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元朝不足百年亡,而清朝卻延續近三百年?
○摘自書籍《變革之路-中國曆朝改革得失》 作者:鞠佳 中國工人出版社 授權合作稿。
元、清:排斥與吸收
文:鞠佳
11~ 13世紀,遼人被金人擊敗,金人又被蒙古人擊敗,最後蒙古人南下中原,西進歐洲,建立起四大汗國。沒有人是蒙古人的對手。
蒙古人征服歐亞大陸,盛極一時。
蒙古人對漢文化嗤之以鼻,忽必烈就說「遼以釋廢,金以儒亡」,認為遼朝是因為學佛太甚而亡國,金朝是學儒太甚而亡國,所以他們對中原文化並不感興趣,採取與漢文化對立的態度。
元朝統治者把全國百姓分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四等南人。第一等是蒙古人自己;第二等色目人主要指西域人,是最早被蒙古征服的,如欽察、唐兀、畏兀兒等;第三等漢人,特指淮河以北原金國境內的漢、契丹、女真等族;第四等南人,指最後被蒙古征服的原南宋境內的人民。
▲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大蒙古國的末代可汗同時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
元朝統治者不僅拒絕漢化,而且還試圖把中原「游牧化」。
元朝皇帝曾想把中原的漢人都驅逐,把農田全部變成大牧場,種草養馬,全國土地集中在蒙古色目貴族及寺廟手中,大量強佔土地,任其荒蕪(「今王公大人之家,或占民田,近於千頃,不耕不稼,謂之草場,專放孽畜」),如山東沿海登、萊一帶,都成了牧場,生態嚴重破壞,經濟倒退。
元朝的民族歧視政策異常嚴重,法律明文規定:蒙古人可以毆打漢人,漢人只能申訴不能還手;如果蒙古人醉酒後打死漢人,只需出埋葬費就可以,漢人打死蒙古人,則必死無疑。對漢人的防範也最嚴密,在戶籍制度上以二十戶為一甲,甲主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擔任,監控漢人的行動,並明令禁止漢人打造、私藏武器,禁止漢人聚眾、騎馬、學習武藝,甚至到元朝末年,據說還禁止使用菜刀,幾戶人家共用一把。不僅如此,還把社會群體分為十個階層: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曾經承載漢文明的儒生們,竟然淪落為第九等人,僅比乞丐高一個檔次。
元朝如此拒絕漢化,與先進文明割裂開來,自然是不能長久的。不到一百年,元朝就被漢人推翻,游牧民族又重新回到了草原上。
歷史上,落後文明(主要指游牧文明)面對先進文明(主要指中原農耕文明)的態度無非是三種:一種是無比嚮往,全盤接收,比如北魏,很快就被聲色犬馬腐化了;另一種是拒絕先進文明,死抱著自己的國情與特色不放,比如元朝,也很快就被推翻了;還有一種則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控制地進行漢化,漸進式改良,遼、金都做得較好。
▲西廂記(元代王實甫著古典戲劇)是我國古典戲劇的現實主義傑作,對後來以愛情為題材的小說、戲劇創作影響很大。
繼元朝之後,又有少數民族入主中原 ——滿族。滿族人是金人的後裔,最早稱「後金」,在金朝滅亡的六百年後,滿族人建立的清王朝也面臨著「傳統」與「接軌」的挑戰。
這裡,我們先要了解這樣一個事實:滿族人與其他游牧民族不太相同,他們生活在東北,那裡並不完全是草原,而是集漁獵、農耕、放牧於一體,既有游牧的習慣,又有農耕的經驗,兼容並包,集兩種文明優勢,所以滿族並不是純粹的游牧民族,而是有著農耕特色。也因此,滿族人比之前的鮮卑、契丹、蒙古人都更善於學習,更有胸懷去吸納外來文化。
還在入關以前,皇太極一方面大力招徠漢族知識分子,禮賢下士,如范文程、洪承疇這些漢人,為己所用,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另一方面也對漢文化的消極作用產生警惕,在軍營中與所有親王、郡王、貝勒研讀《金史·世宗紀》,告誡子孫:「我們要以史為鑒,居安思危。我擔心自己百年之後,子孫都忘記了滿族的尚武之風,廢掉了騎射,效仿漢人,所以現在就給你們打預防針,為的是讓子孫都不懈怠!」(「恐日後子孫忘舊制,廢騎射,以效漢俗,故常切此慮耳。 」)
滿族人很善於學習,而且學得很快:從原始部落制迅速變成中央集權制。
早期,在部落時代,努爾哈赤特彆強調「八王共理國政」的原則,後金軍事決策由「八旗」的八個首領共同決策,是一種原始的部落民主制。但在進入中原後,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情勢的變化,這種制度的弊端顯現出來,八個王爺都手握兵權,相互不服,乃至皇太極死後,力量最強的正白旗主多爾袞獨斷專行,壓過了皇權。多爾袞死後,孝庄太后和順治帝學習了漢族的集權模式,剷除了多爾袞的黨羽,將多爾袞統領的正白旗收歸皇帝親領,加上原有的正黃旗、鑲黃旗,是為「上三旗」。從此原來大致平等的「八旗」,逐漸產生了上下之分,到最後權力全部集中在皇帝手上,這是滿人學習漢族集權體制的最明顯成效。
一個只有幾十萬人口的民族,要統治上千萬人口的大國,是很需要智慧的。在「接軌」和「國情」的蹺蹺板上保持平衡,需要極高的政治技巧。
