖潍坊市、潍县、益都、寿光、昌邑、昌南、临淄、博山、临朐、安丘、昌乐等1市10县。专署驻潍坊市。  文登专区辖威海市、荣成、牟平、福山、文登、石岛、昆嵛、海阳、乳山等共1市8县。专署驻文登。  聊城专区辖临清市、聊城县、莘县、临清县、清平、冠县、高唐、博平、馆陶、茌平、东阿、堂邑、阳谷、寿张、观朝、濮县、范县等1市16县。专署驻聊城。  其余德州、惠民、莱阳、胶州、临沂、泰安、济宁、菏泽等8个专区的辖区及专署驻地均与1953年相同。  1955年全省行政区划基本稳定,唯淄博市昆仑、杨寨、黑山三个区于同年12月被撤销,该三区的工矿业地区分别划归博山、洪山2区,其余农村地区合并设立淄川区。这时淄博市计辖博山、洪山、淄川、张店、周村5个区。济南市所辖10区于同年9月由以数序命名改为以地名命名,更名后的各区专名为历下、泺源、市中、槐荫、天桥、黄台、北园、段店、药山、玉符等10区。其余各市、专、县、特区区划均与1954年相同。全省计辖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11个专区、127个县、1个县级特区、26个市辖区。  四、1956年的区划调整  1956年进行了建国初期全省第三次较大的区划调整,撤销了3个专区、24个县、1个县级特区、9个市辖区;与江苏省之间的省界亦有所调整。  1956年2月撤销了文登、胶州、德州3个专区。文登专区原属各县划归莱阳专区;胶州专区原属的即墨县划归莱阳专区,日照县划归临沂专区,胶县、胶南、藏马、五莲、诸城、高密、即东划归昌潍专区(此据民政部和省民政厅内部资料,但即东县之改属昌潍专区似有误,因为西面有属于莱阳专区的即墨县相阻隔,不与昌潍专区辖县相连。姑存疑。实际上即东县很快即被撤销,绝大部分并入即墨。)。德州专区原属的乐陵、商河、临邑、济阳、德平等5县划归惠民专区,夏津、武城、德县、平原、禹城、齐河、恩县等7县和德州市划归聊城专区。  3月撤销鱼台、长山、高青、蒲台、垦利、昌南、蓼兰、掖南、石岛、濮县、博平、凫山、薛城、临沭、徂阳、德平、恩县、藏马、即东、昆嵛、复程、观朝、堂邑、清平等24县。其中,鱼台划归金乡;长山划归邹平;高青划归齐东;蒲台划归博兴;垦利划归利津;昌南并入昌邑;蓼兰划归平度;掖南并入掖县;石岛划归荣成;濮县划归范县;博平划归茌平;凫山县南部入滕县,中部入济宁,北部归邹县,沿湖的3个区6个乡则划归微山县;薛城县北部划归滕县,西部并入微山;临沭县北部划归莒南,南部划归郯城;西部划归临沂;徂阳县东部入新泰,北部归泰安,西南部划归宁阳;德平县西部入德县,东部入商河,南部归临邑,东北部归乐陵;恩县东部入平原、西部入武城,西南部划归夏津;藏马县东北部划归胶南,西南部划归五莲;即东之金口区划归海阳,其余全部划归即墨;昆嵛县西北部入牟平,东部划归文登;复程县东部入单县,余归曹县;观朝县南部入范县,北部入莘县,东北部划归寿张;堂邑县东部入聊城,西部归冠县;清平县西部入临清,东部归高唐。  5月撤销长山岛特区,设立长岛县。  同年2月撤销烟台市所属的四个区,改设为九个街道办事处。7月撤销济南市的泺源区,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入市中、天桥、历下3个市区;同时将济南市的北园、黄台、段店、药山、玉符等5个郊区撤销,以其行政区域设立济南郊区办事处。12月淄博市的洪山区并入淄川区。  1956年还调整了个别县的隶属关系。2月将泰安专区的泗水县划归济宁专区。7月将莱阳专区的平度划归昌潍专区。  鲁苏省界的变更主要涉及峄县和微山两县的35个村庄和微山湖湖面。同年7月将山东省峄县兴义区所属陡沟乡的小楼子、刘庄、小韩庄、殷家、吴庄、苏庄、胡庄、孙庄、陈庄、小彭庄等10个村,微山县韩庄区所属马山乡的东马山、西马山、东陇子、西陇子、徐庄、东楼、北局子,厉湾乡的大厉家湾(含另一小村)、东厉家湾、姚山子,石楼乡的南石楼、北石楼、小石楼,以及黄山岛上的孙家庄、蒋家庄、李家庄、厉家庄、陈家庄、后李庄、西马山,套里岛上的祖套、王套、杨套等25村,总计35村划归江苏省徐州市;微山湖湖面则由山东省微山县统一管理。  经上述调整后,1956年山东省计辖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8个专区、104县、17个市辖区。其中济南市辖市中、天桥、历下、槐荫、郊区等5个区。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沧口及崂山郊区共7个区。淄博市辖张店、周村、淄川、博山4个区。烟台市下无“区”建制。  惠民专区辖滨县、乐陵、沾化、利津、无棣、广饶、博兴、惠民、桓台、邹平、阳信、齐东、济阳、商河、临邑等15县。专署驻滨县北镇。  昌潍专区辖潍坊市和潍县、临朐、临淄、昌邑、益都、平度、高密、寿光、胶县、胶南、昌乐、五莲、诸城、博山、安丘等1市15县。专署驻潍坊市。  莱阳专区辖威海市和莱阳、即墨、黄县、栖霞、掖县、长岛、蓬莱、招远、牟平、福山、莱西、文登、荣成、海阳、乳山等1市15县。专署驻莱阳。  临沂专区辖临沂、蒙阴、沂南、沂水、费县、莒县、莒南、日照、沂源、郯城、平邑、苍山等12县。专署驻临沂。  泰安专区辖泰安、平阴、历城、章丘、肥城、新泰、莱芜、长清、东平、宁阳等10县。专署驻泰安。  济宁专区辖济宁市和济宁县、峄县、金乡、汶上、嘉祥、曲阜、滋阳、泗水、邹县、微山、滕县等1市11县。专署驻济宁市。  菏泽专区辖菏泽、单县、梁山、郓城、曹县、城武、巨野、鄄城、定陶等9县。专署驻菏泽。  聊城专区辖德州市、临清市和聊城、寿张、临清、高唐、莘县、夏津、武城、馆陶、平原、德县、冠县、禹城、齐河、范县、茌平、东阿、阳谷等2市17县。专署驻聊城。  1957年除淄博市的洪山区于12月被撤销并入淄川区外,全省区划基本没有变动。  至此,经过1950、1952、1956年三次大调整及其他一系列微调,山东省行政区划的格局已从适应战时条件过渡到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需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市、专区、县的置、废、析、并、升、降、隶、属等变动过于频繁,有的也不尽合理。  ◎第二类政区的大幅度撤并和恢复性调整(1958年~1976年)  ○第一辑1958年专(区)、县两级政区的裁减、合并  经过建国初期的几次调整,全省行政区划格局基本趋于合理,本来可以而且应当稳定一个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再逐步适当地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使之更加适合于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的情况和要求。但是在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风潮中,全省行政区划特别是专区和县两级进行了大幅度的撤销、合并,涉及3个专区、1个专级市、33个县,涉及面约占全省专区和县数的三分之一。  1958年12月12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撤销泰安专区和菏泽专区。泰安专区原属的东平、平阴、肥城等3县划归聊城专区;泰安市及莱芜、新泰、宁阳、历城、章丘、长清等6县划归济南市。菏泽专区原属各县全部划归济宁专区。  12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原惠民专区的属县除乐陵、临邑、商河、济阳4县划归聊城专区外,其余各县均并入新设的淄博专区。  原地级淄博市和地级烟台市降为县级市,分别由淄博专区和烟台专区管辖。昌潍专区所属之胶县、胶南2县和莱阳专区所属的即墨县划归青岛市管辖。  同月同日还批准撤销泰安、博山、利津、阳信、滨县、齐东、桓台、定陶、济宁、嘉祥、滋阳、武城、乐陵、济阳、平阴、临清、馆陶、阳谷、莘县、东阿、禹城、德县、聊城、长岛、黄县、牟平、福山、莱西、乳山、潍县、临淄、临沂、沂南等33县及设立县级孤岛人民公社。其中原泰安县辖区划归泰山市;泰山市同时更名为泰安市。原博山县辖区并入淄博市。原利津县辖区划归沾化县。原阳信县辖区划归无棣县。  原滨县辖区划归惠民县。原齐东县辖区分别划归邹平、博兴二县。原桓台县辖区划归博兴县。原定陶县辖区分别划归成武、菏泽二县。原济宁县辖区分别划归济宁市和微山县。原嘉祥县辖区分别划归济宁市和郓城、巨野、金乡3县。原滋阳县辖区划归曲阜县,县机关由曲阜城迁驻兖州城。原武城县辖区划归夏津县。原乐陵县辖区划归商河县。原济阳县辖区划归临邑县。原平阴县辖区划归东平县。原临清县辖区划归临清市。原馆陶县辖区划归冠县。原阳谷县辖区划归寿张县。原莘县辖区划归范县和冠县。  原东阿县辖区分别划归茌平、寿张2县。原禹城县辖区分别区划归高唐、齐河2县。原德县辖区分别划归平原县和德州市。以原聊城县行政区域设立聊城市。原黄县、长岛两县的辖区全部划归蓬莱。原牟平、福山2县的辖区全部划归烟台市。原莱西县辖区划归莱阳县。原乳山县辖区分别划归文登、海阳2县和烟台市。原潍县辖区划归潍坊市。原临淄县辖区划归益都县。以原临沂县辖区设立临沂市。原沂南县辖区分别划归沂水、蒙阴、莒县3县和临沂市。析利津县东部的建林、永安等4处人民公社设立县级孤岛人民公社,由淄博专区管辖。此外还在同年4月撤销了济南市郊区,其辖区全部划归历城县。  同年10月莱阳专区更名为烟台专区,专署迁驻烟台市;城武县更名为成武县。8月至12月期间全省县机关驻地的通名由原来的××镇陆续更改为××公社。  1958年初山东省人民委员会重新界定了专署的性质。本来规定专署为省的派出机构,并非一级正式的政府机构,因而可称之为准政府机构。专署所对应的行政建制——专区也就不是一级行政区,而可称之为准行政区。但过去由于工作的需要和一些历史原因,专署在省和县之间实际上担负着一级政府的任务,专区在实际上也就成为一级政区。名义上的省、县二级制变成了实际上的省、专区、县三级制。山东省人民委员会1月22日制订了《关于改变专署的性质任务和调整机构编制》(草案),这个文件重新强调要使专署真正成为省人民委员会派出的督察机关。其任务是代表省人民委员会督促检查和指导所属各县的工作。与此相应,省人委直接领导县、县人委直接对省人委负责。专署机构的编制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和精简。  经过大幅度撤并,到1958年底山东省计辖2个地级市、10个县级市、6个专区、71个县、1个县级人民公社、11个市辖区。其中:  济南市辖市中区、天桥区、历下区、槐荫区、泰安市、章丘县、长清县、莱芜县、新泰县、历城县、宁阳县等共4区1市6县。  青岛市辖市南区、市北区、台西区、台东区、四方区、沧口区、崂山郊区、即墨县、胶县、胶南县等7区3县。  淄博专区辖淄博市和邹平、博兴、沾化、惠民、无棣、广饶等1市6县及县级的孤岛人民公社。专署驻张店。  昌潍专区辖潍坊市和昌邑、临朐、昌乐、寿光、益都、平度、诸城、高密、五莲、安丘等1市10县。专署驻潍坊市。  烟台专区辖烟台市、威海市和荣成、文登、海阳、栖霞、莱阳、招远、蓬莱、掖县等2市8县。专署驻烟台市。  临沂专区辖临沂市和沂水、沂源、平邑、费县、莒县、蒙阴、莒南、日照、郯城、苍山共1市10县。专署驻临沂。  济宁专区辖济宁市和汶上、曹县、巨野、曲阜、邹县、泗水、峄县、滕县、微山、鄄城、单县、成武、菏泽、郓城、梁山、金乡等1市16县。专署驻济宁市。  聊城专区辖聊城市、临清市、德州市和高唐、寿张、平原、临邑、夏津、冠县、商河、肥城、茌平、齐河、东平、范县共3市12县。专署驻聊城市。  ○第二辑1959年至1965年的恢复和调整  1958年行政区的撤并,有的已被历史证明是合理的,一直比较稳定。但总的看这种大面积的撤并,在相当一部分专、县打乱了历史形成的稳定的区划格局,甚至打乱了一些自然地理和经济区界限,形成一批有悖于自然和区划规律的大专(区)大县,不利于行政管理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日益凸显。从1959年开始对全省行政区划逐步进行了恢复性调整。  1959年7月恢复菏泽专区,将济宁专区所辖菏泽、郓城、鄄城、曹县、单县、巨野、成武、梁山等8县划归菏泽专区。  同年12月撤销济南市市中区,其原辖的10个街道办事处,普利门以东的两个划归历下区,以西的8个划归槐荫区。同时设立济南市市东区,其辖区为历下区以东、郭店以西地区。其它与1958年相同。  1960年1月,撤销峄县,以原峄县行政区域设立枣庄市(县级),隶属于济宁专区。撤销菏泽县,以原菏泽县行政区域设立菏泽市(县级),仍属菏泽专区。商河县更名为乐陵县。3月,析新泰县孙村公社全部和汶南、城关、宫里3处公社各一部分地区,设立新汶市(县级);市机关驻孙村;该市由济南市管辖。撤销孤岛人民公社,设立垦利县,其行政区域为原孤岛人民公社所辖的建林、下镇、永安、西宋等4处公社,沾化县的联合、刘砣、罗家、同兴、太平、义和、郭局等6处公社和李家公社的北部地区,广饶县的民本、赵咀、六户等公社;垦利县属惠民专区。撤销东平县,设立平阴县,以东平县的东阿、接山、夏沟、兰花店、孝直、大羊、平阴、城关、水河及长清县的孝里等公社为平阴县的行政区域;原东平县的彭集公社和须城公社东部划归汶上县;平阴县初属济南市管辖,旋于同年4月划归菏泽专区。复置牟平县,以烟台市的解甲庄、埠西头、午极、姜格庄、院格庄、诸往、水道、牟平镇、王格庄、育黎、张家圈、崖子、上册、高陵、观水、冯家、玉林店等17个人民公社为其行政区域。撤销长清县,分别划归平阴、肥城、历城3县。同年4月聊城专区所属肥城县划归济南市;乐陵、临邑两县划归淄博专区。同年6月恢复济南市市中区。  1960年底全省计辖2个地级市、13个县级市、7个专区、70个县、11个市辖区。  济南市辖历下区、天桥区、市东区、槐荫区、泰安市、新汶市和章丘、莱芜、新泰、历城、宁阳、肥城等4区2市6县。  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沧口、崂山郊区等7个区和胶县、胶南、即墨等3个县。  淄博专区辖淄博市和邹平、临邑、广饶、博兴、垦利、沾化、惠民、乐陵、无棣等1市9县。专署驻张店。  昌潍专区辖潍坊市和昌邑、益都、安丘、高密、寿光、临朐、诸城、平度、五莲、昌乐等1市10县。专署驻潍坊?市。?  烟台专区辖烟台市、威海市和荣成、文登、牟平、海阳、莱阳、栖霞、蓬莱、招远、掖县等2市9县。专署驻烟台市。  临沂专区辖临沂市和沂水、平邑、费县、蒙阴、日照、郯城、苍山、沂源、莒县、莒南等1市10县。专署驻临沂市。  济宁专区辖济宁市、枣庄市和滕县、邹县、微山、金乡、汶上、曲阜、泗水2市7县。专署驻济宁市。  菏泽专区辖菏泽市、鄄城、郓城、巨野、梁山、单县、成武、平阴、曹县等1市8县。专署驻菏泽市。  聊城专区辖聊城市、临清市、德州市和高唐、夏津、范县、齐河、平原、冠县、寿张、茌平等3市8县。专署驻聊城市。  1961年是恢复性调整幅度最大的一年,恢复了三个专区,近30个县,一些市、区也有调整。5月撤销济南市市东区,划归历城县。6月撤销淄博专区,恢复惠民专区;7月恢复泰安专区;9月恢复德州专区。同年7月恢复长清、滨县、沂南、临沭等4县建制;10月恢复禹城、陵县、武城、济阳、商河、莘县、馆陶、阳谷、东阿、定陶、嘉祥、黄县、莱西、福山、乳山、桓台、高青、利津、阳信、潍县、临淄、东平等22县。同时设立兖州县和崂山县。以上复置和增设共达28?县。?  以原长清县并入平阴、肥城、历城3县的行政区域为长清县行政区域;以原滨县并入惠民县的行政区域为滨县行政区域;以原沂南县并入沂水、蒙阴、莒县3县的行政区域为沂南县行政区域;以原临沭县并入莒南、郯城、临沂3县的行政区域为临沭县行政区域;以原禹城县并入高唐、齐河2县的行政区域为禹城县行政区域;以原陵县并入临邑、德县2县的行政区域为陵县行政区域;以原武城县并入夏津县的行政区域为武城县行政区域;以原济阳县并入临沂县的行政区域为济阳县行政区域;以乐陵县部分行政区域为商河县行政区域;以原莘县并入范县和冠县2县的行政区域为莘县行政区域;以原馆陶县并入冠县的行政区域为馆陶县行政区域;以原阳谷县并入寿张县的行政区域为阳谷县行政区域;以原东阿县并入茌平、寿张2县的行政区域为东阿县行政区域;以原定陶县并入成武、菏泽县的行政区域为定陶县行政区域;以原嘉祥县并入济宁市和郓城、巨野、金乡等1市3县的行政区域为嘉祥县行政区域;以原黄县并入蓬莱县的行政区域为黄县行政区域;以原莱西县并入莱阳县的行政区域为莱西县行政区域;以原福山县并入烟台市的行政区域为福山县行政区域;以原乳山县并入文登、海阳2县和烟台市的行政区域为乳山县行政区域;以原桓台县并入博兴县的行政区域为桓台县行政区域;以原高青县并入齐东县的行政区域为高青县行政区域;以原利津县并入沾化县的行政区域为利津县行政区域;以原阳信县并入无棣县的行政区域为阳信县行政区域;以潍县并入潍坊市的行政区域为潍县行政区域;以原临淄县并入益都县的行政区域为临淄县行政区域;以平阴、汶上2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东平县行政区域;以原滋阳县的行政区域为兖州县行政区域,曲阜县机关也相应地由兖州城迁回曲阜城;以崂山郊区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的崂山县行政区域。  同年9月惠民专区所辖的淄博市、济宁专区所辖的枣庄市分别升格为省直辖地级市。是年5月将青岛市所属的即墨县划归烟台专区;胶县、胶南2县划归昌潍专区。7月将菏泽专区所属的平阴县划归泰安专区。  经1961年调整后,全省计辖4个地级市、11个县级市、9个专区、98个县、18个市辖区。  济南市辖市中区(关于该区复置的具体时间,国家民政部编《县以上行政区划沿革(1949-1983)》及山东省民政厅编《山东省县以上行政区划沿革资料(1949-1982)》均未记载,只是系于1961年。另据有关党史资料,1960年6月恢复市中区,以1959年12月划归槐荫区的原市中区辖区为其行政区域,至1961年11月,1959年12月划归历下区的原市中区两个街道分社复归市中区。)、天桥区、历下区、槐荫区和历城县共4区1县。  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沧口等6区和崂山县。  淄博市辖张店、周村、博山、淄川等4个区。市机关驻张店。  枣庄市辖齐村、薛城、台儿庄、峄城等4个区。  德州专区辖德州市、陵县、禹城、商河、乐陵、平原、武城、临邑、齐河、夏津、济阳等1市10县。专署驻德州市。  惠民专区辖滨县、惠民、邹平、垦利、无棣、阳信、广饶、沾化、博兴、高青、利津、桓台等12县。专署驻滨县北镇。  昌潍专区辖潍坊市和昌邑、潍县、平度、昌邑、诸城、寿光、安丘、昌乐、胶县、高密、益都、五莲、胶南、临朐等1市14县。专署驻潍坊市。  烟台专区辖烟台市、威海市和荣成、文登、牟平、乳山、海阳、莱阳、福山、栖霞、招远、蓬莱、黄县、掖县、莱西、即墨等2市14县。专署驻烟台市。  临沂专区辖临沂市、沂水、沂源、沂南、临沭、郯城、苍山、莒县、莒南、蒙阴、费县、日照、平邑等1市12县。专署驻临沂市。  泰安专区辖泰安市、新汶市和莱芜、新泰、东平、肥城、平阴、长清、宁阳、章丘等2市8县。专署驻泰安市。  济宁专区辖济宁市和汶上、兖州、曲阜、泗水、邹县、滕县、微山、嘉祥、金乡等1市9县。专署驻济宁市。  菏泽专区辖菏泽市、鄄城、郓城、梁山、单县、曹县、成武、巨野、定陶等1市8县。专署驻菏泽市。  聊城专区辖聊城市、临清市、德州市和高唐、莘县、茌平、东阿、馆陶、阳谷、寿张、冠县、范县等2市9县。专署驻聊城市。  1962年除同年12月撤销青岛市台西区,分别并入市南、市北二区外,余无变化。  1963年3月撤销聊城、临清、菏泽、临沂、泰安5个市的建制,恢复聊城、临清、菏泽、临沂、泰安5个县的建制。6月复置长岛县,以北隍城、南隍城、大钦、小钦、砣矶、高山、猴矶、大竹、小竹、车由、南长山、北长山、大黑山、小黑山、庙岛、螳螂、达连、小丙等18个岛屿为长岛县行政区域,县机关驻南长山岛寺后村。同年3月将河南省所辖的东明县划归山东省菏泽专区管辖。全省共辖4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9个专区、105县、17个市辖区。  1964年7月恢复鱼台县,以金乡县的鱼城、李阁、王庙、老寨、谷亭、王鲁、相里、罗屯等8个公社为其行政区域,县机关驻谷亭。同年9月将山东省范县、寿张2县金堤河以南和范县城附近地区划归河南省管辖,省界具体划法为:山东省寿张县所属跨金堤河两侧的斗虎店、子路堤、侯李庄、明堤、临河、大寺、关门口、赵台、李堤、孟楼、同堤、南台、刘海等13村仍属山东省管辖;范县所属的金堤以北的范县县城及金村、张夫2村划归河南省管辖。除此以外的地区划归山东省莘县;山东省聊城专区所属范县的建制则划归河南省管辖。同年10月撤销寿张县,分别划归阳谷县和河南省范县。  本年度调整主要涉及聊城、济宁两专区。济宁专区辖1市10县,增加鱼台县;聊城专区辖9县,减少寿张、范县两县。全省辖4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9个专区、104县、17个市辖区。余无变化。  1965年省界作了较大的变更,涉及河北、山东两省的10个县。经国务院于同年3月12日批准:  一、将山东省馆陶县建制连同该县所属卫运河左岸的杨草厂、邮寨、王二厢、西魏僧寨、滩上、陈路桥、房儿寨、东河寨、南留庄、王桥、西芦里、寿山寺、南徐村、前市庄、柴庄、柴堡、浅口、陈范庄、东卜村、刘沿村、西馆陶、马头等22个公社共248个自然村划归河北省;该县其余部分分别划归临清、冠县2县。  二、将山东省临清县所属运河左岸的李庄、修子埠、下堡寺、张三寨、摇安镇、窦庄、后张八庄、吕寨、姚楼、魏庄、大十二里庄、黑庄、老官寨、单屯、枣园、北三里、南三里(不含胡家湾村)、东水坡、史洼、仓上、童村、刘庄、尖冢、(不含冯圈、杨圈两个村)、指挥墓、卢庄、黎博寨、秦白池、龙潭、东台庄等29个公社和城关区卫运河左岸的河西南大队、河西北大队、半市街、临卫街,共290个自然村划归河北省,设立临西县。临清县建制仍保留在山东省。  三、将山东省武城县所属卫运河左岸的饶阳店、武官寨、祖阳庄3个公社和甲马营公社的东排等14个自然村,共244个自然村划归河北省故城县。将河北省故城县所属郑口公社的甘泉村划归山东省武城县。  四、将山东省无棣县所属四女寺减河(1974年后改称漳卫新河,下同)左岸的辛集、良户、宋王、朱五、傅赵、山后、杨埕7个公社共51个自然村划归河北省。  五、将河北省宁津县的建制连同宁津县所属四女寺减河右岸的田庄、长官、双碓庄、刘营伍、后魏、大柳、常洼、张学武、杜集、后王、孟集、柴胡店、尤集、小店、城关、相镇、保店、张宅、时集、虎皮张20个公社和道口公社的楼子李等18个自然村,龙潭公社的周巴斗等10个自然村,共770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宁津县其余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河北省东光、吴桥2县。  将河北省吴桥县所属四女寺减河右岸的大赵、西堂、张教3个公社共75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宁津县;吴桥县四女寺减河右岸的赵富容、赵虎、刘汉、赵宅四个公社共75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陵县。  将河北省东光县所属大张庄公社的13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宁津县。  六、将庆云县的建制及该县所属四女寺减河右岸的东郎坞、尚堂、大靳、中丁、杨和尚、中王、板营、解家集、东辛店、小郑、大丁庙、大胡、徐园子、严家务14个公社和城关公社的东周庄等28个自然村、刘范公社的周尹家等6个自然村,总计349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该县其余行政区域划归河北省盐山县。  将河北省盐山县所属四女寺减河右岸的崔家口公社齐家务等11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庆云县。  1965年3月27日恢复济宁县;撤销新汶市,设立新汶县。济宁市的南张、许庄、南阳湖、长沟、二十里铺、李营、接庄、安居、唐口、喻屯等10个公社为济宁县的行政区域,县机关驻济宁市。以原新汶市的行政区域为新汶县的行政区域。  经上述调整后,1965年全省计辖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9个专区、107县、17个市辖区。  济南市辖市中区、天桥区、历下区、槐荫区和历城县等4区1县。  青岛市辖市南区、市北区、台东区、四方区、沧口区、崂山县等5区1县。  淄博市辖张店、淄川、博山、周村等4区。  枣庄市辖齐村、台儿庄、峄城、薛城等4区。  德州专区辖德州市、陵县、平原、禹城、乐陵、武城、夏津、临邑、商河、济阳、齐河、宁津、庆云等1市12县。专署驻德州。  惠民地区辖滨县、邹平、博兴、垦利、阳信、桓台、广饶、沾化、惠民、高青、利津、无棣等12县。专署驻滨县北镇。  昌潍地区辖潍坊市、潍县、昌邑、高密、胶县、平度、胶南、诸城、五莲、昌乐、临朐、临淄、寿光、安丘、益都等1市14县。专署驻潍坊市。  烟台专区辖烟台市、威海市、荣成、文登、牟平、乳山、海阳、莱阳、莱西、栖霞、招远、蓬莱、黄县、掖县、即墨、福山、长岛等2市15县。专署驻烟台市。  临沂专区辖临沂、苍山、郯城、沂水、沂源、沂南、蒙阴、费县、平邑、临沭、莒县、莒南、日照等13县。专署驻临沂市。  泰安专区辖泰安、宁阳、肥城、章丘、长清、平阴、东平、新泰、莱芜、新汶等10县。专署驻泰安县。  济宁专区辖济宁市和济宁、微山、泗水、汶上、兖州、曲阜、邹县、滕县、鱼台、嘉祥、金乡等1市11县。专署驻济宁市。  菏泽专区辖菏泽、曹县、东明、鄄城、郓城、梁山、定陶、成武、巨野、单县等10县。专署驻菏泽市。  聊城专区辖聊城、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临清、冠县等8县。专署驻聊城县。  ○第三辑“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行政建置(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各级政府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多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无暇顾及行政区划的调整,这一时期区划变动次数较少、幅度较小,呈现出一种相对停滞的状况。另一方面,经过1959年至1965年的恢复和调整,就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说,全省行政区划的总体格局大致趋于合理,相对稳定一段时间也是自然的。  这期间也有一些变动。涉及全省性的有两点:  一是1967年2月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更名为山东省革命委员会。行政单位即一定行政区域的政府机构是广义的行政区划概念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行政单位的更名也属于行政区划变动的范畴。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初为党政合一,1971年中共山东省委恢复后则成为全省的行政机关。但根据1975年1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省“革委”既是省人民政府,又是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这是特殊历史时期的行政体制。根据1978年3月5日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是省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不再是其常设机关。  一是同年7月将德州、惠民、昌潍、烟台、临沂、泰安、济宁、菏泽、聊城等9个专区更名为“地区”,地区设立地区革命委员会(简称地革委)。专区改为地区,行政单位由专员公署改为地区革命委员会,虽然不涉及行政区域范围的增、缩,但却是一次重要的变化。地区革命委员会是一级政权机关,前期是党政合一的,后期各地区建立了中共地委,则地革委成为行政机关,根据全国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规定,山东省各地区革命委员会既是本地区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也是本地区人民政府。于是它就不再像1958年初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所规定作为省的派出机构那样,而成为独立的一级政权机关,地区也就由准政区变为省、县之间一级正式的行政建制。  在此期间与河南省和江苏省的省界分别作过一些小的调整。河南省南乐县的杨寨、东节、寨节3个村划归山东省莘县管辖,山东省莘县的前任屯和后任屯2个村划归河南省的南乐县管辖。山东省的莘县与河南省的南乐县分别于1964年7月和1966年8月交接完毕。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根据国务院1964年8月15日《对解决冀鲁豫皖苏有关边界水利问题的协商意见的批复》精神于1966年9月报内务部、水利部备案。1971年4月将山东省临沭县蛟龙区朱范公社的东朱范、西朱范、王半路、袁半路、姚朱范、李小湾等6村,石门头公社的石门头二村、石门头三村、石门头四村等3个村,烈町公社的东窝子村,大兴区北辰公社的北辰一村、北辰二村、小埠子、老古墩等4村以及观堂区镇南公社的南辰、长沙头、东尧、郑庄等4村,磨山公社的西山后、东山后等2村,总计20个村划归江苏省管辖。  涉及县、区的变动有两处:1969年12月将昌潍专区的临淄县划归淄博市,临淄县改为临淄区,并于1972年10月批准将该区机关由临淄城迁驻辛店。1976年7月以枣庄市的枣庄镇  、塔埠2公社和周围公社的个别生产大队(生产大队系人民公社时期基层的行政单位,就其行政职能而言,约相当于行政村。),总计32个大队48个自然村,设立枣庄市市中区。此外1973年3月由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将齐河县机关由县城关迁驻晏城;武城县机关由城关迁驻旧城。  经上述变动,山东省管辖范围由1965年所辖4个地级市、9个专区、5个县级市、107县、17个市辖区变为管辖4个地级市、9个地区、5个县级市、106县、19个市辖区。  即:  济南市辖市中区、天桥区、历下区、槐荫区和历城县等4区1县。  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四方、沧口等5区和崂山县。  淄博市辖张店、临淄、博山、淄川、周村等5个区。市机关驻张店。  枣庄市辖市中、薛城、台儿庄、峄城、齐村等5个区。  德州地区辖德州市、陵县、平原、禹城、乐陵、武城、夏津、临邑、商河、济阳、齐河、宁津、庆云等1市12县。  惠民地区辖滨县、邹平、博兴、垦利、阳信、桓台、广饶、沾化、惠民、高青、利津、无棣等12县。  昌潍地区辖潍坊市、潍县、昌乐、平度、昌邑、益都、胶县、高密、寿光、五莲、胶南、临朐、安丘、诸城等1市13县。  烟台地区辖烟台市、威海市、牟平、栖霞、荣成、文登、蓬莱、乳山、海阳、长岛、黄县、福山、招远、掖县、莱阳、莱西、即墨等2市15县。  临沂地区辖临沂、苍山、莒县、莒南、沂水、沂南、蒙阴、平邑、费县、日照、郯城、临沭、沂源等13县。  泰安地区辖泰安、肥城、平阴、章丘、长清、新泰、新汶、莱芜、东平、宁阳等10县。  济宁地区辖济宁市、济宁县、滕县、曲阜、汶上、金乡、邹县、兖州、嘉祥、微山、泗水、鱼台等1市11县。  菏泽专区辖菏泽、鄄城、郓城、梁山、单县、曹县、成武、定陶、巨野、东明等10县。  聊城地区辖聊城、莘县、茌平、高唐、冠县、阳谷、东阿、临清等8县。  ◎第三类地(区)县改市、以市带县体制的逐步确立(1977年~2000年)  ○第一辑改革开放初期的调整(1977年~1981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初期,百废待举,还来不及对行政建置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改革,从1978年开始进行了一些局部的或恢复性的调整,主要有:  一、1979年12月24日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将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为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系山东省国家行政机关。  二、1978年7月5日决定将昌潍、烟台、临沂、泰安、济宁、惠民、德州、聊城、菏泽等9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地区行政公署,作为省革命委员会(1979年底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三、1978年5月设立济南市郊区,其行政区域为1965年底交历城县代管的原东郊、西郊、北园、南郊4个区的行政区域;同年11月设立青岛市黄岛区,其行政区域为析自胶南县的黄岛、薛家岛和辛安3个公社。  四、1978年11月将泰安地区的章丘、长清2县划归济南市管辖;将烟台地区的即墨县、昌潍地区的胶县、胶南县划归青岛市管辖;将济宁地区的滕县划归枣庄市管辖。  五、1981年5月昌潍地区更名为潍坊地区。  六、从1980年6月1日至1981年12月26日陆续将全省91县的党政机关驻地通名改为镇。  经上述变动后,全省自1978年11月至1981年各年度行政区划均大致相同,即辖4个地区、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106县、21个市辖区。  济南市辖市中、天桥、历下、槐荫、郊区等5区和历城、章丘、长清等3县。  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四方、沧口、黄岛等6区和崂山、胶南、胶县、即墨等4县。  淄博市辖张店、周村、博山、淄川、临淄等5区。市机关驻张店。  枣庄市辖市中、台儿庄、薛城、齐村、峄城等5区和滕县。  德州地区辖德州市和陵县、平原、济阳、宁津、武城、禹城、庆云、乐陵、夏津、临邑、商河、齐河等1市12县。地区行署驻德州市。  惠民地区辖滨县、邹平、博兴、垦利、阳信、桓台、广饶、沾化、惠民、高青、利津、无棣等12县。地区行署驻滨县北镇。  昌潍地区辖潍坊市、潍县、昌乐、安丘、昌邑、益都、临朐、高密、平度、寿光、诸城、五莲等1市11县。地区行署驻潍坊市。  烟台地区辖烟台市、威海市、牟平、招远、乳山、文登、荣成、海阳、栖霞、福山、蓬莱、黄县、掖县、长岛、莱阳、莱西等2市14县。地区行署驻烟台市。  临沂地区辖临沂、临沭、日照、郯城、莒县、莒南、沂水、沂源、沂南、蒙阴、费县、平邑、苍山等13县。地区行署驻临沂县。  泰安地区辖泰安、东平、宁阳、肥城、莱芜、新泰、新汶、平阴等8县。地区行署驻泰安县。  济宁地区辖济宁市、济宁县、微山、泗水、曲阜、兖州、邹县、金乡、嘉祥、鱼台等1市9县。地区行署驻济宁市。  菏泽专区辖菏泽、曹县、成武、郓城、鄄城、巨野、梁山、定陶、单县、东明等10县。地区行署驻菏泽县。  聊城地区辖聊城、莘县、阳谷、高唐、临清、冠县、东阿、茌平等8县。地区行署驻聊城县。  ○第二辑地(区)县改市、以市带县体制的逐步确立(上)(1982年~1989年)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乡经济迅速发展,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相对滞后则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的需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和辐射作用,从80年代初开始了地县改市、以市带县体制的建设过程。  就全国而言,1983年开始进入设市热潮。山东早在1982年就进入了市制建设的新阶段。1982年全国新设市12个,山东一省即占4个。同年1月撤销泰安县,复置泰安市,其行政区域仍为原泰安县行政区域。同年8月撤销新汶县,恢复新汶市,其行政区域仍为原新汶县行政区域。以上2县均属泰安地区管辖。同年8月析滨县之北镇、博兴县之小营公社和蔡寨公社的朱全管区,设立滨州市。该市隶属于惠民地区,市机关驻北镇。同年11月析利津县之六合公社、垦利县黄河下游孤岛地区的史口公社、辛庄公社、胜砣公社的茶坡大队、高盖公社的辛镇、官屋、孙家、张营、王营、韩家等六个大队、广饶县朱庄、油郭、辛集、六户等四个公社、沾化县新户、四扣、义和、太平等四个公社、博兴县龙居公社和乔庄公社的老于、王家、刘家等三个大队,设立东营市(国务院1982年11月10日批准设立东营市,1983年10月1日中共东营市委成立,同月15日对外办公,1984年4月始有市人民代表大会,并选举产生首任市长。)。该市为省属地级市,下设东营、河口、牛庄三个区,同时将惠民地区的利津、垦利两县划归该市管辖。东营市机关驻东营。继全省91个县机关驻地通名改为镇之后,本年度又有嘉祥、梁山、章丘三县机关驻地依次分别改为城关镇、梁山镇、明水镇;东平县机关由原城关公社改建的州城镇迁驻由该县须城公社和大羊公社的部分大队析置的东平镇。  1982年全省共辖9个地区、5个地级市、8个县级市、104县、24个市辖区。其中:  济南市辖市中、天桥、历下、槐荫、郊区等5个区和历城、章丘、长清等3县。  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四方、沧口、黄岛等6个区和胶南、胶县、崂山、即墨等4县。  淄博市辖张店、周村、博山、淄川、临淄等5个区。市机关驻张店。  枣庄市辖市中、薛城、峄城、台儿庄、齐村等5个区和滕县。市机关驻枣庄。  东营市辖东营、河口、牛庄等3区和利津、垦利2县。市机关驻东营。  德州地区辖德州市和陵县、齐河、商河、宁津、平原、济阳、庆云、武城、禹城、临邑、乐陵、夏津等1市12县。地区行署驻德州市。  惠民地区辖滨州市和滨县、桓台、广饶、邹平、惠民、沾化、高青、无棣、阳信、博兴等1市10县。地区行署驻滨州市。  潍坊地区辖潍坊市、潍县、昌乐、五莲、高密、诸城、平度、益都、寿光、昌乐、安丘、临朐等1市11县。  烟台地区辖烟台市、威海市、文登、荣成、牟平、乳山、海阳、福山、栖霞、蓬莱、长岛、黄县、招远、掖县、莱阳、莱西等2市14县。地区行署驻烟台市。  临沂地区辖临沂、日照、临沭、郯城、苍山、平邑、费县、蒙阴、沂源、沂水、沂南、莒县、莒南等13县。地区行署驻临沂县。  泰安地区辖泰安市、新汶市、莱芜、肥城、宁阳、新泰、平阴、东平等2市6县。地区行署驻泰安市。  济宁地区辖济宁市、济宁县、微山、鱼台、金乡、嘉祥、邹县、兖州、曲阜、泗水、汶上等1市10县。地区行署驻济宁市。  菏泽专区辖菏泽、曹县、东明、成武、郓城、鄄城、定陶、梁山、巨野、单县等10县。地区行署驻菏泽县。  聊城地区辖聊城、莘县、阳谷、冠县、东阿、茌平、临清、高唐等8县。地区行署驻聊城县。  1983年全省有三个地区、六个县改建为市,另有三个县和三个县级市改建为地级市下的七个区。同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济宁地区,将济宁市升级为省辖地级市,原济宁地区的兖州、曲阜、邹县、嘉祥、金乡、鱼台、微山等7县划归该市管辖,汶上、泗水两县则划归泰安地区管辖,济宁县撤销,其行政区域并入济宁市;同年10月,以原县级济宁市的行政区域设立济宁市市中区,以原济宁县的行政区域设立济宁市郊区。同年8月撤销潍坊地区,将潍坊市升级为省辖地级市,原潍坊地区所辖昌邑、昌乐、安丘、诸城、高密、五莲、益都、寿光、临朐等9县划归该市管辖,平度县划归青岛市管辖,撤销潍县,并入潍坊市。同年10月以原潍坊市的城关、东关、南关等3个办事处,东郊、西郊、红星、二十里堡等4处公社和原潍县的望留、符山、杏埠、圩河等4处公社设立潍坊市潍城区;以原潍坊市坊子办事处、宁家沟公社,原潍县的埠头、沟西、车留庄、清池、涌泉、眉村、穆村公社,昌乐县崔家庄公社的温家街、围子里、东山、程王街、河南、山坡、任家埠、岔子官庄、盖家庄、白石、史家庄、李家木庄等12个自然村,安丘县刘家尧公社的北才子官庄、才子官庄、范家沟、大园、东房仕、西房仕、仕子口、裴家河、霸王泉、程家营、辛庄、石泉子、姜家庄等13个自然村,设立潍坊市坊子区;以原潍县的郭家官庄、东庄、朱里、里疃、固堤、双杨、高里、泊子、央子、南孙等10处公社和寒亭办事处,设立潍坊市寒亭区。同年8月撤销烟台地区,将烟台市升级为省辖地级市,原烟台地区的荣成、文登、牟平、乳山、海阳、莱阳、蓬莱、长岛、黄县、掖县、招远、栖霞等12县划归烟台市管辖,莱西县划归青岛市管辖;威海市仍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福山县撤销,并入烟台市。同年10月以原烟台市行政区域设立烟台市芝罘区,以原福山县行政区域设立福山区。同年8月撤销聊城县,恢复聊城市;撤销临清县,恢复临清市;撤销菏泽县,恢复菏泽市;撤销莱芜县,恢复莱芜市;撤销新汶市和新泰县,将二者的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新泰市。与此同时,将惠民地区的桓台县划归淄博市管辖,将惠民地区的广饶县划归东营市管辖。同年11月枣庄市市中区扩大,增辖原齐村区的齐村、黄庄、永安、渴口、孟庄、周村、郭里集、安城、税郭、西王庄等10处公社;枣庄市齐村区改建为山亭区,除辖原齐村区的西集、张庄、傅庄、东凫山、北庄、米湖等6处公社外,滕县的山亭、桑村、城头、冯卯、店子、水泉、辛台、徐庄等8处公社亦析归区管辖。  1983年全省共辖6个地区、8个地级市、10个县级市、95个县、31个市辖区。其中:  济南市辖市中、天桥、历下、槐荫、郊区等5区和历城、章丘、长清等3县。  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四方、沧口、黄岛等6区和崂山、即墨、胶南、胶县、莱西、平度等6县。  淄博市辖张店、临淄、淄川、博山、周村等5区和桓台县。市机关驻张店。  枣庄市辖市中、峄城、薛城、台儿庄、山亭等5区和滕县。市机关驻枣庄。  东营市辖东营区、牛庄区、河口区、垦利县、利津县、广饶县等3区3县。市机关驻东营区。  潍坊市辖潍城、坊子、寒亭等3区和昌邑、高密、诸城、五莲、昌乐、安丘、临朐、寿光、益都等9县。市机关驻潍城区。  烟台市辖威海市、芝罘区、福山区和荣成、文登、牟平、乳山、海阳、莱阳、栖霞、招远、蓬莱、长岛、黄县、掖县等1市、2区、12县。市机关驻芝罘区。  济宁市辖市中区、市郊区和兖州、曲阜、邹县、微山、鱼台、金乡、嘉祥等2区7县。市机关驻市中区。  德州地区辖德州市和陵县、乐陵、宁津、临邑、庆云、商河、禹城、济阳、齐河、武城、平原、夏津等1市12县。地区行署驻德州市。  惠民地区辖滨州市和滨县、惠民、无棣、阳信、沾化、高青、邹平、博兴1市8县。地区行署驻滨州市。  临沂地区辖临沂市和日照、莒县、莒南、沂源、沂水、沂南、临沭、郯城、苍山、蒙阴、平邑、费县等1市12县。地区行署驻临沂市。  泰安地区辖泰安市、莱芜市、新泰市和肥城、平阴、东平、汶上、宁阳、泗水等3市6县。地区行署驻泰安市。  菏泽专区辖菏泽市和鄄城、郓城、梁山、东明、巨野、定陶、成武、曹县、单县等1市9县。地区行署驻菏泽市。  聊城地区辖聊城市、临清市和高唐、茌平、东阿、莘县、冠县、阳谷等2市6县。地区行署驻聊城市。  1984年度除8月27日国务院批准将江苏省沛县的杨堂、孙庄、东明村、西平村、六营、曹庄、王庄、大控工庄、赵楼、赵庙、张庄、侣楼、庞孟庄、中控工庄等14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微山县管辖外,县以上行政建置没有变化。  1985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日照县,以其行政区域设立日照市。同月撤销泰安地区,升泰安市为地级市,下设泰山区和泰安市郊区。原泰安地区所辖宁阳、肥城、东平3县由泰安市管辖;莱芜、新泰2市为省辖县级市,由泰安市代管;汶上、泗水2县划归济宁市;平阴县划归济南市。同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原县级泰安市析置为泰山区和郊区:泰山区辖原泰安市的泰前、财源、岱庙等3个街道办事处和粥店镇、小辛庄乡、黄山头乡、桑家疃乡、大津口乡等5个乡镇;泰安市郊区辖原县级泰安市的汶口、省庄、山口、下港、祝阳、范镇、 峪、徂徕、邱家店、北集坡、满庄、夏张、道朗、麻塔、良村、房村等16个办事处所属10个镇、71个乡。同年9月将沂南县岸堤区兴旺庄乡的贾家庄子、潘家沟、重山、葛曲、圈里、北河东等6村划归蒙阴县,为新设的重山乡一部分。同年12月将梁山县银山区及其所属的银山镇、豆山乡、斑鸠店乡、山乡、司里乡和戴庙乡等6个乡的建制连同其所属的32个村,小安山区的大安山、商老庄两乡的建制连同其所属的23个村划归东平县管辖。  截至1985年底全省共辖5个地区、9个地级市、10个县级市、94个县、33个市辖区。  其中:  济南市辖市中、天桥、历下、槐荫、郊区等5个区和历城、章丘、长清、平阴等4个县。  济宁市辖市中区、市郊区和兖州、曲阜、邹县、微山、泗水、汶上、金乡、嘉祥、鱼台等2区9县。市机关驻市中区。  泰安市辖泰山区、郊区和莱芜市、新泰市、宁阳县、肥城县、东平县等共2区2市3县。市机关驻泰山区。  临沂地区辖临沂市、日照市和莒县、莒南、沂水、沂源、沂南、临沭、郯城、苍山、蒙阴、平邑、费县等2市11县。地区行署驻临沂市。  其它市、地,县以上行政建置与前相同。  1986年有三个县整县撤销,改为县级市。3月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6月撤销曲阜县,设立曲阜市。9月撤销黄县,设立龙口市,市机关自原黄县城关移驻龙口。三市原隶属关系不变。  1987年是变化较大的一年,有一个市升级,五个县整县改市、撤并或设区,两个县级区撤销合并。2月撤销胶县,设立胶州市;撤销莱阳县,设立莱阳市;撤销滨县,并入滨州市。4月撤销济南市郊区和历城县,设立历城区,以原历城县和郊区的洪家楼镇、华山镇、王舍人镇之行政区域为历城区行政区域;原郊区的北园镇划归天桥区,七贤镇划归市中区,段店镇、吴家堡镇划归槐荫区,姚家镇划归历下区。同月撤销诸城县,设立诸城市。6月撤销东营市牛庄区,并入东营区。同年升威海市为地级市,于原县级威海市行政区域设环翠区。将原属烟台市的荣成、文登、乳山3县划归威海市管辖。  1987年度全省辖5个地区、10个地级市、15个县级市、86个县、33个市辖区。其中:  济南市辖市中、天桥、历下、槐荫、历城等5区和章丘、长清、平阴等3县。  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四方、沧口、黄岛等6区和胶州市、崂山县、即墨县、胶南县、莱西县、平度县等共6区1市5县。  淄博市辖张店、临淄、淄川、博山、周村等5区和桓台县。市机关驻张店。  枣庄市辖市中、峄城、薛城、台儿庄、山亭等5区和滕县。市机关驻市中区。  东营市辖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县、利津县、广饶县等2区3县。市机关驻东营区。  潍坊市辖潍城、坊子、寒亭等三区和诸城市、青州市及昌邑、高密、五莲、昌乐、安丘、临朐、寿光等共3区2市7县。市机关驻潍城区。  烟台市辖芝罘区、福山区、龙口市、莱阳市和牟平、海阳、栖霞、招远、蓬莱、长岛、掖县等2区2市7县。市机关驻芝罘区。  济宁市辖市中区、市郊区、曲阜市和兖州、邹县、微山、泗水、汶上、金乡、嘉祥、鱼台等2区1市8县。市机关驻市中区。  泰安市辖泰山区、郊区、莱芜市、新泰市和宁阳、肥城、东平等2区2市3县。市机关驻泰山区。  威海市辖环翠区和荣成、文登、乳山等1区3县。市机关驻环翠区。  德州地区辖德州市和陵县、乐陵、宁津、临邑、庆云、商河、禹城、济阳、齐河、武城、平原、夏津等1市12县。地区行署驻德州市。  惠民地区辖滨州市和惠民、无棣、阳信、沾化、高青、邹平、博兴1市7县。地区行署驻滨州市。  临沂地区辖临沂市、日照市和莒县、莒南、沂水、沂源、沂南、临沭、郯城、苍山、蒙阴、平邑、费县等2市11县。地区行署驻临沂市。  菏泽地区辖菏泽市和鄄城、郓城、梁山、东明、巨野、定陶、成武、曹县、单县等1市9县。地区行署驻菏泽市。  聊城地区辖聊城市、临清市和高唐、茌平、东阿、莘县、冠县、阳谷等2市6县。地区行署驻聊城市。  1988年有6个县整县改制为县级市或区。2月撤销掖县,设立莱州市。3月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9月撤销乐陵县,设立乐陵市。10月撤销文登县,设立文登市。11月撤销荣成县,设立荣成市。同月撤销崂山县设立青岛市崂山区。  1989年6月日照升级为地级市(暂未设区、辖县)。7月撤销平度县,设立平度市;撤销即墨县,设立即墨市,以上二市均为县级市。12月惠民地区所辖高青县、临沂地区所辖沂源县划归淄博市;菏泽地区所辖梁山县划归济宁市;德州地区所辖济阳、商河两县划归济南市,齐河县的靳家乡、大王乡和桑梓店镇划归济南市历城区。  经1988、1989两年建制和隶属关系的变更,至1989年底全省共辖5个地区、11个地级市、21个县级市、78个县、34个市辖区。其中:  济南市辖市中、天桥、历下、槐荫、郊区等五区和章丘、长清、平阴、济阳、商河等5县。  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四方、沧口、黄岛、崂山等7区和胶州市、平度市、即墨市、胶南县、莱西县等共7区3市2县。  淄博市辖张店、临淄、淄川、博山、周村等5区和桓台、高青、沂源等3县。市机关驻张店。  枣庄市辖市中、峄城、薛城、台儿庄、山亭等5区和滕州市。市机关驻市中区。  东营市辖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县、利津县、广饶县等2区3县。市机关驻东营区。  潍坊市辖潍城区、坊子区、寒亭区和诸城市、青州市及昌邑、高密、五莲、安丘、昌乐、临朐、寿光等共3区2市7县。市机关驻潍城区。  烟台市辖芝罘区、福山区、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和牟平、海阳、栖霞、招远、蓬莱、长岛等共2区3市6县。市机关驻芝罘区。  济宁市辖市中区、市郊区、曲阜市和兖州、邹县、微山、泗水、汶上、梁山、金乡、嘉祥、鱼台等2区1市9县。市机关驻市中区。  泰安市辖泰山区、郊区、莱芜市、新泰市和宁阳、肥城、东平等2区2市3县。市机关驻泰山区。  威海市辖环翠区和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县等共1区2市1县。市机关驻环翠区。  日照市(暂未设区、辖县)。  德州地区辖德州市、乐陵市和陵县、乐陵、宁津、临邑、庆云、禹城、商河、齐河、武城、平原、夏津等2市9县。地区行署驻德州市。  惠民地区辖滨州市和惠民、沾化、阳信、无棣、邹平、博兴1市6县。地区行署驻滨州市。  临沂地区辖临沂市和莒县、莒南、沂水、沂南、临沭、郯城、苍山、蒙阴、平邑、费县等共1市10县。地区行署驻临沂市。  菏泽地区辖菏泽市和鄄城、郓城、东明、巨野、定陶、成武、曹县、单县等1市8县。地区行署驻菏泽市。  聊城地区辖聊城市、临清市和高唐、茌平、东阿、莘县、冠县、阳谷等2市6县。地区行署驻聊城市。  ○第三辑地(区)县改市、以市带县体制的逐步确立(下)(1990年~2000年)  20世纪80年代,全省有济宁、潍坊、烟台、泰安4个地区改为(地级)市,新设了东营、威海、日照3个地级市。整县改为县级市的有泰安、新汶(后并入新泰)、聊城、临清、临沂、菏泽、莱芜、新泰、日照(后升为地级市)、青州、曲阜、龙口、胶州、莱阳、诸城、莱州、滕州、乐陵、文登、荣成、平度、即墨等22个,此外新设了滨州市。整县改为市辖区的有原济宁县、福山县、潍县、历城县、崂山县等5个县。县级市改为市辖区的有原济宁市、烟台市、潍坊市、泰安市、威海市等5个县级市。以上涉及全省约三分之一县级以上的政区。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的城市化建设速度明显加快。进入90年代后,继续保持了这种势头,并逐渐由比较注重量的扩展,转为城市化体制建设中量、质并重。  1990年8月于莱芜市颜庄镇、城子坡镇、里辛乡和新泰市寨子乡、沂源县黄庄镇等5个乡镇的行政范围内设立莱芜市钢城办事处,作为莱芜市的派出机构(副县级)。同年12月撤销胶南县,设立胶南市;撤销莱西县,设立莱西市。二市均为县级。  1991年11月撤销蓬莱县,设立蓬莱市;同年12月撤销招远县,设立招远市。2市均为县级。  1992年是进入90年代后变化较大的一年,这一年有一个县级市升为地级市,一个地级市设区带县,4个县整县改市。8月撤销肥城县,设立肥城市;撤销章丘县,设立章丘市;撤销兖州县,设立兖州市。10月撤销邹县,设立邹城市。以上4市均为县级。11月原县级莱芜市升为地级市,以原钢城办事处管辖区域设立钢城区,以原县级莱芜市其余区域设立莱城区。市机关驻莱城区。12月批准日照市设区带县,以原日照市行政区域设立东港区;将潍坊市的五莲县、临沂地区的莒县划归日照市管辖;市机关驻东港区。此外,同年3月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以使地区名称与行署驻地名称相一致。  1992年底全省共辖5个地区、12个地级市、28个县级市、70个县、37个市辖区。  其中:  济南市辖市中、天桥、历下、槐荫、历城等五区和章丘市、长清县、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共5区1市4县。  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四方、沧口、黄岛、崂山等7区和胶州市、平度市、即墨市、胶南市、莱西市等共7区5市。  淄博市辖张店、临淄、淄川、博山、周村5区和桓台、高青、沂源等3县。市机关驻张店。  枣庄市辖市中、峄城、薛城、台儿庄、山亭等5区和滕州市。市机关驻市中区。  东营市辖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县、利津县、广饶县等2区3县。市机关驻东营区。  潍坊市辖潍城区、坊子区、寒亭区、诸城市、青州市和昌邑、高密、安丘、昌乐、临朐、寿光等共3区2市6县。市机关驻潍城区。  烟台市辖芝罘区、福山区、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蓬莱市、招远市和牟平、海阳、栖霞、长岛等2区5市4县。市机关驻芝罘区。  济宁市辖市中区、郊区、曲阜市、兖州市、邹城市和微山、泗水、汶上、梁山、金乡、嘉祥、鱼台等2区3市7县。市机关驻市中区。  泰安市辖泰山区、郊区、新泰市、肥城市和宁阳、东平等2区2市2县。市机关驻泰山区。  威海市辖环翠区、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县等共1区2市1县。市机关驻环翠区。  日照市辖东港区、五莲县、莒县等1区2县。市机关驻东港区。  莱芜市辖莱城区、钢城区(前身为1990年8月20日批准设立的莱芜市钢城办事处辖区)两个区。市机关驻莱城区。  德州地区辖德州市、乐陵市和陵县、宁津、临邑、庆云、禹城、齐河、武城、平原、夏津等2市9县。地区行署驻德州市。  惠民地区辖滨州市和惠民、沾化、阳信、无棣、邹平、博兴等1市6县。地区行署驻滨州市。  临沂地区辖临沂市和莒南、沂水、沂南、临沭、郯城、苍山、蒙阴、平邑、费县等共1市9县。地区行署驻临沂市。  菏泽地区辖菏泽市和鄄城、郓城、东明、巨野、定陶、成武、曹县、单县等1市8县。地区行署驻菏泽市。  聊城地区辖聊城市、临清市和高唐、茌平、东阿、莘县、冠县、阳谷等2市6县。地区行署驻聊城市。  1993年有三个县改市。6月撤销寿光县,设立寿光市;7月撤销乳山县,设立乳山市;9月撤销禹城县,设立禹城市。12月济宁市郊区更名为济宁市任城区。  1994年是20世纪90年代行政建置变动最大的一年,有两个地区改为地级市,撤销四个县、两个市,分别改设为县级市或市辖区,部分市辖区作了调整。  1月撤销安丘县,设立安丘市。4月青岛市的市辖区行政区划作了若干调整:撤销台东区,并入市北区,同时将四方区的吴家村、错埠岭两街道办事处,崂山区李村镇的杨家群、河马石、夹岭沟、曲家庵子等4村及中韩镇七号线以西区域划归市北区,市北区人民政府移驻原台东区人民政府驻地;撤销沧口区,以原沧口区的四流中路、振华路、晓翁村、西流庄、永安路、营子、板桥坊、楼山后等8个街道办事处和楼山乡以及崂山区李村镇张村河以北的区域设立李沧区,区人民政府驻李村镇。设立城阳区,其辖区为自崂山区划出的城阳、惜福、夏庄、流亭、棘洪滩、上马、红岛、河套等8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城阳镇;另外将原沧口区的水清沟、开平路、盐滩、郑州路、济阳路5个街道办事处,崂山区李村镇的河崖、后台、小水清沟、河西、华光、大山、小河西、双山、保儿、保儿西山等10个村划归四方区。  5月撤销高密县,设立高密市。同月设立潍坊市奎文区,其辖区为原潍城区白浪河以东的东关、东园、院校、新城等4个街道办事处,大虞、二十里堡、梨园等3个镇和军埠口镇的刘家沙窝、李家沙窝、南家、郭家、吕家、高家涧头院、武家涧头院等7个村,寒亭区郭家官庄镇的李家朱茂、玄家朱茂、杜家朱茂、辛庄、王家潭里、小南潭、西金马、东金等8个村,区人民政府驻胜利东街。6月撤销昌邑县,设立昌邑市。7月撤销牟平县,以原牟平县莱山、解甲庄两个镇和自芝罘区析出的初家镇,设立烟台市莱山区,区人民政府驻初家镇;以原牟平县除莱山、解甲庄两镇以外的地区设立烟台市牟平区,区人民政府驻宁海镇。  12月撤销临沂地区和县级临沂市,设立地级临沂市,该市设立兰山、罗庄、河东3个区。兰山区辖兰山、金雀山、银雀山3个街道办事处和白沙埠、义堂、大岭、半程、枣沟头等五个镇及李官庄、南坊、朱保、马厂湖等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原县级临沂市人民政府驻地。罗庄区辖罗庄、傅庄、盛庄、册山等四镇和程庄、岑石2乡,区人民政府驻罗庄镇。河东区辖九曲、相公、汤头、芝麻墩、梅埠、重沟等6镇和黑墩、汤河、郑旺、太平、八湖、刘店子等6乡,区人民政府驻九曲镇。同月撤销德州地区和县级德州市,设立地级德州市,以原县级德州市之行政区域设立德城区。此外本年度6月将文登市初村镇、草庙子镇和荣成市桥头镇、泊于镇共4镇整建制划归威海市环翠区管辖。  至1994年底全省共辖3个地区、14个地级市、32个县级市、63个县、44个市辖区。  其中:  济南市辖市中、天桥、历下、槐荫、历城等五区和章丘市、长清县、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共5区1市4县。  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四方、李沧、黄岛、崂山、城阳等7区和胶州、胶南、平度、莱西、即墨等5市。  淄博市辖张店、临淄、淄川、博山、周村5区和桓台、高青、沂源等3县。市机关驻张店。  枣庄市辖市中、峄城、薛城、台儿庄、山亭等5区和滕州市。市机关驻市中区。  东营市辖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县、利津县、广饶县等2区3县。市机关驻东营区。  潍坊市辖潍城区、坊子区、寒亭区、奎文区、诸城市、青州市、寿光市、安丘市、高密市、昌邑市和昌乐、临朐等共4区6市2县。市机关驻潍城区。  烟台市辖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莱山区和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蓬莱市、招远市及海阳、栖霞、长岛等4区5市3县。市机关驻芝罘区。  济宁市辖市中区、任城区、曲阜市、兖州市、邹城市和微山、泗水、汶上、梁山、金乡、嘉祥、鱼台等2区3市7县。市机关驻市中区。  泰安市辖泰山区、郊区、新泰市、肥城市和宁阳、东平等2区2市2县。市机关驻泰山区。  威海市辖环翠区、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等共1区3市。市机关驻环翠区。  日照市辖东港区、五莲县、莒县等1区2县。市机关驻东港区。  莱芜市辖莱城区、钢城区共2个区。市机关驻莱城区。  临沂市辖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和沂水、沂南、莒南、临沭、郯城、苍山、蒙阴、平邑、费县等共3区9县。市机关驻兰山区。  德州市辖德城区、乐陵市、禹城市和陵县、宁津、临邑、庆云、齐河、武城、平原、夏津等共1区2市8县。市机关驻德城区。  滨州地区辖滨州市和惠民、沾化、阳信、无棣、邹平、博兴等1市6县。地区行署驻滨州市。  菏泽地区辖菏泽市和鄄城、郓城、东明、巨野、定陶、成武、曹县、单县等1市8县。地区行署驻菏泽市。  聊城地区辖聊城市、临清市和高唐、茌平、东阿、莘县、冠县、阳谷等2市6县。地区行署驻聊城市。  90年代后几年,除1995年11月撤销栖霞县,设立栖霞市,1996年4月撤销海阳县,设立海阳市,1997年8月撤销聊城地区设立地级聊城市,撤销县级聊城市,以原县级聊城市行政区域设立聊城市东昌府区及个别县市的乡镇村的隶属有所调整外,无大变化。  至2000年底全省共辖17个地级市、47个市辖区、31个县级市、61个县。其中:  济南市辖市中、天桥、历下、槐荫、历城等5区和章丘市、长清县、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共5区1市4县。  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四方、李沧、黄岛、崂山、城阳等7区和胶州、胶南、平度、莱西、即墨等5市。  淄博市辖张店、临淄、淄川、博山、周村5区和桓台、高青、沂源等3县。  枣庄市辖市中、山亭、台儿庄、峄城、薛城等5区和滕州市。  东营市辖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县、利津县、广饶县等共2区3县。  烟台市辖芝罘、福山、莱山、牟平等四区和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栖霞、海阳等7市及长岛县。  潍坊市辖潍城区、坊子区、寒亭区、奎文区、青州市、诸城市、寿光市、安丘市、高密市、昌邑市、昌乐县、临朐县等共4区6市2县。  济宁市辖市中区、任城区、曲阜市、兖州市、邹城市和汶上、泗水、微山、鱼台、金乡、嘉祥、梁山等2区3市7县。  泰安市辖泰山区、郊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等共2区2市2县。  威海市辖环翠区、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等共1区3市。  日照市辖东港区、五莲县、莒县等1区2县。  莱芜市辖莱城区、钢城区等2个区。  临沂市辖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和沂南、沂水、莒南、临沭、苍山、郯城、平邑、费县、蒙阴等共3区9县。  德州市辖德城区、乐陵市、禹城市和陵县、宁津、庆云、临邑、齐河、平原、夏津、武城等共1区2市8县。  聊城市辖东昌府区、临清市和高唐、茌平、东阿、阳谷、莘县、冠县等共1区1市6县。  滨州市辖滨城区、沾化、博兴、邹平、惠民、阳信、无棣等1区6县。  菏泽市辖牡丹区、鄄城、郓城、巨野、成武、单县、定陶、曹县、东明等1区8县。  以上总计17个地级市、139个县级政区。其中,市辖区和县级市占县级政区的56%强。由此可见,山东省基本上形成了有条件的地区改地级市、有条件的县改县级市或市辖区、以地级市管县(县级的市、市辖区)即所谓地改市、市带县的行政建置体制。  第四卷市、县建置沿革  ◎第一类济南市  ○第一辑济南市建置沿革  位于山东省中部偏西、黄河下游,南依泰山山地,黄河自西南而东北穿过。东邻滨州市、淄博市,南与泰安市、莱芜市接壤,西隔黄河与聊城市相望,北与德州市交界。面积8154平方公里。人口553.5万。  济南市是山东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全市辖有市中、天桥、历下、槐荫、历城5个区,章丘市和长清、平阴、济阳、商河4个县。市人民政府驻市中区。  春秋战国时属齐国。秦置历城县,属济北郡。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封其长子刘肥为齐王,领齐国及所属7郡,博阳郡属之,郡治博县(今泰安市郊区旧县)。吕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割齐国“济南郡为吕王奉邑",济南之名始见于文献。盖因郡治迁往位于济水(古河道)之南的东平陵故名。文帝16年(公元前164年)以济南郡置济南国,立悼惠王子辟光为济南王,辖有东平陵、邹平、台、梁邹、土鼓、于陵、阳丘、般阳、菅、朝阳、历城、 、著、宜成14个县。景帝三年(公元前155年)济南王谋反被诛,国除为郡。西晋永嘉中,移治历城县(今济南市区)。南朝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于济南郡侨治冀州,北魏皇兴元年(467年)复名齐郡。  隋开皇初废郡,大业初复置齐郡,辖有历城、祝阿、临邑、临济、邹平、章丘、长山、高苑、亭山、淄川10县。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齐郡为齐州,次年置总管府。贞观元年(627年)撤总管府,贞观七年又置总督府。天宝年间先后改称临淄郡、济南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齐州,辖历城、章丘、亭山、临邑、长清、禹城、临济7县。北宋初属京东路,元丰元年(1078年)属京东西路,政和六年(1116年)升为济南府,领历城、禹城、章丘、长清、临邑5县。金仍置济南府,属山东东路,领历城、临邑、齐河、章丘、禹城、长清、济阳7县。  元初改为济南路,属中书省,领历城、章丘、邹平、济阳4县及棣、滨2州,棣州治厌次(今惠民县),辖厌次、商河、阳信、无棣4县;滨州治渤海(今滨州市),辖渤海、利津、沾化3县。明初仍为济南府,属山东布政使司(简称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省治由青州移治济南,济南遂成为全省政治中心。时济南府治历城县,辖有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肥城、青城、陵县15县及泰安、德州、武定、滨州4州,州领11县。泰安州辖新泰、莱芜2县;德州辖德平、平原2县;武定州辖阳信、海丰、乐陵、商河4县;滨州辖利津、沾化、蒲台3县。清仍置济南府,雍正二年(1724年)由济南府析出泰安、武定、滨州3州升为直隶州,新泰、莱芜、长清,阳信、海丰、乐陵,利津、沾化、蒲台9县分属3州。光绪年间,济南府仍辖有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陵县、德平、平原15个县及德州。  民国元年(1912年)仍因袭清制,属济东泰武临道。1913年废府改道,今济南市行政区域除平阴县属济西道(1914年改东临道)外大部属岱北道(1914年改为济南道)。1927年,南京政府废止“道"制,改为行省、县二级制,至1928年随着北伐军的胜利,政令达于山东,遂废济南道,各县直辖于省政府。