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周易》 - 哲學 - 文史哲 - CNKI學術論壇
中國文化的表達方式常常是通過對經典的注釋、演繹來表達它的思想的。通過這樣「述而不作」的一代代傳承下來,就形成了最基本的中國文化的原典。這些原典包括三玄、四書、五經。
《周易》溯源
中國的文化特別是中國這種以人文為特色的文化形成在夏、商、周三代,其實其最終的形成是從西周開始。西周開始逐步形成了一些最根本的經典,這些經典形成了我們整個傳統文化的源頭。中國文化有一個特點,即孔子在《論語》中講的「述而不作」,我們中國文化的表達方式常常是通過對經典的注釋、演繹來表達它的思想的。通過這樣「述而不作」的一代代傳承下來,就形成了最基本的中國文化的原典,這些原典包括三玄、四書、五經。其中最早形成的是五經《詩經》、《尚書》、《禮經》、《周易》、《春秋》;魏晉時期隨著玄學的興起形成了三玄《老子》、《莊子》、《周易》;宋代儒學復興形成了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在這十二部經典中,《周易》在「三玄」與「五經」中是重複的,而《大學》、《中庸》是《禮記》中的兩篇,可以歸到一起,這樣就只剩下九本書了。這樣我們可以看到,從漢代以來一直到新文化運動前,所有著作引經據典都離不開這九部書,他們都是以這九部經典為源頭來發揮自己的思想。
所以,《周易》是中國文化特別是人文文化源頭的一個重要的原典,經過歷代的發展,人們對《周易》有著各種各樣的詮釋。特別是當《周易》跟預測聯繫在一起,與風水、醫學聯繫在一起,到了近代《周易》又與科學聯繫在一起,因此《周易》在人們心目中就成了一本萬全寶書,好像什麼東西都可以從《周易》里找到它的來源。特別因為《周易》向數學發展,它跟預測或算命聯繫在一起,給人們的影響就更大了。一直到現在,很多算命的、測字的也都打著易學的旗號。
其實,《周易》本來就是算命的書,到了宋代很多支脈發展起來了,人們對《周易》就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宋代理學家朱熹在其《周易本義》中曾經說《周易》是一本「卜筮之書」。這個說法對不對呢?應該說這是《周易》本來的意思,但《周易》到了宋代已不僅僅局限於卜筮上面。特別是後來許多對周易詮釋的那些作品出來以後,《周易》已經遠遠超出了卜筮這樣一個狹窄的範圍,所以我們應該從多個方面來理解《周易》。
「變易」描述天地陰陽剛柔變化形成萬物、「不易」指天地萬事萬物形成後有其確定的性質與含義、「簡易」指天地萬物的本性是自然而然的。
易之三義
「周易」的「易」字,一般以為「易」有三義。首先是「變易」。這應該是「易」的最核心的意義,如唐代經學家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就曾指出:「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易」的第二層意思是「不易」,它是「變易」的反面,「變易」是描述天地陰陽剛柔變化形成萬物,「不易」則是指天地萬事萬物形成後有其確定的性質與含義,這就構成了各事物間穩定的關係或規定。比如說男女、上下的關係就是相對穩定的,當然具體內容則是可以變的。所以,《周易》裡邊講「位」,整個宇宙是變化不定的,但形成萬物以後具體事物都是有定位的。這就是「不易」,是說事物都有它的定位。「易」的第三層意義是「易簡」或「簡易」,「簡易」是天地的品德,「乾以易知,坤以簡能」,為什麼說「簡易」呢?「簡易」思想與道家思想有相當的關聯。按道家的說法,天地生萬物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天地與萬物的關係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周易》認為天地最大的品質是生生不息,如「繫辭」講「生生之為易」,天地生萬物不是干擾、干涉萬物的活動,而是非常自然的,這種品德就叫「簡易」,也就是天地自然的意思。