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告訴你們了,反正我說什麼都可能被批評
是什麼導致了人們認為在家庭中自我暴露會導致風險?成年後如何卸下這類防衛?
曾旻,研究創傷心理學,自選集:http://t.cn/RL8AP6j
人的溝通粗略劃分為三種,談事實、談看法和談感受。這三種溝通在溝通深度上是層層遞進、逐漸有更多的自我捲入。
當我們談事實的時候,我們大體上是沒有風險的,因為說的都是一些自身之外的客觀事物,它們不直接涉及我的情緒情感,也就不涉及我的需求和價值觀,就像我們的身外之物,我們的車房錢一樣,它們能為我所用,但它們無法代表自我。例如,A 告訴 B:別看今天天氣這麼好,天氣預報說明天就會急劇降溫。
而談看法的溝通會有少量的自我暴露,但是風險並不大,因為看法由我們發出,看法的獨到能顯示出一個人的水平,但平庸的看法也一般不損害人的自尊。這就像我們的外衣一樣,裝飾著我們,體現我們的品味和個性。例如,A 跟 B 分析:我認為學心理學的都是瘋子,這在中國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 Blabla……
而談感受則是完全的自我暴露,它往往包含我們經歷的一個事件,以及這個事件帶給我們的感受(當然也會有直接拋出的感受)。這無論是對誰暴露,都會有極大的風險,因為人的情感背後往往意味著一個人的需求和價值。當一個人感到「因昨天有一句話傷害了對方而感到很內疚」時,這個內疚的背後往往代表著這個人對對方以及和對方關係的看重,以及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對方原諒的需求。因此,感受就像我們的內褲一樣,是我們貼身的保護傘,它保護著我們的自尊和價值感。向一個人暴露我們自己的感受,就像是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內褲,沒有完全的信任和安全感是無法做到的。談感受的例子,A 向 B 傾訴:我男朋友昨天陪我逛街的時候我跟他說租房子的事情,可是他好像特別心不在焉,對我愛答不理的,我覺得很不爽。
在家庭里,這三層的溝通剛開始都是存在的。
很小的時候,小孩子會直接跟父母談感受:「媽媽,我喜歡那個玩具。」
但是通常父母很容易忽略孩子的感受。不論媽媽是否願意給孩子買這個玩具,都不能意識到孩子對這個玩具的「喜歡」和「喜歡」這個情感背後的需求——「想要」,以及孩子的價值——「玩耍是孩子的天性」。缺乏共情的成人,會站在自己的視角去看待問題:「給你買了那麼多玩具了,怎麼還要!」,並且不懂得培養孩子共情他人的能力,所以他們不會說:「寶寶,你看我這個月給你買了三件玩具,一共花了我 150 塊錢,媽媽掙的錢也是有限的,你明白嗎。」
有時候,孩子還會直接跟父母談負面的感受:「媽媽,我感冒了頭好疼,嗚~」,媽媽:「男子漢,堅強點,哭什麼。忍一忍就好了,我帶你去看醫生。」
每次小孩子表達「我喜歡」得到父母的「拒絕」時,情緒表達的安全感就扣一分。每次孩子表達「我難過」得到父母的「否定」時,情緒表達的安全感又扣一分。久而久之,情緒表達的安全感就負分滾粗了。
到了中學時期,青少年開始有自己的思考,會漸漸退而求其次,跟父母談看法:「媽,我覺得現在中國所謂的民主集中制只有集中缺少民主」。面對看法,家長的反應常常是迴避,因為他們這時候更關心孩子的學業和成績:「別天天看閑書,胡思亂想,好好專心學習」。有些成人間依戀關係功能不良的父母甚至會對孩子產生更多的依戀,從而體現出對孩子獨立思考和獨立願望的強烈反感和控制。「媽,我覺得小 B 這個朋友不錯,他那次 XXXX」,「你一個小孩子懂個屁,他成績那麼差,跟你接近是有目的的,你要多和 C 那幫朋友玩,你看 C 就不會像 B 一樣讓你晚上十點鐘還出去鬼混吧」。
當一次次青少年表達「我認為」得到父母的「迴避」和「否認」時,看法表達的安全感就扣一分。久而久之,看法表達的安全感就負分滾粗了。
到了大學時期,成年初期的青年開始有了自己的生活,對自我的選擇有了更多自主,進而求其次,跟父母只談事實了:「媽,你看到新聞了沒,習大大來我們北師大了。」「媽,我買了 1 月 30 號的火車票,等我回來啊。」「媽,我昨天感冒了,北師大的校醫院開藥居然是免費的。」
「是嘛,那你有去接待習大大嗎?這麼好的機會,你怎麼不把握啊!」「怎麼回來這麼晚,叫你定 25 號的!」「怎麼又感冒了,你咋不知道照顧好自己呢,我跟你說了多少遍了,要 XXXX」
每一次,青年向父母表達「我得知」「我經歷了 XX」得到父母的指導和命令時(也包含父母的擔憂等負面情緒),事實表達的安全感就扣一分。久而久之,事實表達的安全感就負分滾粗了。
工作之後,成年期的青年人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工作了一年,辛苦勞累。過年回到家裡,只剩下了打招呼:「媽,我回來了。」「好,一切都好,你們呢?」「媽,我走了,還要去老婆家拜年呢。」
所以,人們認為在家庭中自我暴露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情,是因為,我們都是有被傷害經驗的,和不被共情理解的家庭環境。
當我們成年之後,我們可以終止這樣的循環,因為作為一個成人,我們可以訓練自己的共情能力。當每年回到家裡,不僅僅和家人打聲招呼,試著去問問父母這一年的「事實」「看法」和「感受」,並且從他們的視角完全相信這些「事實」,理解這些「看法」,接納這些「感受」。當父母體會到你的真誠和共情之後,他們或許會轉變,也或許不會。但是,你會發現他們的幸福感會有所提升。
你也可以嘗試把這種方法運用在自己的家庭,讓你和你的孩子之間良性互動。
查看知乎原文(27 條討論)推薦閱讀:
※批評 不靠嗓門高
※如何面對批評
※回歸真實的魯迅 | 新批評
※第七章 批評的藝術
※又批評了這些大熱劇後,我會不會沒有朋友
TAG:批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