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領域關注的七大焦點問題!!!

近日,中國教育創新「20+」論壇教育信息化專場論壇在上海市奉賢中學舉行,在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學會、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政府、上海市教育技術協會的共同指導下,上海市電化教育館、上海市奉賢區教育局、上海教育報刊總社及中國教育創新「20+」論壇秘書處聯合主辦,邀請了來自中美的大學、基礎教育學校、創新企業等方面的代表共同就教育信息化議題進行案例分享和討論,根據論壇嘉賓的發言內容,梳理出各界共同關心的教育信息化七大焦點問題。

  

  1、信息技術對於(基礎)教育的核心價值到底在哪裡?

信息技術能夠改變教育生態,其核心有二:一是開放性,即信息技術打破了傳統教育活動在時間、地點和空間上的局限,二是分散式和去中心化,即信息技術使得每一名受教育者從傳統教育模式中的信息接受者轉變為微小且獨立的信息提供者。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中,每個受教育者都可以隨時隨地獨立地生成適應自身特點的個性化教育軌跡。對於基礎教育來說,這意味著傳統學校的學習時空從封閉走向開放,學習內容從分科走向綜合,教師角色從知識的搬運工轉變為學生心智發展的營養師,教學對象從標準化改造轉向個性化培育,教學評價從單純的分數排隊轉向兼顧綜合素質的大數據分析。讓每一名學生經歷不一樣的學習過程,形成不一樣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因需而教,因人而異,這是信息技術對於(基礎)教育的核心價值。教育信息化的重點在教育,信息技術只是教育的輔助手段。在實踐中,信息技術必須面向教育的需求,才能發揮其核心價值。對於基礎教育,應當有三個「面向」:一是面向深度學習,即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有效運用於新情境;二是面向個性化發展,即讓學生「揚長補短」;三是面向適應性專長,即學生在掌握完整的學科知識結構之後形成自己對問題判斷的認知結構,並基於此開拓創新、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2、中國教育信息化的現狀如何?有何瓶頸?

宏觀層面,OECD在2005年曾經把教育信息化分為四個階段:起飛階段、運用階段、融合階段、創新階段,《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報告(2014)》認為中國教育信息化已進入融合創新階段,即教育技術和教育教學需要深度融合,聚焦於信息技術在課堂的應用。微觀層面,目前互聯網教育的項目眾多,但優秀的少之又少,大多數年輕的創業者缺乏對教育行業的認識,尤其是對於教育教學基礎研究的認識,難以準確把握客戶需求,同時變現能力也較弱。目前教育信息化的進程面臨幾大瓶頸:一是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不足,教育信息化並非簡單的信息和知識搬運,需要改變「學」,也要改變「教」,如何使「教」與「學」互動取得最好的效果?二是對於學校與教師造成的負擔,比如有一些硬體需要學校花大筆費用,又比如教師熟悉、應用一些信息化產品需要花很大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教育信息化工具一定要著眼於教育教學活動的實際需求點,哪怕這個需求非常小,同時要能夠激發老師使用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讓老師參與產品的設計和改造;三是標準與個性的權衡問題,尤其是標準的缺乏,無論是何種信息技術資源,既要有統一規範的標準,以便系統的評估與推廣,又要有個性化、適應性的特徵,為不同年齡段、不同學習環境下的學生提供學習輔助功能。

  

  3、如何有效地打破教育與信息技術的隔閡,以技術改善教育?

從宏觀上來說,由於教育系統很複雜,單個技術或方法不可能解決所有教育問題,因此需要頂層設計。在此政府必須承擔主導作用,分拆並釐清各個問題在教育系統中的位置,結合科技和市場的力量,明確可以解決哪些問題。具體而言,過去教育部門投入了大量硬體設備,搭建了通往班級層次的傳輸渠道,之後的一大問題便是優質教育資源內容傳播。對此政府需要明確四個問題:一是優質資源的來源,這要求習慣於壟斷課程創造權的政府秉承為了學生成長的理念,用開放的心態接納社會創造的課程,打破教育與信息技術的隔閡;二是優質資源的量,需要評估適合以新技術為載體傳播的資源是否豐富、足夠;三是傳輸能力,要保證學生所需要的資源能夠方便地從網上(或其它渠道)獲取;四是學生的搜索能力,這要求學生明確自己需要什麼。在微觀層面,需要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這依賴於基層單位的落實和創新企業的努力。解決的根本是在信息化教學的設計思路當中,從用戶的角度出發,降低學習門檻,使任何背景的教師都能夠輕鬆運用信息化手段教學,解決的過程包含更細的子任務,如創造認知氛圍、培訓人才等。由於不同地區的教育發展情況差異很大,所以宜採用分權思路,由地方、學校結合自身條件自行探索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融合的最優模式。

  

  4、信息技術如何改善學習過程?

