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御窯廠遺址考古調查與發掘主要收穫

原創 2017-05-23 陶瓷考古研究所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景德鎮陶瓷大學

江建新教授受聘儀式

2017年4月26日,景德鎮陶瓷大學江建新教授受聘儀式,在景德鎮陶瓷大學湘湖校區國際學術報告廳舉行。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占啟安為江建新教授頒發證書並佩戴校徽,占啟安校長說:「從今日起,江建新先生正式成為我的同事。願我們精誠合作,共同努力,為國家培養有用的高素質人才!」

儀式結束後,江建新教授為景德鎮陶瓷大學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景德鎮御窯遺址考古調查與發掘重要收穫》的御窯考古知識講座。詳細介紹了自1979年始,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對御窯遺址的調查與發掘工作,以及這三十年來對御窯遺址保護的心路歷程。並呼籲陶院師生加入對御窯遺址發掘、保護、研究的隊伍中。保護景德鎮窯址,傳承好陶瓷文化,是歷史賦予的責任,也是古陶瓷研究者的主動擔當。

景德鎮御窯廠遺址

考古調查與發掘主要收穫

(一)

景德鎮御窯廠遺址,位於景德鎮市區珠山路之珠山南側(原市政府所在地)。珠山原為城區中心,據《浮梁縣誌》載:「珠山,在景德之中獨起一峰,高數十仞,綿亘數里,峰巒遙列,俯視四境。相傳秦時番君登此,謂立馬山。至唐因地繞五龍,為珠山。元末於光據之為行台,號蟠龍山。明稱纛山。後為御器廠鎮山。」1950年代以後隨著城市建設和改造,珠山幾乎被夷平,唯龍珠閣舊址仍保留十多米高的台地。

關於御窯廠的規模與格局,據明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王宗沐《江西省大志·陶書》載:「御器廠中為堂正廳三 後為軒穿堂一 為寢後堂三 寢後高埠為亭曰兀然 今改為紀綪 堂之旁為東西序各廂房三 東南有門三 堂之左為官署 大門三 廳堂三 東西廊房六 堂之前為儀門三 為鼓樓二 為東西大庫房各六 內外庫八 為作二十三 曰大碗作房七間 。」

▲ 清康熙二十一年《浮梁縣誌》景德鎮圖

▲ 清嘉慶二十年《景德鎮陶錄》清御窯廠圖

▲ 清嘉慶二十年《景德鎮陶錄》景德鎮圖

根據近年考古調查,御窯廠遺址面積周長約 1145米,總面積約 54300平方米 ,其南臨珠山路,北接鬥富弄,東至中華路,西至東司嶺,周長約1145米。從1979年以來,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為配合市政建設,在御窯廠周圍進行過數十次考古調查與清理髮掘。2002-2004年、2014年又先後聯合北京大學文博學院、故宮博物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明清御窯廠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 御窯廠範圍

元官窯的發現

1988年,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珠山北麓(明御廠遺址北側),現風景路中段馬路邊一條深約1.5米的溝道中發現一元代窯業堆積,清理出土一批形制特異的瓷器殘片。其品類有卵白瓷、青花、藍地白花、藍地金彩、孔雀綠地青花、孔雀綠地金彩等。其器型有圍棋罐、大蓋盒(硯)、直口或桶式蓋罐、小底鼓腹蓋罐、靶盞等。這批出土遺物與傳世的卵白釉印五爪、四爪龍紋、八大碼、八寶紋和印「樞府」、「太禧」銘瓷器比較來看非常相似,帶有明顯元官窯瓷器特徵。其中出土的孔雀綠金彩、青花五爪龍紋器等,印證《元典章》禁民間使用描金、貼金和《元史》禁止民間使用雙角五爪龍紋的記載,可知該類瓷器顯然為元官窯---浮梁磁局的產品。

▲元 孔雀綠釉硯盒

▲元 藍釉硯盒

▲元 龍紋硯盒

▲元 青花龍紋桶式蓋罐

▲元 青花龍紋圍棋罐

▲元 青花龍紋桶式蓋罐

關於洪武官窯

1979年,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明御窯廠龍珠閣東牆基建工地發現繪折枝菊紋青花折沿大盤殘片,與波普和日本學者定的元末明初瓷器相同。1988年,在明御廠東門邊的一條長9米,寬1.2米,深約1.9米的溝道中清理出一批明初瓷片,其中有釉里紅纏枝花卉大盤、多棱大罐、紅釉墩子碗殘片,這些遺物與傳世的洪武或「元末明初」瓷器完全一致。

