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七種「毒」朋友
撰文/姜漢忠人們常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朋。人們在交友的時候,如果過於挑剔,就會成為孤家寡人——很多人都說,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若是沒了友誼,那是很痛苦的。不過,若是交友的時候來者不拒,時間久了,那也不是一件什麼好事情。
英國的《每日電訊報》刊登過一篇有關友誼的文章。文章引用美國的一些實例,說明人們在交往的過程中常常被一些特別的友誼折騰得一塌糊塗,有時候甚至毀掉一個人的生活。細讀這篇文章,還真產生了不少共鳴。這就是所謂的「有毒朋友」的說法。據報道,這一說法已經為美國心理學會認可,也有專著出版論述這個問題。包括《有毒朋友,真心朋友》(Toxic Friends/True Friends)和《聰明女孩交友指南》(A Smart Girl"s Guide to Friendship)在內的一批專著如今登上了暢銷書的排行榜。
說了半天,都是美國的事情。美國有,我們這裡也有——我們這裡畢竟不是世外桃源,人吃五穀雜糧,相貌不同,內心也多有差異。正是這個原因,我們在交往中也會碰到老美那個社會經常碰到的情境。如果諸位有誰不信,我們可以看看在美國人眼裡,那些有毒的朋友是個什麼樣子,在我們這邊能否找到「一丘之貉」。
刺人不見血 就有這樣的人。平時跟你關係不錯,對你也很了解,可是每每有了合適的機會,就會對你激揚文字,刺激你一番。我小時候住在一個大雜院里,相鄰而居的人都是幾十年的交情,應該算不錯了吧?然而,一到夏天,大家在院子里納涼的時候,我的一個鄰居就湊到家父的跟前閑聊。話不過三句就問家父工資幾何,是不是有百八十塊。六十年代一個人的工資能有五六十塊的就不錯了,超過百元的可是鳳毛麟角。家父回答沒有。當時,我家有個鄰居是個工藝美術家,月薪一百二十塊。可是沒過幾天,對方又來詢問家父一個月掙多少錢。這種詢問幾乎每年都有。面對老朋友,家父既不能拒絕回答,又不好怒目而視。對方之所以如此,就是對家父太了解了。這話問得就連家母都覺得很不舒服,可是又能怎麼辦呢。時至今日,我也不知道這種人當時這樣做是出於一種什麼心理。說者好像無意,聽者卻像是一把刀子扎在心裡,而且還不見血——你說難受不難受。
講話不停歇 這樣的人諸位我估計是很常見的。幾個朋友碰在一起,總有一位在那裡滔滔不絕,旁人根本插不上嘴。如果是大家邀請你作主旨發言,還可以理解;如果彼此坐在一些相互溝通,你就應該收斂一點表現欲。可是有的朋友就是不懂這一點——每當這樣的時刻到來,他總是一副旁若無人的架勢。我就有一個這樣的朋友。不論是兩個人見面,還是有第三者在場,他總是像上了弦一般,說個沒完沒了。先是說他的工作如何重要,後來又說他的工作有多少成績,再後來實在沒別的了,就說他準備將來幹什麼。這位仁兄每次跟我見面都是如此,有些話大概說了好多遍,極少給我機會說話。你說在這樣的朋友面前,你會作何感想。人們之間交往是為了互相溝通、建立友誼,不是為了找一個演講家。這樣的朋友就是有表現欲,要他不表現那是非常困難的。
小題愛大作 我們生活在社會中,免不了要碰到各種各樣的挫折。不知你是否碰到過,有這樣的人別人兩天沒跟他說話,他就沉不住氣,跟朋友嘮叨個沒完沒了,好像天要塌下來一番,弄得人很緊張。我有個熟人就跟我說了這樣一件事。她有個朋友把她當成知己,生活中不論有什麼事情,都找她。有一次,她這個朋友覺得有個人平時對其還挺熱情,可是突然幾天不理她了。這位就小題大做開了,是不是她有什麼地方做錯了,是不是別人說她什麼壞話了,等等。其實,一個人的情緒不可能總是那麼高漲,如果碰到不順心的事情很可能就不怎麼愛跟別人說話。如果反躬自問沒有什麼過錯的話,你就不必要那麼敏感。如果你總是拿這等事情攪擾朋友,時間久了,朋友就會覺得你很令人厭煩,那恐怕離你而去的日子就不遠了。