第一,技術促進學習鏈的延伸,這包括學習內容的延伸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如豐富的慕課資源為學生帶來多樣化的選擇;也包括學習時空的延伸,如技術應用可以使得學生在拓展課或課外時間完成碎片化的學習任務。第二,技術促進學習流程的再造,從傳統的「課前預習——課中知識傳授——課後完成作業」轉變為「課前初步有概念——課中通過概念的深化及應用檢測掌握情況——課後建構新知識體系」的流程。第三,技術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這包括:從個體學習到合作學習的變革,師生對話與生生對話促進彼此了解與解決學習過程中所存在問題;線下學習到混合學習的變革,從而將線上學習內容豐富和線下學習易於解決實際問題的優勢結合起來;課時學習向單元學習的變革,課程按知識的邏輯單元組織,更符合學習規律。第四,技術促進評價體系的變革,學習從評價對象轉變為評價目標,從基於經驗轉向數據和經驗相結合的評價,通過客觀數據,學校和教師能更好地把握課堂與教學情況,也能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評估。

  

  5、教育大數據是否存在?如何深入挖掘教育數據的價值?

大數據有四大特徵:巨量、高速、多樣性、真實。對於教育領域,重要的招生報名數據、考試數據、教師培訓數據等都是每年採集一兩次,具有較強的時間性,不滿足「高速」要求的實時採集。另外,儘管數據總量不小,但目前大量數據分散在各個學校、區縣、甚至企業,對於數據內容與結構沒有統一的標準,無法聚合。綜上所述,很難說目前教育領域存在「大數據」,但教育數據的價值密度非常高,且信息技術正在不斷豐富教育領域的數據內容,因此教育大數據的產生很有潛力。為了開發這一潛力,更充分地挖掘教育數據的價值,首要的是構建數據的標準與整合機制,通過認證中心等手段制定教育數據的內容與結構標準,基於雲服務把各級的數據平台打通,關聯各個層次的數據後形成整體的結構化資料庫。其次,新興的信息技術工具能夠實時記錄學習過程數據,教育部門和學校要積極發揮企業的技術優勢,合作推廣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產生「高速」的學習數據,為教育大數據分析提供基礎。

  

  6、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人才的核心競爭力來自於創造能力,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各國啟動了各種創造力培養的計劃,但我國對學生創造力培養的還相對薄弱。創造力的培養的難點在於,它不是一種通過單一學科就能培養的能力,而是分布於各個學科之中,因此需要以跨領域的課程設計,這給創造力培養帶來了一定的難點。在學校和家庭教育中,是否能激發兒童的創造力,來自於教師和家長是否有創造力,或者從一個更寬泛的角度來說,來自於整個社會是否給予創造力的環境。就我國目前的教育狀況而言,我們並沒有為教師提供專門的創造力師資培訓,在學校中也未能明顯看到創造力培養的課程。在互聯網+時代,可以通過互聯網為一線教師的創造能力培養的教師師資培訓提供更方便的渠道,為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打造一個多學科溝通的平台,從而更加有效快捷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7、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公平?

信息技術能夠促進教育效率的提升,但也面臨「數字鴻溝」陷阱,教育基礎較好的地區和人群能夠獲得更多信息技術工具,師生學習和利用這些工具的能力也更強,這對於貧困且教育發展水平低的地區來說是進一步的劣勢,從而加劇教育發展的不平等。貧困地區的兒童在創造力方面並不落後,只是沒有機會接受正規教育或優質教育資源的熏陶,因此從教育公平的視角來看,他們理應有平等的機會展現自己。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政府應當致力於幫助消除這些鴻溝,保障弱勢群體的權益。首先,要保障貧困地區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網路設備、硬體終端、線上教育平台等。其次,允許和鼓勵企業參與貧困地區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教育也是可行的方式,這除了提升建設效率之外,既通過企業聯繫提升了貧困兒童未來成功的可能性,也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供了渠道。此外,要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城鄉間教育資源(包括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等)的共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強帶弱,形成良性聯結。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推薦閱讀:

怎樣教育不聽話的孩子
建立論證思維體系與「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的關係?
融合教育,一場如雷貫耳的自說自話?
莫讓課改成為應試教育的保護傘
對於媒體擴大和炒作網路對孩子成長的弊處,應如何看?

TAG:教育 | 信息化 | 領域 | 信息 | 關注 | 焦點 | 教育信息化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