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稱泰國需要徹底的政治改革

分析稱泰國需要徹底的政治改革http://www.sina.com.cn2010年05月20日01:41紅網-瀟湘晨報

  自2006年政變以後,動蕩就幾乎成了泰國這個佛教國家的代名詞,而此起彼伏的示威、動蕩、衝突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背景———發展過程中伴生的城鄉發展差距、貧富對立,尚不夠健全的法治,以及被各階層民眾「濫用」的遊行示威權。專家認為,現在的亂局,可以視為泰國民主在走向成熟進程中的「陣痛」,接下來需要的,是徹底的政治改革。綜合新華社、《新京報》、《新聞晚報》報道

  問題一 「紅衫軍」為何上街?

  草根階層希望通過示威遊行爭得更多話語權

  簡單來說,泰國農村的草根階層希望通過示威遊行等活動,爭取在政府中能有更多話語權。他們的活動遭到泰國國內精英分子的反對,包括富人、軍方成員和政府官員等。

  「紅衫軍」成員大部分是來自泰國農村的貧困人群,主要來自泰國的北部和東北部地區。在選舉期間,他們構成了大部分的選民力量。儘管前總理他信流亡在外已經有很長時間,但這幫人仍是他信的支持者。

  「紅衫軍」發起的示威活動源於對他信的支持,但其意圖和目標已發展到超出了這個範圍。「紅衫軍」的領袖們聲稱,他們的示威活動是為了能讓泰國擁有更具代表性的民主。

  「紅衫軍」成員認為,當前的阿披實政府不具有合法性,因為他們沒有贏得大選,而是通過被軍方操控的議會選舉上台。而在此之前,「紅衫軍」的黨派被指稱存在競選舞弊行為被驅逐出了議會。

  問題二 泰國政府為何動武?

  儘快結束對峙有利於維護政府權威

  泰國總理阿披實18日拒絕了泰國上議院議長巴索素舉行談判的提議。19日上午,泰國軍隊向「紅衫軍」集會場所開進。何以至此?

  從表面原因來看,雖然「紅衫軍」同意談判,但其並非沒有前提條件。它要求軍隊先撤離,解除對示威場所的包圍。這是阿披實政府不能接受的。阿披實要求「紅衫軍」先結束集會,然後才能進行談判。

  此外,在對峙中,控制著軍隊的政府畢竟處於強勢。在分歧難以化解的情況下,政府希望通過強力壓迫「紅衫軍」屈服。

  從深層次原因看,儘快結束與「紅衫軍」的對峙有利於維護政府的權威。此前,阿披實政府試圖在容忍與對峙之間「開闢一條中間道路」,但這一做法遭到支持者批評,被指責為軟弱無能。在部分普通民眾當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不管以什麼方式,只要能儘快結束目前對峙局面就好」的心態。

  更重要的是,阿披實政府認識到,結束與「紅衫軍」的對峙可以使自己在未來的政治改革進程中處於主動地位,也可使這一進程儘早啟動。阿披實的秘書長戈沙·沙帕瓦蘇19日說,在驅散集會示威者後,政府將推動政治和解路線圖。

  但是觀察家們指出,在政府驅散「紅衫軍」示威者後,這些示威者並沒有從根本上屈服,可能會以分散的方式進行種種破壞活動。軍隊清場並不意味著曼谷街頭就此走向了和平。

  問題三 衝突對泰國將帶來什麼影響?