1990年,御窯廠遺址珠山東麓修建台階,景德鎮考古研究所在距地表5米處發現了一批明早期遺物,有白瓷磚、琉璃瓦、白瓷水管等建築構件,有青花、釉里紅大盤、罐以及白瓷印花小盤、碗和印有「官匣」字樣匣缽等殘片。其出土的磚、瓦曾見於安徽鳯陽明中都遺址,其青花與釉里紅殘片與傳世的洪武瓷器相同。其中一塊用鐵料書寫題記的瓦特別重要,該瓦長38厘米、寬27.5厘米,上半部用鐵料書寫題記:「壽字三號 人匠王士名 澆釉凡(樊)道名 風火方南 作頭潘成 甲首吳昌秀 監工浮梁縣丞趙萬初 監造提舉周成 下連都」,其中「浮梁縣丞趙萬初」提記可與文獻相印證。據康熙二十一年《浮梁縣誌》卷五「官制」洪武縣丞條下刊有「趙萬初 陳登」,趙無傳,僅小字注為咸陽人,陳登有傳,謂其為洪武后期縣丞。那麼,名列陳登之前的趙萬初當為洪武早期的縣丞了,根據瓦上的題記可印證該地層出土的遺物為洪武早期官窯遺物。由此可以推斷,洪武官窯肯定設置於洪武早期。

▲明 洪武 建築構件

▲書「壽字三號 人匠王士名 澆釉凡(樊)道名 風火方南 作頭潘成 甲首吳昌秀 監工浮梁縣丞趙萬初 監造提舉周成 下連都」板瓦

▲明初官窯瓷質套缽

▲明 洪武 印有「官匣」字樣匣缽

1994年明御廠東側出土一批洪武青花大盤、罐、壺、碗等大件瓷器,其形制和彩飾風格具有元青花的特徵,這從一個側面說明生產這類青花瓷的匠人,很可能就是原浮梁磁局的工匠,由於在這批遺物中的同一地層出土有「浮梁縣丞趙萬初」提記的瓷瓦,且其遺物與傳世的洪武瓷器一致,故知其為洪武官窯瓷器。2003年由北京大學、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在御窯廠珠山北側進行考古發掘,清理出洪武時代葫蘆窯遺址6座,同時出土大量洪武官窯瓷片,這些遺物與1994年出土的洪武瓷器相同。

▲明 洪武 青花折枝四季花卉紋盤

▲明 洪武 青花錦地花卉紋盤

▲明 洪武 青花竹石芭蕉紋執壺

▲明 洪武 青花纏枝蓮紋大碗

▲珠山北麓發掘區

▲珠山北麓葫蘆形窯遺迹區

▲匣缽牆

▲匣缽牆 局部

▲排水溝

關於永樂官窯

1982年,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御窯廠南院東側,即原市政府南大門之東牆邊的一道溝中發現永樂刻款白瓷靶盞等。

1983~1984年珠山中路翻修馬路,又在溝南清理髮掘,清理面積18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可以復原的永樂瓷器。該處文化堆積層分為6層,其中:第3層為白色沙土層,出土17塊一面施有甜白釉的折角瓷磚,根據相關文獻推斷這些瓷磚為永樂十七年以前南京修建大報恩寺白塔所用之塔磚;第4層為淡紅土夾沙層,厚約5~45厘米,其中雜有少量的白瓷殘片和青花盤殘片,幾個高足杯底心印有「永樂年制」四字篆文款;第5層為白瓷殘片層,厚5~55厘米,出土了大量的僧帽壺、碗、折沿盤等,白釉高足杯殘足110件,刻或印有「永樂年制」四字篆文款的有71件,同時出土有白釉盤口長頸瓶、梅瓶、雞心扁瓶、方流雞心扁壺、折肩深腹執壺、四系矮壺等以及仿伊斯蘭金屬器形之白釉單把水罐、方流直頸長壺、扁壺、珠頂雙環耳蓋皿、八方燭台等。

▲ 永樂年制 四字篆書款

1984年,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御窯廠南院西側即原市政府南大門以西約16~36米的珠山路人行橫道上(該地為明御廠之公館嶺遺址),為配合基建,搶救性發掘了約290平方米。出土物仍以永樂甜白釉瓷為主,但品種已較前期大為豐富,甜白之外,還有紅釉、紅地白花、青花釉里紅、甜白礬紅彩、孔雀綠彩、紅綠彩、高溫黃褐彩、綠地褐彩及黃地綠彩等品種。器形以碗、盤、高足杯、及梨形壺等實用器為多,陳設瓷有青花龍紋玉壺春瓶,特異造型的白釉三壺連通器、釉里紅筆盒、青花梵文大勺等也出土於此地,並首次出現海獸紋、三魚紋等,祭紅地白龍紋靶盞、碗、盤也為該期獨創之物。