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城外商埠及其四郊置济南市。市与历城县政府同驻济南城(至1937年县治始迁城东王舍人庄)。1930年全市划分为10个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分为11区。1948年9月济南解放,人民政权置济南特别市,1949年5月改为济南市,下辖第一至第十一共11个区。  1950年改为市区6个、郊区5个。1951年增设郊六区。1954年合并调整为市、郊各5区。1955年9月,各区由以序数命名改为以地名命名。各区的名称分别为:历下区、泺源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黄台区、北园区、段店区、药山区、玉符区。1956年撤销泺源区,其辖区分别并入天桥、历下、市中3个市区;撤销北园、黄台、段店、药山、玉符等5个郊区,以原该5个郊区的行政区域设立郊区办事处。计辖市中、天桥、历下、槐荫4个市区和一个郊区。1958年将原泰安专区的泰安市和章丘、长清、莱芜、新泰、历城、宁阳等1市6县划归济南市。1959年7月撤销市中区,原该区所辖的10个街道办事处中,普利门以东的2个划归历下区,以西的8个划归槐荫区。同时设立市东区,以历下区以东、郭店以西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区机关驻王舍人庄。1960年撤销长清县,原该县行政区域分别划入平阴、肥城、历城3县;同年析新泰县孙村公社全部及汶南、城关、宫里3公社各一部分置新汶市;同年,平阴县初属济南,旋改属菏泽专区。1961年,因泰安专区恢复,济南市原辖各县、市除历城县外,均复归泰安专区。同年5月撤销市东区,划回历城县。同年恢复市中区(批准月份不详)。1978年,章丘、长清2县划入,1985年平阴县划入。1987年,历城县撤销,改置历城区。1989年济阳、商河2县划入。1992年10月章丘撤县设市。  ○第二辑市中区  济南市辖区,位于市区中南部。面积280.21平方公里。人口57万。辖大观园、泺源、经二路、经七路、岔路街、四里村、二七新村、杆石桥、魏家庄、馆驿街、七里山、六里山、玉函路、舜玉路、共青团路15个街道办事处和党家庄、十六里河、七贤3个镇。区人民政府驻经八路。济南市人民政府驻该区。  1929年7月济南设市。翌年全市划为10个区,其中城外三区和商埠一、二、三区为今市中区地。1948年9月济南解放,置济南特别市,其四、五、六、九区为今市中区地。  1950年济南市行政区划分为市区、郊区两部分,市中区主要为市区第五区。1955年1月改为济南市第四区;同年9月,郊六区所辖之王家、四里、二七新村3个乡划入,更名为市中区(因该区大体上位于东西狭长的济南市区中部,且系市人民政府驻地而得名)。1956年泺源区撤销,将西青龙、普利门两街道办事处辖区划入,本区原辖之五里沟街道办事处辖区则划属槐荫区。1959年12月撤销市中区,普利门、西青龙两街道办事处划归历下区,大观园、四里村、岔路街、杆石桥、经七路、经二路、魏家庄、馆驿街8个街道办事处划归槐荫区。1960年6月以划归槐荫区的8个街道办事处复置市中区,1961年10月普利门、西青龙两街道办事处还属。1966年9月市中区更名为红旗区。1973年复称今名。1978年9月近郊梁家庄、陈家庄、王家庄、四里村等4个生产大队划归本区,同时增设二七新村街道办事处。1985年9月增设六里山、七里山、玉函路3个街道办事处。1987年撤销郊区,原郊区所辖之七贤镇划入该区。1988年11月增设舜玉路街道办事处,始成今境。  ○第三辑天桥区  济南市辖区,位于市区北部。面积249平方公里。人口47.2万。辖制锦市、北坦、天桥东街、纬北路、官扎营、宝华街、堤口路、工人新村南村、工人新村北村、无影山、药山、泺口13个街道办事处和北园、桑梓店、大桥3个镇,靳家1个乡。区政府驻堤口路。  1930年济南市划分为10个区,今天桥区分属于第四、五、六、八、九、十等区。抗日战争胜利后,济南市共设11区,今天桥区分属于第八、十一、四、五等区。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划区暂仍其旧。  至1950年12月济南市划分为六个市区、五个郊区和两个直属乡(镇),今天桥区分属于市区第三、四区,郊区第一、二、三、四区及泺口镇,其中市区第四区、郊一区、郊二区及泺口镇政府机关均驻今天桥区境内。该三区一镇是今天桥区的主体部分。  1955年9月第四区更名天桥区。因境内有跨越津浦、胶济两铁路之立交桥(俗称天桥)而得名。1956年7月泺源区撤销,该区原辖之制锦市街道办事处辖地划入该区。1966年更名为向阳区,1973年仍复今名。1987年,北园镇划入。  ○第四辑历下区  位于济南市区东部。面积109平方公里。人口52.6万。辖东关、解放路、司里街、泉城路、东门、趵突泉、和平路、甸柳新村、文化东路、建筑新村等10个街道办事处和姚家镇。区政府驻解放路。山东省人民政府驻该区。  1929年初设济南市时,今历下区为第一、二、三区地。济南市解放后,城区划分,初沿旧制,第一、二、三3个区面积总计为4.73平方公里。1949年3月第一、二2区合并称之为济南市城区。次年1月第三区改称第一区,城区改称第二区。1955年1月,第一、二2区合并,称为第一区,同年9月改称历下区。由区境西北部战国时曾置历下邑(邑在历山之下)而得名。1956年7月泺源区撤销,原属之正觉寺和趵突泉两街道办事处划入该区。1959年12月,市中区撤销,普利门和西青龙两街道办事处辖区划入该区,共辖13个街道办事处。1960年5月,历下区成立城市人民公社,所辖街道办事处改称分社,同时将历城县之七里河、甸柳庄、洪家楼、全福庄、石门李庄、鹊华、阳光、马家庄、窑头、姚家庄、太平庄、中井、下井、荆和、浆水泉、菜市庄等16个大队划入该区。1961年5月,市东区撤销,旭日和东郊两个分社辖区划入。上述1960年划入的七里河等16个农业大队复归历城县。10月,市中区复置,西青龙街和共青团路(原普利门)两个分社复归市中区。1980年东关和解放路两街道办事处划归郊区。1982年2月历下区趵突泉、正觉寺两街道办事处所辖经十路以南地区划归新设的千佛山街道办事处,解放路街道办事处所辖历山路南段以东地区划归新设的文化东路街道办事处,解放路街道办事处历山路北段以东、东关街道办事处所辖花园路以南地区划归新设的建筑新村街道办事处。1986年置甸柳新村、和平路两街道办事处。1987年5月姚家镇划入该区。1988年1月撤销花园庄街道办事处,并入建筑新村街道办事处。1990年7月千佛山街道办事处并入司里街街道办事处;泉城路与大明湖两街道办事处合并为泉城路街道办事处;东门、钟楼寺和解放阁3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东门街道办事处。  ○第五辑槐荫区  位于济南市区西部。面积149平方公里。人口33.8万。辖西市场、中大槐树、道德街、振兴街、营市街、五里沟、青年公园、南辛庄、匡山、段店北路、张庄路、美里湖等12个街道办事处和段店、吴家堡两个镇。区政府驻经二路。  1929年至1948年解放,其间除日伪统治时期一度称商(埠)西区外,均为济南市第七区(辖区面积逐渐扩展)。1951年1月第七区与第九区的中大槐树街、道德街和第十区的万盛街、槐荫街合并为济南市市区第六区。1955年9月改称槐荫区(因区内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而得名),时辖经三路、西市场、中大槐树、道德街、振兴街、营市街、北大槐树等街道办事处。1959年12月市中区大观园、四里村、岔路街、杆石桥、经七路、经二路、魏家庄、馆驿街等八个街道办事处划归槐荫区,其时共辖15个街道办事处。1960年6月改槐荫区为槐荫人民公社,下辖大观园、四里村、机床一厂、杆石桥、经七路、经二路、馆驿街、经三路、机车工厂、机床二厂、振兴街等11个分社。同年同月复将四里村、机床一厂、大观园、经二路、经七路、馆驿街、杆石桥等7个分社划回市中区,同时将历城县西郊人民公社的28个生产大队和南郊人民公社的3个生产大队及白马山铁路职工宿舍区划入该区,设西郊分社。1961年5月西郊分社复归历城县,时该区共辖经三路、西市场、机车工厂、机床二厂、振兴街等5个分社。1962年6月调整区划后辖经三路、西市场、北大槐树、中大槐树、道德街、营市街、五里沟、振兴街、青年公园等9个分社。1963年2月分社改称街道办事处。1966年更名为东风区,1973年复称今名。1979年9月设南辛庄街道办事处。1987年5月郊区段店和吴家堡2镇划入该区。1989年9月调整部分街道办事处,撤销经三路街道办事处,并入五里沟;撤销北大槐树街道办事处,并入西市场和中大槐树2街道办事处;析段店镇14个行政村,设匡山、段店北路、张庄路等3个街道办事处。1995年12月于该区北部14个村设美里湖街道办事处。至此该区共辖西市场、中大槐树、道德街、振兴街、营市街、五里沟、青年公园、南辛庄、匡山、段店北路、张庄路、美里湖等12个街道办事处和段店、吴家堡2镇。  ○第六辑历城区  济南市辖区。位于济南市区东、南部,南依泰山,北濒黄河。东与章丘市为邻,南与泰安市郊区交界,北隔黄河与济阳县相望,并与齐河县毗连。面积1334平方公里。人口80.8万。辖洪家楼、遥墙、唐王、董家、华山、郭店、孙村、港沟、仲宫、西营、柳埠、王舍人12个镇,采石、锦绣川、高尔3个乡。区人民政府驻洪家楼镇。  战国为齐历下邑,因南对历山(今名千佛山),邑在山下故名。秦属济北郡。西汉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始置历城县,属济南郡(国),西汉区境东部置东平陵县,西南隅置山茌县。西晋永嘉末,济南郡治由东平陵移此,为郡治之始。北魏为齐州济南郡治。南朝宋,东平陵县改称平陵县。隋为齐郡治,大业初废山茌县并入。唐为齐州治,贞观十七年(643年),平陵县改名为全节县,元和十年(815年)全节县并入历城县。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为济南府治。元为济南路治。明初仍为济南府治,洪武九年(1376年)为山东省布政使司驻地,为省会之始。同年,按察司、都指挥司由青州府移此,山东省、济南府同治于历城。清历城县为山东省治、济东泰武临道治、济南府治。  民国元年(1912年)属济东泰武临道,1913年属岱北道(1914年改称济南道)。1928年道制废,直隶于山东省。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商埠区及县城四郊,置济南市,历城县仍存,唯县治所于1937年11月迁至城东王舍人庄。1938年6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设第十二行政督察区,历城县属之。1946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鲁中一地委和泰山专署于1944年5月,以泰安、历城边区置泰历县,同年9月29日正式设立历城县,均属泰山专区。1945年10月泰历县撤销,长城岭以北并入历城县。1945年8月置章历县,历城县东北部两个区析入,初属泰山专区,1946年6月转属清河专区。1948年9月全境解放。历城县仍属泰安专区。县政府从仲宫迁至东郊冷水沟。  1949年夏,县机关驻地迁至王舍人庄旧县城。1956年采石、孙村、唐王3个区自章丘县划入。1958年3月济南市郊区并入历城县。同年12月,泰安专区撤销,历城县转属济南市。县治亦于同年4月迁今址(洪家楼镇)。1959年10月长清县许寺、归德、万德、石麟、张夏等5公社划入历城县,1961年6月该5公社复归长清。1960年6月将历城县之东郊、西郊、北园公社及南郊公社一部分地区,7月将平原、港沟公社一部分地区划归济南市,至1961年6月上述地区复归历城县。1980年4月,析历城县东郊、西郊、北园、吴家堡、华山、姚家等6公社和邵而、英雄山两公社各一部分复置济南市郊区。1987年5月,撤销历城县和济南市郊区,并以原该县行政区及原济南市郊区之洪家楼、华山、王舍人三镇置济南市历城区。原历城县人民政府驻地先后迁董家庄(1950年)、坝子村(1951年)、祝辛甸(1953年)、赵家庄(1955年)、洪家楼镇(1958年迄今)。  ○第七辑章丘市  位于济南市东郊,北濒黄河,东邻邹平县、博山区,南与莱芜市、泰安市郊区接境,西与历城区毗连,北隔黄河与济阳县、商河县相望。面积1855平方公里。人口98.6万。辖明水、水寨、刁镇、绣惠、相公庄、龙山、枣园、普集、埠村、文祖、垛庄、高官寨、白云湖、宁家埠、圣井、曹范、党家17个镇,黄河、辛寨、旭升、官庄、阎家峪5个乡。市人民政府驻明水镇。  西周为谭国地,春秋入齐。西汉于市境置土鼓县(今明水)、阳丘国(今回村),后改为阳丘县,均属济南郡。东汉废阳丘县,属济南国。西晋废土鼓县。南朝宋于故阳丘县地侨置高唐县,于故土鼓县西南侨置顿丘、卫国等县。隋开皇六年(586年)改卫国县为亭山县,同年又于高唐县北置朝阳县(治今临济村)。开皇十六年(596年)改朝阳县为临济县,改高唐县为章丘县,因城北章丘山(亦名女郎山)得名,属齐州。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废亭山县入章丘县,属齐郡。宋咸平四年(1001年)废临济县入章丘,至此县境与今略同。时属济南府。景德三年(1006年)在章丘设置清平军,后废。元属济南路。明、清属济南府。  1913年废府存道,改隶岱北道(次年更名济南道)。1928年废道制,直属于省。1938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1939年11月中共泰山地委于章丘六区(胡山一带)建立章丘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泰山专区。1945年8月中共鲁中区党委和鲁中行政主任公署决定以胶济铁路为界,将章丘北部西部边沿区和历城县东北部边沿区设置章历县,亦属泰山专区。  1949年两县均属清河专区,1950年属淄博专区。1953年章历县撤销,并入章丘县,转隶于泰安专区。1958年9月,县人民政府迁驻明水。同年12月泰安专区撤销,章丘县划属济南市。1961年7月泰安专区恢复,章丘县仍属之。1978年复属济南市。1992年10月撤销章丘县,设立章丘市。  ○第八辑长清县  位于济南市西部。东与历城区为邻,南与泰安市郊区、肥城市、平阴县接壤,西、北濒黄河,隔河与齐河县相望。面积1120平方公里。人口52.7万。辖城关、平安店、归德、孝里、崮山、张夏、万德、马山、五峰山9个镇,武家庄、双泉2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春秋为卢邑、清邑地。秦置卢县(治今广里),属济北郡。西汉文帝2年(前178年)为济北国治,武帝时国除,卢县属泰山郡。东汉永元二年(90年)复为济北国治。南朝宋元嘉十年(433年)析济南郡、泰山郡地侨置太原郡,并于卢县之升城侨置太原县。北齐郡、县皆?废。?  隋开皇5年(585年)于卢县故城置长清镇,14年(594年)废镇改置长清县,以境内清水为名,属济北郡(济州)。唐贞观元年(627年)济北县废入长清县,贞观十七年(643年)济州废,改属齐州。北宋至道二年(996年)徙治刺榆店(即今治),属齐州,政和六年(1116年)后属济南府。元至元(前)二年(1265年)改属泰安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仍属济南府。清沿明制。  1913年废府存道,属岱北道(次年更名济南道)。1928年道制废,直属于省。1937年属第四行政督察区。1939年6月,建立长清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西第一行政督察区。1941年9月,析黄河以东10个区置峰山县;河西7个区则仍称长清县。2县均属泰西专区。1946年春,峰山县更名长清县,原黄河以西的长清县更名为河西县。  1950年5月河西县裁入长清县。同年长清县转隶于泰安专区。1958年12月,泰安专区撤销,划属济南市。1960年3月,长清县撤销,分别划入平阴、肥城、历城3县。1961年复置,属泰安专区。1978年划归济南市。  ○第九辑平阴县  位于济南市西南部。北濒黄河,东邻长清县、肥城县,南与东平县接壤,北隔黄河与东阿县为界。面积827平方公里。人口36.1万。辖平阴、刁山坡、东阿、孝直、孔村、玫瑰、洪范池7个镇,栾湾、安城、店子、李沟5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平阴镇。  春秋为齐周首邑、平阴邑地。汉为肥城、卢2县地。北齐省卢县入肥城县。隋初仍属肥城、卢2县地,开皇14年(594年)由肥城、卢2县析置榆山县。大业二年(606年)榆山县徙治古平阴邑,遂改名平阴县,属济北郡。唐初属济州,天宝十三年(754年)废济州,平阴县改属郓州。大和六年(832年)并入东阿县,开成二年(837年),应节度使王源中所奏,复置平阴县。宋、金属东平府。元属东平路。明属兖州府东平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东平直隶州降为东平州,平阴县改属泰安府。  1913年属济西道(1914年更名东临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山东省。1936年8月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39年10月建立平阴抗日民主政权,属泰西专区。1943年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十六专区。1946年10月属泰西专区。1948年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七专区。1949年属泰西专区。  1950年属泰安专区。1958年12月撤销平阴县,并入东平县,东平属聊城专区。1960年3月东平县撤销,析原东平之东阿、接山、夏沟、兰花店、孝直、大羊、平阴、城关、水河及长清县之孝里等公社复置平阴县,隶属济南市,同年4月改属菏泽专区。1961年7月转属泰安专区。1985年5月复属济南市。  ○第十辑济阳县  位于济南市北部,黄河北岸。东邻惠民县,东南隔黄河与历城区、章丘市相望,西与齐河县毗连,北与临邑县、商河县交界。面积1076平方公里。人口52.2万。辖济阳、孙耿、垛石、曲堤、仁风、青宁、回河7个镇,稍门、崔寨、店子回族、辛集回族、二太平、庙廓、新市、江店、唐庙、索庙、姜集、三教、王圈13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济阳镇。  春秋为齐著邑地。秦置著县于今县西北,又置漯阴县于今县西,同属济北郡。汉著县属济南郡,漯阴属平原郡。三国魏、晋同属济南国(郡)。晋末乱后废漯阴,南朝宋孝建二年(455年)于其境侨置临邑县,治所在今孙耿镇,属魏郡。北齐废著县,临邑属齐州。隋属齐郡。唐武德二年(619年)改属谭州,贞观元年(627年)谭州废,仍属齐州。北宋属济南府,建隆元年(960年)黄河于公乘渡决口,冲毁县城。建隆三年(962年)临邑县治移离今济阳境。金天会七年(1129年)割临邑县之故著县地及章邱一部分地置济阳县,治标杆镇(今济阳镇)。因县在济水之北而得名,属济南府。元属济南路。明、清属济南府。  1913年属岱北道(1914年更名济南道)。1928年废道制直属于省。1937年1月属第五行政督察区。1943年7月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将济阳县和齐河县合并,置齐济县,属冀鲁边行政区第二专区。1944年1月,齐济县仍分置为济阳县与齐河县,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1949年7月更名泺北专区)。1946年12月于惠民、济阳、商河3县边区置杨忠县,因原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六旅政治部主任杨忠烈士于1941年9月牺牲于这一带,故名。杨忠县亦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1949年5月杨忠县易名惠济县。  1950年5月惠济县撤销,部分辖区并入济阳。同年同月泺北专区撤销,济阳县属德州专区。1956年属惠民专区。1958年12月裁入临邑县。1961年复置,仍属德州专区(1967年改称德州地区)。1989年12月划属济南市。  ○第十一辑商河县  在济南市北部。东与阳信县、惠民县交界,南与济阳县接壤,西邻临邑县,北与乐陵毗连。面积1157平方公里。人口58.7万。辖商河、怀仁、殷巷、龙桑寺、郑路、玉皇庙、贾庄7个镇,韩庙、赵魁元、沙河、燕家、常庄、张坊、牛堡、胡集、孙集、展家、钱铺、岳桥、杨庄铺、白桥14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商河镇。  战国为齐麦邱邑地。西汉为平原郡之 县(治今商河镇)、千乘郡之湿沃县地。东汉为平原郡之般县地。三国魏、晋、南朝宋为乐陵国(郡)湿沃县地。北齐废湿沃县。隋开皇16年(596年)于汉 县旧城置 河县,因北有 河故名,属渤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属棣州,武德六年改属沧州,贞观元年(627年)属德州,贞观十七年(644年)还属棣州。北宋改 为商,从此固定县名。金、元皆属棣州。明属济南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属武定州,十二年(1734年)属武定府。  1913年属岱北道(1914年更名济南道)。1925年10月属武定道。1928年废道制,直属于省。1937年1月属第五行政督察区。1939年7月建立商河县抗日民主政府,时属鲁北行政区。为适应抗日斗争需要,1941年7月以商惠(民)公路为界,设立路南、路北两个商河县,均属冀南行政区第八专区。1942年9月撤销商河县建制,于商河、惠民两县毗连地区置商惠县,属冀鲁边行政区第三专区。1944年3月冀鲁边与清河两行政区合并为渤海行政区,商惠县属渤海第二专区。1944年11月,商惠县析出一部与惠民、济阳2县毗连地区设置惠济商三边县,隶属不变。1949年7月属泺北专区。  1950年5月属德州专区。1956年2月德州专区撤销,改属惠民专区。1958年12月乐陵县裁入,商河县同时转属聊城专区。1960年1月更名乐陵县,1961年9月,恢复商河县,原乐陵县析出,2县均同时改隶于复置的德州专区(1967年改称德州地区)。1989年12月划属济南市。  ◎第二类青岛市  ○第一辑青岛市建置沿革  国务院计划单列市。位于山东省东部,胶东半岛西南部,南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为邻,西与潍坊市接壤,南与日照市相连。面积10903平方公里。人口699.4万。辖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7区,胶州、即墨、平度、胶南、莱西5市。市人民政府驻市南区。  古为东夷地。西周为莒(今胶州)、夷(今即墨西)等国地。战国时属齐国。秦置胶东郡,治即墨(今平度境)。西汉析为胶东国和东莱郡。胶东国治即墨,辖有即墨、昌武、下密、壮武、郁秩、挺、观阳、邹庐8县,另有东莱郡平度等县亦在今市境内。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胶东国并入北海国。西晋咸宁三年(277年),分东莱郡置长广郡,治不其县(今城阳镇北),辖不其、长广、挺3县。北齐东牟郡并入长广郡。  隋开皇初,废长广郡,其辖县并入东莱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东莱郡为莱州。今莱西、平度、即墨及市区大部分地区属莱州即墨、胶水等县,南部属密州。宋、金因之,其地分属莱州即墨、胶水2县及密州胶西、诸城县。元初由莱州析出部分县置胶州,治胶西县(今胶州市),辖胶西、即墨、高密3县,属益都路。明初胶西县省入胶州,洪武九年(1376年)胶州降为散州,改属莱州府。其北境胶水县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置为平度州,辖潍县、昌邑2县,属莱州府。清初仍为平度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降平度州为散州,仍属莱州府,南境仍为胶州及即墨等县地。光绪三十年(1904年)胶州升为直隶州,辖高密、即墨2县,其北境仍为莱州府平度州地。莱西地属登州府莱阳县。  民国元年(1912年)今青岛市辖区属登莱青胶道。1913年1月北洋政府将晚清山东的三道改为四道。今青岛市行政区域,属胶东道。1925年大部属莱胶道、小部属东海道。1928年废道制,各县直隶于省。抗日战争时期,就国民党政府的行政区划而言,今平度、莱西、即墨、胶州、胶南等属第13行政督察区。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区划来说,则大部分先后分属于胶东行政区南海、中海、西海等专区和滨北专区。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行政区划大致与抗日战争时期相近。  市区,汉至北魏为不其县地。隋迄清末为即墨县地。宋、元后为商船寄泊之所。明永乐间,设浮山备御千户所(今市南区浮山所),隶于鳌山卫(今即墨鳌山卫镇)。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裁卫、所,设巡检,地属即墨县仁化乡。此后,逐渐形成青岛、会全、小泥洼、仲家洼、海泊、四方、鲍岛、扫帚滩、杨家村等十几个村落。  光绪十七年(1891年),登州总兵章高元部移驻青岛村,建立衙门,修造兵营,构筑炮台,架设栈桥,人口增多,逐渐形成小市镇。1897年11月13日德国以曹州教案为借口,派兵强占胶州湾,继于1898年3月6日,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将胶州湾海面、潮平周遍一百华里、陆海总面积1128.253平方公里的区域划为“胶澳租界",并将租界分为李村和青岛两区。1899年12月,德皇威廉二世下令将租界内的新市区定名为青岛。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乘机强占青岛。直到1922年12月10日中国才收回青岛。北洋政府将青岛改称胶澳商埠,设督办公署,直隶于北洋政府。这时的市区为青岛市街、台东镇和台西镇。1925年7月,将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改为胶澳商埠局,同时由直属北洋政府改为隶属于山东省。1929年7月南京国民党政府置青岛特别市,时辖市南、市北、台东3区。1930年6月20日改为(行政)院辖市(9月批准)。  1938年1月日本帝国主义再次侵占青岛。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接收青岛,仍为直辖市。1946年该市划为台东、台西、市南、市北等4个市区和四沧、李村、崂东、崂西、夏庄、浮山、阴岛、薛家岛等8个分区。1949年6月2日青岛市解放,为省辖市。行政区划进行了初步调整:阴岛区划归即墨县;以崂东、崂西、夏庄3个区和原即墨县的23个村设立崂山行政办事处,属胶东行政区南海专区,下辖8个区。市区划为市南、市北、台西、台东、四沧等5区,郊区划为李村、浮山两区。  1950年5月崂山行政办事处划归胶州专区,1951年6月划归青岛市。1951年8月撤销四沧、浮山两区,设立四方区和沧口区;青岛市时辖市南、市北、台西、台东、四方、沧口等6区和崂山办事处。1953年6月崂山办事处改为崂山郊区人民政府。1954年7月撤销崂山郊区所辖之浮山区,分别划归市区的市南、四方区和郊区的崂西区、李村区。1958年12月昌潍专区的胶县、胶南县和烟台专区的即墨县划归青岛市。1961年5月胶县、胶南复归昌潍专区,即墨复归烟台专区;同年10月以崂山郊区的行政区域设立崂山县,仍属青岛市。1963年2月撤销台西区,大部划归市南区,小部划归市北区。青岛市时辖市南、市北、台东、四方、沧口等5区和崂山县。1978年11月昌潍地区的胶县、胶南县、黄岛工作委员会辖区和烟台地区的即墨县划归青岛市,同时撤销黄岛工委,设立黄岛区。1983年8月昌潍专区的平度、烟台专区的莱西2县划归青岛市。1987年2月撤销胶县,设立胶州市(县级)。1988年11月撤销崂山县,设立崂山区。1989年7月撤销平度县和即墨县,分别设立平度市和即墨市(均为县级)。1990年12月,撤销胶南县,设立胶南市,撤销莱西县,设立莱西市,均为县级市。  1994年4月青岛市区作了较大的调整:撤销台东区,并入市北区;将四方区的吴家村、错埠岭两街道办事处,崂山区李村镇和中韩镇各一部划归市北区;市北区人民政府机关移驻原台东区人民政府驻地。撤销沧口区,设立李沧区;将原沧口区所辖四流中路、振华路、晓翁村、西流庄、永安路、板桥坊、楼山后等8个街道办事处和楼山乡以及崂山区李村镇张村河以北区域划归李沧区,区人民政府驻李村镇。以崂山区所辖城阳、惜福、夏庄、流亭、棘洪滩、上马、红岛、河套等8镇设立城阳区,城阳镇为区人民政府驻地。原沧口区的水清沟、开平路、盐滩、郑州路、洛阳路等5个街道办事处和崂山区李村镇的河崖、后台等10个村划归四方区。至此,青岛市共辖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等7个区和即墨、胶州、胶南、莱西、平度等5个县级市。  ○第二辑市南区  青岛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青岛市区南部。南临黄海,西北濒胶州湾,东与崂山区接壤,东北与李沧区相连。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40.4万。辖云南路、单县路、湛山路、中山路、西陵峡路、泰安路、台西三路、南村路、观海路、文登路、江苏路、浮山、辛家庄、金口路14个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延安三路113号。  明清时属即墨县仁化乡。1898年德国侵占后,属胶澳租界青岛区,为德国"提督府"所在地。1929年属青岛特别市。1938年~1945年属日伪“青岛特别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将青岛市区分为市南等4个区,以位于市区南部,故名。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市南区境分置为市南、台西、浮山3个区,并设区公所,青岛市政府驻市南区。1951年市南区公所改为区人民政府。1954年市南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1955年将浮山、湛山地区划归市南区,设置两个街道办事处。1958年设立浮山人民公社,属市南区。1963年初所辖11个街道办事处调整合并为7个。同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台西区,将所辖的云南路、郓城北路、单县路、台西路、南村路5个街道办事处划归市南区,另一部划归市北区。1984年撤销浮山人民公社,将浮山、湛山地区重新划为湛山、浮山、辛家庄3个街道办事处。1992年撤并郓城北路办事处,设立西陵峡路街道办事处。1993年3月,市南区人民政府由湖北路2号迁至延安三路113号。  ○第三辑市北区  青岛市辖区。位于青岛市区中部。东邻崂山区,南接市南区,北靠四方区,西濒胶州湾。面积29平方公里。人口46.5万。辖延安路、利津路、热河路、冠县路、泰山路、辽宁路、黄台路、胶州路、敦化路、辽源路、合肥路、宁夏路、威海路、北仲路、华阳路、登州路16个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顺兴路24号。  清代为即墨县仁化乡文峰社辖地。1898年~1914年德占青岛时,设立胶澳租界,租界内设青岛、李村两个区,现区境东部属青岛区,西部归李村区。1929年属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为行政院直辖市)。抗日战争期间,日伪“青岛特别市"市区设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沧口等6个区和即墨、胶州、崂山等3个行政办事处,今市北区分属于市北、台东、台西、四方等区和崂山办事处。1945年9月重庆国民政府接收青岛,仍为青岛直辖市辖区。1946年将全市划分为台东、台西、市南、市北4个区。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今市北区分属市北、台东2区。  1961年今区境东部部分区域属崂山县。1963年2月台西区撤销,该区原辖之冠县路街道办事处及小港码头划归市北区。1988年崂山县撤县设区,今市北区东部属崂山区。1994年5月组建新的市北区,其行政区域包括原市北区、台东区,原四方区吴家村、错埠岭两街道办事处和原崂山区的杨家群、河马石等6个村及中韩镇高科技工业园的部分区域。  ○第四辑四方区  青岛市辖区。位于青岛市区中部。南与市北区接壤,东与崂山区为邻,北隔李村河与李沧区为界,西濒胶州湾。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34.7万。辖嘉兴路、平安路、瑞昌路、杭州路、河西、小白干路、阜新路、兴隆路、湖岛、开平路、郑州路、水清沟、洛阳路、双山、鞍山路15个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275号。  明清属即墨县仁化乡。1898年德国侵占时,属胶澳租界李村区。1929年属青岛特别市四沧区。  1951年四沧区分置为四方区和沧口区,四方区以驻地四方村得名。四方区辖8个街道办事处,4个自然村。1963年辖8个街道办事处,1个人民公社。1987年辖兴隆路、杭州路、平安路、瑞昌路、嘉兴路、小村庄、小白干路、阜新路、东太平村、鞍山路、吴家村、错埠岭、湖岛等13个街道办事处。1994年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将吴家村、错埠岭两个街道办事处划归市北区;将原属沧口区李村河以南水清沟、开平路、郑州路、洛阳路4个街道办事处以及原崂山区张村河以南、308国道以西的河崖、后台、小水清沟、河西、华光、大山、小河西、保儿、保儿西山、双山等10个自然村,高科技工业园西北部、308国道以北小三角地带划归四方区。  ○第五辑李沧区  青岛市辖区。位于青岛市区北部。西濒胶州湾,北接城阳区,东邻崂山区,南隔李村河与四方区为界。面积98平方公里。人口27.9万。辖李村、虎山路、浮山路、永清路、兴华路、兴城路、湘潭路、九水路、振华路、永安路、楼山后11个街道办事处和李村镇、楼山乡。区人民政府驻李村。  明清时属即墨县仁化乡。1898年德国侵占后,属胶澳租界李村区。1929年属青岛特别市四沧区。1949年属青岛市四沧区、李村区。  1951年由四沧区析置沧口区。1963年将四方区盐滩、水清沟两个街道办事处划归沧口区,是年沧口区辖沧口、晓翁村、四流中路、营子、盐滩、水清沟6个街道办事处和西流庄人民公社。1979年将崂山县楼山人民公社划归沧口区。1987年辖永安路、楼山后、板桥坊、营子、振华路、晓翁村、四流中路、盐滩、开平路、水清沟、西流庄、郑州路、洛阳路13个街道办事处和楼山乡。1994年,将原沧口区李村河以北四流中路、振华路、晓翁村、西流庄、永安路、营子、板桥坊、楼山后8个街道办事处和楼山乡与原崂山区李村镇张村河以北区域合并,设置李沧区(取李村镇与沧口区两地名之首字命名);将原属沧口区之水清沟、开平路、盐滩、郑州路、洛阳路等5个街道办事处划归四方区。  ○第六辑黄岛区  青岛市辖区。位于青岛市区南部,胶州湾口西海岸。东北与青岛市市南区隔海相望,南临黄海,北、西、西南与胶南市接壤。面积217平方公里。人口18.5万。辖黄岛、长江路、辛安、薛家岛、柳花泊5个街道办事处,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设于该区。黄岛区人民政府驻长江路。  黄岛之名系因古时岛上人烟稀少,草木不生,土石赭黄,故名。秦汉属琅琊郡黔陬县。隋为胶西县地。唐省胶西县入高密县。北宋元?三年(1088年)复置胶西县,今黄岛区境遂属胶西县。明、清均为胶州地。1898年后,据中德《胶澳租借条约》,黄岛、薛家岛被德国租借,辛安和薛家岛西部5村仍属胶州沾化乡。  1929年黄岛、薛家岛属青岛特别市海西区。1945年黄岛、辛安、薛家岛划归珠山县;同年11月珠山县撤销,改属胶县。1946年9月属胶南县。  该县初属滨北专区,1950年属胶州专区,1956年属昌潍专区,1958年10月属青岛市,1961年复属昌潍专区。1976年10月黄岛、薛家岛、辛安由胶南县析出,组建黄岛工作委员会(县级)。1979年1月划归青岛市,同时撤销黄岛工作委员会,正式设立黄岛区(县级)。1984年在区境设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11月在开发区内设立青岛保税区。1993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展到全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黄岛区政府合为一体。  ○第七辑崂山区  青岛市辖区。位于青岛市区东部。东濒黄海崂山湾,南临黄海,西与城阳、李沧、四方、市北、市南5区相连,北与即墨市接壤。面积389平方公里。人口19万。辖中韩、沙子口、王哥庄、北宅4个镇。区人民政府驻中韩镇。  因境内崂山得名。汉至北齐为不其县地。隋至清末为即墨县地。划入胶澳租界之前,为即墨县地。1898年3月,德国借口“曹州教案",迫使清政府同意强租胶州湾,即墨县仁化乡的大部分、里仁乡的一部分和福海乡的少数村庄遂划入胶澳租界。  1914年11月16日,日本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机,取代德国侵占了胶澳租界。1922年12月10日,日本将胶澳租界交还中国。北洋政府改称胶澳商埠,今崂山地区大部为胶澳商埠李村区和海西区地。1929年7月,南京政府将胶澳商埠改置为青岛特别市(1930年9月取消特别市名称,改称青岛市),崂山地区从而属之。为扩大青岛市郊区,1935年7月将即墨县之崂山东偏地区划属青岛市,连同原有郊区,共设李村、崂东、崂西、夏庄、阴岛等5区。1938年1月崂山地区再度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岛被国民党政府接收,崂山地区仍属之。1949年5月,建立崂山行政办事处(县级),其辖区隶属胶东行政区南海专区。1949年6月,青岛市解放,崂山地区行政区划有所调整:阴岛划归即墨县;李村区和崂西区的峪夼、鸿园、东陈、沟崖等村划入青岛市区。同时以即墨县的北后寨、小庄、流亭等23村和原来的夏庄区、崂东区、崂西区,设立崂山行政办事处(县级),属胶东行政区南海专区,下辖流亭、夏庄、惜福镇、王哥庄、返岭、沙子口、南宅科、乌衣巷等8区。  1950年5月崂山行政办事处辖区改属胶州专区。1951年6月划属青岛市,同时将李村区、浮山区全部和四沧区的大、小枣园、十梅庵等村,即墨县的东、西果园、安乐村等10村,即(墨)东县的西铁骑后、江家土寨等村以及曲家桥东至公海的大片海域划入该区,这时的崂山行政办事处共辖流亭、夏庄、惜福镇、崂东、崂西、乌衣巷、浮山、李村、楼山等9个区。该办事处机关由仙家寨先迁夏庄,再迁李村镇。1953年6月,崂山行政办事处改为青岛市崂山郊区人民政府,辖区基本不变,唯青岛市浮山区撤销,其辖区的一部分划入崂山郊区,其中午山村、朱家洼、金家岭、石老人、山东头划归崂西区;保儿、双山、河马石、北村、浮山后、小埠东划归李村区。1956年1月,青岛市市南区的徐家村、逍遥村、大麦岛等7个村分别划入李村区和崂西区。1958年9月,辛家庄、逍遥村、大尧家、徐家村划归青岛市市南区。1961年3月,即墨县的棘洪滩、城阳、马哥庄、河套、红岛5个人民公社划属崂山郊区;同年9月,崂山郊区的小管岛划归即墨县;10月,撤销崂山郊区,设置崂山县,仍隶属青岛市。1966年11月,将大管岛划归即墨县。  1979年1月和1983年9月,先后将崂山县的楼山公社及李村公社的阎家山和南、北香里划归青岛市沧口区。1988年11月,撤销崂山县,以其行政区域设置青岛市崂山区。1994年4月,将崂山区王哥庄、北宅、沙子口、中韩4个镇之区域建为新的崂山区,与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崂山风景区形成一套管理机构。将原崂山区之夏庄、惜福、城阳、流亭8个镇划归城阳区,将李村镇分别划归四方、李沧、市北区。  ○第八辑城阳区  青岛市辖区。位于青岛市区北部。东邻崂山区,南靠李沧区,西与胶州市接壤,北与即墨市交界。面积553平方公里。人口42.4万。辖城阳、惜福、流亭、上马、红岛、棘洪滩、夏庄、河套8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城阳镇。  西汉至北齐为不其县地。北齐天保六年(555年)撤不其县,并入长广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不其县,不久即废,地属即墨。直至清末均为即墨县地。1898年德国侵占,划入“胶澳租界地”。  1914年日本侵占。1922年收回,属胶澳商埠李村区。1938年属即墨县第五区,并为区公所驻地。1949年属即墨县第七区,区政府驻大周村。  1950年属胶州专区。1951年属青岛市。1953年属青岛市崂山郊区。1961年属崂山县。1988年属崂山区。1994年5月以原崂山区北部之城阳、夏庄、惜福、流亭、上马、棘洪滩、河套、红岛等8个镇设置城阳区。  ○第九辑胶州市  位于山东省东南部,胶州湾西北岸,东邻即墨市、城阳区,南界胶南市、诸城市,西、北与高密县、平度市毗连。面积1210平方公里。人口75.1万。辖阜安、中云、南关、北关、云溪5个街道办事处,北王珠、马店、李哥庄、苑戈庄、营房、铺集、张应、胶东、胶西、张家屯、里岔、九龙、洋河13个镇,南杜村、后屯、前店口、董城4个乡。市人民政府驻胶州城。  春秋为莒介根邑,战国入齐。秦属胶东郡。西汉置计斤、黔陬两县,计斤紧邻今治,黔陬据西南境,东汉废计斤。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黔陬置胶西县,因县在胶河以西故名。大业初省黔陬并入胶西,属高密郡。唐武德六年(623年)省胶西入高密县。北宋元?三年(1088年)析高密板桥镇及诸城县地复置胶西县,属密州。元于县置胶州,以境内胶水名,至正十七年(1357年)州、县均徙今治,属益都路。明洪武初省胶西县入胶州,属青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属莱州府。清仍为胶州。光绪三十年(1905年)胶州升为直隶州,辖高密、即墨二县,属莱州府。  1913年1月,北洋政府废除府、州,胶州裁撤,改为胶县,时属胶东道。1925年属胶莱道,并为道驻地。1928年废道制,直属于省。1939年1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第十三行政督察区;1945年1月属第十七行政督察区。  中国共产党于1943年11月在胶县北部建立胶县抗日民主政府,属胶东行政区南海行政联合办事处(专区级)。同年同月在胶县和诸城毗连地带建立诸胶边办事处,属滨海行政区第一(滨北)专区。1944年8月,撤销诸胶边办事处,分别设立诸胶边县和藏马县,均隶属滨北专区。同年10月诸胶边县与藏马县合并成立诸胶县,属滨海行政区滨北专区。1945年8月,诸胶县撤销,分置珠山县与藏马县,珠山县属滨北专区;藏马县先属滨北专区,1946年2月至6月属滨中专区。1945年8月将胶县(胶济铁路以北部分225个村)与高密县一部合置胶高县,属胶东行政区南海专区。同年11月撤销珠山县,其辖区与胶县胶济铁路以南地区合并设置胶县,隶属滨海行政区(1946年7月以后为胶东行政区)滨北专区,专署机关驻胶县。1946年9月10日析胶县洋河以南9个区和青岛办事处辖薛家岛区置胶南县,隶属关系不变。1947年12月析胶县西南部沙河、牛沟、朱郭3个区及胶南、诸城2县各一部置胶河县,属胶东行政区滨北专区。  1949年8月于胶县城设立胶城政府(其辖区既非市,亦非县,是当时一种比较特殊的县级行政单位),属滨北专区;同年10月裁入胶县。1949年10月,胶高县撤销,沽河、丰隆、胶莱、北都、联屯5个区划归胶县,其余划归高密县。1950年5月滨北专区撤销,胶县改属胶州专区,胶城为专署驻地。1953年7月,胶河县撤销,沙河、牛沟、朱郭3区划归胶县,其余分别划归胶南和诸城2县。1956年2月24日,胶州专区撤销,胶县改属昌潍专区。1957年1月,平度县的刘家花园、沟西、刁家丘、河南4村划归胶县。1958年12月,胶县改属青岛市。1961年5月,重新划归昌潍专区管辖。1967年昌潍专区改称昌潍地区,隶属关系未变。1978年11月27日,胶县再度划属青岛市。1987年2月12日撤销胶县,改设胶州市(县级),由青岛市代管。  ○第十辑即墨市  位于青岛市东部,东濒黄海,南与青岛市区接壤,西以大沽河与平度市为界,北与莱西市、莱阳市毗连。面积1727平方公里。人口106.1万。辖环秀、潮海、通济3个街道办事处,店集、灵山、王村、蓝村、鳌山卫、温泉、刘家庄、七级、南泉、营上、田横、移风店、留村、马山、长直、金口、华山、段村、大信、瓦戈庄、段泊岚、丰城、大官庄、普东24个镇,石门、太祉庄、乔家屯3个乡。市人民政府驻即墨镇。  西周为莱夷地,春秋入齐。战国齐建即墨邑,遗址在今平度市古岘镇朱毛村南1公里,因临近墨水(源出平度之墨山)而得名。秦置即墨县,为胶东郡治。西汉于西境置壮武县,南境置皋虞县,即墨、壮武属胶东国,皋虞属琅琊郡。东汉废皋虞县。南朝宋废壮武县。北齐废即墨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即墨于今址,属东莱郡。唐、宋、金属莱州。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改属胶州。至元2年(1265年)省入掖、胶水2县,不久复置。明初属青州府,洪武二年(1369年)改属莱州府胶州。清即墨县属莱州府,清末改属胶州直隶州。  1898年3月6日德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划定陆、海总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为“胶澳租界",其中包括即墨县仁化乡的白沙河以南地区(即今青岛市区包括崂山区在内的大部分和里仁乡的阴岛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7月)后,胶澳租界又被日本夺占。1922年中国收回胶澳租界,置胶澳商埠,即墨县的上述地区亦未再还属。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存道,属胶东道。1925年属莱胶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抗日战争时期,依国民党政府行政区划属山东省第13行政督察区。中国共产党于1942年9月2日建立即墨县抗日民主政府,属胶东行政区南海行政联合办事处(专区级)。1943年8月,大体以烟(台)青(岛)公路为界,路东部分置即东县,路西部分仍为即墨县,隶属关系均不变。1944年4月撤销即东县,并入即墨县。1945年7月,再度置即东县,隶属胶东行政区中海专区,同年10月改属胶东行政区南海专区。  1950年5月南海专区撤销,即墨、即东2县改属胶州专区。1956年3月,即东县撤销,除金口区划入海阳县外,其余全部并入即墨县。同年2月,胶州专区撤销,即墨县转属莱阳专区。1958年10月,改属青岛市。1961年5月,划属烟台专区(1967年改称烟台地区)。1978年12月复属青岛市。1989年7月撤销即墨县,以其原辖行政区改设即墨市(县级)。  ○第十一辑平度市  位于青岛市北部,东隔大、小沽河与莱西市、即墨市为邻,南与胶州市接壤,西、西南隔胶莱河与昌邑市、高密相望,北与莱州市毗连。面积3166平方公里。人口132.7万。辖城关、李园、香店、同和4个街道办事处,新河、灰埠、大泽山、旧店、店子、崔召、田庄、麻兰、古岘、明村、白埠、中庄、蓼兰、张戈庄、崔家集、兰底、南村、仁兆、云山、马戈庄、大田、长乐、蟠桃、门村、张舍、万家、郭庄、祝沟28个镇。  西汉置平度县,据今市境西北,属东莱郡,又置郁秩县于今城区,属北海国。东汉废平度县,郁秩县改为胶东县,属北海国。北魏徙胶东县离境,在原胶东城置长广郡,北齐废郡为长广县。隋仁寿元年(601年)改名为胶水县,属东莱郡。唐、宋、金、元属莱州。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升为平度州,取汉旧县名,属莱州府,领潍县、昌邑2县。清初袭明制。雍正十二年(1734年)降为散州,不再领县,仍属莱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平度改州为县,同时废府存道,属胶东道。1925年属莱胶道。1928年道制废止,直隶于山东省。1939年11月属第13行政督察区。1940年9月建立抗日民主政权,隶属于胶东区南海行政联合办事处。1941年9月析置平北、平南两县,均属胶东行政区南海专区;平北县于1942年7月改属胶东西海专区。1941年9月还析置了平西县,但由平北县代管,至1942年9月成立平西县行政公署(县级),隶属于胶东行政区西海专区;1945年7月平西县行署改为县政府,隶属关系不变。1945年1月自平南县析置平东县(设行政公署),平南、平东2县均属胶东行政区南海专区。同年,昌邑县“三泊"地带划归平南县;莱西南县的河里套区划归平东县。1945年9月设立平度城厢特区,属西海专区;不久由平北县代管,1946年3月撤销。  1950年5月,平北县改称平度县,县机关驻城关镇。这时胶东行政区及其所辖西海、南海等专区撤销,平度县、平西县(治昌里)、平东县(治南村)、平南县(治蓼兰镇)均改属莱阳专区。1952年8月平南县更名为蓼兰县。1953年7月平东县撤销,并入平度县;平西县撤销,并入蓼兰县。1956年7月撤销蓼兰县,并入平度县;平度县改属昌潍专区(1967年改称昌潍地区)。1957年3月,将周戈庄区的中沟头、长丰屯等26个村庄划归昌邑县;周戈庄区的孙家、岗家村等47个村庄、万家区的前丘等两个村庄、崔家集区的侯家、徐家庙子等9个村庄、兰底区的孙家口等7个村庄共计65个村庄划归高密县;兰底区的刘家花园、刁家丘等4个村庄划归胶县。1980年昌潍专区改称潍坊专区,隶属关系不变。1983年8月划归青岛市。1989年7月撤销平度县,改设平度市(县级)。  ○第十二辑胶南市  位于青岛市南部,东临黄海,南与日照市接壤,西与五莲县、高密市为邻,北与胶州市毗连。面积1927平方公里。人口83.7万。辖灵海、珠海、珠山3个街道办事处,大珠山、琅琊、泊里、大场、大村、六汪、王台、红石崖、灵山卫、信阳、海青、隐珠、张家楼、寨里、藏南、胶河、宝山、铁山、黄山19个镇,理务关、市美、灵山岛、塔山等4个乡。  胶南市系由原胶县、诸城县析置演变而来,故其建置沿革与此2县尤其是胶县的因革情况密切相关。春秋末、战国初为越都琅琊地(今县西南25公里琅琊镇)。战国后期,今市境属齐琅琊邑与安陵邑。秦,今市境南部为琅琊郡琅琊县(治所在夏河城)地,北部为齐郡黔陬地。西汉大致沿袭秦制,境内除琅琊县外,还曾设置柜县(治所遗址在王台)、祝兹侯国(治所遗址在柏乡)。东汉,今境北部为青州刺史部东莱郡黔陬县地,南部为徐州刺史部琅琊国琅琊县。魏晋,北境仍为黔陬县地,南境为青州城阳郡(后为徐州东莞郡)诸县和东武县地。刘宋迄北魏大体分属于黔陬、诸、东武等县。隋,为青州(开皇五年改为密州)、高密郡黔陬、胶西、东武、诸城等县。开皇十六年(596年),置丰泉县;大业三年(607年)改为琅琊县,治所仍在夏河城。唐武德初,琅琊县裁入诸城县;胶西县裁入高密县。于是今县境分别为河南道、密州高密郡之高密和诸城两县地。宋为京东东路密州诸城和胶西两县地。金则为山东东路密州诸城、胶西两县地。元袭宋、金之制。明属山东青州府诸城县和莱州府胶州。洪武五年(1372年)置灵山卫,下辖3个所,今境沿海一带属之。清沿明制,唯雍正十三年(1735年)将灵山卫裁入胶州、诸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将今灵山卫、红石崖两镇各一部以及灵山岛划入德占胶澳租界。  1913年为胶东道胶县、诸城两县地。1925年该两县改属莱胶道。1928年废道制,2县直属于省。抗日战争时期,两县变化频繁复杂,按国民党政府的行政区划,1938年春,诸城属第八行政督察区;胶县在1939年11月属第十三行政督察区,1945年1月属第十七行政督察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于1943年11月在胶县和诸城毗邻地区建立诸胶边办事处(县级),属滨海专署第一行署(这是一个特例。1943年4月滨海地委升级为滨海区党委,与之同级的政权机构应是介乎省与专区之间的行署,但仍称滨海专署,滨海专署所辖的专区级的政权机构反而称行署。本志在有关的记述中有时直接表述为滨海行政区第×(××)专区,是从其实际级别而言,与此并不矛盾。)。  1944年8月撤销诸胶边办事处,分别设置诸胶边县和藏马县,均属滨海行政区滨北专区。同年10月,藏马县和诸胶边县合并为诸胶县,隶属不变。1945年8月,撤销诸胶县,分置珠山县与藏马县,珠山县属滨北专区;藏马县先属滨北专区,1946年2月至6月属滨中专区。1945年11月撤销珠山县,并入胶县(胶济铁路以南),铁路南的这个胶县隶属滨海行政区(1946年7月以后为胶东行政区)滨北专区。1946年9月10日,析胶县洋河以南9个区和青岛办事处所辖的薛家岛区建立胶南县,隶属关系不变,自此始有胶南这一县级政区的专名。1947年12月,析胶县、胶南和诸城3县各一部置胶河县,属胶东行政区滨北专区。1950年5月,滨北专区撤销,胶南、藏马2县改属胶州专区。1953年7月胶河县撤销,分别划归胶南、胶县和诸城3县。1956年2月24日胶州专区撤销,胶南县改属昌潍专区。同年3月6日,藏马县撤销,东北部划归胶南县,西南部划归五莲县。1958年12月,改属青岛市,1961年5月复属昌潍专区(1967年改称昌潍地区)。1978年11月27日,再度划归青岛市。与此同时,县东北境黄岛、薛家岛、辛安3个公社析出,置青岛市黄岛区。1990年12月8日,撤县设市,隶属关系不变。  ○第十三辑莱西市  位于青岛市东北部。东临莱阳市,南与即墨市毗连,西隔小沽河与平度市为界,北与招远市、莱州市接壤。面积1522平方公里。人口72.4万。辖滨河路、水集、望城3个街道办事处,河头店、南墅、日庄、院上、夏格庄、姜山、周格庄、马连庄、唐家庄、南岚、院里、牛溪埠、武备、店埠、朴木、李权庄、绕岭、孙受、河里吴家、韶存庄20个镇。  西汉为胶东国邹卢县地。东汉、三国魏、晋为挺县、昌阳县地,先后属东莱郡、北海国等。北魏为挺县及长广县地。北齐省挺县及长广县,其地尽入昌阳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由昌阳县析置卢乡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复省卢乡县入昌阳县。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改昌阳为莱阳。自此一直到1941年为莱阳县地(置莱西县前的沿革详情参见莱阳县)。  1940年5月13日成立莱阳县抗日民主政府。翌年2月14日,析莱阳县东部置莱东县,此后的莱阳县当时在习惯上称莱西县,属胶东行政区南海专区。1942年7月,析莱阳(莱西)县西南部置莱西南县,2县均属胶东行政区南海专区。1943年8月,莱阳(莱西)县改属西海专区。1944年11月复属南海专区。1950年3月,莱阳(莱西)县与莱西南两县合并为莱西县,属南海专区,同年5月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12月,撤销莱西县,并入莱阳县。1961年10月,恢复莱西县,属烟台专区(1967年改称烟台地区)。1983年10月改属青岛市。1990年12月8日撤销莱西县,改置莱西市(县级)。  ◎第三类淄博市  ○第一辑淄博市建置沿革  山东省辖市。位于山东省中部,东邻东营市、潍坊市,南接临沂市,西与泰安市、济南市毗连,北与滨州地区为界。面积5938平方公里。人口399.4万。辖张店、博山、淄川、临淄、周村5区和桓台、高青、沂源3县,市人民政府驻张店区。  西周为齐地,春秋、战国时为齐国都城及近畿之地。秦置临淄郡,治临淄县。西汉今境属临淄郡。文帝16年(公元前163年)改郡为国,分临淄郡置齐国、淄川国。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齐国降为郡。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复置齐国,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国除为郡,并分北境置千乘郡。南朝宋元嘉五年(428年)侨置清河郡及贝丘县,治今淄川。后齐郡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淄州,治贝丘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贝丘为淄川县,隋末州废,唐复置,仍治淄川,今境大部属之。  元中统5年(1264年)升淄州为淄州路,至元2年(1265年)改为淄莱路,24年(1287年)改为般阳路。明初为般阳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淄川州,淄川县省入。十二年(1379年)降州为县,属济南府。清因之。  入民国后,今市境1913年时的各县如淄川、长山、桓台、高苑、博山、青城等县属岱北道(1914年改称济南道),临淄县属胶东道,今沂源县为岱南道(1914年改称济宁道)沂水、蒙阴等县地。1925年全省析4道为11道,淄川、长山、桓台等县属济南道;青城属武定道;博山、临淄、高苑等属淄青道;今沂源县地大部属琅琊道。1928年废道,各县均直隶于省。1936年今沂源地大部属第三行政督察区;1938年青城、长山、桓台、高苑等县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淄川、博山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1940年属第十四行政督察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今市境所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后称解放区)的行政区划较为复杂,大致今市境胶济铁路以北地区属清河行政区清西专区(高苑、长山等县)、清中专区(临淄、桓台等县),1944年3月以后属渤海行政区第五专区(临淄等县)、渤海行政区第六专区(高苑、青城、桓台、周村等县市),1945年10月以后属渤海行政区第三(清河)专区。胶济铁路以南地区,1939年9月至1940年春淄川、博山属泰(安)莱(芜)历(城)章(丘)淄(川)博(山)新(泰)七县联合办事处。1940年春至1942年5月属泰山专区。1942年5月属鲁中行政区第一(泰山)专区。1941年7月至1944年7月淄川的张博铁路以东部分和博山第七区曾归益临淄博四县行政联合办事处管辖。1944年5月析沂水、蒙阴、临朐3县各一部置沂源县,沂源、博山同属同年7月设立的鲁中行政区第五(鲁山)专区。1945年8月建立淄博特区专员公署,辖淄川、博山2县及同年9月建立的博山市,这是以“淄博"命名的第一个专区级行政机构,1946年12月因国民党进攻而撤销。1948年8月第二次建立淄博特区专员公署,隶属于同年7月建立的鲁中南行政区,下辖淄川、博山2县和同年8月从渤海行政区划入的张店、周村2市以及博山(城区)、原山、八陡3个县级直属区。1949年7月原中共鲁中南区淄博特委与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处工矿部党委合并后,淄博特区改称淄博工矿特区,属山东省人民政府管辖。同年10月博山(城区)、原山、八陡3个直属区合并为博山市。淄博工矿特区时辖淄川、博山两县,张店、周村、博山3市。  1950年5月撤销淄博工矿特区和清河专区,二者合并建立淄博专区,下辖博山、淄川、章丘、章历、邹平、长山、桓台、临淄等8县。同年同月撤销博山、张店、周村3市,分别划入博山、桓台、长山3县。同年11月以原博山市、淄川城区和洪山区组建淄博市(县级),以原张店、周村两市以及张店以南、南定以北的11个村和铁山矿区组建张周市(县级),均属淄博专区。1953年7月撤销淄博专区,建立淄博工矿区。淄博工矿区辖淄博、张周两市和淄川、博山两县。原淄博专区所辖临淄县划归昌潍专区,邹平、长山、桓台3县划归惠民专区,章丘、章历2县划归泰安专区。1955年3月,根据国务院1954年12月批复,撤销原淄博、张周两市和淄川县,合并设立省辖淄博市,下辖博山、张店、周村3个市区,洪山、昆仑、黑山3个工矿区和1个郊区——杨寨区,博山县则划归昌潍专区。  1955年12月撤销昆仑、黑山、杨寨3个区,调整为张店、周村、博山、淄川、洪山等5个区。1957年12月撤销洪山区,大部划归淄川区,小部分划归博山区。此时淄博市辖博山、淄川、张店、周村等4个区。1958年12月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建立淄博专区,原淄博地级市降为县级市,撤销博山县,分别并入淄博市之博山、淄川两区。这时的淄博市仍辖淄川、博山、张店、周村等4个区。淄博专区时辖淄博市、邹平、博兴、沾化、惠民、无棣、广饶等1市6县和孤岛人民公社。1961年6月撤销淄博专区,恢复惠民专区,淄博市属之。同年9月淄博市复升为省辖市,原辖4区不变。1969年12月原属昌潍地区的临淄县划归淄博市,改称临淄区。  1983年8月惠民专区所属之桓台县划归淄博市。1989年12月惠民地区所属之高青县、临沂地区所属之沂源县划归淄博市。至此,淄博市共辖张店、临淄、淄川、博山、周村等5区和桓台、高青、沂源等3县。  ○第二辑张店区  淄博市辖区,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淄博市中部。东邻临淄区,南接淄川区,西与周村区为界,北与桓台县毗连。面积349平方公里。人口62.3万。辖车站、杏园、体育场、公园、科苑、和平等6个街道办事处和卫固、中埠、南定、马尚、湖田、沣水、房镇、大张、宝石、傅家10镇。  战国为齐国昌国邑(今张店城南2.5公里昌城村),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南朝宋废昌国县,侨置东清河郡武城县。北齐省武城县入贝丘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贝丘为淄川县,属淄州。唐、宋因之,金置张店镇,属淄川县。  民初沿清制,今张店区境大部为新城县(桓台)永宁乡南八约地(“乡”、“约”是清代设置的基层行政单位,乡的规模近乎后世县、乡之间的区,每乡70村-90村左右;约介于乡与村之间,每约10村左右。)。1928年废除旧乡、约制,实行区、乡(镇)制,今张店区大部属桓台县第二区。1940年4月桓台县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为第一、二、五区地。1946年6月淄博特区设张店区,是为张店设区之始。1947年3月设张店市,属清河专区。1948年7月属鲁中南行政区淄博特区(专区级)。1949年7月淄博特区改组为淄博工矿特区,隶属关系不变。  1950年5月撤销张店市,划为桓台县第九区。同年11月设立张周市,原张店市辖区为张周市第二区。1955年3月撤销淄博工矿特区及其所辖张周等市县,设立地专级淄博市,随之设张店区(1954年12月批准)。1955年4月淄川县第八、十两区所辖金岭、铁山等20个乡共80个自然村划归张店区。1956年3月复将铁山、金岭等3个办事处81个自然村划归淄川区。1958年10月淄川区所辖傅家,邹平县房镇、马尚,桓台县石桥、江西、卫固等处人民公社划归张店区。1965年5月淄川区的沣水、湖田、中埠、金岭、大武等5处人民公社划归张店区,该区时辖2个街道办事处、14处人民公社(1983年废社改乡)。此后虽不断有所调整,但基本规制变化不大。  ○第三辑临淄区  淄博市辖区,在淄博市东部。东、南邻青州市,西与淄川区、张店区、桓台县毗连,北与博兴县、广饶县接壤。面积668平方公里。人口57.8万。辖辛店、闻韶、雪宫3个街道办事处,敬仲、齐都、金岭、南王、齐陵、朱台、大武、孙娄、路山、高阳、梧台、皇城、北羊、永流14镇,边河、召口2乡。  因从西周至战国皆为齐国国都临淄而得名。秦置临淄县,治所在今临淄北,为临淄郡治。西汉于东境置东安平县,属淄川国;分其西境置西安县,与临淄同属齐郡。东汉、三国魏、晋3县同属齐国。南朝宋改东安平县为安平县,侨置高阳郡、高阳县于西安县。北齐废安平县,徙高阳郡出境,废西安县入高阳县,临淄县省入益都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临淄县,并由高阳县析置时水县。大业初2县并省入临淄县,属北海郡。唐、宋属青州。金属益都府。元至元三年(1266年)省入益都县,至元十五年(1278年)复置,属益都路。元末因故城倾圮,建新城于其南,即今临淄城。明、清属青州府。  1913年属胶东道。1925年属淄青道。1928年废道直属于省。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于1938年10月在长(山)、桓(台)、临(淄)、益(都)毗连地区设立长桓临益四边县,临淄县西境属之。1939年7月建立临淄县抗日民主政府,时该地区尚无专区级抗日民主政权,故由中共清河地委管辖。同年10月设立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县,临淄县第二区及第三区淄河以东区域属之;广饶县第三区同时划归临淄。1940年4月益寿临广四边县撤销,所辖原临淄地仍归临淄。1942年益寿临广四边县再度建立,属清河行政区清东专区,临淄县第二区及第三区之淄河以东地复属该四边县。同年7月博兴县第五区划归临淄。1945年8月益寿临广四边县撤销,所辖原临淄地还属临淄。原广饶县第三区、博兴县第五区亦各归原属。1944年3月临淄属渤海行政区第五专区。1945年10月属渤海行政区第三专区。1949年7月该专区改称清河专区,临淄县隶属关系不变。  1950年5月清河专区撤销,临淄县改属淄博专区。1953年7月,淄博专区撤销,临淄县划归昌潍专区。1958年12月临淄县撤销,并入益都县。1961年10月以原临淄县行政区域复置临淄县,仍属昌潍专区(1967年更名昌潍地区)。1969年12月划归淄博市,临淄县更名为临淄区。  ○第四辑淄川区  淄博市辖区,位于淄博市中部。东邻青州市,南接沂源县、博山区,西与章丘市交界,北与周村区、张店区毗连。面积999平方公里。人口66.8万。辖般阳、松龄、商城3个街道办事处,罗村、黑旺、洪山、龙泉、昆仑、西河、岭子、寨里、商家、杨寨、双沟、黄家铺、城南、淄河、二里、磁村15镇,张庄、太河、峨庄3乡。区人民政府驻淄城镇。  西汉置般阳县,治今淄川城,属济南郡。东汉属齐国。三国魏析置新沓、新汶县,与般阳县同属齐郡。西晋废新汶。南朝宋废新沓。般阳县徙治朱虚县境(今属临朐),于原般阳县境侨置清河郡和贝丘县,均治般阳城。复置土鼓县,属清河郡。北魏改为东清河郡。又侨置绎幕、 、武城等县。北齐郡废,诸侨置县并入贝丘。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贝丘县为淄川县,以境内淄水为名,属淄州。大业初废淄州,淄川县改属齐郡。唐、宋、金复为淄州治。元先后为淄州路、淄莱路、般阳路治。明、清属济南府。  1913年属岱北道(翌年改称济南道)。