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人覺經 解說
解說
《八大人覺經》,講述佛門弟子所應具備的八種佛法智慧。 「覺」在梵語中稱作菩提(Bodhi),有覺察和覺悟二義。覺察是指察知惡事,而覺悟則是指察知惡事,而覺悟則是指開悟佛法真理。修行佛法、擁有佛法智慧的人,都是應該具備經中所言「八大人覺」的人。 就修行過程和所達到的智慧境界來講,覺察和覺悟應該是同時具備的;但從邏輯順序來講,覺察,即察知到世間無常、人生是苦,應是覺悟,即領會佛法真諦的前提,只有覺察到世間的虛幻苦空,才能走向光明的佛法真理之路。 譬如說,我們談及佛法的「四諦」觀,首先言及的是苦諦,令世人覺察到人世間受眾苦威逼,隨後引導眾生觀察苦之來源的集諦。苦諦、集諦即是覺察世間諸苦現象及其來源的認識過程,但僅有此過程無法構成完整的「覺」,達到開悟佛法真理的境界。例如,許多人從生活經歷、甚至直接從佛經中知曉人生之苦惡,並進而也明白此苦之來源,但並不能滅除人生之苦,求得開悟解脫;不肯拋卻世俗享受,甘受輪迴、地獄之苦。 因此,僅管從邏輯上講,覺察是覺悟的前提,覺悟是覺察的必然結果;但從佛法實踐的角度講,覺察和覺悟均是佛法智慧(覺)之不可割裂的整體。有了覺察,才可能真正的覺悟,而有了覺悟,也就能更深刻地覺察。而整個過程也只能在修習佛法中不斷深入。 如果說有些人,自稱對佛法有著深入的研究,但卻從不修行實踐,那就只能說他們僅有虛假的覺察,更談下上覺悟,指望他們救度眾生,就好比一群落入大海之中的人,希望他們劃著已經漏氣的橡皮艇去救大家到彼岸一樣,只能是欺己誑人,瀕臨滅頂之災。惟有經過艱苦的精勤修習,才能掌握佛法真理,才能稱做是達到佛法智慧——「覺」的人。 本經言簡意賅,大小乘均攝,僅六百餘言,便將佛法智慧做了簡要而又廣博的概括,實為佛典精品。 經中所言佛門弟子八大智慧分別為:一、世間無常覺,二、多欲為苦覺,三、心無厭足覺,四、懈怠墜落覺,五、愚痴生死覺,六、貧苦多怨覺,七、五欲過患覺,八、生死熾然、苦惱無量覺。從每一覺的闡述順序看,均由「反」到「正」,即先覺察世人的迷惑邪見、世間諸苦之所在;然後覺悟佛法之正行正見,對治諸迷惑邪見。從翻譯風格來看,尚沒有後世諸經經首之「如是我聞」和經末之「流通分」,且四字成句,確系佛經早期譯典,與安世高所譯其它經典相類,當為後漢安公所譯無疑。 通觀全經,雖未有安公所譯毗曇類諸經對「四禪」、「 三十七道品」等修行方法的詳細展開論述,然其修行次第、智慧階梯均條理井然:從覺察的角度講,先言悟世間無常,後知多欲為苦、心無厭足而至懈怠墜落。此前四覺乃覺世覺己,其所覺悟,亦是救己為要。及至第五覺起,覺察視野由己及人,乃至世間有情;其所覺悟之境界也由救己求得解脫,轉而發大乘心,以拯救眾生為己任。 須知此為佛法一大原則:惟有自己求得解脫,方才以大慈大悲之心救世人出諸苦海;如果自身尚未出離苦痛火坑,又豈能度脫他人? 今人多有謗小乘者,以之為非佛說法,動輒以智慧高深、境界悠遠欺誑世人,乃至輕戒慢眾。孰不知大小乘均為我佛世尊無誑之語、救世之法,只因因緣不同、眾生根器有別而各為說法?我佛世尊尚能對眾弟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我等身處末法之時,況當今之世,隨物質生活的發達,人們的慾望更加膨脹,作為佛門弟子,更有責任警醒世人,宏揚佛法真理,認真遵循佛法戒律,不可再做發大乘願、為小乘行的無所作為之舉。佛法的光輝在此人慾橫流、道德淪喪的世界更加光彩奪目,這也是宏揚佛法、使之走向世界的最佳時機。佛門弟子更需精勤努力。
推薦閱讀:
※大人或者小孩夜磨牙咋辦
※一位通天的大人物,毀了這部好劇
※讓你受歡迎的八大人際定律 【 轉載】
※童書|大人為什麼要讀童書?
※【佛說八大人覺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