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ffee Issue | 什麼是咖啡潮?
這是 Café Reactor 的第 2 篇文章,本期將開啟一個全新的欄目 —— Coffee Issue,我將在這裡與大家暢談一杯咖啡背後的故事,與咖啡有關的人與故事,文化、歷史,以及當下最新的觀點。
第一期,我打算從宏觀的歷史講起,從咖啡發展的三次浪潮中窺視其對我們生活與消費的影響,讓我們重頭再一次了解,咖啡是什麼?它從哪裡來?
2002 年 11 月的某一天,身處挪威的翠西·羅斯格(Trish Rothgeb)在《火焰守衛者(The Flamekeeper)[1]》 上發表了一篇名為 「挪威與咖啡(Norway and Coffee)」 的文章,她在文章開頭寫到:
在挪威咖啡師大賽,奧斯陸預選賽的最後一晚,最後一位選手走進場地開始進行他 10 分鐘的準備環節。
他看起來跟其他人與眾不同,沒有時髦的髮型,也沒用昂貴的牛仔褲或是銀飾眉毛打扮自己。事實上,他根本不是一個專職的咖啡師,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矮小版的 Pappa Hemingway[2]。
他是阿爾夫·克萊默(Alf Kramer),歐洲精品咖啡協會(The SCAEurope)的前董事長和創始人,挪威咖啡協會前主席,全球各地的咖啡冠軍,甚至還是挪威第二波咖啡潮的發起人。
今晚,他將與一群比他小三十歲的年輕人競相角逐。跟他一起比賽的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誰,甚至在他開始從事精品咖啡事業時還未出生。
那他為什麼會在這裡?
因為他知道,「第三波咖啡潮」正在挪威逐漸醞釀、膨脹…
翠西·羅斯格在這篇文章中第一次用到了Third Wave of coffee(第三波咖啡潮)這個詞,並定義了前兩波咖啡潮分別是什麼,現代咖啡的篇章從此開啟。
你可能會問,這跟我們喝到的咖啡有什麼關係?
翠西·羅斯格,Wrecking Ball Coffee 聯合創始人
在我看來,正是因為第三波咖啡潮對於咖啡品味與美學設計的追求,給它帶來了無窮的魅力,也使我深深著迷。
既然如此,我們就來簡單聊聊咖啡在最近幾十年都發生了什麼變化。
第一波咖啡潮(1940 - 1960):爛咖啡當道,戰爭造就癮君子我們現在很少看到有人會像酗酒一樣酗咖啡,而在「二戰」時期,具有提神解乏功效的咖啡成為了歐美士兵軍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個年輕的德國士兵正在享用一杯咖啡
戰爭帶動了咖啡的龐大需求,有數據顯示,美軍每月採購 14 萬袋咖啡,每名士兵每年 14.7 公斤的咖啡供應量,是日常消耗的 10 倍。1946 年,隨著戰爭結束,商品化的咖啡進入市場,美國的每人平均咖啡消耗量更是達到了 9 公斤的量級[3]。
「二戰」後成熟的速溶咖啡技術幾乎是以指數形式地加速了咖啡的消費,讓它開始成為普通家庭的必需品。
60 年代在歐美市場上能買到的速溶咖啡
但另一方面,速溶咖啡也讓絕大多數人誤解了咖啡真正的風味,殊不知喝下肚的全是萃取過度的咖啡,酸澀苦楚,成為大家對於咖啡的第一印象。
更糟糕的是,速溶咖啡的生產商為了壓低成本,大量使用風味低劣的羅布斯塔(Robusta)豆種[4],為了讓消費者接受這種苦澀的口味,鼓勵加入糖、奶精或是奶油等人工甘味,這些人工添加劑也直接導致了許多「喝咖啡有害健康」的言論。
不過話說回來,第一波咖啡潮雖然是爛咖啡當道,卻發明了劃時代的速溶咖啡,以及罐裝咖啡技術,犧牲了風味和新鮮度,讓咖啡第一次進入普通消費者的購物清單。
第二波咖啡潮(1966 - 2002):拿鐵盛行,深焙咖啡喚醒味蕾正當速溶咖啡把世人對於咖啡風味的認知搞得烏煙瘴氣的時候,來自歐洲的兩盞明燈 —— 艾佛瑞·畢茲(Alfred Peet)與厄納·努森(Erna Knutsen),帶領美國拋棄「爛咖啡」,引進新鮮烘焙、現磨現泡的理念,點燃了第二波咖啡潮。
說到艾佛瑞·畢茲(Alfred Peet)和他的Peet』s Coffee & Tea(畢特咖啡與茶)可能很多人還不熟悉,但星巴克可以說是第二次讓世界刷新對咖啡的認知。而星巴克最早的三位創始人傑里·鮑爾溫(Jerry Baldwin)、戈登·鮑克(Gordon Bowker)以及傑夫·西格(Zev Siegl)就是畢茲的學徒,後來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從鮑爾溫手中接過星巴克的品牌,讓它從西雅圖走向了全世界。
1971 年的傑里·鮑爾溫、戈登·鮑克以及傑夫·西格
往回倒倒,1920 年,畢茲出生在荷蘭,父親是咖啡烘焙師,從小與咖啡為伴,對深焙[5]咖啡的技法了如指掌,後被德軍強征入伍,遠赴爪哇和蘇門答臘,但也巧合地體驗到了異國風味的咖啡。