1928年废道直属于省。1938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中国共产党于1939年6月建立淄川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泰(安)莱(芜)历(城)章(丘)淄(川)博(山)新(泰)七县联合办事处管辖。1940年3月属泰山专区(1942年5月改称鲁中行政区第一专区)。1941年7月至1944年7月淄川的张博铁路以东部分归益临淄博四县行政联合办事处管辖。1943年10月析淄川西部地设淄西办事处(县级),隶属同淄川县。1945年9月淄西办事处撤销,辖区复归淄川。1945年8月属淄博特区专员公署管辖。1949年7月属中共淄博特委与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处工矿部党委合并后的淄博工矿特区。  1950年5月属淄博专区。1953年7月淄博专区撤销,属重新组建的淄博工矿区。1954年12月撤销淄博工矿区及包括淄川县在内的所辖县、市,设立地级淄博市,原淄川县地划为洪山、昆仑、杨寨等3个区;原淄川县东部蓼坞等23个乡划归博山县,北部沣水等20个乡划归张店区。长山县张楼等33个自然村划入杨寨区。1955年12月撤销昆仑、杨寨2区,其中部分工矿地区分别划归博山区和洪山区,其余农村地区合并设立淄博市淄川区,同时将洪山区淄城等14个乡、博山区域城等7个乡、黑山区岳庄等7个乡、张店区沣水等15个乡划入淄川区。1957年12月撤销洪山区,其辖区划归淄川区;淄川区域城、岳庄等6个乡划归博山区。1958年12月博山县撤销,其所辖东坪、太河、蓼坞等8处人民公社划入淄川区;淄川区所辖苏孔等2乡划归周村区,傅家乡18个自然村划归张店区。此后,除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曾有少数人民公社或自然村先后分别划归博山区、张店区、临淄区、周村区外,至今没有大的变化。  ○第五辑博山区  淄博市辖区,位于淄博市南部。东、北与淄川区接壤,南邻沂源县,西与莱芜市、章丘市毗连。面积682平方公里。人口47.7万。辖城东、城西2个街道办事处,源泉、域城、白塔、山头、八陡、夏家庄、南博山、北博山、崮山、池上、石门、石马等12镇。  春秋为齐国马陉邑地。秦属济北郡嬴县。西汉至晋分属济南郡(国)般阳县(今区北境)和泰山郡莱芜县(今区东南境)。南朝宋于此侨置清河郡绎幕县;北魏改绎幕县为绎姑县;北齐并入东平原郡贝丘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贝丘县为淄川县,属齐郡。唐、宋、金属淄州淄川县。元属益都路益都县,明属青州府益都县。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始置博山县(以县境南部有博山得名),仍属青州府;其辖区为原益都县颜神镇孝妇、怀德2乡34社及原淄川县大裕等21村、原莱芜乐疃等7庄。县治颜神镇(今博山城),曾名颜神、颜神店,因传说周末孝妇颜文姜居附近齐长城岭下,“殁而有神"而得名。颜神至宋已成重镇,金称颜神店,元至元2年(1265年)置颜神镇,属益都县。  1913年属岱北道(翌年改称济南道)。1925年属淄青道。1928年废道直属于省。1938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1938年9月建立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泰(安)莱(元)章(丘)历(城)淄(川)博(山)新(泰)七县联合办事处管辖。1940年春属泰山专区。1942年8月,因日军“扫荡"形势恶化,博山县与莱(芜)东县合并为博莱县,隶属不变。1944年7月撤销博莱县,恢复博山县,属鲁中行政区鲁山专区(第五专区)。1945年8月改属淄博特区。同年9月于博山城及其附近地区置博山市,隶属同博山县。1946年4月博山县与博山市合并,仍称博山县。同年12月淄博特区撤销,转属泰山专区。1948年3月博山县全境解放,8月重建淄博特区,博山城关区及原山、八陡3个区划为淄博特区直辖区。  1949年10月撤销博城、原山等3个淄博特区的直辖区,改建博山市,属淄博工矿特区。1950年5月博山市并入博山县。1951年2月复置博山市,博山县与博山市均属淄博专区,同年5月改称淄博市(县级),市机关驻博山城内,博山县机关驻源泉。1953年7月撤销淄博专区,建立淄博工矿区,县级淄博市及博山县均属之。1954年10月博山县划归昌潍专区。  1955年3月淄博工矿区连同其所辖的张周市、淄博市(县级)和淄川县一并撤销,设立地级淄博市,原县级淄博市改为博山区、黑山区。1956年6月撤销黑山区,并入博山区。1958年12月撤销博山县,所辖南博山、郭庄、源泉、池上4处人民公社划归博山区;其余口头、太河、边河、田庄、峨庄、蓼坞、南仇等7处人民公社划归淄川区。1961年冬淄川区3处人民公社的58个大队划归博山区。此后,隶属关系及辖区再无大的变化。  ○第六辑周村区  淄博市辖区,位于淄博市中部,在张店区西20公里。东邻张店区,南接淄川区,西与章丘市、邹平县为界,北与桓台县毗连。面积263平方公里。人口31万。辖大街、永安、青年路、丝绸4个街道办事处及王村、萌水、周村、南营、南郊、高塘、贾黄、大姜8个镇和鼓阳、张坊2个乡。  西汉置於陵县,属济南郡,为都尉治(治今邹平县临池乡古城村)。东汉、三国魏、晋因之,属济南郡(国)。南朝宋侨置广川郡及武强县,废於陵县入逢陵、武强县。北齐废逢陵县,天保七年(556年)为东平原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武强为长山县。该县唐至金属淄州;元属般阳路;明属济南府,周村时称周村店;清称周村镇。  民国前期长山县属济南道(初称岱北道);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1936年属第五行政督察区。抗日战争胜利前,今周村区为淄川、长山两县地。1945年8月周村解放,建立周村市,隶属于渤海行政区第三(清河)专区。1946年6月属鲁中行政区。同年10月复属渤海行政区第三专区。1948年7月属鲁中南行政区淄博特区。1949年7月属淄博工矿特区。  1950年5月撤销周村市,并入长山县,时该县属淄博专区。同年11月原周村市行政区域自长山县析出,与张店地区合置张周市,仍属淄博专区。1953年7月淄博专区撤销,建立淄博工矿区,张周市属之。1954年12月张周市随同淄博工矿区一起撤销,设周村区,属新建立的淄博市。1958年12月淄博市降为县级,周村区隶属关系不变。经多次从相邻的淄川区、邹平县等划入数处人民公社,至1970年全区辖11处人民公社共212个自然村。  1984年废(公)社建乡(镇),全区共辖2镇9乡3个街道办事处,216个村民委员会,25个居民委员会。至1996年,全区共辖8镇、3乡、3个街道办事处。  ○第七辑桓台县  位于淄博市北部。东邻博兴县、临淄区,南接张店区、周村区,西与邹平县为界,北与高青县毗连。面积510平方公里。人口43.5万。辖索镇、起凤、田庄、荆家、新城、唐山、马桥、耿桥、邢家、陈庄、周家、果里、侯庄13镇,县人民政府驻索镇。  春秋为齐渠丘邑。西汉东境为齐郡西安县,西境为千乘郡高苑县地。并置延乡、平安两个小侯国。晋属高苑县,为乐安国治,南朝宋省高苑县,徙西安县离境,侨置广川郡索卢县。北齐废索卢县,地入武强县。隋改武强县为长山县。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析长山县地置新城县,治今新城,属般阳县。明、清属济南府。  1913年2月新城县属岱北道(次年改称济南道)。1914年1月因与吉林、直隶、江西、浙江、贵州等省的新城县同名,改名 (音而)水县,因 水(乌河)流经县境而得名;同年4月改称桓台县,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而得名。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1938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行政督察区。  同年10月,中国共产党于长山、桓台、益都、临淄4县毗连地区设长桓临益四县边区行政联防办事处(县级),隶属于中共清河特委。1940年4月该办事处撤销,成立桓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清河专区管辖。1941年改属清河行政区清西专区。同年10月转属清中专区。1942年6月清中专区撤销,桓台、长桓均属清西专区。1943年5月长桓县撤销。1944年3月清河、冀鲁边两行政区合并为渤海行政区,桓台属该行政区第六专区。1945年10月属渤海行政区第三专区(1949年7月改称清河专区)。  1950年5月清河专区撤销,转属淄博专区。1953年7月属惠民专区。1958年12月撤销桓台县,并入博兴县,隶属于同年同月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成立的淄博专区。1961年10月复置桓台县,属恢复后的惠民专区。1983年8月划归淄博市。  ○第八辑高青县  位于淄博市北部,北濒黄河。东邻博兴县,南接桓台县、邹平县,北隔黄河与惠民县、滨州市相望。面积830平方公里。人口35.5万。辖田镇、青城、高城、黑里寨、常家、花沟、唐坊、赵店、木李9镇和樊家林乡。县人民政府驻田镇。  西周、春秋为 瞒(长翟)部落地,后入齐。秦置千乘县(治今高城北)、狄其县(治今高城西北),属临淄郡。西汉改狄其为狄县,置被阳侯国(治高城),属千乘郡。东汉废被阳,永初二年(108年)改狄县为临济县,属乐安国。西晋废千乘县。南宋临济县离境,故城改置长乐县,又徙渤海郡侨置,治临济城,长乐县属之。北齐徙长乐县治于被阳故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曰会城县,大业三年(607年)改为高苑县,属齐郡。唐武德八年(625年)属淄州,景龙三年(709年)分其地置济阳县。元和十五年(820年)又并入高苑县。宋景德三年(1006年)以县置宣德军。熙宁三年(1070年)废军为县,仍属淄州。元太宗七年(1235年)分其东境,以原清平镇置青城县,初属济南路,后属河间路。自此今境内有高苑、青城2县。元至元元年(1264年)高苑县改属益都路,明、清均属青州府。明、清初青城属济南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属武定府。  1913年今县境大部为高苑、青城县地,小部为邹平、齐东、滨县、蒲台县地,时属岱北道(翌年更名济南道)。1925年高苑、博兴属淄青道,青城、蒲台等属武定道。1928年道废,各县直隶于省。1938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行政督察区。  1940年10月建立高苑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清河行政区清西专区。1943年6月邹平县第七区和蒲台县第一区析归高苑县。1944年3月属渤海行政区第六专区。1944年8月建立青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渤海行政区第六专区。1945年9月高苑、青城均属渤海行政区第三专区。1948年4月高苑与青城2县合并为高青县(以两县首字得名,治田镇),是为县名高青之始,仍属渤海行政区第三专区(1949年7月改称清河专区)。  1950年5月属惠民专区。1956年3月撤销高青县,并入齐东县,仍隶惠民专区。1958年12月撤销齐东县,原高青县地亦随之分别并入博兴、邹平2县。1961年10月复置高青县,以原高青县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属惠民专区。1989年12月改属淄博市。  ○第九辑沂源县  位于淄博市南部,鲁山南麓。东邻临朐县,南接沂水县、蒙阴县,西与新泰市、莱芜市相接,北与博山区毗连。面积1637平方公里。人口54.8万。辖南麻、鲁村、土门、悦庄、东里、沟泉、韩旺7镇,徐家庄、大张庄、燕崖、中庄、梭背岭、金星、张家坡、石桥、三岱9乡。县人民政府驻南麻镇。  战国时为齐国盖邑地。西汉置盖县。属泰山郡。东汉永平2年(公元59年)改属琅琊国,后复属泰山郡。西晋初属东莞郡。元康元年(291年)析置东安郡治此,南朝宋侨置发干县于此。北齐废东安郡入东莞郡,盖县及侨置发干县亦省入东莞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以原盖县地复置东安县,其县治在今东安村附近,属琅琊郡。唐武德初省入沂水县。  1913年今县境大部属岱南道(翌年更名济宁道)沂水县和蒙阴县,唯北部属胶东道临朐县。1925年沂水、蒙阴属琅琊道,临朐属淄青道。1928年道废,各县直属于省。1936年8月沂水、蒙阴属第三行政督察区,1938年春临朐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0年3月,中国共产党于今县境内建立县级抗日民主政权,迄1944年4月先后分别属于沂中、蒙阴、新蒙、博莱、沂北、新泰、沂水、临朐等县。1944年5月中共鲁中区党委于沂水、蒙阴、临朐3县边缘地区设置一新的县级行政区,曾拟鲁阳、鲁山、三合等县名,后因沂河发源于此,故名沂源县,属鲁中行政区沂蒙专区(第二专区)。1948年7月属鲁中南行政区沂蒙专区。  1950年5月改属沂水专区。1953年7月沂水专区撤销,转属临沂专区(1967年改称临沂地区)。1989年12月划归淄博市。  ◎第四类枣庄市  ○第一辑枣庄市建置沿革  山东省辖市。位于山东省南部,西近微山湖(南四湖),京杭运河(韩庄段)自其南境穿过,京沪铁路过其西境。南邻江苏省徐州市,西、北与济宁市相接,东与临沂市毗连。面积4552平方公里。人口358.1万。辖市中、山亭、台儿庄、峄城、薛城5区及滕州市。市人民政府驻市中区。  枣庄,唐、宋时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今市境夏时南部为 国,北部和西部为滕国和薛国。商代西北部为滕国、 国和薛国,东北部属 国,中部为 国,南部为 阳。西周东属 国,南属 阳,西属薛国,北属滕、 两国。春秋前期分属 阳、 、薛、滕、小邾国,中后期东部、中部、南部属宋国的 阳(后改傅阳),北部、西部属齐之滕国和小邾国,后属鲁国。战国前期南部、东部属楚之傅阳、兰陵,西和北部为齐之薛国、滕国,后期皆属楚。秦代东和南部属郯郡的兰陵县、 县、傅阳县,西部、北部属薛郡之薛县、戚县、滕县。西汉,北属鲁国,后属沛国;南属楚地,后属东海郡。东汉分属东海郡、鲁国、沛国、琅琊国、彭城国。两汉时设有蕃县、薛县、 县、阴平县、傅阳县。三国魏时,分属东海郡、彭城郡、沛郡、鲁郡。晋初分属鲁郡、东海郡,元康元年(291年)析东海郡置兰陵郡(治 县)后,均属兰陵郡。北魏废兰陵郡,孝昌三年(527年)于蕃县置蕃郡。东魏武定五年(547年)复兰陵郡。北齐废蕃郡。时境内设 、蕃2县,分属兰陵郡、彭城郡。  隋开皇3年(583年)废兰陵郡,16年改蕃县为滕县,改 县为 州及兰陵县(治今兰陵镇),大业初 州废入彭城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 州,治 城(遗址在今峄城镇),同时改兰陵县为 县,属沂州琅琊郡,滕县属徐州彭城郡。贞观元年(627年)省 州入沂州。 县移治 州城。宋境内仍设 、滕2县,分属琅琊郡、彭城郡。  金大定22年(1182年)北设滕阳州(宋滕阳军改),24年除“阳"字,称滕州,治滕县,属山东西路。明昌六年(1195年) 县复改称兰陵县,迁治兰陵镇;贞 四年(1216年)南置峄州,治兰陵县(兰陵镇回治 城),亦属山东西路。元至元2年(1265年)废兰陵县,其地直隶峄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峄州为峄县(治今峄城镇),同时废滕州,峄县、滕县同属济宁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2县改属兖州府。清沿明制。  入民国,今市境仍为峄、滕2县地,1913年属岱南道(翌年改称济宁道)。1925年10月峄、滕两县属兖济道。1928年废道制,县直属于省。1936年8月滕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峄县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峄、滕两县县内及两县与其各自邻县的毗邻地区存在过人民政权设置的近30个县级政区,隶属关系涉及五六个专区级政区,其中县级政区大部分属鲁南行政区第三、第二、第一专区。  1939年11月建立峄县抗日民主政府,初属中共鲁南第三地委。1940年6月置鲁南专区,今枣庄市辖区均为鲁南专区属地。同年7月置鲁南专区第一行政区。1941年8月改称鲁南专区第三行政区(此时鲁南的行政区相当于后来的专区,此时的专区则相当于后来介于省与专区之间的行政区),峄县属之。1941年2月峄县改称峄南县(当时仍习称峄县),属鲁南第三行政区。同年3月在临沂、郯城、费县、峄县毗邻地区设立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县(1944年2月改名赵 县),同年10月在滕、峄两县边区设滕峄边县,2县均属鲁南第三行政区。5月以滕县城以东地区设立滕东县,属鲁南第一行政区,同年12月撤销。1943年9月在费、滕、峄三县边区设立费滕峄县,直属鲁南专区。1944年2月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县更名赵 县,同年4月费滕峄县改为双山县,均属鲁南专区第一行政区。同年同月峄南县改称峄滕铜邳县,划归江苏省淮北行政区邳睢铜专区;同时在运河以北阴平、棠阴一带设立峄县,属鲁南第二行政区。同年秋鲁南专区改为鲁南行政区,其所属之行政区改为专区,今枣庄市辖区分属鲁南行政区第二、第三和第一专区。同年8月析峄县、赵 县各一部置兰陵县,兰陵、赵 2县均属鲁南第三专区。同年10月以1941年初建立的湖东办事处辖区(南阳、昭阳等湖以东地区)设立凫山县,以1938年12月建立的沛滕边办事处辖区设立临城县,均属鲁南第二专区。1945年4月峄滕铜邳县复自淮北划归鲁南,并与在运(河)北地区设立的峄县合并成立运河县;同年9月兰陵县改称峄县,与运河县同属鲁南行政区第三专区。  1946年1月滕县改为麓水县,同年4月复改为滕县,而将双山县改为麓水县。同年同月鲁南第二专区撤销,滕县划属鲁南第一专区,临城县划属鲁南第三专区。6月运河县改称铜山县。1947年10月再度设立鲁南行政区第二专区,滕县、临城、麓水等县属之,1948年4月再度撤销。1948年2月重建兰陵县,同年7月鲁南行政区与鲁中行政区及滨海、泰西专区合并为鲁中南行政区(即所谓大鲁南)。原鲁南行政区所属第一、三专区,依次改为鲁中南行政区第四、五专区,滕县、凫山等县属第四专区,峄县、麓水、兰陵、赵 、临城等县属第五专区。1949年7月第四专区改称尼山专区,第五专区改称台枣专区,隶属不变。  此前,1943年7月在枣庄北部山区设立枣庄办事处,这是第一个以枣庄命名的准政区机构,时属鲁南专区第二行政区。1945年5月以该办事处辖区为基础成立枣庄市,此为枣庄设市之始,时辖中心、枣庄、车站、齐村等4个镇。1947年5月撤销,同年7月重建,旋因国民党军队侵占再度撤销。1948年11月建立枣庄行政办事处,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五专区(台枣专区)。  1950年5月,尼山、台枣两专区合并为滕县专区,今境各区县均属滕县专区。同月撤销麓水县并入白彦县,撤销枣庄行政办事处,其辖区并入峄县。1952年8月临城县更名为薛城县。1953年7月撤销兰陵县,6个区划归峄县,余者分别划归苍山县和江苏省铜山县;撤销白彦县,有3个区划入峄县,6个多区划入滕县。1953年8月析凫山、薛城、峄县各一部设置微山县。同年7月滕县、湖西两专区合并为济宁专区。滕、峄、薛城、凫山等县均属之。1956年3月撤销凫山县,其南部划归滕县,沿湖地区划归微山县;撤销薛城县,北部入滕县,西南部入微山县。1960年1月撤销峄县,设立枣庄市,仍隶属于济宁专区。1961年9月枣庄市改为省辖市,下辖齐村、台儿庄、峄城、薛城4区。1963年3月市辖各区不作县级政区。1971年12月枣庄市所辖4区复改为县级政区。1976年7月设立市中区。1978年11月滕县自济宁地区划入枣庄市。1983年11月齐村区改为山亭区,滕县东部8处公社划入该区。1988年3月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  ○第二辑市中区  枣庄市辖区,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市区中部偏东。东邻临沂市,南接峄城区,西连薛城区,北与山亭区为界。面积375平方公里。人口47.6万。辖光明路、文化路、中心街、各塔埠、龙山路、矿区5个街道办事处,税郭、齐村、孟庄、安城、渴口5镇,市郊、西王庄、永安、黄庄、郭里集、周村6乡。  因地处枣庄市境中部,又是枣庄市委、市政府驻地,故名。今区境夏时属 国。商属 国和 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属 国、 阳,后属楚。秦代为兰陵和 县地,属郯郡。两汉时为 县、孟壤县地,属东海郡。隋、唐先后为 州、兰陵县、 县地,属沂州琅琊郡。宋因之。金贞 四年(1216年)属峄州兰陵县。元废兰陵县属峄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属峄县地,隶兖州府。清沿明制。  入民国仍为峄县地。1943年7月于今区境北部山区设枣庄办事处(县级),1945年5月撤销。1948年11月于今区境设枣庄行政办事处(县级),辖枣庄、齐村、陶庄3个区,初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五专区(1949年7月改称台枣专区)(1912年至1948年11月期间该区境沿革情况参“枣庄市”及“峄城区”等节内容。)。  1950年5月撤销该办事处,其辖区并入峄县。1960年1月撤销峄县,建立县级枣庄市,翌年9月升为省辖专级市,设齐村、台儿庄、峄城等4个区,今市中区境为枣庄镇及齐村区的一部分。1976年7月12日山东省批准析枣庄市齐村区枣庄镇、 塔埠2处公社及渴口、郭里集、峄城公社的各一部分大队,置枣庄市市中区,该区下辖街道办事处和郊区人民公社各一个,共32个大队、48个自然村。1981年12月将枣庄街道办事处分设为5个街道办事处。1983年11月将齐村区的齐村、黄庄、永安、渴口、周村、孟庄、安城、税郭、郭里集、西王庄等10处公社划归市中区。是时该区共辖5个街道办事处、11处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镇后,该区共辖5个街道办事处、73个街道居民委员会、2镇、9乡、317个自然村。2000年辖5个街道办事处、5镇、6乡。  ○第三辑山亭区  枣庄市辖区。位于市区东北部。东邻临沂市,南接市中区、薛城区,西与滕州市为界。面积1018平方公里。人口46.7万。辖山亭、桑村、徐庄、北庄、西集、店子、城头、水泉、冯卯9镇,东凫山、半湖、张庄、辛召、傅庄5乡。区人民政府驻山亭镇。  山亭一名,据传始于战国时期。传说於菟丞相在今山亭村东南隅筑一点将台,名曰凤凰台,台上建一亭,故称山亭。今山亭区境夏为滕、薛国地。商代北部为滕、薛国地,南部为 国地。战国时期北部为滕、薛地,属齐国,南部属兰陵,为楚国地。秦代西半部属薛郡,东半部属郯郡。西汉先后属鲁国、沛国,后改属东海郡,境内置合乡邑。东汉时分属鲁国、沛国和泰山郡南城县。三国魏属东海郡。晋初属鲁郡,后属兰陵郡。南北朝时先后属蕃、兰陵郡。隋代分属滕县、兰陵县。唐时全境属滕县。宋、金时属滕州和峄州。由元到清北部属滕县,南部属峄县。  入民国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仍北属滕县,南属峄县。抗日战争时期,就国民党政府的区划说,仍沿袭战前,分属滕、峄2县;就共产党抗日民主政权而言,1941年10月将峄县东北部划归滕东县(有中共滕东县委,但未成立县级政权),同时将滕东县改为滕峄边县(设县级办事处,属鲁南专署第三行署领导),今山亭区境大部属之。1942年7月滕峄边县更名为双山县,辖区不变。1943年4月双山县斗争形势恶化,县机关暂撤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县西部,双山县一度称边西县。同年9月成立费滕峄中心县,今区境大部分属之;原滕峄边县(双山县、边西县)撤销。1944年4月费滕峄中心县改称双山县,1946年更名麓水县。1947年10月属白彦县。1953年7月白彦县撤销。今区境大部(北部)属滕县,小部(南部)属峄县。1961年9月枣庄市升为省辖地级市,市下设区,今区境南部属齐村区,北部仍属济宁地区滕县。1983年11月改枣庄市齐村区为山亭区,以原齐村区之西集、张庄、傅庄、东凫山、北庄、半湖等6处公社和析自滕县的山亭、桑村、城头、冯卯、店子、水泉、辛召、徐庄等8处公社总计14处人民公社为其行政区域。1984年改公社为乡、镇之后,共辖3镇、11乡、532个行政村、869个自然村。2000年辖9镇5乡。  ○第四辑台儿庄区  枣庄市辖区。位于市区南部。东、南部与江苏省邳州为邻,西南、西与江苏省铜山县交界,西连微山县,北与峄城区接壤。面积538平方公里。人口28.1万。辖台儿庄、涧头集、张山子、彭楼、邳庄、泥沟6个镇,侯孟、薛庄、马兰屯、兰城店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台儿庄镇。  今区境夏属 国,商属 阳国,西周、春秋因之。战国至秦,西部属傅阳县,东部属兰陵县。西汉西属楚国傅阳县,东属兰祺侯国(后为县)。东汉东属东海郡 县,西属彭城国傅阳县。三国魏同于东汉。西晋时先属东海郡,后北隶兰陵郡 县,西部属彭城国傅阳县。东晋时分属兰陵郡 县和彭城郡。南北朝、隋属兰陵县。唐至北宋属 县。金先隶邳州兰陵县,后改为峄州兰陵县。元属峄州兰陵县,东南少部属邳州。明为峄县辖区,先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清属兖州府峄县。  入民国仍为峄县地(沿革详见峄城区)。1941年2月抗日民主政权于峄县南境(大致今区境)设峄南县,属鲁南专区第三行署管辖。1944年4月峄南县改称峄滕铜邳县,属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淮北行政区第三(邳睢铜)专区。1945年4月峄滕铜邳县与峄县合并成立运河县,同时划归鲁南行政区第三专区。同年10月设台儿庄镇(县级,亦称台儿庄特区),1946年6月撤销,划归铜山县,时铜山县亦属鲁南行政区第三专区,台儿庄一度作为该专署驻地。1948年2月析峄县、赵 县(前身为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县)各一部,再度设立兰陵县(1944年8月建立的兰陵县已于1945年9月改为峄县),今区境为兰陵县之第一、第四、第五、第十一、第十二等区。该县初属鲁南第三专区(1948年7月改为鲁中南行政区第五专区,1949年7月改称鲁中南台枣专区),台儿庄为台枣专区和兰陵县领导机关驻地。  1950年5月兰陵县改属临沂专区。1952年4月撤销铜山县,其东北部的3个区划归兰陵县。1953年9月撤销兰陵县,今台儿庄区境划归峄县,为第十二至第十七共6个区,时峄县属济宁专区。1960年1月撤销峄县,设立枣庄市(县级),今台儿庄区辖地随属。1961年9月枣庄市升为省直辖市,设台儿庄区(实设于1962年6月)。1963年3月台儿庄等区不作为一级政权,而作为市的派出机构;1971年12月台儿庄区复改为县级政区。  ○第五辑峄城区  枣庄市辖区。位于市区中南部。北接市中区,南邻台儿庄区,东界苍山县,西连薛城区,西南一隅毗邻微山县。面积629平方公里。人口35.1万。辖峄城、阴平、底阁、古邵、金陵寺、曹庄6个镇,吴林、棠荫、甘露沟、左庄、萝藤、峨山、肖桥、王庄、坊上9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峄城镇。  峄城为原峄县治所。今区境夏、商、周时先后为 、 、小邾、楚等国地。秦归郯郡。西汉置 县,治今峄城镇,属东海郡。三国时属魏国鲁郡。西晋元康元年(291年)为兰陵郡治。北魏废兰陵郡,东魏复置, 县仍为兰陵郡治。隋废兰陵郡,改 县为 州(治 城)和兰陵县(治兰陵镇),属彭城郡,后 州废入彭城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 州,改兰陵县为 县。贞观元年(627年) 州复废,移 县治 州城,属沂州。宋因之。金明昌六年(1195年)复改 县为兰陵县,迁治兰陵镇。贞?四年(1216年)兰陵县回治 城。金兴定间置峄州,与兰陵县同治 城。元至元2年(1336年)省兰陵县入峄州,属益都路。明降峄州为峄县,先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清仍为峄县,属兖州府。  1913年属岱南道(翌年更名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废道制直属于省。1936年8月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1939年11月建立峄县抗日民主政府,初属中共鲁南第三地委;1940年7月属鲁南专区第一行政区。同时在运河以北、枣庄以南、津浦线以东、泥沟以西的5个区设立运北办事处,为峄县(南部)派出机构。1941年2月峄县改称峄南县(当时习惯上仍称峄县),1941年10月峄县东北部划归滕东县,滕东县改称滕峄边县(设县级办事处),均属鲁南专区第三行政区(1944年秋鲁南专区改称鲁南行政区,第三行政区改称第三专区)。1941年3月,于临沂、郯城、费县、峄县四县结合部设立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县(当时在鲁南地区习称边联县),鲁南专区第一行署(1941年底改称鲁南第三行署)管辖。1944年4月峄南县改称峄滕铜邳县,划属淮北行政区邳睢铜专区,与此同时,于运北办事处所辖之文峰、曹庄、牛山、棠荫、张范等5个区设立峄县,属鲁南第二行政区(同年秋改为鲁南行政区第二专区)。1944年2月为纪念1941年11月牺牲的中共鲁南区党委书记赵 ,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县改名赵 县。同年8月析峄县与赵 县各一部设立兰陵县,属鲁南行政区第三专区。1945年4月峄滕铜邳县复归鲁南行政区,与在运北地区设立的峄县合并成立运河县,属鲁南行政区第三专区。同年9月兰陵县政府机关迁驻峄县城,兰陵县改称峄县,属鲁南行政区第三专区,峄城为专署驻地。1946年6月运河县改称铜山县,1948年2月重建兰陵县,两县均属鲁南第三专区。同年7月峄县、兰陵二县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五专区,铜山县属山东省徐州市。1949年7月鲁中南第五专区,改称鲁中南台枣专区,隶属不变。  1950年5月峄县属滕县专区,兰陵县属临沂专区。1952年3月撤销铜山县,东北部3个区划归兰陵县,其余分别划归徐州市(时属山东省)和滕县。1953年7月撤销兰陵县,除5个区划归江苏省、4个区划归苍山县外,其余6个区划归峄县,峄县属济宁专区。1956年7月将峄县兴义区所属徒沟乡的小楼子、刘庄、小韩庄、殷家、吴庄、苏庄、胡庄、孙庄、陈庄、小彭庄等10个村与微山县的25个村一起划归江苏省徐州市。1960年1月撤销峄县,设立枣庄市(县级),仍隶济宁专区。1961年9月始置峄城区。1963年3月枣庄市辖各区不作为一级独立的行政区划,区办事处作为市人民委员会派出机构。1971年12月峄城区复改为县级政区。  ○第六辑薛城区  枣庄市辖区。位于市区中部偏西,微山湖东畔。东与市中区相邻,东南连峄城区,西与微山县为界,北与滕州市、山亭区接壤。面积507平方公里。人口45.6万。辖薛城、邹坞、陶庄、张范、南石、常庄、沙沟、周营8镇,金河、夏庄、南常、陶官4乡。区人民政府驻薛城镇。  夏初,奚仲建立薛国。商、西周时仍属薛,有奚邑、常邑。春秋时属鲁国。战国时先后属齐、宋、鲁、楚等国。秦代,区境中北部及东部属薛郡薛县,中南部属泗水郡戚县。西汉分属鲁国薛县、沛郡广戚县、东海郡新阳县、建阳县。东汉废建阳、新阳,地属薛、广戚、阴平、昌虑4县。三国袭东汉制。晋时分属昌虑、广戚、薛、 四县。北魏置永兴县(治今薛城镇),属蕃郡,今区境属薛、 、永兴3县。北齐薛、永兴2县俱废,地属蕃、 2县。隋代蕃县改为滕县, 县改为兰陵县,后兰陵县又改为峄州、峄县,但自此至清,区境归属未变,基本隶属滕、峄2县。  民国至抗日战争前大部为滕县地,小部为峄县地。1938年12月于滕县和沛县毗邻地区设立沛滕边办事处,其辖区为沛县第七区,滕县第八区、夏镇区和水上区,属苏鲁豫(湖西)区。1940年11月因形势恶化而撤销。1943年4月再度建立沛滕边办事处,属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1944年10月沛滕边县改称临城县,属鲁南第二专区。1948年7月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五专区(1949年7月改称鲁中南行政区台枣专区),临城县东托村、临城县城先后为专署驻地。  1950年5月属滕县专区。1952年8月临城县更名为薛城县(县机关驻地临城镇同时更名为薛城镇)。1953年7月属济宁专区。同年8月薛城南门外的湖区69村及夏镇划归新设的微山县。1956年3月撤销薛城县,其北部划归滕县,西南部划归微山县。1960年3月,将滕县所属的原薛城县地(临城公社164个自然村)划归枣庄市。1961年9月于此置薛城区。  ○第七辑滕州市  位于枣庄市西北部。东邻山亭区,南接薛城区,西濒微山湖与济宁市微山县为界,北与邹城市接壤。面积1485平方公里。人口155万。辖龙山、荆河2个街道办事处,姜屯、大坞、级索、南沙河、西岗、鲍沟、龙阳、张汪。官桥、木石、羊庄、柴胡店、洪绪、岗头、界河、东郭、东沙河、望庄、峄庄、党山20个镇和城郊乡。  《国语·晋语》称黄帝第十子封于滕。滕字本义“水超涌也”,因境内泉流滕涌,故以滕名地。周灭商后,武王封其异母弟叔绣于滕,为滕侯,乃称“滕国”,都城遗址在今城西南7公里滕城村。另今市境东北部属小邾( )国。秦置滕县、薛县,隶属薛郡。西汉改滕县为公邱县,属沛郡;又置蕃县(治今城关镇),属鲁国。东汉因之。三国、晋仍属蕃县、公邱县。晋末废公丘县。南北朝属彭城郡蕃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蕃县为滕县,属徐州彭城郡。唐代滕县属河南道徐州彭城郡,元和十二年(817年)县治东移,即今滕州城。宋为滕阳军治。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滕阳军为滕阳州,二十四年称滕州,滕县为滕州治。元因之,属益都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滕州,滕县属济宁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县属兖州府。清因之。  1913年属岱南道(翌年更名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废止道制,直隶于省。1936年8月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津浦铁路为界,分别设置过多个县级政区。在滕东,1941年10月于滕县东南部、峄县东北部设立滕峄边县(成立办事处),属鲁南专区第三行政区。1942年6月为开展“双减”(减租减息)试点,在费县、滕县毗邻地区建立费滕边实验县,属鲁南专区。同年7月因滕峄边县与费滕边县名称容易混淆,将滕峄边县更名双山县。1943年2月于邹、滕两县边区设立邹滕边办事处(县级),属鲁南专区。同年4月因双山县斗争形势恶化,县领导机关撤往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县西部,故一度称边西县。同年5月于县东境的4个区建立滕东县,初由中共费滕峄中心县委代管,后属鲁南专区第一行政区。同年6月撤销费滕边实验县,将皇崮、滕四(区)、岳朋、崂山等4个区划归边西县(双山县)。同年9月以原费滕边实验县部分区与边西县辖区合并建立费滕峄中心县,直属鲁南专区(因这时鲁南专署与县级政区之间还有行署一级,故曰“直属”)。同年12月滕东县改为滕县,不久因形势恶化而撤销。1944年4月费滕峄中心县改为双山县,属鲁南专区第一行政区。同年5月重建滕县抗日民主政府,下辖7个区,属鲁南行政区第二专区(1944年秋鲁南专署改称行政主任公署,原专、县之间的行政公署改称专署)。  滕西首于1938年12月在沛、滕两县边区设沛滕边联合办事处(县级);1943年7月改为沛滕边办事处,属中共鲁南运河地委行政委员会;1944年10月改沛滕边办事处为临城县,属鲁南专区第二行政区。又于1941年1月在南阳、昭阳、独山等湖以东的滕西、邹西一带设湖东办事处(县级),隶属于中共鲁南区党委第一地委;同年7月因这一地区被伪军占领而撤销。1943年9月重建湖东办事处,属鲁南专署第一行署。1944年10月撤销湖东县,其辖区分置凫山县、兖济县,凫山县属鲁南行政区第二专区。1946年4月凫山县撤销,同年10月恢复,属鲁南第一专区;1948年8月属鲁中南行政区第四专区。  1946年1月为纪念在解放滕县城战斗中牺牲的山东野战军第八师师长王麓水,改滕县为麓水县。同年4月恢复滕县县名,同时改双山县为麓水县。时鲁南第二专区撤销,滕县改属鲁南第一专区;1947年10月重建鲁南第二专区,滕县仍属之;1948年4月鲁南第二专区再度撤销,滕县复属鲁南第一专区。同年8月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改称鲁中南行政区第四专区,1949年7月改名鲁中南尼山专区,滕县均仍属之,并为尼山专署驻地。1946年4月麓水县(原双山县)属鲁南第三专区;同年9月属鲁南(津浦)路西办事处(专署级)管辖;1947年10月属鲁南第二专区;1948年4月属鲁南第三专区;同年8月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五专区(1949年7月更名台枣专区)。临城县1946年4月属鲁南第三专区,1947年10月属鲁南第二专区,1948年7月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五专区(1949年7月改称台枣专区)。1947年10月于滕、费、邹3县边区置白彦县,属鲁南第一专区,1948年8月属鲁中南行政区第四专区(1949年7月更名尼山专区)。  1950年5月尼山、台枣两专区合并设立滕县专区,滕县为专署驻地。同年同月撤销麓水县,其辖区大部划归白彦县。1952年8月临城县因与河北省之临城县重名更名为薛城县。1953年7月撤销白彦县,其5个区划归滕县,其余分别划归峄、邹、平邑3县;与此同时,滕县专区更名为济宁专区,滕县属之。1956年3月撤销凫山、薛城2县,凫山县南部划归滕县,北部入邹县,中部入济宁县,沿湖地区入微山县;薛城县北部划归滕县,西部划归微山县。1978年11月滕县划归枣庄市管辖。1983年11月滕县东部的店子、冯卯、水泉、辛召、城头、桑村、山亭、徐庄等8公社划归新设立的枣庄山亭区。1988年3月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县级)。  ◎第五类东营市  ○第一辑东营市建置沿革  山东省辖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东、北濒渤海。南邻潍坊市、淄博市,西与滨州地区毗连。辖东营、河口2区及垦利、利津、广饶3县。面积7923平方公里。人口169.2万。市人民政府驻东营区。  东营市辖区原为惠民地区广饶、利津、垦利等县地。西周、春秋、战国皆为齐国地。秦为临淄郡千乘、巨定等县地。西汉析故临淄郡地分置齐郡、千乘郡,今境东南部属齐郡,有广饶县、巨定县;西北部属千乘郡,为湿沃县地。东汉诸县俱省,地属齐国、乐安国。三国魏属齐郡、乐安郡。隋属齐郡、渤海郡。唐武德二年(619年)于南境置乘州,治今广饶城;武德八年(625年)废乘州,广饶县属青州;北境属棣州。北宋属青州、滨州。金属益都府滨州。元分属益都路(后改为般阳路)和济南路。明属青州府、济南府。清分属于青州府和武定府。  1913年北部利津县属岱北道(翌年更名济南道);南部的乐安县(翌年更名广饶县)属胶东道。1925年利津属武定道;广饶属淄青道。1928年裁道,各县直属于省。1937年1月利津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2年1月抗日民主政权于利津县东部建立垦区行政委员会。1943年4月垦区改称垦利县。抗日战争时期,1944年前今市境各区县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清河行政区,1944年后分属渤海行政区第四、第五两专区。1949年分属垦利和清河两专区。  1950年5月属惠民专区。1956年3月撤销垦利县,并入利津县。1958年12月撤销利津县,并入沾化县;析原利津县东部的建林、永安等4处公社设立县级的孤岛人民公社。与此同时,今市内各区县转属淄博专区。1960年3月复置垦利县,以原孤岛人民公社行政区域和沾化、广饶各一部为垦利县行政区域。1961年10月复置利津县,以1958年前原该县行政区域为其现在的行政区域。同年6月撤销淄博专区,复置惠民专区,广饶、利津、垦利等县均属之。1982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东营市,以垦利县之黄河下游孤岛地区,史口、辛店公社,高盖、胜砣两公社的部分大队,广饶县之牛庄、油郭、辛集、六户公社,利津县之六合公社,沾化县之新户、四扣、义和、太平公社,博兴县之龙居公社和乔庄公社的部分大队为东营市行政区域。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正式成立。  该市为省辖地级市,下辖东营、河口、牛庄三个区,同时惠民地区所辖利津、垦利两县亦划归该市管辖。1983年8月惠民地区所辖之广饶县划归东营市管辖。1986年撤销牛庄区,并入东营区。  ○第二辑东营区  东营市辖区,位于东营市中部。东濒莱州湾,南接广饶县,西与博兴县、利津县为邻,北与河口区毗连。面积1155平方公里。人口53.8万。辖东城、泰安路、海河路三个街道办事处,辛店、胜利、牛庄、六户、史口5镇,油郭、西范、龙居3乡。区人民政府驻西城。  区境原系广饶、博兴、垦利三县边缘地带。1982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东营市。1984年1月12日,东营区与毗邻的牛庄区同时建立。东营区由广饶县六户公社的沙营,垦利县辛店公社,高盖公社南部9个村,胜坨公社茶坡,共45个自然村组成;牛庄区则以广饶县牛庄、六户、油郭、辛集5个公社,垦利县史口公社,博兴县龙店公社及乔庄公社刘家、王家、老于3个村,计179个自然村组成。1987年6月10日,东营、牛庄两区合并,仍称东营区。  ○第三辑河口区  东营市辖区。位于东营市北部,北、东临渤海,南接垦利县、利津县,西与沾化县接壤。面积2139平方公里。人口18.4万。辖河口街道办事处及孤岛、义和、仙河3镇,新户、太平、四扣、六合4乡。区人民政府驻河口工人新村。  区境为新生成之地,是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冲积而成,成陆年代较晚。清乾隆年间,此地属武定府滨州。光绪年间分属沾化县忠信乡和利津县永和乡。  民国期间,1931年以后属沾化县第六区、第七区和利津县第四区。抗日战争初期,沾化、利津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41年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清河军分区解放了这一地区,并于1942年1月成立沾化县行政委员会,初直属于清河区行政主任公署,1943年10月属清河行政区垦区专署。1944年清河区和冀鲁边区合并为渤海区,今区境属渤海行政区第四专区(垦区)。  建国初分属沾化县、垦利县及利津县。1982年11月批准成立东营市,以沾化县义和、太平、新户、四扣4公社和河口办事处,以及利津六合公社和垦利孤岛办事处,设置河口区。  ○第四辑垦利县  位于东营市中部,黄河从县境东北部注入渤海。东临渤海,南与东营区毗连,西隔黄河与利津县为界,北隔黄河与河口区相望。面积2204平方公里,人口21.1万。辖垦利、高盖、郝家、胜坨4镇,西宋、建林、新安、董集、宁海、胜利、永安、下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垦利镇。  县境大部分地区于宋代以后,因黄河从中上游携带而来的大量泥沙沉积而成陆。金置丰国镇,属利津县,明置巡司,清因之,均属利津县。  民国初至1941年前沿革详见利津县。1941年9月中共清河区党委于利津县东北部以八大组(永安)为中心的垦区建立县级抗日民主政权——垦区建设委员会(1942年1月改组为垦区行政委员会),垦区隶属于清河行政区。1943年4月,改称垦利县,隶属不变。同年10月隶属于新成立的垦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4年3月属渤海行政区第四专区(1949年6月改称垦利专区)。  1950年5月属惠民专区。1956年3月撤销,除民丰、永安、张新、建林等4区划归广饶外,其余悉归利津县。1958年12月以今县东部的建林、下镇、永安、西宋等4公社设立孤岛人民公社(县级),由淄博专区管辖。1960年3月撤销孤岛人民公社,复置垦利县,以原孤岛人民公社的行政区域及沾化县的联合、刘砣、罗家、同兴、太平、义和、郭局等公社和李家公社的北部地区,广饶县的民丰、赵咀、六户等公社为垦利县之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机关驻牛庄,属淄博专区。1961年6月县人民政府机关迁友林(新安),属惠民专区(1967年改称惠民地区)。1965年县人民政府迁今址。1982年11月转属新设立的东营市。  ○第五辑利津县  位于东营市西部。东濒黄河,隔河与垦利县、东营区相望,南隔黄河与博兴县为界,西与滨州市、沾化县接壤,北与沙口区毗连。面积1287平方公里。人口28.9万。辖利津、陈庄、盐窝、北宋、汀罗5镇,南宋、明集、北岭、虎滩、集贤、傅窝、刁口7乡。县人民政府驻利津镇。  秦属千乘县。西汉为千乘郡湿沃县地。三国魏、晋、北魏均属湿沃县。隋属蒲台,唐为蒲台、渤海2县地。北宋置永利镇(即今利津镇),属渤海县。金明昌三年(1192年)析渤海县置利津县于永利镇,取永利镇之“利”与东津渡口之“津”二字名县,属滨州。元因之。明属济  ○第六辑广饶县  位于东营市南部,小清河下游,东北隅濒渤海,东邻寿光市,南与青州市、淄博市临淄区接壤,西与博兴县毗连。面积1138平方公里。人口47万。辖广饶、大王、稻庄、颜徐、丁庄、石村6镇,花园、李鹊、小张、西营、大码头、西刘桥、大营、花官、陈官9乡。县人民政府驻广饶镇。  西汉置巨定县,据今县北境,又置广饶县于今县东北境,县名意为“海滨广斥饶鱼盐之利”,同属齐郡。东汉2县废。西晋于故巨定、广饶县地复置广饶县(治今广饶镇),属齐国。南朝宋徙广饶离境,徙千乘郡、乐安郡同治于故广饶城。北齐废广饶县。隋初废乐安郡。开皇3年(583年)徙千乘县治今广饶镇,属北海郡。唐武德二年(619年)于千乘县置乘州,领千乘、博昌、寿光、新河5县。武德六年废新河县。武德八年乘州废,千乘等县属青州。宋因之。金天眷元年(1138年)改为乐安县,属益都府。元属益都路。明、清均属青州府。  1913年乐安县属胶东道。1914年因其与江西省乐安县重名,更名广饶县。1925年属淄青道。1928年废道制,直属于省。  抗日战争时期,该县行政建置及区划变动比较频繁。1939年10月以广饶县第二、第四区及第五区部分村庄与益都县胶路铁路以北之第六、七、八、九区和第五区部分村庄,寿光县第五区和第四区部分村庄,临淄县第二区和第三区部分村庄,设立益寿临广四边县行政办事处,属中共清河地委管辖。1940年4月撤销四边县行政办事处,建立广饶县抗日民主政府,仍属中共清河地委,同年5月属清河专区,1941年属清河行政区清东分区办事处,1942年2月广饶县抗日民主政府因形势恶化而撤销。1941年1月于广饶北部建立广北行署(县级),属清河行政区清中专区;1943年2月,广北行署改为广北县政府,隶属于清河区行政主任公署清中办事处。1944年3月属渤海行政区第五专区。1941年10月建立“益(都)寿(光)广(饶)三边行政委员会”,属清东专区(1944年3月改属渤海行政区第五专区)。1941年11月于广饶、寿光2县毗邻地区建立“广寿二边行政委员会”,隶属于清东专区,1942年10月撤销。1942年2月再度建立益寿临广四边县行政办事处,属清河行政区清东专区;同年7月益寿临广四边县行政办事处,改为“四边”县政府,隶属不变,至1944年3月改属渤海行政区第五专区。1942年5月建立“广(饶)博(兴)蒲(台)三边行政委员会”,属清中专区,1944年2月撤销。1945年8月广饶县全境解放,益寿临广四边县、益寿广三边县撤销;广北县改称广饶县,属渤海行政区第三专区。1949年7月属清河专区。  1950年5月属惠民专区。1958年12月属淄博专区。1961年6月属惠民专区(1967年改称惠民地区)。1983年8月划归东营市。  ◎第六类烟台市  ○第一辑烟台市建置沿革  山东省辖市。位于山东省东部,胶东半岛中部,南临黄海,北濒渤海,东连威海市,西与青岛市、潍坊市毗连。面积13740平方公里,人口644.7万。辖芝罘、福山、莱山、牟平4个区,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栖霞、海阳等7市及长岛县。市人民政府驻芝罘区。  商属“夷方”。西周有莱、牟子等国。春秋属莱国。战国齐灵公15年(公元前576年)齐伐莱,灭之,其地尽属齐国。秦属胶东郡,西汉初属齐国胶东郡,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4年)废齐国,胶东郡直属中央。次年置胶东国。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胶东王因参与“七国之乱”被诛,国除为郡。次年分胶东郡置东莱郡,治掖县(今莱州市),属青州。东汉东莱郡移治黄县(今龙口市黄城镇)。西晋改郡为国,仍治掖县。南朝宋复为郡。  北魏皇兴四年(470年)分青州东部置光州,辖东莱、长广、东牟3郡,与东莱郡同治于掖县。北齐天宝七年(556年)废东牟郡。隋开皇初废东莱郡,五年(585年)改光州为莱州,辖有掖、胶水、卢乡、即墨、观阳、昌阳、黄、牟平、文登9县。大业初复改莱州为东莱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以东莱郡置莱州,仍治掖县。如意元年(692年)析今市境东部地区置登州,初治牟平。神龙三年(707年)移州治于蓬莱。天宝元年(742年)改莱州为东莱郡,登州为东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莱州和登州。北宋仍置登、莱2州,登州辖蓬莱、文登、黄、牟平4县,莱州辖掖县、莱阳、胶水、即墨4县,金析登州置宁海州,治牟平。  元因之,3州均属般阳路。明洪武九年(1376年)并登、莱、宁海3州为登州、莱州2府,登州府仍治蓬莱,莱州府仍治掖县。明于今市区沿海设烽火台,以防倭寇,名曰狼烟台,简称烟台,为烟台名称之始,清相沿无改。  始入民国,仍沿清道、府、州、县旧制,各州、县分属登莱青胶道登州、莱州2府,宁海州(牟平)及蓬莱、黄县、招远、栖霞、莱阳、福山、海阳、文登、荣成等县属登州府,掖县属莱州府。1913年2月废除府州制,宁海州改为宁海县,1914年更名为牟平县;同年划全省为4道,今市境各区县均属胶东道。1925年10月划全省为11道,除掖县属莱胶道外,其余均属东海道。1928年4月废道制,各县直属于省。1934年设烟台特别行政区。1936年10月13日设第七行政督察区(1937年1月15日正式任命专员),牟平、海阳、福山、栖霞、蓬莱、黄县、招远等县属之。  1938年秋以沈鸿烈为省主席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一度设鲁东行辕,是省政府临时派出机构,故其所辖区域,并非一级正式行政区划。同年又从第七行政督察区析出栖霞、招远、蓬莱、黄县4县设置第九行政督察区。1939年11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又设置第十三行政督察区,今烟台市的莱阳、海阳属之;1943年后,招远亦属该区。1947年10月国民党军队进攻胶东解放区,10月占领烟台,设立烟台市,直属于省。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对包括今烟台市在内的胶东地区的行政区划比较复杂多变。1938年8月15日成立北海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蓬莱、黄县、掖县3县。这是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最早的专区级行政区。同年12月撤销。1939年12月1日又成立蓬黄掖行政联合办事处(专区级),1940年4月23日撤销,同时再度成立北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蓬莱、黄县、掖县、招远、栖霞、福山等县。1941年2月6日成立胶东区行政联合办事处(介乎省与专区之间的过渡性的行政机构,所辖区域自成一独立的战略区)。成立大会就胶东地区行政区划作出专项决议:将全区划为四个海区,即东海区,所辖区域除今威海市境外,海阳、牟平属之;北海区辖蓬莱、黄县、栖霞、福山4县;西海区除昌邑、潍县外,掖县、掖南、招远、招北4县属之;南海区除即墨、胶县、高密、平度外,莱阳等县属之。限于当时的战争条件,这个决议的实现有一个过程,各个海区成立的时间也有先有后:1940年4月成立北海专区;9月成立东海专区;11月成立西海专区;1941年7月成立南海专区。1942年7月2日成立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原胶东区行政联合办事处同时撤销。1944年4月1日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更名为山东省胶东区行政公署。这时除辖北、东、西、南海四个专区外,还辖滨北专区和烟台行政联合办事处,威海卫行政办事处。今烟台市境是当时胶东行政区的主体部分。1945年5月至9月还一度设立中海专区,辖牙前、海阳、五龙、莱东、即东等县。1945年8月24日抗日军民收复烟台,设烟台市,直属胶东行政区;后被国民党军队占领,至1948年10月15日,烟台市再度解放,仍属胶东行政区。  1950年5月胶东行政区及其所辖东海、西海、北海、南海四个专区撤销,另置莱阳专区、文登专区;烟台市改为省辖市。莱阳、招远、掖县、掖南、黄县、栖霞、栖东、蓬莱等县和长山岛特区,属莱阳专区。牟平、福山、昆嵛、海阳等县属文登专区。1956年2月撤销文登专区,所属各县划归莱阳专区。1958年10月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专署驻地由莱阳迁至烟台。同年12月专区级烟台市降为县级市,由烟台专区代管。1967年烟台专区更名为烟台地区。  1983年8月撤销烟台地区,设立地区级烟台市;同时以原县级烟台市行政区域设立烟台市芝罘区,以原福山县行政区域设立烟台市福山区;威海市仍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1987年6月威海市升为地级市,烟台市原辖之荣成、文登、乳山3县划归威海市。其后各县或撤县设区,或撤县改市,至1996年全市共辖4区7市1县。  ○第二辑芝罘区  烟台市辖区,系烟台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烟台市北部,东北濒黄海,南邻牟平区,西与福山区毗连。面积169平方公里,人口60.2万。辖东山、向阳、毓璜顶、通伸、凤凰台、奇山、环海、白石路、初家、黄务、只楚、幸福、世回尧12个街道办事处。  春秋战国时此地称作“转附”。秦谓芝罘,以芝罘山得名,地属 县。西汉仍为 县地,属东莱郡。东汉、三国魏、西晋时期均为牟平县地。北齐置文登县,芝罘区境属之。隋属东莱郡文登县。唐、宋属登州文登县。金为宁海州牟平县地,天会九年(1311年)划归福山县。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之患,在福山县东北15公里处的 (奇)山北麓设置“奇山守御千户所”,直隶山东都司。并在奇山所城之北山筑狼烟墩台,俗称“烟台”,此后芝罘之名逐渐为“烟台”所取代。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奇山所并入宁海卫,康熙二年(1663年)建立奇山社,属福山县东北保。咸丰八年(1858年)依据《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烟台开辟为商埠。仍为福山县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福山县废除保社制,全县分设为20个区,此地划为“烟台区”。  入民国,为胶东道福山县地,称“烟台镇”。1925年,山东省废4道,析为11道,今芝罘区境属东海道福山县。1934年春自福山县析置烟台特别行政区,直属于省。这是以“烟台”作为县级行政区划专名之始。  1938年2月3日至1945年8月24日沦于日伪统治之下。1944年4月成立烟台行政联合办事处(县级),隶属于胶东行政区。1945年8月光复后,置烟台市,属胶东行政区。1947年10月为国民党军队占据,翌年10月烟台市第二次解放,仍属胶东行政区。  1950年5月胶东行政区撤销,改隶于新成立的文登专区。同年9月升为省辖(专区级)市。1958年6月烟台市降为县级市(同年12月29日国务院批准)。同年10月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专署机关由莱阳迁驻烟台。1967年烟台专区改称烟台地区,烟台市的隶属关系不变。1983年11月1日撤销烟台地区,改置烟台市(地区级);原县级烟台市改为地级烟台市的市辖区,因境内有芝罘山而命名为芝罘区。  ○第三辑福山区  烟台市辖区。位于烟台市北部,北濒黄海,东邻芝罘区、牟平区,南与栖霞市接壤,西与蓬莱市毗连。面积627平方公里,人口34.3万。辖清洋、福新两个街道办事处,古现、高疃、门楼、回里、兜余5镇。区人民政府驻清洋。  秦置 县,治今福山镇,属胶东郡。西汉又置牟平、育犁(治在今乳山市育犁镇)县,与 县同属东莱郡。东汉省育犁、 县,地入牟平县。北魏孝昌四年(528年)置东牟郡,以牟平县为郡治。北齐废东牟郡,置文登县,今境属文登县地,与牟平县同属东莱郡。唐武德六年(623年)析置清阳县,治古 县城。贞观元年(627年)废清阳县入文登县,并省牟平县入蓬莱县。麟德二年(665年)由文登县析出复置牟平县,属莱州。如意元年(692年)由莱州析置登州,牟平县为州治,神龙三年(707年)州治徙往蓬莱县。金天会九年(1131年)齐刘豫析牟平、蓬莱县地置福山县,治今福山镇,以县西福山为名,属登州。元因之。明、清属登州府。清咸丰八年(1858年)根据不平等之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福山县烟台被强辟为通商口岸。  民国元年(1912年)沿晚清旧制属登莱青胶道登州府。1913年废府存道,属胶东道。1925年属东海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34年烟台商埠自福山析出,置烟台特别行政区。1936年10月13日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设第七行政督察区,福山县属之。1938年被日军侵占。1940年5月,共产党建立福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北海专区。1947年11月一度划归烟台市。1948年10月福山县第二次解放,恢复原建制,仍属胶东行政区北海专区。  1950年5月,北海专区撤销,改属新成立的文登专区。1956年2月,文登专区撤销,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10月莱阳专区改称烟台专区,隶属关系不变。同年12月批准撤销福山县,并入烟台市。1961年10月复置福山县,仍属烟台专区(1967年改称烟台地区)。1983年8月撤销福山县,以其行政区域设立烟台市福山区。  ○第四辑莱山区  烟台市辖区。位于烟台市北部,北濒黄海,东、南邻牟平区,西与福山区、芝罘区毗连。面积258平方公里,人口15.6万。辖初家、黄海路、滨海路3个街道办事处,莱山、解甲庄2镇。区人民政府驻初家。  1994年7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由牟平区析出莱山镇、解甲庄镇,由芝罘区析出初家镇,设置莱山区,为烟台市辖区(同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莱山区人民政府)。  ○第五辑牟平区  烟台市辖区。位于烟台市东部,北濒黄海,东邻文登市,南与乳山市接壤,西与海阳县、栖霞县、福山区、莱山区毗连。面积1588平方公里,人口49.2万。辖宁海、养马岛、文化3个街道办事处,姜格庄、观水、高陵、水道、龙泉、武宁、大窑、玉林店、莒格庄、王格庄10镇。  今区境商、西周为莱子国地,春秋为牟子国地,战国为齐地,秦为 县地。西汉置东牟县,治今宁海镇,属东莱郡。又置牟平县,治今福山区古现镇,因县在牟山(在今福山区境内,今名磁山)之阳,且地势平坦,故名。西晋省东牟县入牟平县。北魏孝昌四年(528年)置东牟郡,牟平县为郡治。北齐郡废。隋牟平县仍属东莱郡。唐贞观元年(627年)废牟平县,地入黄县(神龙三年,黄县改为蓬莱),麟德二年(665年)析文登县地于故东牟县城(今宁海镇)复置牟平县,属莱州。如意元年(692年)为登州治,神龙三年(707年)州治徙于蓬莱,县属登州。金天会二年(1124年)齐刘豫置宁海军于牟平县。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宁海州,属山东东路。元初改属益都路。至元九年(1272年)直属中书省。明洪武初省牟平县入宁海州,属莱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属登州府,又设宁海卫于城内。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并卫入州,仍属登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仍沿清制,宁海州属登莱青胶道登州府。1913年2月,废府、州,存道,宁海州改为宁海县,属胶东道。1914年1月因与浙江省宁海县名重复,改名牟平县。1925年属东海道。1928年道制废止,直隶于山东省。1936年10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1年1月成立牟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属胶东行政区东海专区。同年3月析牟平、海阳2县各一部置牟海县(1945年1月改名乳山县),仍属东海专区。1947年10月,析县东境置牟东县,亦属东海专区。1948年6月牟东县并入牟平县。  1950年5月胶东行政区及其所辖东海等专区撤销,牟平县属文登专区。1956年2月文登专区并入莱阳专区,牟平县随属。1958年12月撤销牟平县并入烟台市。1960年3月以烟台市的解甲庄、埠西头、午极、姜格庄、院格庄、诸往、水道、牟平镇、王格庄、育黎、张家圈、崖子、上册、高陵、观水、冯家、玉林店等17个人民公社的行政区域复置牟平县,属烟台专区(1967年改称烟台地区)。1983年8月烟台地区撤销改置地区级烟台市,牟平县属之。1994年7月撤销牟平县,置烟台市牟平区。  ○第六辑龙口市  位于烟台市北部,西、北濒渤海,东邻蓬莱市,南与栖霞县、招远市接壤。面积893平方公里,人口62.3万。辖东莱、龙港、新嘉3个街道办事处和诸由观、北马、石良、羊岚、海岱、东江、兰高、七甲、黄山馆、下丁家10镇。市人民政府驻龙口。  春秋为莱国地。战国属齐国。秦置黄县,属齐郡,治所在今黄城集,因城临黄水河得名。西汉增置 县、徐乡县,与黄县同属东莱郡。东汉省徐乡县,黄县为东莱郡治。北魏黄县、 县属东牟郡。北齐有 县,黄县属长广郡,县治徙今城关镇。隋开皇初,长广郡废,县属牟州,大业二年(606年)州废,黄县仍属东莱郡。唐初属莱州,神龙三年(707年)改黄县为蓬莱县,登州由牟平移治蓬莱。先天元年(712年)析蓬莱县复置黄县,属登州。宋、金、元因之。明、清属登州府。  1913年废府、州,存道,黄县属胶东道。1925年属东海道。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1936年10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38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自第七行政督察区划出栖霞、招远等4个县置第九行政督察区,黄县属之。同年5月上旬共产党建立黄县抗日民主政府,受中共胶东特委领导;8月北海专区成立,黄县属之。10月置龙口特别行政区,亦属北海专区。1939年12月隶属于蓬黄掖行政联合办事处。1940年4月北海专区第二次成立(1938年12月撤销),黄县属之。1945年9月置龙口特区和黄县城厢特区,均属北海专区。1946年2月黄县城厢特区撤销,复归黄县。同年4月撤销龙口特区,置龙口市,仍隶属北海专区。1949年6月再度置黄县城厢特区,隶属不变。  1950年5月龙口市和黄县城厢特区同时撤销,并入黄县;时北海专区撤销,黄县属新设立的莱阳专区。1958年10月莱阳专区改称烟台专区,隶属关系不变。同年12月,黄县与长岛县同时撤销,并入蓬莱县。1961年10月,复置黄县,以1958年撤销前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仍属烟台专区(1967年改称烟台地区)。1983年8月撤销烟台地区,置地区级烟台市,隶属关系仍旧。1986年9月撤销黄县,改置龙口市(县级),由烟台市代管。  ○第七辑莱阳市  位于烟台市南部。东接海阳县,南与即墨市交界,西与莱西市为邻,北与栖霞县毗连。面积1734平方公里,人口89.1万。辖城厢、古柳、龙旺庄3个街道办事处,沐浴店、团旺、穴坊、羊郡、姜疃、万第、谭格庄、大夼、高格庄、山前店、吕格庄、柏林庄、照旺庄、马格庄、河洛15个镇。市人民政府驻城厢。  商、西周为莱国地,春秋为齐国地,秦为齐郡地。西汉置昌阳县,县治在今城厢东南,属东莱郡,并于今城南置挺县,属胶东国;于县东境置长广县,属琅琊郡;于西南境置邹卢县,属胶东国。东汉挺县属北海国,长广县改属东莱郡,邹卢县废(东汉邹卢县省入何县,何时复置均不详。且《新唐书·地理志》等有关地志著作有误以邹卢为卢乡者,清人叶圭绶早已指出。兹不详辨。)。西晋初昌阳县省入长广县,元康八年(298年)复置,与挺县、长广县同属长广郡。北齐挺县、长广县俱省入昌阳县。隋昌阳县属东莱郡,唐永徽元年(650年)徙昌阳县至今治,属莱州。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因避讳改名莱阳,因县在莱山之南,故名。