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優勢最新對比

比較美國和中國一向是學術界和媒體界的熱點,儘管中國一直被看好,但中國的憂慮也不容忽視,而美國雖然從總體上在走下坡路,但其局部優勢仍然短時間堅不可摧,而且美國一直在發掘自己的新優勢。

  就如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預測美國衰落一直都是有風險的。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末,伴隨著強權衰落預期而來的是地緣政治復興。

  美國的命運出現轉機。失業率已從2009年的峰值10%降至7%多一點。相比之下,歐元區失業率仍困在12%左右。

  美國財政狀況也在好轉。超黨派的國會預算局估計,2013年的年度預算赤字將降至6500億美元以下,是2008年以來規模最小的赤字,約等於2011年的一半。此外,美元仍是世界第一儲備貨幣。

  更具變革意義的是,美國正在經歷能源革命。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預測,這場能源革命對年度GDP增長的貢獻值達到4%,而且能在2020年前創造170萬個新就業崗位。

  美國已準備好取代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而且有跡象表明,低成本和豐富的能源正在推動美國製造業復興。

  就硬實力而言,美國軍隊走在下一代技術的前沿,包括無人系統、機器人技術和激光等。比硬體更傑出的是軟體,如能夠應對高度先進的聯合行動和大規模戰役的指揮與控制系統。

  在美國專家挖掘美國優勢的同時,中國的學者也在為中國的發展積極謀劃,下面是我的朋友李佐軍先生總結的中國轉型方向:

  第一個升級方向是製造業的服務化。這是因為製造業要有相應的生產性服務業與之相配套。本身製造業服務化就是一個升級的過程,這也符合產業結構高度化的一般趨勢,非農產業不斷提高,整個經濟服務化過程,是升級的第一個方向。

  第二個升級方向是製造業的高端化。所謂高端化就是要發展附加值比較高的製造業,就是指要發展技術或者知識密集型的製造業。為什麼我們一定要高端化呢?因為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消費結構升級了,你不高端化,消費者不買你的賬了;第二個原因是,現在高成本時代到來了,你不高端化的話,消化不了這一系列的高成本帶來的壓力。

  第三個升級方向是製造業的特色化。這是指中國各地區要依據當地的特色資源發展具備本身一些特色的製造業,因為只有有特色,你才能有競爭力,只有有競爭力,才可以持續,所以特色化本身也是升級的一個方向。

  第四個升級方向是製造業的品牌化。中國企業要發展自己的品牌產業、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園區、品牌企業家,只有有品牌才有高附加值,只有有品牌才有競爭力。我們在微笑曲線中,不能老是處於加工製造環節,必須要儘力向微笑曲線兩端的研發、設計、品牌、營銷前進,要在這些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第五個升級方向是製造業的集群化。之所以我建議按照產業集群的規律來發展我們的製造業,是因為產業集群中蘊藏著產業化的核心奧秘,產業集群可以從多方面降低成本,比如降低生產成本、營銷成本、運輸成本、交易成本、學習成本等??同時,產業集群可以從多個方面產生效益,比如產生規模經濟、範圍經濟、網路效應、集聚效應,所以我們應該按照產業集群的規律來推進我們製造業的發展。產業集群從經濟上來說也意味著分工協作的加深,分工協作的加深可以極大提高效率,是可以提高競爭力的。

  第六個升級方向是製造業的綠色低碳化。這也就是說,未來我們的企業要按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的要求去發展,要按照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方向去前行,這也是它升級的應有方向。

  第七個升級方向是製造業的融合化。這裡面我認為最主要的是產學研合作,包括產業聯盟等方式,並按照這個方向去發展。

  第八個升級方向是製造業的信息化。工業不但要和信息化結合起來,還要按照信息化的方向升級。現在物聯網、互聯網正在急速發展,我們應該想辦法把它很好地應用在製造業上。

  第九個升級方向是製造業的職能化。這也是我們工業現在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這個職能化也可以放在信息化裡面,也可以把它獨立出來。它們之間有交叉,側重點也不完全一致。

  第十個升級方向是製造業的市場化。在這一點上,我認為既要政府發揮在製造業發展中的應有作用,還要企業爭取政策的支持。但我認為其中的核心依然是市場經濟,實際上,今後中國的任何產業,都不應對政府的優惠政策形成過分依賴,溫室裡面是長不出參天大樹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按照市場化的規律,依靠我們企業自己的競爭力,根據全球市場的供求關係去尋找發展的方向。所以,市場化是我們升級的重要方向。

  中國未來將會出現10個機會。

  第一,國際產業向中國轉移,將給很多企業帶來巨大商機。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每一次國際產業轉移,承接國經濟都將會持續很長時間的高速發展。我國恰好有幸成為此次國際產業轉移的承接國,如東莞、崑山、義烏就已參加了國際專業化分工體系。

  第二,金融市場化。我國金融市場化還遠未到位,今後將繼續推進與國際接軌,同時還將有新的金融工具、金融產品不斷出爐,這都會給市場帶來巨大商機。

  第三,土地的進一步市場化、商品化過程中蘊藏的巨大商機。現在其他生產要素都已經市場化了,唯獨土地至今還沒有市場化,這意味著,其在逐步市場化過程中,也將蘊藏巨大商機。

