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篆刻藝術的認識與實踐

說香河 2017-03-20

趙我將

我是個篆刻藝術愛好者,與篆刻藝術結緣是從看匠人刻戳子開始的。讀中學時上美術、勞作課,曾學習過木刻版畫和刻治印章,老師說,篆刻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項藝術,掌握好這門技術,將來可以掙飯吃,也許能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藝術家。但因不是主課,很多人不大重視,我當時好奇心盛,什麼都想學,對篆刻藝術情有獨鍾,學寫篆書、背記篆字、打磨印石、刻治印章佔了我很多時間和精力。

後來漸曉,篆刻是祖國特有的傳統藝術。「篆刻是書法、繪畫、雕刻三種藝術的結合」。刻印是以刀代筆,以石代紙的藝術創作,是一項手腦並用、刀耕於石文雅高尚的勞動,與匠人刻戳子是不同的兩碼事。由此,我對篆刻藝術的認識提高了一步,熱愛之情也深了一層。

1 9 4 9年2月我棄學從軍,面臨的形勢是,立即隨軍南下,投入追擊殘寇的戰鬥任務。作為年輕為兵服務的文藝戰士,主要圍繞毛主席、朱總司令《向全國進軍的命令》,通過各種有力形式開展宣傳,和廣大指戰員一起,積極響應,「奮勇前進,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戎馬倥傯,任務急迫而繁重,生活節奏緊張、艱苦,對篆刻藝術這干「槍」,除特殊情況偶爾有所觸及,已無暇深考,因為手頭沒有篆刻工具與必需的參考資料,直到解放江西龍南縣城,從文具店買到一方印石,才以磨尖釘為刀搞起了篆刻 。當時我刻了自己的名字「我將」二字印。這方印便成為我留存最久的一方小印石了。

1 9 8 3年離休後,沒了工作壓力,生活比較輕鬆,頭腦里想得最多的是,自己才五十歲出頭,身體還比較強健,沒事可做的歲月怎麼過,難道就白吃人民的飯,胡混到老嗎?為此,曾一度情緒消沉、苦惱,一度有迷茫、孤獨、失落感,不願出門走動,不願與人接觸交談,整天閉門在家讀書、看報、看電視、寫字、刻石頭。有時出門,不是去看書法、繪畫展覽,參觀博物館,就是坐圖書館,逛書店,遛舊書攤,尋尋覓覓,查查記記,主要精力多是用在書法和篆刻方面,直至日落始歸。孩子們說我離休了比在職時還忙,老伴說我是天生的「閑不住」。有些熟人也有另外看法,說什麼的都有。我遵紀守法,天馬行空,我行我素,自有一番情趣,堅持不苦為浮名累,深感自己滿逍遙自在啊。

當時正值一次改革開放的開端,我國人事制度也在變,為求和諧、穩定,不少地方,為一些從崗位上退下來的幹部安度晚年,舉辦老年大學和各種學習班,諸如,書法、繪畫、音樂、舞蹈、編織、烹飪等。情隨事遷,一個偶然機會,我被湧進了海淀老齡大學的課堂,在老師的指導下,較系統地學習書法、篆刻理論與技法,根據個人愛好、學習能力,我偏重學隸書與篆刻學習。我狠鑽漢印,下功夫臨摹了一些古今名印。參加京華印社後,得到諸多印友的指點、幫助,對篆刻藝術整體內容,包括字法、刀法、章法以及必不可少的刻邊款、拓印等,都實地下手來做,由此,對篆刻才算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

這段學習、實踐,使我認識到篆刻是我國一門特有的傳統藝術,可以理解為用筆寫(篆書)加用刀刻制的一種創造性勞動,就是以刀代筆,在方寸的印石上表現出書法(或圖像)的意蘊,集文字書體之美和刻制技巧之美於一體,是既具有實用價值,又具有欣賞的價值的藝術實體。