▲明 永樂 白釉豆

▲明 永樂 甜白釉素麵雙環珠頂蓋皿

▲明 永樂 白釉三壺連通器

▲明 永樂 白釉三壺連通器

▲明 永樂 白釉花口金彩盤

1987年,在御窯廠西牆東司嶺下的明初填土中發現兩塊釉里紅盤口長頸瓶殘片,一口沿釉里紅書「永樂元……供養」,另一書「永樂四年……供養」,這是迄今所見的最早永樂官窯釉里紅瓷器紀年標本。

1988年4~5月,為配合在中華路鋪設煤氣管道工程,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御窯廠遺址東門邊的一段長9米,寬約1.2米,深約1.9米的溝道中發現了永樂和明初瓷器殘片。該溝道中根據土色地層可分為4層,其中第3層出土了青花折枝牡丹紋折沿盤、青花纏枝蓮紋折沿菱口盤、青花折枝花卉紋蓋罐等,由於該層下面緊貼出土洪武釉里紅大盤、罐的洪武地層,從而確定此層為永樂早期堆積。

▲ 明 永樂 紀年標本

1994年6~8月,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配合景德鎮市政府在中華路修建七層高樓工程,在御窯廠東院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360平方米。該地文化堆積分為9層,在第4層和第6層之間有兩片較為集中的瓷片堆積,其中90%以上的瓷片都能對合復原。這些瓷器可分兩類:一類胎體厚重,器形碩大,料色灰淡,畫筆勁健,為明初官窯瓷器,即洪武瓷器,有釉里紅纏枝花卉大碗等;另一類胎釉細膩,器形豐富,胎壁較薄,青料深藍並微有暈散,畫風瀟洒飄逸,為永樂中期以前器物,品種有青花、白釉金彩、白釉綠彩等。其中罕見的器物有影青刻海浪青花龍紋罐、青花花卉紋蓋皿、青花海浪仙山雙耳三足爐、青花纏枝牡丹紋大窩盤、松竹梅紋大窩盤和湖石雞冠紋大窩盤等。

1999年7月,在御窯廠遺址西南側(東司嶺西約20米處),因基建挖地基時發現明永樂瓷片堆積,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對這一堆積作了清理,發掘了長約4.6米,寬約2.3米的探坑。該地地層可分為4層,其中第3層為永樂瓷片堆積層,厚約20厘米。出土的永樂瓷片有青花、釉里紅、白釉、黑釉等品種,其中有青花龍紋海水歇爵山盤、青花海水刻白龍紋梅瓶,紅釉梨形壺,白釉瓷鎛,黑釉「永樂二十一年」銘雙耳三足爐等。

2003年,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等單位,對景德鎮明清御窯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地點在珠山北麓,發掘面積788平方米。此次發掘出土明洪武中期到永樂時期的葫蘆形窯6座、落選御品埋藏坑16個和落選御品5大片。其中,永樂時期的埋藏坑14個,瓷器絕大多數為紅釉和釉里紅,經過拼對,修復有青花釉里紅雲龍紋梅瓶、釉里紅雲龍紋梅瓶、紅釉刻劃雲龍紋梅瓶、里紅釉外釉里紅趕珠龍紋大碗、紅釉僧帽壺、紅釉梨形壺、紅釉高足杯、紅釉印花蓋盒、釉里紅花卉小碗、釉里紅雲龍紋高足杯、紫金釉高足杯、黑釉劃花鼎式香爐等,種類非常豐富。

▲明 永樂 白釉金彩缽

▲明 永樂 白釉爵杯

▲明 永樂 甜白瓷磚

▲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瓷器

▲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瓷器一組

關於宣德官窯

1982年,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今珠山路北側御窯廠大門前,東起中華路口至公館嶺160米地段(即明代御器廠儀門故址),清理出明代殘瓷窯一座,官窯廢品堆積七處,出土了一批有書宣德年款以及一批無款的明初官窯殘器。1983、1984、1988年又陸續在御窯廠東牆以及東南側與西南側一帶發現大量宣德瓷器。1993年,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為配合基建,在御窯廠東側中華路一帶清理髮掘大量宣德遺物,資料十分豐富。2014年,在御窯廠東南側發掘,出土一批宣德遺物。