「自然」這個概念,在中國傳統意義上主要是指「自然而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天地萬物的本性是自然而然的。以上這些思想都是在後來人們在對《周易》的解釋中發揮出來的三層意思。 我感覺到「簡易」不僅僅是天地的品德,可能還包含著對《周易》的爻象和卦象形成是一個不斷簡易的過程這一秘密的解釋。爻象是怎麼來的呢?其實給這兩個爻象畫符號並加上「陰陽」這個名稱已經是後來的事情。我們看到在六十四卦所有爻辭里只出現一個「陰」字,即「鳴鶴在陰」。所以,《周易》中具有「陰陽」概念是在「繫辭」中才形成的。而「繫辭」則是在戰國中期開始才逐步形成的,所以「陰陽」概念的出現是比較晚的事情。
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帛書《老子》,也有《周易》六十四卦經、傳的一部分。1977年在安徽阜陽又出土了一批竹簡,其中也有《周易》的一些殘篇,後來在上海也出現了陶器上的一些符號。隨著這些東西的出現及其它大量的甲骨、陶器等資料的出現,人們開始把「陰陽」這兩個符號跟數字聯繫在一起。從中人們可以找到比較明顯的從數字到這兩個符號發展的脈絡軌跡。其實這種數字的符號,在這以前很早就發現了,但人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大家辨別不出來。一些甲骨文專家如郭沫若就稱之為「奇字」,或者是一種部族的族徽、標誌。後來又陸續發現了很多類似的東西,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在陝西周原地區發現一批甲骨上刻有符號,而且還有斷語,這樣一下人們開始把這些與《周易》聯繫起來。人們就發現這些符號原來是一些數字,是占卜用的,這就涉及到中國古代,遇到國家大事,在重大行動之前,如打仗需要卜問此次行動的吉凶。測問的辦法就是卜法,叫做占卜,最盛行的時候是商代。
甲骨文上有很多的記載:占卜是用龜殼或獸骨烤出裂紋,稱之為「兆」,其卜法是由專人根據這些征「兆」來加以判斷、說明,並記載在甲骨上。所以所謂卜法就是看「兆」。到了殷商的末年,尤其是到了周代,占吉凶的辦法有了變化,又出現了一種新的方法,叫「筮法」。就是用蓍草(周人認為是天生的有神靈的草棍棍),其占卜辦法是對數的計算,這就是「繫辭」所記載的「參伍其變」。什麼叫占?「繫辭」的說法是:「極數知來之謂占。」就是根據錯綜複雜的數字變化來推測未來如何,這就叫「占」。這樣我們就很清楚地看到,《周易》的筮法是對數字的一種崇拜。這樣一來,以上疑問就明白了,只是當時大量的占筮沒有留下斷語而已。
但是,計算這些數字有個問題:1至9個數字在一起不好分,於是這些數字就逐漸地開始淘汰、簡化。由於大量的數值寫起來很麻煩,而且數字的組合也是無窮無盡的。就這樣,淘汰到最後實際上只留下了幾個數字:1、5、6、8、9。這樣一來,數值的含義變得越來越淡薄,就成了奇、偶數了,最後我們實際上看到的是1、6代表數性。比如,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六爻,但「乾」卦還有用九、「坤」卦有用六就是痕迹,我感覺到這個痕迹,恰恰說明我們現在稱之為陰陽爻的符號是從6、1這兩個數字演變來的,而1之所以稱為9,是一個始與終變換問題。可見這是一個數值慢慢沒有了,奇偶數性也減弱了,變成抽象性的符號的過程。安徽阜陽、馬王堆帛書等出土的帛書符號說明了當時陰陽爻是怎樣畫的:∧、┙┖,符號的波折被一步步地拉開,最後拉直了,成為現在看到的。總之,這是一個抽象規範化的過程,可見爻象的形成過程實際上是簡化數字為抽象符號的過程。所以,我們要清楚《周易》是一種筮法,是對數字的一種崇拜(即古人認為其中有一種神秘的能量,能預測未來吉凶)。
講到卦象,一般講伏羲畫八卦,文王演六十四卦,而卦辭則是對整個一卦的斷言,掌管記錄的長史一年一總結,將預測得較準的卦爻辭記錄下來,不準的則被淘汰,這樣就慢慢形成了現在的卦爻辭。
卦象卦辭
