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道炯談特朗普當選後的中美關係:多想想我們自己該做什麼

題記

2016年11月20日晚,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査道炯應邀出席第73次朗潤·格政活動「特朗普當選與中國經濟展望」論壇並發表了演講。査道炯教授認為思考中美關係的核心是自己該做什麼,而不是停留在跟蹤、評論美國人說了什麼。

美國大選投票前幾天,我在夏威夷參加一個主題為「一帶一路」研討會。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派出人員旁聽了。會間我問他們:「這中一帶一路裡頭,你們關心什麼?」有來自太總的人回答說,美國可能轉向,與其花那麼多精力在海外到處建基地,不如把美國自己的基礎設施做得好一些,例如夏威夷的公路。現在看來,特朗普先生的當選,確有社會基礎。

一、中美兩國關係現狀

美國的新總統剛剛當選,離上任還有兩個多月。我們為什麼這麼關心未來的兩國關係? 我想,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兩國關係現狀中確有值得擔憂的地方。以TPP, TTIP為例,美國領導人多次說 「不能讓中國牽頭制定多變貿易規則。」 在東海、南海,數十年的主權和權益爭議,沉渣泛起。美國等國國家的軍機、軍艦多次公開登場。

所幸中美之間在2015年巴黎會議前找到了在應對氣候變化課題上合作的途徑。我做國際關係研究,聽到過我尊重的外國同行感嘆:在當時的氣勢下,如果連氣候變化議題都無法合作的話,中美兩國下一步指不定就得準備打起來了。其實,要應對氣候變化,達成國際間的協議不是必要的前提。這是大家都清楚的。2016年美國大選的兩位候選人,對中方而言,一位太生疏,一位太熟悉。我們常講「觀其行」重於「聽其言」。這沒錯。但是,顯然,對美國大選中出現的言論充耳不聞,也不是選項。

聽說今天在座的有媒體界的朋友。我看,中國有太多媒體以娛樂的態度報道美國大選過程,其中包括對參選人不尊重的所謂花邊新聞,這種做法有負面的影響,會刺激想跟中國友好的美國人士。一個國家就像一個家庭,同一件事,家裡人能批評,鄰居要參與討論,就不得不有所講究,才不至於招致怨恨。

二、怎麼看美國總統候選人「對中國嚴厲」的言辭?

這次美國總統競選過程中,兩位候選人都多次提到了中國。而且,其中共同點是要對中國厲害一點(get tough on China)。那麼,這些言辭,對思考中方與新一任總統領導下的美國交往中,該是一個什麼樣的位置呢?

一方面,在多媒體、自媒體時代,競選人往往就得把話說的很滿。這種情況,有點像標題黨刷屏,主要是為了吸引眼球。另一方面,外交不是這次美國大選的核心話題。兩位候選人都沒有聚焦中國,在提到中國的時候,多半是因為別的話題而引起。

我們更需要了解的是,大凡美國大選,出現「對中國嚴厲」的主張是一種慣例。「對中國嚴厲」姿態的背後有四種可能性。一是要激勵美國社會奮發圖強;二是候選人之間比氣勢,不能被指責對外軟弱; 三是「放氣球」看中方如何接招;四是與美國的軍事同盟討價還價。

其實,這種公開言論,沒有明說的部分才是更需要揣摩的。在聆聽這一邊,有所領悟的時候,也沒必要公開表達。

歷次美國大選,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他們的核心訴求都是要讓美國強大起來。 但這次,與中國話題相關,美國社會確實存在一種脆弱感。 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上升,GDP增長率比美國高,亞投行、一帶一路等中國牽頭的項目,美國沒有積极參与,但是中國也做起來了。美國社會擔憂他們跟中國之間出現一種「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轉變,所以特朗普先生的言辭得到了很多支持。

三、思考中美關係的核心是我們自己該做什麼

中方不應被競選言論所困,或者等待候任總統的新言論的出現。就像大家都知道的,美國大選除了選出新總統外,還選出新一屆國會、地方議會、對各種法律法規進行公投。而國會的參眾兩院,特別是其中的涉外事務委員會、資深議員們繼續握有行政部門運營所需的撥款大權。從美國聯邦政治運行的態勢而言,國會沒有與行政當局在與涉外議題上相向而行的義務。

說到國會,中國的全國人大、地方人大與美國國會、地方議會的日常性交流,做了一些。我們在學校里,有時候也被邀請參與其中。這是好事。同時,提高交往頻率和效果的空間還很大。

接下來的中美關係,我們怎麼去經營呢?

首先,我們應該尊重對方,正因為不熟悉特朗普候任總統和他的團隊,所以更需要跟他們接觸,努力避免兩國政府部門之間的交往因美方總統權力交接而斷檔、出現誤解。

其次,中美雙邊戰略與經濟對話,應該堅持。當然,也需要繼續探索如何使對話的準備、執行和後續更有效。

第三,將中美雙邊投資條約(BIT)儘快談下來。同時,中方應將中美BIT作為未來與其它國家之間初次談判或更新談判的範本。

第四,讓美方更多地理解中國經濟改革的過程。特別是在涉及美方關注、抱怨的議題上,讓對方了解中方的難處和工作進度。也要注意到美國去宣講「中國模式」所能引起的反感。

第五,凡是有利於中國國內經濟與社會進步的國際承諾,不因美方立場變化而減份或退出。這包括氣候變化課題。

最後,中方當然會繼續留意美方在涉及中國話題上的言論。在美國,不論是哪個黨、哪位個人執政,美國『不能輸給等量級競爭者 (peer competitor)』的政治訴求很強。繼續聽到「對中國嚴厲」的言辭,不要意外。

總之,在我看來,觀察、思考未來中美兩國的關係,核心是我們自己該做什麼,而不可以是停留在跟蹤、評論美國人說了什麼。

(本文來源:「北大國發院智庫」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念念為自己是凡夫 有漏皆苦之思維行苦
周末在家給自己加個餐吧!有它們就夠了!
只需四招,教你以生辰把握自己的婚姻幸福
做一個真實的自己【原創】
價值,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TAG:自己 | 關係 | 特朗普 | 我們 | 中美關係 | 中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