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厭學症?不!我沒病!
如今,在現代社會高速發展的當下,學習環境越來越優越,「厭學症」卻變得像感冒一樣流行,好像每個孩子在家長口中都患上了這個病症,這個名詞被提起的概率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到慌不擇路家長四處尋求治療方法:
「我家孩子好像厭學了!」
「孩子厭學怎麼辦?」
「孩子學習越來越浮躁,是不是厭學了?」
好像,「厭學」真的已經成為了一種病。
孩子真的得病了嗎?
不同於別的無法傾之於口的疾病,「厭學症」在家長心中急於找到出泄口,四處尋醫問葯,該如何治療孩子的厭學症。在很多家長眼裡,厭學是對一個學生最大的摧毀,是孩子未來的絕症,病症嚴重,會導致一個家庭希望的破滅。
如果我的孩子厭學,那他的未來將會一片灰暗。
於是厭學像真正的病一樣開始被治療,每個對學習有情緒的孩子都會被冠上「得病」的名號,父母拿著孩子的病症四處尋醫問葯,讓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小病人。
那麼,家長這麼擅長診斷病症,為什麼沒有家長探究,孩子真的得病了嗎?
不是對學習有情緒,就是厭學症
「厭學」是個非常不好聽和具有否定意義的詞,當孩子對學習產生情緒的時候,立刻被家長冠上「厭學」的名頭,於是加以苦口婆心的說教或者嚴厲批評,於是,本來不厭學的孩子也會因為賭氣或被否定而變得厭學。
所以,當孩子對學習產生消極情緒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否定式說教,首先應該讓他自己學著面對這種負面情緒,自我紓解,當孩子的能力實在無法很好的處理消極情緒時,這時才需要家長的引導,鼓勵式和放鬆式語氣都不錯。切忌!絕對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向別人大肆宣揚,「我家孩子厭學」,這只是一種情緒,畢竟心理學上也沒有承認「厭學症」這一說。
為什麼會出現厭學情緒:
厭學,不是厭惡學習本身,而是在通往學習的路上遇到了讓孩子無法迴避的挫敗的事。
「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這是每個中國父母脫口就能出的口頭禪。應試教育讓孩子無法迴避這句話,於是時間久了,過分的強調就變成了壓迫,當孩子日復一日受到擠壓時,這種情緒會慢慢侵蝕孩子的大腦,久而久之,學習就變成了一個負擔,怎麼會不厭惡呢?
學習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誠然,我們都理解父母的苦心,學習是必須的,但生活也是必須的,所以當孩子在學校學習一天後,回到家需要的是濃厚的生活氣息為他衝散學習的疲勞,這種輕鬆的氣氛是由家長創造的,學校負責學習,家庭負責生活。
不要讓家變成第二個學校。
孩子厭學的最大天敵:
在我們中國,最優秀的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每個家長都渴望自己孩子變成別人家孩子,這是一大中國特色。
於是,在孩子的眼裡,他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嚴厲的老師,不是嘮叨的家長,而是「別人家的孩子」。
「你看看人家xxx,這次考試又考了全班第一,你再看看你,真不爭氣!」
打出這句話,我都感到有點委屈,因為我是深受其害,上學時代沒少籠罩在「別人家的孩子」的陰影之下,到現在也能回憶起其中的委屈和不甘,可見這種攀比打擊式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於是,不甘、委屈、自卑匯聚在一起最後發酵成了「厭學」。
很多家長無法照顧到孩子的自尊心,認為孩子還小,癒合能力快,很多口不擇言的話脫口而出,造成的傷害無法彌補。孩子是自己的,別人家孩子再優秀也是別人的,請收起攀比的心。
與其處處拿別人所長打擊孩子之短,不如把孩子今天之長比昨天之短,每天發現孩子的進步,比如,孩子從不想主動上學到主動去;從回家不主動寫作業到主動去寫...... 珍惜孩子的任何一點進步,不揠苗助長,也不嚴厲打擊了,每個孩子都是需要被關注的,當他們的進步一點一滴都被父母看在眼裡,並加以鼓勵,那麼孩子就會產生自信,感覺自己是有無限希望的,收回自己放在別人孩子身上的目光,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讓孩子真切感受到父母的愛。
推薦閱讀:
※厭學的原因
※厭學症有什麼癥狀?孩子厭學怎麼辦
※走出厭學的沼澤
※孩子為什麼厭學?
※「媽媽我不想上學」讓厭學的兒子成績穩步上升、愛上學習,這位媽媽的做法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