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戰機換裝新導彈:對日強力壓制
資料圖:"飛豹"戰機發射反輻射導彈模擬圖。反輻射導彈專門用於攻擊對方雷達系統,是信息化戰爭中最重要的攻擊武器之一。海灣戰爭讓中國空軍認識到了反輻射導彈的重要性。中國通過引進和仿製兩條路發展現代反輻射導彈,經過多年發展,終於研製出對日本自衛隊形成有效壓力的鷹擊91型反輻射導彈。中國鷹擊91型反輻射導彈將會對日本形成壓力近期,俄羅斯媒體「俄羅斯之聲」廣播電台網兩次發表了有關中國反輻射導彈的文章。第一篇文章介紹了俄最新型反輻射導彈KH-31PD開始投入批量生產,並表示中國可能會引進KH-31PD導彈,文章提到了中國在俄的許可下開始生了KH-31P反輻射導彈。第二篇文章的內容主要是解放軍特種作戰飛機開始換裝國產鷹擊91反輻射導彈,這種導彈是KH-31P導彈的仿製改進型,鷹擊91導彈可有效威懾宙斯盾軍艦,能對日本自衛隊形成壓力。俄媒體的連續報道,激起了不少人對中國反輻射導彈的興趣。反輻射導彈是專門攻擊對方雷達系統的利器反輻射導彈是一種專門用來攻擊電磁輻射源的戰術導彈,它以敵方雷達或者其他電磁輻射源所發出的電磁波作為引導信號,飛向敵方雷達或者其它電磁輻射源,將雷達或者其它電磁輻射源摧毀。現代戰爭已發展成為信息化戰爭,戰場制電磁權是交戰雙方爭奪的焦點,而摧毀或者壓制敵方雷達,保存己方雷達則是爭奪制電磁權的焦點。因為,無論是在國土防空系統、要地防空系統,還是野戰防空系統,雷達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雷達採用多層次、高密度的方式配置,結合射程銜接、高度梯次覆蓋的先進防空武器系統,對航空飛行器構成致命威脅。使用反輻射導彈摧毀敵方雷達以奪取制電磁權,從而奪取戰爭的主動權已經成為現代戰爭的一般程式。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KH-31P基礎上發展了KH-31PB、KH-31PK、KH-31PD等改進型反輻射導彈,作戰性能逐步提高。反輻射導彈在現代局部戰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反輻射導彈的作用主要有:一是摧毀敵方防空系統的雷達,壓制敵方防空武器系統,取得制空權;二是用於作戰飛機的自衛,使載機免受防空武器的攻擊;三是用於摧毀敵干擾源,使己方電子設備免受干擾。自1965年美軍在越南戰爭中首次使用反輻射導彈以來,俄羅斯、法國、英國、巴西等國相繼研製了反輻射導彈。目前,反輻射導彈已經發展了三代,其性能日趨完善、發展方興未艾,在多次局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的重要武器裝備。美軍在越戰首次使用反輻射導彈取得巨大成功1965年,美國空軍在越南戰場上首次使用了AGM-45A「百舌鳥」反輻射導彈攻擊北越的高炮炮瞄雷達。「百舌鳥」反輻射導彈是美國研製的第一代反輻射導彈,研製之初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攻擊蘇聯設在古巴的防空系統,1963年研製成功,1964年裝備部隊,隨即投入如火如荼的越南戰場。據統計,越南戰爭中,在使用反輻射導彈之前,平均10枚SA-2導彈就能擊落一架美軍作戰飛機,在使用反輻射導彈之後,需要70枚SA-2導彈才能擊落一架美軍飛機。美軍反輻射導彈在越南戰爭中壓制北越防空系統的出色表現給中國軍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百舌鳥」反輻射導彈在壓制北越防空系統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圖為越戰時期美國空軍F-105攻擊機攜帶「百舌鳥」導彈執行攻擊北越雷達任務。70年代中國研發反輻射導彈因經費不足而失敗「百舌鳥」等反輻射導彈在越戰中展現出的巨大作戰效能促使中國開始研製自己的反輻射導彈。1976年和1977年空軍司令部兩次向國防科工委建議研製反輻射導彈,論證通過後,1978年,中央軍委正式下達文件,同意研製中國第一型反輻射導彈——風雷7號。1979年第八機械工業總局下達了風雷7號導彈的研製計劃。