書藝與刀技。書法講究字法、章法、筆法,強調三者有機結合。篆刻也要篆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結合。這方面兩者是相通的,是不可分割的。書法是篆刻的基礎,篆刻是書法的再創作。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書法就沒有篆刻藝術。篆刻作者的心靈與刀石的碰撞,才產生出有筆有墨、有情、有韻的藝術之光。元、明以後,書畫家們,總要在畫幅上鈐蓋一方或幾方鮮紅的印章,藝術創作才算完整地完成。但,這不是說篆刻僅是書畫的附庸、陪襯物,它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妙在以篆書為主的書法藝術高妙地掌握,也妙在對鐫刻書法線條的刀法有穩、准且狠,有圓、健、厚、爽的表達。所以我們可以把篆刻藝術稱之為鐫刻的綜合藝術。那種把用刀治印,視為把石面多餘的部分剔除掉,保留下應留的的就完成了使命,則是太小看自己的勞動價值了。那樣,就難免導致用刀的隨意性,那還談什麼藝術魅力呢。

書貴筆法,刻貴用刀。雖說用刀不外非沖即切,而詳細說來,也非單一地沖,單一地切,而是使諸法柔和在一起進行的,是寸鐵在握,起立卧倒,正側批削,深淺緩急,曲直使轉,似「屋漏痕」,「折釵股」,內中大有學問在。吳昌碩說:「夫刻印本不難,而難於字體之純一,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方圓之互異。」我在刻白文時,往往在終點處出現鋒利的刀痕,為探求純一,也常在終點處刀尖一轉,既刻出筆意,又消滅了「燕尾」,這樣,印也顯渾厚、凝練耐看了。

關於印章的邊款。邊款是刻在印章側面或頂端的文字,如同書畫作品的題款一樣,它是一幅完整篆刻藝術作品的有機部分。其內容廣泛,可以註明作者的姓名、年齡、創作時間、地點,可以註明為何人而作,可以解釋印面文字的含義,發表議論、感言、題詩、作畫等。邊款的書體不拘,字數不限,有的幾十甚至一二百字。形式活潑,可陰可陽,朱白文相間,互相配合,也可以字畫合於一面,甚至可以採用邊框界格。成功的邊款藝術,大大豐富了篆刻藝術的韻味和表現能力。如一幅美妙的書法作品,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和使用價值。

怎樣刻邊款?大體有如下幾個步驟:擬定邊款內容,設計幅面形式,確定所用書體,爾後操刀刻治。自用印,只需註明印文的釋文、姓名、創作時間、地點等。如果是替他人刻治的,則要有上款,如某某先生雅屬等。下款,是刻者的姓名、刻治時間或地點。

款識位置的選定。以方形印料為例,除了已刻得的印面,還有五個地方可做款位:正面為1號位,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為2、3號位(對自己的一面)、4號位,頂部為5號位.。不管款字多少,下款必須落在左側。一般只用左側一面就解決問題了。對圓形、橢圓形印料款識定位,也多選在印章的左側。禽獸鈕,則多以尾部所在面向己,不管獸頭指向何方。禽獸鈕對兒印,一般都是獸頭相對,獸尾相背。其他如瓦、橋、亭、壇等鈕,一般都以兩孔之面分為左右來定位。能分出正、背面的建築物類的印材,要以背面向己。對名貴印石的款位,如田黃凍石、藍星、蘭花石等,要盡量保護印璧天然美部位,款字應更少些。

操刀刻款,主要有單、雙刀兩類。用單刀刻,大都是先把底面抹黑,按照腹稿直接刻出。用雙刀刻款,則先要把款字寫到款面上,然後用刀沿墨跡刊刻。這就要求刻者必須有較好的書法功底,精力集中,一氣呵成。邊款是體現刻者文化素質高低、書藝修養水平高低的最佳窗口。作為一個篆刻藝術愛好者,篆刻藝術家,不能只會刻印面的少數篆字,還能夠刻出高水平的邊款。不會刻邊款的,稱不上什麼篆刻藝術家。·

篆刻藝術是嚴肅的文學藝術,從事篆刻藝術的人,要永遠認真、細緻地對待每一字、每一刀;要準確、恰當;要每字必查;對自己的作品負責,對自己負責,對子孫後代負責,絕不為名利所惑。不追趕時髦,搞那些粗俗、低下、怪異、非驢非馬的垃圾貨。


推薦閱讀:

秋英多傑仁波切:正法實踐論(連載四十二)
《梅花心易》問占實踐(十七)
我在金文書法實踐中的體會 趙洪富
【五行特性與實踐運用】——土
試談易經在現實生活的實踐與應用-劉福勝

TAG:藝術 | 實踐 | 認識 | 篆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