清軍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統一中原,與它入關後的一個重要決策有很大關係,這也是它比其他少數民族更具智慧所在:滿族人自己只有區區幾十萬,「蛇吞象」根本應付不了龐大的中國,於是清軍收買了許多漢族將領,以漢制漢,許諾給予特權,讓這些漢族降官替自己賣命,「三藩」力量——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這些人,幫助清軍打敗了南明、李自成軍隊,此招非常高明。
滿族人懂得「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起到了以小搏大的效果。
入主中原後,清朝又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剃髮易服。
這件事比「以漢制漢」影響更為深遠。對於漢人來說,這是奇恥大辱,是清朝民族政策的敗筆;但對於滿人來說,這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融合措施。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分析一下:要使兩個不同的民族融合,前提條件是要在文化心理上產生「認同感」,說得簡單點兒,就是讓大家感覺是同一類人了,有共同的價值觀、生活習俗、語言交流了,你我沒差別了,就融合了。而滿族在文化上遠遠落後於漢族,語言文字毫無優勢可言,要想在深層內涵上同化漢族是不可能的,但衣冠服飾也是文化認同的一部分,外在形象容易改變,所以清朝選擇這個突破口是很高明的。
服飾統一為什麼能產生認同心理呢?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測試:考察兩個團隊的凝聚力,第一個團隊服裝統一,大家著裝一樣,第二個團隊穿著五花八門,各穿各的。讓他們比賽,經過一系列考核,第一個團隊的效率明顯更高,組織能力也更強,第二個團隊則效率更低,經常意見不統一。這說明,在外在形象上的統一,會增加團隊成員對集體的認同感。
假設一下:在清朝的大街上有兩個人在打架,一個是滿人,一個是漢人,如果他們穿不同的衣服,那麼很明顯,立刻區分開來了,漢族老百姓紛紛站到一邊,滿族老百姓紛紛站到另外一邊,兩邊水火不容,瞅著對方都不順眼。但如果兩個人打架,都穿同樣的衣服,街上路人一看,哎喲,分不清誰是誰了,心裡也就沒有強烈的差異感了。這要是換作在元朝的大街上,一個漢人和一個蒙古人打架,會立刻區分出來了,漢族老百姓說:看,那個身穿袍子、腰扎腰帶、腳蹬皮靴的蒙古人在欺負我們漢人呢,兄弟們,上啊!於是群體事件就爆發了。
▲剃髮易服
心理學家指出:人接受信息的第一渠道是「視覺」,是眼睛看到的。你第一眼看到的與自己一樣的人,就會先入為主地把他當作同類。
對於清朝大部分平民老百姓來說,外觀模樣就是一切,「剃髮易服」足以讓老百姓產生認同感了。全國所有的人都剃髮、垂辮、窄衣緊袖,原有的華夷之辨一說失去了依據,說華皆華,說夷皆夷。漢族在形貌上已被滿化,至於使用什麼語言文字已不是十分重要,關鍵在於人數極多的漢人已不再把人數極少的滿人視為異類,因為起碼在服式、髮式上已無法把漢人和滿人加以區分。
這種情況下,清廷再搞「滿漢一家」「開科舉士」等,都沒有太大問題了。清朝統治者一直是「一手軟,一手硬」,一邊竭力維持本民族特色,一邊有限度地進行漢化。康熙帝、乾隆帝都是集大成者,此二帝都深諳漢文化,個人修養極高,但武力手段也從不手軟。康熙帝開「博學鴻儒科」,廣招天下儒生,把大量有才之士吸納到體制內來,避免了他們在體制外造反的可能,同時也集結重兵,毫不留情剷除漢族「三藩」勢力,把異己徹底根除;乾隆帝愛好詩詞歌賦,精通漢文化,但搞「文字獄」卻從不手軟,一旦有思想異端即斬盡殺絕,還獨創性地以修《四庫全書》的方式暗中清除對政府不利的思想,此手段不可謂不高明。
▲驍勇善戰的八旗軍
康熙皇帝最為重視本民族「騎射」風俗,自幼習武,精於騎射,每每圍場狩獵康熙總是所獲野獸甚多。清代的皇家獵苑「木蘭圍場」也是重要的政治中心,從康熙帝開始,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來這裡舉行以射獵和旅遊為主的活動,在清代康熙到嘉慶的一百四十多年裡,就在這裡舉行狩獵達 105次。
乾隆帝也曾告誡滿族臣僚:「我朝滿洲先正遺風,自當永遠遵循,守而勿替。是以朕常躬率八旗臣僕行圍校獵,時時以學習國語,熟練騎射。」乾隆還多次強調要保持滿洲的傳統服飾,絕不改服漢人衣冠。他對之前的北魏、遼、金的經驗教訓有很深刻的認識,在為《皇朝禮器圖式》一書所作的序中就專門提到昔日這些少數民族:「至於衣冠乃一代昭度,朕則依我朝之舊而不敢改焉。且北魏、遼、金以及有元,凡改漢衣冠者無不一再世而亡。 」
可以說,清朝是將「國情」與「接軌」二者平衡最好的,集滿漢文化於大成,真正成功地實現了落後文明向先進文明的過渡。直到咸豐、同治以後,面對列強的洋槍洋炮,才不得不放棄了滿人「騎射」的一貫主張。再到清末大動蕩時,百姓才剪辮子、穿洋裝,即使這樣,也依舊有很多遺老遺少堅持清朝服飾,可見清朝兩百多年的統治是很成功的。
推薦閱讀:
※從清朝「鐵帽子王」說起...... 老驥伏櫪
※清朝「二皇帝」和珅:家產合計2750億
※清朝《紅樓夢》理論選讀二則
※古代王府的面積一般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