宋、金、元属莱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属登州府。清因之。雍正十三年(1735年)析莱阳县行村、林寺、嵩山3个乡及大嵩卫城(即今海阳县凤城)与宁海州一部置海阳县,同时将莱阳县青山乡划归宁海州。  民国元年(1912年)袭晚清旧制,属登莱青胶道登州府。1913年废府存道,属胶东道。1925年属东海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38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1939年属第十三行政督察区。  1940年5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莱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受中共南海特委领导。1941年2月于莱阳县东境置莱东行署(县级),西部仍称莱阳县(莱西)。此后,这两个县又各一分为二:1941年10月莱阳县析置莱西南县,1945年3月莱东行署析置五龙县,同年8月莱东行署改称莱东县政府,莱东也就成为一个正式的县。以上莱东、五龙、莱阳、莱西南4个县自1941年7月南海(区)行政联合办事处(专区级)成立时起,即隶属于该办事处。1945年该办事处改为南海专署,隶属关系不变。1945年9月设立莱阳城厢特区,直属于胶东行政区。同年12月改为莱阳特区,1946年3月撤销。1950年3月12日五龙县并入莱东县,莱西南县并入莱阳(莱西)县。同年6月莱东县改称莱阳县,原莱阳县改为莱西县,两县均属新成立的莱阳专区,莱阳县为专署驻地。  1958年10月莱阳专区撤销,改属烟台专区,同年12月莱西县撤销,并入莱阳县。1961年10月复置莱西县,恢复1958年撤销前的行政区域,仍属烟台专区。1983年烟台市升为地(区)级市,隶属关系不变。1987年2月,撤销莱阳县,设立莱阳市(县级),由烟台市代管。  ○第八辑莱州市  位于烟台市西部,莱州湾东岸,东邻招远市、莱西市,南与平度接壤,西隔胶莱河与昌邑市为界。面积1878平方公里,人口87.6万。辖文昌路、永安路、三山岛、城港路、文峰路5个街道办事处,金城、朱桥、平里店、驿道、土山、沙河、夏邱、郭家店、程郭、虎头崖、柞村11个镇。  西周为过国地。春秋属莱国。战国为齐夜邑(掖邑),以掖水(今南阳河)得名。西汉置掖县、曲成、当利、阳石、阳乐、临朐等县,掖县治今莱州镇,为东莱郡治,其余诸县分据四境。东汉省阳石、阳乐、临朐等县,郡治徙至黄县。三国魏东莱郡还治掖县。西晋改东莱郡为东莱国,依旧治掖。后赵复改国为郡,郡治不变。东晋义熙六年(410年)东莱郡治徙曲成,掖为属县。北魏曲成县改名西曲城县,当利县改属长广郡,掖为光州和东莱郡治。北齐西曲成县、当利县俱省入掖县,掖县仍为光州和东莱郡治。隋开皇五年(585年)废东莱郡,改光州为莱州,掖为州治。大业三年(607年)改莱州为东莱郡,掖县为郡治。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东莱郡为莱州,由掖县析置曲成、当利、曲台3县。武德六年(623年)省曲成、当利、曲台3县入掖县(《新唐书·地理二》称“贞观元年省曲成、当利、曲台三县入”掖县。此据《旧唐书·地理一》。)。天宝元年(742年),改莱州为东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莱州;掖县均为州(郡)治。五代、宋、金因之。元初莱州属益都路,至元2年(1265年)改属般阳路。明洪武九年(1376年)升为莱州府,掖县为府治。清相沿不改。  1913年2月裁莱州府,掖县属胶东道。1925年属莱胶道。1928年废止道制,直隶于省。1938年春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同年3月共产党成立掖县抗日民主政府,暂受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领导,同年8月至12月隶属于北海专区。北海专区撤销后受中共胶东特委领导。1939年12月至1940年4月,受蓬黄掖行政联合办事处领导。1940年4月属第二次成立的北海专区。同年11月转属西海专区,并为该专署驻地。同年同月,于掖县南境成立掖南行署(县级),亦属西海专区。1942年10月掖南行署撤销,其行政由西海专署兼管。1944年6月重新成立掖南县政府,仍属西海专区。1948年6月掖南县析置沙河镇,直属于西海专区。  1950年5月西海专区撤销,掖县(北掖)、掖南两县改属新设置的莱阳专区。沙河镇撤销复归掖南县。1956年3月撤销掖南县,并入掖县。1958年10月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1967年改为烟台地区,隶属关系均不变。1983年8月烟台地区撤销,置地(区)级烟台市,掖县仍属之。1988年2月撤销掖县,设立莱州市(县级),由烟台市代管。  ○第九辑蓬莱市  位于烟台市北部,东北濒黄海,西北临渤海,东与福山区为邻,南接栖霞市,西与龙口市毗连。面积1207平方公里,人口48.7万。辖登州、紫荆山、新港3个街道办事处,北沟、刘家沟、潮水、大季家、大辛店、村里集、南王、大柳行、小门家9镇。市人民政府驻登州镇。  秦至隋为黄县、牟平县地。唐贞观八年(634年)置蓬莱镇,属黄县。如意元年(692年)由莱州析置登州,州治牟平。神龙三年(707年)改黄县为蓬莱县,治蓬莱镇,登州亦治于蓬莱。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又由蓬莱县析置黄县,蓬莱县始成今境。宋、金、元因之。明洪武元年(1368年)省蓬莱县入州,九年(1376年)登州升为登州府,复置蓬莱县为府治。清沿明制。  1913年2月登州府撤销,蓬莱县属胶东道。1925年属东海道。1928年废道,直辖于省。1929年冬析置长山岛行政区,为省直辖;1933年改为长山八岛特区。1935年3月该特区复归蓬莱;同年6月复置长山八岛特区,直属于省。1937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38年3月26日成立蓬莱县抗日民主政府,初受中共胶东特委领导,同年8月至12月隶属于北海专区。北海专区撤销后,仍受中共胶东特委领导。1939年12月受蓬黄掖行政联合办事处领导。1940年4月蓬黄掖行政联合办事处撤销,再度成立北海专署,蓬莱县属之。1941年3月析为二县,东部称蓬东县,西部仍称蓬莱(习称蓬西)县,均属北海专区。1942年5月,蓬东县并入蓬莱县。因抗日斗争形势的需要,同年7月,蓬莱县政府停止工作,由北海专署兼管。1943年3月,成立蓬东北、蓬西北两个县级行署,翌年4月,撤销蓬东北、蓬西北二县,恢复蓬莱县,此后直到1950年5月该专区撤销,蓬莱县均属北海专区。  1950年5月改属新成立的莱阳专区。1958年12月撤销黄县、长岛二县,并入蓬莱;1961年10月复置黄县;1963年6月恢复长岛县。1958年10月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1967年改为烟台地区,1983年8日撤销烟台地区,改置烟台市(地区级),蓬莱县均属之。1991年11月30日撤销蓬莱县,设立蓬莱市,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  ○第十辑招远市  位于烟台市西部,西北濒渤海,东邻栖霞市,南接莱西市、莱阳市,西与莱州市交界,北与龙口市毗连。面积1430平方公里,人口57.9万。辖罗峰、泉山、梦芝3个街道办事处,辛庄、蚕庄、金岭、玲珑、毕郭、张星、大秦家、夏甸、齐山、阜山10镇。  秦为齐郡东境地。西汉置曲成县,治所在今西曲成,辖今境大部;又置 县,治所在今龙口市境西南,领今市境北部,同属东莱部。北魏皇兴四年(470年)析曲成县为东、西曲成二县,仍属东莱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东曲成县、西曲成县俱省入掖县, 县省入黄县。北宋于今招城镇置罗峰镇,属掖县。金天会九年(1131年)齐刘豫析掖县东境、黄县西南境置招远县,治罗峰镇,县名“取招携怀远之意”,属莱州。元因之。明洪武九年(1376年)属登州府。清沿明制。  1913年废府存道,属胶东道。1925年属东海道。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39年1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九行政督察区。共产党于1940年1月成立招远县行政委员会,2月改称招远县抗日民主政府,属蓬黄掖行政联合办事处,4月属北海专区,11月改属西海专区。1941年1月析为二县,北部为招北县,南部仍名招远县(当时俗称南招县),二县均属西海专区。1942年8月招北县改属北海专区。1945年10月招远(南招)县亦改属北海专区。  1950年1月3日撤销招北县,并入招远县。同年5月北海专区撤销,招远县属莱阳专区。1958年10月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1967年改称烟台地区,1983年8月撤销烟台地区,改置烟台市(地区级),招远县均属之。1991年12月撤销招远县,设立招远市(县级)。  ○第十一辑栖霞市  位于烟台市中部,东邻福山区、牟平区,南接海阳县、莱阳市,西与招远市交界,北与龙口市、蓬莱市毗连。面积2017平方公里,人口66.5万。辖庄园、翠屏2个街道办事处,桃村、臧家庄、蛇窝泊、观里、唐家泊、亭口、寺口、杨础、苏家店、西城、官道、松山、庙后13镇。  春秋为牟子国地,战国为齐国东莱地,秦为齐郡地。西汉为东莱郡 县地,东汉、三国魏分属黄县、牟平县、观阳县。晋、北魏、北齐为牟平县地。隋为牟平、观阳县地。唐今境北部为蓬莱县地,今境南部属昌阳县,东部属牟平县。北宋为蓬莱、莱阳县地。金天会九年(1131年)齐刘豫析蓬莱、莱阳县地置栖霞县,始成今境,以“环县皆山”,“每天晓,辄有丹霞流宕”而名。治杨疃镇,属登州。元因之。明、清属登州府。  1913年2月废府存道,栖霞县属胶东道。1925年改属东海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37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39年1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九行政督察区。  1940年4月成立栖霞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北海专区。1941年3月于县东部设立栖东行署(县级),隶属北海专署。1945年8月正式改为栖东县,隶属关系不变。1945年1月,析栖东行署榆山、桃村两个区、海阳县林寺、发城、郭城、徐家店、长沙五个区,牟平县观水、崮山两个区,乳山县马石店区,置牙(山)前县,直属于胶东行政区,被作为胶东区行政公署实验县;同年5月改属胶东行政区中海专区;同年9月,中海专区撤销,转属东海专区。  1950年1月,撤销牙前县,分别并入海阳、栖东、牟平、乳山等县;同年5月胶东行政区及其所辖四个海区撤销,栖霞、栖东二县转属莱阳专区。1953年7月栖东县撤销,并入栖霞县。1958年10月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1967年又改为烟台地区,1983年8月撤销烟台地区,置烟台市(地区级),栖霞县先后属之。1995年11月撤销栖霞县,设立栖霞市(县级)。  ○第十二辑海阳市  位于烟台市南部,胶东半岛南部,南濒黄海,东与乳山市交界,西邻莱阳市,北与栖霞市、牟平区接壤。面积1883平方公里,人口69.5万。辖方圆、东村2个街道办事处,徐家店、凤城、行村、发城、盘石店、小纪、郭城、留格庄、辛安、大阎家、二十里店、朱吴12个镇。  西周为莱国地,春秋为齐即墨地,秦为 县地。西汉属长广县,县治在今东北境发城镇,属琅 郡;另有部分县境分属观阳县、昌阳县。东汉长广县改属东莱郡。西晋、刘宋、北魏属长广郡。北齐长广县省入昌阳县。隋、唐为观阳、昌阳县地。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后属莱阳、牟平县地。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于今凤城置大嵩卫,于今乳山境置海阳所,海阳之名始见,以在黄海之阳故名。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省海阳所入大嵩卫,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卫所,析莱阳县行村、林寺、嵩山3乡及宁海州乳山乡和普济社、兴善社等地,于大嵩卫城(今凤城)置海阳县,用海阳所为名,属登州府。  1913年废府存道,属胶东道。1925年属东海道。1928年废止道制,直隶于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41年4月9日成立海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属胶东行政区东海专区。1945年5月改属中海专区,同年9月中海专区撤销,复属东海专区。  1950年5月胶东行政区及其所辖各区撤销,海阳县改属文登专区。1956年2月文登专区撤销,并入莱阳专区,海阳县随属。1958年10月,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1967改称烟台地区,1983年烟台地区撤销,设置地区级烟台市,海阳县均属之。1996年4月29日撤销海阳县,设立海阳市。  ○第十三辑长岛县  位于烟台市北部,黄海、渤海间的庙岛群岛上。面积56平方公里。由21个岛屿组成,海岸线总长142.8公里。人口4.5万。辖南长山、砣矶、北隍城、南隍城、大钦岛、小钦岛、北长山、黑山8个区公所。县人民政府驻南长山岛。  县以长山岛而得名。秦至隋均属黄县。唐以后属蓬莱县,于岛上置大谢戌。宋于岛上置驼基(今称砣矶)、沙门二寨,为流放犯人之地。元于沙门岛上置戍军。明曾驻军长山岛上屯田,均为海防要塞。  1928年6月国民党东北海军进驻长岛,设民政局,与蓬莱县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翌年正式设长山八岛行政区,直隶于省。1933年10月改置长山八岛特区,仍隶于省。1935年3月该特区撤销,复并入蓬莱县。同年6月又恢复长山八岛特区,直属于省。1937年1月改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5年8月共产党设长山岛军政办事处,10月撤销,设立长山岛特区,属胶东行政区北海专区。1947年9月至1949年8月被国民党军队占领,设长山列岛区,属蓬莱县。1949年8月长山列岛解放,复置长山岛特区,仍属胶东行政区北海专区。  1950年5月北海专区撤销,改属新设立的莱阳专区。1956年5月撤销长山岛特区,成立长岛县,仍属莱阳专区。1958年12月,长岛县与黄县一起并入蓬莱县,原长岛县行政区域设立长岛人民公社。1962年4月,改建为长岛区,仍属蓬莱县。1963年6月国务院批准复置长岛县,以北隍城、南隍城、大钦、小钦、砣矶、高山、猴矶、大竹、小竹、车由、南长山、北长山、大黑山、小黑山、庙岛、螳螂、达连、小丙等18个岛屿为该县行政区域,县机关驻南长岛寺后村,隶属于烟台专区。烟台专区于1967年改称烟台地区,1983年撤销,改置地区级烟台市,其间长岛县的隶属关系均未改变。  ◎第七类潍坊市  ○第一辑潍坊市建置沿革  山东省辖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偏东,莱州湾南岸。东邻青岛市、烟台市,南与日照市、临沂市毗连,西与淄博市、东营市接壤。面积15749平方公里。人口840.1万。辖潍城、坊子、寒亭、奎文4个区,青州、诸城、寿光、安丘、高密、昌邑6市和昌乐、临朐2县。市人民政府驻奎文区。  夏有寒国(今寒亭)及斟 (今坊子区治浑街)、斟灌(今寿光斟灌城)、三寿(今潍城区)等古国。西周为丰(今青州)、州(今安丘)、纪(今寿光)等国地。春秋为齐、纪、鲁等国地。战国除今境南部属鲁国外,其余大部为齐国地。秦分属临淄、琅邪、胶东三郡。西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置北海郡,治营陵(今昌乐县东南),辖营陵、剧魁、安丘、 、淳于、益、平寿、剧、都昌、平望、平的、柳泉、寿光、乐望、饶、斟、桑犊、平城、密乡、羊石、乐都、石乡、上乡、新成、成方、胶阳等26县。东汉改为北海国,移治剧县(今寿光市东南纪台一带)。三国魏徙治平寿(今潍城)。南朝宋复为北海郡,寄治青州治所(今青州市)。北齐改称高阳郡,徙治下密县(今潍城西关)。  隋开皇初高阳郡废,复置北海郡。开皇十六年(596年)分北海郡置潍州,仍治下密,以境内潍水为名。大业二年(606年)废潍州入北海郡,郡治益都(今青州市),辖益都、临淄、千乘、博昌、寿光、临朐、都昌、北海、营丘、下密10个县。唐初改北海郡为青州,仍治益都。武德二年(619年)于北海县分置潍州,武德八年州废,县仍属青州。天宝元年(742年)改青州为北海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青州。北宋建隆三年(962年)以青州北海县(今潍城)建北海军,并辖昌邑县。乾德三年(965年)改置为潍州,辖北海、昌邑、昌乐3县,属京东东路。金属山东东路。  元属益都路。明洪武十年(1377年),州废,原辖之潍县、昌邑、高密三县改属莱州府;又升青州为府,领益都、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等县。清沿明制。顺治初,分属青州分巡道莱州海防道;光绪三十年(1904年)属登莱青胶道。  民国元年(1912年),沿晚清旧制,今市所属各区、市县仍属登莱青胶道。1913年,废除清代道制,另置4道,今市辖境均属胶东道。1925年全省改4道为11道,潍县、昌邑、高密、安丘、诸城等5县属莱胶道,寿光、益都、临朐、昌乐等4县属淄青道。1928年废道,各县直隶于省。  抗日战争时期多种政权并存,建置亦不一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1938年春设第八行政督察区,潍县、昌乐、益都、临朐、安丘、高密、诸城、昌邑等8县属之;1939年11月设第十三行政督察区,昌邑县属之;1945年1月设第十七行政督察区,高密、昌邑、潍县属之,同年2月,第八区的诸城与第十七区的潍县互换所属。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山东省政府前身)和有关地区的行政主任公署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在今市境先后推行了各种不同的行政建置,析、并、置、废的变化十分频繁。  东部的高密自1944年起先后隶属于鲁中行政区第三专区(沂山)、滨海行政区滨北专区、胶东行政区南海专区、胶东行政区滨北专区。东南部的诸城(包括诸莒边、诸胶边)自1943年起先后属滨海专区、滨海行政区滨北专区、胶东行政区滨北专区。东北部的昌邑(包括昌南等县)自1941年起先后属胶东行政区西海专区、渤海行政区第五专区。  中北部的潍城、坊子、寒亭、奎文各区即原潍县地(包括潍南、潍北及寿潍、昌潍等边联县有关部分)自1943年起先后或分别隶属于清河行政区清东专区(1944年3月后改称渤海行政区第五专区)、胶东行政区西海专区、昌潍专区;1948年4月至1949年6月期间建立的潍坊特别市则直属于时驻山东省益都县的中共华东中央局。  中南部的安丘(包括潍安县、老安丘——丘南县、新安丘县)自1943年起先后属于鲁中行政区第四专区(沂山)(后改序为第三专区)、昌潍专区。西部的青州(益都,包括益北、益东及益寿临广、益寿、益临淄博——淄河县、益临长桓等边联县的有关部分)自1939年起先后或分属于清河专区、清河行政区清东专区、鲁中行政区第一专区(泰山专区)、鲁中行政区鲁山专区、昌潍专区,并曾一度直属于中共中央华东局。  中西部的昌乐(包括临东县)自1945年起先后属鲁中行政区第四(后改序为第三)专区(沂山专区)、昌潍专区。西北部的寿光(包括益寿临广、益寿、寿潍、广寿边等边联县的有关部分和羊角沟市等)自1940年先后或分别属于清河专区、清河行政区清东专区、渤海行政区第五专区、渤海行政区清河专区、昌潍专区等。  西南部的临朐(包括临东县的一部分)自1940年先后属于鲁中行政区第四(后改序为第三)专区、昌潍专区等。  要而言之,这一时期东半部的县、市、区多分属于胶东行政区的西海、南海专区,滨海行政区的滨北专区。西半部的县、市、区则多属于清河行政区清东专区、鲁中行政区的沂山等专区。  1948年4月潍县城解放,于潍城、坊子及二者毗连地区置潍坊特别市,1949年6月改名潍坊市,专区级,直属于山东省,是为潍坊设市及有“潍坊市”这一政区名之始。  1948年6月25日,中共华东中央局决定设立昌潍特区,7月15日昌潍行政专员公署正式成立,专署机关驻昌乐,该专区隶属于山东省,时辖益临、安丘、寿光、昌乐、潍县等5县。1948年底原直属于华东局的益都县划归昌潍专区。1949年6月安丘(南)、淮安、临朐3县自鲁中行政区第三(沂山)专区划归昌潍专区。7月专署驻地移至益都城,时辖益都、益临、寿南、潍县、昌乐、临朐、淮安、安丘、丘南等9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今潍坊市辖区及其隶属关系较诸其他市地,相对较为稳定,但调整变化仍不算少。地专级行政建置自1949年至今依次为昌潍专区、昌潍地区(1967年~1981年)、潍坊地区(1981年~1983年)、潍坊市(1983年至今)。  1950年5月撤销潍坊市,并入潍县;撤销羊口市,并入寿光县;将淮安县更名为潍安县。与此同时,随着省、专之间行政区的撤销和专区的合并重组,原胶东行政区西海专区的昌邑、昌南、潍北等3县及原渤海行政区清河专区的寿光、益寿2县划属昌潍专区。同年11月复置潍坊市(县级)。这时该专区共辖潍坊市(县级)、潍县、潍北、昌乐、昌邑、昌南、安丘、丘南、潍安、寿光、寿南、益临、益都、益寿、临朐等共1市14县。1952年5月撤销益临县,尧西、香山、弥东、郑母等四区划归益都,龙岗、营子、柳山、尧山等四区划归临朐,尧沟镇划归昌乐;撤销益寿县,三元孙、边线王等23个村划归寿光,其余悉归益都;撤销潍安县,原辖区分别划归安丘、丘南2县。同年寿光县羊角沟区改为羊角沟特区,直属于昌潍专区。1953年7月淄博专区撤销,所辖之临淄县划归昌潍专区。与此同时,撤销潍北,并入潍县;撤销丘南,并入安丘;撤销寿南,并入寿光。这时昌潍专区共辖1市、9县、1直属特区。1954年10月羊角沟直属特区改建为镇,仍归寿光县管辖。同年10月原淄博工矿区所属博山县划归昌潍专区。  1956年2月胶州专区撤销,所辖之胶县、胶南、藏马、五莲、诸城、高密6县划归昌潍专区。同年3月藏马县撤销,其辖区分别划入胶南及五莲2县;同月昌南县撤销,并入昌邑县。同年7月平度县自莱阳专区划归昌潍专区。是年昌潍专区辖1市15县:潍坊市、潍县、益都、昌邑、寿光、昌乐、临淄、临朐、安丘、诸城、高密、五莲、博山、胶南、胶县、平度。1958年12月撤销潍县,并入潍坊市;撤销博山县,并入淄博市;撤销临淄县,并入益都县。胶县、胶南2县划归青岛市。1961年5月胶县、胶南2县复归昌潍专区;10月潍县、临淄复置,仍属昌潍专区。1967年2月昌潍专区更名为昌潍地区,时辖1市14县。1969年12月临淄县划归淄博市。  1978年11月胶县、胶南划归青岛市。1981年5月昌潍地区更名为潍坊地区。1983年8月撤销潍坊地区,组建地区专级潍坊市,将原潍坊地区的昌邑、昌乐、安丘、高密、诸城、五莲、临朐、益都、寿光等9县划归潍坊市管辖;平度县划归青岛市;撤销潍县,其行政区域并入潍坊市,置潍城、坊子、寒亭3个县级区。1986年3月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县级),由潍坊市代管。1987年7月撤销诸城县,设立诸城市(县级),由潍坊市代管。1992年12月五莲县划归日照市管辖。1993年6月撤销寿光县,设立寿光市(县级),由潍坊市代管。1994年1月8日撤销安丘县,设立安丘市;5月18日撤销高密县,设立高密市;6月10日撤销昌邑县,设立昌邑市;5月23日设立潍坊市奎文区,其行政区域为原潍城区白浪河以东的东关、东园、院校、新城四个街道办事处,大虞、二十里堡、梨园3个镇和军埠口镇的刘家沙窝、李家沙窝、南家、郭家等7个村,原寒亭区郭家官庄镇的李家朱茂、辛庄、东金等8个村。  ○第二辑潍城区  潍坊市辖区。位于潍坊市中部,胶济铁路两侧。东隔白浪河与奎文区、坊子区为邻,西北与寿光市、西南与昌乐县毗连,北与寒亭区接壤。面积319平方公里。人口37万。辖城关、南关、西关、北宫4个街道办事处,大柳树、望留、符山、军埠口、于河、杏埠6镇。  因旧潍县城得名。夏为三寿古国。西汉为平寿县地,属北海郡,东汉属北海国。北齐废平寿,并入下密县,县治由境外迁来原平寿县治。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于下密县置潍州,大业二年(606年)州废,改下密县为北海县,属北海郡。唐武德二年(619年)复于北海县置潍州,八年州废,北海县属青州。北宋建隆三年(962年)于北海县建北海军,乾德三年(965年)仍为北海县,为潍州治。金、元均为潍州治,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州,改称潍县,为潍县治,属莱州府。清沿明制,清末属登莱青胶道莱州府。  1913年属胶东道。1925年属莱胶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29年至1931年将清末潍县的16个区划为10个区,今潍城区为第一、二、三区大部和第十区一部。1938年潍县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2年12月,中国共产党将潍县北部第四、五两区与寿光县第九、十两区合并建立寿潍县(1943年9月始建寿潍县抗日民主政府)后,潍县其余八个区改为潍南县(未建县政府),中共潍南县委属中共清河区清东地委(1944年3月改称中共渤海区第五地委)。今潍城区为潍南县一部分。1945年10月,潍南县政府成立,属胶东行政区西海专区。1948年4月潍县城解放,于潍城、坊子及二者之间的毗连地区设立潍坊特别市,直隶于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局时驻益都县)。同年7月昌潍专区成立,潍县属之。1949年6月3日潍坊特别市改名潍坊市,直辖于山东省。  1950年5月撤销潍坊市,并入潍县。同年11月恢复原潍坊市,属昌潍专区。1958年12月撤销潍县,并入潍坊市,隶属不变。1961年10月复置潍县。1967年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5月改为潍坊地区,潍坊市与潍县均属之。1983年8月撤销潍坊地区,设置地区级潍坊市;同时撤销潍县,并入潍坊市。同年10月,将原潍坊市和原潍县辖区划为三个区,其中将原潍坊市的城关、东关、南关三个办事处,东郊、西郊、二十里堡、红星四处人民公社和原潍县的望留、符山、杏埠、于河四处公社划为潍城区。  旧潍城以白浪河为界分为东、西二城,西城即“城里”,东城即“东关”。西城土城始建于汉,明代砌石重修,建有朝阳(东)、迎恩(西)、安定(南)、望海(北)四座城门,周长4148米,城墙平均高度10.8米,厚9米。东关,明建玉皇、王母、观音、关帝等八阁,以代城坞(在城外围构筑、作为屏障的土堡)。清代又在八阁之外修筑城墙。1930年重修,建有七座坞门,即庆城(西)、通济(西)、耀武(西北)、奎文(西南)、鸣凤(南)、升曦(东)、游麟(北)。东、南、北三门各建炮台。潍县解放后,城墙陆续拆除,仅留东关通济门至耀武门一段。  ○第三辑坊子区  潍坊市辖区。位于潍坊市中部偏东,胶济铁路两侧。东隔潍河与昌邑市为界,南与安丘市、昌乐县接壤,西隔白浪河与潍城区相望,北接奎文区、寒亭区。面积355平方公里。人口24.85万。辖坊城、凤凰2个街道办事处和坊子、清池、穆村、荆山洼、沟西、车留庄、眉村、埠头8镇。  夏属斟 国地,城址在今清池镇治浑街附近。西汉于今境置斟县、乐都县,东汉俱废,地属平寿县。北齐属下密县。隋大业二年(606年)下密县改称北海县。自唐初始,北海县为潍州治。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潍州,北海县改称潍县,今区境随属莱州府潍县。清沿明制。  1913年潍县属胶东道。1925年属莱胶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33年今区境为潍县第六、七、八、九、十区地。1938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1943年为潍南县地(当时潍南县未成立县政府,只成立了中共潍南县委,属中共清河区清东地委,1944年3月改称中共渤海区第五地委)。1945年10月潍南县民主政府成立,属胶东行政区西海专区。1948年4月潍南县城解放,将潍县城和坊子以及二者之间的毗连地区设为潍坊特别市,直属于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局时驻益都县)。1949年6月3日潍坊特别市改名潍坊市,直属山东省。  1950年5月撤销潍坊市,并入潍县;同年11月又恢复潍坊市,属昌潍专区。1958年12月撤销潍县,并入潍坊市,隶属不变。1961年10月复置潍县。1967年属昌潍地区(1981年5月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8月撤销潍坊地区,设立地区级潍坊市,同时撤销潍县。同年10月,原潍坊市和原潍县行政区域被划为三个区,其中以原潍坊市的坊子办事处、宁家沟公社、原潍县的埠头、沟西、车留庄、清池、涌泉、眉村、穆村公社,昌乐县崔家庄公社的温家街、围子里、东山、盖家庄、史家庄等12个自然村,安丘县刘家尧公社的方子官庄、范家沟、裴家河、姜家庄等13个自然村设立坊子区。  ○第四辑寒亭区  潍坊市辖区。位于潍坊市北部,莱州湾南岸。东邻昌邑市,南与坊子区、奎文区、潍城区毗连,西与寿光市接壤。面积762平方公里。人口35.2万。辖城区街道办事处和寒亭、央子、固堤、高里、双杨店、朱里、张氏、郭家官庄、河滩9镇,泊子、萧家营、南孙3乡。区人民政府驻寒亭镇。  夏为寒国地。西汉末始称寒亭,属平寿县。北魏胶东县治由平度徙今河滩镇后吉家村。北齐胶东县废。隋开皇六年(586年)改置潍水县。唐武德二年(619年)于寒亭置寒水县,属潍州。六年(623年)废寒水县,并入北海县。明初北海县并入潍州,洪武十年(1377年)州废,改为潍县,属莱州府平度州。清沿明制,并于寒亭置镇。  今寒亭区为原潍县北境地。潍县,1913年属胶东道,1925年属莱胶道,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1938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1943年9月抗日民主政府析寿光第九、十两区与潍县北部的第四、五两区置寿潍县,属清河行政区清东专区(1944年3月改称渤海行政区第五专区)。1944年5月寿潍县与昌邑县合并,成立昌潍县,仍隶属渤海行政区第五专区。1945年6月撤销昌潍县,恢复昌邑、潍县两县,隶属关系不变。同年9月潍县与潍南县合并,仍名潍县;同年10月潍县复析为潍南、潍北两县,均隶属于胶东行政区西海专区。今寒亭区大部为潍北县地,小部为潍南县地。1948年潍县战役后潍县解放,8月重新成立潍县,县机关驻望留,3县均属昌潍专区。  1950年2月撤销潍南县并入潍北县,县机关驻寒亭。1953年7月撤销潍北县,并入潍县。寒亭为县机关驻地。1958年12月撤销潍县,并入潍坊市,仍隶属于昌潍专区。1961年10月复置潍县。1967年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5月改为潍坊地区,隶属关系均不变。1983年8月撤销潍坊地区,设立地区级潍坊市,同进撤销潍县,并入潍坊市。同年10月将原潍县和原潍坊市划为三个区,其中将原潍县的郭家官庄、东庄、朱里、里疃、固堤、双杨、高里、泊子、央子、南孙等10处公社和寒亭办事处划为寒亭区,区机关驻寒亭。  ○第五辑奎文区  潍坊市辖区。位于潍坊市中部。北、东与寒亭区为邻,南接坊子区,西隔白浪河与潍城区为界。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32.7万。辖东关、新城、北苑、院校、二十里堡、大虞、广文、南苑、樱桃园等9个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胜利东街。潍坊市人民政府驻该区。  1994年5月23日批准设立潍坊市奎文区,其行政区域为原潍城区白浪河以东的东关、东园、院校、新城4个街道办事处,大虞、二十里堡、梨园3镇和军埠口镇的刘家沙窝、李家沙窝、南家、郭家、吕家、高家涧头院、武家涧头院7个村,寒亭区郭家官庄镇的李家朱茂、杜家朱茂、玄家朱茂、辛庄、王家潭里、小南潭、西金马、东金8个村。  ○第六辑青州市  县级市。位于潍坊市西部,弥河中游。东邻寿光市、昌乐县,南与临朐县毗连,西与淄博市淄川区、临淄区及广饶县接壤。面积1569平方公里。人口89.7万。辖益都、王府、昭德3个街道办事处,朱良、口埠、高柳、东高、五里、文登、庙子、王坟、弥河、郑母、谭坊、东夏、何官、王母宫、普通、邵庄、东坝、黄楼、杨家庄19镇和云峡河回族乡。  青州之得名,按古代五行学说,东方属木,其色为青,青州在古九州中居东,故名。周代境内有丰国,属齐。西汉置广县,属齐郡,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立益都侯,与益县并据今寿光市境,同属北海郡。武帝元封5年(公元前106年)为青州刺史部治所。东汉广县属齐国,益县属乐安国。三国魏改益县为益都县。西晋永嘉五年(311年)青州刺史曹嶷于广县城西北筑广固城,作为青州刺史治所,广县遂废。东晋义熙五年(409年)青州刺史羊穆之于广固城东、阳水北岸置东阳城,为青州刺史治所。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益都县由寿光县境徒于东阳城(今青州城),青州、齐郡同治于此。  隋开皇3年(583年)废郡,益都县为青州治所,大业初改置为北海郡,仍为郡治。唐为青州治。北宋初仍为青州治。庆历二年(1042年)初置京东东路,与青州同治益都。金改京东东路为山东东路,青州为益都府,同治益都县。元为益都路治。明、清均为青州府治。  1912年暂沿清制,属登莱青胶道青州府。1913年2月青州府废,益都县属胶东道。1925年属淄青道。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1938年春,属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区。  抗日民主根据地时期(1939年10月至1945年8月),益都县胶济铁路南北两部分建置沿革各不相同。1939年10月抗日民主政权于益都(北部)、寿光、临淄、广饶4县毗邻地区设益寿临广四边县(政权机构称行政办事处),1940年5月清河行政专员公署成立前,隶属于中共清河地委。1940年4月撤销益寿临广四边县,建立益北行署(县级),同年5月始,属清河行政专员公署。1942年2月撤销益北行署,重建益寿临广四边县行政办事处(同年8月正式改称四边县政府),属清河行政区清东专区。  1945年8月益寿临广四边县撤销,建立益寿县,属渤海行政区清河专区,1950年5月属昌潍专区。胶济铁路以南部分于1939年10月建立益都县抗日民主政府(称益都县政委员会),初隶于中共淄博特委;1940年3月鲁中行政区第一专区(泰山专区)建立,属之。1941年7月撤销益都县(铁路南),在益都西南境与临朐、淄川、博山3县毗连地带建立益临淄博四县联合办事处,1943年10月,“四县联办”改为淄河县,1944年7月淄河县撤销,建立益都县人民政府。上述几个先后相继的县级建置均属鲁中行政区泰山专区,1949年7月后属鲁中行政区鲁山专区(1945年8月鲁山专区撤销,建立淄博特区专署,隶属不变)。抗日战争时期,还曾存在过两个县级行政机构:一个是1939年7月在县西北境金鸡岭附近一带与临淄、长山、桓台3县毗连地区设置益临长桓四县联防办事处,另一个是存在于1940年10月至1941年6月期间的益东行署(县东南境)。  此外,1940年4月至1942年2月期间还设立过一个益寿县,但只有中共益寿县委和县参议会,未成立行政机构。该县于1942年2月撤销,代之以重建的益寿临广四边县。1945年8月益都城解放,于城区置青州市,与胶济铁路以南的益都县、路北的益寿县同时并立。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侵占益都县城,青州市暂予撤销,益都与益寿2县则继续存在。1948年3月,益都县全境解放,7月以益都弥河以东地区(原第九、十两区)和原临朐县东北部的第三、六两区置益临县,属昌潍专区。8月重置青州市。12月,撤销青州市,并入益都县。同年,原益都县淄河以西地区南仇、南术等108个村庄划归淄博市。1948年3月中共华东中央局进驻益都县后,青州市和益都县曾一度直隶于华东局。  1952年5月撤销益寿县,除三元孙、边线王、大李、宅科等23个村划归寿光外,其余行政区域并入益都县。与此同时撤销益临县,郑母、香山、弥东、尧西等区并入益都县,尧沟镇26个村庄划归昌乐县,其余尧山、柳山、龙冈、营子等区划归临朐县。1958年12月撤销临淄县,并入益都县;1961年10月原临淄县析出复置,益都县仍恢复原行政区域。1967年昌潍专区改称昌潍地区,1981年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撤销潍坊地区,改置地区级潍坊市,益都县隶属关系均不变。1986年3月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县级)由潍坊市代管。  ○第七辑诸城市  县级市。位于潍坊市南部。东邻胶州市、胶南市,南与五莲县毗连,西与莒县、沂水县为界,北与安丘市、高密市接壤。面积2186平方公里。人口105万。辖城关、枳沟、贾悦、孟疃、石桥子、解留、相州、昌城、百尺河、辛兴、林家村、瓦店、皇华、程戈庄、郝戈庄、吕标、马庄、郭家屯、万家庄、九台、朱解21镇,吴家楼、桃园、石河头、石门、桃林、山东头6乡。市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商为诸国地。春秋为鲁国诸邑及莒国牟娄邑、防邑,齐之琅邪邑等。西汉初置东武县,治今城关镇东古城子,属琅邪郡。又别置诸县、横县、昌县,同属琅邪郡。东汉省横县、昌县,东武县、诸县仍属琅邪国,平昌县属北海国。三国魏东武县为城阳郡治。西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东武县改属东莞郡。北魏景明元年(500年)置东武郡,永安二年(529年),在郡上置胶州,州、郡同治东武城。北齐省诸县、平昌县,东武为胶州及高密郡治。  隋开皇五年(585年)改高密郡为密州,取境内密水为名,仍治东武县,十八年(598年)东武县改称诸城县,取汉故诸县城为名。大业年间又将密州更名为高密郡,仍治诸城县。唐、宋、金皆为密州治。元属益都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密州,诸城县属青州府。清属登莱青胶道青州府。1912年仍沿清制,属登莱青胶道青州府。1913年2月废府,诸城县属胶东道。1925年属莱胶道。1928年道废,直属于省。1938年春属国民政府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1945年2月属第十七行政督察区。共产党于1943年7月建立诸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滨海专区;同年9月属滨海专区滨北行政区(滨北行署时称第一行署)。同年10月于诸城、莒县毗连地区置诸莒边县,11月于诸城、胶县毗连地区建立诸胶边办事处,1944年8月成立诸胶县抗日民主政府,两县均属滨北行政区。1945年4月滨海专署改为滨海行政主任公署,原第一行署改为滨海行政区第一专区(滨北),诸城、诸莒边、诸胶边三县隶属关系不变。1945年9月诸胶县撤销,辖区析为珠山和藏马二县(其沿革详胶州市)。同年10月诸莒边县撤销。1946年7月滨海行政区撤销,诸城县随滨北专区划归胶东行政区。  1950年5月属胶州专区。1956年2月属昌潍专区(1967年改称昌潍地区)。1981年5月属潍坊地区。1983年8月属潍坊市。1987年7月撤销诸城县,改置诸城市(县级),由潍坊市代管。  ○第八辑寿光市  县级市。位于潍坊市北部,弥河下游,北濒莱州湾,东邻寒亭区、潍城区,南与昌乐县、青州市接壤,西与广饶县毗连。面积2200平方公里。人口105.7万。辖寿光、孙家集、台头、牛头、大家洼、王高、上口、侯镇、稻田、羊口、化龙、北洛、营里、道口、田柳、岔河、五台、寒桥、洛城、纪台、王望、田马、留吕23镇,张建桥、文家、古城、马店、丰城、胡营、杨庄、卧铺、广陵、东埠、赵庙11乡。市人民政府驻寿光镇。  夏为斟灌国(今寿光镇东北斟灌城里村)地。西周为纪国地,其纪都遗址在今寿光镇南纪台村。战国齐 邑地。西汉置寿光县(治今后牟城),县名取自原 邑古闾丘长老向齐宣王乞寿之词;又于原 邑置益县,于古纪国故地置剧县,同属北海郡。东汉寿光县、益县属乐安国,剧县为北海国治。三国魏改益县为益都县,属齐国,寿光县属乐安郡。南朝宋废寿光县,又徙今博兴县境之博昌县来治。北齐徙益都县离境,博昌县属乐安郡,后博昌县、剧县俱废。隋开皇六年(586年)于博昌县故城置寿光县,县治即今寿光城,属北海郡。开皇十六年(596年)又于原寿光城置闾邱县,治在今后牟城,大业初年废入寿光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寿光县属乘州,武德八年(625年)乘州废,改属青州。北宋仍属青州。元属益都路。明、清属青州府。  1912年属青州府。1913上废府,属胶东道。1925年属淄青道。1928年道废直属于省。1938年属国民政府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1941年2月属第十四行政督察区,中国共产党于1940年6月建立寿光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清河专区。同年12月属清河行政主任公署清东办事处(1941年7月改为清东专署)。1944年3月属渤海行政区第五专区。  抗日战争时期,寿光县与邻县毗连的一些区、村曾先后划给一些边联县:1939年10月原第五区(县境西南部)的78村划属益寿(光)临(淄)广四边县,1945年8月改属益寿县;1942年原第六区(县境西北部)的央子,大、小码头,东、西、南雷子埠,东、西河口等村划属广(饶)寿边县;1943年9月原第九、十两区(县东北境)划属寿潍县。上述益寿临广四边县、益寿县、广寿边县、寿潍县均属清河行政区清东专区(1944年3月改称渤海行政区第五专区)。1945年4月置羊角沟市;同年8月,正式自寿光县析出属渤海行政区第五专区(原清东专区);1947年2月撤销羊角沟市,改为羊角沟区,复归寿光;1948年7月羊角沟再度建市(名羊口市),属渤海行政区第三专区(清河专区)。1945年10月寿光县改属渤海行政区第三专区(清河专区)。1948年7月析寿光县南部新解放的四个区成立新寿光县,属昌潍专区(1949年2月改称寿南县,隶属关系不变)。与此同时,于今县境北部地区置寿光县(初称寿北县),属渤海行政区第三专区(清河)。  1950年5月改属昌潍专区。同年同月羊口市撤销,并入寿光县。1952年5月益寿县撤销,抗日战争前原寿光县第五区各村分别划归寿光、寿南和益都三县。1953年7月寿南县撤销,并入寿光县。1967年昌潍专区改称昌潍地区,1981年5月更名为潍坊地区,1983年8月改建地区级潍坊市,寿光县均属之。1993年6月撤销寿光县,设立寿光市(县级),由潍坊市代管。  ○第九辑安丘市  县级市。位于潍坊市中部偏南。东隔潍河与昌邑市、高密市为界,南邻诸城市、沂水县,西与临朐县接壤,北与昌乐县、坊子区毗连。面积2025平方公里。人口109.6万。辖兴安、贾戈2个街道办事处,景芝、黄旗堡、南流、凌河、官庄、雹泉、红沙沟、大盛、庵上、石堆、赵戈、担山、刘家尧、慈埠、王家庄子、石埠子、临浯、宋官疃、白芬子、管公、召忽、拓山、辉渠、 山、金冢子25镇。市人民政府驻安丘镇。  西周为州国、淳于国地。春秋为杞都淳于地。战国大部属齐,小部属鲁。秦为琅邪、胶东、临淄三郡毗邻地区。西汉于淳于西南置安丘县,于淳于城置淳于县,又别置梧城、平昌、昌安、成乡等县,分属北海郡、琅邪郡、高密国。东汉省梧城、成乡、安丘、淳于、平昌、昌安等县均入北海国。三国魏于昌安县置平昌郡,昌安县、淳于县、安丘县、平昌县均属之。北魏平昌县改属高密郡。北齐废淳于县、平昌县,省安丘县入昌安县。废平昌郡,置琅邪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昌安县置牟山县,大业二年(606年)改牟山县为安丘县,琅邪县改名为 城县,皆属高密郡。大业三年(607年)安丘县徙治今诸城境。唐初省昌安县、 城县并入安丘县。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刺史殷仲卿奏请治于昌安城(今安丘县城),并改名为辅唐县,属密州。五代梁改称安丘县,五代晋改名为胶西县。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复名安丘县,仍属密州。金、元因之。明、清属青州府。  1913年属胶东道。1925年属莱胶道。1928年道废直属于省。1938年春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1943年9月于县西南境建立安丘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中行政区第四专区(沂山专区)。1945年7月于东南境置淮安县,属同安丘县,同年12月,原高密县西部所置之高密县撤销,并入淮安县。1948年安丘县全境解放,5月于安丘县城建立安丘县,是为新安丘县,属鲁中行政区第三专区(沂山)。1949年6月老安丘县改称丘南县,新安丘县改称安丘县,二县与淮安县均属昌潍专区。  1950年6月淮安县改称潍安县,1952年6月并入安丘县,1953年8月丘南县并入安丘县。1967年属潍坊地区。1983年8月属潍坊市。1994年3月撤销安丘县,设立安丘市(县级),由潍坊市代管。  ○第十辑高密市  县级市。位于潍坊市东部。东邻胶州市,南与诸城市毗连,西与安丘市、昌邑市接壤,北隔胶莱河与平度市为界。面积1594平方公里。人口84.8万。辖朝阳街道办事处和高密、柏城、姚哥庄、夏庄、姜庄、大牟家、康庄、双羊、井沟、柴沟、李家营、张鲁、河崖、仁和、周戈庄、蔡家站、阚家、初家、呼家庄、注沟、拒城河21镇,大栏、咸家、高戈庄、田庄、万市、土庄、周阳、王吴8乡。市人民政府驻高密镇。  春秋时初为莱国夷维邑,后属齐。秦于夷维邑西置高密县,取境内密水(今潍河)为名,属齐郡。西汉文帝16年(公元前164年)由齐郡分置胶西国,治高密县;又于原夷维邑置夷安县(治今高密城)。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胶西国更名为高密国,高密县为国治。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高密国并入北海国,高密县、夷安县随属。三国魏、晋同属城阳郡。北魏延昌年间(512年~515年)复置高密郡。高密、夷安二县随属。北齐省高密县、夷安县。隋开皇五年(585年)复置高密县。十六年(596年)析黔陬县置胶西县(今县境东南部)。高密、胶西二县均属密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密州为高密郡,二县仍属之。大业初黔陬县省入胶西县。大业九年因战乱,二县俱废。唐武德3年(620年)两县复置;六年(623年)胶西省入高密,县治自义城堡徙故夷安城(今市城区),此后县治遂定于此。五代属密州。宋属京东东路密州。金属山东东路密州。元属山东东西道益都路胶州。明属莱州府,清因之。光绪三十年(1904年)胶州升为直隶州,高密县属之。  1913年属胶东道。1925年属莱胶道。1928年道废直属于省。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于1938年春设第八行政督察区,高密属之,1945年1月改属第十七行政督察区。共产党于1944年9月建立高密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冬撤销。至1945年7月于西境建立高密县人民政府,属鲁中行政区第二专区(沂山)。同年8月于东南境(胶济铁路以南、潍河以东)置潍东县,9月改称高密县,属滨海行政区滨北专区。同年11月(一说8月)于胶济铁路以北高密与胶县毗邻地带建立胶高县,属胶东行政区南海专区,同年12月撤销7月间于西境所置之高密县,辖区并入淮安县。1946年7月高密、胶高2县改属胶东行政区滨北专区。1949年10月撤销胶高县,除沽河、丰隆、胶莱、北都、联屯等5区划归胶县外,其余原高密县6区及原胶县一小部分村庄划归高密县。  1950年5月改属新置的胶州专区。1956年2月属昌潍专区。1967年2月昌潍专区改称昌潍地区,1981年5月复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8月撤销潍坊地区,改建地区级潍坊市,高密县均属之。1994年5月撤销高密县,改置高密市(县级),由潍坊市代管。  ○第十一辑昌邑市  县级市。位于潍坊市东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东隔胶莱河与莱州市、平度市为界,南邻高密市、安丘市,西与坊子区、寒亭区毗连。面积1668平方公里。人口68.5万。辖奎聚、都昌2个街道办事处,柳疃、下营、围子、石埠、饮马、 山、塔耳堡、双台、龙池、青乡、李家埠、卜庄、仓街、北孟、丈岭15镇,南逄、东冢、夏店、宋庄、流河、太保庄6乡。  西周为纪国 邑之地,其城在今都昌镇西北16公里瓦城。春秋属齐邶殿邑,后称都昌。西汉置昌县,又别置下密(治在今都昌镇东南9公里密城)、密乡、平城、胶阳诸县,均属北海  ○第十二辑昌乐县  位于潍坊市中部。东邻潍城区、坊子区,南界安丘市,西与临朐县、青州市毗连,北与寿光市接壤。面积1101平方公里。人口60.5万。辖昌乐、尧沟、朱刘、五图、乔官、  、红河、马宋、南郝、北岩、青龙、高崖、平原、大宅科、朱汉、河头、阿陀、崔家庄、北展、白塔20镇,北  、包庄、王俊3乡。县人民政府驻昌乐镇。  西周太公吕望始封之地,称营丘。春秋曾为杞国地。战国为齐国地。秦为齐郡地。西汉置营陵县于营丘(今昌乐镇东南22.5公里古城),为北海郡治所;又别置柳泉县,又为剧县地。东汉废柳泉县,徙剧县于柳泉县城西,为北海国治。三国魏北海国徙治平寿,营陵县、剧县随属。西晋初改属东莞郡,元康十年(300年)改属高密郡。北魏营陵县改属平昌郡,剧县仍属北海郡,又徙今昌邑市境之都昌县来属。北齐废营陵县、剧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营陵县,改名为营丘,大业八年(612年)营丘县、都昌县俱废入北海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营丘县、都昌县,六年(623年)省都昌县,八年(625年)省营丘县入北海县。北宋乾德年间复置,名安仁县,不久改称昌乐县,属潍州。  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省入北海县,后复置,属益都路潍州(元至元年号有二,一为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的至元(1264年~1294年),一为元惠宗妥 帖睦耳时期的至元(1335~1340年)。新编《昌乐县志》等定为“(后)至元三年(1337年),省昌乐入北海”,恐非。今山东地早在蒙古改国号为元以前即被置于蒙古统治之下。查《元史·地理志》今山东地区行政建置大多完成于宪宗及世祖(中统、前至元)年间,证之以《明史·地理志》“昌乐,元属潍州,寻省”的记载,可知昌乐省入北海县当在前至元三年(1266年)。又,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新编《昌乐县志》、《山东省地名志》等作明洪武初复置昌乐县,亦非。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谓“《明史》称:‘元后复置’。”恐系对《明史·地理志》“昌乐,元属潍州,寻省,后复置,仍属潍州”一句的缩略误判。综合元、明两地理志记述的文意,显然是元至元三年省入北海县之后复置,而不是“元(代之)后复置”,故“仍属潍州”。《明史·地理志》紧接着“仍属潍州”的一句是“洪武初,改属”,说明元末仍有此县,至洪武初仅是“改属(青州府)”,否则当记为“洪武初复置”。)。明洪武初属青州府。清相沿不改。  1913年属胶东道。1925年属淄青道。1928年裁道,直隶于省。1938年春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共产党于1945年1月置临东县,辖昌乐及临朐县东部,属鲁中行政区第四专区(沂山)。同年8月临东县撤销,成立昌乐县人民政府,属鲁中行政区第三专区(沂山)。1948年5月1日,昌乐县全境解放,重建昌乐县人民政府,同年7月设立昌潍专区,昌乐属之。昌潍专区1967年更名昌潍地区,1981年改为潍坊地区,1983年潍坊地区撤销,改置地级潍坊市。昌乐之隶属关系均不变。  ○第十三辑临朐县  位于潍坊市西部,弥河上游。东邻昌乐县、安丘市,西、南界沂源县、沂水县,北与青州市接壤。面积1883平方公里。人口86.7万。辖临朐、五井、冶源、寺头、九山、辛寨、蒋峪、柳山、上林、杨善、吕匣、七贤、卧龙、大关、营子、龙岗、纸坊17镇,嵩山、石家河、白沙、沂山、杨家河5乡。县人民政府驻临朐镇。  西周为纪国 邑(亦称骈邑)。春秋时为齐国之 邑、东阳邑。战国为齐之朐邑。西汉置临朐县,治今临朐镇,东有朐山,因以为名,属齐郡;又别置朱虚县,治在今临朐镇东南25公里城头,属琅邪郡。东汉临朐县属齐国,朱虚县属北海国。三国魏分属东莞郡、北海国。南朝宋改临朐县为昌国县;又别置般阳县,治在今临朐镇东南14公里盘阳,同属齐郡;朱虚县属平昌郡。北齐废般阳县、朱虚县,昌国县仍属齐郡。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改昌国县为逢山县,复置般阳县。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逢山县复名临朐,并废般阳县入临朐县,属北海郡。隋末废。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复置般阳县,五年(622年)复置临朐县,八年(625年)省般阳入临朐,属青州北海郡。五代因之。北宋属京东东路青州。金贞?四年(1216年)析置穆陵县,临朐、穆陵俱属山东东路益都府。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省临朐入益都县,十五年(1278年)复置,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金、元间穆陵县省入临朐县,但具体年代不详(一说在金,一说在1278年即元至元十五年,但无确据)。明、清皆属青州府。  1913年属胶东道。1925年属淄青道。1928年裁道,直隶于省。1938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1940年4月始建临朐县抗日民主政权,时属鲁中行政区第四专区(沂山),1945年鲁中第四专区改为第三专区(沂山),隶属不变。同年1月新置临东县,东部的柳山、尧山、牛河、盘阳、营子五个区划属该县。同年8月,临东县撤销,牛河、盘阳、营子三个区仍归临朐,其余悉归昌乐。1948年7月改为鲁中南行政区第三专区(沂山),1949年7月改属昌潍专区。此后该专区于1967年改称昌潍地区,1981年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改置地区级潍坊市,临朐县均隶属之。  ◎第八类济宁市  ○第一辑济宁市建置沿革  山东省辖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邻临沂市、枣庄市,南界江苏省徐州市,西与菏泽地区毗连,北与泰安市接壤。面积11305平方公里。人口779.1万。辖市中、任城2区,曲阜、兖州、邹城3市,汶上、泗水、微山、鱼台、金乡、嘉祥、梁山7县。市人民政府驻市中区。  夏为有仍国(今市区东南20公里仲家浅)地。商为任(有仍)、薛(今微山西北)、奄(今曲阜)等国地。西周、春秋大部属鲁国,局部属薛。秦置薛郡,治鲁县(今曲阜)。西汉高后(吕雉)元年(公元前187年)改为鲁国,辖鲁、卞、汶阳、蕃、驺、薛6县;又析原薛郡西部地入东平国与山阳郡,市境西部分属之。东汉元和元年(公元84年)由东平国析置任城国,治任城(今微山县鲁桥镇仲浅),辖任城、亢父、樊3县。三国魏因之,西晋永嘉后废。北魏神龟元年(518年)析高平郡置任城郡,治任城县,并移县治于今市区。北齐鲁郡改为任城郡,并徙郡治于鲁县,徙高平郡治任城县。  隋开皇3年(583年)2郡俱废,改置兖州,大业初改称鲁郡,治瑕丘县(今兖州),辖瑕丘、任城、邹、曲阜、泗水、平陆、龚丘、梁父、博城、嬴10县。唐武德5年(622年)改郡为兖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兖州为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兖州,辖瑕丘、曲阜、乾封、泗水、邹、任城、龚丘、金乡、鱼台、莱芜10县。五代后周广顺2年(952年)析兖州、郓州置济州,治巨野。北宋仍为兖州,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升为大都督府,政和8年(1118年)改为龚庆府,属京东西路。金天德2年(1150年)济州由巨野徙治任城县;大定19年(1179年)龚庆府复改为兖州,2州俱属山东西路。  元太宗7年(1235年)济州改属东平府,至元6年(1269年)济州还治巨野,12年置济宁府,治巨野,济州属之,并移州治于任城,“济宁”之名始见。16年济宁府升为济宁路,济州、兖州均属之。明洪武元年(1368年)为济宁府,18年(1385年)降为济宁州,州治任城县省入州;兖州升为府,济宁州属之。清雍正2年(1724年)济宁州升为直隶州,原属兖州府的嘉祥、钜野、郓城划归济宁直隶州。7年(1729年)济宁直隶州降为散州,与郓城县同属兖州府,嘉祥、钜野2县划归曹州直隶州。乾隆39年(1774年)济宁州复升为直隶州,原属兖州府的汶上、鱼台划归济宁直隶州。40年(1775年)兖州府嘉祥县来属,45年(1780年)兖州府金乡县来属,汶上县还属兖州府。济宁州时辖鱼台、嘉祥、金乡3县(《清史·地理志》、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济宁直隶州降为散州,属兖州府,在雍正8年(1730年);复济宁直隶州在乾隆41年(1776年)。此据《山东通志·疆域志》(杨士骧等修)。)。  1913年济宁州降为济宁县,今济宁市所辖各区县除微山县部分地属江苏省沛县外,均属山东省岱南道(1914年更名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废道制,各县直隶于省。1936年今市内各区县大部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早在1935年1月韩复榘即曾将济宁、菏泽等14县划为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济宁。同年4月改称山东省实验区,6月又改为山东省县政建设试验区。但这时主要是作为以梁漱溟等人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理论”的实验基地,行政督察区(专区)尚未作为定制大范围推行。故各有关县市区的记述未及于此。)。抗日战争时期,就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的行政区划而言,今境内各区县分属于第一、第二、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五等行政督察区。  抗日民主政府的行政建置比较复杂。1941年8月设鲁南专区第一行政区,邹县、泗北、湖东等属之。1949年秋鲁南专区改为鲁南行政区,原鲁南专区第一行政区改为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邹县等仍属之。同年10月鲁南行政区第二专区建立,兖(州)济(宁)县(1946年改称滋阳县)属之。1940年7月建立湖西专区,金乡、鱼台等县属之。1942年10月湖西专区划归晋冀鲁豫边区,排序为第二十一专区,金乡、金曹、鱼台、丰(县)鱼(台)、金(乡)济(宁)鱼(台)等县属之;1944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专区改称晋冀鲁豫第十一专区,金(乡)巨(野)、金嘉济、嘉祥、济宁等县属之。汶上、汶(上)东等县则先后属于鲁西行政区泰西专区、第二(运西)专区、晋冀鲁豫边区第十七专区。解放战争时期,今济宁市仍然分属于山东和晋冀鲁豫边区两大解放区。曲泗、曲阜、泗水、曲泗邹、邹县、滋阳(1948年4月鲁南行政区第二专区撤销前,滋阳属鲁南第二专区)等县属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1948年7月设立鲁中南行政区,原鲁南第一专区改为鲁中南行政区第四专区,济北、滋阳、曲阜、泗水、邹县等县属之。同年同月设立济宁、兖州2市(均为专区级),直隶于鲁中南行政区。同年12月兖州市撤销,其辖区并入滋阳县。1949年8月鲁中南第四专区改称鲁中南尼山专区,隶属关系不变。1946年2月原冀鲁豫第十一专区改为晋冀鲁豫边区冀鲁豫第三专区,金乡、金巨、鱼台等县属之。1946年1月设立晋冀鲁豫边区冀鲁豫第七专区,同年3月该专区撤销,并入晋冀鲁豫边区冀鲁豫行政区第二专区,隶属于该行政区第七、第二专区的县、市有济宁、汶上、南旺、嘉祥等县和济宁市(1946年1至3月为县级市),其中济宁市于1946年3至11月升为专区级市,直属冀鲁豫行政区;因国民党军进犯,该市于同年11月27日撤销。1946年11月再度建立晋冀鲁豫边区冀鲁豫第七专区,南旺、汶上、嘉祥、济宁、济北、昆山等县属之。1948年8月汶上县划归山东省鲁中南行政区第七(泰西)专区,济北县划归鲁中南行政区第四(尼山)专区,复置的专区级济宁市划归鲁中南行政区直属。1949年8月冀鲁豫行政区撤销,原冀鲁豫第二、第五专区及第七专区一部合并设立平原省菏泽专区,昆山县同时改称梁山县,梁山与南旺2县属菏泽专区。同年同月原冀鲁豫行政区第三(湖西)专区和第五、第七专区各一部合并成立平原省湖西专区,金乡、嘉祥、鱼台等县属之。  1950年5月撤销尼山专区和台枣专区,以其原行政区域之大部合并成立滕县专区;同时撤销济宁市和济北县,二者合并设立济宁县;同年11月撤销济宁县,复置济宁市(县级);济宁市和邹县、滋阳、曲阜等市、县属滕县专区;汶上、泗水2县属泰安专区。1952年11月撤销平原省,梁山、南旺等县随同菏泽专区,金乡、嘉祥、鱼台等县随同湖西专区划归山东省。1953年7月滕县专区改称济宁专区,专署驻地迁至济宁市;与此同时,湖西专区撤销,金乡、嘉祥、鱼台3县划归济宁专区;汶上县自泰安专区划归济宁专区。同年同月南旺县撤销,分别划归嘉祥、梁山2县。同年8月以微山湖等南四湖湖区为基础增设微山县,属济宁专区。此时济宁专区辖区最大达1市13县:济宁市、济宁、邹县、汶上、微山、曲阜、嘉祥、滋阳、鱼台、金乡及后来划出或撤销的滕县、峄县、凫山、薛城县。1956年2月泗水县自泰安专区划归济宁专区。同年3月撤销鱼台县,并入金乡县;撤销凫山县,分别划归滕县、邹县和济宁县;撤销薛城县,分别划归滕县和微山县。  1958年12月撤销菏泽专区,原辖各县,划归济宁专区;同年同月撤销济宁县,分别划归济宁市和微山县;撤销嘉祥县,分别划归济宁市和金乡、巨野、郓城3县;撤销滋阳县,并入曲阜县。1959年7月复置菏泽专区,仍辖菏泽、梁山等原属8县。1960年1月撤销峄县,以其行政区域设立枣庄市(县级),此时济宁专区辖2市7县:济宁市、枣庄市、汶上、曲阜、泗水、邹县、金乡、微山和滕县。1961年9月原县级枣庄市升为省辖市,直隶于省;10月以1958年前的嘉祥县之行政区域复置嘉祥县,以原滋阳县行政区域增设兖州县,2县仍隶济宁专区。1964年10月以金乡县鱼城、谷亭等8处人民公社复置鱼台县,仍属济宁专区。1965年3月以济宁市南张等10处人民公社复置济宁县,隶属不变。1967年济宁专区更名为济宁地区。  1978年11月滕县划归枣庄市。1983年8月撤销济宁地区,升济宁市为省辖地级市;以原县级济宁市之行政区域设立济宁市市中区;撤销济宁县,以其行政区域设立济宁市郊区(1993年12月更名为任城区);原济宁地区所属各县,除汶上、泗水2县划归泰安地区外,均隶属于济宁市。1985年3月汶上、泗水2县划归济宁市。1989年12月梁山县自菏泽地区划归济宁市。  ○第二辑市中区  济宁市辖区。位于济宁市区中部,京杭运河与?府河之间。四周之地皆属任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37.8万。辖古槐、济阳、阜桥、越河、仙营、观音阁、南苑、金城8个街道办事处。  该区前身系原县级济宁市。夏、商、西周乃至春秋均为“任国”地。秦置任城县,治所在今微山县西北仲家浅,属薛郡。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任城县属梁国。景帝中元6年(公元前144年)梁国改名济东国,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改为大河郡,宣帝甘露2年(公元前52年)改置东平国,任城县均属之。东汉元和元年(公元84年)析东平国地置任城国,任城县随属任城国。西晋任城县仍属任城国,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罢任城国,任城县属兖州。南朝刘宋永初(420年)后省任城县,其地并入亢父县,属高平郡。北魏复置任城县,属任城郡,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移任城县治于小南门(今济宁市中区任城路),任城郡亦治于此。北齐兖州高平郡移治任城县;省亢父县,任城郡治迁鲁县(今曲阜)。  隋开皇16年(596年)废高平郡,任城县属兖州。大业2年(606年)兖州改为鲁郡。唐属河南道兖州(鲁郡)。五代周广顺2年(952年)置济州,割郓州之巨野、郓城,兖州之任城,单州之金乡为属县,治巨野。北宋任城县属京东西路济州,亦曰济阳郡。金天德2年(1150年)因黄河水患将济州移治任城,并在原任城县城(小南门)以北渔山高埠处筑城设治,以后历为济宁州、府、县、市建治之地。  元至元8年(1271年)济州升为济宁府。12年(1275年)因任城当江淮水陆要冲,复立济州,属济宁府,任城县省入济州。15年济宁府移治巨野。22年复置任城县,为济州治。明洪武18年(1385年)废任城县,其地直属济宁州。清相沿不改。  1913年属岱南道,为济宁县治。1914年属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均为道治所。