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涇渭清濁的演變

論涇渭清濁的演變——《黃土高原歷史地理研究·生態環境編》之二

史念海

  涇河和渭河孰清孰濁?這是長期以來各家爭論的老問題,似乎無再論述的必要。不過它關係到涇渭兩河流域土壤侵蝕的演變,還應該提出來重新研究討論,為當前涇渭兩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依據。

一、有關涇渭清濁的論點

  涇渭清濁的問題可以追溯到《詩三百篇》。在《邶風》的《谷風》這篇詩中,曾說過「涇以渭濁,湜湜其沚」。這篇詩據說是春秋時期的作品[1]。「涇以渭濁」這句話說得比較費解。西漢時,毛公解釋這篇詩,說是「涇渭相人而清濁異」。這句話籠統含糊,並沒有說明誰清誰濁。直到東漢末年,鄭玄才說是「涇以有渭,故見渭濁」[2]。西晉時,潘岳由洛陽到長安,寫了一篇《西征賦》,敘述沿途所見所聞。他說長安城北有清渭濁涇[3],和鄭玄的說法截然不同。下至南北朝時,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是地理學的名著,由於簡編缺佚,沒有看到專提這個問題。其後也有人說渭河是清的[4]。南朝人有的還不免含糊其辭[5],有的卻已肯定地說:濁涇清渭[6]。

  到了唐代,關中為都城所在地。涇渭兩河正由畿輔流過。所以當時詩人的篇什往往涉及這兩條河流,自然也注意到它們的清濁。著名的詩人杜甫就曾有過「濁涇清渭何當分」[7],「旅泊窮清渭,長吟望濁涇」[8]的名句。而單說清渭的就有7處[9],說濁涇的也有2處[10]。較杜甫為早的韋挺,也常以涇河的濁流和渭河的清津對舉[11]。其他如蘇頲[12]、沈佺期[13]、劉滄[14]的詩中皆提到清渭。白居易因為居家就在渭河的旁邊,泛舟清流,說的更為真切[15]。柳宗元還特以《涇水黃》為題作了一篇歌曲[16]。看來在唐人的眼中,涇濁渭清是確切無疑的了。雖然當時也有人說涇渭都是清的[17],恐怕不是事實。唐代初年,孔穎達作《毛詩正義》,就根據當時的情況解釋「涇以渭濁」這句詩,說它的意思是涇濁渭清。

  南宋時,從未到過涇渭流域的朱熹,根據孔穎達的解釋,也說濁涇清渭,彷彿從此就成定論。後來的人大都秉承其說。明代的康海[18]、龔懋賢[19]就是例證。

  不過問題並沒有到此結束。清代中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還有人特地到涇渭合流處勘查過。據說那裡涇河的水色與長江、漢水相彷彿,而渭河呢,卻和黃河一樣。尤其是在兩河合流的地方,清濁的差別是一眼可以看到的。合流七八里後,才混雜為一。當時還在合流處取水檢查,說是涇河的1石水中,有滓3升,渭河的1石水中,卻有滓1斗多。這自然是涇清渭濁了[20]。就是到近年,還不斷有人繼續勘查。據說,除下暴雨外,在涇渭合流處可以明確看出涇清渭濁,清流在北,濁流在南,合流後五六百米內,依然能夠清清楚楚地看出兩河水色的不同[21]。

  不同的解釋各有其來歷。有的自是親臨目睹,有的就不免得之傳聞。最早解釋這個問題的是毛公。毛公是太行山東的人[22]。對於涇渭流域自然是要生疏些,因而就無法說得清楚。

  鄭玄雖出身於東海之濱[23],卻還到過關中。唐人詩篇很多,不能說都到水邊去過,不過像白居易這位住在渭河之濱而又泛舟渭上的詩人,總不能說他是得之於耳聞的。後來一些勘查工作者親臨其地,隨波上下,當然也是確切無訛了。然而矛盾重重,仍未能完全解決。我們必須根據具體的歷史過程來分析涇河和渭河清濁的演變。