1950 年印尼獨立之後,畢茲輾轉紐西蘭,後移民到美國舊金山,發現那裡的烘焙廠大多採購劣質的羅布斯塔豆種,於是興起了開一個自家烘焙咖啡館的念頭。
1966 年,Peet』s Coffee & Tea 在舊金山柏克萊的胡桃街與藤蔓街的交叉口開業。畢茨用他來自歐洲的深焙技法詮釋阿拉比卡(Arabica)豆的風味,不需要加糖或奶精就能喝到天然飽滿的醇厚與甘甜。
在舊金山開業的第一家 Peet』s Coffee & Tea
台灣咖啡界文化人韓懷宗在他的《精品咖啡學》中這樣寫道:
畢茲獨到的重焙豆,帶有令人愉悅的嗆香而非焦嗆味,入口化為香蕉、松脂、香杉和醇酒的甘味,先苦後甘,嘗鮮客的表情也跟著起舞,先痛苦後快樂。
無獨有偶,畢茲將深焙咖啡的技法從歐洲帶到美國,而厄納·努森將「精品咖啡」的概念在這裡普及開來。
1968 年,厄納·努森從挪威搬到舊金山,在一家咖啡與香料進口公司工作,開始接觸咖啡。她所在的公司與大多數咖啡進口商一樣,以劣質的羅布斯塔豆為主,但也會少量進口優質的阿拉比卡豆。
而努森發現,好的咖啡豆會因為栽植地域、水土、海拔與氣候的不同,呈現不同的風味,憑藉她過人的味覺與嗅覺辨識力,以及味譜記憶力,向客戶提出精準的杯測報告,獲得了很好的口碑,被稱為「好豆女司令」。
努森為精品咖啡做出的更大貢獻在於那份「努森的信」,她會評測當季生豆品質,並提供咖啡產地諮詢,彙集成冊,不定期寄給客戶,數年積累下來,成為了珍貴的咖啡檔案。
1974 年,Knutsen 在接受 Tea & Coffee Trade Journal(茶與咖啡月刊)採訪時提出了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這個詞,並將它與商業咖啡(Commercial coffee)區隔開,並定義為「特殊地理條件及微氣候生產具風味獨特的咖啡豆」 。
2014 年,厄納·努森在台北開了第一家咖啡店
受到這兩人啟發的一幫傢伙,包括唐納德·肖恩霍爾特(Donald Schoenholt)、泰德·林格(Ted Linle)、喬治·霍威(George Howell)等人,後來創立了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對於全球精品咖啡運動的影響深遠,這一段故事後面會再講到。
之前到星巴克,其實它可以說是第二波咖啡潮中最重要的一段故事。
1987 年,霍華德·舒爾茨從傑里·鮑爾溫手中買下星巴克,改變了星巴克早期只賣熟豆不賣飲品的策略,引進拿鐵、卡布奇諾等意式咖啡飲品,轉型成為流行咖啡館。
以深焙咖啡為基底,配上泡沫綿密的牛奶,店內濃縮咖啡的香味四溢,再搭配考究的裝潢和布置,讓消費者從味覺到視覺都產生舒暢享受的體驗,成為年輕人、白領階層熱衷聚會的場所,也點燃了外帶咖啡的潮流。
2015 年,星巴克把西雅圖的一間老帕卡德汽車展廳改造成了咖啡烘焙工坊(感謝 @斯彌 糾錯指正)
2017 年,星巴克在上海開了全球第二個咖啡烘焙工坊
隨後的十幾年間,來自義大利,卻在美國被發揚光大的拿鐵、卡布奇諾與濃縮咖啡機,隨著綠色美人魚的標誌開始普及,迅速佔領全球各大都會,成為第二波咖啡潮的代名詞。
第二波咖啡潮影響之深遠,直至當下仍有餘波不斷,比如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仍在迅速擴張,咖啡外賣的市場也正如火如荼。
人們終於可以喝到新鮮烘焙、現磨現泡的咖啡,但這就是咖啡的全部嗎?不,它只是咖啡風味譜中的冰山一角,你或許從來沒有機會品嘗過咖啡本身的味道。
千禧年之際,一股新的咖啡勢力正在美國西海岸醞釀,並很快將在全球遍地開花。
1. 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下一個專門面向咖啡烘焙師的協會 The Roasters Guild 創辦的新聞通訊。
2. 即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Papa 是西礁島人對海明威的昵稱。
3. 截止 2017 年,中國每人年平均消耗 5 杯咖啡,約為 0.075 公斤咖啡生豆。
4. 現在在咖啡市場上流通的兩大咖啡豆種,羅布斯塔(Robusta)與阿拉比卡(Arabica),在其往下可以細分上百種原生或雜交豆種。
5. 咖啡豆的烘焙程度會給風味帶來變化,可以簡單地分為淺度烘焙、中度烘焙和深度烘焙。
推薦閱讀:
※咖啡紙杯蛋糕
※忘掉星巴克,探尋全球八大「咖啡城市」
※原來平時喝的咖啡竟然有這麼多危害!
※星巴克的本周咖啡為什麼比別的便宜許多?
※這12家歐洲老咖啡館,最年輕的也有118歲了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