  經濟遭重創,政治危機和社會分裂不會因此消失

  17日,泰國股市受騷亂影響提前1小時收盤,SET指數下跌2.02%,創4月16日以來最大跌幅。事實上,對泰國經濟的各種悲觀預測已因曼谷騷亂集中爆發。

  泰工業聯合會副主席塔尼稱,「紅衫軍」示威至少導致旅遊業損失10.5億美元。《華爾街日報》說,曼谷曾是亞洲最繁華的首都之一,但馬拉松式的示威迫使這裡的五星級酒店關閉,附近購物廣場的損失更高達千萬美元。曼谷零售行業相關協會評估,「紅衫軍」示威造成曼谷零售業損失約9億美元。

  一些分析家認為,曼谷騷亂造成的傷痛絕不僅限於泰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說,此事嚴重打擊了外界對東盟的信心,以前人們覺得東盟雖然不發達,起碼還和平。事實上,東南亞很多國家都有發生類似騷亂的潛質。

  廣西社科院研究員孫小迎認為,曼谷騷亂對東南亞地區的影響也許將更集中在中南半島國家,該地區的力量平衡也許將被打破。

  觀察家們認為,目前「紅衫軍」與政府的尖銳對峙暫告結束,但泰國的政治危機和社會分裂並不會因此一了百了。衝突即使停止了,泰國的社會分化也難以彌合。

  問題四 泰國政局為何陷入周期動蕩的怪圈?

  城鄉差距激化貧富矛盾,法治不健全

  上世紀90年代,依賴自由經濟政策,泰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但這一發展成果並未被全體泰國人所共享,在城市快速發展的同時,占人口80%的農村民眾大部分仍生活在溫飽線下。貧富矛盾、城鄉矛盾日益積聚。而在政治上,城市中產階級享有較大的政治話語權。而農村民眾遠離權力中心,在政治上處於弱勢地位。

  2001年他信上台後,實施了一系列惠及農民的農村發展政策。這些得到他信恩惠的農民和低收入者,後來形成了支持他信的「紅衫軍」。

  中國社科院東南亞問題專家許利平表示,正是他信推行的惠民政策、現代化改革,使過去被邊緣化的底層民眾得到尊重,也使他們的民主意識覺醒。「本質上,『紅衫軍』的示威活動是泰國新興資產階級對軍隊、官僚等既得利益階層的挑戰。」

  不過,他信施政惠農的同時,也向城市中產階級增稅,激起富裕階層不滿,他們成為反他信的「黃衫軍」的主力。富裕階層在2006年的大規模示威,推動了當年的政變。

  2007年12月,泰國舉行政變後的議會選舉,結果,為數眾多的農民選票,又將富裕階層所反對的親他信政黨推上台。由此,泰國便開始了此起彼伏的兩大階層示威,當政府由親他信派掌握時,「黃衫軍」走上街頭示威,如沙馬、頌猜政府時期,而當政府由反他信派掌握時,「紅衫軍」則走上街頭示威。

  觀察人士認為,街頭示威這一民主形式被濫用且屢走極端,不僅激化了兩大階層的直接矛盾,也在很大程度上讓另一更為和平和合法的民意代表形式———代議制度被弱化。

  不過,專家認為,泰國民眾迷戀街頭民主,也有法治不健全的背景。在泰國司法不公正的情況下,「紅衫軍」只有通過街頭行動來表達政治訴求,從而助推了現在的亂局。

  許利平認為,東南亞一些國家之所以屢屢出現諸如泰國這樣的「民主不適應症」,一個重要原因是缺少成熟的政黨制度。這些國家的政黨都是根據領導人的意志來運作,而非政黨理念。此外,泰國政治的不足還在於現有國體存在一定缺陷,對軍隊干政的政治傳統也沒有進行徹底改革,保守勢力制約了泰國發展。要解決這些問題,泰國需要徹底的政治改革。

  「可以說,目前的情況正是泰國民主進程的陣痛。」許利平說。


推薦閱讀:

唐展風:越南政治改革的動力分析
台灣是怎樣從一黨專政變成現在的兩黨輪流執政的?
政體改革的歷史機遇稍縱即逝:政治改革的「政體」問題四論之四
為什麼公布官員財產會遇到那麼大阻力?官方用的什麼託詞?
推翻清朝對清末的中國而言是最好的選擇嗎?如果立憲成功,沒有革命,後來的幾十年是不是可以發展得更好?

TAG:政治 | 改革 | 泰國 | 政治改革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