二、涇渭兩河流域自然條件的異同

  渭河發源於甘肅省渭源縣西南鳥鼠山,從西向東,流經甘肅省東部和陝西省中部的24個縣(市),至潼關縣港口人於黃河,全長672公里,流域面積13.6萬平方公里,為黃河最大的支流。由渭源縣鳥鼠山至陝西寶雞市太寅村為上游,長423公里,流域面積3.661萬平方公里。涇河發源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西南六盤山下老龍潭,由西北流向東南,經過寧夏、甘肅、陝西3省區的13個縣,至高陵縣涇渭堡東北人於渭河,全長450公里,流域面積4.78萬平方公里。由涇源縣六盤山下至陝西涇陽縣張家山為上游,長371公里,流域面積為4.3216萬平方公里。  渭河流域綿延橫亘秦嶺之北。秦嶺之南為長江流域的嘉陵江、漢江及其支流。渭河上游在甘肅渭源和漳縣以西與黃河另一支流洮河流域相銜接,又在渭源、隴西、通渭與寧夏西吉諸縣之北和黃河又一支流祖厲河流域相銜接。由西吉縣往東,過了六盤山,就是涇河流域。涇河流域在寧夏固原縣東北和甘肅環縣以北,與黃河另外兩條支流清水河和苦水河流域相銜接。涇河流域之東為子午嶺,子午嶺東側則是洛河流域。涇河流域延袤於六盤山之東。六盤山實為涇河上源與渭河另一支流葫蘆河的分水嶺。渭河的又一支流千河就是由六盤山東側發源的。六盤山之南為隴山。隴山向東伸出一支為岐山。岐山山脈蜿蜒於陝西鳳翔、麟游、永壽諸縣間,山北為涇河流域,山南之水皆流注於渭河。涇河流域在關中平原,東與渭河又一支流石川河流域相銜接。石川河以東,洛河由北流向東南,在大荔縣三河口附近人於渭河(見圖4-1 涇河渭河流域圖)。

  渭河源遠流長,支流繁多,尤以南側最為密集。因為南側就是秦嶺,山高坡陡,水流湍急,一出山外,就入渭河,相鄰山谷的溪澗不易相互匯流,故較大的支流不多。但渭河北側則迥然不同。由於地勢平緩,較大的支流不少,尤其是發源於六盤山西麓的葫蘆河,流經西吉、靜寧、秦安、天水諸縣,始人於渭河。

  涇河較渭河短促,支流不如渭河的繁多。其中馬蓮河最為特殊。馬蓮河和涇河在甘肅寧縣南合流。馬蓮河較寧縣以上的涇河長約1倍有餘,和一般支流不同。為什麼如此?要說明其中的道理,應該回顧到西周初年。周王朝興起於涇渭之間,所以涇河早就見於記載。可是那時對於馬蓮河卻還相當茫然。因為那時馬蓮河上下都是混夷的游牧區域。等到知道馬蓮河這條水流時,涇河的名稱早已固定下來,所以馬蓮河就成了它的支流。

  黃河中游地區為黃土高原,涇河和渭河皆貫穿其間。渭河之間的秦嶺、涇河和洛河之間的子午嶺、涇河上源的六盤山、千河東西的岐山和隴山,其上面皆被覆著基岩碎屑等第四紀殘積物。山下的涇渭兩河流域雖都是黃土分布的地區,不過六盤山和隴山東西的地形卻顯然有所不同:在此南北一線以西,山嶺連綿,平原甚少,以東則山原銜接,平原廣漠。在黃土地區里,一般較為高亢而平坦的地方都稱為原。涇河流域和寶雞峽東的渭河流域這樣的原是連綿不絕的,尤以慶陽地區的董志原和寶雞市的周原最為著名。可是在六盤山和隴山以西,幾乎就不容易看到這樣的原了。但不能因此而說這裡就沒有原。今甘肅榆中縣南有一個白草原,100多年前,還以草地廣闊而聞名[24],現在竟狹小到長寬皆不及1公里。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地區水文網較密,地形切割零碎,可以想見原來的原都已破碎無餘,而為起伏較大的黃土丘陵所代替。現在當地有不少的坪。坪當然也是較為平坦的地方,論面積卻遠較原為狹小,甚不能相互比擬。六盤山和隴山以東的原當然也在不斷切割之中,不過不如渭河上游地區那麼嚴重罷了。