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36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6年1月底于刚解放的济宁城及近郊设立县级济宁市(与济宁县同时并存),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七专区。同年3月底济宁市升为专区级,直属于冀鲁豫行政区,市委及市政府机关驻济宁城。因同年9月国民党军进犯,冀鲁豫行政区于11月27日撤销济宁市。1948年7月济宁市第二次解放,复置专区级济宁市,属鲁中南行政区,下辖5个县级区、12个镇。1949年3月济宁市所辖五区由县级降为区级。  1950年5月撤销济宁市和济北县,二者合并设立济宁县,同年11月撤销济宁县,复置县级济宁市,1951年6月析原济北县行政区域,设立济宁县,市县均属滕县专区。1953年7月滕县专区更名为济宁专区,1967年更名为济宁地区,专区机关迁驻济宁市。1958年12月撤销济宁县,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济宁市和微山县。1965年3月济宁市之南张、许庄、南阳湖、长沟、二十里铺、李营、接庄、安居、唐口、喻屯等10处公社析出,复置济宁县。1983年8月撤销济宁地区,升济宁市为省辖地级市,以原济宁市之行政区域设立市中区。  ○第三辑任城区  济宁市辖区。位于济宁市中部,市中区周围,南濒南四湖,东邻兖州市、邹城市,南界微山县、鱼台县,西与金乡县、嘉祥县接壤,北与汶上县毗连。面积881平方公里。人口62.1万。辖许庄、柳行、三贾3个街道办事处,唐口、长沟、二十里铺、接庄、石桥、安居、南张、喻屯、李营9镇。  任城区前身为济宁县。任城之域,夏、商时为有仍国。西周、春秋属任国地。秦置任城县、亢父县,属薛郡。西汉属东平国。新莽时,曾在任城县置高平郡。东汉任城、亢父县属任城国。刘宋永初年间省任城县,高平郡徙治任城县故城,北魏神龟元年(518年)复任城县,并移任城于今小南门,并为任城郡治。隋任城县属鲁郡。唐属兖州。后周广顺2年(952年)以郓州巨野县为治,设济州。任城县属之。金天德2年(1150年)移济州治任城县。元至元6年(1269年)济州还治巨野。至元12年(1275年)复于任城县置济州,属济宁府,任城县省入济州。至元23年(1286年)复置任城县,属济宁府。明洪武18年(1385年)降济宁府为济宁州,废任城县入州。自此任城一名由济宁取而代之。清相沿不改。  1913年属岱南道(翌年更名为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废道制,济宁县直隶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3年5月抗日民主政权于金乡、济宁、鱼台3县毗邻地区设金济鱼抗日办事处,属晋冀鲁豫行政区第二十一专区(1944年8月改称冀鲁豫第十一专区)。1944年9月金济鱼抗日办事处撤销。同年8月于金乡、嘉祥、济宁毗邻地区设立金嘉济抗日办事处,属冀鲁豫第十一专区。同年10月撤销金嘉济抗日办事处,成立济宁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于巨(野)南抗日办事处。同年同月析兖州、济宁2县各一部置兖济县,属鲁南行政区第二专区。1945年11月至1946年1月济宁县属冀鲁豫第三专区,1946年1至3月属冀鲁豫第七专区。1946年4月兖济县改称滋阳县,同时将原兖济县第四、五两区划归济宁县。同年5月于蜀山湖及其周围地区设立蜀山特别区(县级)。同年8月析济宁县城北4区置济北县。同年11月前济宁县、济北县和蜀山特别区均属冀鲁豫第二专区。同年11月蜀山特别区并入济北县,济宁县与济北县均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七专区。1948年8月济北县划归鲁中南行政区第四专区(1949年7月改称鲁中南尼山专区)。1949年8月济宁县属平原省湖西专区。同年9月济宁县并入嘉祥县。  1950年5月济北县划属滕县专区。同时撤销济北县和济宁市,二者合并设立济宁县。同年11月撤销济宁县复置济宁市。1951年6月析济宁市原济北县行政区域复置济宁县,市、县均属滕县专区。1953年7月滕县专区改称济宁专区,济宁县隶属不变。1958年12月撤销济宁县,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济宁市和微山县。1965年3月析济宁市之南张、许庄、南阳湖、长沟、二十里铺、李营、接庄、安居、唐口、喻屯等10处公社,复置济宁县,仍属济宁专区(1967年改称济宁地区)。  1983年8月撤销济宁地区,升济宁市为省辖地级市,以原济宁县之行政区域设立市郊区。1993年12月济宁市郊区更名为济宁市任城区,因历史上曾为任城县、任城国地而得名。  ○第四辑曲阜市  县级市。位于济宁市东北部,津浦铁路东侧。东邻泗水县,南与邹城市接壤,西与兖州市毗连,北界宁阳县。面积896平方公里。人口62.5万。辖鲁城、书院2个街道办事处,吴村、姚村、陵城、小雪、南辛、时庄6镇,王庄、董庄、息陬、防山4乡。市人民政府驻曲阜镇。  因古鲁城中有阜(土山),委曲长七八里,故名。传为黄帝轩辕氏出生之地。商为奄国都,又曾为商都,商王南庚都此。西周、春秋为鲁国都。秦置鲁县,为薛郡治。西汉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改薛郡为鲁国,仍为国治。东汉、三国魏、晋、北魏为鲁国(郡)治。隋开皇4年(584年)改鲁县为汶阳县,16年改称曲阜县,属兖州。大业2年(606年)仍改兖州为鲁郡。唐属兖州,贞观元年(627年)省曲阜县,地属博城县(一说地入泗水县),8年(634年)复置曲阜县。北宋大中祥符5年(1012年)曲阜县改名为仙源县,徙治于寿丘(古鲁城东北8里,今旧县村),属兖州,政和8年(1118年)兖州升为袭庆府,曲阜县随属。金天会7年(1129年)复名曲阜县,仍属兖州。元因之。明属兖州府,正德、嘉靖间(1512年~1522年),兴建今曲阜城,并移县治于此。清沿明制。  1913年属岱南道(翌年改称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38年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1945年10月于曲阜及泗水两县毗邻地区设立曲泗县,属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1946年4月撤销曲泗县,分别建立曲阜县和泗水县,隶属不变。1947年3月曲阜城为国民党军所占,同年8月设立曲(阜)泗(水)邹县,同年11月曲泗邹县撤销,再度建立曲泗县,仍隶属于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1948年6月曲阜解放,撤销曲泗县,恢复曲阜县建制,仍属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同年8月改称鲁中南行政区第四专区,1949年8月改称为鲁中南行政区尼山专区)。  1950年5月属滕县专区。1953年7月属济宁专区(1967年改称济宁地区)。1958年12月滋阳县撤销,其行政区域并入曲阜县,县机关迁驻兖州。1961年10月析原滋阳县行政区域,设兖州县;曲阜县机关则从兖州迁驻曲阜城关。1983年8月曲阜县属济宁市。1986年6月撤销曲阜县,设立曲阜市(县级),隶属不变。  ○第五辑兖州市  县级市。位于济宁市北部。津浦铁路西侧。东邻曲阜市,南接邹城市,西与任城区、汶上县毗连,北界宁阳县。面积648平方公里。人口59.5万。辖鼓楼、永安2个街道办事处,大安、新驿、颜店、王因、新兖、谷村、漕河、黄屯、兴隆庄9镇和小孟乡。市人民政府驻兖州镇。  春秋为鲁国负瑕邑、乘丘邑地。秦置瑕丘县,属薛郡。西汉属山阳郡;又置樊县,据今县西南境,治 城,属东平国。东汉元和元年(公元84年)樊县改属任城国。西晋省瑕丘县入高平国南平阳县(今邹城市),晋末废樊县。南朝宋元嘉13年(436年)兖州治邹山,又寄治彭城。20年省兖州,各郡分属徐州、冀州。30年6月复置兖州,治瑕丘城,兖州之名始与今地相合。隋开皇13年(593年)复置瑕丘县,仍为兖州治所,大业后为鲁郡治。唐复为兖州治。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改瑕丘县为瑕县,属袭庆府。金改瑕县为嵫阳县,因境内嵫山得名,属兖州。明成化7年(1471年)改为滋阳县,为兖州府治。清因之。  1913年废府制,滋阳县属岱南道(翌年改称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废道,直隶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4年10月,抗日民主政权于兖州和济宁两县边区设立兖济县,属鲁南行政区第二专区。1946年4月兖济县改称滋阳县,属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1948年7月13日兖州解放,同日,以兖州城及西关和东关建立兖州市(专区级),直隶于鲁中南行政区。同年12月撤销兖州市,其辖区并入滋阳县。该县属鲁中南第四专区。1949年8月属鲁中南行政区尼山专区,专署驻滋阳县城。  1950年属滕县专区。1953年属济宁专区。1958年12月撤销滋阳县,并入曲阜县。1961年10月原滋阳县行政区域析出,设立兖州县。1967年济宁专区改称济宁地区,隶属关系不变。1983年属济宁市。1992年8月撤销兖州县,设立兖州市(县级)。  ○第六辑邹城市  县级市。位于济宁市东南部。东邻平邑县,南界枣庄市山亭区、滕州市,西与微山县、任城区接壤,北与兖州市、曲阜市、泗水县毗连。面积1619平方公里,人口109.5万。辖钢山、千泉、凫山3个街道办事处,香城、城前、大束、中心店、平阳寺、太平、北宿、唐村、石墙、峄山、看庄、张庄、田黄、郭里14个镇。  西周属邾国,邾都在今邹城东北。春秋鲁文公13年(公元前614年)邾都迁至绎(今邹城东南11公里峄山之阳纪王城),其北为鲁平阳邑(即今邹城镇)。战国“邾”音转为邹,战国末为楚国所灭。秦于故邾都置驺县,(一说西汉高后时置驺县),又于平阳邑地置平阳县,皆属薛郡。西汉驺县属鲁国,平阳县改名为南平阳,属山阳郡。莽新一度改驺县为驺亭;东汉复名驺县,仍属鲁国。西晋南平阳县属高平郡。南朝宋复名邹县,属鲁郡,而南平阳改称平阳县,属高平郡。北齐废平阳县入邹县,徙邹县入治平阳城,自此邹城之名与今地相合。隋邹县仍属鲁郡。唐因之。北宋熙宁5年(1072年)邹县省为镇,其地并入仙源县,元丰7年(1084年)复置,属袭庆府。金、元属滕州。元至正14年(1354年)改属济宁府兖州。明属兖州府,清因之。  1913年属岱南道(1914年改称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39年8月中共邹(县)西县委于邹县西境建立邹县抗日民主政府,亦称兖济邹鱼(台)县政府。同年12月于邹县东境建立邹东办事处(县级)。1940年1月邹县(西)与邹东合并,仍称邹县,隶属于中共山东分局第一区党委第三地委的政府工作部,同年7月隶属于中共鲁南区第一地委政府工作部。1941年1月于邹(县)西、滕(县)西一带设立湖东办事处(县级),中共鲁南第一地委,同年7月撤销。同年8月属鲁南区第一行署(专区级)。同年10月,因形势恶化,邹县抗日民主政府撤销。1944年5月于邹县、滕县边区设邹滕边办事处,属鲁南第一行署。同年7月重建邹县抗日民主政府,仍属鲁南区第一行署。同年秋鲁南区第一行署改称鲁南区第一专署,隶属关系不变。1944年8月在原湖东办事处辖区基础上设立凫山县,属鲁南行政区第二专区。1946年4月撤销凫山县,其原属邹县的四个区复归邹县。同年10月恢复凫山县建制。1947年8月于曲阜、泗水、邹县边区设立曲泗邹民主政府,属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同年11月曲泗邹边区县撤销。1948年8月邹县属鲁中南行政区第四专区(1949年8月邹县属鲁中南尼山专区)。  1950年5月属滕县专区。1953年7月属济宁专区(1967年改称济宁地区)。1956年3月撤销凫山县,其北部划归邹县。1983年8月属济宁市。1992年10月撤销邹县,改置邹城市(县级)。  ○第七辑汶上县  位于济宁市北部。东邻宁阳县、兖州市,南接任城区,西与嘉祥县、梁山县毗连,北与东平县、肥城市相接。面积877平方公里。人口72.1万。辖汶上、南站、南旺、寅寺、郭楼、苑庄、康驿、次邱8镇,杨店、军屯、白石、郭仓、义桥、刘楼6乡。县人民政府驻汶上镇。  春秋为鲁中都邑(今县西南20公里)、桃邑(今县东北21公里南陶村附近)地。战国齐置平陆邑。秦属薛郡。西汉置东平陆县,治殷密城,属东平国。南朝宋改名平陆县,属东平郡,又于县西境置平原县,于故中都置乐平县,属阳平郡。北齐徙平原县离境,省平陆县入乐平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乐平为平陆,属兖州,大业二年(606年)兖州改为鲁郡。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为中都县,移于今治,贞元十四年(789年)改属郓州。北宋属东平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改为汶阳县,泰和八年(1208年)将汶阳县更名为汶上县,因境内有汶水得名,属东平府。元属东平路。明属兖州府东平州。清属兖州府。  1913年属岱南道(1914年改称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36年8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39年6月抗日民主政权于汶上东北部设立汶东办事处,初隶泰西行政委员会(1939年10月至年底),1940年初属鲁西行政区泰西专区;1940年6月汶(上)东办事处正式改称汶东县抗日民主政府,汶东县隶属不变。1939年11月建立汶上县(汶西)抗日民主政府,初属鲁西行政区第二专区(运西专区),1941年7月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二专区。同年9月因形势恶化,汶上县抗日民主政府转移,至1943年2月重建汶上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晋冀鲁豫第十七专区(1944年8月改称冀鲁豫行政区第八专区)。1946年2月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二专区。同年11月改属冀鲁豫第七专区。1948年8月转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七专区(1949年7月改称泰西专区)。  1950年5月属泰安专区。1953年7月划归济宁专区。1956年2月济宁县第五(南旺)区、第六(刘楼)区划归汶上县。1967年济宁专区改称济宁地区,隶属关系不变。1983年8月划归泰安地区。1985年3月转属济宁市。  ○第八辑泗水县  位于济宁市东部,泗河上游,兖石铁路两侧。东邻平邑县,南与邹城市接壤,西与曲阜市毗连,北界宁阳县、新泰市。面积1070平方公里。人口58.8万。辖泗水、泉林、星村、柘沟、金庄、泗张、杨柳、中册、苗馆9镇,高峪、大黄沟、马家庄、南陈、踅庄、圣水峪6乡。县人民政府驻泗水镇。春秋为鲁国之虚 邑(今泗水镇)、六邑(今泗水镇东21公里卞桥村)及蔑邑(今卞桥南)、 邑地。西汉于卞邑置卞县,属鲁国,东汉因之。三国魏属鲁郡。北魏废卞县,其地入汶阳县、鲁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汶阳县于卞县古城置泗水县,以泗水河得名,泗水其源四道,因以为名(一说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改卞县为泗水县。)。泗水县领原卞县地,属兖州,大业二年(606年)属鲁郡。唐属兖州。北宋初属兖州,政和八年(1118年)兖州升为袭庆府,泗水县仍属之。金属兖州。元至元2年(1265年)废入曲阜县,次年复置,属济宁府。明、清属兖州府。  1913年属岱南道(1914年改称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1938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一说1936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38年属第十五行政督察区。此据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新县制讲授大纲》及张玉法《抗战时期山东省的行政督察专员》一文。)。1942年2月抗日民主政权于泗水北境建立泗北办事处(县级),属鲁南区第一行署;同年10月撤销。1943年8月在泰安、泗水、宁阳3县边区设立泰泗宁县,属鲁中行政区第三专区。1945年10月泰泗宁县撤销,其辖区一部分划归泗水县,其他分别划入泰安、宁阳和曲阜。同年同月建立曲(阜)泗(水)县,属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1946年4月撤销曲泗县,分别建立泗水县和曲阜县。泗水县仍属鲁南第一专区。1947年8月设立曲(阜)泗(水)邹(县)县,同年11月撤销曲泗邹县,设立曲泗县,亦属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1948年6月撤销曲泗县,其所辖泗水北部的三个区仍划归泗水县,泗水县依旧属鲁南第一专区(1948年8月改称鲁中南行政区第四专区,1949年8月改称鲁中南行政区尼山专区)。1950年5月属泰安专区。1956年2月划归济宁专区。1983年8月改属泰安地区。1985年3月转属济宁市。  ○第九辑微山县  位于济宁市南部。东邻枣庄市薛城区、滕州市,西南与江苏省铜山县、沛县为界,西与鱼台县相望,北与济宁市任城区、邹城市接壤。面积1780平方公里,其中南四湖(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的面积1209平方公里,约占全县面积的70%。人口67万。辖夏镇、韩庄、欢城、南阳、傅村、留庄、鲁桥7镇,微山岛、两城、马坡、张楼、高楼、西平、赵庙7乡。县人民政府驻夏镇。  该县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增设的县份。1953年8月政务院批准以微山、昭阳、独山、南阳等南四湖湖区为基础,以湖内纯渔村及沿湖半渔村为管辖范围设立微山县,其行政区域为江苏省沛县所属王楼等15个村,山东省嘉祥县所属孙庄等33个村,鱼台县的王口等75个村,凫山县的马口等42个村及鲁村、南阳两个镇,薛城县的南门外等69个村及夏镇,峄县的前寨等16个村及韩庄镇、黄山岛,总计250个村、4个镇、1个岛,县机关设在夏镇;县因境内有微山和微山湖而得名,属济宁专区。  1956年3月凫山县撤销,该县沿湖3个区的6个乡划归微山县;薛城县撤销,其西部划归微山县。与此同时,微山县北部的岗头、望 划归滕县。同年7月微山县韩庄区所属马山乡的东马山、西马山、东陇子、西陇子、徐庄、东楼、北局子,厉湾乡的大厉家湾(含另一小村)、东厉家湾、姚山子,石楼乡的南石楼、北石楼、小石楼,以及黄山岛上的孙家庄、蒋家庄、李家庄、厉家庄、陈家庄、后李庄、西马山,套里岛上的祖套、王套、杨套等25个村,总计35个村划归江苏省徐州市,微山湖湖面统由山东省微山县管理。1958年12月撤销济宁县,其部分辖区划归微山县。同年冬滕县的 城、殷庄两个公社69个自然村划入微山县。1967年济宁专区改称济宁地区。  1983年8月撤销济宁地区,置济宁市,微山县隶属始终未变。1984年8月江苏省沛县所属杨堂、孙村、东明村、西平村、六营、曹庄、王庄、大挖工庄、赵楼、赵庙、张庄、侣楼、庞孟庄、中挖工庄等14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微山县。  ○第十辑鱼台县  位于济宁市南部。东濒独山湖,南邻江苏省沛县、丰县,西与金乡县接壤,北隔万福河与任城区为界。面积654平方公里。人口43.9万。辖谷亭、清河、鱼城、王鲁、张黄、王庙、李阁7镇,老寨、唐马、罗屯3乡。县人民政府驻谷亭镇。春秋为鲁唐邑(在今谷亭镇西南)地。战国宋方与邑地。秦置方与县,治所在今谷亭镇北8公里古城集,属薛郡。汉、三国魏均属山阳郡。晋属高平国。南朝宋、北魏属高平郡。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方与县,属彭城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属金州,次年改属戴州,贞观十七年(643年)戴州废,方与县属兖州,宝应元年(762年)以城北有鲁公观鱼台,改名为鱼台县。唐元和四年(809年)移县治于黄台,即今谷亭镇西10公里之旧城,县属兖州,元和十四年(819年)改属徐州,不久复属兖州。北宋、金属单州。元属济宁路济州。清属兖州府,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移治于董家店,即今鱼城镇,三十九年(1774年)后属济宁直隶州。  1913年属岱南道(1914年更名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废道,直隶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38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1939年7月始建鱼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受中共苏鲁豫区湖边地委领导。1940年7月鱼台县属苏鲁豫边区湖西专区。1942年12月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专区。1943年5月于金乡、济宁、鱼台3县毗连地区建立金济鱼抗日办事处(县级);同年8月析鱼台南部三个区、丰县北部五个区,设立丰鱼县,金济鱼与丰鱼两个县级政区均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专区。1944年9月撤销丰鱼和金济鱼两个县级行政单位,恢复鱼台县建制,属晋冀鲁豫边区冀鲁豫行政区第十一专区(1946年2月改称冀鲁豫第三专区)。1949年8月属平原省湖西专区。  1952年11月随湖西专区划归山东省。1953年7月属济宁专区。1956年3月撤销鱼台县,并入金乡县。1964年7月析金乡县之于城、李阁、王庙、老寨、谷亭、王鲁、相里、罗屯8处公社复置鱼台县,县机关驻谷亭,仍属济宁专区(1967年改称济宁地区)。1983年8月属济宁市。  ○第十一辑金乡县  位于济宁市西南部。东邻鱼台县,东南与江苏省丰县为界,南与单县接壤,西与成武县、巨野县毗连,北接嘉祥县、任城区。面积885平方公里。人口59.9万。辖金乡、羊山、胡集、鸡黍、霄云、鱼山、马庙、司马、王丕9镇,卜集、高河、化雨、兴隆4乡。县人民政府驻金乡镇。  春秋为宋缗邑。秦置东缗县,治金乡镇,属砀郡。西汉属山阳郡。东汉于县北境别置金乡县,治所在今嘉祥县南阿城铺,金乡之名始见,以治所近金乡山得名,属山阳郡。西晋废东缗县。南朝宋金乡县属高平郡。北魏徙金乡县治于原东缗县城,县名始于今地相合,仍属高平郡。隋属济阴郡,开皇十六年(596年)分置昌邑县,大业初并入金乡县。唐武德四年(621年)于金乡县置金州,领金乡、方与2县,次年改金州为戴州;仍析金乡置昌邑县,八年省入金乡。贞观十七年(643年)废戴州,金乡、方与县皆属兖州。北宋、金属济州。元属济宁路。明属兖州府。清初属兖州府,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改属济宁直隶州。  1913年属岱南道(1914年更名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废道,直隶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38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1940年3月始建金乡县抗日民主政府,初属中央苏鲁豫区湖边地委。同年7月属苏鲁豫边区湖西专区。1942年12月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专区。同月于金乡和巨野毗邻地区建立金巨抗日办事处(县级);1943年6月在金巨抗日办事处辖区基础上,正式建立金巨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巨(野)南五县联合办事处管辖。1943年5月建立金(乡)济(宁)鱼(台)抗日办事处;同年7月金乡县撤销;同年同月在金乡南部和单县东北部一带建立金(乡)曹(芳)县;金巨、金济鱼、金曹3县均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专区。1944年8月于金乡、嘉祥、济宁3县邻接地区建立金嘉济抗日办事处(县级);同年9月金济鱼抗日办事处撤销;同年10月金嘉济抗日办事处撤销;这时金巨、金曹均属冀鲁豫第十一专区。  1945年9月撤销金(乡)曹(芳)县,以其所辖区域和析自金(乡)巨(野)县的3区,恢复金乡县建制,亦属冀鲁豫第十一专区。1946年2月金乡、金巨2县均属晋冀鲁豫边区冀鲁豫行政区第三专区。同年3月金巨县撤销,原金乡县辖区,还属金乡。1947年9月于金乡县和巨(野)南县结合部再度建立金巨县,隶属同前。1948年8月金巨县撤销,分别划归金乡和巨南2县。1949年8月金乡县属平原省湖西专区。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随湖西专区划归山东省。1953年7月属济宁专区。1956年3月撤销鱼台县,并入金乡县。1964年7月金乡县之鱼城、李阁、王庙、老寨、谷亭、王鲁、相里、罗屯8处人民公社析出复置鱼台县。1958年12月撤销嘉祥县,一部分划归金乡。1961年10月复置嘉祥县,其原划入金乡部分仍划归嘉祥。1967年济宁专区改称济宁地区,1983年8月撤销济宁地区,改建地专级济宁市,金乡县隶属关系均不变。  ○第十二辑嘉祥县  位于济宁市西部。东邻汶上县、任城区,南接金乡县,西与巨野县、郓城县毗连,北隔郓城新河与梁山县交界。面积1008平方公里。人口75.7万。辖嘉祥、梁宝寺、卧龙山、纸坊、疃里、马村、金屯、大张楼8镇,黄垓、老僧堂、孟姑集、万张、仲山、满硐、马集7乡。县人民政府驻嘉祥镇。  春秋为鲁咸丘、阚邑地。秦置爰戚县,属砀郡。西汉属山阳郡。东汉废爰戚县,置金乡县,其县治在今嘉祥镇南17公里阿城铺,属山阳郡。三国魏因之。西晋属高平国。南朝宋属高平郡。北魏徙金乡县离境,故地分属任城、巨野等县。金皇统七年(1147年)析任城、巨野两县地置嘉祥县,治山口镇(今嘉祥镇西10公里酒庄),因境内有鲁哀公西狩获麟处,而麟为古人传说中吉祥之物,故名嘉祥,属济州。大定十五年(1175年)徙今治。元属济宁路单州。明属兖州府济宁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属济宁直隶州,八年(1730年)属曹州直隶州。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仍属济宁直隶州。  1913年属岱南道(1914年更名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废道直属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44年8月于金乡、嘉祥、济宁3县邻接地区建立金嘉济抗日办事处(县级),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十一专区;同年10月撤销金嘉济抗日办事处,成立嘉祥县抗日民主政府,仍隶属冀鲁豫第十一专区。同年9月于梁山、郓城、汶上和嘉祥4县结合部设立南旺县,属冀鲁豫第八(运西)专区。1946年1月嘉祥属冀鲁豫第七专区;同年3月该专区撤销,嘉祥县改属冀鲁豫第二专区;同年11月属重新建立的冀鲁豫第七专区。1949年8月属平原省湖西专区。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随湖西专区划归山东省。1953年7月属济宁专区,与此同时,南旺县撤销,其行政区域一部分划归嘉祥县。1958年12月嘉祥县撤销,分别划归济宁市和郓城、巨野、金乡3县。1961年10月以原行政区域恢复嘉祥县建制,仍属济宁专区(1967年改称济宁地区)。1983年8月属济宁市。  ○第十三辑梁山县  位于济宁市西北部,京杭运河穿越县境。东邻东平县、汶上县,南接嘉祥县、西接郓城县,北隔黄河与河南省台前县相望。面积962平方公里。人口70.2万。辖梁山、小路口、徐集、韩岗、杨营、拳铺、韩垓、小安山、馆驿9镇,大路口、赵 堆、黑虎庙、寿张集、马营5乡。县人民政府驻梁山镇。  抗日战争爆发前为郓城、汶上、寿张、东平等县地。1941年1月抗日民主政权于郓城、汶上、东平等县的结合部以及寿张县的黄河以南部分置昆山(即梁山)县,属鲁西行政主任公署管辖。同年7月属冀鲁豫第二专区(同年9月改称晋冀鲁豫第十七专区)。1942年7月属晋冀鲁豫行政区第二十三专区(亦称昆张专区)。同年12月属晋冀鲁豫第十七(运西)专区。1944年6月属晋冀鲁豫第十七专署昆(山)张(秋)东(平)汶(上)寿(张)五县办事处(同年12月改为冀象豫第八专署第一办事处)管辖。同年9月于梁山、郓城、汶上、嘉祥四县结合部置南旺县,属冀鲁豫第八(运西)专区。1946年1月属冀鲁豫第七专区。同年3月属冀鲁豫第二专区。同年11月复属冀鲁豫第七专区。1949年8月昆山县改称梁山县,属平原省菏泽专区。  1952年11月随菏泽专区划归山东省。1953年7月撤销南旺县,其中一部分划归梁山县。1989年12月梁山县改属济宁市。  ◎第九类泰安市  ○第一辑泰安市建置沿革  山东省辖市。位于山东省中部。东邻莱芜市、淄博市、临沂市,南与济宁市接壤,西隔黄河与河南省台前县相望,北与济南市毗连。面积7743平方公里。人口537.3万。辖泰山、岱岳2区,新泰、肥城2市,宁阳、东平2县。市人民政府驻泰山区。  西周、春秋为鲁、齐、宿、成阝等国地,战国大部属鲁、小部属齐。秦属济北郡、东郡。西汉置泰山郡,以境内泰山为名。至汉武帝元封初年分博县、嬴县地置奉高县,泰山郡移治奉高(今岱岳区故县村),辖有奉高、博、茬、卢、肥成、虫也(蛇)丘、刚、柴、盖、梁父、东平阳、南武阳、莱芜、钜平、嬴、牟、蒙阴、华、宁阳、乘丘、富阳、桃山、桃乡、式24个县。北齐改泰山郡为东平郡。  隋开皇初省东平郡,县属鲁郡。唐初改鲁郡为兖州,武德五年(622年)由兖州分置东泰州,辖博城、梁父、嬴、肥城、岱六个县,贞观元年(627年)省东泰州入兖州。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封泰山,改博城县为乾封县。北宋开宝五年(972年)乾封县移治岱岳镇(今泰安市区),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乾封县为奉符县。  金天会十四年(1136年)以故泰山郡腹地置泰安军,“泰安”之名始此,取泰山安四海之意。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泰安军为泰安州,仍治奉符县。明初泰安州降为三级政区,属济南府,州治奉符县省入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泰安州升为直隶州,辖新泰、莱芜、长清3县。雍正二十年(1734年)济南府肥城县来属,长清县还属济南府,次年,泰安州升为泰安府,增置泰安县为府治,降东平直隶州为东平州,东平州及其原所属之东阿、平阴2县属泰安府。  1913年废府,今泰安市辖区分属于岱北、岱南、济西3道(1914年依次分别更名为济南道、济宁道、东临道)。1925年宁阳属兖济道,其他均属泰安道。1928年废道,各县直属于省。1936年8月设立国民党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肥城、东平、宁阳3县属之。1938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设立第十二行政督察区,泰安、新泰属之。  1939年10月中共成立泰西行政委员会,宁阳、肥城、东平、泰安(西)等县属之。同年底建立泰西专区,属鲁西行政区。1940年4月在1939年9月成立的泰(安)莱(芜)历(城)章(丘)淄(川)博(山)新(泰)七县行政联合办事处的基础上设立泰山专区,泰安、新泰等县属之。1941年7月泰西专区属冀鲁豫行政区。1941年9月于原泰山区南部泰(安)莱(芜)公路以南、滋(阳)临(沂)公路以北、津浦铁路以东、沂蒙山区以西设立泰南区行政联合办事处,1944年初以该办事处辖区建立泰南专区,泰安(南部)、新甫(析莱南与新泰各一部所置的新县)、泰宁、新泰等县属之。泰山、泰南两专区均属鲁中行政区。1945年10月泰南专区撤销,新泰、泰宁等县划归沂蒙专区,泰安(南部)、新甫划归泰山专区。1948年7月成立鲁中南行政区,泰山、沂蒙、泰西3专区均属之,依序分别为鲁中南第一、第二、第七专区。  1950年5月泰西与泰山两专区合并为泰安专区,泰安、新泰、泰宁(1952年8月更名为徂阳县)、宁阳、肥城、东平等县均属之。1958年6月以泰安县城及其近郊地区设立泰山市,同年12月泰安县撤销,其行政区域并入泰山市,泰山市同时更名为泰安市。同年同月撤销泰安专区,其原属之东平、肥城等县划归聊城专区,泰安市及新泰、宁阳等县划归济南市。1961年7月恢复泰安专区(1967年更名泰安地区)。  1983年8月原济宁地区的汶上、泗水划归泰安地区。1985年3月撤销泰安地区,升泰安市为省辖地级市,下设泰山区、郊区;原泰安地区的宁阳、肥城、东平3县划归泰安市管辖,莱芜、新泰2市由泰安市代管,平阴县划归济南市,汶上、泗水2县划归济宁市。1992年10月肥城撤县设市;同年11月莱芜市升为省辖地级市。至此,泰安市共辖2区、2市、2县。  ○第二辑泰山区  泰安市辖区,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泰安市中部偏北,泰山南麓。东、南、西三面与岱岳区毗连,北与济南市历城区、长清县接壤。面积347平方公里。人口57.7万。辖岱庙、财源、泰前3个街道办事处,省庄、邱家店2个镇,徐家楼、上高、大津口3乡。  秦为济北郡博阳县治。汉、三国魏、晋均属泰山郡博县。隋属鲁郡博城县。唐初属东泰州博城县,武(则天)周长安元年(701年)博城县改称乾封县(《新唐书》和《旧唐书》之《地理志》作乾封元年改博城为乾封。本志据成书于新、旧唐书之前的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亦采《元和郡县图志》之说。)。北宋开宝五年(972年)乾封县徙治岱岳镇(今泰安市区),为县治之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为奉符县,属兖州。金先后为泰安军、泰安州治。明奉符县省入泰安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泰安州为泰安府,并置泰安县为府,府、县同治于此。  该区1985年建“区”之前为泰安县北境之一部分,并为县治所。1913年属岱北道(次年更名济南道)。1925年置泰安道,为道治。1928年4月国民党北伐军占领济南,北洋军阀山东省政府随军阀张宗昌的溃逃而寿终正寝,5月3日日本侵略军制造骇人听闻的济南惨案,11日日军侵占济南,6月1日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于泰安成立,今泰山区系省政府驻地;同年废除道制,泰安县直隶于省。1929年5月省政府由泰安迁回济南。1938年泰安县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1940年2月建立泰安县抗日民主政权,属泰山区行政专员公署,今泰山区境为其辖区。1941年初于泰安泰(安)新(泰)公路以北地区置泰北县,1943年11月改为泰历(城)县,今泰山区部分属之。1945年10月泰历县撤销,其中原泰安县部分与泰安县(南部)合并,恢复泰安县原行政区划,属泰山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48年7月改为鲁中南行政区第一专区),今泰山区为专署及县政府驻地。  1958年6月以泰安县城及其近郊地区置泰山市,仍属泰安专区;同年12月12日撤销泰安专区,改属济南市;旋于同月29日撤销泰安县,并入泰山市,泰山市同时更名为泰安市。1961年7月恢复泰安专区,泰安市复属之,并为专署机关驻地。1963年3月撤销泰安市,恢复泰安县,以原市行政区域为该县行政区域,隶属关系不变。1982年1月再度撤县置市,属泰安地区。1985年3月泰安市升为省辖地级市,原泰安市市区部分改置泰山区。  ○第三辑岱岳区  泰安市辖区。位于泰安市中部偏北,泰山以南,大汶河以北,泰安市区周围。面积1720平方公里。人口94万。辖粥店、天平2个街道办事处,山口、黄前、范镇、山角峪、徂徕、北集坡、良庄、大汶口、满庄、祝阳、房村、马庄、夏张、道朗14镇,下港、化马湾2乡。区人民政府驻粥店街道办事处粥店村西侧。  秦置博阳县,属济北郡,县治在今旧县村。西汉改为博县,又置奉高县,治今故县村,同属泰山郡。东汉、三国魏、晋因之。隋开皇六年(586年)改奉高县为岱山县,十六年改博县为汶阳县,旋改称博城县,属兖州。大业二业(606年)兖州改称鲁郡,岱山县省入博城县。唐贞观元年(627年)梁父县、嬴县省入博城县,长安元年(701年)改博城县为乾封县,属兖州(详泰山区注。)。北宋开宝五年(972年)乾封县治移至岱岳镇(今泰安市区)。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乾封县改称奉符县。金天会十四年(1136年)于奉符县设泰安军,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改设泰安州。元因之。明洪武初奉符县省入泰安州,州属济南府。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泰安州为府,并增设泰安县,此为泰安名县之始。今郊区即为泰安县地。  1913年泰安县属岱北道(翌年改称济南道)。1925年属泰安道。1928年道废,直属于省。1928年6月至1929年5月期间,泰安县一度为国民党山东省政府驻地。1938年泰安县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40年2月在1938年8月建立的泰安东部人民抗日武装联防办事处行政区域的基础上,建立泰安县抗日民主政权,隶属于泰山区行政专员公署。1939年10月在同年7月于西部第二、三、八、九、十等区建立的泰安(西)县各区联合办事处的基础上组建泰安(西)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于泰西专区,1942年12月后属泰运专区。1941年1月在泰安县泰(安)新(泰)公路以北地区置泰北行署(县级),属泰山专区。1943年1月撤销泰北县,于泰安北部历城县南部的毗连地区置泰历县,属鲁中区泰山专区。1940年8月在1938年6月于泰安、宁阳边区建立的泰宁边区人民自治委员会(共产党实际领导的“灰色政权”)辖区的基础上建立八路军驻泰宁边区办事处,初隶泰山专区,1941年9月改属泰南行政联合办事处;1942年2月撤销泰宁边区办事处,建立泰宁县,隶属未变。1943年8月于泰安、泗水、宁阳边区建立泰泗宁县,属鲁中行政区第三(泰南)专区;1945年10月撤销泰泗宁县,尧山、东庄两区划归泰宁县,柘沟、百顶、山佥河3区划归曲泗县;这时的泰宁县属鲁中行政区第二(沂蒙)专区。  1945年10月撤销泰历县,长城岭以南地区划归泰安县;泰安县徂徕山以南之天宝、徂阳、汶口等区划归泰宁县;这时泰南专区撤销,泰安县改属泰山专区。1946年7月泰安(西)县正式改称泰西县,仍属泰西专区;1949年6月撤销泰西县,除第一、二、三区划归肥城县外,其余悉归泰安县。  1950年5月泰山、沂蒙、泰西等专区撤销,泰安县、泰宁县均改属新成立的泰安地区,泰安县为专署驻地。1952年8月泰宁县更名为徂阳县,1956年3月撤销徂阳县,其东部西柳、柴城、天宝3区及楼德镇划归新泰县,西南部东庄、磁窑、南驿3区划归宁阳县,北部临汶、西遥、西住、良庄4区及汶口镇划归泰安县。1958年6月析泰安镇(城区及近郊)置泰山市,同年12月撤销泰安县并入泰山市,泰山市同时更名为泰安市。时泰安专区撤销,泰安市隶属于济南市。1961年7月泰安专区恢复,泰安市为专署机关驻地。1963年3月撤市复县,以原泰安市行政区域为泰安县行政区域。1967年泰安专区改称泰安地区,隶属关系不变。1982年1月再度撤县置市。1985年3月泰安市升为地级市,原县级泰安市之市区3个街道办事处和近郊5个乡镇置泰山区,其余16个办事处共10个镇、71个乡置郊区。迄1998年共辖16镇3乡。2000年4月,经民政部批复同意,泰安市郊区更名为岱岳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泰山区升平街迁至粥店街道办事处粥店村西侧。  ○第四辑新泰市  县级市。位于泰安市东南部,蒙山北麓,大汶河上游。东邻沂源县、蒙阴县,南接平邑县、泗水县,西与泰安市岱岳区、宁阳县毗连,北与莱芜市交界。面积1946平方公里。人口133万。辖市中、新汶2个街道办事处,翟镇、果都、羊流、汶南、西周、西张庄、大东庄、谷里、石莱、放城、沈家庄、龙廷20镇,北师店、旧关、木厂峪、岳家庄、敖山阴5乡。市人民政府驻市中街道办事处。  春秋属鲁国平阳邑。西汉置东平阳县,属泰山郡。东汉省入南城县(今属费县地)。三国魏复置,属泰山郡。西晋泰始中羊祜上表,改东平阳县为新泰县,以北枕新甫、西瞻岱岳,取新甫泰山首字得名,属泰山郡,后改属东安郡。北齐蒙阴县并入,属琅邪郡。北魏有两个新泰县,一为今境内之新泰,属北徐州东泰山郡;一为今蒙阴、平邑境之新泰县,属南青州东安郡。隋初整肃郡县,仅有原北徐州之新泰县,属莒州,大业二年(606年)莒州废,新泰县属沂州;原南青州之新泰县于开皇四年(584年)改称东安县,旋改为沂水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莒州于沂水县,新泰县属之。贞观八年(634年)省莒州,新泰县仍属沂州。北宋因之。金属泰安州。元省入莱芜县,后复置。清初属泰安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属泰安府。  1913年属岱北道(次年改称济南道)。1925年属泰安道。1928年道废直属于省。1938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1939年10月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初属泰(安)莱(芜)历(城)章(丘)淄(川)博(山)新(泰)七县行政联合办事处。1940年4月后属泰山区行政专员公署管辖。1941年9月因抗日斗争形势严峻,撤销新泰县,其东部的龙廷、北师、岙山、城关4区与蒙阴县北部的野店、高都、大崮、黄庄、张庄、寨子6区合并置新蒙县,汶河以南的五、六两区划归泰宁县,西部的第二、三、四区与莱南县合并置新甫县;该3县均属泰南区行政联合办事处管辖。1942年初新甫县转属泰山专区,1943年1月复属泰南区行政联合办事处。1943年8月撤销新蒙县,其东部的6个区划归蒙阴县,西北部的4个区与中共新(泰)西工委辖区(未建政权)合并置新泰县,仍属泰南区行政联合办事处。1944年初泰南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改为泰南区行政专员公署,隶属关系一仍其旧。同年7月新甫县部分辖区并入新泰县。1945年10月泰南专区撤销,新泰、泰宁等县转属鲁中行政区第二(沂蒙)专区,原新甫县则改属泰山专区。这时的新泰县基本恢复了抗战前的行政区划。1949年6月新泰县改属泰山专区。  1950年5月属泰山、泰西两专区合并建立的泰安专区。1956年3月撤销徂阳县(1952年8月泰宁县更名徂阳县),其东部西柳、柴城、天宝3区及楼德镇划归新泰县。1958年12月泰安专区撤销,新泰县改属济南市。1960年3月析新泰县孙村公社及汶南、城关、宫里3公社各一部置新汶市(县级),市机关驻孙村,属济南市管辖。1961年7月泰安专区(1967年改称泰安地区)恢复,新泰县和新汶市均属之。1983年8月撤销新汶市、新泰县,二者合并置新泰市,隶属不变。1985年3月泰安地区撤销、泰安市升为地级市,新泰市由泰安市代管。  ○第五辑肥城市  县级市。位于泰安市西北部,泰山西麓,南濒大汶河。东邻泰安市岱岳区,南隔大汶河与宁阳县、汶上县相望,西与东平县、平阴县毗连,北与长清县接壤。面积1263平方公里。人口96万。辖新城街道办事处和老城、王瓜店、湖屯、石横、安驾庄、边院、汶阳、湖泉、王庄、安临站、孙伯、马家埠、边村13镇,仪阳、东陆房2乡。市人民政府驻新城。  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称“肥子国”(肥城以此得名),又有隧国。西汉置肥成县,治今老城,于故隧国地置蛇丘县,据南境,同属泰山郡,东汉省肥成县,蛇丘县改属济北国。三国魏复置肥城县,西晋又省。南朝宋徙济北郡治于肥城县故城,北魏复置肥城县,孝昌三年(527年)置东济北郡,治此。北齐郡废、省蛇丘县,存肥城县。后周置肥城郡,隋开皇初废肥城郡,肥城县属济北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属东泰州。贞观元年(627年)东泰州省入兖州,肥城县省入博城县、平阴县。北宋为兖州奉符县(唐博县)、郓州平阴县地。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于平阴县率镇寨东北15里肥城旧城复置肥城县,属济宁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属济南府。清属泰安府。  1913年属岱北道(次年改称济南道)。1925年属泰安道。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1938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并为专署驻地。1939年10月建立肥城县抗日民主政权,初属泰西行政委员会。1940年属鲁西行政区泰西专区。1941年7月属晋冀鲁豫第十六(泰西)专区。1942年12月属晋冀鲁豫第十六(泰运)专区。1944年6月属冀鲁豫和冀南两行政区合并后成立的冀鲁豫行政区第一专区。1945年10月原冀鲁豫与冀南两行政区重新分立,肥城仍属冀鲁豫第一(泰运)专区。1948年7月属山东省鲁中南行政区第七(泰西)专区。  1950年5月属泰安专区。1958年12月泰安专区撤销,改属聊城专区。1961年7月属复置的泰安专区(1967年改称泰安地区)。1985年3月属泰安市。1992年8月撤销肥城县,设立肥城市。  ○第六辑宁阳县  位于泰安市南部,大汶河南岸。东邻新泰市,南与泗水县、曲阜市、兖州市接壤,西与汶上县毗连,北隔大汶河与肥城市、泰安市岱岳区相望。面积1125平方公里。人口80万。辖宁阳、东疏、伏山、 城、磁窑、南驿、华丰、葛石、泗店、白马、茅庄、蒋集、石集13镇,西疏、鹤山、王卞、乡饮、灵山、东庄、崔解7乡。县人民政府驻宁阳镇。  商为 邑。西周、春秋为 国地。战国入齐。西汉置宁阳县(治今古城),因在宁山之南而得名;又置桃山县(治今石碣集)、刚县(治今 城里村)等县,同属泰山郡。东汉废桃山县、宁阳县、刚县属东平国。西晋废宁阳县。北齐废刚县,移侨平原县于宁阳县古城北(即今治)。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因此县与德州平原县同名,以县东南二十里有龚丘城,遂改为龚丘县,属兖州(后称鲁郡)。唐属兖州。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改称龚县,属袭庆府。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以避讳复名宁阳县,属兖州。元至元2年(1256年)省入嵫阳县,大德元年(1297年)复置,属济宁路兖州。明属兖州府。清因之。  1913年属岱南道(1914年更名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废道制直属于省。1936年8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39年9月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属泰西行政委员会管辖。1940年署鲁西行政区泰西专区。1941年7月属晋冀鲁豫边区第十六(泰西)专区。1942年2月于泰安、宁阳边区建立泰宁县,1943年8月于泰安、泗水、宁阳边区建立泰泗宁县,均属泰南区行政联合办事处,1944年初属泰南专区。1942年12月晋冀鲁豫边区第十六(泰西)和第十九(运东)两专区合并为晋冀鲁豫第十六(泰运)专区,宁阳仍属之;1944年属冀鲁豫和冀南两行政区合并后成立的冀鲁豫行政区第一(泰运)专区。1946年泰运专区析为泰西、运东两个专区,泰西排序为冀鲁豫第一专区,宁阳县属之。1948年7月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七专区(1949年7月改称泰西专区)。  1950年5月属泰安专区。1967年泰安专区改为泰安地区。1985年改为泰安市,隶属不变。  ○第七辑东平县  位于泰安市西部,汶河下游。东邻肥城市,南接汶上县、梁山县,北与平阴县毗连,西北隔黄河与东阿县、阳谷县、河南省台前县相望。面积1342平方公里。人口76.6万。辖东平、州城、沙河站、彭集、老湖、斑鸠店、银山、水河、须城9镇,旧县、梯门、大羊、张河桥、接山、新湖、戴庙、商老庄、大安山9乡。县人民政府驻东平镇。  西周为须句及宿国地。春秋须句并入鲁,宿并入齐。战国皆属齐地,后为无盐邑。秦置须昌(今埠子坡村)、无盐(今无盐村)等县,同属薛郡。西汉初属梁国,景帝中元6年(公元前144年)析置济东国,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改为大河郡。甘露2年(公元前52年)改为东平国,名取《禹贡》“东原底平”之意,治无盐县,章县、富成县属之。东汉因之。西晋东平国徙治须昌(故属东郡),南朝宋改为东平郡。北齐东平郡、无盐县俱废,须昌县徙治无盐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徙须昌县还旧治,于原无盐县地改置宿城县,同属郓州,后改称东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称郓州,贞观八年(634年)郓州自郓城移治须昌县,同年省宿城入须昌;景龙三年(709年)复析须昌置宿城县(此据《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对宿城县省废年份未予确指,并称“景云三年12月分须昌置宿城县。”按:唐睿宗“景云”年号总计使用不足两年,《新唐书》“景云三年”云云,显误。另,《续山东考古录》作景龙元年,未详何据,或系刊刻之误。)。贞元四年(788年)改宿城县为东平县,移入州城。太和四年(830年)改为天平县,六年省入须昌县。五代唐改须昌县为须城县。  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河决郓州王陵埽,侵迫州城,遂移须城至今州城镇,郓州治所随迁。庆历二年(1042年)于郓州置京东西洛安抚使,宣和元年(1119年)郓州升为东平府。  元至元九年(1272年)改为东平路。朱元璋吴元年(1367年)复为东平府,明洪武七年(1374年)降为东平州,属济宁府,州治须城县省入东平州。十八年(1385年)改属兖州府。清初东平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降东平直隶州为东平州,属泰安府。  1913年属济西道(翌年改称东临道)。1925年属泰安道。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1936年8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39年9月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属泰西专区(1940年鲁西行政主任公署成立后,为鲁西行政区第一专区)。1940年8月县境西及西南部大部析归昆山县。1941年7月属晋冀鲁豫第十六(泰西)专区。1942年7月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八专区(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三专区),同年12月该专区撤销,东平划属冀鲁豫第二(运西)专区。1944年5月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八(运西)专区。1946年1月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七专区。1948年7月改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七专区(1949年7月改称泰西专区)。  1950年5月属泰安专区。1958年12月撤销平阴县,并入东平县。1960年3月撤销东平县,复置平阴县,原东平县之东阿、接山、夏沟、兰花店、孝直、大羊、平阴、城关、水河等9处人民公社划归平阴,原东平之彭集公社及须城公社的东部划归汶上县,这时的平阴县初隶于济南市,同年4月改属菏泽专区。1962年1月复置东平县,以原东平县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属泰安专区(1967年改称泰安地区)。1985年属泰安市。  ◎第十类威海市  ○第一辑威海市建置沿革  山东省辖市。位于山东省东部,胶东半岛东端,东、北、南三面濒临黄海,西与烟台市毗连。面积5436平方公里。人口245.8万。辖环翠区和文登、荣成、乳山3个市。市人民政府驻环翠区。  春秋为莱国地。后齐国灭莱,为齐东莱地。秦属齐郡(后属胶东郡) 县地。西汉为东牟县、不夜县、昌阳县地,东汉为昌阳县地,属青州东莱郡。晋为东莱国牟平县地。北齐天统四年(568年)置文登县后历隋、唐、五代、金、元皆属文登县、牟平县地。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析文登县辛汪、都三里,置威海卫,寓“威镇东海”之意,属登州府。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卫复归文登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根据《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威海卫及附近海面被英国强租。  中华民国建立后,废府存道,1912年暂沿清制,属登莱青胶道;今威海市所辖1区3市为文登、荣城县地,西南境(今乳山市)部分地属宁海州(1913年2月改宁海县、1914年1月改牟平县)和海阳县地,威海卫租借地仍为英国占领。1913年属胶东道。1925年属东海道。1928年废除道制,各县直属于省。  1930年10月1日中国政府收回威海卫,置威海卫行政区,直隶于国民政府行政院。1937年文登、荣成等县均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威海卫、各县城及重要据点长期被日本侵略军占领。  中国共产党根据斗争形势的发展先后在今境内各地建立了一些县级抗日民主政权,并于1940年9月成立了东海专区,该专区隶属于胶东行政区(1941年2月成立胶东行政联合办事处;1942年7月该办事处撤销,成立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1944年4月改称胶东行政公署)。1940年4月、6月、8月分别成立了荣成县、文登县抗日民主政府和威海卫行政办事处。1941年3月析牟平、海阳、文登3县各一部置牟海县,1945年1月改为乳山县。1941年12月将文登县析为文东、文西2县,1945年1月文东县改称文登县,文西县改为昆嵛县。以上各县均属胶东行政区东海专区。1945年8月设威海市(专区级),属胶东行政区;1947年7月降为县级市,属东海专区。1945年9月自荣成县析置石岛特区,1946年11月改为石岛市,均属东海专区。  1950年5月撤销石岛市,并入荣成县;撤销威海市,改置威海县;同时撤销胶东行政区及其所辖东海等各专区,威海、荣成、文登、昆嵛、乳山等县均改属新成立的文登专区。1951年3月撤销威海县复置威海市(县级),1954年10月升为省辖市,既受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又受文登专署督导。1954年4月析文登、荣成2县各一部置石岛县,属文登专区。1956年2月文登专区撤销,并入莱阳专区。同年3月,撤销昆嵛县,分别划归文登县和牟平县;撤销石岛县,并入荣成县。1958年10月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隶属关系不变。同年12月,撤销乳山县,分别划归文登、海阳2县和烟台市,1961年10月复置乳山县,仍属烟台专区。1967年烟台专区改称烟台地区,1983年撤销烟台专区,设立烟台市(地区级),隶属关系仍旧。  1987年6月威海市升为地级市,荣成、文登、乳山3县和在原县级威海市行政区设置的环翠区属之。1988年10月,撤销文登县,设立文登市;11月撤销荣成县,设置荣成市;1993年7月撤销乳山县,设立乳山市。隶属关系均不变。  ○第二辑环翠区  威海市辖区。在市境北部,北临黄海,东与荣成市接壤,南与文登市毗连。面积731平方公里,人口49.6万。辖环翠楼、鲸园、竹岛、刘公岛、蒿泊5个街道办事处,孙家疃、张村、羊亭、崮山、温泉、初村、草庙子、桥头、泊于9镇。  明洪武31年(1398年)析文登县地置威海卫,清雍正13年(1735年)裁卫复归文登县。清光绪二十四年5月13日(1898年7月1日)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订租威海卫专条》,强行租占“刘公岛并在威海湾之群岛,及威海全湾沿岸以内之十英里地方”。初由英国海军总司令兼理,1899年,转归英国陆军部管辖。1900年设威海卫行政长官署,直属英国殖民部。其间威海卫城以内的行政主权仍归中国,由文登县管辖(《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规定:“威海城内驻扎之中国官员,仍可在城内各司其事,惟不得与(英国)保卫租地之武备有所妨碍”。)。  1930年10月1日,中国政府收回威海卫,将英国原租占区域连同威海卫城设置威海卫行政区,直隶于国民政府行政院。1938年3月被日本侵略军占领。1940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威海卫行政办事处(县级),隶属于东海专区。1945年8月威海卫解放,设威海卫市(专区级),属胶东行政区。1947年7月降为县级市,属胶东行政区东海专区。  1950年5月,撤销威海市,改置威海县,属文登专区。1951年3月复置威海市(县级),仍属文登专区。1954年10月升为省辖市,由文登专署督导。1956年2月,文登专区撤销,转归莱阳专区督导。1958年12月复改为专区辖市,属烟台专区(1967年改称烟台地区)。1983年改为省辖市(县级);同年8月烟台地区撤销,改置烟台市(地区级),仍属之。1987年6月威海市升为地级市,以原县级威海市的行政区域置环翠区。  ○第三辑荣成市  县级市。位于威海市东部,山东省东端。东、南、北三面濒临黄海,西与环翠区、文登市毗连。面积1392平方公里。人口68.3万。辖崖头、成山卫、埠柳、靖海、人和、石岛、滕家、上庄、俚岛、寻山、马道、黄山、邱家、王连、东山、宁津、夏庄、崖西、崂山、大疃、荫子、港西22镇。市人民政府驻崖头镇。  春秋属莱国,战国为齐国朝 地。秦先后为齐郡、胶东郡之 县地。西汉置不夜县,治所在今柳埠镇不夜村,属东莱郡。东汉废入昌阳县。三国魏、晋为昌阳县地,南朝宋属牟平县。北齐至隋、唐、宋、元皆为文登县地。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于文登朝阳都、云光都置成山、靖海两卫及宁津千户所。成化年间置寻山千户所。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裁寻山所,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成山卫、宁津所,析文登县地置荣成县,以境内荣成山(又名成山)得名,治今成山卫镇,属登州府。  1913年废府、州,属胶东道。1925年属东海道。1928年废道,直隶于省。1937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40年4月成立荣成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9月东海专区成立,属之。1945年9月析置石岛特区,1946年11月改为石岛市,与荣成县同属胶东行政区东海专区。  1950年5月撤销石岛市,并入荣成县。1954年4月,析文登县第十、十二2区,荣成县第十一、十二、十五3个区,设立石岛县,县机关驻石岛镇,属文登专区。1956年2月属莱阳专区,同年3月撤销石岛县,并入荣成县。1958年10月属烟台专区(1967年改称烟台地区)。1983年8月烟台地区撤销,改置地区级烟台市,隶属关系不变。1987年6月划归新设立的地区级威海市。1988年11月,撤销荣成县,设立荣成市(县级)。  ○第四辑文登市  县级市。位于威海市中部,南濒南海。东邻荣成市,西与乳山市、烟台市牟平区接壤,北与环翠区毗连。面积1645平方公里。人口66.7万。辖双龙街道办事处,宋村、埠口、汪疃、文城、大水泊、泽头、高村、葛家、侯家、小观、铺集、晒字、苘山、米山、界石、北郊、泽库、天福山、张家产、文登营、口子21镇。市人民政府驻文城镇。  春秋为莱子国地,战国入齐,秦先后为齐郡、胶东郡之 县地。西汉置昌阳县,治在今文城西南15公里宋村镇东,昌阳河北岸,属东莱郡。西晋初废,地入长广县。晋元康八年(298年)复由长广县析置昌阳县于今莱阳境,故昌阳地随属。北魏于昌阳东置观阳县,属东牟郡。北齐天统四年(568年)析观阳、牟平2县地置文登县,治今文城镇,以城东文登山得名,属长广郡。  隋开皇3年(583年)长广郡废,文登县改属莱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登州,治于文登县,六年又置清阳、廓定2县,同属登州,贞观元年(627年)登州和清阳、廓定2县俱废,地入文登县。如意元年(692年)置登州于牟平,文登县属之。金、元属宁海州。明初属莱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属登州府宁海州。清属登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县东境析出置荣成县。  1913年废府、州,属胶东道。1925年属东海道。1928年废道制,直属于省。1937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40年6月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同年9月东海专区成立,属之。1941年3月析县南境与牟平、海阳2县各一部设立牟海行政区(县级,是为乳山县之前身),属东海专区。1941年12月,文登县析为文东、文西2县,文西县初未成立县政府,其行政由东海专署兼理,1941年8月始建文西行署(县级)。1945年1月,文东县改称文登县,文西县改为昆嵛县,仍均属胶东行政区东海专区。  1950年5月东海专区撤销,2县属新成立的文登专区,文登县机关驻大水泊,昆嵛县驻汪疃镇,文登县为专署驻地。1956年2月,随着文登专区的撤销,2县改属莱阳专区。同年3月撤销昆嵛县,东部划归文登县,西北部划归牟平县。1958年10月属烟台专区(1967年改称烟台地区)。1983年8月,烟台专区撤销,设立地区有烟台市,隶属关系不变。1987年6月转属新设立的地区级威海市。1988年10月,撤销文登县,设立文登市(县级)。1994年6月初村、草庙子2镇划归威海市环翠区。  ○第五辑乳山市  县级市。位于威海市西部。南濒黄海。东邻文登市,西与海阳县接壤,北与烟台市牟平区毗连。面积1668平方公里。人口61.2万。辖夏村、乳山口、育黎、崖子、午极、南黄、冯家、海阳所、大孤山、下初、乳山寨、诸往、白沙滩、徐家、城北、马石店16镇。市人民政府驻夏村镇。  春秋为莱子国地,战国入齐。秦为 县地。西汉于境内置育黎县,治所在今育黎镇西南4公里之城阴村南。东汉育黎县废,地入东牟县。南北朝属牟平县。隋为文登县地。唐以后均为牟平县地。明属宁海州,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在县南境置海阳守御千户所(今海阳所镇)以备倭。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后为宁海州和海阳县地。  中华民国时期分别为牟平、海阳、文登3县地。1941年3月8日共产党领导的胶东行政联合办事处析牟平县原第八、九、十区全部,第六区的崖子、崮头镇、二海乡(前、后垂柳村除外),第七区的午极镇、人信、永和乡共464个村和海阳县的原第三区(夏村)全部、第二区(留格庄)的  、界河两乡以及文登县南境一部置牟海行政区(县级),属胶东行政联合办事处东海专区。1945年1月,牟海县改名为乳山县,以境内之大乳山得名,仍隶属于胶东行政区东海专区,县机关驻夏村。  1950年5月属文登专区。1956年2月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12月撤销乳山县,原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文登、海阳2县和烟台市。1961年10月以撤销前的行政区域复置乳山县,属烟台专区(1961年改称烟台地区)。1983年8月属烟台市。1987年6月威海市为地级市,乳山县转属之。1993年7月撤销乳山县,设立乳山市(县级)。  ◎第十一类日照市  ○第一辑日照市建置沿革  山东省辖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东濒黄海,南与江苏省赣榆县接壤,西靠临沂市,北与潍坊市、青岛市毗连。面积5310平方公平里。人口273.8万。辖东港区和五莲县、莒县,市人民政府驻东港区。  西周至战国前期,日照市境大致属莒国。鲁哀公22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后,日照地一度属越国。楚简王元年(公元前431年)楚国灭莒,又归楚国。秦灭六国后于市境西北置莒县(今同),属琅邪郡。西汉元帝时又置昆山县(治所在今五莲县)。西汉莒县属城阳国,为城阳国治,市境东部始置海曲县(治所在今日照市东港区)、东莞县(今莒县东莞镇),属琅邪郡。公元17年,海曲县被吕母起义攻破。