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二十萬人攻打長安,李世民僅帶六人出城,嚇得突厥兵下馬朝拜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話來自《三國志·呂蒙傳》,它比喻一個人不冒著一定風險,就很難成事。千百年來,能反映這句話的事件,一次接一次地上演,唐太宗李世民最有發言權。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在長安宮城的北門發出了最強一擊,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取得皇位。
李世民是取得了皇位,但天下並不太平,最大的威脅來自東突厥。「玄武門之變」的消息傳到東突厥後,頡利可汗認為有利可圖,派出重兵南下。武德九年八月二十四日,突厥進攻高陵,李世民大驚,立即派出尉遲敬德率兵反擊。
尉遲敬德雖在涇陽與突厥軍交手中,獲得了小勝利,但並沒有能阻止突厥大軍前進。這意味著破舊不堪的長安城將面臨著突厥20萬大軍的圍攻,怎麼辦?剛剛登上皇位的李世民,面臨生平最大危機,順利解決則已,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李世民深知突厥人的性格,如果一味地軟弱投降則會一敗塗地,這時就考驗李世民智謀了。李世民先是派出尉遲敬德給突厥軍打了一仗,雖獲勝,但未損突厥主力。頡利可汗繼續率兵進攻,一面陳兵列陣渭水北岸以威懾長安,一面派出使臣前去李世民面前訛詐。
面對突厥使臣,李世民竟然針鋒相對,先力排眾議將突厥使臣扣下,然後再領兵前往渭水與突厥隔河相對。這真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世兵率領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至渭水邊,隔渭水與頡利對話,指責頡利背棄盟約。
司馬光《資治通鑒》里記載了當時兩軍對峙的場景,「與頡利隔水而語,責以負約。突厥大驚,皆下馬羅拜。俄而諸軍繼至,旌甲蔽野,頡利見執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輕出,軍容甚盛,有懼色。上麾諸軍使卻而布陳,獨留與頡利語。」
李世民和頡利可汗兩人進行了交談,最後的結果是「頡利來請和,詔許之。」如果記載無誤,這意味著是頡利可汗主動來請和的,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渭水之盟」。事實上,「渭水之盟」後李世民曾說,「吾觀突厥之眾雖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賄是求。」雙方能達成議和,是李世民看到了突厥的對財物的奢求,於是決定用唐朝擁有的物質財富來換取突厥的退兵。
參考資料:《舊唐書》、《資治通鑒》
推薦閱讀:
※「突厥」「匈奴」「鮮卑」有侮辱的意思嗎?
※西漢時期這個地方,後來成為第二個漢族國家,唐朝時期勾結突厥被唐太宗滅了
※突厥與土耳其
※安西都護府輝煌錄之系列3劉黑闥 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