  涇河上游的黃土原和渭河上游的黃土丘陵已互不相同,如果再循此推求,差異還更明顯。兩河流域黃土原和黃土丘陵的頂部與其附近已有川地發育的河谷底部之間的相對高度也不完全一樣。渭河上游渭源縣北黃土丘陵頂部和渭河河谷底部的相對高度約為450米。由此往東,隴西縣南約為350米,武山縣北約為450米,甘谷縣南約為400米,天水市北約為350米,渭河支流葫蘆河畔的西吉縣約為200米,靜寧縣約為250米,秦安縣約為500米。涇河上游平涼縣北的原與其南側的涇河河谷底部相對高度約為250米,涇川縣北也近於250米,馬蓮河畔的環縣約為250米,慶陽縣城西約為200米,寧縣城北約為150米。由此可見,渭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區各縣城附近的黃土丘陵頂部與其近處的河谷底部的相對高度較之涇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為大。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相對高度愈大的地方,土壤侵蝕也應愈為劇烈。

  涇渭兩河流域的地形不同,兩河的落差比降就不盡一樣,流速的緩急也有所差異。涇河發源於六盤山東麓後,斜貫黃土高原,至陝西涇陽縣王橋鎮西始進入關中平原。由涇源縣涇河源公社至王橋鎮西377公里,落差為1338.5米,比降為3.55‰。由王橋鎮西至高陵縣涇渭堡與渭河合流處56公里,落差為64.5米,比降為1.5‰。渭河發源於鳥鼠山後,歷經黃土丘陵地區,至陝西寶雞市太寅村進入關中平原。由渭源縣五竹公社至寶雞市太寅村433公里,落差為1685米,比降為3.68‰;由寶雞市太寅村至高陵縣涇渭堡212公里,落差為240米,比降為1.13‰。兩相比較,大致略相彷彿。只是某一些河段,兩者之間還有相當的差距。如涇川縣城與彬縣縣城間的涇河為120公里,其間落差為200米,比降為1.66‰。而武山縣城與天水縣城間的渭河為129公里,其間落差為385米,比降為2.9‰。顯得渭河的一些河段落差高,比降大。

