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感悟:原來這樣寫作上手快一點

好多人害怕寫作,覺得無話可說。

今天的晨讀講三種提高效率的方法,我覺得用在寫作上非常合適。

一、雙流理論:冒出想法和篩選想法

不動筆墨不讀書!

我們在看一段材料或一本書時,往往會冒出許多的想法,或某一段話讓你很有感觸,那麼一定要及時記錄這些想法和感悟,用筆記本也可,手機也可,標註頁碼也行,總之,不要讓這些想法白白溜走。

開始寫作時,就可以挑選出有用的、體會較深的想法,整理成文。這樣有章可循,寫作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二、框架理論:先完成,再完美

確定好主題和重點內容,有了大概的框架就馬上行動,在行動中調整和完善。

許多具體的細節和方案,只有在真正做起來的時候才更容易知道問題是什麼,怎樣調整。一味的停留在規劃細節上,於事無補。

比如許多的小說家,構築了故事的基本框架,確定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然後就開始寫,許多情節和故事的後續發展,都是在寫的過程中逐步推進的,甚至有些作者覺得是書中的人物在推動著他:接下來要這樣寫才符合邏輯,也更符合人物的性格特點。

其實我們寫晨讀時也常常會有這樣的感覺,之前沒想到的話,寫著寫著的就不停冒出來了,邏輯也慢慢清晰。

所以,寫,就對了。

不要糾結有沒有人看,不要糾結會不會被嘲笑,不要在意內容的深度,字數的多少,先寫起來再說。

好的文章,大多都不是一氣呵成的,要經過沉澱,深思熟慮,反饋,修改,潤色等步驟。

所以,破除完美主義,別想著一步到位,一鳴驚人,先寫順了,再求好吧!

同時要克服拖延症,別想著等文筆好一點,等素材收集得差不多了,等精神狀態比較到位了再開始動筆。越拖越沒有精神寫。只有開始做,你才會做得更多。

曾看過一個人寫了1400多篇文章,然後編輯從中挑出100多篇質量上乘的出書。看看這個比例,是不是心裡會平衡好多。我們愛的貓叔的文章,也不是篇篇都達到出書標準的。

所以,先上量吧,量多了,寫得順手了,總會有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吧!

三、制定出口策略:明確下一步行動

以前老師教導我們,寫文章要形散而神不散。

所以提前規劃好寫作的時間和任務,比如什麼時間段寫,主題是什麼,有哪些要點、用什麼過渡語、寫幾個關鍵詞提示等等。

這樣做可以防止寫得天馬行空回不來,或者寫了一段後茫然不知接下來要表達什麼,白白浪費很多時間。

寫作是輸出。成語「胸有成竹」,就是要表明心中有料有貨,才有拿得出手的東西。所以輸入很重要,可從以下方面努力:

001 持續輸入,多讀書,讀好書,勤于思考、記錄和總結。無論是看書,看電影,總會帶給我們一些體驗和感受,把它們寫下來,就是一篇走心的文字。

002 找榜樣, 向牛人學習。優質公眾號非常多,找到你喜歡的風格和作者,模仿他的寫作思路和文風,這樣進步是比較快的。

003 主題閱讀或報網路寫作課程。關於如何寫作的書和網課比較多,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提升自己的寫作技巧。

004 加入一個寫作社群,抱團成長。曾看過一段話說:

如果要走得快,那就一個人走,因為不受干擾,更加專註,但容易孤獨和寂寞,難持久;

如果要走得遠,那就結伴同行,可以相互照應和鼓勵,忘記時間的流逝,但若素質參差不齊,可能會相互影響和拖累,效率降低;

所以,要走得又快又遠,那就和志同道合併勢均力敵的人一起走。

加入寫作社群,逼迫自己持續的輸入和輸出,又有同伴的鼓勵和反饋,相互學習借鑒,進步會很快,你會做許多原以為自己做不到的事。

要快速而有效的成長,還是離不開刻意練習的。

我自己也是加入了貓叔的小灶群,才寫了這麼多文字,近10萬。我算是落後的啦,我們班有的寫了30多萬字,獲得了許多的成長和改變。

不要畏懼,不要懶惰,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式開始寫作吧,即使只是自己的人生記錄也好啊,未來回頭看時,知道自己一路是怎麼走過來的,這是遇到曾經的自己最好的方式。


推薦閱讀:

珍惜生命感悟生命的經典語句
感悟同學聚會散文
微感悟
關於善待自己的人生感悟句子
心的自由

TAG:感悟 | 寫作 | 這樣 | 晨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