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女兵爬遍上千個艙室 磨破2套作訓服(組圖)
適應航母全時工作理念,航母餐廳在正餐基礎上設置了間餐,提供糕點、水果飲料等,保證了艦員隨時能吃到可口的食品。來源:中國海軍 作者:柳 剛 王凌碩 李 唐
航母超市是官兵們閑暇時購物的場所。超市提供各種日常生活用品、學慣用品、體育用品以及各種休閑食品。每天中午和晚上休息時間開放。
航母上官兵們利用業餘時間錄製新聞。女主播任穎琦為醫務中心護士,男主播溫洋為航空保障部門艦面保障中隊供電兵。
負責全體艦員衣物的洗滌、烘乾、熨燙,所有送洗衣物上都統一掛上姓名標籤,艦員只需將待洗衣物裝進洗衣袋內,送至洗衣房,過半天時間自取即可。
為保障艦上官兵身體健康,航母醫務中心配備了完善的醫療設備器材和日常藥品。圖為艦上醫生給前來就診的官兵拍X光片。
為方便船上官兵生活,航母上還設有郵局代辦點。圖為通信部門超短波班副班長譚禹利用休息時間為戰友們收發郵件。
4月11日凌晨4時,初宿遼寧艦的記者睡不著,起身摸到了舷梯口。
一見是生人,警惕的武裝更立即攔住了記者:「同志!請出示證件!」
這聲音很威嚴,但卻是典型的女中聲。記者這才發現,艦上深夜站崗的原來是個女兵:她手持鋼槍、全副武裝,一副隨時準備戰鬥的樣子。
聯繫平時身邊女性見黑就怕,早餐時,記者禁不住在副艦長劉喆面前大發感慨:「你們艦女兵真膽大,大姑娘一個,深更半夜還敢值更站崗……」
「看來你們真是『新來的』,不了解我們艦!」劉喆得意地大笑,「值更在我們艦已是『共同科目』,無論男女,不管是何時、何種情況,輪到誰,就是誰。」
2月26日,北國滴水成冰,迎著怒吼的朔風,遼寧艦從大連開赴青島。看到駕駛室兩側值瞭望更的官兵凍得滿臉紅紫,值更官為難了:凌晨2時至4時該輪到女兵克比努爾了,她能行嗎?
男艦員也提議:「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叫她改天再值吧!」
然而,克比努爾卻準時出現在更位上。她像釘子一樣鉚在露天戰位上,不時向操艦領導報告海面情況。
「艦上的女性來自9個不同民族,分布在各個戰鬥部門。」憑海臨風,艦政委梅文告訴記者,「她們不相信眼淚,不喜歡在自己的頭銜前面加一個『女』字,喜歡你稱呼她們為『航母艦員』,而不是女軍人、女艦員!與男艦員一起並肩戰鬥,她們處處讓人刮目相看。」
人民海軍組建以來,艦艇上爬管道摸管路這份苦差事,一直是男性的「專利」。
2年前,袁華等7名女兵來到機電部門,成為共和國第一批女機電兵。一時間,圍繞女兵要不要參與爬管道,機電部門的領導倍感「不好辦」:「爬吧,太臟太累,她們受得了嗎;不爬吧,不熟悉管路,以後的工作不好開展……」
7名女兵主動提出:「我們不僅要爬,而且要比男艦員爬得更多、更遠!」模仿著男兵的樣子,她們手足並用,面部向下,開始在管路里艱難地向前爬。
每一次爬行,總免不了磕磕碰碰,她們的身上因此經常青一塊、紫一塊;每次從管道中鑽出來,她們白凈的臉上滿是油污,但她們樂此不疲,硬是爬遍艦上的1000多個艙室,人均磨破2套作訓服。
機器轟鳴,熱浪蒸騰,記者在主機房見到了這群女兵,她們驕傲地說:「現在,我們長了『透視眼』,隔著厚厚的鐵板,就知道下面是什麼管道,在哪拐了個彎,向哪個方向延伸……」
通常的艦船掛滿旗用的纜繩是纖維的。由於艦體高大、前後跨度大,遼寧艦所用纜繩是直徑2厘米粗的鋼纜,這讓掛滿旗徒增難度。交艦之前,為掛好滿旗,廠方曾專門研究了十幾套方案。但第一次試掛那天,清一色的男工人忙乎了一整天,愣是沒掛上。
這曾難倒一群男子漢的活兒,同樣沒有讓遼寧艦女兵們卻步。每次掛滿旗,總少不了通信中隊郭婷婷、宋晴閣、張嘉洋、姜磊4名女士官。攀艦島、收纜、放纜,她們和男艦員一道,把長達200多米、掛滿數十面各色信號旗的鋼纜,拉得像箭弦一樣直。
一連幾天的採訪,遼寧艦上女性留給記者的印象,不是她們姣好的容顏、甜美的歌喉、翩躚的舞姿,而是她們敢於戰鬥、從不退縮的身影。
「為什麼要這樣好強?」記者曾禁不住一次次這樣發問。
維族女兵蘇比努爾說:「遼寧艦是共和國的寶貝。這麼重要的地方,組織上把我們12名維族女兵全部安排在核心崗位,這是黨對我們的信任,我們必須好好乾,不負黨的厚愛……」
苗族女軍官宋美燕說:「13億中國人中,能來航母的有幾個?能來是萬幸,來了就當萬分珍惜,不然就是有負時代,有辱『第一代航母人』的光榮稱號……」
推薦閱讀:
※【書架叢書】黎東方細說中國歷史叢書作品全集
※中國怎樣才能和平發展得更長久
※這部怪獸片刷出中國影史20個第一
※近代中國為什麼輸給了日本?
※最不受歡迎五大教練:李永波僅第二 第一拿走中國5千萬還罵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