  涇河及其支流的谷地和渭河流域的差異就更為明顯。涇河在關中平原以上的河段及其支流的谷地皆已顯露前第三紀基岩,僅各靠近上源的短促河段為晚第三紀三趾馬紅土和甘肅群黏土,甚至還有中第四紀風積老黃土。只是在進入關中平原後,涇河幹流及其支流的谷地始為礫石、砂及部分砂壤土的現代河流沖積層[25]。說得更具體些,則現在甘肅境內涇河谷地皆為卵石河底;陝西境內,長武、彬縣間為沙卵石河底;彬縣以下至涇陽張家山,谷地為石質;張家山以下則是卵石和泥沙。涇河支流馬蓮河雖也顯露前第三紀基岩,然其下游也還有一段是淤泥河底。渭河流域則不然。渭河谷地不僅在寶雞峽以下皆為礫石、砂及部分砂壤土的現代河流沖積層,就是武山、甘谷、天水各縣城東西的河段以及靜寧、秦安兩縣南北的葫蘆河也都是一樣的。而武山縣的榜沙河、天水市的藉河、武功縣的漆水河等更幾乎全流如此。渭河谷地顯露出前第三紀基岩的河段,只有上游渭源、隴西兩縣境內,武山與甘谷兩縣之間,甘谷與天水兩縣之間以及隴山與秦嶺間的峽谷等處。葫蘆河為渭河第二大支流,也僅在幾小部分河段里才顯露出前第三紀基岩。全流顯露出前第三紀基岩的只有甘谷縣的散度河、清水縣的牛頭河和千陽縣的千河[26]。概括起來說,涇渭兩河的河谷組成在關中地區大體是相同的,所差異的是在關中平原以上的河段。在那裡,涇河及其主要支流幾乎都已顯露前第三紀基岩,而渭河只有少數幾處河段是這樣的,有的支流甚至尚未顯露出來。當然,河流對於已顯露基岩的河床,下切侵蝕一般是要比較慢些。土壤侵蝕與氣候、降水皆有關係,而以降水量的多少影響最大。涇渭兩河流域地處隴山東西,氣候溫和。關中地區年平均氣溫在攝氏12—13℃,愈往西往北,則逐漸遞減。涇河上游及其支流地區較之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地區氣溫顯得稍低。關中平原的相對濕度為65%~70%,也是向西向北遞減,而涇河支流馬蓮河上游更是顯得乾燥。渭河流域緊依秦嶺山地,降水量較多,寶雞附近年降水量在700毫米上下,其南的秦嶺山地竟多達800毫米。由此向西向北遞減,天水、平涼、長武等縣(市)皆在500毫米以上。渭河流域雖至上游尚未減到400毫米以下,而涇河支流馬蓮河的上游竟少至300毫米以下。一般的降水對土壤侵蝕還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若是暴雨、大雨就相當嚴重。這裡所說的大雨是日降水量30~49.9毫米之間,暴雨則是日降水量50毫米以上。大雨、暴雨的次數,渭河流域皆稍多於涇河流域。以大雨來說,六盤山下涇河上游和馬蓮河中游平均每年只遇到1次,再稍往東南,也不過2次,彬縣以下達到3次。渭河流域天水附近每年就可遇到2次,寶雞附近多到3次,甚至4次。以暴雨來說,六盤山下涇河上游平均每兩年遇到工次,馬蓮河上下及彬縣等處平均每10年才遇到1次。渭河流域則不然。天水以下平均每2年在1次以上,寶雞附近平均高到每年1次,甚至每2年3次[27]。

  由於氣溫、濕度的高低及降水量的多寡,植被的分布就不免受到影響。當然,現代涇渭流域的森林大部分是在以前已被摧毀的基礎上重新培育的,現有的林地尚待繼續擴大。現在涇河流域的林地只有西側的六盤山和東側的子午嶺上各有一部分,不如渭河流域的廣大。渭河北岸的隴山與南岸的秦嶺,隔水相望,山頭嶺上樹木茂密,鬱鬱蔥蔥,幾乎連成一片,天水以西渭河南岸各處斷斷續續尚有若干較小林地,與涇河流域大異其趣。涇渭流域除少數崇山峻岭外,幾已盡墾為農田,雖田間溝畔已多種植樹木,然主要植被則是農作物。由於涇渭兩河流域植被的不同,水土流失的情況也就有了差異。

  由此可見,涇渭兩河流域的自然條件是不盡相同的。這對於涇渭兩河清濁的演變是會起到一定的作用的。不過涇渭兩河均流經水土易於流失的黃土高原,如果它們都按照各自的自然條件演變,則彼此的清濁可能不會有很大的差異。可是,在歷史時期,反動統治階級對於涇渭流域的土地和植被極盡破壞之能事,加速了土壤侵蝕,致使涇渭兩河的泥沙量均有顯著的增加;只是由於各個時期的具體情況不同,使兩河的清濁時有變遷而已。

注釋:

[1]鄭玄《詩譜·邶鄘衛譜》,這首詩是作為《邶風》的一篇。邶與衛皆在太行山東南,那裡的詩怎麼忽然提到涇河和渭河?辛樹幟《禹貢新解》疑是《小雅》的錯簡,或是。

[2]「故見渭濁」的「渭」字,有人改作「謂」字,見《十三經註疏·校勘記》。其實,這是不必要的。因為改的人先有一個「涇濁」的概念,所以就認為這個「渭」字是個錯字。

[3]《文選》卷一○。

[4]《文苑英華》卷九一一,庾信《周上柱國宿國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銘並序》:「濁河清渭,兩地謨明。」

[5]《鮑參軍集》卷四《見賣玉器者》,「涇渭不可雜,珉玉當早分。」

[6]《梁書》卷五《元帝本紀》:「梁興五十餘載,平壹海內,德惠悠久,濁涇清渭,靡不向風。」又《全梁詩》四,沈約《八詠詩》也說:「別北芒於濁河,戀橫橋於清渭。」

[7]《九家集注杜詩》卷一《秋雨嘆三首》。

[8]《九家集注杜詩》卷二○《秦州見敕目,薛三璩授司儀郎,畢四曜除監察,與二子有故,遠喜遷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韻》。

[9]《九家集注杜詩》卷一《奉贈韋左丞丈二二韻》:「回首清渭濱。」又卷二《哀江頭》:「清渭東流劍閣深。」又卷三《留花門》:「沙苑浮清渭。」又卷十四《故著作郎貶台州司戶滎陽鄭公虔》:「葉墜清渭朗。」又卷二。《秦州雜詩二》:「清渭無情極。」又卷二十五《泛江》:「故國流清渭。」又卷三六《歸雁二首》:「卻過清渭影。」

[10]《九家集注杜詩》卷二《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飄搖凌濁涇。」又卷二九《即事》:「腸斷秦川流濁涇。」

[11]《全唐文》卷一五四韋挺《涇水贊》。

[12]《全唐詩》卷三,蘇頲《扈從溫泉同紫微黃門群公泛渭川》:「侍驊浮清渭。」

[13]《全唐詩》卷四,沈佺期《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寶馬香車清渭濱。」

[14]《全唐詩》卷二二,劉滄《望未央宮詩》:「雲樓欲動人清渭。」

[15]《白香山集》卷九《重到渭上舊居》:「舊居清渭曲。」又卷二一《泛渭賦》:「泛泛渭水上,有舟沿兮溯兮,當此百里之清流。」

[16]《柳河東集》卷一《鐃歌鼓吹曲》。

[17]《全唐詩》卷二七二,呂牧《涇渭揚清濁》:「涇渭橫秦野,逶迤近帝城。二渠通作潤,萬戶映皆清」,「漁歌好濯纓。」

[18]嘉慶《岐山縣誌》卷八《藝文》康海《出周公廟望南山》。

[19]《咸寧長安兩縣續志》卷五《地理志》引龔懋賢《鐘樓碑記》。

[20]《辛卯侍行記》卷三。劉源《詩經恆解》卷一就是根據乾隆時的勘查來解釋《邶風·谷風》這篇詩的。因而就說「涇以渭濁」這句詩的意思是涇河清,渭河濁。

[21]張佛言《涇渭清濁辨》,刊《光明日報》,1961年5月6日。

[22]《漢書》卷五八《儒林·毛公傳》。

[23]《後漢書》卷三五《鄭玄傳》。

[24]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卷二五二《蘭州府》。

[25][26]劉東生《黃河中游黃土》附《黃河中游黃土分布圖》。

[27]葉篤正等《黃河流域的降水》。


推薦閱讀:

不同時期的服裝演變
【祭,蔡】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變含義
【陝,陝】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變含義
中國歷代喪俗的演變
漢字演變500例(上)

TAG: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