  第四,國有資產的民營化。國有企業擁有很多稀缺的資源,在民營化過程中也將帶來巨大商機。

  第五,工業化進入新階段。包括兩方面:一是新型工業化,二是進入重化工業化階段。

  第六,城市化進入加速階段,帶來巨大商機。如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等,都將帶來巨大商機。

  第七,汽車普及化。根據國際標準,一個國家和地區有20%居民購買汽車就表示進入了汽車社會。按這個標準,我國北京、深圳、東莞、廣州已進入汽車社會。這意味著,我國汽車行業將還具有很大發展空間,這也將給汽車產業帶來巨大機會。

  第八,房地產的大發展。

  第九,傳統事業單位的市場化。如科教文衛未來將逐步市場化,現在較具代表性的就是,西安民辦高校的蓬勃發展。目前很多人抱怨看不起病,而且經常曝出醫院黑幕,其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醫院沒有實行市場化,導致很多腐敗現象產生。

  第十,生活的高級服務領域。如私人醫生、私人律師等。

  以上對比,可以看出美國的優勢主要集中於貨幣金融,新興能源和軍事領域,而中國的優勢主要集中於製造業的升級和城鎮化的開展以及通過改革釋放紅利。以上總結雖然全面,但並不完整,筆者認為美國最大的優勢是移動互聯網所帶來的自然壟斷效應,智能手機與功能手機不同,智能手機需要與軟體一起使用,而軟體開發需要統一的平台,這就產生了自然壟斷效果,而目前來看,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統在這場自然壟斷中勝出,這就跟微軟一統個人電腦操作系統的效果是一樣的,這才在美國的最大優勢,我們也肯定最近不使用安卓操作系統的手機廠商基本上都倒閉了,如諾基亞,黑莓,而使用安卓系統的廠商則生意紅火,而這背後受益最大的還是美國的谷歌。

  而中國最大的優勢還在於基礎設施的改善和內需的釋放,中國基礎設施雖然建設的很快,但跟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是小巫見大巫,發達國家除美國之外在上世紀就完成了高鐵的普及,而中國這一兩年才開始發力,離普及至少還有十年的時間,另外中國的普通鐵路,高速公路的人均通車裡程方面與發達國家還差距相當的大,飛機場的建設就更是嚴重的落後,當然高鐵起來後,中國可以省去很多飛機場的建設,在美國相當於中國縣級區域的地方都有飛機場,而中國很多地市級單位都沒有飛機場。中國在基礎設施方面的趕超即使以現在的速度持續十年,也許才能跟發達國家不相上下。而發達國家的標準也並非人類發展的極限,人類還可以開發更快速的交通模式,比如磁懸浮列車等,這些從技術上已經成熟,只是在歐洲,國家都比較小,即使是大國也只有中國的一省那麼大,因此這種技術並不適合他們,而中國雖然適合,但是資金有限,因此短期只能擱置起來,以後再慢慢運用。

  中國最大潛力還是對內需的挖掘,只要中國的基礎設施建立起來,中國的城鎮化完成,中國的內需就可以以極大的能量爆發出來,目前抑制中國內需的最大因素還主要是基礎設施和高房價,基礎設施的落後嚴重阻滯了中國的經濟效率,中國很多山區的農村目前還沒有通公路,中國的很多縣城還沒有鐵路。中國很多媒體人和知識分子身居交通便利的大都市而嘲諷或阻礙地方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是不公平的,我可以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現在中國很多製造業遷移到了內地,這很大程度上就是鄉村公路建設的功勞,在內地上班的打工者與沿海城市不同,沿海城市是以廠為家,而內地的打工者則是吃住在自己家裡,只是工作時間在工廠,這樣可以家庭工作兩不耽誤,而為他們提供這種便利的就是鄉村公路的建設,如果沒有鄉村公路,即使工廠搬到了內地,工人也無法到達工廠,如果像沿海那樣,為員工修建宿舍,那成本還是降不下來。可以說幾年前的鄉村公路建設是中國製造業內遷的最大前提。而這只是中國基礎設施推動工業發展的一個小例子而已。

  而高房價讓中國的家居消費很難啟動,很多租房的人,必然不願消費,因為買東西太多,搬家就非常的麻煩,而且買了也沒有地方放,這些都是目前導致中國內需不足的現實原因。而在製造業方面,中國不僅是將現有製造業升級,更多是要向「精密製造」業發展,「精密製造」是目前利潤最高的行業,也是中國的短板,中國必須向這個方向發展。


推薦閱讀:

48位瓊瑤劇女主角的今昔對比
【手機攝影課堂】 第三講《對比和色彩及構圖中的點》
穿越百年的長城對比照 有的已經消失
楊澄甫宗師中晚年拳照對比分析
42個最常見的體式(正誤對比),教你越練越美呀!

TAG:對比 | 優勢 | 最新 | 中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