东汉废城阳国,改海曲县为西海县,与莒县、东莞县同属琅邪国。三国魏,废西海县入莒县,属城阳郡。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由琅邪郡析置东莞郡(治在今莒县东莞镇);复置城阳郡于莒县(今莒县城)。刘宋时废城阳郡,东莞郡辖东莞、莒、诸三县。北魏仍置东莞郡,又于今市东境置梁乡县(治所在今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北齐废梁乡县入莒县,属南青州义塘郡,后改属东安郡。  隋为莒县地,属琅邪郡。唐及五代北境属诸城县,南境仍属莒县,属河南道密州。北宋元 二年(1087年)始置日照镇,“以濒海日出处故名”(据明嘉靖《青州府志》),属莒县;次年由莒县析出,入胶西县,属京东东路密州。金初于莒县置城阳军,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城阳州,二十四年(1184年)更名为莒州,同时日照镇升为日照县。莒州辖莒、日照、沂水3县。元仍为莒州,辖莒、沂水、日照、蒙阴4县,属益都路。明洪武初将莒县省入莒州,辖沂水、日照2县。洪武十七年(1384年)为防倭寇于日照城南90里设安东卫,下设前、后、左、右、中五所(一说弘治三年(1490年)置安东卫。)。清沿明制,雍正八年(1730年)升莒州为直隶州,领沂水、日照、蒙阴3县;十二年改属沂州府。乾隆七年(1742年)安东卫并入日照县。  1913年今东港区即日照县属胶东道,莒县属岱南道(1914年更名济宁道),五莲县分属莒县、日照、诸城3县。1925年日照、莒县均属琅琊道。1928年道废,各县直属于省。1936年8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0年3月,日照、莒县先后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初属中共鲁东南地委领导,1941年1月属莒日临(沂)赣(榆)四县联合办事处(旋改称滨海各县行政联合办事处)。同年同月析莒县南部为莒南、莒中两县、均属该办事处管辖。同年8月日照、莒南、莒中等县属新设立的滨海专区。1942年8月析置莒北县、日(照)北县,均属滨海专区第一(滨北)行政区。1944年6月日照、莒中2县属滨海专区第三(滨中)行政区(1945年4月改称滨海行政区第三专区)。  1945年9月撤销日北县,高泽区划归诸城县,洪凝、街头、五莲、户部等4区划归同年同月设置的藏马县,其余划归日照县。藏马县系由诸胶县、诸城县及原日北县各一部析置,初属滨海行政区滨北专区,旋改属滨海行政区滨中专区。同年10月莒北县招贤、绪密等6区划归莒中县,同时改莒中县为莒县,亦属滨中专区。滨海第三(滨中)专区撤销,莒县直属滨海行政区,日照划归第二(滨南)专区,藏马划归第一(滨北)专区,同年7月藏马随同滨北专区划归胶东行政区。1947年5月析诸城南部、藏马县西部地区置五莲县,属胶东滨北专区。1948年7月日照、莒县属鲁中南行政区第六专区(1949年7月改称鲁中南行政区滨海专区)。  1950年1月撤销莒北县,东部3个区划归五莲县。同年5月鲁中南、胶东等大行政区撤销,专区调整合并,日照、莒县改属沂水专区,五莲改属胶州专区。1953年7月日照划归胶州专区,莒县改属临沂专区。1956年2月日照属临沂专区,五莲属昌潍专区。同年3月撤销藏马县,其西南部划归五莲县。1983年8月五莲属潍坊市。1985年3月撤销日照县,以原日照县和石臼港办事处辖区设立日照市(县级),仍属临沂地区。  1989年6月日照市升为省辖地级市,行政区域不变。1992年12月以原日照市行政区域设立东港区,同时将潍坊市的五莲县、临沂地区的莒县划归日照市。1993年7月析东港区南境设立岚山办事处(县级),作为日照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第二辑东港区  日照市辖区。位于日照市南部。东濒黄海,南接江苏省赣榆县,西靠莒南县、莒县,北与五莲县、胶南县毗连。面积1915平方公里。人口113.6万。辖石臼、日照、岚山、奎山、安东卫、秦楼6个街道办事处,两城、涛雒、碑廓、巨峰、三庄、黄墩、河山、高兴、后村、西湖、陈疃、南湖12镇,虎山、前三岛2乡。区人民政府驻海曲中路。  西周为莒子国地。春秋为纪鄣邑(今日照南部安东卫)地,属莒国。秦为莒县地。西汉莒县析置海曲县(治所在今东港区大古城)、 县,属琅邪郡。西汉末海曲县城毁于吕母义军。东汉废 县,于故海曲、 县地置西海县,属琅邪国。三国魏属青州城阳郡。西晋西海县废,其地并入莒县。北魏永安二年(529年)置梁乡县(今东港区两城镇),属胶州东武郡(郡治遗址在今诸城市)。北齐梁乡县省入莒县。隋、唐均属莒县。北宋元 二年(1087年)置日照镇,属莒县。次年又划归胶西县(今胶州市),属京东东路密州。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改日照镇为日照县,属山东东路莒州;自此而后,日照城历为县署驻地,名称相沿不改。元属益都路莒州。明属青州府莒州,洪武十七年(1384年)为防倭寇于县南90里置安东卫。清沿明制。雍正八年(1730年)改属沂州府。乾隆七年(1742年)将安东卫并入日照县。  1913年属胶东道。1925年属琅琊道。1928年废道,直隶于省。1936年8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40年3月成立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初属中共鲁东南地委领导,1941年1月属莒日(照)临(沂)赣(榆)四县联合办事处(不久改称滨海各县行政联合办事处)领导。1941年8月属滨海专区。1943年8月析置日(照)北县,属滨海专区滨北行政区。1944年6月日照属滨海专区第三(滨中)行政区(亦称滨中行政区,1945年4月改为滨海行政区第三专区)。  1945年9月撤销日北县,1个区并入诸城,4个区并入藏马县,其余划归日照。1946年4月日照属滨海行政区第二(滨南)专区。1948年7月属鲁中南行政区第六专区(1949年7月改称鲁中南滨海专区)。  1950年5月属沂水专区。1953年7月改属胶州专区。1956年2月属临沂专区。1985年3月撤销日照县,以原日照县和石臼港办事处行政区域设立日照市(县级),仍属临沂地区。1989年6月日照市升为地级市,由省直辖,行政区域不变。1992年12月,日照市设立东港区,以原县级日照市行政区域为该区行政区域。1993年7月析区南境设岚办事处(县级),为日照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第三辑五莲县  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日照市北部。东邻胶南市,南接东港区,西与莒县毗连,北与诸城市交界。面积1443平方公里。人口51.1万。辖洪凝、高泽、许孟、街头、潮河、汪湖、于里、中至、叩官9镇,松柏、户部、石场3乡。县人民政府驻洪凝镇。  西汉为折泉、昆山县地,属琅邪郡。东汉2县俱废,其地分属莒、东海、诸、海曲等县。后经历代增省、改名,归属多变,沿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为诸城之三、四区、莒县之二、三、四区、日照之三区地。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分属于诸城、日照、莒县、莒北、日北、诸莒边、藏马等县。1943年秋建立日(照)北、莒(县)北和诸城3县抗日民主政府,五莲地区的街头、洪凝、高泽等区属日北县,石场、中至、管帅等3区属莒北县,仁里、户部等属诸城。该3县均属滨海专区第一(滨北)行政区。同年10月在莒北和诸城两县边区设诸莒边县,五莲地区西北部的防城等地属该县。1945年9月,撤销日北县,该县原辖之高泽区划归诸城,洪凝、街头、五莲、户部等区划归新设之藏马县,藏马县初属滨海第一(滨北)专区,旋改属滨海行政区第三(滨中)专区,1946年5月,滨中专区撤销,藏马仍属滨北专区。同年7月随滨北专区划归胶东行政区。1947年5月析诸城南部、藏马县西部地区,置一新县,因境内有五莲山,故名五莲县,属胶东行政区滨北专区,下辖高泽、仁里、洪凝、街头、五莲、户部、常山等7区(1948年秋新设松柏区)。  1950年1月撤销莒北县,东部3个区划归五莲县。同年5月滨北专区撤销,五莲属胶州专区。1956年2月胶州专区撤销,五莲转属昌潍专区,同年3月撤销藏马县,其西南部划归五莲县。1967年7月属昌潍地区。1983年8月属潍坊市。1992年12月改属日照市。  ○第四辑莒县  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日照市西部。东邻日照市东港区、五莲县,南接莒南县,西北与沂南县、沂水县毗连,北与诸城市交界。面积1952平方公里。人口109.1万。辖城阳、阎庄、招贤、夏庄、浮来山、刘家官庄、长岭、小店、陵阳、店子集、中楼、龙山、峤山、安庄、东莞15镇,寨里河、桑园、洛河、 山、库山、果庄6乡。县人民政府驻城阳镇。  商、西周为莒国地(一说商为姑幕国地)。春秋为莒国都,南有向国(后灭于莒国)。战国楚简王元年(公元前431年)楚灭莒,遂为楚地。秦置莒县,为琅邪郡治。西汉文帝2年(公元前178年)封刘章为城阳王,琅邪郡改置城阳国,以莒县为国都。又别置新山、高广、高阳等县。东汉建武年间省城阳国,并省新山、高广、高阳3县入莒县,属琅邪国。魏晋之际废海曲县,部分地划入,为城阳郡治。南朝宋、北魏为东莞郡治。北齐废东莞郡,莒县属琅邪郡。隋因之。唐武德五年(622年)于莒县置莒州,贞观八年(634年)废莒州,莒县改属密州。北宋因之。金初于莒县置城阳军,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城阳州,二十四年改名为莒州,莒县为莒州治。元因之。明初省莒县入莒州,属青州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莒州升为直隶州,辖蒙阴、沂水、日照3县;十二年(1734年)莒州直隶州降为莒州,原所领3县均属沂州府。  1913年属岱南道(翌年更名济宁道)。1925年属琅琊道。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1936年8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40年3月建立莒县抗日民主政府,初属中共鲁东南地委领导。同年5月在南境莒县抗日民主政府莒南行署(县级),1941年1月将莒南以浔河为界析置莒中、莒南两县,莒中设行署(县级),两县均属莒日(照)临(沂)赣(榆)四县联合办事处管辖。同年8月属滨海专区。1942年8月莒中行署正式改为莒中县抗日民主政府。1943年8月析莒县北部、诸城县西南部置莒北县,属滨海专区第一(滨北)行政区(1950年5月撤销,并入诸城、五莲2县)。1943年9月于莒、临(沂)边区设莒临县,属滨海专区,1944年6月属滨海专区第三(滨中)行政区。1945年9月莒临县撤销,其中一部分划归莒中县。同年10月,莒北县的招贤、绪密、崮山、大石头、桑园、石场等6区划归莒中县,同时将莒中县改为莒县,属滨海行政区第三(滨中)专区。1946年4月莒县直属滨海行政区。1948年7月属鲁中南行政区第六(滨海)专区。1949年8月将莒沂边和沂北县合并为莒沂县,属鲁中南行政区沂蒙专区。  1950年5月莒县、莒沂县均属沂水专区。1953年7月属临沂专区,莒沂县撤销,分别并入莒县、沂水、沂源3县。1967年临沂专区改称临沂地区,隶属不变。1992年12月划归日照市。  ◎第十二类莱芜市  ○第一辑莱芜市建置沿革  山东省辖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东麓,鲁山西麓。东邻淄博市博山区、沂源县,南接新泰市,西与泰安市郊区毗连,北与章丘市交界。面积2239平方公里。人口121.9万。辖莱城、钢城两个区。市人民政府驻莱城区。  春秋为牟国及齐国嬴邑、平州邑地。泰置嬴县(治今城子县村),属济北郡。西汉置牟县(治今赵家泉村),又于牟县东北(今淄博市博山区境)置莱芜县(莱芜县之得名,诸说不一。《水经注》称“淄水经莱芜谷,旧说齐灵公灭莱,莱民流播此谷,邑落荒芜,故曰莱芜”。现代学者王献唐不同意此说,斥之为“望文生义”。他从古文字学及部族史的视角提出“莱芜”来自于“来”、“牟”二字。来字古义为小麦(相传小麦之种自天而来,故曰“来”),牟字古义为大麦。原始种来的部族自称其麦(小麦)曰“来”;种大麦的是牟族人,故以其族名称大麦为“牟”。古音牟与芜相近,故“牟”转写为“芜”。今莱芜及其周边地区是来、牟二族聚处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因此而有莱芜之名(详参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山东古国考》)。王氏之说亦系推论,最初设县时“莱芜”之本义尚无确考。),均属泰山郡。东汉仍为泰山郡嬴县、牟县、莱芜县地,三国魏、晋因之。南朝宋废莱芜县,地入牟县。北魏徙嬴县于其西南境(今莱芜城东北24公里之文字村)。北齐废牟县入博城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博城置牟城县,大业初省入嬴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废嬴县,地入博城县,长安四年(704年)于北魏嬴县故城复置莱芜县,元和十五年(820年)省入乾封县,太和元年(827年)复置,属兖州。北宋属京东西路袭庆府。金徙今治,改属泰安州。元、明因之。清属泰安府。  1913年属岱北道(次年更名为济南道)。1925年属泰安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38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并曾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  1939年8月建立莱芜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泰(安)莱(芜)历(城)章(丘)淄(川)博(山)新(泰)七县行政联合办事处管辖,1940年4月属泰山专区。1941年5月为适应抗日斗争形势,析为3县,泰莱公路以北、博莱公路以西的西北部称莱芜(北);东北部设莱东行署(县级),1942年8月莱东及其与博山县的一部分毗邻地区合并建立博莱县,1944年7月恢复原莱东建制,名为莱东县;汶河以南的南部地区与新泰县一部分于1941年5月合并设立莱南行署(县级),同年9月改称新甫县。以上3县除新甫县于1942年12月划归泰南区行政联合办事处管辖外,均属泰山专区。1945年10月莱芜(北)、莱东、新甫3县合并,恢复莱芜县,仍属泰山专区(1948年7月改称鲁中南行政区第一专区)。  1950年5月属泰安专区。1958年12月属济南市。1961年复属泰安专区(1967年改称泰安地区)。1983年8月撤销莱芜县,设省辖县级莱芜市,由泰安地区代管,1985年8月由地级泰安市代管。1990年8月设立莱芜市钢城办事处(副县级),其行政区域为莱芜市的颜庄镇、城子坡镇、里辛乡和原新泰市的寨子乡、原沂源县的黄庄镇等共5个乡镇。1992年11月升原县级莱芜市为地级市,设莱城区、钢城区。  ○第二辑莱城区  莱芜市辖区。位于莱芜市北部。东邻淄博市博山区、沂源县,南接钢城区、新泰市,西与泰安市郊区毗连,北与章丘市交界。面积1910平方公里。人口98.9万。辖凤城、高庄、张家洼3个街道办事处,羊里、方下、口镇、茶业口、牛泉、雪野、苗山、大王庄、辛庄、杨庄、寨里11镇及和庄乡。  1992年11月莱芜市升为地级市,以原莱芜市境的大部分地区,即北、西部设置莱城区。  ○第三辑钢城区  莱芜市辖区。位于莱芜市东南部。东邻沂源县,南与新泰市毗连,西北与莱城区接壤。面积329平方公里。人口23万,辖城子坡街道办事处,颜庄、黄庄、里辛3个镇。  1990年8月始设莱芜市钢城办事处(副县级),以莱芜钢铁厂周围的5个乡镇,即莱芜市的颜庄镇、城子坡镇、里辛乡,原新泰市的寨子乡和原沂源县的黄庄镇为其行政区域。1992年11月莱芜市升为地级市,原钢城办事处升为钢城区。  ◎第十三类临沂市  ○第一辑临沂市建置沿革  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毗邻,北与潍坊市、淄博市相连,东接日照市,西部自北向南分别与泰安、济宁、枣庄3市交界。面积17186平方公里。人口?995.4?万。辖河东、罗庄、兰山3区和郯城、苍山、莒南、沂水、蒙阴、平邑、费县、沂南、临沭9县。市人民政府驻兰山区。  今市境西周时分属鲁、莒、郯、 、 、颛臾等诸侯国。春秋时分属鲁国和莒国。战国时属齐国、楚国。秦属琅邪郡、郯郡和薛郡。西汉分属琅邪郡、东海郡、泰山郡和城阳国。东汉承西汉制,建置略有改动,琅邪郡改为琅邪国,徙都于开阳(今临沂城)。三国魏为琅邪国、东海国、东莞郡、城阳郡地。西晋仍分属东海郡、琅邪国、东莞郡、城阳郡。北魏置北徐州、南青州,分设琅邪郡、东海郡、兰陵郡、郯郡、东莞郡、东安郡。北齐承北魏制,改东海郡为北海郡,废东莞郡。北周时将北徐州改称沂州,南青州改称莒州,北海郡复称东海郡,同时于郡名之上冠以州名,如沂州琅邪郡、邳州郯郡、海州东海郡、莒州东安郡。  隋大部为沂州(琅邪郡)地,小部属泗州(下邳郡)、海州(东海郡)。唐分属河南道沂州(琅邪郡)、密州(高密郡),另有部分地区属海州(东海郡)。北宋分属京东东路的沂州、密州和淮南东路的海州。金属沂州和莒州。元仍分属沂州和莒州。明分属兖州府沂州和青州府莒州。清初沿明制,雍正十二年(1734年)后皆属沂州府。  1913年废沂州府,属岱南道(次年更名为济宁道)。1925年全省改四道为11道,今临沂市辖区属琅琊道,道治临沂县。1928年废道制,各县直隶于省。1936年8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其专员公署驻临沂县(抗日战争爆发后曾驻沂水等地)。  抗日战争期间,该区系中共领导创建的著名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共山东省委、中共苏鲁豫边区省委、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最早的省级人民政权——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简称“战工会”,1940年8月成立。1943年8月改为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简称“政委会”。1945年8月13日正式成立山东省政府)均在这一地区活动。  今市辖区当时分属鲁中、鲁南、滨海3个行政区(省与专区之间的行政区划单位)及其所辖若干个专区。1939年这一地区相继产生了临(沂)郯(城)费峄四县边区联合办事处、费县联合办事处、北沂蒙联防办事处、南沂蒙联防办事处等4个半政权性质的抗日民主行政机构,其辖区均为县级。  1940年上半年先后建立了郯城县(1月)、费县(2月)、临沂县(3月)、沂水县(3月)、沂南县政府行署(3月)、莒县(3月)、日照(3月)等县抗日民主政府,这时尚未设立专区一级的行政区,各县分属中共尼山特委(费县等)、鲁南特委(临沂等)、鲁东南特委(莒县、沂水、日照等)。1940年6月建立鲁南专区(相当于省与通常意义上专区之间的行政区),此后在鲁南专区之下陆续设置了几个专区级的政区,其行政机构称行署,同年7月设立鲁南第一行政区(专区级,不久改为鲁南第三行政区,同年底撤销),临沂、郯城等县属之。  1940年下半年先后建立蒙阴(7月)、费北(8月,初称行署)、费南(9月)等县抗日民主政府,蒙阴属沂蒙专区(专区设立前属中共鲁中区党委),费北属中共鲁中区党委领导,费南属鲁南专区。1941年1月成立莒日(照)临(沂)、?赣(榆)?四县联合办事处,不久改称滨海各县行政联合办事处,该办事处为专区级行政机构。在该四县联办成立的同时,莒县南部以浔河为界析置莒南、莒中2县;同月于费县东北部设费东行署(县级);同年2月于临沂县东南部设立?临东县;?日照、莒南、莒中、临东均隶属滨海各县行政联合办事处;费东县属鲁中行政区第二(沂蒙)专区。同年6月?临东县?改为沭水县。同年8月将滨海各县联办辖区正式设立滨海专区,仍辖日照、莒南、莒中、沭水4县。同年同月,将原于1940年1月建立的郯东北第一办事处(当年7月?改为郯马?办事处)辖区改为临沭县,属鲁南专区第四行?政区。?  1942年4月鲁中行政区第五专区与鲁南专区第四行政区合并,称滨海专区,下辖日照、莒南、莒中、沭水、临沭和江苏省的赣榆、海陵等7县。同年12月于沂南、莒中2县毗邻地区设沂东县,属鲁中第二专区。1943年1月八路军115师攻克郯城,再度建立郯城县,同年9月将1942年9月设立的莒临(沂)边办事处辖区改为莒临边县,两县均属滨海专区。同年10月滨海专区第二(滨南)行政区成立,辖郯城、沭水、临沭等县。1943年冬于莒、沂两县边区设立莒沂县,属鲁中行政区第二专区。1944年1月析费县南部置温河县,费南县改称费县,同年2月将临郯费峄四(县)边(区)县改为赵 县,3县均属鲁南专区第一行政区。同年8月临沂、赵 等县属鲁南行政区第三专区。同年5月析沂水县八区、临朐县八区、蒙阴县八区置沂源县,同年6月于沂水、临沂两县边区设立沂临边县,沂源、沂临边县均属鲁中行政区第二专区。同年7月沂源县改属新设立的鲁中行政区第五(鲁山)专区。1944年6月滨海专区设立第三(亦称滨中)行政区,下辖日照、莒南、莒中、莒临及芦山、赣榆等县。1945年4月滨海专区改为滨海行政区,原辖之第一、二、三行政区依次改为第一、二、三专区。同年8月鲁中第五(鲁山)专区撤销,沂源县复属鲁中第二(沂蒙)专区。同年10月莒中县改为莒县,隶属不变;费北与费东2县合并为蒙山县,属鲁中第二专区。  1946年5月滨海区第三(滨中)专区撤销,日照县划归第二(滨南)专区,莒县、莒南2县直属于滨海行政区。同年7月滨海行政区改为专区,直隶于山东省政府,原滨海行政区第一(滨北)专区划归胶东区,第二(滨南)专区撤销,此时的滨海专区辖莒县、莒南、日照、临沂、临沭、郯城及原属江苏省的竹庭(赣榆)、东海(海陵)等8县。1947年10月于临沂西部置临西县,属滨海专区,1948年2月改属鲁南行政区第三专区。同年7月滨海专区改为鲁中南行政区第六专区。鲁南行政区第三专区改为鲁中南行政区第五专区。  1949年7月莒沂、沂北2县合并,仍称莒沂县;撤销沂东县,其辖区分别划入沂水和沂南2县。同月鲁中南第六专区改称鲁中南滨海专区。第二专区改称沂蒙专区,第五专区改称台枣专区。滨海专区辖区基本未变,沂蒙专区辖沂水、沂南、莒沂、沂源、蒙山、蒙阴等县,今临沂市辖区属于台枣专区的有费县、苍山、赵 、兰陵等县。  1950年5月鲁中南行政区及沂蒙、滨海、台枣等专区撤销,合并建立临沂、沂水等专区。沂水专区辖沂水、蒙山、日照、莒县、沂源、沂南、莒南、莒沂、蒙阴等县,专署机关驻沂水;临沂专区辖苍山、临沂、费县、临沭、郯城、兰陵及邳县、赣榆县、新海连市,专署机关驻临沂。平邑县属滕县专区。1951年6月以原东海(海陵)县行政区域复置东海县,属临沂专区。1952年3月撤销蒙山县,分别划归平邑和费县。同年11月临沂专区所辖之新海连市及赣榆、邳县、东海4县市划归江苏省。1953年7月撤销沂水专区,该专区所辖之日照县划归胶州专区,沂水、沂南、沂源、蒙阴、莒沂、莒县、莒南等7县划归临沂专区;原滕县专区之平邑县划归临沂专区。同月撤销莒沂县,分别划归沂水、莒县、沂源3县;撤销兰陵县,其原属江苏省及山东省突出的部分地区划归江苏省,其余分别划归苍山和峄县。  1956年2月日照县划归临沂专区。同年3月撤销临沭县,其北部入莒南,南部入郯城,西部入临沂。1958年12月撤销临沂县,以其原辖区设立临沂市;撤销沂南县,分别划归沂水、蒙阴、莒县和临沂市。1961年9月恢复沂南、临沭2县,以其撤销前的行政区域为现行政区域,仍属临沂专区。1963年3月撤销临沂市,以其原辖区恢复临沂县。1967年7月临沂专区更名为临沂地区。1983年8月撤销临沂县,恢复临沂市。1984年撤销日照县,设立日照市。1989年6月日照市自临沂地区划出,升为省辖地级市。同年12月沂源县划归淄博市。1992年12月莒县划归日照市。1994年2月撤销临沂地区,以其行政区域设立省辖地级临沂市,同时撤销县级临沂市,将其辖区析置兰山、罗庄、河东3个区。  原县级临沂市西周为 国及鲁国之启阳邑、祝丘邑、中丘邑(中丘,一说在今沂南县境)地。春秋鲁昭公时 国入鲁,故全为鲁国地。战国后期为楚国地。西汉置开阳县,又于开阳县北置临沂县,2县并属东海郡。东汉均属琅邪国,开阳为琅邪国都。三国魏、晋仍属琅邪国(郡),开阳仍为郡国治所。南朝刘宋省开阳、临沂入即丘,即丘为琅邪郡治。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即丘复置临沂县。大业二年(606年)省即丘入临沂,临沂为沂州琅邪郡治所。唐武德四年(621年)分临沂置兰山、临沭、昌乐3县,其中兰山、临沭县城遗址分别在今郯城和临沭县境。六年(623年)该3县又省入临沂。临沂仍为沂州(后改为琅邪郡)治所。宋大体沿袭唐制。金为山东东路沂州治所。元为益都路沂州治。明洪武元年(1368年)将州治临沂县省入沂州,属济宁府,五年(1372年)属济南府,七年改属青州府,十八年(1385年)转属兖州府。清初沿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沂州升为直隶州,十二年(1734年)升为沂州府,同时以州衙所在地置兰山县,以为府治。  1913年废沂州府,同时改兰山县为临沂县,属岱南道(次年更名济宁道)。1925年全省改4道为11道,临沂县为 琊道治。1928年废道,直属于省。1936年为国民党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地。  1940年3月于西南境设临沂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南专署第一行署领导。同年6月于临(沂)费(县)沂(南)毗邻地区,设立临费沂边联办事处(县级);1941年秋改为沂临边县,属鲁中第二(沂蒙)专区。1941年3月在1939年2月成立的临(沂)郯(城)费(县)峄(县)四县边区联合办事处辖区基础上,正式设立临郯费峄四县边区县,属鲁南专区第三行政区。1941年2月于临沂东境设临东行署(县级),同年6月改为沭水县,隶属于莒(县)日(照)临(沂)赣(榆)四县联合办事处(专署级)。1942年9月在莒县、临沂毗邻地区设莒临边办事处,1943年9月改为莒临县,属滨海专区,1944年6月属滨海行政区第三专区(滨中)。1945年抗战胜利后,将1940年3月建于西南境的临沂县并入赵 县(今为苍山县地),另于其他大部地区置临沂县,为山东省政府驻地,初属滨海行政区第二专区(滨南),1946年7月属滨海专区(1948年7月改称鲁中南行政区第六专区)。1947年10月于临沂县境内沂河以西、 河以南地区即今兰山区的城关、义堂、朱保及罗庄区的册山、傅庄、程庄等乡镇置临西县,属鲁南行政区第三专区;1948年10月临沂城第二次解放,临西县并入临沂县。1949年7月临沂县属滨海专区。1950年5月属临沂专区,并为专署驻地。1958年12月撤销临沂县,设立临沂市,1963年3月废市复县,隶属均不变。1983年9月再度撤销临沂县,设立省辖县级临沂市。1994年12月撤销临沂地区,设立地级临沂市;原县级临沂市撤销,设3个县级区,其西北境为兰山区,临沂市政府驻此;其西南境为罗庄区,沂河以东为河东区。  ○第二辑兰山区、罗庄区与河东区  一、兰山区  临沂市辖区。临沂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临沂市区?西北部。?东隔沂河与河东区相望,西邻费县、苍山县,南接?罗庄区,?北界沂南县。面积650平方公里。人口80.5万。辖兰山、银雀山、金雀山3个街道办事处,白沙埠、义堂、?南坊、?大岭、半程、枣沟头、马厂湖7镇,李官、朱保2乡。  1994年12月临沂市升为地级市,析原县级临沂市西北部置兰山区,因旧兰山县而得名(参本章第一节原县级临沂市沿革)。  二、罗庄区  临沂市辖区。位于市区中部偏南。东与河东区隔沂?河相望,?南与郯城县毗邻,西与苍山县接壤,北与兰山区接界。面积371平方公里。人口41.2万。辖双月湖、罗庄、傅庄、盛庄、汤庄5个街道办事处,册山、西高都2镇和罗西乡。  1994年12月撤销临沂地区,设立地级临沂市,原县级临沂市同时撤销,设立3个县级区,罗庄区即析原县级临沂市西南境所置(参本章第一节原县级临沂市沿革)。  三、河东区  临沂市辖区。位于市区中部。东傍沭河,与莒南县、临沭县隔水相望,南接郯城,西以沂河与兰山、罗庄两区为界,北邻沂南县、莒县。面积728平方公里。人口59.4万。辖九曲、相公、汤头、芝麻墩、梅埠、重沟、汤河、太平、八湖、郑旺10镇,刘店子、凤凰岭2乡。区人民政府驻九曲镇。  1994年12月与临沂地区撤地设市同时,原县级临沂市同时撤销,析置三个县级区,沂河以东部分为河东区(参本章第一节原县级临沂市沿革)。  ○第三辑沂南县  位于临沂市中北部、沂河中游。东与日照市莒县交界,西与蒙阴县相连,北接沂水县,南邻费县和兰山区。面积1774平方公里。人口89.6万。辖界湖、岸堤、青驼、张庄、大庄、苏村、铜井、砖埠、葛沟、辛集、蒲汪、湖头、杨家坡、孙祖、双堠等15镇,马牧池、依汶2乡。县人民政府驻界湖镇。  该县系抗日战争期间新置,历史上为沂水、临沂、莒县、费县等县地。周为阳国及莒国 泉邑地。春秋为齐、鲁地。战国或为楚、或为齐地。秦琅邪郡莒县地。西汉今境大部分属兖州城阳国之东安、阳都、莒县、卢县地,小部分属泰山郡之华县,琅邪郡之新山、魏其,东海郡之临沂、开阳等县地。东汉为东安、阳都、莒县、临沂等县地。三国魏及晋大体同此。南北朝时期,刘宋为发干、莒县、费县等县地,北魏为发干、莒县、即丘、临沂等县地。隋为东莞(先后改东安、沂水)、临沂、莒县、费县等县地。唐为沂水、莒县等县地。五代为沂水等县地。宋、金、元大部为沂水,小部为莒县、临沂、费县等县地。明大部为沂水县地,小部为费县和莒州、沂州直辖地。清今境大部属沂水县,小部属莒州、兰山县、费县,四州、县均属沂州府。  1913年今沂南县境分属于岱南道(翌年更名济宁道)的沂水、莒县、兰山(临沂)、费县。该4县1925年属 琊道,1928年直属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39年至1949年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时期,今境及其周边地区曾先后或同时存在过与之有置废析并关系的10个县或县级行政区划,兹择其要者加以记述。1939年1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以泰石公路为界,划沂水县为北沂蒙和南沂蒙两县;1939年12月设南沂蒙联防办事处,辖原沂水县第五、六、九、十等四个区和蒙阴县之第二、四两区,是为沂南县建县之始。南沂蒙直辖于山东分局。  1940年3月南沂蒙联防办事处改称沂南行署(县级),仍直属山东分局。同年6月原沂水县十区划归新设的临费沂边联县。1941年2月沂南县属鲁中行政区第二(沂蒙)专区。同年3月原蒙阴县四区及二区之南部划归费北县。同年9月官庄区及岸堤、艾山两区之各一部分划归蒙阴县,青石区和崖子区一部分划归费东县。1942年2月峙阳、灵阳2区划入沂水县。同年12月永太区划入新置的沂东县。1943年3月官庄区、高湖区和艾山区一部分复自蒙阴划回沂南。1944年5月沂南行署正式改称沂南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不变。  1945年9月官庄区划入蒙阴县。同年10月月费东县撤销,所辖青石、盆泉两区划归沂南。同年同月沂临县撤销,所辖张庄、河南、青驼、土山、铁山、高里等6区划归沂南县。1948年7月沂南县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二(沂蒙)专区。1949年3月鲁中南行政区第二专区改称鲁中南行政区沂蒙专区,隶属不变。同年7月沂东县撤销,所辖寨西、永太、葛沟、河阳等4区划归沂南。  1950年5月属沂水专区。1953年7月沂水县之五、六、七3个区划入沂南县。同年8月沂南县属临沂专区。1958年11月沂南县被撤销,苏村、铜井、界湖等8个公社、蒲汪、张家哨2公社的大部及孙祖公社之一部划归沂水县,马牧池、岸堤、孟良崮等公社及孙祖公社的大部划归蒙阴县,青驼、葛沟等5公社划归临沂,张家哨、蒲汪2公社的部分村划入莒县。1961年8月以撤销前之沂南县行政区域复置沂南县。仍属临沂专区。1963年1月蒙阴县之营后、东河等3个乡划入沂南。1967年临沂专区改称地区,1994年12月临沂地区撤销,设立地级临沂市,隶属关系均不变。  ○第四辑沂水县  位于临沂市北部,沂山南麓,沂河上中游。北接潍坊市的临朐县和安丘、诸城市,南连沂南县,东与日照市的莒县相邻,西与蒙阴及淄博市的沂源县交界。面积2435平方公里。人口111.6万。辖沂水、四十里堡、许家湖、高桥、杨庄、马站、沙沟、诸葛、夏蔚、崔家峪、姚店子、黄山铺、高庄、?13镇?,道托、富官庄、圈里、泉庄、龙家圈、院东头6乡。县人民政府驻沂水镇。  今沂水县境西周时南有根牟、阳等小国,北有浮来邑。春秋初为郓、鄢陵、密、 泉4邑地,分属莒、鲁2国,后皆入鲁。战国属齐,为盖邑地。秦属琅邪郡莒县。西汉置东莞县,治今高桥镇东,属琅邪郡;又别置东安县,属城阳国;另有部分地区为泰山郡盖县、城阳国阳都县地。东汉仍为盖、东莞、东安、阳都四县地,盖县属泰山郡,后3县皆属琅邪国。东汉末年,东莞、东安升为郡,东莞郡治今沂水城。不久东安郡省。三国魏北部为东莞、东安、盖3县,属东莞郡,南部为琅邪国阳都县。晋初4县仍存,元康元年(291年),移东莞郡治莒县。七年(297年)复于今沂水城置东安郡。后东安、阳都2县废。南燕据青州后于东安郡城(今沂水城)置团城镇,因城呈圆形,故名团城。刘宋为盖县、发干县地,属徐州东安郡,此时东莞县已移治今莒县境。北魏属南青州东安郡盖县、发干县地。北齐废盖县并入新泰,同时省发干县。北周改南青州为莒州,州治团城,今县境属莒州东安郡。  隋开皇初废东安郡置东安县,十六年(596年)改东安县为沂水县,因城濒沂水而得名;又别置东安县于古盖县。大业二年(606年)莒州废,2县属琅邪郡。隋末废东安县入沂水县,沂水县境大致定型。唐初,沂水县属莒州,后属河南道沂州琅邪郡。宋属京东东路沂州琅邪郡。金属山东东路莒州。元属益都路莒州。明先后属青州都卫、青州府莒州,后又改属沂州府。清初属沂州府莒州,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改属沂州府。  1913年属岱南道(翌年更名济宁道)。1925年属琅琊道。1928年废道,直属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39年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以泰石公路为界,析沂水为两个县级行政单位:9月于第一、二、三、四、七、八区设立北沂蒙联防办事处,12月于五、六、九、十区及蒙阴的二、四区设立南沂蒙联防办事处。1940年3月于沂水中、北部地区建立沂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同月南沂蒙改称沂南县(初设行署,1944年5月正式改为县政府)。1941年秋于沂水、临沂边区设沂临边县。1942年8月于沂水县北部设沂北行署,原沂水县改称沂中县。同年12月于沂南县永太、良水区,莒中县寨西、城子、黄山等区设沂东行署(县级)。沂南、沂中、沂北、沂东、沂临边各县均属鲁中行政区沂蒙(第二)专区。1943年9月于莒、沂邻接地区设莒沂边办事处(县级),同年冬正式设立莒沂边县。1944年1月莒沂边及沂北县属鲁中行政区沂山(第四)专区。同年5月以原沂水县八区及临朐县八区和蒙阴县八区设立沂源县,时属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管辖。1944年6月沂临边县改称沂临县,1945年9月沂临县撤销。1948年7月沂中、沂东、沂南、沂源均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二专区(1949年7月改称沂蒙专区),沂北、莒沂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三专区。  1949年7月沂东县撤销,城子、英山等5区划归沂水,同年8月沂中县改称沂水县,隶属未变;与此同时,沂北、莒沂2县合并,仍称莒沂县。因原属专区撤销,沂北、莒沂2县改属鲁中南行政区沂蒙专区。1950年5月沂水、莒沂属沂水专区,沂水为专署驻地。1953年7月沂水专区撤销,沂水及原由沂水析置的沂南、沂源等县划归临沂专区;莒沂县同时撤销,道托、高桥等9个区划入沂水,其余部分分别划入莒县、沂源。1958年12月沂南县撤销,其原属铜井、界湖等10多个公社共481个村划归沂水;1961年7月该481村仍划回复置的沂南县。1967年7月临沂专区改称临沂地区,1994年12月撤销临沂地区,设立地级临沂市,沂水县隶属均不变。  ○第五辑莒南县  位于临沂市东部,沭河自其西北部穿境而过。北接日照莒县,南界江苏省赣榆县,东邻日照市东港区,西连临沂市河东区,西南与临沂市临沭县接壤。面积1752平方公里。人口98.7万。辖十字路、文疃、板泉、坪上、壮岗、大店、汀水、坊前、洙边、相邸、朱芦、北园、岭泉、筵宾、团林、石莲子、涝坡等17镇,道口、陡山、演马、相沟、厉寨、柳沟、官坊、刘家庄等8乡。县人民政府驻十字路镇。  该县系抗日战争期间主要由莒县南部析置,故名莒南县。今县境西周为向国地。春秋为莒国地,后为楚国地。秦属莒县。西汉置高乡县,一度为高乡侯国,属徐州琅邪郡,遗址在今县驻地十字路镇,东汉省;又于向国故城置 县,属徐州琅邪郡,遗址在今大店镇西,东汉亦省,今县境属徐州琅邪国莒县。三国魏、西晋属青州城阳郡莒县。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属东莞郡莒县。北朝东魏置义塘县,属南青州义塘郡,隋开皇间废,仍属莒县。唐、五代属河南道密州莒县。北宋属京东东路密州莒县。金属山东东路莒州莒县。元属益都路莒州莒县。明属青州府莒州。清属沂州府莒州。  入民国今县境北部大部为莒县地,南部小部为临沂县地。  1940年5月于莒县南部设莒县抗日民主政府莒南行署,同年9月撤销。1941年1月以浔河为界,将莒南析为莒中、莒南两县,莒中设行署(县级),莒南建立县抗日民主政府,莒南、莒中(莒中后改为莒县)均属鲁中区莒、日(照)、临(沂)、赣(榆)四县联合办事处管辖,不久,该办事处改名滨海各县行政联合办事处,莒南仍属之。1941年8月属滨海专区。1944年6月属滨海专区第三(滨中)行署。1945年4月滨海专区第三(滨中)行政区改名滨海行政区第三(滨中)专区,隶属不变。1946年7月属滨海专区。1948年7月属鲁中南行政区第六专区(1949年7月改称鲁中南行政区滨海专区)。  1950年5月属沂水专区。1953年8月属临沂专区。1967年属临沂地区。1994年属临沂市(地级)。  ○第六辑临沭县  位于临沂市东南部。东、南分别于江苏省赣榆县、东海县接壤,西与临沂市河东区相邻,北界莒南县,西南毗连郯城县。面积1038平方公里。人口61.3万。辖临沭、南古、蛟龙、曹庄、石门、大兴、青云、白旄、郑山、店头、玉山等11镇和朱仓乡。县人民政府驻临沭镇。  周时为 (今临沭城西南贺城一带)等小国地,为鲁之附属。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鲁、吴、越、楚4国。秦南部为东海郡郯县地,北部为琅邪郡莒县地。西汉分属于东海郡利城县、祝其县、即丘县、郯县和琅邪郡魏其县。东汉分属祝其、利城、郯县、即丘、开阳等县。三国、魏、晋、南北朝期间,大致分属于祝其、利城、即丘、郯县等县。  隋代临沭为琅邪、下邳、东海三郡边沿,分属怀仁(今江苏省赣榆县)、郯县、临沂3县。唐武德四年(621年),自临沂县析置临沭等县,属河南道沂州琅邪郡,临沭县遗址在今临沭县临沭镇北3公里,郑山乡沙埠村与沟头村之间,因西临沭河而得名。六年(623年)临沭县省入临沂县。今临沭县境大部属临沂县,东部属怀仁县。宋属京东东路沂州府临沂县。元属中书省益都路沂州府临沂县。明代临沭一带大部属山东布政使司兖州府临沂县(后临沂县省入沂州),另有部分地区分属赣榆县、郯城县。清初,属山东布政使司兖州府沂州兰山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后分属于沂州府兰山、郯城2县。  入民国仍为郯城、兰山(1913年更名临沂县)地,1913年属岱南道(1914年改称济宁道)。1925年属琅琊道。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时为郯城县第五区、临沂县第五区地。  1940年1月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在建立郯城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同时,在郯东北地区建立了郯东北第一办事处,其辖区为临沭县前身。同年7月该办事处改称苍马办事处,属鲁南专区第三行政区。1941年6月于临沂东南部(今临沭北部)苍山、朱仓、青云、石河一带设沭水县,同年8月属滨海专区。同年同月苍马办事处辖区改为临沭县,临沭县属同时建立的鲁南专区第四行政区。1942年4月属滨海专区。1943年沭水与临沭均属滨海专区第二(滨南)行政区。1945年4月该行政区改称滨海行政区第二(滨南)专区,隶属关系不变,同年10月撤销沭水县,青云、朱仓、苍山三区全部及石河区一部划归临沭县。1946年7月属滨海专区。1948年7月属鲁中南行政区第六专区(1949年7月改称滨海专区)。  1950年5月属临沂专区。1956年3月撤销临沭县,石门、大兴、李庄、岌山4区划归郯城县,玉山、蛟龙、青云、夏庄四区及钟山区沭河以东部分划归莒南县,该区沭河以西部分划归临沂县。1961年7月以原行政区域恢复临沭县,仍属临沂专区(1967年改称临沂地区)。1995年4月属临沂市。  ○第七辑郯城县  位于临沂市也是山东省的最南部。东与临沭县和江苏省东海县接壤,西与苍山县和江苏省邳州市毗连,南界江苏省新沂市,北和东北部分别与临沂市罗庄区和河东区相邻。面积1307平方公里。人口96.5万。辖郯城、李庄、褚墩、重坊、马头、黄山、杨集、高峰头、沙墩、庙山、港上等11镇,新村、泉源、胜利、归昌、花园、红花等6乡。县人民政府驻郯城镇。  西周为郯国地,故城在今郯城镇郯城北。春秋郯国为鲁附庸。战国郯为越所灭,地入越;楚灭越后,地又归楚。秦置郯郡,治郯国故城。西汉初置郯县,同时改郯郡为东海郡,郯县为东海郡治。东汉郯县为郡(东海)和刺史部(徐州)治所。三国魏郯县为东海国都,但徐州刺史部治所已移设彭城(今徐州)。晋时郯县属东海郡(国),并为治所。刘宋属东海郡,已不为郡治。东魏武定八年(550年),改东海郡为郯郡,郯县为郡治。高齐废郯郡、郯县。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复置郯郡与郯县(郯县为郡治),隶邳州。  隋开皇初郯郡废,郯县隶属泗州(大业三年后泗州改称下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属邳州。贞观元年(627年)郯县省入下邳,称郯城乡;元和年间(806年~820年)复自下邳县析出,置郯城县(是为县名郯城之始),属河南道沂州,治郯县故城,后省入临沂县。自此历经五代、宋、金直至元初,未再复县,其境域归属,随临沂县而易。元至元间(1335年~1340年)析临沂县复置郯城县,属益都路沂州,移治于今址。明属兖州府沂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属沂州直隶州;十二年(1734年)属沂州府。  1913年属岱南道(翌年更名济宁道)。1925年属琅琊道。1928年直属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0年1月八路军115师于郯马(头)地区建立郯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6月建立鲁南专区,郯城属之;同年7月属鲁南专区第一行政区(不久改为第三行政区)。在郯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同时,析郯城东北境原第五区与临沂县第五区建立郯东北第一办事处(县级)。1941年8月该办事处辖区改为临沭县。1943年10月属滨海专区第二(滨南)行政区(1945年4月改为滨海行政区第二专区)。1946年7月属滨海专区。  1950年5月属临沂专区(1967年改称临沂地区)。1994年属临沂市。  ○第八辑苍山县  位于临沂市西南部。东邻临沂市兰山区、罗庄区和郯城县,西接枣庄市(自北而南依次为)山亭区、市中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南界江苏省邳州市,北连费县。面积1800平方公里。人口114.8万。辖卞庄、大仲村、神山、磨山、兰陵、向城、长城、层山、车辋、南桥、庄坞、尚岩、新兴等14镇,大炉、甘霖、流井、矿坑、下村、贾庄、小岭、沂堂、鲁城、兴明、三合、芦柞、横山、二庙、韩塘等14乡。县人民政府驻卞庄镇。  该县系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革命战争时期所置,置县前大部为临沂、小部为费县、郯城、峄县等县地。今县境春秋属鲁国,境内有 国(故城遗址在今向城村西北)、向邑(今向城村西南)、 邑(今车辋附近)。战国末属楚,有兰陵(今兰陵镇)、襄贲(今长城镇)2邑。秦属东海郡,有缯(改 为缯)县、兰陵县、襄贲县。东汉属徐州刺史部琅琊国缯国(侯国),东海郡兰陵县、襄贲县。三国魏缯国改置缯县。东晋十六国属徐州琅琊郡、兰陵郡。刘宋省缯县入 县。隋初废兰陵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 县置兰陵县,属彭城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兰陵县为 县,另置兰陵、 城2县。贞观元年(627年),兰陵、 城俱废,入 县,属沂州。北宋属京东东路沂州临沂县、 县。元属益都路峄州和临沂县。明属兖州府沂州。清为沂州府兰山县、郯城、费县和兖州府峄县地。  民国前期,有关各县先后属济宁道、 琊道,1928年直属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抗日战争期间,战前的行政建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动。1941年3月于临沂、郯城、费县、峄县4县毗邻地区建立临郯费峄四县边区抗日民主政府,属鲁南专区。1944年2月为纪念1940年10月在银厂惨案中牺牲的中共鲁南区党委书记赵 ,临郯费峄四县边区县更名赵 县,属鲁南专区第一行政区。1946年4月属鲁南行政区第三专区。1947年3月析赵 县东部设一新县,为纪念1933年7月共产党领导的“苍山暴动”,命名为苍山县,西部仍称赵 县,2县均仍属鲁南第三专区。1948年7月两县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五专区(1949年7月更名鲁中南台枣专区)。  1950年5月撤销赵 县,并入苍山县,苍山县属临沂专区。1953年7月兰陵县撤销,部分辖区划归苍山县。1967年7月属临沂地区。1994年属临沂市。  ○第九辑费县  位于山东省南部,临沂市西部。北接蒙阴,南邻苍山,东南与临沂市兰山区交界,西北与平邑县相连,东北与沂南县接境,西南与枣庄市山亭区毗邻。面积1904平方公里。人口91.7万。辖费城、马庄、梁邱、薛庄、方城、探沂、上冶、新庄、朱田、汪沟等10镇,新桥、刘庄、胡阳、城北、竹园、员外、南张庄、郝家村、岩坡、芍药山、马头崖、大田庄、许家崖、石井、水连峪等15乡。县人民政府驻费城镇。  春秋时为鲁季氏费邑。战国时称费国。先属鲁,后属楚。秦为薛郡地。西汉置费县及华县,前者属东海郡,后者属泰山郡。费县以治古费邑得名,遗址在今县城北13公里上冶镇境内;华县遗址在今县城东北20公里方城镇境内。东汉初省华县入费县,属充州泰山郡。约在桓帝时析费县复置华县,属兖州泰山郡。晋费县、华县同属徐州琅琊郡。刘宋省华县入费县,仍属徐州琅琊郡。北魏属北徐州琅琊郡。太和二十年(496年)移县治于 城,遗址在今费城南侧。北周、隋属沂州琅琊郡。  隋末废费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贞观年间省颛臾县入费县,属河南道沂州琅琊郡。宋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金属山东东路沂州。元属益都路沂州。明属兖州府沂州。清属沂州府。  1913年属岱南道(翌年更名济宁道)。1925年属琅琊道。1928年道废直属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39年7月抗日民主政权在费县西北部(今平邑县境)设立费县4区联合办事处,辖第四、六2区全部和第一、五2区的部分乡,这是共产党在此设置的第一个准县级政区。1940年2月正式建立了费县抗日民主政府,属中共鲁南区党委领导。同年6月以滋(阳)临(沂)公路为界,析费县为费南、费北两县;公路以北、汶河以西为费北县,属鲁中区;公路以南的西半部地区为费南县,属鲁南专区。同年同月析费县东北境及与之毗邻的临沂和沂水县各一部设立临费沂边联县。1941年1月费东北地区自临费沂边联县析出,设置费东行署(县级),属鲁中行政区沂蒙专区,同年7月费北、费东属鲁中区蒙山联合办事处管辖。1942年底正式成立费东县,属鲁中第二(沂蒙)专区。1942年7月于费、滕边区置费滕边县,属鲁南专区。同年10月在原费县西境的天宝山地区成立费西办事处(县级),在费县南部及临沂县西南部成立临费边办事处,均属鲁南专区。1943年8月撤销费滕边县、费西和临费边两办事处,将费滕边与边西(原双山、滕峄边)县,合并为费滕峄县。费南县与费滕峄县均直属鲁南专区。1944年1月撤销临费边县,设立温河县,属鲁南专区第一行政区(同年秋改为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与此同时,费南县改称费县。  1946年1月费北与费东2县合并为蒙山县,属鲁中第二(沂蒙)专区。同年4月费县改称平邑县,温河县改为费县,两县均属鲁南第一专区。1948年1月费县转属鲁南第三专区;同年7月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五专区(1949年7月更名台枣专区)。  1950年5月鲁中南行政区及其所属专区撤销重组,费县属临沂专区。1952年3月撤销蒙山县,其东部上冶、白埠、薛庄、诸满、汪沟5区划归费县。1956年2月平邑之朱田区划归费县。1967年属临沂地区。1994年属临沂市。  ○第十辑平邑县  位于山东省南部、临沂市西部。北接泰安市之新泰市,西界济宁市之泗水县、邹城市,东北与蒙阴县相连,西南与枣庄市山亭区接境,东南与费县毗邻。面积1825平方公里。人口97.6万。辖平邑、仲村、保太、卞桥、温水、铜石、地方、郑城、白彦、武台、柏林、流峪、丰阳、临涧等14镇,资邱、魏庄等2乡。镇人民政府驻平邑镇。  相传此地为春秋鲁国季平子的封邑,故名平邑。西周为颛臾国地,系鲁国附庸。春秋境内设邱舆邑、武城邑、东阳邑。秦灭颛臾国,全境属薛郡。西汉置南武阳县和南城县,并一度置平邑候国和南城候国。新莽废平邑候国并入南武阳县,属泰山郡,遗址在今平邑县平邑镇北10公里武山南麓。南城县属东海郡,遗址在今平邑县南魏庄乡南武城地。后汉今平邑一带仍为南武阳、南城2县地,同属泰山郡。晋改南城县为南武城县,仍属泰山郡,南武阳县改属琅邪郡。刘宋改南武城县复名南城县,属兖州泰山郡;改南武阳县为武阳县,也属泰山郡。高齐废南城县入武阳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武阳县为颛臾县,属沂州琅琊郡。唐贞观元年(627年)省颛臾县入费县,此后,今平邑县境一直为费县辖地,并随费县隶属关系变化而变化。  1940年6月抗日民主政权以滋(阳)临(沂)公路为界,将费县析为费南、费北两县;公路以南的西半部地区为费南县,是为平邑县的前身,时属鲁南行政区;公路以北、汶河以西为费北县。1944年1月费南县改称费县。1946年1月费北与费东2县合并为蒙山县。同年4月费县改称平邑县,属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温河县(原临费边县)则改为费县。这时平邑县下辖8个区。1947年8月,平邑县之第四(临涧)、第九(山阴)2区划归新设的白彦县,费县(原温河县)由吾区、泗水县香山区划归平邑县。1948年3月香山区复归泗水县。同年7月平邑县属鲁中南行政区第四专区(1949年7月改称尼山专区)。  1950年5月属滕县专区。1952年3月撤销蒙山县,其西部的第一、二、三、四区共4区73乡321村划归平邑。1953年7月撤销白彦县,其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区共4区33乡划归平邑县。同月平邑县改属临沂专区。1967年属临沂地区。1994年属临沂市。  ○第十一辑蒙阴县  位于临沂市北部。北邻淄博市的沂源县,南接费县,西界平邑县和泰安市的新泰市,东连沂水、沂南2县。面积1602平方公里。人口52.5万。辖蒙阴、岱崮、常路、坦埠、垛庄、高都、野店、桃墟、界牌9镇,旧寨、联城2乡。县人民政府驻蒙阴镇。  夏为蒙山有施氏地,西周属颛臾国。东周为蒙邑、堂阜邑、艾邑地,分属鲁国和齐国。秦属琅琊郡。西汉高帝二年(前205年)始置蒙阴县于蒙邑(今崔家城子),因在蒙山之阴而得名,属泰山郡;又置虑县,治今坦埠镇故县,属城阳国。新莽时蒙阴县改为蒙恩县。东汉蒙阴、虑2县俱废,地属泰山郡盖、牟2县。三国魏初复置蒙阴县,属徐州东莞郡,仍治汉蒙阴县城。西晋属徐州琅邪国,县治东移至今公家城子。西晋末因乱蒙阴县废,其地分属盖县和东牟县。北魏于故蒙阴县东置新泰县,属南青州东安郡,与属北徐州东泰山郡之新泰县并存。东魏将东安郡所属之新泰县改为蒙阴县,属南青州东安郡,治晋蒙阴县城(今公家城子)。北齐废蒙阴县入新泰县,属东泰山郡。自此经隋、唐、五代、宋、金至元初,今蒙阴县境一直是新泰县的一部分。  隋、唐、宋属琅琊郡,金属泰安州。元中统三年(1262年)原蒙阴地由新泰县析出为新泰镇,隶属益都路莒州水县;皇庆二年(1313年),复置蒙阴县,属益都路莒州,在东汶河之阳新筑城邑,即今蒙阴县城。明蒙阴县属青州府。清初仍属青州府,雍正八年(1730年)改属莒州。十二年随州属沂州府。  1913年属岱南道(次年更名济宁道)。1925年属琅琊道。1928年废道直属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39年12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析蒙阴县南部第二、四区和沂水县南部之第五、六、九、十区设南沂蒙联防办事处(县级,后改为沂南县)。1940年7月建立蒙阴县抗日民主政府,初辖于中共鲁中区党委政府工作部;1941年2月设沂蒙专区(鲁中第二专区),蒙阴县属之。1941年9月析蒙阴县西部之张黄、大崮、野店、高都、寨子等区及新泰县东部地区为新蒙县,属鲁中泰南行政联合办事处领导。同年同月蒙阴之鲁村划归博莱县,汶南区划归泰宁县,大庄、团埠2区(即原曾划归南沂蒙的老四区)划归费北县;蒙阴县时辖坦埠、旧寨、官庄、高湖、艾山等区,属鲁中行政区第二(沂蒙)专区。943年3月蒙阴县一度撤销,同年9月恢复,同时撤销新蒙县,原蒙阴县地划回。蒙阴县仍属沂蒙专区。1944年7月新泰之北师、龙廷2区划入蒙阴。  1945年8月撤销泰泗宁县,汶南区复归蒙阴;撤销费北县,大庄、团埠2区还属蒙阴;沂南县之官庄区划入蒙阴。同年10月北师、龙廷2区划回新泰县,张黄区划入沂源县。1948年7月蒙阴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二(沂蒙)专区。  1950年5月属沂水专区。1953年8月属临沂专区。1967年临沂专区改称临沂地区,1994年撤销临沂地区,设立地级临沂市,蒙阴之隶属关系不变。  ◎第十四类德州市  ○第一辑德州市建置沿革  山东省辖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北岸。东北与滨州市为邻,东、南与济南市相连,西南与聊城市接壤,西北以卫运河与河北省邢台、衡水市为界,北隔漳卫新河与河北省沧州地区为邻。面积10356平方公里。人口527.5万。辖德城区,乐陵、禹城2市,陵县、平原、夏津、武城、齐河、临邑、宁津、庆云8县。市人民政府驻德城区。  夏代为有鬲(今德州市区南)、有穷(今平原县北)等国地。春秋、战国属齐国。秦初属齐郡,后属济北郡,其西境属巨鹿郡。西汉初置平原郡,治平原县(今平原县西南),辖平原、鬲、高唐、重丘、平昌、羽、般、乐陵、祝阿、瑗、阿阳、漯阴、 、富平、安 、合阳、楼虚、龙 、安等19县,今市境大部属平原郡,部分县分属清河郡、勃海郡。东汉仍属平原郡。北魏太和年间由平原郡、清河郡析出部分县置安德郡,治平原县,辖平原、安德、绎幕、鬲4县,另有清河、勃海郡所属部分县亦在今市境内。  隋开皇3年(583年)废安德郡,开皇九年(589年)于安德郡故地置德州,治安德县(今陵县)。大业初年改德州为平原郡,另有部分县分属清河郡、勃海郡、齐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德州,属河北道,仍治安德县,辖安德、平原、长河、将陵、平昌5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平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德州。另有部分县分属齐州、贝州、棣州。北宋省、并州县,德州仅辖安德、平原2县,今境有部分县属恩州、棣州、大名府、永静军等,均属河北路。此外还有临邑、禹城等县属京东东路的齐州。金,德州属山东西路,辖安德、平原、德平3县,仍治安德。  元初德州属东平路总管府,后直隶中书省,辖安德、平原、齐河、清平、德平五县。明初德州仍治安德县,洪武七年(1374年)将安德县省入德州,不久移州治于原安德城西(今德州市区),德州辖德平、平原2县,属济南府。另有武定州乐陵县及直属济南府之齐河、禹城、陵县均在今市境内。清初德州降为散州,德州及大部分县直属济南府,少数县分属临清直隶州和东昌、武定等府。  1913年分属岱北道、济西道(1914年分别改称济南道、东临道)和直隶省津海道等。1925年大部属德临道,唯乐陵属武定道。1928年废道制,除庆云、宁津2县外,其他各县均直隶于山东省。1937年除宁津、庆云仍属河北省、其他大部分县分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四、五2个行政督察区。  1938年9月上旬中共中央北方局于河北、山东两省毗连地区设冀鲁边区,下旬将该边区划为冀南行政区第六专区,庆云、宁津、乐陵等县属之。临邑、德平、德县、平原、齐河、禹城等县1939年5月至1940年10月为鲁北行政委员会辖区,1940年10月至1942年12月属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1942年12月至1944年1月属冀鲁边行政区第二专区。1944年2月至1945年10月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1941年3月至11月,平原、恩县、夏津、武城等县一度属运(河)东专区,该专区撤销后,属冀南第六专区。1945年10月后大部分县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泺北专区(1949年6月至1950年5月)、冀南第二专区(1945年10月至1949年6月)。  1950年5月裁并沧南、泺北两专区,置德州专区。辖德州市、德县、吴桥、宁津、东光、南皮、盐山、庆云、乐陵、德平、商河、临邑、济阳、齐河、禹城、平原、陵县等1市16县,专员公署驻德州市。1952年11月东光、吴桥、宁津、庆云、盐山、南皮6县划归河北省;夏津、恩县、武城3县自河北省划归本专区。1956年2月德州专区撤销,乐陵、商河、临邑、济阳划归惠民专区,夏津、武城、德县、平原、禹城、齐河和德州市划归聊城专区。同时撤销德平县,辖区分别并入德县、临邑、商河、乐陵县,撤销恩县,辖区分别并入平原、夏津和武城县。1961年7月复置德州专区。1965年宁津、庆云两县复自河北省划入。1967年德州专区更名为德州地区。1989年济阳、商河2县划属济南市。1994年12月撤销德州地区,将德州市升为地级市,以原县级德州市行政区域设立德城区。  ○第二辑德城区  德州市辖区,德州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德州市北部。东与陵县相连,西南与武城县接壤,南与平原县交界,西、北与河北省故城、景县、吴桥3县为邻。面积539平方公里。人口51.6万。辖新湖、新华、运河、天衢、东地5个街道办事处,二屯、宋官屯、赵虎、黄河涯4镇,袁桥、抬头寺2乡。区人民政府驻东方红路。  德城区即原县级德州市,1994年12月改置为德城区。  夏为有鬲氏地。秦置鬲县(其地在今德城区南境),属济北郡。西汉为鬲县、广川县地,鬲县属平原郡,广川县属信都国。东汉鬲县仍属平原郡,广川县属清河国。北魏析平原郡、清河郡地置安德郡,鬲县属之,广川县则属长乐郡。北齐鬲县、广川2县俱废。  隋开皇六年(586年)于故鬲县东北复置广川县(县治遗址在今城区),属冀州,开皇九年属德州。仁寿元年(601年)广川县因避炀帝杨广讳改名为长河县。大业三年(607年)改德州为平原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德州,长河县仍属德州。五代周长河县废为镇,并入德州将陵县。北宋景?元年(1034年)将陵县徙治于长河镇(今德州市区),次年废安陵县入将陵县,仍属德州。金将陵县属景州。元宪宗三年(1253年),将陵县划属河间府,是年升为陵州,属济南路,至元2年(1265年)降为陵县,次年复置为州,属河间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陵州为陵县,属济南府,二年改属德州,七年废陵县,移德州治原陵县城,州名始于今境相合。清改德州为散州,不辖县,属济南府。  1912年改德州为德县,1913年属济西道(1914年改称东临道)。1928年道制废止,直隶于山东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0年4月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德县为鲁北行政委员会辖区。同年10月属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1942年12月属冀鲁边行政区第二专区。1944年1月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1946年6月析德县城关区置德州市,仍属渤海第二专区。1948年10月一度直属渤海行政区。  1950年3月,并入德县,属德州专区。1951年3月复置德州市。1956年德州专区撤销,属聊城专区。1961年复属德州专区(1967年改称德州地区)。1994年12月德州地区撤销,德州市升为地级市。以原县级德州市行政区域设立德城区。  ○第三辑乐陵市  山东省辖市(县级),由德州市代管。位于山东省北部,德州市东北部。东邻庆云县、阳信县,南连商河县,西与临邑、陵县、宁津3县接壤,北隔漳卫新河与河北盐山、南皮2县相望。面积1172平方公里。人口63.4万。辖市中、云红、郭家、胡家4个街道办事处,黄夹、孔镇、杨安、朱集、化楼、郑店、花园、丁坞8镇,西段、大孙、铁营、寨头堡4乡。市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据传战国时燕将乐毅率军进攻齐国,曾于此地筑城。西汉置乐陵县,以此城为县治,在今乐陵东南境,属青州平原郡。又于今乐陵镇西15公里置重合县,属冀州渤海郡。三国魏、晋,乐陵县属乐陵国。北魏改乐陵国为郡,郡治所徙至今乐陵市东。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省重合县并入乐陵县,仍属乐陵郡。  隋开皇3年(583年)废乐陵郡,乐陵县改属沧州,开皇十六年(596年)由乐陵县析置鬲津县,大业初年又废入乐陵县,沧州亦改称渤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乐陵县徙治故重合城,属棣州,六年棣州废,改属沧州。贞观元年(627年)省鬲津县,并入乐陵县。北宋乐陵县仍属沧州,熙宁二年(1069年)县治徙于咸平镇(今乐陵镇西旧乐陵村)。元属河间路沧州,至元2年(1265年)无棣县并入乐陵县,不久又复置。明初乐陵县改属济南府武定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定州升为武定直隶州,雍正十二年武定直隶州又升为武定府,乐陵县皆属之。  1913年属岱北道(1914年改称济南道)。1925年属武定道。1928年废道制,直属于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37年10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省的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同年12月再度失陷。1938年收复,重建抗日政府。1940年属冀南行政区第六专区。1942年6月属冀鲁边行政区第一专区。1944年1月属渤海行政区第一专区。1949年6月属沧南专区。1950年5月属德州专区。1956年2月属惠民专区。1958年12月撤销,并入商河县,属聊城专区。1960年1月商河县更名为乐陵县,属淄博专区。1961年9月德州专区恢复,属之。1967年属德州地区。1988年9月撤销乐陵县,设置乐陵市(县级)。1994年12月德州地区改建为德州市(地区级),乐陵市由德州市代管。  ○第四辑禹城市  山东省辖市(县级),由德州市代管。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德州市中部偏南。该市南北狭长,东部北段与临邑县相邻,东部南段及南部与齐河县相连,西部南段与聊城市高唐县为界,西部北段与平原县接壤。面积990平方公里。人口49.3万。辖市中、禹石2个街道办事处,伦镇、房寺、张庄、辛店、安仁、梁家、辛寨7镇,十里望回族、莒镇、李屯3乡。市人民政府驻禹城镇。  西汉置阿阳县。治所在今禹城车站西南杨城子;又置高唐县,据今市西南境,属平原郡。东汉省阿阳县,西晋末废高唐县,其地属济南郡祝阿县。刘宋属太原郡。北魏徙祝阿县于故阿阳县境。隋祝阿县属齐州。唐初于市南境析置源阳县(县治在今伦镇),贞观元年(627年)省入祝阿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名禹城县,因县西南30里有禹息故城而得名。乾元二年(759年)徙治千善村(今禹城镇),属齐州。北宋初属齐州,政和六年(1116年)升齐州为济南府,禹城县仍属之。金仍属济南府。元属曹州。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属济南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属高唐直隶州,十二年(1734年)仍还属济南府。  1913年属济西道(1914年改称东临道)。1925年属德临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山东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1938年11月中共鲁西北特委于第七、八区建立禹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次年3月遭日军“扫荡”破坏。