由於當時中國科技水平和工業基礎都比較落後,獨立研製反輻射導彈的難度和風險都比較大,抗美援越中得到「百舌鳥」導彈殘骸和一些未爆彈成為研製反輻射導彈最好參照,風雷7號的外形和尺寸與「百舌鳥」導彈基本相同,綜合作戰能力達到「百舌鳥」導彈的水平。風雷7號原計劃在1985年列裝部隊,載機為殲8II戰鬥機和殲轟7殲擊轟炸機。1981年初,由於國家消減經費,科研經費不足,風雷7號導彈項目胎死腹中。海灣戰爭讓中國充分認識到反輻射導彈重要性海灣戰爭再次讓中國空軍認識到了反輻射導彈對取得制空權的重要性。海灣戰爭空襲的前5天,多國部隊就發射了600多枚反輻射導彈,摧毀了伊拉克地面防空雷達的90%,兩周後,伊軍僅有一部雷達處於工作狀態,伊軍的整個防空系統處於癱瘓狀態,基本上失去了抵抗能力。
KH-31P反輻射導彈是蘇聯防空壓制理論的「最後傑作」。圖為KH-31P反輻射導彈。蘇聯解體後中國向俄羅斯訂購首批反輻射導彈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國際形勢的變化,以引進蘇27SK戰鬥機為標誌,中國空軍的作戰思想開始由國土防空向積極防禦轉變,作戰思想的轉變帶來的是武器裝備的進步,一些進攻性作戰飛機和機載武器相繼裝備部隊,空軍C3I系統的建設也得到重視。在這一時期,潛在作戰對手已經開始裝備愛國者2、天弓1等先進防空導彈系統,新型機動雷達已經廣泛裝備部隊,對中國航空兵構成了巨大威脅,研製或引進反輻射導彈系統成為空軍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蘇聯解體後,羸弱的俄羅斯為了生存下來,開始向國外出售各種武器裝備(當然是一些可以出售的武器),其中KH-31導彈也在出售的清單之中,這種情況下中國和美國都不失時機向俄購買了該型導彈。
資料圖:中國鷹擊91導彈中國引進KH-31P反輻射導彈並對其進行改進KH-31P反輻射導彈是蘇聯研製的第四代反輻射導彈(國際上應為第三代),也是蘇聯防空壓制理論的「最後傑作」。該導彈主要針對「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的AN/APQ-53和「宙斯盾」AN/SPY-1相控陣雷達,是一型性能先進的高速反輻射導彈。KH-31P研製工作於1977年開始,在1988-1990年間通過測試,1991年裝備部隊。該導彈採用組合式固體火箭/衝壓發動機,最大速度可達3.5馬赫,最小射程為10千米,最大射程可達110千米。該導彈裝有L-112E反輻射導引頭,由於蘇聯當時微電子水平較為落後,KH-31P採用3種有限帶寬的導引頭,分別覆蓋不同波段的雷達,作戰時根據需求換裝不同導引頭,作戰靈活性不足。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KH-31P基礎上發展了KH-31PB、KH-31PK等改進型反輻射導彈,導彈在射程和殺傷概率上有了較大提高。據悉,KH-31P的最新改進型KH-31PD已經批量生產,KH-31PD導彈使用了帶寬更寬的導引頭,射程也有了提高,可達200千米,綜合性能較KH-31P有了很大提高。據國外媒體報道,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從俄羅斯購買了數量不詳的KH-31P導彈,並在俄的幫助下仿製KH-31P導彈,導彈編號為鷹擊91,項目立項時間與空軍K/AKD-63空地導彈立項時間相同。在引進蘇-30MKK多用途戰鬥機的同時也購買一定數量的KH-31P導彈,使中國空軍第一次擁有了可以用於實戰的反輻射導彈。
2007年,中國試飛院宣傳片中出現了飛豹戰機發射鷹擊91的畫面 。2007年中國仿製成功鷹擊91型反輻射導彈在2004年至2005年,中國再次從俄羅斯引進了約200枚KH-31P導彈,從此消息可知,當時鷹擊91反輻射導彈還未研製成功。從俄羅斯戰術導彈公司發布的資料,在2002-2007年間,俄向中國出口多批KH-31P導彈並提供零部件組裝KH-31P導彈,2007年後,俄沒有向中國出口該型導彈,就在這一年,中國試飛院宣傳片中出現了飛豹戰機發射鷹擊91的畫面,外界推測鷹擊91導彈在2007年前後定型的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在2010年珠海航展上,鷹擊91導彈模型作為殲10機載武器與殲10一同亮相,成為航展上的一大亮點。