講到卦象,一般講伏羲畫八卦,文王演六十四卦。而我們看到所有數字卦大多數都是6個數字,少量的是3個數字,那是因為上下兩個數是一樣的、重複的。從中我們可以推測一個卦應該是6個數字,那麼它在什麼情況下才可以只剩下六十四卦?只有剩下兩個符號反覆排演,才只能是六十四卦,這就是六十四卦的形成。
從現在考古資料來看,是先有六十四卦,然後才有八卦,可見「伏羲畫八卦,文王演六十四卦」只是一個傳說。那麼六十四卦次序如何排列?今天我們看到的排序也是到了很晚才有的,而且排列方法也不同。從流傳下來的《易傳》看,至少有兩種意見:一個是「序卦傳」提供的方法,就是今天我們通常看到的,這種排列法似乎更強調卦與卦之間的內在關係、意義以及卦象上的關聯,如卦與卦之間一般是兩兩相對。另一個排列方法我們從「雜卦」中可以看到,它的排列原則是「二二相耦,非覆即變」。又如,馬王堆帛書周易中六十四卦的排列,基本上是按照八卦次序,先排出上卦次序,然後依次再配上下卦,共分八組,與現在我們看到的順序完全不一樣。
以上多種方法的卦序排列是先人根據卦的含義及卦象關係構思出來,這種構思是多種形式的結合而不是單一的。今人接受的排列順序可能在內涵上更有吸引力,如「乾」天「坤」地產生萬物,「屯」則代表萬物生長,「蒙」代表發育萬物,並能與啟蒙、幼兒教育聯繫起來,以發揮出「養蒙以正」等一番道理;六十四卦下經首卦「咸」卦,代表「和」,代表夫婦之道,所以它是有這些人文的道理貫穿其中。
六十四卦的卦辭是對整個一卦的斷言,爻辭則是對每一爻意義的斷言與解釋,如「乾」卦,卦辭是元亨利貞,爻辭是初九,潛龍勿用……用九,見群龍無首,吉。都與龍有關。但也有很多複雜的變化,其中數性還是起作用的,所以有很多變化。有的判斷根據本卦,有的則根據變化了的「之卦」,數的排列還是在起作用。
卦爻辭從何而來?我們根據《左傳》、《國語》這些文獻里的記載,是由記錄卦象的人記錄在案,記錄的內容因不同情況下不同的理解而卦爻辭都是不一樣的。掌管記錄的長史一年一總結,將預測得較準的卦爻辭記錄下來,不準的則被淘汰,這樣就慢慢形成了現在的卦爻辭。所以從《周易》說來,卦象與卦爻辭都是當時占筮時記錄下來的情況,就其本身來講它就是一本卜筮之書。
但是,後來人們對這些東西從理論上加以發揮,就形成了所謂的「十翼」,即「繫辭上下」、「說卦」、「彖上下」、「文言」、「雜卦」、「大小象」、「序卦」。《周易》經過這些發揮就不僅僅是一部卜筮之書了。後來,這些發揮就逐步形成兩大派:一派著重講義理之學,一派著重講象數之學。所以我們看到在漢代象數學與天文、氣候、節令等大量地結合在一起,也跟人事、社會命運、個人的命運結合在一起,更多的是對過去的推斷與對未來的預測。而義理學則著重於《周易》思想啟示的哲理,所以講義理的一般不講象數。因此,把握《周易》的根本精神,通過卦象的變化思考天、地、人三才運行的規律,是《周易》的根本精神。「繫辭」講:窮則思變。窮跟通達相對。「窮」,窮困,主要指人的一種境遇,變了後就能通。所以通過《周易》,可以了解天地變化。慢慢地陰陽概念也吸收進來,「繫辭」里講,「一陰一陽之謂道」、「變化不測之謂神」。在宋代,張載解釋「鬼神」說:「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這就是說,「鬼神」是陰陽二氣本來具有的自然狀態。
所以我們對《周易》的理解與把握,更多的是從「變易」這個意義上把握。《周易》有一卦叫「恆」卦,「恆」是恆常,《周易》講「恆」不是不變,而恰恰是只有變才有恆常的這一道理。一個事物要延續下去就要適應不同時間段的環境,而只有有所變化才能適應,適應了才能延續下來,否則就滅亡,所以要想恆常就得不斷變化。後來宋明理學家也著重發揮了這一思想,如二程中的小程(程頤)就繼承、延續了王弼的思想,也是一掃象數之學,強調義理之學。南宋朱熹也講義理,而其興趣更多的是在象數,有時與其弟子用象數亂推測。當然,象數學也有很大貢獻,但如離開《周易》「變易」這一核心,想尋找一個不變的永恆,就會背離其基本精神。所以學習《周易》的目的是來開發我們的智慧,而不是去附會很多東西。很多人把《周易》與現代科學結合,用心不能說不好,結果卻糟糕。如計算機二進位數學,很多人說萊布尼茨的二進位數學是受《周易》思想的啟發,事實上不是如此。他在看到《周易》之前就推出了二進位,傳教士傳去《周易》後他確實是感到很興奮,以為找到了知音。我們不能說陰陽二爻就包含了二進位思想,只是說萊布尼茨感到其思想得到了印證而已。 正解《周易》,從中審視現今社會的弊端以及反省個人本身,於世於人,都將有不少收穫。