1940年5月重建禹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西行政区运东专区。1941年7月属晋冀鲁豫第十九专区(运东)。1944年1月,齐河、禹城合并成立齐禹县,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七专区。1946年2月改属冀鲁豫第六专区。  在禹城北部地区,1939年1月,也建立了一个禹城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于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1942年12月改称冀鲁边第二专区)。1943年3月因斗争形势恶化,此禹城县与平原县合并为平禹县,隶属不变。1944年1月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1946年5月,平禹县仍分置平原、禹城2县,隶属不变。1949年6月,属泺北专区。  1950年5月,泺北专区撤销,改属德州专区。与此同时,齐禹县撤销,分别并入齐河、禹城2县。1956年属聊城专区。1958年12月撤销禹城县,其辖区分别划归高唐和齐河2县。1961年10月恢复禹城县,其行政区划与撤县前同,仍属德州专区(1967年改称德州地区)。1993年9月撤销禹城县,设立禹城市(县级),仍属德州地区。1994年12月属德州市(地区级)。  ○第五辑陵县  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德州市中部。东与临邑县相接,东北与乐陵市交界,南与平原县毗连,西与德城区相邻,北与宁津县接壤。面积1213平方公里。人口53.1万。辖陵城、前孙、边临、滋镇、糜镇、神头、郑家寨、徽王庄、宋家9镇,丁庄、于集、义渡口3乡。县人民政府驻陵城镇。  夏,有鬲氏国地。周,齐之重丘邑地。秦置厌次县,属济北郡(一说厌次县属齐郡。)。西汉置安 (古德字)、重丘2县,属平原郡。东汉废重丘县,安德县仍属平原郡。  西晋属平原国。北魏中兴(531年)年间由乐陵郡析置安德郡,安德县为郡治。太昌(532年)年间撤郡为安德县,东魏天平(534年~537年)初期复置安德郡,治般县之般城。  隋开皇九年(589年)为德州治,州治临齐城(今陵城镇),十六年(596年)置将陵县(治今德州市德城区赵宅),大业年间改德州为平原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仍置德州,与安德县同治。北宋景?元年(1034年)将陵县移治于今德州市德城区。元宪宗三年(1253年)升将陵县为陵州,安德县仍属德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省安德县入德州,降陵州为陵县,属德州。永乐七年(1409年)迁陵县治于故安德县(今陵县城),筑德州城于废陵县(今德州城),属济南府。清因之。  1913年属济西道(1914年改称东临道)。1925年属德临道。1928年废道制,直属于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39年7月建立陵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于鲁北行政委员会。1940年4月于今陵县境内建立德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关系同陵县。同年10月属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1943年1月属冀鲁边行政区第二专区。1943年9月为纪念1941年9月抗日牺牲的县长吴匡五,改名匡五县。1944年1月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1949年10月匡五县改称陵县,属泺北专区。  1950年5月属德州专区。1952年6月,陵县撤销,大部与德县合并,唯原第七区和第四、六2区之一小部分划入临邑县。德县机关迁驻陵县城。1956年3月德州专区撤销,属聊城专区。1958年12月,撤销德县,并入平原县。1961年7月复置德县,属德州专区。同年10月德县复称陵县。1965年3月,河北省吴桥县四女寺减河(1974年后改称漳卫新河)右岸的赵富容、赵虎、刘汉、赵宅等4个公社共75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陵县。1967年,德州专区改称德州地区,1994年德州地区撤销,改置德州市(地区级),陵县之隶属关系均未变。  ○第六辑宁津县  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德州市北部。东与乐陵市毗连,南与陵县接壤,西、北隔漳卫新河与河北省吴桥、东光、南皮3县为界。面积833平方公里。人口44.4万。辖宁津、柴胡店、大柳、长官、保店、时集、杜集、相衙、大曹9镇,刘营伍、张大庄2乡。县人民政府驻宁津镇。  西汉为东光、临乐2县地,属渤海郡。东汉省临乐县。三国魏为乐陵国新乐等县地。晋因之。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于故胡苏亭(今保店镇)置胡苏县,属平原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属观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又属沧州。天宝元年(742年)改胡苏县为临津县,贞元三年(787年)改属景州。长庆元年(821年)又属沧州,次年还属景州。太和四年(830年)改属沧州,景福元年(892年)还属景州。五代周显德二年(955年)仍属沧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省临津县入南皮县。金天会六年(1128年)复于故临津县地置宁津县,治今宁津镇。元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属济南路,至元2年(1265年)改属河间路。明属河间府。清因之。  1913年2月属直隶省渤海道(1914年6月改称津海道)。1928年6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道制废止,宁津直属于河北省。1937年3月属国民党河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1938年8月始建抗日民主政府,时属冀南行政区第六专区。1940年6月析宁津北部2个区及南皮南部、东光东部和乐陵西北部各一部分置鬲津县。隶属同宁津县。1941年6月以大柳至小店的南北向公路为界,析路东地置振华县(为纪念1940年9月22日在宁津县薛庄牺牲的地委书记马振华烈士而命名),路西仍为宁津县,2县均属冀鲁边行政区第一专区(津南专区)。1943年1月鬲津县撤销,原宁津地还属。同年3月,撤销分置的宁津、振华两县,恢复宁津县原辖区域,定名为振华县。隶属不变。1944年1月冀鲁边区与清河行政区合并为渤海行政区,原冀鲁边第一专区改为渤海行政区第一专区,振华县属之。1949年5月据中央关于为纪念烈士所改县名一律恢复原名的指示,振华县复名宁津县。属沧南专区。  1950年5月沧南专区与泺北专区合并,置德州专区,宁津县属之。1952年11月划入河北省,属沧县专区。1958年沧州专区撤销,并入天津市,宁津县随属。1961年恢复沧州专区,宁津还属。1965年3月将宁津县建制连同该县所属四女寺减河(1974年扩大治理后,改称漳卫新河)右岸之田庄、长官、双碓庄、刘营伍、后魏、大柳、常洼、张学武、杜集、后王、孟集、柴胡庄、尤集、小店、城关、相镇、保店、张宅、时集、虎皮张等20个公社和道口公社的楼子李等18个自然村,龙潭公社的周巴斗等10个自然村,共770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属德州专区。宁津县的其余行政区域则分别划归河北省东光、吴桥2县。与此同时,河北省吴桥县所属四女寺减河右岸之大赵、西堂、张敖3个公社共75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宁津县;河北省东光县所属大张庄公社的1个自然村也划归山东省宁津县。1967年德州专区改称德州地区,1994年12月德州地区撤销,改为德州市(地级),宁津县的隶属关系均不变。  ○第七辑庆云县  位于山东省北部,德州市东北部。东与无棣县毗邻,南与阳信县相连,西与乐陵市接壤,北隔漳卫新河与河北省盐山县、海兴县相望。面积502平方公里。人口28.7万。辖庆云、崔口、尚堂、常家4镇,东辛店、中丁、徐园子、严务4乡。县人民政府驻庆云镇。  春秋时为齐国北境。西汉为渤海郡阳信县地。阳信县,东汉初省,安帝时复置。三国魏属乐陵国。北魏属乐陵郡。隋开皇六年(586年)析阳信、饶安县地置无棣县,属棣州,今庆云县据无棣西境,大业二年(606年)棣州改称沧州,后改为渤海郡。唐初无棣县属沧州,贞观元年(627年)并入阳信县,八年复置。太和二年(828年)改属棣州,不久复属沧州。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徙无棣县治于东境保顺军(遗址在今无棣县信阳乡车里村)。元至元2年(1265年)析无棣县西境(即今庆云县境)置西无棣县,属沧州。明洪武初省。六年(1373年)6月析乐安州北境一部置庆云县,因境内原有庆云乡而得名,属河间府沧州。清初庆云县属河间府,雍正七年(1729年)属沧州直隶州,九年沧州直隶州降为沧州,庆云县改属天津府。  1913年2月属直隶省渤海道(1914年6月改称津海道)。1928年春废道制;同年6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庆云县即直属于河北省。1936年8月属河北省沧县行政区。1937年3月属国民党河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38年4月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属津南专区。1940年1月属冀南行政区第六专区。同年10月改属冀南第八专区。1942年7月改属冀鲁边行政区第三专区。1944年2月属渤海行政区第三专区。1945年9月渤海区第一、三专区合并为第一专区,庆云县仍属之。1949年7月属渤海行政区沧南专区。  1950年5月属沧南、泺北两专区裁并后新置的德州专区,县机关自前马村迁驻庆云县城。1952年12月划入河北省,属沧县专区。1958年11月庆云、孟村、盐山3县合并为孟村回族自治县,旋改称盐山县。1961年6月,复置庆云县,属沧州专区。  1965年3月,庆云县建制连同该县所属四女寺减河(1974年后改称漳卫新河)右岸的东郎坞、尚堂、大靳、中丁、杨和尚、中王、板营、解家集、东辛店、小郑、大丁庙、大胡、徐园子、严家务等14个公社和城关公社的东周庄等28个自然村,刘范公社的周尹家等6个自然村,共349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隶属于德州专区;该县其余的行政区域划归河北省盐山县;盐山县所属四女寺减河右岸崔家口公社的齐家务等11个自然村划归庆云县。与此同时,庆云县城亦由四女寺减河之北,迁至解集之东。1967年德州专区更名德州地区,1994年撤销德州地区,改置德州市(地区级),庆云县之隶属关系均未变。  ○第八辑临邑县  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德州市东部。东邻商河县,南与齐河、济阳2县交界,西与陵县、平原县和禹城市毗连,东北与乐陵市接壤。面积1016平方公里。人口50.6万。辖临邑、德平、临南、林子、临盘、兴隆寺、孟寺7镇,翟家、理合务、宿安3乡。县人民政府驻临邑镇。  秦为济北郡漯阴县地。西汉漯阴县属平原郡。西汉在今东阿县境置临邑县,与今临邑县无涉。东汉漯阴县仍属平原郡。西晋属济北国。南朝宋孝建二年(455年)于漯阴县南境侨置临邑县,治所在今济阳县孙耿镇,属侨置之魏郡。北魏属东魏郡。隋开皇3年(583年)废东魏郡,临邑县属齐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属谭州,贞观元年(627年)废谭州,临邑县仍属齐州。北宋属济南府,建隆元年(960年)黄河决口,临邑城毁。三年,临邑县徙治于今临邑镇。金属济南府。元太宗七年(1235年)改属河间路。宪宗三年(1253年)还属济南路。至元2年(1265年)复属河间路。明洪武初年属济南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属高唐直隶州,十七年,复属济南府。  1913年属济西道(1914年改称东临道)。1925年属德临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山东省。1939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39年8月,建立临邑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北行政委员会。1940年10月属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1942年8月属冀鲁边行政区第二专区。1943年4月撤销临邑县。1941年10月在临商公路以北、德平城以南地区设临北办事处(县级),属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1942年7月改属冀鲁边第二专区。1940至1942年间,西部划属平禹县,西南部划属齐河县,西北部划属匡五县(由陵县改称)。1943年7月,临邑-禹城公路以东、临邑-济南公路以西即原临邑县第一、二、四区划属新设的齐济县(参齐河县)。1944年1月齐济县撤销,原临邑县第四区(西南部)与原齐济县中的齐河部分合并设立齐临县。1945年10月复置临邑县,原划入平禹、陵县和齐临等县的原临邑县辖地还属。此时的临邑县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1949年6月属泺北专区。  1950年5月属德州专区。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其南部划归临邑县。1956年2月改属惠民专区。1958年12月,济阳县撤销,并入临邑县,同时转属于聊城专区。1961年原济阳县析出复置,德州专区恢复,临邑复属之。1967年专区改称地区,隶属关系不变。1994年12月属德州市(地区级)。  ○第九辑齐河县  位于山东省中偏西北部,德州市南部。东北毗邻济阳县,西南与东阿、茌平、高唐县为界,北与临邑县接壤,西与禹城市相连,东部和东南部依次与济南市历城区交界、与济南市区及长清县隔黄河相望。面积1411平方公里。人口59.1万。辖晏城、表白寺、焦庙、赵官、祝阿、宣章屯、胡官屯、、仁里集、潘店9镇,大黄、安头、马集、刘桥、华店5乡。县人民政府驻晏城镇。  春秋为齐祝柯邑地,据传今县治晏城镇为齐国大夫晏婴采邑,晏城由此而得名。西汉置龙雒县,治今晏城镇;又置祝阿县,治所在今县东南8公里小周镇(汉祝阿县遗址一说在今济南市槐荫区段店镇古城村。),2县同属平原郡。东汉省龙雒县,祝阿县仍属平原郡。三国魏、晋,祝阿县属济南国(郡)。南朝宋,在济南郡北侨置太原郡,祝阿县属之。北魏祝阿县徙治于阿阳(今禹城市境),仍属太原郡。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属齐州,后齐州改称齐郡,祝阿县属之。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禹城县。北宋禹城县属济南府。金大定八年(1168年)于耿济镇置齐河县,因城临济水,济水又名齐河,故名,属济南府。元属德州。明初仍属济南府。清相沿不改。  1913年属岱北道,1914年属济南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山东省。1938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适应对敌斗争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齐河行政建置比较复杂多变。今境南部(原长清、肥城县黄河以西地区)于1939年8月至1941年9月设河西办事处,同年10月置(黄)河西县,属晋冀鲁豫边区第十六专区。1942年6月河西县改称长清县(原长清县改称峰山县),隶属不变。1944年5月冀鲁豫与冀南2行政区合并为新的冀鲁豫行政区(前者俗称小冀鲁豫),长清县属该行政区第七专区。1945年8月属冀鲁豫第一专区。1946年2月属冀鲁豫第六专区。1949年8月,属山东省泺北专区。  今境中部(津浦铁路以南地区)仍名齐河县,至1940年始置于中共领导之下,属冀鲁豫行政区运东专区,1941年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四专区。1942年12月属冀鲁豫第十六专区。1944年初,齐河、禹城2县合并为齐禹县,属冀鲁豫第七专区,1945年8月属冀鲁豫第一专区,1946年2月属冀鲁豫第六专区。1949年8月属山东省泺北专区。  今县境北部(津浦铁路以北地区)1941年夏建立齐河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鲁边第二专区;至1943年7月该齐河县与济阳县办事处辖区(济阳县西部的4个区)合并,加上临邑县一部分,置齐济县,属冀鲁边第二专区。1944年1月,齐济县中原济阳辖区析出成立济阳县。与此同时,原齐河地(包括原临邑县第四区和原济阳第三区),则成立齐临县,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1945年11月,齐、临2县分置,齐河县辖旧齐河第五、六、七、八区、马家区和宣章区以及济阳县的三区和太平区,隶属不变,至1949年7月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改称泺北专区,仍属之。  1950年5月,齐禹县撤销,部分辖区划归齐河。齐河县隶属于由泺北专区和沧南专区裁并新置的德州专区。1956年3月,德州专区撤销,改属聊城专区。同年5月长清县黄河以西部分划归齐河。始成今县境域。1961年复属德州专区(1967年改称德州地区)。1974年县机关驻地自原齐河县城迁至晏城。1994年12月撤销德州地区,改置德州市(地区级),齐河县仍属之。  ○第十辑平原县  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德州市中部偏西。东邻临邑县、禹城市,南与高唐县交界,西与武城、夏津2县相接,北与德城区、陵县毗连。面积1047平方公里。人口43.6万。辖平原、恩城、王凤楼、腰站、王果铺、张华、前曹、王庙8镇,坊子、三唐、王打卦等3乡。县人民政府驻平原镇。  因县境地处平原,地势平坦而得名。战国为齐国之平原邑(今县南13公里张官店)。秦置平原县,治在今张官店,属济北郡。西汉为平原郡治。又于县境置 、绎幕2县,属清河郡。东汉平原县属平原国。刘宋、北魏时平原县为东平原郡治, 、绎幕2县属东清河郡。北齐 县、绎幕2县省入平原县,平原县移治于今平原镇。隋开皇九年(589年)置德州,平原县属之,大业年间改德州为平原郡。唐太和二年(828年)平原县改属齐州,次年复属德州。北宋初平原县属德州(北宋末德州曾改为平原郡)。金平原县仍属德州。元、明因之。清雍正七年(1729年)平原县改属高唐直隶州,十二年(1734年)属济南府。  1913年属济西道(1914年改称东临道)。1925年属德临道。1928年道制废止,直隶于山东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0年1月共产党将平原县津浦铁路以东部分与禹城北部合置为平禹县,属冀鲁边区鲁北行政区。同年10月,平禹县复分置平原(津浦铁路东)、禹城2县,平原县属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1943年3月,2县再度合并为平禹县,属冀鲁边行政区第二专区。同年5月平原西邻的恩县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后恩县大部划归平原县,详下文),属冀南行政区运东专区。1944年1月平禹县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1946年5月,平禹县撤销,分置平北县和禹城县,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1949年6月属渤海行政区泺北专区。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铁路以西部分的平原县先后隶属于鲁西北特委(1938年夏至1940年春)、运东办事处(1943年11月至1944年5月)、冀南行政区第六专区(1944年5月至1945年10月)、冀南第二专区(1945年10月至1949年8月)。与此同时,民主政权领导下的恩县先后属冀南行政区远东办事处(1943年5月至1944年5月)、冀南第六专区(1944年5月至1945年10月)、冀南第二专区(1945年10月至1949年2月)、冀南衡水专区(1949年2月至1952年10月)。1949年8月平原县(路西)属冀南衡水专区,同年10月划归山东省渤海行政区泺北专区。  1950年1月平北县撤销,并入平原县。同年5月,泺北专区撤销,改属新置的德州专区。1952年10月恩县自河北省衡水专区划归山东省,属德州专区。1956年2月德州专区撤销,平原和恩县改属聊城专区。同年3月恩县撤销,其原辖之恩城、吕庄、王杲铺、四女寺等4区26乡(镇)划归平原县。1958年12月德县撤销,漳卫新河以东之9个人民公社并入平原县。1961年9月,德州专区复置,平原县还属。1965年9月,将四女寺、郝王庄、蔡村、董王庄、大屯等5处公社划归武城县。1967年属德州地区。1972年11月将黄河涯、二十里铺2公社析入德州市(县级)。1994年12月属德州市(地区级)。  ○第十一辑夏津县  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德州市西南部。东邻平原县,南与高唐县、临清市毗连,西隔卫运河与河北省清河县为界,北与武城县接壤。面积882平方公里。人口47.5万。辖夏津、东李官屯、苏留庄、郑保屯、新盛店、白马湖、雷集7镇,宋楼、香赵庄、田庄、双庙、渡口驿5乡。县人民政府驻夏津镇。  西汉置 县,治所遗址在今平原县西南境;又别置信乡县于今夏津县西境(顺帝时改信乡为平安县),2县同属清河郡。东汉 县属清河国,废平安县。北魏 县属东清河郡。北齐废 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 县,又析清河县置夏津县,其治所在今夏津镇北15公里新盛店镇。大业初废夏津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九年再省。天宝元年(742年)改 县为夏津县,属清河郡,乾元元年(758年)清河郡改称贝州。北宋、金夏津县属大名府。元初属东平路,至元七年(1270年)改属高唐州。明属东昌府高唐州。清初因之,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属临清直隶州。  1913年属济西道(1914年改称东临道)。1925年属德临道。1928年道制废止,直属于山东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39年9月始建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4月属鲁西行政区第三专区(即鲁西北专区)。1944年属冀南行政区第六专区。同年6月改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六专区。1945年11月属冀南第二专区(亦名夏津专区)。1949年8月,属河北省衡水专区。1952年10月,划归山东省,属德州专区。1956年2月属聊城专区。同年3月恩县撤销,其西南部14个乡78个村划入夏津县。1958年10月武城县并入夏津,1961年10月原武城县辖区析出复置。1961年10月,复属德州专区(1967年改称德州地区)。1994年12月属德州市(地区级)。  ○第十二辑武城县  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德州市西部。东临德州市德城区和平原县,南与夏津县接壤,西、北以卫运河与河北省清河县、故城县为界。面积751平方公里,人口36.2万。辖武城、老城、郝王庄、滕庄、鲁权屯5镇,杨庄、李家户、甲马营3乡。县人民政府驻武城镇。  战国时为赵国武城邑(今县西北8公里)(另有武城邑在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南境饶阳店附近以及在今河北省清河县东北境等说。),西汉置东武城县,袭用武城邑名;因左冯翊有武城县,为避同名,故加“东”字;又于今县境北置东阳县,治今鲁权屯镇之漳南镇(自然镇),同属清河郡。东汉废东阳县,东武城县属清河国。西晋太康年间去掉“东”字,改称武城县。南朝宋武城县属清河郡。北魏清河郡改称东清河郡,武城县仍属之。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徙县治于故信城县(在今河北省清河县境)。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武城县属贝州。  隋开皇3年(583年)改武城县为清河县,又别置武城县于故武城,属贝州。六年于县北境故东阳县地复置东阳县,十八年改称漳南县。大业三年(607年)贝州复称清河郡。唐属贝州(唐武德四年改清河郡为贝州)。北宋大观年间因卫河水患,武城县徙治于今老城镇,庆历八年(1048年)贝州改恩州,武城县属之。至和元年(1054年)漳南县省入历亭县。金武城县属恩州。元初属东平路,至元七年(1270年)属高唐州。明武城县属东昌府高唐州。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武城县改属临清直隶州。  1913年属济西道。1914年属东临道。1925年属德临道。1928年道废,直属于山东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0年5月建立武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西行政区第三(鲁西北)专区。1941年属冀南行政区运东专区,同年11月运东专区撤销,改属冀南第六专区。1945年10月属冀南第二专区。1949年8月属河北省衡水专区。  1952年10月划归山东省,属德州专区。1956年属聊城专区。1958年10月撤销,并入夏津县。1961年10月复置,仍属德州专区(1967年改称德州地区)。1965年3月将武城县所属卫运河左岸之饶阳店、武官寨、祖阳庄等3个公社和甲马营公社的东排等14个自然村,共244个自然村,划归河北省故城县。同时,河北省故城县所属之郑口公社甘泉村划归山东省武城县。1994年12月,德州地区撤销,改为德州市(地级),仍属之。  ◎第十五类聊城市  ○第一辑聊城市建置沿革  山东省辖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北、东与德州市毗连,东南隔黄河与济南市、泰安市相望,西南与河南省濮阳市相接,西、北以漳卫新河与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为界。面积8665平方公里。人口553.9万。辖东昌府区、临清市及阳谷、莘县、茌平、东阿、冠县、高唐6县。市人民政府驻东昌府区。  春秋时为齐、卫、邢国地。战国为齐国之西境,并有部分地域分属赵国、魏国。秦属东郡。西汉大部属东郡,境内有聊城、观县、茌平、博平、东阿等县,以及属清河郡之贝丘、厝等县。另有今冠县部分地属魏郡。东汉以后分属东郡、平原郡、济北国和清河国。北魏泰常八年(423年)置济州于  城(今茌平县城西),太和十一年(487年)由冀州析置平原郡,治聊城县(今东昌府区),今市境分属平原郡、济北郡、南清河郡,均属济州。  隋开皇3年(583年)省平原郡,十六年以原平原郡地置博州,大业初废,其地属武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博州,仍治聊城县。另有部分县分属贝州、魏州。北宋仍为博州,属河北东路,淳化三年(992年)因水患博州移治于孝武渡西(即今聊城市市区),博州辖聊城、高唐、堂邑、博平4县;另有临清、清平、冠氏、观城、朝城、阳谷、东阿等县分属大名府、开德府和东平府。金博州属山东西路,领聊城、堂邑、博平、茌平、高唐5县;另有大名府路大名府之冠氏、朝城、莘县,恩州之临清县,开州之观城县均在今市境。  元初属东平路,至元四年(1267年)析置博州路。十三年改为东昌路,辖聊城、堂邑、莘县、博平、茌平、丘县六县;至元六年(1269年)冠氏县升为冠州。至元七年高唐县升为高唐州。明洪武初改东昌路为东昌府,领聊城、堂邑、博平、茌平、丘县、莘县、清平、冠县、临清、馆陶县及高唐州所辖恩县、夏津、武城,濮州所辖范县、观城、朝城,共16县;东阿、阳谷别属兖州府。清顺治初东昌府领临清、高唐、濮州3州,聊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莘县、冠县、馆陶、恩县、夏津、武城、范县、观城、朝城等15县,雍正七年(1729年)高唐州、濮州升为直隶州,原属济南府之平原、禹城、临邑、陵县划归高唐直隶州;朝城、观城、范县划归濮州直隶州,十二年高唐直隶州降为高唐州,平原、临邑、禹城、陵县仍属济南府;十三年,濮州直隶州降为濮州,范县、朝城、观城3县归属曹州府;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临清州升为直隶州,丘县、夏津、武城划归临清直隶州。  1913年废府州,地属济西道(1914年改称东临道)。1925年今大部分县市属东昌道,唯临清属德临道,东阿属泰安道。1928年废道制,各县直隶于山东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六、第四行政督察区。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本地区曾并存过3个以上的专区级政区。1939年9月中国共产党鲁西军政委员会于冠县、馆陶、邱县、阳谷、莘县和临清一带成立鲁西北行政委员会。1940年4月鲁西北和泰西2行政委员会合并成立鲁西行政主任公署,下辖鲁西北、运(河)西、运(河)东3个专区,今境内各市县分别属于上述各专区。1941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之决定,鲁西行政区与冀鲁豫边区合并成立新的冀鲁豫边区,运西、鲁西北、运东3个专区依次为冀鲁豫第二、三、四专区,同年9月又分别改为晋冀鲁豫第十七、十八、十九专区。1942年12月,运东专区与泰西专区合并为冀鲁豫边区第一专区(亦称泰运专区)。同年7月,鲁西北专区划归冀南行政区,为第七专区(俗仍称鲁西北专区)。1944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和第十八集团军总部决定,冀南行政区与冀鲁豫边区合并成立冀鲁豫边区(俗称大冀鲁豫)。今聊城地区东部属冀鲁豫第一(泰运)专区;西部属冀鲁豫第七专区(即鲁西北专区);北部的高唐县属冀鲁豫第六专区。  1945年10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撤销1944年5月建立的冀鲁豫边区,仍恢复冀鲁豫和冀南两行政区,聊城地区西部的临清、冠县、莘县、堂邑、清平等县属冀南第一专区(鲁西北),北部的高唐等属冀南第二专区,东和东南部的博平、茌平、阳谷、东阿、聊城等属冀鲁豫第一(泰运)专区,南和西南部的观城、朝城和寿张等县属冀鲁豫第二(运西)专区。1946年11月,将原冀鲁豫第一专区(泰运专区)以黄河为界分置2个专区:河东的泰(安)西地区为冀鲁豫第一专区;河西的运(河)东地区为冀鲁豫第六专区,筑先(即聊城)、博平、茌平、阳谷、寿张、徐翼(阳谷、东阿毗邻地带)、聊阳(筑先县西南部、阳谷县西北部毗连地带)和聊城城关区等县、区先后隶属于冀鲁豫第六专区。1947年9月冀鲁豫行政区于本区黄河以北置第九专区,寿张、阳谷、观城、朝城等县属之。  1949年8月,冀鲁豫、冀南2行政区撤销,恢复河北省、河南省建制,新置平原省。设立聊城专区,隶属于平原省,下辖原冀鲁豫第六专区的聊城及城关区、东阿、博平、茌平,第九专区的阳谷、寿张和冀南第一专区的冠县、堂邑、莘县、清平,第二专区的高唐等共11县及城关区(县级)。7月,朝城、观城2县合并设置观朝县。  1952年10月临清、馆陶及临清镇自河北省划归山东省,属聊城专区。同年11月,平原省撤销,有3个专区、29个县划归山东省,其中有聊城专区及其所辖15县:聊城、博平、清平、高唐、茌平、东阿、寿张、阳谷、范县、濮县、观城、朝城、莘县、冠县和堂邑。因观城、朝城2县已于同年7月合并为观朝县,故这时聊城专区共辖16个县和1个县级镇(1954年临清镇撤销,改设临清市)。  1956年2月,德州专区撤销,所辖之齐河、禹城、平原、德县、武城、夏津、恩县和德州市等7县1市划归聊城专区。同年3月,撤销清平、博平、堂邑、观朝、濮县、恩县6县,其中濮县划入范县,博平划入茌平;观朝县南部划归范县,北部划归莘县,东北部划归寿张县;堂邑县东部划归聊城,西部划归冠县;清平县西部划入临清,东部划入高唐;恩县东部归平原,西部归武城;西南部归夏津。此时,聊城专区共辖17县2市。  1958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撤销泰安专区,所辖之东平、平阴、肥城等3县划归聊城专区;同年同月29日国务院批准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惠民专区所辖之乐陵、临邑、商河、济阳4县划归聊城专区。与此同时,平阴撤销,并入东平;乐陵撤销,并入商河;济阳撤销,并入临邑;临清县撤销,原辖区划归临清市;馆陶县撤销,并入冠县;阳谷县撤销,并入寿张;莘县撤销,并入范县和冠县;聊城县撤销,以原聊城县辖区置聊城市。这时,聊城专区辖聊城、临清、德州等3市和高唐、寿张、平原、夏津、冠县、临邑、商河、肥城、茌平、齐河、范县、东平等12县。  1960年4月,肥城县划归济南市,乐陵(同年1月4日商河县更名为乐陵县)、临邑2县划归淄博专区。同年3月,撤销东平县,设置平阴县,初属济南市,旋属菏泽专区。此时的聊城专区辖聊城、临清、德州3市和高唐、夏津、范县、齐河、平原、冠县、寿张、茌平等8县。1961年9月德州专区恢复,原划入聊城专区的德州市、夏津、齐河、平原等县还属。同年10月复置莘县、馆陶、阳谷、东阿县,仍属聊城专区。此时该专区辖2市9县。1963年3月,原聊城、临清2市撤市复县,隶属不变。  1964年9月,范县建制划归河南省,同年10月为了有利于治理黄河,撤销寿张县,分别划入阳谷县和河南省范县,省界随之变更:范县所属金堤河以北之范县县城及金村、张夫2村和范县、寿张2县金堤河以南地区划归河南省;寿张县所属跨金堤河两侧的斗虎店、子路堤、候李庄、明堤、临河、大寺、关门口、赵台、李堤、孟楼、同堤、南台、刘海等13村仍属山东省。范县原辖之其他地区则划归山东省莘县。  1965年3月,为利于治理卫运河计,将馆陶县建制连同该县所属卫运河左岸之杨革厂、邮寨、王二厢、西魏僧寨、滩上、陈路桥、房儿寨、东河寨、南留庄、王桥、西芦里、寿山寺、南徐村、前市庄、柴庄、柴堡、浅口、陈范庄、东卜村、刘沿村、西馆陶、马头等22个公社共284个自然村划归河北省。馆陶县其他地区则分别划归临清、冠县2县。同时将临清县所属运河左岸的李庄、修子埠、下堡寺、张三寨、摇安镇、窦庄、后张八庄、吕寨、姚楼、魏庄、大十二里庄、黑庄、老官寨、单屯、枣园、北三里、南三里(不包括胡家湾村)、东水坡、史洼、仓上、童村、刘庄、尖冢(不包括冯圈、杨圈两个村)、指挥墓、卢庄、黎博寨、秦白池、龙潭、东台庄等29个公社和城关区卫运河左岸之河西南大队、河西北大队、米市街、临卫街共299个自然村划归河北省,临清县建制仍留山东。为了利于解决豫鲁两省边界水利问题,1964年7月河南省将南乐县杨寨、东节、寨节3个村划归山东省莘县;1966年8月,山东省莘县的前任屯、后任屯两个村划归河南省南乐县。1967年聊城专区更名为聊城地区。  1983年8月撤销聊城县,复置聊城市(县级);撤销临清县,复置临清市(县级)。1997年8月撤销聊城地区,设立地级聊城市;撤销县级聊城市,设立东昌府区。  ○第二辑东昌府区  聊城市辖区,聊城市人民政府驻地。东邻茌平县、东阿县,南接阳谷县,西界冠县、莘县,北与临清市相连。面积1245平方公里。人口95万。辖古楼、新区、湖西、柳园4个街道办事处,堂邑、沙镇、斗虎屯、梁水、阎寺、郑家、张炉集、李海务、侯营、于集、蒋官屯11镇,北杨集、道口铺、朱老庄、许营、大张、八家刘、堠 等7乡。区人民政府驻古楼东大街。  春秋时为齐国西境聊、摄、清邑地(清邑,一说在今冠县境。摄邑,一说在今茌平境。)。战国为齐国聊城邑(今市区西北7.5公里聊古庙)。秦置聊城县,属东郡。西汉于县西境置清、发干2县,与聊城县同属东郡。东汉因之,章帝时改清县为乐平县。三国魏聊城县属平原郡,乐平县改属阳平郡。西晋聊城县属平原国,乐平县仍属阳平郡。北魏泰常七年(422年)于县东40里筑城置平原镇,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废镇,平原郡及聊城县并移治于此,孝昌年间于县西境分置西聊县,治所在原聊城县治,与聊城县同属平原郡。北齐乐平县、发干县俱废。  隋初废平原郡及西聊县,开皇3年(586年)于聊城县西境分置堂邑县,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博州,治聊城县,大业初年,废博州,聊城县属武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博州,聊城县仍为州治。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年)聊城县徙治于巢陵城(今市区东南7.5公里)。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因黄河决堤,聊城县移治孝武渡西(即今城),仍为博州治所。金聊城、堂邑2县仍属博州。元初聊城县属东平路,至元四年(1267年)由东平路析置博州,治聊城县,十三年改博州为东昌路,聊城县为路治所。明、清聊城县均为东昌府治,其县西境仍为堂邑县。  入民国后,历为济西道(1913年)、东临道(1914年)、东昌道(1925年)治所。1928年废道制,直属于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六行政督察区,并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  1940年4月于聊城东部和南部建立聊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10月,为纪念1938年11月15日聊城失陷时壮烈捐躯的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将军,改名为筑先县,属鲁西行政区运(河)东专区。1941年7月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四专区,同年9月属晋冀鲁豫边区第19专区(实际上仍多称运东专区)。1943年初运东专区与泰西专区合并为冀鲁豫第一专区,亦称泰运专区,在晋冀鲁豫边区中排序为第16专区,筑先县属之。1944年5月,冀南、冀鲁豫两行政区合并为新的冀鲁豫边区,筑先县属该边区第一专区(仍称泰运专区)。  1940年10月于聊城西部侯营、孙丰、田庄、沙镇一带置聊西县,属鲁西行政区第三专区(鲁西北专区);1941年7月属冀鲁豫第三专区(同年9月改为晋冀鲁豫边区第18专区)。1943年秋,以聊西县和堂邑县南部改建为聊堂县,属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鲁西北专区)。1945年5月,属于冀鲁豫与冀南2行政区合并改建的冀鲁豫行政区第七专区(仍称鲁西北专区)。1943年11月以堂邑县北部八甲刘、梁水镇、斗虎屯(今区境西北部)一带和冠县东部兰沃、柳邵一带合并组建武训县(因清末以行乞兴办义学著称的堂邑人武训而命名),属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鲁西北专区)。1945年5月属冀鲁豫第七专区。  1946年2月,撤销聊堂县,原堂邑县地划入武训县。1947年秋,以筑先县沙镇、孙丰、侯营和阳谷县郭店屯、定水镇、四甲李、杨集等地合置聊阳县,属冀鲁豫第六专区。1948年6月8日,聊城(筑先)城关区升级为县级行政区,属冀鲁豫第六(运东)专区。1949年8月,撤销筑先县,恢复聊城县;撤销聊阳县,杨集、四甲李等地划归聊城县。这时聊城县、聊城城关区、堂邑县均属新设的平原省聊城专区,聊城县为专员公署驻地。  1951年3月撤销聊城城关区,划归聊城县。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聊城县、堂邑县均随聊城专区还属山东省。1956年3月撤销堂邑县,该县东部原辖之城关区、八甲刘、垢土固、斗虎屯、梁水镇、阎寺、道口铺、张炉集、郑家等区划入聊城县。1958年12月聊城县改置聊城市。1963年3月16日聊城市复改为聊城县。1983年再度置聊城市,由聊城地区(1967年由聊城专区改称)代管。1997年8月聊城地区和县级聊城市被撤销,设立地级聊城市,原县级聊城市改置为东昌府区。  ○第三辑临清市  山东省辖市(县级),由聊城市代管。位于山东省西北部,聊城市北部。东邻高唐县、茌平县,南与东昌府区、冠县接壤,北与夏津县为界,西隔卫运河与河北省临西县相望。面积947平方公里。人口70.9万。辖新华、青年、先锋3个街道办事处,烟店、康庄、潘庄、八岔路、大辛庄、刘垓子、魏湾、老赵庄、胡里庄、唐园、临东12镇,朱庄、康圣庄、肖寨、石槽、金郝庄、尚店、戴湾7乡。市人民政府驻青年路。  春秋时卫国地。战国属赵国东境贝丘邑。西汉置贝丘、厝2县(据今市境东部),属冀州清河郡;又置清渊县(今市境西南部),其治所在今河北省馆陶县馆陶镇西北,属魏郡。东汉改厝县为甘陵县,与贝丘县同属清河国;清渊县仍属魏州。西晋甘陵县改称清河县。后赵建平元年(330年)析清渊县置临清县,治所在今河北省临西县,因城临古清河得名,不久即废。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复置临清县,属阳平郡。北齐废临清县。  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又于原贝丘县地置贝丘县,十六年改名清平县,临清、清平2县均属清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属毛州,贞观初毛州废,改属贝州。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清平县治徙离境,临清、清平2县属大名府。金徙临清县治于曹仁集(今市南八里旧县村),属大名府路恩州。元临清县属濮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徙今治,弘治二年(1489年)升为临清州,领丘县、馆陶2县,属东昌府。清初沿明制,临清州仍属东昌府。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升为直隶州,辖邱、夏津、武城3县。  1913年废州为县,属济西道(1914年改称东临道)。1925年属德临道。1928年废道制,直属于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并为该区专员公署驻地。  抗日战争时期,临清以卫运河为界,存在过2个县级政区。1939年6月,于临清卫运河以西部分置临西县,同年10月,改为临清县,属鲁西行政区第一(鲁西北)专区;1940年4月至6月属鲁西第三(鲁西北)专区;1940年6月至1941年9月属冀南行政区第四专区;1941年9月,属晋冀鲁豫边区第14专区。1942年10月吕寨、老官寨、范八里等地(今属河北省)划归新设置的宏毅县,同时将馆陶县北部地区划入临清。1944年5月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四专区。1945年冬,宏毅县撤销,原临清县地还属;原馆陶北部地区亦同时划出。  1943年9月在中共临(清)馆(陶)堂(邑)边工委和临(清)南(临清卫运河以南以东和馆陶东北部)县委辖区(未建政权)的基础上设置卫东县,属冀南行政区第七(鲁西北)专区。1945年9月,临清县城解放,即以原临清县城关区(即一区)和卫东县四区什坊院一带置临清市(专区级),同年11月改为县级市,属冀南第一(鲁西北)专区。1948年5月,升为专区级市,属冀南行政区。1949年3月复降为县级市,属冀南第一专区。同年8月,隶属于河北省邯郸专区。  清平县(1956年撤销,西部划入临清)于1943年11月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属冀南第七(鲁西北)专区,1944年5月属冀鲁豫第七(鲁西北)专区。1946年8月,为纪念1943年9月在清平县陈官营战斗中牺牲的鲁西北地委书记肖永智烈士,将清平县改为永智县,1949年秋复改称清平县。  1946年3月,撤销卫东县,卫运河以南、以东唐之朱庄、大辛庄、吕堂、郭堤、石槽等地划回临清县,此时的临清县属冀南第一(鲁西北)专区。1949年8月改属河北省邯郸专区。同年11月,临清市改为临清镇。  1952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临清、馆陶、临清镇自河北省划归山东省,属德州专区;同年12月19日改属聊城专区。1954年7月9日临清镇撤销,复置临清市(省辖,由聊城专署督导),1958年12月,临清县撤销,划归临清市。1963年3月撤市复县。  1965年3月将临清县卫运河左岸的李庄、修子埠、下堡寺、张三寨、摇安镇、窦庄、后张八庄、吕寨、姚楼、魏庄、大十二里庄、黑庄、老官寨、单屯、枣园、北三里、南三里(不含胡家湾村)、东水坡、史洼、仓上、童村、刘庄、尖冢(不含冯圈、杨圈二村)、指挥墓、卢庄、黎博寨、秦白池、龙潭、东台庄29个公社和城关区卫运河左岸的河西南大队、河西北大队、半市街、临卫街共299个自然村划入河北省,临清县建制仍留山东。同时馆陶县建制及其卫运河左岸22公社共248个自然村划归河北省后,其卫运河右岸辖地之一部分划归临清县。1967年聊城专区改称聊城地区,仍属之。1983年8月撤销临清县,复置临清市(省辖县级),由聊城地区代管。1997年聊城地区撤销,由地级聊城市代管。  ○第四辑高唐县  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东北部。东邻禹城市、齐河县,南接茌平县,西与临清市相连,北与平原县交界,西北与夏津县毗邻。面积940平方公里。人口46.2万。辖高唐、清平、尹集、梁村、固河、三十里铺、琉璃寺7镇,姜店、杨屯、赵寨子、韩寨、赵庄、张庄、张大屯、南镇等8乡。县人民政府驻高唐镇。  春秋为齐国西境高唐邑、灵丘邑地。西汉置高唐县,治所在今禹城市南境,属平原郡;又以古灵丘邑地置灵县,治所遗址在今南镇,据今县境南部,属清河郡。东汉高唐县仍属平原郡,灵县属清河国。西晋废高唐县。北魏景明三年(501年)复置;灵县改为零县,并为南清河郡治,高唐县属之。北齐废南清河郡及零县,高唐县属清河郡。  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灵县,大业初省入博平县,高唐县仍属清河郡。唐长寿二年(693年)高唐县改称崇武县,神龙元年(705年)复名高唐县,属博州。北宋高唐县属河北东路博州。金高唐县属山东西路博州,辖有固河、齐城、灵城、夹滩4镇。元初属东平路,至元七年(1270年)升为高唐州,辖高唐、夏津、武城3县,州县同治今高唐镇。明洪武初省高唐入州,高唐州辖夏津、武城2县,属东昌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升高唐州为直隶州,十二年又降为高唐州,仍属东昌府。  1913年废州为县,属济西道(1914年改称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39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1年1月属冀南行政区运(河)东专区。同年11月属冀南第六专区。1944年5月,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六专区。1945年10月属冀南行政区第二(夏津)专区。1949年8月属平原省聊城专区。  1952年平原省撤销,随同聊城专区划归山东省。1956年3月清平县撤销,东部划归高唐县。1958年12月,撤销禹城县,其辖区分别划入高唐、齐河2县。1961年10月复置禹城县,原禹城县地划出。1967年属聊城地区。1997年8月属地级聊城市。  ○第五辑茌平县  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东部。东邻齐河县,南接东阿县,西与东昌府区交界,北与高唐县、临清市相连。面积1117平方公里。人口56.6万。辖茌平、乐平铺、博平、杜郎口、菜屯、冯官屯6镇,郝集、广平、韩集、温陈、肖庄、贾寨、洪官屯、韩屯、大桑、杨官屯、丁块、孙桥、张营、赵官屯、王老、胡屯16乡。县人民政府驻茌平镇。  春秋时为齐牡丘及重丘邑地。秦置茬平县,据说因地处平陆,且境内有茬山,故名茬平。治所在今县南境,属东郡。西汉置博平县,治在今县西北境王菜瓜村西,与茬平县同属东郡。东汉茬平县改为茌平,属济北国;博平县仍属东郡。三国魏、西晋均属平原郡(国)。北魏茌平县徙治于布鼓城(今县东南境土城村)。  北齐废茌平县,隋开皇初年复置,开皇六年(586年)由博平县析置灵县,大业初年废入博平县,隋末省茌平县入聊城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由聊城县析置茌平县,贞观元年(627年)又省入聊城县,博平县属博州。北宋景?四年(1037年)博平县治徙于宽河镇(今博平镇),仍属博州。金天会八年(1130年)析聊城县复置茌平县,治今茌平镇,属山东西路博州,辖广平、兴利2镇。元初茌平县、博平县均属东平路,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属东昌路。明属东昌府。清因之。  1913年茌平、博平均属济西道(1914年改称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茌平县于1940年1月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初属鲁西北行政委员会;同年4月属鲁西行政区第四(运东专区)。1940年3月于茌平北部建立茌北抗日民主办事处(县级),先后隶属鲁西第三(卫东)、第四(运东)专区,当年12月撤销。1941年7月属冀鲁豫第四(运东)专区(同年9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统一编序为第19专区)。同年11月建立博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晋冀鲁豫边区第19专区,不久因抗日斗争形势严峻而撤销。1943年初茌平县属晋冀鲁豫边区第16(泰运)专区。同年7月再建博平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同茌平。1945年5月茌平、博平2县均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一专区。1946年11月属冀鲁豫第六(运东)专区。1949年8月属平原省聊城专区。  1956年3月博平县撤销,并入茌平县。1967年属聊城地区。1997年8月属地级聊城市。  ○第六辑东阿县  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东南部,黄河北岸。东北与齐河县相邻,南隔黄河与济南市长清县、平阴县、东平县为界,西连阳谷县、东昌府区,北与茌平县接壤。面积787平方公里。人口42.3万。辖铜城、朱角店、刘集、大桥、高集5镇,顾官屯、单庄、姜楼、姚寨、陈集、关山、黄屯、杨柳、大李等9乡。县人民政府驻铜城镇。  春秋时为齐国杏邑等地。战国为齐东阿邑地。秦置东阿县,治所在今阳谷县东境阿城镇,属东郡。西汉又置临邑县,治所即今东阿县铜城镇,东阿、临邑2县均属东郡。东汉因之。三国魏、晋同属济北国。西晋末废东阿县。南朝宋临邑县废。北魏复置东阿县、临邑县,同属济北郡。东魏徙东阿县治于故城东10公里(今东阿县西南境)。北齐废临邑县。  隋开皇3年(583年)东阿县属济州,大业年间济州改称济北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济北郡为济州,东阿县属之,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济阳郡,十三年废济阳郡,东阿县改属郓州。北宋东阿县属东平府。金属东平府,辖景德、木仁、关山、铜城、阳刘5镇。元属东平路。明洪武八年(1375年)又徙县治于故谷城(今平阴县东阿镇),属东平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东平直隶州降为东平州,东阿县改属泰安府。  1913年属济西道。1914年属东临道。1925年属泰安道。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抗日民主政权在东阿县境内设置过两个县级行政区。1940年1月在西部部分地区建立东阿县抗日民主政府,初属鲁西北行政委员会(专区级);同年4月属鲁西行政区运东专区(同年11月改为鲁西第四专区)。1941年7月属冀鲁豫第四(运东)专区(9月改称晋冀鲁豫边区第19专区)。1943年初属晋冀鲁豫边区第16(泰运)专区。  1940年2月在东阿东北部与肥城、平阴县黄河以北地区建立肥、阴、阿办事处(县级),同年5月,改建为阿东抗日民主办事处,属鲁西行政区第四专区。1943年春阿东与平阴合并为平阿县,属晋冀鲁豫第16(泰运)专区。1945年5月,东阿与平阿2县均属冀鲁豫与冀南两行政区合并后的冀鲁豫行政区第一(泰运)专区。同年冬撤销平阿县,原阿东地区仍划归东阿县,原东阿县黄河以东地划归平阴县。1946年11月,东阿县属冀鲁豫第六(运东)专区。1947年秋,以东阿县西南部的刘集、关山等区,与阳谷县东北部的阿城、七级、范海、安乐镇等区设置徐翼县(参见阳谷县。)。1949年8月徐翼县撤销,原东阿地还属。同年同月,东阿划归新设置的平原省聊城专区。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东阿随同聊城专区划归山东省。1958年12月撤销东阿县,刘集、关山2区划归寿张县,其他均划归茌平县。1961年10月,复置东阿县,辖区回复到1958年撤销前状况。1967年属聊城地区。1997年8月属地级聊城市。  ○第七辑阳谷县  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南部。东邻东阿县、东平县,南隔金堤与河南省台前县相望,西与莘县接壤,北与东昌府区相接。面积1064平方公里。人口74.9万。辖阳谷、寿张、阿城、张秋、七级、安乐、阎楼、石佛、定水、范海、李台、十五里园、四棚13镇,石门宋、大布、西湖、高庙王、郭店屯、金斗营、杨庄、翟庄8乡。县人民政府驻阳谷镇。  春秋时为齐国柯邑。秦置东阿县,治所在今县东境阿城镇,属东郡。西汉东阿县仍属东郡,为都尉治所。东汉因之。三国魏、西晋属济北国。西晋末县废,北魏复置东阿县,属济北郡。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东阿县西境置阳谷县,取县境内古阳谷亭为名,属济州。唐初阳谷县仍属济州,天宝十三年(754年)因济州为黄河水淹没,阳谷县改属郓州。北宋初仍属郓州,景德三年(1006年)阳谷县徙治于孟店(今阳谷镇),北宋末属东平府。金阳谷县仍属东平府,辖有安乐、定水2镇。元属东平路。明阳谷县属兖州府东平州。清初仍属兖州府,雍正七年(1729年)东平州升为直隶州,阳谷县属之,十三年东平直隶州降为东平州,阳谷县仍属兖州府。  1913年属济西道(1914年改称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39年9月始建抗日民主政府,属鲁西北行政委员会(过渡性的专署级行政机构)。1940年4月属鲁西行政区运东专区(同年11月改称鲁西第四专区,习惯仍称运东专区)。1941年初,寿张、阳谷、东阿、东平4县毗连地带置张秋县,阳谷县东部的张秋、阿城、十五里园等地划入张秋县。同年7月冀鲁豫和鲁西2行政区合并为新的冀鲁豫行政区,阳谷属该行政区第四专区(同年9月在晋冀鲁豫边区中排序为第19专区,仍习称运东专区)。1943年初,泰西、运东两专区合并为泰运专区,阳谷县属晋冀鲁豫边区第16(泰运)专区。1944年5月,冀鲁豫区与冀南区合并为冀鲁豫行政区(这是历史上第三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冀鲁豫行政区)阳谷属该行政区第一(泰运)专区。  1946年11月属冀鲁豫第六(运东)专区。1947年7月,撤销张秋县,张秋、阿城、十五里园等地还属阳谷县;其他辖区除原东平县黄河以西地方划归寿张外亦分别还属原县。同年秋,于阳谷县东北部的七级、阿城、范海、安乐镇和东阿县西南部的刘集、关山一带设立徐翼县(为纪念曾住阳谷县抗日民主县长、1944年8月牺牲的徐翼烈士而命名)属冀鲁豫第六专区。同年9月属晋冀鲁豫第九(濮范)专区。1949年8月改属新设置的平原省聊城专区。与此同时,徐翼县撤销,原阳谷县地还属。  1958年12月撤销阳谷县,并入寿张县。1961年7月复置阳谷县。1964年10月撤销寿张县,其辖区黄河金堤以南划归河南省范县,金堤以北划归阳谷县。1967年聊城专区改称聊城地区,隶属关系不变。1997年8月属地级聊城市。  ○第八辑莘县  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南部。东接东昌府区和阳谷县,北连冠县,西与河北省大名县、河南省南乐县为界,西南及南部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为邻。面积1413平方公里。人口95万。辖莘城、朝城、古云、莘亭、十八里铺、观城、大张家、古城、董杜庄燕店、张鲁回族等11镇,王奉、大王寨、魏庄、邹巷、马集、张寨、王铺、舍利寺、岩集、河店、俎店、妹冢、张寨、徐庄、王庄集、柿子园、樱桃园17乡。县人民政府驻莘城镇。  春秋时为卫国莘邑地(今县城北14公里)。西汉置阳平县,治所在今莘城镇;又置东武阳县,治所在今莘城镇南,与阳平县同属东郡。三国魏东武阳县移治于朝城(今朝城镇),阳平县改属阳平郡。南朝宋阳平县省入乐平县。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复置阳平县,改东武阳为武阳县。北齐改阳平县为乐平县,废武阳县。北周建德六年(577年)置武阳郡,治乐平县。隋开皇初武阳郡废,六年(586年)乐平县复名阳平县,八年改称清邑县,十六年置莘州,又于清邑县北境置莘亭县,大业初年废莘州及莘亭县,改清邑县为莘县,以县境有古莘亭而得名;复置武阳郡,莘县属之。唐武德五年(622年)于莘县置莘州,辖莘、临黄、武阳、武水4县,贞观元年(627年)废莘州,莘县属魏州。北宋莘县属河北东路大名府,辖有马桥镇。金莘县仍属大名府。元改属东昌路。明属东昌府。清莘县仍属东昌府。  1913年属济西道(1914年改称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39年9月建抗日民主政府,属鲁西北行政委员会。1940年4月属鲁西行政区鲁西北专区(同年11月改称第三专区)。1941年7月属鲁西和冀鲁豫2行政区合并设置的新的冀鲁豫第三专区(同年9月统一编序为晋冀鲁豫边区第18专区)。1943年2月莘县与朝(城)北2县合并为莘朝县,同年7月属冀南行政区第七(鲁西北)专区。1945年5月朝北地区划出,莘县复置,属冀南和冀鲁豫合并成立的冀鲁豫行政区第七(鲁西北)专区。同年10月,属冀南行政区第一专区(仍习称鲁西北专区,专署机关迁驻临清后,亦称临清专区)。1949年8月冀南第一专区撤销,莘县改属新设的平原省聊城专区。  1956年3月,观朝县撤销,大部(北部)划归莘县,南部划归范县,东北部划归寿张县(观朝县是由观城、朝城2县合并设置的。兹将观城、朝城及观朝县的沿革变化简述于下:观城、朝城2县均系清代留存的建制。1913年同属济西道。1914年属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28年道废,直属于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0年2月2县分别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属鲁西行政区鲁西北专区(同年10月改称鲁西第三专区)。是年10月,朝城县西北部王寿、张鲁、大王寨一带置朝北县,隶属同朝城县。1941年7月属冀鲁豫第三专区(同年9月编为晋冀鲁豫边区第18专区)。1943年2月,观城县与朝城县合并为观朝县;同年7月属晋冀鲁豫边区第17专区。1944年5月,撤销观朝县,分别恢复观城与朝城2县,隶属不变。1945年5月属冀鲁豫第八专区。  抗日战争时期,在朝城县与邻县的毗连地带,还设置过两个联合县:一个是范、寿(张)、朝(城)、阳(谷)边区(其办事处为县级行政单位),属冀鲁豫第二(运西)专区。944年初撤销,辖区分别归原属各县。另一个是南峰(莘朝边)县,1942年7月,在莘县南部、朝城北部毗邻地区设莘朝边办事处(同年10月定为县级)。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三(鲁西北)专区。1943年7月,为纪念原朝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齐南峰烈士,改名为南峰县。1945年5月,该县撤销,辖区各归原属县。同年9月2日,为纪念齐南峰烈士,复将朝城县改名为南峰县,与观城县同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二(运西)专区;1946年11月,同属冀鲁豫第八(濮阳)专区;1947年9月,同属冀鲁豫第九(濮范)专区。1949年夏,南峰县复名朝城县。同年10月,朝城、观城2县自冀鲁豫第九(濮范)专区,划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10月两县同时划归山东省聊城专区。1953年8月,观城、朝城2县合并为观朝县,隶属不变(按:国务院批准合并为1952年7月2日)。1956年3月撤销,大部并入莘县。)。1958年12月,撤销莘县,辖区分别划归范县和冠县。1961年10月莘县复置。1964年9月范县建制划归河南省,该县金堤以北的樱桃园、古城、古云集等5个区划入莘县。1967年聊城专区改称聊城地区,莘县仍属之。1997年8月属地级聊城市。  ○第九辑冠县  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西部。东邻东昌府区,南接莘县,西隔卫运河与河北省大名县、馆陶县相望,北与临清市相连。面积1152平方公里。人口73万。辖冠城、东古城、柳林、桑阿、贾镇、清水、北馆陶7镇,辛集、斜店、梁堂、定远寨、烟庄、兰沃、范寨、甘官屯、店子、万善、孙疃、元造户、杨召、白塔集、史庄等15乡。县人民政府驻冠城镇。  春秋时为晋国黄邑、冠氏邑地。西汉置馆陶县,属魏郡,治所在今东古城镇,今县境西部属之;又置发干县,据今县境东部,属东郡。东汉因之。后秦黄初二年(395年)由魏郡分置阳平郡,治馆陶城,馆陶、发干2县属之。北齐废发干县。  隋开皇初废阳平郡,馆陶县改属武阳郡,县治北迁至今北馆陶镇。开皇六年(586年)分馆陶县东境置冠氏县,因古冠氏邑为名,治今冠城镇,属毛州。大业二年(606年)废毛州,冠氏县与馆陶县同属武阳郡。唐武德五年(622年)于馆陶县置毛州,馆陶、冠氏2县均属之,贞观元年(627年)废毛州,馆陶、冠氏2县改属魏州。北宋冠氏县、馆陶县属大名府。金冠氏、馆陶2县仍属大名府,冠氏县辖有普通、清水、博宁、桑桥4镇,馆陶县辖有馆陶1镇。  元初冠氏县属东平路。至元六年(1269年)升为冠州,直隶中书省(冠氏县升冠州之年,另有至元2年(公元1265年)、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等说。)。明洪武三年(1370年)降州为县,始名冠县,属东昌府。清冠县、馆陶县仍属东昌府。  1913年属济西道(1914年改称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0年5月属鲁西行政区鲁西北专区(同年11月改称鲁西第三专区)。1941年7月属冀鲁豫第三(鲁西北)专区(同年9月统编为晋冀鲁豫边区第十八专区)。1943年7月属冀南行政区第七(鲁西北)专区。1945年5月属冀南与冀鲁豫合并成立的冀鲁豫行政区第七(鲁西北)专区。同年10月属冀南行政区第一(鲁西北)专区。  1943年11月,为纪念同年9月23日牺牲于清平县(在今临清市境内)陈官营的八路军129师新八旅政委、鲁西北地委书记肖永智烈士,于冠县西北部和馆陶县东部设置永智县,隶属关系同冠县。1945年8月20日,永智县和冠县合并为永智县。同年12月,撤销永智县,恢复冠县建制。1946年3月,原永智县所辖馆陶县地仍划归馆陶县。这时冠县仍属冀南行政区第一(鲁西北)专区。  1949年8月属新成立的平原省聊城专区。1956年3月,堂邑县撤销,其西部的柳林、辛集、空远寨、甘屯等地划归冠县。1958年12月,馆陶县撤销,并入冠县;莘县撤销,北部的王奉、燕店等地划归冠县。1961年10月,馆陶、莘县恢复,原辖地分别自冠县划出。1965年3月,馆陶县卫河以东的北馆陶、南馆陶地带划归冠县。1967年属聊城专区。1997年8月属地区级聊城市。  ◎第十六类滨州市  ○第一辑滨州市建置沿革  山东省辖市。位于山东省北部。北濒渤海,西北隔漳卫新河与河北省沧州地区为界。东邻东营市,南、西南与淄博市、济南市毗连,西与德州市接壤。面积9456平方公里。人口356.9万。辖滨城区及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6个县。市人民政府驻滨城区。  区境商属薄姑国(都城在今博兴县境)。西周、春秋为齐国地。秦属齐郡。西汉属千乘郡,治千乘县(在今高青县高城北),辖千乘、东邹、湿沃、平安,博昌、蓼城、建信、狄、琅槐、乐安、被阳、高昌、繁安、高宛、延乡15县。另有一小部分属济南郡、齐郡。东汉永元七年(公元95年)改千乘郡为乐安国,治临济县(遗址在今章丘市北部黄河南临济村)。辖临济、千乘、高菀、乐安、博昌、蓼城、利、益、寿光9县,另有济南国之梁邹、邹平,平原郡之厌次均在区境。三国魏置乐陵国,治厌次县(今惠民县境)。西晋大致河水(黄河)以南属青州乐安国,以北属冀州乐陵国。南朝宋为乐陵郡,治乐陵县。  隋初郡废,开皇六年(586年)置棣州,大业二年(606年)改称沧州,后又改为渤海郡,治阳信县。