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表達憤怒

關於如何表達憤怒,非暴力溝通和其他溝通方式有著顯著的區別。在生氣時,殺人、打人、罵人都無法真正傳達我們的心聲。如果真的很生氣,我們就需要找到強有力的方式充分表達自己。

聽到這樣的觀點,許多人鬆了一口氣。他們受到了壓迫和歧視,生活痛苦不堪。「不要生氣」「接受現實」之類的話,他們已經聽得太多了。那些話聽起來就像是在教訓他們。他們沒有興趣再聽一些高談闊論,而想學一些實用的知識,來減輕痛苦。幸運的是,非暴力溝通並不主張忽視或壓抑憤怒,它認為,通過深入地了解憤怒,我們可以充分表達內心的渴望。

【為什麼我們會生氣?】

充分表達憤怒的第一步是我們不再歸咎他人。如果我們認為「他讓我很生氣」,那麼,我們難免就會指責他人。然而,實際情況是,我們心情並不取決於他人的行為。

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生氣呢?聽到不中聽的話時,我們有四種選擇:

1、責備自己;

2、指責他人;

3、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當我們選擇第二種反應時,我們認為別人應當認錯或受罰——我相信這就是我們生氣的原因。

當我們選擇第三種反應時,我們專註於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們用心體會著自己,而不再分析別人犯了什麼錯。我們越是用心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們也就越能留意到自己的心理活動。

假定我們約了個人,時間到了,她卻沒來。如果彼此的關係處於比較微妙的時期,我們可能會憂心忡忡。如果我們看重的是誠實守信,我們也許會覺得不耐煩。反之,如果我們想休息一會兒,我們可能就不會介意她來晚了。因此,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需要導致不同的感受。一旦意識到自己的需要——不論是友誼、誠信還是休息,我們就可以更加體貼自己。我們可能會有強烈的情緒,但不再生氣。可是,如果意識不到自己尚未滿足的需要,一心考慮別人的過錯,我們難免就會生氣。

除了專註於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們還可以哦選擇去體會對方的感受和需要。此時,我們也不會感到生氣。我們無須壓抑憤怒,只要我們專註於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憤怒也就不存在。

【「合理的憤怒」?】

「但是,」有人問我,「在有些情況下,憤怒不是理所當然的嗎?例如,看到各種破壞環境的行為,憤怒不正是正直的表現嗎?」我的回答是,如果我把人看作是「正直的」或「不正直的」,「負責任的」或「不負責任的」,那麼,我的想法也會帶來暴力。我堅信,專註於我們的需要,比批判他人是什麼人,更有益於生活。

在我看來,憤怒是我們的思維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滿足的需要。如果我們能夠藉助它來提醒自己——我們有需要沒有得到滿足,而我們的思維方式正使它難以得到滿足,那憤怒就是有價值的。為了充分表達憤怒,我們有必要明了自己的需要並採取行動。然而,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憤怒驅使我們去懲罰他人,而不是去滿足需要。為此,我建議,與其沉浸於「合理的憤怒」,不如傾聽自己和他人的需要。這也許需要一個過程,但通過不斷的實踐,我們將會有意識地用「我生氣時因為我需要……」來取代「我生氣是因為他們……」。

我曾為一所學校提供諮詢服務,在勸架中挨過重擊,回想受傷的經歷我發現,他打到我,我極為惱怒是因為我把他看作是「被寵壞的孩子」,心裡想的是「這傢伙太猖狂了!」,而被我看作軟弱的孩子,雖然他也打傷了我,但是我卻在擔心他,並沒有責怪他。這段經歷幫助我認識到,我生氣的原因不在於別人做了什麼,而在於我怎麼看待對方及行為。

如果滿腦子是非對錯,把某些人看作是貪婪的人、不負責任的人、騙子或其他類型的壞人,那麼,我們就很難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例如,為了保護環境,我們和一個大公司的總經理說:「你知道,你們是名副其實的地球殺手,你們不能再這樣濫砍濫伐了!」很明顯,以這樣的方式去和他們溝通,很難得到積極的回應。在受到指責時,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把注意力放在對方的需要上。當然,指責他人有時可以使我們達到目的——出於害怕、內疚或慚愧,他們改變了自己的行為。

然而,以這樣的方式來滿足我們的需要,我們也是在使用暴力。為了解決眼前的問題,我們製造了新的問題。批評和指責使人傾向於自我保護並變得更有攻擊性。這樣,就長期而言,我們給自己增添了更多的麻煩。

【表達憤怒的四個步驟】

現在讓我們看看非暴力溝通表達憤怒的具體步驟。首先,停下來,除了呼吸,什麼都別做。我們避免採取行動去指責或懲罰對方。我們只是靜靜地體會自己。接著,想一想是什麼想法使我們生氣了。例如,無意中聽到某個人的談話後,我們認為由於種族的原因自己遭到了排斥。這時,我們體會著憤怒,並留意腦海中盤旋的想法:「這太不公平了!她這是種族歧視!」我們知道,像這樣的想法是尚未滿足的需要的可悲表達。於是,接下來,就去了解自己想要滿足的需要。如果我把某個人當作種族主義者,我的需要也許是接納、平等或聯繫。

為了充分表達自己,我們現在需要張開嘴,說出我們的憤怒——怒火此時已被轉化為需要以及需要相聯繫的情感。然而,表達此時的感受也許需要很大的勇氣。對我來說,生氣並沖著人們嚷「你們這是種族歧視」是很容易的。事實上,我甚至還會覺得高興。但是,傾聽心底深處的感受和需要卻很可能引發不安。為了充分表達憤怒,我們也許會對那個人說:「你走進房間後,和其他人都打了招呼,卻沒有和我說話,現在你又在議論白種人,注意到這些,我的胃有些不舒適,而且很害怕,因為我很看重平等。我想請你告訴我,聽到我說這些,你的感覺怎麼樣?"

【先傾聽他人】

然而,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在表達自己之前,我們需要先傾聽他人。如果對方還處於某種情緒中,他們就很難靜下心來體會我們的感受和需要。一旦我們用心傾聽他們,並表達我們的理解,在得到傾聽和理解之後,他們一般也就會開始留意我們的感受和需要。

當我們專註於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時,我們就會發現彼此作為人的共同點。雖然,你也許極不認同對方的觀點,但是如果不強調觀念的不同,你會比較容易接納對方。傾聽對方的感受和需要,而不糾纏於對方的想法,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愉快得多。

來源:《非暴力溝通》【美】馬歇爾.盧森堡 Marshall B.Rosenberg 著 阮胤華 譯


推薦閱讀:

【銳話題】我都出離憤怒了,窮男人們怎麼好意思娶妻生子?
一個憤怒指責型的母親,最缺的是…
警惕中產階層的「出走」和草根階層的憤怒
趁兒子家中熟睡, 母親竟做出這樣的事, 真相讓警察都感到憤怒
烏克蘭危機拖累中國購野牛,烏對華憤怒

TAG:憤怒 | 表達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