從展出的鷹擊91導彈模型來看,該導彈延續了KH-31P的氣動布局,導彈尺寸也與KH-31P基本相同,長在4.7-5.2米之間,彈徑約為360毫米,彈重600千克,最大射程超過110千米。中國鷹擊91型導彈分為反輻射型和反艦型兩種中國在KH-31P導彈國產化過程中並未完全仿製KH-31P導彈,而是結合自身在微電子技術方面取得的成果改進KH-31P導彈,使之適應新的作戰環境。鷹擊91導彈採用了頻率覆蓋範圍更寬的導引頭代替L-112E反輻射導引頭,不需要像KH-31P那樣要根據作戰需求更換不同帶寬的導引頭,作戰靈活性更高,新型導引頭的體積也小於L-112E,有助於提高導彈燃料的攜帶量,進一步提高射程。中國在KH-31導彈國產化過程中也接受了俄「一彈兩用」的思想,在鷹擊91導彈基礎上發展了反艦型鷹擊91。反艦型與反輻射型鷹擊91導彈的中部和尾部彈體結構採用通用彈體,均採用組合式火箭/衝壓發動機,反艦型鷹擊91採用主動雷達導引頭和半穿甲爆破戰鬥部以滿足攻擊水面艦艇的需要。雖然其戰鬥部小於同級別的反艦導彈,但其飛行速度快,毀傷威力與鷹擊83K空艦導彈相當。反艦型鷹擊91的列裝使中國擁有了自己的空射超音速反艦導彈,可進一步提高航空兵打擊水面艦艇的能力。
2012年8月,「遼寧」號航空母艦甲板上出現了「鷹擊」-91和「鷹擊」-83K反艦導彈的模型。殲15艦載機將配備鷹擊91型反輻射導彈2012年8月,「遼寧」號航空母艦甲板上出現了鷹擊91和鷹擊83K反艦導彈的模型,導彈模型的出現意味著殲15可以使用上述兩種導彈攻擊敵水面艦艇,若同時使用鷹擊91和鷹擊83K反艦導彈,兩種導彈亞超結合、主動/被動結合,提高打擊水面艦艇的效果,即使裝備「宙斯盾」防空系統的戰艦也將面臨嚴峻考驗。鷹擊91型反輻射導彈還需增加衛星導航系統隨著反輻射導彈技術不斷發展,反輻射導彈性能不斷提高,對雷達的威脅也越來越大,現代戰爭中基於反輻射導彈對抗和反對抗已經愈演愈烈。反輻射型鷹擊91導彈在KH-31P導彈基礎上採用了帶寬更寬的導引頭,射程遠、速度快、彈徑也比較大,為未來的升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採用頻率覆蓋範圍更大、靈敏度更高的被動導引頭及增加主動導引模式,全面提升反輻射導彈的性能已經反輻射導彈的發展趨勢。目前,反輻射導彈導引頭頻率覆蓋範圍是2GHz-18GHz(可覆蓋90%的防空雷達),鷹擊91導引頭頻率覆蓋範圍也與上述範圍相近,要進一步提高鷹擊91導彈的性能就需要研製頻率覆蓋範圍更寬的導引頭(達到0.1GHz-40GHz的 範圍),以應對防空雷達頻段向兩端延伸的趨勢,具備攻擊米波、毫米波雷達的能力。增加主動導引模式提高導彈命中精度,並使導彈在失去目標雷達輻射電磁波時 繼續利用主動導引頭繼續搜索目標也是反輻射導彈發展的趨勢之一,我們知道,增加主動導引模式有關的硬體會佔據一定的空間,而鷹擊91相對大的彈徑可為增加主動導引天線留下足夠的空間。目前,鷹擊91導彈仍使用INS作為中段制導方式,導航精度會隨時間推移而增大,「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組建工作正穩步推進,其導航精度已經可以滿足軍用需求,因此,應為鷹擊91增加衛星制導,進一步提高其精度,提高其作戰能力。隨著空軍戰略轉型的持續推進和航母的入役,中國未來航空兵的作戰範圍將進一步擴大,對先進反輻射導彈需求也會進一步增加,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緊跟世界潮流,發展更先進的反輻射導彈,力爭完成從「對敵防空壓制」(SEAD)向「對敵防空摧毀」(DEAD)跨越式發展,可進一步增強我軍打贏信息化戰爭的能力。
推薦閱讀:
※中國已經退役的導彈驅逐艦
※戰艦裝甲能不能防導彈?
※056勁敵 韓3艘導彈艇同時下水
※【金鴻】擊落MH17,導彈有可能是沖著普京專機去的
※尷尬!美軍價值9380萬美元59枚戰斧導彈下去,10小時後俄戰機就恢復起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