▲ 1993年御窯廠宣德地層清理現場

根據歷年來出土資料看,宣德官窯不僅燒造量大,其品種之多也是空前的,根據考古修復瓷器統計,器型有:碗、盤、杯、碟、靶盞、壺、盆、洗、罐、漏斗、渣斗、缽、瓶、爐、缸、筆盒、硯滴、水盂、燈和鏤空香薰、花盆、盆托、水仙盆、花插、蟋蟀罐、鳥食罐等,仿伊斯蘭金屬器造型:八方燭台、方流執壺、雙耳扁壺、網格紋蓋皿和單把罐(花澆)。祭祀及佛教禮器:壇盞、豆、三足香爐、軍持及僧帽壺等。瓷器品種有:甜白、影青、天青、寶石藍、鮮(祭)紅、紫金釉及仿宋名窯的仿建窯天目、仿紫定、仿汝、仿龍泉、仿哥及茶葉未釉等;澆黃、灑藍(雪花藍)、孔雀綠、瓜皮綠等;青花、釉里紅、醬彩、鐵紅彩、青花鬥彩釉里紅、寶石藍地白花彩;青花鬥彩、青花填黃、青花填礬紅及青花孔雀綠彩等;單純礬紅彩、釉上綠彩及黃地填綠釉彩等。印證《大明會典》宣德八年,一次「往饒州燒造各樣瓷器,四十四萬三千五百件」記載,根據出土資料來看,這一記載似乎可信。

▲明 宣德 青花孔雀綠釉魚藻紋碗

▲明 宣德仿哥釉敞口碗

▲明 宣德紫金釉侈口碗

▲明 宣德天青釉靶杯

▲明 宣德紅釉水仙盆

▲明 宣德黑釉侈口碗

1993年在明御廠宣德地層出土的一塊青花書「樂一號」、「樂三號」銘青花試料盤,該盤青花色調淡雅,所謂「樂一號」、「樂三號」可能就是樂平青料(即文獻記載的所謂陂塘青或平等青)。關於宣德青花料學界歷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宣德青花使用的青料是所謂國外「蘇麻離青」,二是「蘇麻離青」和國產料摻合使用。根據這一情況,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提供御窯廠出土的8塊典型宣德青花瓷片給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測試。據測試分析,宣德青花所用的青花料是一種低鐵高錳的國產料,這對我們認識宣德青花料有重要參考價值,由於宣德青花料中減少了鈷鐵著色而增加了鈷錳著色,故形成純正藍色中「略帶紫色調」,這就是宣德青花既不同於、而又勝於前朝的原因

▲明 宣德 青花書樂一號、樂三號銘青花試料盤

從出土的宣德瓷器來看,其時的製品絕大數都有年款,並有固定的形式。書體有楷書和篆書二種,從工藝與裝飾形式上看有:刻款、青花款、鐵繪款與釉上礬紅款;字數有四字、六字;排列形式有單行(橫排、豎排)、雙行、三行排列;有加雙圈、單圈或長方單框之類。宣德碗盤底多施盤,款識流行書於器底,大盤則書於外壁口沿處,瓶罐類則多書於器物之肩部,還有在同一器物上書寫二個年款的(如蟋蟀罐和筆盒)故前人有「宣德款識滿器身」之說。

1993年出土大量精美宣德青花蟋蟀罐,相同造型而不同紋飾有10餘種,如行龍、鳳穿花、花卉、瓜果、天馬、蓮池珍禽、櫻桃畫眉、白鷺黃鸝、獵犬飛鷹、洲渚水禽及蘆洲鴛鴦紋等,其中有些紋樣是過去從未聞見的,尤其是其後三種紋樣在構圖狀物方面極富繪畫趣味。宣德青花有「殿中畫院人遣畫也」的記載,故其「粉本」可能出自宣德時供職於仁智殿的宮廷畫家。這批遺物不僅證實宣德宮中尚蟋蟀之戲,且宣宗本人也有斗蟲之好。

▲明 宣德青花花鳥紋蟋蟀罐

▲明 宣德青花鳳紋蟋蟀罐

▲明 宣德青花龍紋蟋蟀罐

推薦閱讀:

男性最受女性喜愛的部位大調查!
雙十一如何脫單?中國單身男女調查
【深度好文】高其才 · 陳寒非:調查總結民事習慣與民法典編纂 ︱ 中法評
怎麼寫好規範的調查報告

TAG:考古 | 收穫 | 遺址 | 調查 | 景德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