開口唱反調 朋友之間最大的樂事就是交流,而交流的內容也是多種多樣。有一種交流我看必不可少,那就是請朋友為自己的計劃、甚至夢想參謀一番。我有時候就請朋友給我的「宏偉藍圖」提意見,也有時候給朋友的計劃說說自己的想法。我就遇到過這樣的事情,當我興高采烈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朋友的時候,朋友擺出了一幅不屑一顧的架勢,有時候還兜頭潑來一瓢涼水。如此下來幾次,我的消極情緒就會增加,而積極的想法就會喪失殆盡。我倒不是說,不論朋友跟你講什麼想法,你都是一通的奉承話,那也沒有必要。正因為我有過常被朋友否定的經歷,如今,每當朋友就某個問題向我徵詢意見的時候,我一般都要做一些詳盡的分析,結論則由人家自己得出。前幾天,有一位媒體年輕朋友拿出一個設想,讓我提提意見。我說我看看再提意見。兩天後,小朋友問我有什麼意見。我就說你的設想好想與現實還是有些距離,於是我就將我的想法詳細介紹了一番。最後我說,對年輕人來講,想法能否實現不是最要緊的,最要緊的是要有想法。只要有想法,大腦就會處於活躍狀態,只有大腦經常處於活動狀態,一個人才會不斷產生奇思妙想,說不定什麼時候自己的想法就會變成現實。我告訴她最可怕的是沒有想法,那才是最要命的。
傻里不傻外 朋友之間交往最起碼的原則是平等,也就是相互尊重。然而,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一方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行事,搞得另一方不知怎麼辦才好。電視上曾經演過一個小品,講一個人如何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情。本來夫妻倆準備吃完飯去聽音樂會,就在這時候,男主人的同事來到家裡。說完事情本來已經要走了,結果男主人的一句客套話,同事返回來,坐下就吃了起來。後來聽說,男女主人要去聽音樂會,這位不速之客也不客氣,非要去不可。從男主人角度講,事情完全是因為他太好面子。從朋友的角度看,大家會說,那傢伙真不懂事。什麼是不懂事?還不是把自己的利益凌駕於別人之上。如果不是,他的每一舉動怎麼都是對自己有利?換句話說,這種人怎麼總是往裡傻而不往外傻呢?在我看來,這種人並不缺心眼兒,相反卻聰明得很。
說話無信譽 人與人交往是要講信譽的,也就是要信守承諾。當然,有時候情況變了,作出的承諾很難兌現,這也是常有的情況。問題是你是如何對待這種情況,是努力將食言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還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我在交往中就碰到這樣的人。大家約好了見面的時間。見面的頭一天,我給對方打電話,對方始終聯繫不上。在這種情況下,我只好如期赴約。一邊趕往見面的地點,一邊聯繫對方。真不容易,聯繫上了——對方說她去郊外參加一個活動去了,只是「忘了通知」我了。交往當中,有一條規則是不能忽視的,那就是如果你不能如期赴約,應該儘可能早地告訴人家。這也是對朋友的起碼尊重。
消極毀人多 有一種人多愁善感,跟朋友交往的時候動輒向朋友發泄自己的消極情緒。我從前有個朋友。我們兩人只要一見面,他就會把自己的煩惱倒給我。朋友之間相互傾訴是可以的,也是應該的。不過,凡事要掌握在一定的程度上。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總是這樣,就會給朋友帶來消極影響,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據我了解,這種情況女性之間發生得比較多。我就聽一個熟人講。她有時候就接到朋友的電話,一打就是一個小時,內容要麼是對方生活遇到了什麼巨大的困難,要麼就是對方的婚姻出現了什麼暗礁。如果一個人跟他人交往的時候提供的總是這類信息,那就不好了,因為你不愉快,別人也會受感染的。我就對這個熟人講,最好與這樣的朋友疏遠一些。人生在世也就幾十年,還是多一些快樂為好。除了自己對很多事情要看得開以外,還要多與快樂、幸福的人交往——根據國外的最新理論,幸福也會傳染的。我有一個朋友關係特別好。我們倆人不論是誰,有了好消息都告訴對方,讓對方分享自己的快樂。當然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任何一方都能是那種嫉妒心強的人,否則結果就適得其反。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十六日姜漢忠微博:http://weibo.com/jianghanzhong
推薦閱讀:
※朋友的溫馨
※真正的朋友能透知你的心靈
※千里難尋,是朋友
※有情有義 才是朋友;不離不棄 才算愛人
※我在愛爾蘭沃特福德的點點滴滴(1)
TAG: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