辖阳信、乐陵、 河、厌次、饶安、无棣、盐山、南皮、清池10县。今区境除邹平属齐郡,博兴一带属北海郡,其余河水(黄河)以北均属渤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棣州,八年州废,属县复归沧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再置棣州,治厌次县,辖厌次、 河、阳信、蒲台、渤海5县。五代周析棣州置滨州,治渤海县(今滨州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徙棣州治及厌次县治于阳信县八方寺(今惠民县城),滨、棣2州均属河北东路。金滨、棣2州均属山东东路。滨州辖渤海、利津、蒲台、沾化4县,棣州辖厌次、阳信、商河3县。  元中统三年(1262年)以滨州、棣州合并为滨棣路,至元2年(1265年)又分置滨州、棣州,同属济南路。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棣州为乐安州,宣德元年(1426年)改为武定州,辖阳信、海丰、乐陵、商河4县;滨州辖利津、沾化、蒲台3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定州升为直隶州,十二年(1734年)升为武定府,增置惠民县为府治;降滨州直隶州为散州,原属利津、沾化、蒲台3县以及青城、商河2县俱属武定府。武定府计辖滨州及惠民、阳信、海丰、乐陵、利津、沾化、蒲台、青城、商河等1州9县。其中滨州、惠民、阳信、海丰、沾化、蒲台等县均在今区境。黄河以南今区所属邹平县和博兴县则分别属于济南府和青州府。  1913年废止府州制,改滨州为滨县,今境内各县均属岱北道(1914年改称济南道)。1925年10月全省分4道为11道,惠民、阳信、无棣、沾化、蒲台、青城、滨县等7县属武定道,惠民为道治所;邹平、长山、齐东属划小了的济南道;博兴属淄青道。1928年废道制,各县直隶于省。1937年1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设第五行政督察区(第五行政督察区,1936年10月始设,此以1937年1月国民党中央政府正式简任专员为准。),惠民、阳信、滨县、沾化、无棣等县属之,惠民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邹平、长山、博兴等县仍直属于省。  抗日战争时期,就国民党方面说,除邹平、长山、博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博兴、蒲台1941年属第十四行政督察区,其他各县均属第五行政督察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依斗争形势的需要设置了一些新的县级行政单位,辖属关系也屡有变化。  大致在1944年3月之前,今滨州地区境域分属于冀鲁边区和清河区两个二级行政区。其中属冀鲁边的县份在1942年年底前由冀南行政区代管,除无棣短时间属冀南行政区第六专区外,无棣(1940年10月以后)、阳信、惠民、新棣、商惠、商惠济等县均属冀南行政区第八专区。清河行政区内各县在1940年5月清河行政专员公署成立前,由中共清河地委管辖;在清河行政专员公署存在期间(1940年5月至12月),邹长、邹平、长山、蒲台、博兴、长桓临益四边县等隶属于清河专区。  1940年12月清河行政专员公署改为清河区行政主任公署,清河行政区下辖清东、清西、清中3个专区(1941年7月前称分区);1943年10月清河行政区下增设垦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称垦利专区)。博兴、蒲台属清东专区(均为1941年10月前);邹平、长山、长桓等属清西专区;博兴、蒲台属清中专区(1941年10月以后);沾化、沾利滨等属垦区。1944年3月冀鲁边区与清河行政区合并为渤海行政区,原冀鲁边区的第一、二、三专区即为渤海行政区的第一、二、三专区,原清河行政区的垦区、清东专区(以及清中的部分县)、清西专区(及清中的部分县)依次排序为渤海行政区的第四、五、六专区。商惠、惠济商属渤海区第二专区;惠民、无棣、沾阳棣、阳(信)东、新青等属渤海区第三专区;沾化、沾利滨、滨县、蒲台等属渤海区第四专区;博兴、广博蒲等属渤海区第五专区;邹平、长山、齐东等属渤海区第六专区。  1945年9月渤海行政区所辖6个专区调整、合并为4个:原第一专区及第三专区部分县合并为第一专区(1949年6月至1950年5月称沧南专区),原第二专区及第三专区部分县为第二专区(1949年6月至1950年5月称泺北专区),原第六专区改为新的第三专区,同年10月复将此第三专区与原第五专区合并,仍称第三专区(1949年6月至1950年5月改称清河专区),原第四专区加上并入的第三专区的一部分县仍称第四专区(1949年6月至1950年5月改称垦利专区)。杨忠(1949年5月改称惠济)、商惠等县属第二专区;博兴、邹平、长山、齐东等县属第三专区;沾化、蒲台、滨县、惠民、阳信、无棣、海滨等县属第四专区。  1950年5月撤销渤海行政区,原辖专区一并撤销、调整、另建,大致以今滨州地区境域建立惠民专区,地专党政机关驻惠民,下辖惠民、阳信、无棣、沾化、滨县、蒲台、博兴、齐东、垦利、利津、广饶、高青等12县,其中垦利、利津(于1982年)、广饶(于1983年)划归东营市,高青(于1989年)划归淄博市;邹平、长山2县属淄博专区。1952年10月惠民专区领导机关迁往滨县北镇。1956年3月长山县并入邹平,蒲台县并入博兴。1958年12月惠民专区撤销,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惠民、沾化、无棣、邹平、博兴均属之;与此同时,阳信并入无棣,滨县并入惠民,齐东分别并入邹平和博兴。1961年6月恢复惠民专区,包括同年复置的滨县、阳信在内的原辖各县仍属之。1967年惠民专区改称惠民地区。1984年地区党政机关驻地北镇改名滨州。1992年3月为与驻地名称相一致,惠民地区改称滨州地区。2000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滨州地区设立地级滨州市;撤销原县级滨州市,设立滨城区。滨州市辖原滨州地区的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邹平县和新设立的滨城区。市人民政府驻滨城区黄河四路。  ○第二辑滨城区  滨州市辖区,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市区中部偏东,黄河下游。东邻东营市利津县,南接博兴县、并隔黄河与淄博市高青县相望,西与惠民县毗连,北界阳信县、沾化县。滨州地区行政公署驻地。面积1042平方公里。人口58.8万。辖北镇、市西、市中、市东、蒲城、彭李6个街道办事处,滨城、旧镇、杜店、里则、堡集、小营6镇,杨集、尚店、张集、单寺、梁才5乡。区人民政府驻北镇。  西汉置湿(《续山东考古录》、《中国历史地图集》等作漯。古湿(湿)、漯相通,详《说文》。)沃县,属千乘郡,县治所在今市境滨城西。东汉县废,地入千乘县,属乐安国。西晋复置,治乱城(今市南郊),属乐陵国,北魏属乐陵郡。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置为蒲台县,因治古蒲台得名,属渤海郡。唐初属淄州,贞观六年(632年)省入高苑县,次年复置,景龙元年(707年)改属棣州,垂拱四年(688年)析蒲台、厌次部分地置渤海县,同属棣州。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年)置滨州,以东滨渤海得名,辖渤海、蒲台2县。北宋仍为滨州,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废蒲台县,地入渤海。金复置蒲台县,与渤海、利津、沾化3县同属滨州。  元初仍为滨州,中统三年(1262年)以滨州与棣州合并,置滨棣路,治棣州厌次县。至元2年(1336年)滨棣路复分置为滨州、棣州,俱属济南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将州治渤海县省入滨州,复将蒲台县来属,时辖利津、沾化、蒲台3县,州属济南府。清初仍为济南府滨州。雍正二年(1724年)升滨州为直隶州,辖利津、沾化、蒲台3县。十二年(1734年)滨州由直隶州降为散州,与原领各县均隶属于武定府。  1913年2月改滨州为滨县,属岱北道(翌年改称济南道)。1925年属武定道。1928年废道制,直属于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3年1月抗日民主政权于滨县东部、沾化南部、利津西部建立沾利滨3边办事处,隶属于清河区行署。1944年9月撤销沾利滨3边办事处,建立滨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渤海行政区第四专区(1949年7月改称垦利专区)。1945年滨县解放后,将其第五区(黄河以南86村)划归高苑县,将北镇划入蒲台县。  1950年5月渤海行政区及垦利专区撤销,滨县改属新成立的惠民专区。同年7月将蒲台县北镇及黄河北大堤以南、河道以北30个村庄划入滨县。1952年惠民专区领导机关由惠民县迁驻滨县北镇。1958年12月撤销滨县,除阎家公社66个村划归沾化县外,其余并入惠民县;惠民时属淄博专区。1961年6月恢复滨县建制,以1958年撤销前之行政域为其行政区域,属惠民专区(1967年改称惠民地区)。1982年8月析滨县北镇96个村和博兴县小营公社及蔡寨公社的朱全管区设立滨州市,因原为古滨州地而命名(县级),仍属惠民地区(1992年3月改称滨州地区)。1987年2月撤销滨县并入滨州市。1990年1月高青县的旧镇及其所辖3个管区、65个村庄划归滨州市。2002年6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滨州市滨城区,以原县级滨州市的行政区域为滨城区的行政区域。  ○第三辑沾化县  位于滨州市区东部。北濒渤海,东邻东营市河口区、利津县,南与滨州市、阳信县接壤,西与无棣县毗连。面积2113平方公里。人口37.8万。辖富国、下洼、古城、冯家、永丰、泊头6镇,李家、河贵、下河、齐 、利国、大高、黄升、流钟8乡及海防办事处和徒骇河农场。县人民政府驻富国镇。  唐垂拱四年(688年)析蒲台、厌次2县地置渤海县,并置招安镇,属渤海县,县属棣州。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年)改属滨州。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升招安镇为县。熙宁六年(1073年)废招安县为招安镇。元丰二年(1079年)复置招安县,属河北东路滨州。金明昌六年(1195年)将招安县更名为沾化县,取汉龚遂为渤海太守,滨海之民“复沾圣化”之意。仍属滨州。元初属滨棣路,至元2年(1336年)属济南路滨州。明属济南府滨州。清初仍属滨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滨州降为散州,沾化县直属武定府。  1913年属岱北道(翌年改称济南道)。1925年属武定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抗日战争期间,就国民党政府而言,沾化属鲁北行署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2年1月沾化建立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沾化县行政委员会,直属清河区行署。1943年1月在沾化南部与利津西部、滨县东部设立沾利滨三边办事处(县级),初属清河行署,1943年10月沾化县与沾利滨县均隶属于清河行政区垦区专署,1944年3月2县同属渤海行政区第四专区;1944年9月撤销沾利滨三边办事处,其行政区域各归原属。1944年5月于沾化、阳信、无棣毗邻地区建立沾阳棣边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渤海行政区第三专署。1945年9月撤销,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原属各县。1948年3月沾化县第八区、第三区北部和第七区滨海部分划归新设置的海滨县办事处(县级)管辖,海滨县属渤海行政区第四专区。  1950年1月海滨县撤销,李家、郭家局子两区复归沾化,余归无棣。1950年5月沾化县属惠民专区。1958年12月利津县撤销,并入沾化县,沾化县属淄博专区。1961年10月原利津县析出复置。沾化县仍属惠民专区(1967年改称惠民地区)。1992年3月惠民地区改称滨州地区,沾化县仍属之。2002年6月属地级滨州市。  ○第四辑博兴县  位于滨州市区东南部,黄河下游两岸。东邻东营市东营区、广饶县,南接淄博市临淄区,西与桓台县、高青县毗连,北与滨州市、并隔黄河与利津县为界。面积901平方公里。人口45.9万。辖博兴、曹王、陈户、兴福、庞家、阎坊、湖滨、寨郝、纯化、店子10镇,蔡寨、乔庄2乡。县人民政府驻博兴镇。  商为薄姑国地(薄姑城在今博兴镇东南7公里柳桥)。西周、春秋、战国为齐国博昌邑地(博昌城在今寨郝镇寨郝村南)。西汉置博昌县(县治在今寨郝村南,以“昌水其势平博,故曰博昌”)、乐安县(治在今博兴镇)、利县(治在今博兴镇东南18公里利城村南),博昌县、乐安县属千乘郡,利县属齐郡。东汉属乐安国(东汉永元七年即公元95年改千乘郡为乐安国),三国魏属乐安郡。西晋省乐安县入博昌县。南朝宋因战乱徙博昌县离境侨立于寿光县地,故地侨置乐陵县。北齐复将侨乐陵县改名乐安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改名为博昌县。初属青州,后改为北海郡。开皇十八年(598年)由博昌县析置新河县,大业初年又省入博昌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乐安县,新置安平县,与博昌县同属青州;同年复置新河县,属乘州。武德六年(623年)新河县省入千乘县。武德八年(625年)又省乐安县、安平县入博昌县。总章二年(669年)移博昌县治于今博兴县城。五代唐庄宗避其父国昌讳,改博昌县为博兴县。北宋博兴县属青州。金属益都府。元初升博兴县为博兴州,属益都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博兴州为县,属青州府。清因之。  1913年属岱北道(次年改称济南道)。1925年属淄青道。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1938年属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第十行政督察区,1941年2月属第十四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寿光)。中国共产党于1940年7月建立博兴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清河区行署。1941年10月属清河区清中专署。1944年3月属渤海行政区第五专区。1945年10月渤海第五专区与第三专区合并,仍称第三专区,博兴县属之。1949年7月渤海第三专区改称清河专区,隶属不变。  1950年5月清河专区撤销,改属惠民专区。1956年3月撤销蒲台县,并入博兴县。1958年12月撤销桓台、齐东2县,除齐东的九户、青城、黑里寨、花沟、魏桥、码头等6公社划归邹平县外,桓台和齐东的其余区域并入博兴县。同时惠民专区撤销,改属淄博专区。1961年6月恢复惠民专区,博兴仍属之。1967年惠民专区改称惠民地区,1992年3月惠民地区更名滨州地区,隶属关系均不变。2000年6月属地级滨州市。  ○第五辑邹平县  位于滨州市区南部,北濒黄河,南靠胶济铁路。东、东南与桓台县、淄博市周村区为邻,西、西南与章丘市接壤,北隔黄河与济阳县、惠民县交界。面积1252平方公里。人口68.2万,辖邹平、长山、魏桥、西董、好生、临池、礼参、苑城、焦桥、韩店、孙镇、九户、青阳、明集、台子15镇,里八田、码头2乡。县人民政府驻邹平镇。  商、西周时为邹侯国地。春秋时齐景公筑邹之长涂,邹关(今隘阜口)之东始就平地,故名邹平。秦属临淄郡。西汉置邹平县(治所在今孙镇)、梁邹县(治所在今旧口),属济南郡东邹县(治所在今花沟),属千乘郡。东汉东邹县并入临济,邹平、梁邹2县自东汉迄三国魏均属济南国。西晋济南国改为济南郡,邹平县属之,梁邹县属乐安国。南朝宋废邹平县,而于梁邹城侨置平原郡,又于东南部侨置武强县(治所在今长山镇)、平原县(治所在今平原庄)。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平原县移治于西汉邹平故城,故改平原县为邹平县。同年,将武强县改名为长山县。均属齐州,后改称齐郡。唐武德元年(618年)邹平、长山2县属谭州,八年(625年)谭州废,改属邹州,不久邹州废,邹平、长山2县又改属淄州。北宋邹平、长山2县仍属淄州。景德二年(1005年)邹平县治徙至今邹平县城。金属山东东路淄州。元宪宗三年(1253年)析邹平、章丘各一部置齐东县,与邹平县、长山县同属济南路,中统五年(1264年)长山改属般阳路,至元2年(1265年)齐东县改属河间路。明初邹平县、齐东县属济南府,洪武二年(1369年)长山县改属济南府。清代相沿不改。  1913年邹平、长山、齐东3县均隶岱北道(翌年改称济南道)。1925年全省改4道为11道,济南道缩小,但此3县隶属关系未变。1928年废道制,3县均直属于省。1938年邹平、长山2县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行政督察区。  1939年10月建立邹长抗日民主政府,由中共清河地委管辖。因邹长抗日根据地狭长,不便行政,乃于1940年3月在邹长县南部建立长山县抗日民主政府(亦称南邹长,为纪念1939年7月牺牲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员马耀南烈士,1943年改名耀南县),同年7月在邹长北部地区建邹平县抗日民主政府(亦称北邹长),初2县仍直属中共清河地委领导,1941年1月属清河行政区清西分区(同年7月改称清西专区)。1942年1月于长山、桓台2县邻接地区置长桓县,属清河行政区清中专区,同年6月清中专区撤销,长桓县改属清西专区。1943年5月长桓县撤销。1944年3月邹平、耀南(长山)均属渤海行政区第六专区。1945年10月齐东县解放,建立民主政府,齐东与邹平、耀南(长山)3县均属渤海行政区第三专区(1949年7月改称清河专区)。  1950年5月清河专区撤销,齐东县改属惠民专区,耀南县复名长山县,与邹平县同属淄博专区。同年11月析长山县周村镇与张店合置张周市,属淄博专区。1953年7月邹平、长山2县划归惠民专区。1956年3月撤销长山县,并入邹平县;撤销高青县,并入齐东县;隶属均不变。1958年12月撤销齐东县,所辖之九户、青城、黑里寨、花沟、魏桥、码头等6处人民公社并入邹平县,其余并入博兴县。与此同时邹平县转属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设置的淄博专区。1961年6月淄博专区撤销转属、复置的惠民专区。同年10月青城、花沟、黑里寨3个区划归复置的高青县。1967年惠民专区改称惠民地区,1992年3月更名滨州地区,2000年6月滨州地区撤销,改置地级滨州市,邹平县均属之。  ○第六辑惠民县  位于滨州市区西部,黄河北岸。东邻滨州市,南隔黄河与高青县、邹平县为界,西与济阳县、商河县接壤,北与阳信县毗连。面积1357平方公里。人口62万。辖惠民、石庙、桑落墅、淄角、李庄、胡集、省屯、麻店、姜楼、申桥、清河、魏集12镇,何坊、梁家、皂户李、第三堡、香翟、辛店、陈集、联伍、大年陈9乡。县人民政府驻惠民镇。  春秋、战国时为齐国地。秦置厌次县,属齐郡。西汉改置为富平县,属平原郡。东汉明帝仍更名为厌次县,属平原郡。三国魏属乐安郡。西晋、北魏均属乐陵郡。北齐废厌次县,其地并入阳信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厌次县于北旧州城(今辛店乡先棣州村),属棣州,大业二年(606年)改棣州为沧州,后又改为渤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由沧州析置棣州,厌次县属之。六年(623年)废棣州入沧州,厌次县随属沧州,贞观元年(627年)厌次县改属德州。十七年(643年)复置棣州,厌次县又属棣州。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厌次县徙治于阳信县界八方寺(今惠民镇),并为棣州治,州辖厌次、商河、阳信3县,属河北东路。金属山东东路棣州。  元属济南路棣州。明洪武初棣州与厌次县俱废,六年(1373年)复置州,改名乐安,不辖县。宣德元年(1462年)以讨平汉王朱高煦据乐安谋反事,改乐安州为武定州(意为武力平定州境)。清雍正十三年(1734年)武定州升为武定府,置惠民县以为府治,取城南惠民沟为名。  1913年属岱北道(翌年改称济南道)。1925年属武定道,为道治所。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五行政督察区,为专署驻地。  1939年12月抗日民主政权于惠民县第二区一带设立惠民县行政工作委员会,隶属于鲁北行政委员会;1940年5月撤销。1942年9月,于惠民、商河2县毗连地区置商惠县,属冀鲁边行政区第三专区。1944年3月商惠县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同年11月于惠民、济阳、商河3县毗连地区设立惠济商3边县,亦属渤海第二专区。1945年10月惠济商3边县撤销,同年9月建立惠民县民主政府,同时析县城及其郊区和阳信县一部置惠民市,县、市均直隶于渤海行政区,该市为中共渤海区党委和渤海区行政主任公署驻地。1946年10月市、县均属渤海行政区第四专区。1946年12月析惠民、济阳各一部置杨忠(惠济)县,因纪念1941年9月牺牲的八路军115师教导第六旅政治部主区杨忠烈士而得名,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1948年4月惠民市撤销,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入惠民县及阳信县。  1949年7月惠民县属渤海行政区垦利专区。同年5月,杨忠县改称惠济县,1950年5月惠济县撤销,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入惠民、济阳、商河3县。时渤海行政区及其所辖专区撤销重组,惠民县属惠民专区,并为专区机关驻地。1958年12月撤销滨县,并入惠民县;惠民专区撤销,改称淄博专区。1961年6月,恢复惠民专区,原滨县亦自惠民县析出复置,惠民县仍属惠民专区。1967年惠民专区改称惠民地区,1992年改称滨州地区,2000年6月滨州地区撤销,改置地级滨州市,惠民县隶属均不变。  ○第七辑阳信县  位于滨州市区西部。东邻沾化县、滨州市,南接惠民县,西与商河县、乐陵市为界,北与庆云县、无棣县毗连。面积793平方公里。人口42.4万。辖阳信、温店、商店、流坡坞、翟王、河流6镇,银高、劳店、水落坡、鹁鸽李、洋湖、雷家、小桑7乡。县人民政府驻阳信镇。  夏、商为薄姑国地。西周、春秋、战国属齐国,秦为厌次县地。西汉置阳信县,相传此地曾为韩信屯兵处(信城),且居古笃马河之阳(北),故名阳信,其治所遗址在今无棣县信阳乡,属渤海郡。县境南部为平原郡富平县地。西汉末王莽时,阳信改称东顺亭,治所迁瑗城(今阳信县城),东汉富平县复名厌次县,仍属平原郡,延光元年(122年)东顺亭复名阳信县,属渤海郡。三国魏属乐陵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厌次县并入阳信县,阳信县移治马岭城(今县城南部五里洼)。  隋初徙治今西程子坞村西之城洼,为棣州治(大业二年棣州度入沧州,大业三年改沧州为渤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棣州,为棣州治,六年(623年)废棣州,阳信改属沧州。卢观元年(627年)废阳信县,八年(634年)复置。十七年(643年)复置棣州于乐陵县,阳信县仍属棣州。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徙棣州及州治厌次县于阳信县界八方寺(今惠民县城),移阳信县治于旧厌次县城(今阳信县城),仍属棣州。金阳信县仍属棣州。元中统三年(1262年)以滨州、棣州合置滨棣路,阳信县属之,至元2年(1265年)复分置滨、棣2州、阳信县仍属棣州。明初阳信县属棣州,洪武六年(1373年)改棣州为乐安州,宣德元年(1426年)改为武定州,阳信县随属武定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武定州改置为武定府,阳信县遂属武定府。  1913年属岱北道(翌年改称济南道)。1925年属武定道。1928年道废,道直隶于省。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39年10月共产党于阳信西部第五区(洋湖)、第六区(鹁鸽李)一带建立阳信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北行政委员会领导。1940年10月鲁北行政委员会辖区析为冀鲁边区第二、第三2专区,阳信属第三专区,此时阳信县行政范围扩大为9区。1943年2月,阳信县撤销。1945年4月于原阳信东境建立阳东办事处(县级),隶属于渤海行政区第三专区。1945年8月县全境解放,乃重建阳信县;属渤海行政区第四专区。9月洋湖区划归新战立的惠民市。1948年4月惠民市撤销,洋湖区还属。1949年6月属渤海行政区垦利专区,同时将何坊区划归惠民县。  1950年5月垦利专区撤销,阳信县改属惠民专区。1958年12月撤销阳信县,并入无棣县。1961年10月复置阳信县,以1958年撤销前之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仍属惠民专区。1967年惠民专区更名为惠民地区,1992年改称滨州地区,2000年6月滨州地区撤销,改置地级滨州市,隶属关系均不变。  ○第八辑无棣县  位于滨州市区北部,山东省北端。东北濒渤海,西北隔漳卫新河与河北省海兴县为界,东南邻沾化县,南与阳信县毗连,西与庆云县接壤。面积1998平方公里。人口41.8万。辖无棣、小泊头,水湾、大山、埕口、马山子6镇,信阳、车镇、佘家巷、西小王、柳堡5乡。县人民政府驻无棣镇。  春秋、战国时为无棣邑,属齐国。秦为厌次县地。西汉至北齐为阳信县地。隋开皇六年(586年)析阳信、饶安2县地置无棣县,以南临无棣沟得名,其治所在今庆云县庆云镇于家店村北。县初属棣州(沧州),后属渤海郡。唐贞观元年(627年)省无棣县入阳信县,八年(635年)复置,大(太)和二年(828年)属棣州,后属沧州。五代周于县东南境置保顺军(今信阳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徙无棣县治所于保顺军(今无棣镇北信阳城),属沧州。金泰和三年(1203年)析县东境,置保顺镇,直隶于棣州。元至元2年(1265年)析县境西部别置无棣县,属沧州,称西无棣县(今庆云县);东部为东无棣县,属棣州。明初省无棣县。洪武六年(1373年)改置海丰县,治今无棣旧城,属济南府武定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定州升为直隶州,十二年(1734年)升为武定府,无棣县均属之。  1913年属岱北道(次年改称济南道)。1925年属武定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  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38年2月建立无棣县抗日民主政府,旋因抗日武装撤离而无形撤销。1939年7月重建无棣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北行政委员会管辖。至1940年5月因敌顽进攻又告解体。同年11月无棣县与新海县(1936年9月析河北省沧县、盐山2县滨海区域置“新海设政局”)合建新棣县行政委员会,属冀南行政区第八专区。1941年5月撤销新棣县,重建无棣县,仍属冀南行政区第八专区,同年9月形势恶化,又告解体;同年12月于无棣、新海2县毗连地区再建无棣县抗日民主政府,依旧属冀南行政区第八专区。1943年6月该政府又解体,同年11月无棣县北部、西部与新海县合并设置新青县,属冀鲁边行政区第三专区管辖。1944年3月新青县改属渤海行政区第三专区。1945年9月县全境解放,乃重建立无棣县,属渤海行政区第四专区。1948年3月析无棣县埕口区全部9乡,柳堡区的傅 、崔谭、常家、南 等4乡,石庙区的小屯、横王等2乡共15个乡66个村和沾化县的李家、郭局两个区,置海滨县,属渤海行政区第四专区(1949年7月改称垦利专区)。  1950年1月撤销海滨县,其行政区域分别还属无棣、沾化。1950年5月改属惠民专区。1958年12月阳信县撤销并入无棣。与此同时,惠民专区撤销,无棣改属淄博专区。  1961年6月惠民专区恢复,复属之。同年10月除汪家、银王庙等6村仍留无棣外,阳信县以其撤销前之行政区域复置。1965年3月无棣县所属四女寺减河(1974年改称漳卫新河,海口段亦称大口河)左岸的辛集、良户、宋王、朱五、傅赵、山后、杨埕等7公社共51个自然村划归河北省(海兴县)。1967年惠民专区改称惠民地区,1992年改称滨州地区,2000年6月滨州地区撤销,改置地级滨州市,隶属关系均不变。  ◎第十七类菏泽市  ○第一辑菏泽市建置沿革  山东省辖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南与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淮北市为邻,西南、南与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地区接壤,西北隔黄河与河南省濮阳市相望,东与济宁市毗连。面积12216平方公里。人口841.9万。辖牡丹区及鄄城、郓城、巨野、成武、单县、定陶、曹县、东明8县。市人民政府驻牡丹区。  因境内有古菏泽故名,菏泽又因“其地有菏山,故名其泽为菏泽”(《元和郡县图志》)。商初为国都近畿之地。西周为曹(今定陶)、贯(今曹县)、黎(今郓城西)、郜(今成武东南)等国地。战国属齐。秦分属东郡、砀郡。西汉初置济阴郡,因地在济水之南,故名济阴,治定陶。景帝中元6年(公元前144年)改置为济阴国,宣帝甘露2年(公元前52年)更名为定陶,哀帝时复名济阴郡,属兖州。南朝宋析置北济阴郡。北魏济阴郡仍治定陶,孝昌3年(527年)于定陶城置西兖州,后徙左城(今定陶城西),济阴郡属之;北济阴郡治单父城,属徐州。北周改西兖州为曹州,因古曹国得名。  隋大业3年(607年)复名济阴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曹州,次年于北境置郓州(今郓城)。天宝元年(742年)改曹州为济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曹州。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升曹州为兴仁府。金天会8年(1130年)复为曹州,属山东西路;大定8年(1168年)因黄河水泛滥,州城被水淹没,曹州和济阴县治所迁到后魏之乘氏城(今菏泽市区)。明洪武元年(1368年)省济阴县入曹州,次年徙州治于 石镇(今曹县城),四年降曹州为曹县,属济宁府,洪武18年(1385年)改属兖州府,正统11年(1446年)复置曹州。清雍正13年(1735年)升曹州为曹州府,治菏泽县,领定陶、郓城、巨野、成武、单县、曹县等。  民国时期,今境各县除东明县在抗日战争前属河北(直隶)省、鄄城县系1931年析濮县地所置外,1913年均属岱南道(1914年更名济宁道)。1925年10月全省分4道为11道,今菏泽地区为曹濮道地。1928年废止道制,各县直隶于山东省。1935年1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以菏泽等14县设第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济宁;4月第一行政督察区改称山东省实验区;6月改为山东省县政建设试验区(这种试验区带有个案性、临时性,故有关县未作记述)。1936年设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菏泽。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菏泽地区分属于山东省和冀鲁豫边区的湖西、运西、鲁西南、巨南(5县办事处,专区级)等几个专区。其中湖西专区在1940年7月至1942年10月期间属山东省,单县、单西南、曹芳等县属之;1942年10月至1949年8月属冀鲁豫边区,其间曾先后改序为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专区、冀鲁豫行政区第十一专区(1944年8月)、冀鲁豫行政区第三专区1946年2月)等,金曹、单县、临河等县属之。运西专区在1940年4月至1941年7月期间属鲁西行政区,1940年11月改称鲁西第二专区,郓城、郓南、鄄城、巨菏等县(或县级政区)属之;1941年7月至1949年8月期间先后为冀鲁豫第二专区(1941年7至9月)、晋冀鲁豫边区第十七专区(1941年9月至1944年8月)、冀鲁豫第八专区(1944年8月至1946年2月、冀鲁豫第二专区等,除上述几县外,南华、临泽、郓北、巨野等县属之。鲁西南专区1941年5月建立,为冀鲁豫第三专区,同年7月改为冀鲁豫第七专区,同年9月改为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二专区,1942年12月改为晋冀鲁豫第二十专区,1944年8月改为冀鲁豫第十专区,1946年2月改为冀鲁豫第五专区,菏泽、南华、曹县(西北)、齐滨县、定陶县、曹(南)县、成曹县、虞城县、东明县、东垣县、菏泽市、菏泽城关区(县级)、安陵县、曹县、复程县等属之。  1949年8月,撤销冀鲁豫行政区,将其原辖区与太行地区一部合并建立平原省,将原冀鲁豫第二专区(运西)、第五专区(鲁西南)及第七专区(运西东部)的一部分合并建立菏泽专区,第三专区(湖西)北部和第七专区(运西东部)的另一部分合并建立新的湖西专区。同时撤销一部分在战争期间形成的边联县,如在菏泽专区内撤销齐滨县,并入曹县;撤销安陵县,分别并入定陶、菏泽2县;撤销南华县,分别并入菏泽、东明2县;撤销郓北县,并入郓城县;撤销郓巨县,分别并入郓城、巨野和菏泽县。菏泽专区时辖菏泽、曹县、定陶、郓城、鄄城、东明和今属济宁市的梁山县以及后来撤销的南旺等8县和菏泽城关区(县级),专署驻菏泽城关区。在湖西专区内,撤销单虞县,并入单县;撤销巨南县,分别并入成武和巨野2县。该专区这时辖有单县、巨野、成武、复程和今属济宁市的嘉祥、金乡、鱼台等7县和单县城关区(县级),专署驻单县城关区。  1951年6月,单县城关区降为城关镇。1952年11月撤销平原省,菏泽、湖西2专区划归山东省。东明县划归河南省郑州专区(1955年1月改称开封专区)。1953年8月撤销湖西专区,其原辖之单县、成武、巨野、复程等4县划归菏泽专区。菏泽专区所辖之南旺县亦于同时撤销,分别划归郓城、梁山和嘉祥县。同年同月菏泽城关区降为城关镇,属菏泽县管辖。1956年3月撤销复程县,东部并入单县,其余划归曹县。1958年9月前成武县作城武县,至此更名为成武县(为行文方便,依他书惯例,无论前后,均写作成武)。1958年12月撤销菏泽专区,所辖各县划归济宁专区;同时撤销定陶县,分别划归成武、菏泽2县。1959年7月复置菏泽专区,仍辖原属各县,专署仍驻菏泽县。1960年1月撤销菏泽县,设立菏泽市。同年4月平阴县自济南市划归菏泽专区,次年2月复划归济南市。1961年10月以原行政区域恢复定陶县。1963年3月撤销菏泽市,恢复菏泽县。同年同月将河南省开封专区所辖东明县划归山东省菏泽专区。1967年菏泽专区改称菏泽地区。  1983年8月撤销菏泽县,设立菏泽市。1989年12月梁山县划归济宁市。至此,菏泽地区共辖菏泽市、鄄城、郓城、巨野、成武、单县、定陶、曹县、东明等1市8县。2000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菏泽地区和县级菏泽市,设立地级菏泽市,市人民政府驻牡丹区。菏泽市辖原菏泽地区的曹县、单县、成武县、巨野县、郓城县、鄄城县、定陶县东明县和新设立的牡丹区。  ○第二辑牡丹区  菏泽市辖区,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市区中部偏西。西北隔黄河与河南省濮阳市交界,东邻巨野县,南与定陶县、曹县接壤,西界东明县,北与鄄城县毗连。面积1432平方公里。人口125.6万。辖北城、西城、南城、东城、丹阳路、牡丹、岳程7个街道办事处,黄 、小留、辛集、安兴、沙土、高庄、李村、吕陵、马岭岗、金堤、王浩屯、都司、吴店、何楼、大黄集15镇,刘寨、佃户屯、马村集、侯集、胡集、皇镇、庞王庄、新兴、李庄集、白虎集、解元集、二郎庙、贾坊、杜庄14乡。区人民政府驻中华七路。  因境内盛产牡丹,且被誉为“牡丹之乡”,故名牡丹区。西周为曹国北境。秦属东郡。西汉为句阳(治所在今菏泽市北12公里小留镇)、葭密(治所在市区西北12公里葭密寨)、吕都等县地,均属济阴郡。东汉葭密、吕都2县省入句阳县,仍属济阴郡。北魏太和12年(488年)于今市区置乘氏县,属济阴郡。大业末年废乘氏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乘氏县,属曹州。北宋初属曹州,崇宁元年(1102年)曹州升为兴仁府,乘氏县属之。金大定6年(1166年)废乘氏县入济阴县,8年(1168年)济阴县城为黄河水淹没,曹州与济阴县遂徙治所于故乘氏县城(今菏泽市区)。  元济阴县仍属曹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省济阴县入曹州。2年徙曹州治所于今曹县城,四年降曹州为曹县。正统11年(1446年)复于故乘氏县城置曹州。清雍正2年(1724年)曹州升为直隶州,13年(1735年)曹州直隶州又升为曹州府,以原州治所在地置菏泽县以为府治。  1913年菏泽县属岱南道(翌年更名济宁道)。1925年属曹濮道。1928年废道,直隶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41年2月抗日民主政权于巨野、菏泽毗连地区设巨菏县,属鲁西行政区第二专区。  同年3月于县境南部成立菏泽县抗日政府,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三(鲁西南)专区(同年7月改称冀鲁豫第七专区,9月改称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二专区,1942年12月改称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专区,1944年8月改称冀鲁豫行政区第十专区)。1942年9月于县境西北部、东明东部设立南华县,属鲁西南专区。同年12月巨菏县与郓南县合并为郓鄄巨菏四县边区(县),属晋冀鲁豫第十七(运西)专区;1943年11月郓鄄巨菏四县边改建为临泽县,仍属晋冀鲁豫第十七专区(1944年8月改称冀鲁豫第八专区);1944年12月又分为临泽、郓巨2县,此临泽县在今市境西北部,时临泽与南华2县均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八(运西)专区第二办事处管辖。  1945年11月南华县复属鲁西南专区。1946年1月28日于菏泽城区置菏泽市,直属冀鲁豫行政区,冀鲁豫行政公署驻此,同年11月撤销。1948年3月南华县又划归运西专区。同年11月临泽县改称菏泽县;原设于今市南境的菏泽县改称安陵县(县政府驻安陵集);2县均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五(鲁西南)专区。  1949年8月南华、安陵2县撤销,大部并入菏泽县,南华县之一小部并入东明县,菏泽县属新设的平原省菏泽专区。同年3月原属菏泽县的菏泽城关区升为县级,直属于冀鲁豫行政区,同年8月冀鲁豫行政区撤销,直属平原省菏泽专区,为专署驻地,至1953年8月改为菏泽城关镇,属菏泽县。1952年11月菏泽县随菏泽专区划归山东省。1958年12月菏泽专区撤销,改属济宁专区。1959年7月复置菏泽专区(1967年改称菏泽地区),菏泽县仍为专署驻地。1960年1月撤销菏泽县,设立菏泽市。1963年3月撤市复县。1983年8月撤销菏泽县,设立菏泽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菏泽市牡丹区,以原县级菏泽市的行政区域为牡丹区的行政区域。  ○第三辑鄄城县  位于菏泽市区北部。西、北两面濒黄河,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隔河相望。东邻鄄城县,南与菏泽市接壤。面积1041平方公里。人口74.7万。辖郓城、旧城、红船、箕山、阎什口、什集、李进士堂7镇,陈良、左营、大埝、葛庄、董口、西双庙、梁屯、富春、鲁王仓、麻寨、临濮、彭楼、张志门、引马、郑营、梁堂、凤凰、宋楼18乡。县人民政府驻鄄城镇。  春秋时为甄邑,属卫国。战国属齐。秦置甄城县,治今鄄城北12公里旧镇,以古甄邑得名,属东郡。西汉改甄城县为鄄城县,属济阴郡;又于东南境别置城都县,东境置都关县,属山阳郡。东汉废城都县、都关县,鄄城县仍属济阴郡,东汉末献帝时曾移兖州治于鄄城。三国魏鄄城县属东郡,晋属濮阳郡。东魏、北齐为濮阳郡治。  隋开皇初废濮阳郡,开皇16年(596年)于鄄城置濮州,又于北境置雷泽县,于西境分置临濮县(县治在今县城西南15公里临濮镇),大业3年(607年)省临濮县入鄄城县,废濮州,鄄城、雷泽2县改属东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重置濮州,鄄城县为州治,复于西南境置临濮县,并由鄄城县析置永定县,由临濮县析置长城县、安丘县。武德5年(622年)省长城县、安丘县入临濮县。8年(625年)省永定县入鄄城县。北宋仍为濮州治,濮州属京东西路。  金改属大名府路,贞元2年(1154年)省临濮县、雷泽县并入鄄城县,临濮、雷泽降为镇。元鄄城仍为濮州治。明洪武2年(1369年)废鄄城县,其地直属濮州,濮州降为县级政区。景泰3年(1452年)因黄河水患,濮州徙治王村(今河南省范县濮城集),属东昌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濮州升为直隶州,13年(1735年)降为散州,改属曹州府。  1913年改濮州为濮县,属济西道(1914年改称东临道)。1925年属曹濮道。1931年析濮县一部置鄄城县,治所为今鄄城。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0年3月建立抗日民主县政府,属豫北专区,同年4月改属鲁西行政区运西专区(同年11月改称鲁西第二专区;1941年7月改为冀鲁豫行政区第二专区,9月改称晋冀鲁豫边区第十七专区)。1942年10月于鄄城县西部置鄄西县(设抗日办事处),亦属晋冀鲁豫边区第十七专区;1944年2月撤销,并入鄄城县。1944年8月晋冀鲁豫第十七专区改称冀鲁豫行政区第八专区,1946年2月改称冀鲁豫第二专区,鄄城县隶属不变。1949年8月属平原省菏泽专区。1952年11月随菏泽专区划归山东省。1958年12月属济宁专区。1959年7月属菏泽专区(1967年改称菏泽地区)。2000年6月属地级菏泽市。  ○第四辑郓城县  位于菏泽市区北部。西北隔黄河与河南省台前市、范县相望。东北、东与梁山县、嘉祥县为邻,南与巨野县、菏泽市接壤,西与鄄城县毗连。面积1643平方公里。人口?106.8?万。辖郓城、郭屯、侯咽集、武安、玉皇庙、程屯、杨庄集、黄堆集、丁里长、黄安、张营11镇,大人、蒋庙、汉石桥、随官屯、南赵楼、八里庄、梳洗楼、伟庄、李集、苏阁、大潭、黄集、肖皮口、潘渡、王井、常庄、双桥、三屯、徐垓、五界首、唐庙、丁庙、刘口、水堡、郭庄、陈坡、张鲁集27乡。县人民政府驻郓城镇。  春秋时为鲁国西境郓邑。西汉于郓邑故地分置黎县(治在今郓城镇西17公里陈坡)、廪丘县(治在今郓城镇西北19公里水堡),属东郡。东汉废黎县,其地并入廪丘县,属济阴郡。三国魏、晋为兖州刺史治所。北魏廪丘县属濮阳郡。北周于古郓邑置清泽县。  隋开皇4年(584年)废高平郡,汪泽县改名万安县,10年(590年)置郓州,取古郓邑为名,治万安县,18年(598年)万安县改称郓城县,是为郓城名县之始。大业初,郓州改为东平郡,郓城仍为郡治,省廪丘县并入郓城县。唐属郓州,贞观8年(634年)郓州移治须昌县。天宝元年(742年)郓州改为东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郓州。北宋郓城县属济州。金仍属济州,大定6年(1166年)因避黄河水患徙治于盘沟村,即今县城。元属济宁路。明属兖州府济宁州。清雍正13年(1735年)郓城县改属曹州府。  1913年属岱南道(1914年更名济宁道)。1925年属曹濮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39年5月于县东境设郓东抗日办事处(县级),初属鲁西行政区,1940年4月属运西专区,同年6月撤销。1939年9月于县境西部建立郓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初属鲁西行政区,1940年4月属运西专区;同年10月析郓城县南部第四、五、六区及郓城、鄄城毗邻地区置郓南县,亦属运西专区。1942年12月郓南县与巨菏县合并建立郓鄄巨(野)菏(泽)四边县,属晋冀鲁豫边区第十七专区,1943年11月该4边县撤销,改建临泽县,隶属不变。1944年9月于梁山、郓城、汶上、嘉祥4县结合部置南旺县,属冀鲁豫第八(运西)专区。同年12月自临泽县析出郓鄄巨菏4县毗连地区,设立郓巨县,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八(运西)专区第二办事处管辖。1946年2月郓城县改称郓北县,同时析郓城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另置郓城县,郓城、郓北2县均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二(运西)专区。  1949年8月撤销郓北县,并入郓城县。1952年撤销郓巨县,分别并入菏泽、巨野和郓城县,郓城县属平原省菏泽专区。1952年11月随同菏泽专区划归山东省。1953年7月撤销南旺县,一部分划归郓城县。1958年12月属济宁专区。1959年7月复属菏泽专区(1967年改称菏泽地区)。2000年6月属地级菏泽市。  ○第五辑巨野县  位于菏泽市区东部。东邻嘉祥县、金乡县,南与成武县毗连,西接菏泽市、定陶县,北界鄄城县。面积1303平方公里。人口89.4万。辖巨野、大义、龙固、章缝、麒麟、大谢集、柳林、独山、核桃园、田庄、万丰、太平集12镇,田桥、营里、张表、董官屯、葛店、陶庙、吕官屯、薛扶集、丁官屯、大李集、新城、陈集、双庙、王平坊、昌邑15乡。县人民政府驻巨野镇。  春秋时境内有咸丘、重丘、垂葭邑,属鲁国。秦置昌邑县(县治在今巨野镇南29公里昌邑集)。西汉于昌邑县北境置巨野县,取境内巨野泽为名。景帝中6年(公元前144年)置山阳国,治昌邑县,巨野县亦属山阳国,又别置乘氏县,属济阴郡。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为山阳郡,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改山阳郡为昌邑国,仍治昌邑县,巨野县属之。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昌邑国复改为山阳郡。王莽时改山阳郡为巨野郡。东汉复名山阳郡,仍以昌邑县为郡治,巨野县属山阳郡。三国魏因之。西晋改山阳郡为高平国,仍治昌邑县,巨野县属之。乘氏县仍属济阴郡。南朝宋废昌邑县,巨野县属高平郡。后刘宋政权南迁,泰始五年(469年)侨立高平郡于淮南当涂,辖县仅有高平、金乡、睢陵3县,而无巨野等县。北魏徙乘氏县离境,移巨野县于今治,属任城郡。北齐废巨野县。  隋开皇16年(596年)复置,属东平郡。又由巨野县析置乘丘县,大业初年并入巨野县。唐武德4年(621年)以巨野县置麟州。次年废麟州,巨野县改属戴州。后戴州废,改属郓州。北宋巨野县为济州治所。金天德2年(1150年)济州移治所于任城,废巨野县,其地分别划属嘉祥、郓城、金乡3县。元世祖至元6年(1269年)复置巨野县,济州复治巨野。8年(1271年)济州升为济宁府,移治任城,旋又还治巨野。12年(1275年)复立济州于任城,属济宁府。15年(1278年)济宁府治自巨野迁于济州,而以巨野行济州事。同年,济宁府治所移于巨野。济州治所又移到任城,但已降为散州。次年济宁府升为路,仍以巨野县为路治。明属兖州府济宁州。清雍正7年(1729年)由济宁州划属曹州直隶州,13年(1735年)曹州改为曹州府,巨野县属之。  1913年属岱南道(1914年更名济宁道)。1925年属曹濮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39年7月中共苏鲁豫区党委于巨(野)、菏(泽)、金(乡)、定(陶)、成(武)5县结合部建立巨菏金定成五县边抗日民主政权,同年9月撤销。1941年2月建立巨野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同时成立的巨菏金嘉成五县联合办事处管辖,1943年1月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湖西)专区和五县联办双重管辖。1942年2月于巨野、菏泽邻接地区建立巨菏抗日办事处,属鲁西行政区第二专区;1942年6月正式改为巨菏县,12月巨菏县与郓南县合并建立郓鄄巨菏四县边区(县),属晋冀鲁豫第十七专区;1943年11月该四边县改建为临泽县,隶属不变;1944年12月自临泽县析置郓(城)巨(野)县,仍以郓鄄巨菏四县边区为其行政区域,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八(运西)专区第二办事处管辖。1943年初于巨野与金乡结合部建立金巨县,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湖西)专区和巨南(巨菏金嘉成)五县边联合办事处双重管辖。1946年1月巨野与金巨2县均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七专区(运西地区东部)。同年3月撤销金巨县,改建巨南县,属冀鲁豫第三(湖西)专区;巨野县属冀鲁豫第二(运西)专区。1948年4月巨野县属冀鲁豫第第七专区。  1949年8月巨野县属平原省湖西专区;撤销郓巨县,东部并入巨野,其余并入菏泽和郓城县;撤销巨南县,北部并入巨野,其余并入成武县。1952年11月随湖西专区划归山东省。1953年8月撤销湖西专区,巨野转属菏泽专区。1958年12月改属济宁专区。1959年7月复属菏泽专区(1967年改称菏泽地区)。2000年6月属地级菏泽市。  ○第六辑成武县  (1958年10月以前县名“城武”,1958年10月改名“成武”,为行文简明,不论1958年前后,凡述及该县者,依惯例一律记作“成武”。)  位于菏泽市区东南部。东与金乡县为界,南邻单县,西、西南与定陶县、曹县接壤,北与巨野县毗连。面积?949.4?平方公里。人口62.8万。辖成武、汶上集、大田集、天宫庙、伯乐集、苟村集、南鲁集、白浮图、孙寺9镇,智楼、康集、郜鼎集、孙庙、张楼、桃花寺、党集、宝峰集、九女集9乡。县人民政府驻成武镇。  西周、春秋为郜国地(郜国都城遗址在今成武镇东南9公里郜鼎集),后属宋国,再后入齐。秦置成武县。西汉成武县属山阳郡,又于东南境置郜成县,同属山阳郡。又于西北境置 县( 县城遗址方位有成武县南、县北、县西北等多种说法。此据《元和郡县图志》。),属济阴郡。东汉郜城县、 县俱废,并入成武县,属济阴郡。三国魏因之。西晋仍属济阴郡。南朝宋属徐州北济阴郡。北魏成武县仍属北济阴郡,县治所徙至郜城(今郜鼎集)。北齐于成武置永昌郡县。  隋开皇初废永昌郡,开皇16年(596年)置戴州于成武县,大业初废戴州,成武县还治故城(今成武镇),属济阴郡。唐武德4年(621年)复置戴州,成武县属之(《旧唐书·地理一》:“武德5年,复置戴州。”《新唐书·地理二》:“武德4年置戴州”。此据《新唐书》。)。贞观17年(643年)废戴州,成武县改属曹州。光化2年(899年)改属辉州。五代唐改辉州为单州,成武县随属单州,北宋因之。元成武县属曹州。明洪武4年(1371年)属济宁府,18年(1385年)济宁府改置为济宁州,成武县改属兖州府。清雍正13年(1734年)曹州直隶州升为曹州府,原属兖州府之成武县改属曹州府。  1913年属岱南道(1914年更名济宁道)。1925年属曹濮道。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1年6月于今境南和东部建立成武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巨菏金嘉成五县联合办事处管辖,1943年1月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湖西)专区(1944年8月改称冀鲁豫第十一专区)和五县联办双重管辖。同年9月于成武、曹县结合部建立成曹县,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鲁西南)专区;1945年9月撤销,分别并入成武和曹县。1946年2月冀鲁豫第十一(湖西)专区改称冀鲁豫第三(湖西)专区,成武隶属不变。  1949年8月属夹处湖西专区。1952年11月随湖西专区划归山东省。1953年8月,湖西专区撤销,转属菏泽专区。1958年10月城武县更名为成武县。同年12月菏泽专区撤销,改属济宁专区。1959年7月恢复菏泽专区(1967年更名菏泽地区),仍属之。2000年6月属地级菏泽市。  ○第七辑单县  位于菏泽市区南部,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东邻江苏省丰县,南与安徽省砀山县、河南省虞城县和商丘市为界,西与曹县接壤,北与成武县、金乡县毗连。面积1680平方公里。人口115.6万。辖单城、孙溜、郭村、高韦庄、徐寨、曹马集、李新庄、黄岗、浮岗集、蔡堂、朱集、终兴、杨楼、时楼14镇,李半庄、陈蛮庄、十里铺、谢集、丁楼、大李海、高老家、曹庄、李新集、聂傅庄、曹叵集、芦墓、毛庄、孟寨、罗庄、花园、孔集、龙王庙、王小庄、马楼、张集、黄堆、李田楼23乡。县人民政府驻单城镇。  春秋时为鲁国单父邑。秦置单父县,属砀郡。西汉单父县属山阳郡,又别置平乐县,亦属山阳郡。东汉单父县改属济阴郡,平乐县省入单父县。又别置防东县,属山阳郡。西晋废防东县,其地入单父县。南朝宋侨置离狐县于单父县城,为北济阴郡治,废单父县。北魏北济阴郡暨离狐县仍治单父城。北齐郡、县并废。  隋开皇6年(586年)复置单父县,属济阴郡。开皇16年(596年)于单父县置戴州,大业初年废戴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戴州,治单父县。贞观17年(643年)戴州再废,单父县改属宋州。五代唐置单州,以单父县为州治,辖单父、砀山、成武、鱼台4县。北宋因之。  蒙古统治者进入山东初期,单州暨单父县并属济州,宪宗2年(1252年)改属东平府,至元2年(1265年)复置单父县。至元5年(1268年)仍属济州,元至元16年(1279年)单州、单父县属济宁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单父县入单州,2年降单州为单县,属济宁府,18年(1385年)改属兖州府。清雍正13年(1735年)改属曹州府。  1913年属岱南道(1914年更名济宁道)。1925年属曹濮道。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40年3月建立单县抗日民主政权,初属中共苏鲁豫区党委后方办事处,同年7月属湖西专区。1941年8月以单县曹马、芳桂2区为基础设立曹芳抗日办事处,其辖区归湖西专区管辖;1943年7月与金乡县南部4区合并为金曹县,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湖西)专区;1945年9月撤销金曹县,分别并入单县和金乡县。1941年10月于单县西南境设单西南抗日办事处(县级),其辖区属鲁西行政区湖西专区;1944年6月单西南改建为临河县,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湖西)专区;1945年12月临河县改称单虞县,与单县同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十一(湖西)专区(1946年2月改称冀鲁豫第三专区);1949年8月单县属平原省湖西专区;同年同月设立单县城关区(县级),直属湖西专区,并为专署驻地。同年9月撤销单虞县,并入单县。  1951年6月单县城关区改为单县城关镇,隶属于单县。1952年11月随湖西专区划归山东省。1953年7月,改属菏泽专区。1956年3月复程县撤销,其东部划归单县。1958年12月属济宁专区。1959年7月复属菏泽专区(1967年改称菏泽地区)。2000年6月属地级菏泽市。  ○第八辑定陶县  位于菏泽市区中部,东邻巨野县、成武县,南界曹县,西、北与菏泽市接壤。面积845.9平方公里。人口59.6万。辖定陶、陈集、黄店、冉 、孟海、张湾6镇,姑庵、南王店、东王店、王双楼、马集、力本屯、邓集、保宁、杜堂、半堤、田集、一千王、游集13乡。县人民政府驻定陶镇。  夏三 国地,西周、春秋为曹国都。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北上定居于陶,其地遂名定陶(一说境内古有陶丘,故邑名曰陶),属宋国。战国先后属魏国、齐国。秦置定陶县,属东郡。西汉初定陶县属梁国,景帝中6年(公元前144年)分置济阴国,定陶为济阴国治。甘露2年(公元前52年)改名定陶国,建平2年(公元前5年)又改为济阴郡,郡治定陶。东汉初为定陶国,不久改为济阴郡。永平15年(72年)复称济阴国,建安11年(206年)改国为郡,17年又改称济阴国。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改为济阴郡,3年(223年)复为济阴国,太和5年(224年)定陶为县级王国,济阴国又改为郡。次年定陶国除,仍为县。西晋定陶县仍为济阴郡治。北魏孝昌3年(527年)置西兖州,治济阴郡。不久州、郡一并移治左城(今定陶县力本屯一带)。北周改西兖州为曹州。  隋开皇16年(596年)析定陶县之济阴郡治所附近地置济阴县,与定陶县同属曹州。大业3年(607年)曹州改称济阴郡,唐武德4年(621年)又改为曹州,定陶县均属之。贞观元年(627年)废定陶县,其地并入济阴县,定陶降为镇。北宋太平兴国2年(977年)置广济军,4年(979年)复置定陶县,属广济军。熙宁四年(1071年)废广济军,定陶县改属曹州。元?元年(1086年)复置广济军,定陶县属之。金定陶县属曹州。元因之。明洪武元年(1368年)定陶县属济宁府,4年(1371年)徙治今定陶县城,改属兖州府,10年(1377年)省入城武(成武)县,13年(1380年)复置定陶县,属曹州。清初仍属曹州,雍正13年(1735年)属曹州府。  1913年属岱南道(1914年改称济宁道)。1925年属曹濮道。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41年1月建立定陶县抗日行政办事处,初属中共鲁西南地委领导,同年5月属鲁西南专区管辖;同年9月定陶县抗日行政办事处正式改为定陶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二(鲁西南)专区(1942年改称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专区,1944年8月改称冀鲁豫行政区第十专区,1946年2月改称冀鲁豫第五专区)。1949年8月属平原省菏泽专区。  1952年随专区划归山东省。1958年12月撤销定陶县,分别划归成武、菏泽2县1961年10月以原辖区复置定陶县,仍属菏泽专区(1967年改称菏泽地区)。2000年6月属地级菏泽市。  ○第九辑曹县  位于菏泽市区南部,南部、西南部与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兰考县毗连。面积1969平方公里。人口138.2万。辖曹城、魏湾、庄寨、梁堤头、韩集、砖庙、普连集、侯集(回族)、苏集、孙老家、阎店楼、青 集、桃园集、古营集、安蔡楼、邵庄16镇,倪集、郑庄、莘冢集、楼庄、大寨集、南李集、仵楼、朱洪庙、常乐集、申楼、青岗集、王集、安仁集、龚楼、大集15乡。县人民政府驻曹城镇。  夏代境内有亳邑、贯国、莘国等。商汤定都于亳(今曹县城南),西周、春秋属曹国,战国属齐国。西汉为己氏县(治所在今曹县城东南23公里楚天集)、薄县(治所在今曹县城南)地,分属梁国、山阳郡。东汉己氏县改属济阴郡。西晋废薄县。北魏兴和2年(540年)置沛郡于孝昌城,己氏县属之,后又于己氏县置北谯郡。北齐郡、县皆废。  隋开皇4年(584年)复置己氏县,6年(586年)改名楚丘县,属梁郡。唐武德5年(622年)楚丘县属戴州,贞观17年(643年)戴州废,楚丘县改属宋州。北宋为应天府之楚丘、兴仁府之济阴等县地。元于楚丘县西北建磐石镇(今曹县城),楚丘县属曹州。明洪武2年(1369年)徙曹州治于磐石镇,废楚丘县,其地直隶于州。洪武4年(1371年)降曹州为曹县,县名始于今治相合,县属济宁府。正统10年(1446年)复置曹州(《明史·地理二》:“曹州正统10年12月……置。”查正统10年12月初四为公元1446年1月1日。是月除初一至初三三天在1945年外,余均在1446年。因此复置曹州之年系于1446而不系于1445年。),曹县属之。  清初仍属曹州,雍正13年(1735年)曹州升为曹州府,并以州地置菏泽县为府治,曹县属之。  1913年属岱南道(1914年改称济宁道)。1925年属曹濮道。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1936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40年8月抗日民主政权于县西北境建立曹县抗日民主政府,初属中共冀鲁豫第三地委领导,1941年5月鲁西南专区建立,曹县(西北)即属之。1943年8月为纪念已故的鲁西南专区专员刘齐滨,将曹县(西北)更名为齐滨县;于县南境设立曹(南)县;同年9月在成武、曹县结合部设立成曹县;以上3县均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鲁西南)专区。1945年5月以曹县青 集以南地区及与之毗邻的河南省虞城县一部设立虞城县,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十(鲁西南)专区;同年12月撤销,分别并入原所属虞城、曹县。同年9月撤销曹(南)县、成曹县,建立曹县,其东部设复程县(为纪念1943年9月牺牲的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鲁西南)专区专员袁复荣和冀鲁豫第五(鲁西南)军分区司令员宋程,取两烈士名字中各一字作为县名),2县均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十专区(1946年2月改称冀鲁豫第五专区)。1949年8月,撤销齐滨县,大部并入曹县;曹县属平原省菏泽专区;复程县属平原省湖西专区。  1952年11月曹县、复程各随专区划归山东省。1953年7月复程县划归菏泽专区。1956年3月撤销复程县,大部并入曹县,小部划入单县。1958年12月属济宁专区。1959年7月复属菏泽专区(1967年改称菏泽地区)。2000年6月属地级菏泽市。  ○第十辑东明县  位于菏泽市区西部,山东省西端。西、西北隔黄河与河南省濮阳市、长垣县相望,南与兰考县接壤,东与菏泽市交界,东南与曹县毗连。面积1370平方公里。人口69.2万。辖城关、陆圈、东明集、三春集、刘楼、马头、大屯7镇,张寨、沙窝、临河店、焦楼、长兴集、王店、焦园、王营、胡庄、武胜桥、海头、菜园集、高村、渔沃、小井15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西周属卫国。秦为冤句、济阳2县地。西汉武帝于冤句县(属济阴郡)西南,今河南省兰考县北古阳武户牖乡)置东昏县,属陈留郡。明正德《大名府志》载:“秦始皇东游至户牖乡,昏雾四塞不能进,故其地为东昏,莽新反其义改为东明县,今县名始此。”东汉冤句县、东昏县仍分属济阴郡、陈留郡。三国魏废东昏县,其地入外黄、济阴2县。南境为冤句县及离狐县地。  隋为冤句、外黄等县地,属济阴郡。唐为冤句县、南华县(原离狐县,天宝元年改名南华县)地,属曹州,武德4年(621年)以县西境分置济阳县,贞观元年(627年)省入冤句县。北宋乾德元年(963年)于东明镇复置东明县,属开封府,另有兴仁府之宛亭(由冤句改)、南华2县地。金废宛亭、南华2县,东明县治北徙冤句县故地(今东明集)。  元东明县于太宗7年(1235年)划归大名路,至元2年(1265年)属大名路开州。明初徙县治于云台集,旋省入开州及长垣县,弘治4年(1491年)复置东明县,属大名府,万历年间改属开州(开州属直隶大名府)。清东明县仍属大名府开州。  1913年属直隶省大名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河北省。1937年3月属国民党河北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区。1940年3月建立东明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南六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同年10月因日军“扫荡”而撤销。1941年1月于东(明)考(城)公路以东地区建立东垣县抗日办事处,3月正式建立东垣县,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三(鲁西南)专区;1943年2月改称东明县,同时于东(明)考(城)公路以西另设东垣县,隶属同上。1944年2月撤销东明县。1947年8月东垣县与原东明县(路东)辖区合置东明县,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五(鲁西南)专区。1949年8月属平原省菏泽专区。1952年11月属河南省郑州专区(1955年1月改称开封专区)。1963年3月划归山东省,属菏泽专区(1967年改称菏泽地区)。2000年6月属地级菏泽市。  ●编委会成员名单、编纂说明、目录及其它资料  略-
推薦閱讀:

怎樣定位我國地級行政區劃?
如何更改安徽和江蘇的行政區劃、解決省內南北矛盾?
如何看待浙江省內相對其他省份團結?
【No.02】鮮為人知的中國境內飛地(上篇:華北東北)
兩個互不隸屬的同級別行政中心離得特別近,是種什麼體驗?

TAG:行政 | 历史 | 山东 | 行政区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