吾解易辭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往往看到易學研究者認為《周易》包含著宇宙大爆炸、黑洞理論的圖式,這樣是想把《周易》的身價提高呢,還是把《周易》變成一本無所不包的「萬全寶書」呢?我們不能否認《周易》能夠啟發新理論,但這與《周易》本身有這些理論是兩回事。
從古到今發揮《周易》思想的著作不知有多少,這裡只是簡單提《周易》里幾個對我們有啟示的幾個方面。
《周易》中講「物極必反」,即什麼事都不能過頭,如「乾」卦九五爻爻辭: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吉。九五爻是君主之象,最好。而上九爻爻辭:亢龍有悔。位置太高了,所以物極必反。但另外一方面,倒霉到頭了也會變得亨通,「否極泰來」,這與「物極必反」是相反的。當然不一定事事都是如此,但這裡表達了事物總是由量變到質變的,剛開始時微小的變化看不出來,但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質的變化,這種思想是值得注意的。又譬如《周易》中講到「陰陽互補」、「剛柔相濟」的思想,事物總有它對立的兩個方面,但兩者並不是相互排斥而卻是相輔相成的。相濟也好,互補也好,實際上說明了這兩個東西不能失去平衡。事物的最終發展需要打破平衡,但永遠打破平衡事物也不能發展,它只會在原地不斷地變化。其實這個道理也很簡單,簡單講每一事物都有陰、陽兩方面,這兩種勢力不平衡就要出問題,每一個人的病是陰陽失調,一個社會得病也是陰陽失調,所以這種思想也很值得我們注意。
《周易》還有一個非常突出的思想:「時」和「中」。《周易》中這個思想相當普遍,當然主要體現在《易傳》「彖辭」、「文言」中,其提出其實也是與卦象有關,如「中」就是「位」的問題,每卦六爻有初,二……上共六個位,其中二、五是中位,但它也不是固定的,而是變化的,相對上下變化的兩爻位而言中位總是相對的、有變化的。在「中位」中體現了一個「正」的思想,「彖辭」講「中以行正」。「中」又常常跟「時」結合在一起,如「蒙」卦「彖辭」講:「蒙,亨,以亨行時中」。所以時(即機遇、環境、某一種時機)與中常聯繫在一起,一個再好的位如不合時機,也不會得到吉的結果。《周易》中到處強調「與時偕行」,現在講「與時俱進」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常有這樣的經歷:有時我們想做好一件事,但效果往往很壞。比如說關心朋友、同事,可是他們不但不領情還有一肚子意見,這時我們不應該怪別人,而是要反思自己做的是不是恰當、是不是時候,好心不一定合時宜啊。所以做每件事都要考慮動機與效果,所以很多好的思想,如環境還不允許,就不可能實現,這就要掌握好時機。
《易傳》很多地方講「和」字,「和」永遠是中國人追求的理想境界與理想社會,「乾」卦彖辭指出:「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貞。」這是講事物都應得到它應該所具有的品性,那麼就會達到「太和」的理想狀態。如果我們遊覽故宮會看到有三個殿與「和」字有關:太和殿、中和殿與保和殿。「和」字還意味著寬容、包含與多元的並存,和而不同。孔子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不是大家都要成為一樣的意思,而是每人各在其位、各如其份。「和」不是讓大家都一樣,而是包括差異、不同,在矛盾、衝突中來協調平衡,「和」不是抹殺矛盾,而是雙方互不放棄自己的觀點,「和」是互相理解。在中、外對話中,往往中國人喜歡簡要,西方人喜歡繁瑣,這是思維方式、文化背景的不同。如果強要別人認同你,那是在為難別人。和諧不是要求我與對方的觀點都一樣,不是抹殺矛盾和分歧,而是在其中求得相互的理解與尊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