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史名詞】|黃腸題湊

一種葬式,始於上古,多見於漢代,漢代之後很少使用。

黃腸題湊一名,文獻記載最早的出現在戰國時期,據書中記載,天子禮葬時,用柏木堆壘成棺槨形狀,外面有便房,也用柏木堆壘成,裡面放有大量陪葬品。《漢書·霍光傳》:光薨。賜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藏槨十五具。

根據漢代的禮制,黃腸題湊與梓宮、便房、外藏槨、金縷玉衣等同屬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經朝廷特賜,個別勛臣貴戚也可使用。

黃腸題湊

結構特點

一是層層平鋪、疊壘,一般不用榫卯;

二是「木頭皆內向」,即題湊四壁所壘築的枋木(或木條)全與同側槨室壁板呈垂直方向,若從內側看,四壁都只見枋木的端頭,題湊的名稱便是由這種特定的方式衍生出來的。

「黃腸」則因題湊用的木材都是剝去樹皮的柏木枋(椽),以木色淡黃而得名。

「黃腸題湊」皆發現於豎穴木槨墓中。

代表墓葬

位於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南指揮村的秦公一號大墓、揚州高郵的"天山漢墓"和北京大葆台廣陽王劉建與王后合葬墓

編輯:胡楚意

推薦閱讀:

【歷史】袁天罡用一枚銅錢為李世民找墓,修建105年,創下三大世界記錄
不得不知的歷史真相 1
第十四章 東南亞生產建設團的提前設立
組歌:高平骷髏廟追蹤——山西歷史系列之二
東方歷史評論

TAG:歷史 | 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