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一縷書香 修自身素養
列印|
轉發|
評論
□萬璐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見,書是人類的益友,讀書是一種提升自我的藝術。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而讀書則是學習的過程。
孩童時期,我很喜歡趴在床上,跟媽媽一起翻看一頁頁泛黃的連環畫。雖然那時候我字還認不全,但總是跟著媽媽的語速,像模像樣地閱讀著。《匹諾曹》的故事對我影響頗深,小時候即使做錯事情,也不敢說謊,生怕長出長長的大鼻子。從那時候起,誠實守信就深深紮根在心底。
上小學後,我認識了更多的字,接觸到了更多的書籍,也學習了更多的知識。作為我考試第一的獎勵,叔叔送了一本《唐詩三百首》給我,還要求我每天背一篇。起初,我覺得這是一個負擔,是一項附加的家庭作業,但是幾天下來,背誦唐詩已經讓我樂此不疲。「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是我最早接觸的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那時候的我,像堆積木一樣,把一首首唐詩「碼」到了自己的小腦袋瓜里,儘管對詩句的深刻含義似懂非懂。最喜歡李白的《行路難》,尤其喜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大氣,每當背到這兩句時,我都會刻意地把語氣加重。媽媽說,這兩句是告訴我們遇到挫折要激流勇進,堅信美好的前景。到如今,遇見困難時我也總能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因為我篤信:長風破浪會有時!
上了中學,在繁重的學習之餘,我喜歡看《讀者》以調節自己緊張的情緒。裡面的小故事不長,在課間或者在自習前就能讀完一則,但每個簡短的小故事都能揭示一個很深刻的道理。記不清看過多少期《讀者》,更記不起曾有多少小故事讓我受益匪淺。記得在《讀者》上看到一篇《繩子》,大概講述的是兩個小孩子為爭一根地上的繩子,兩人各拿一頭,都想佔有,各自拚命拉扯,最終繩子斷了,兩個人倒地,滿身是泥巴。結尾用了一段路人的話:「人們經常大聲地為一些沒有用的事情爭吵,可是到頭來得到了什麼呢?除了得到像泥土一樣粘在身上的恥辱,別的什麼也得不到。」
《讀者》的內容很平和,就像一杯白水,很平靜地放在桌子上,它不會像果汁那樣甘甜濃重,卻會讓人在潛移默化中汲取到營養,甚至影響一生。至今我也經常看《讀者》,把它當成娛樂,把它當成良師益友,當成工作後的一種休憩。
大學是個很多元化的人生課堂。在我看來,大學時期的圖書館就像是一個大氧吧,能讓莘莘學子一邊讀書一邊吸氧。大學的時光是快樂的、自由的,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重溫中國名著。《三國演義》群雄逐鹿,《水滸傳》人物義薄雲天,《紅樓夢》情感細膩內涵深邃,《西遊記》人物特點鮮明,故事曲折離奇。看得最多的是《西遊記》,感悟最多的也是《西遊記》。師徒幾人在取經途中歷經磨難,但憑著一份執著,憑著一份勇敢,憑著一份鍥而不捨的精神,他們最終取得真經,修成正果。
告別學生時代,真正步入社會,慢慢從青澀走向成熟,書一直陪伴著我。一個人的時候,書為我驅走孤獨;傷心的時候,書幫我撫平創傷。生活中難免遇到不如意,陶淵明的《飲酒》中這樣寫道:「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只要思想上遠離喧囂,人的精神境界可以得到自我凈化,到處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讀一讀田園派的詩篇,你會忘記一切煩惱,悠然自得。
杜甫的詩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陶淵明的詩讓人感受田園中的怡然自得,魯迅的文章使人看到舊社會無知人們的可悲,巴金的文章則使人感受到未來充滿希望。書是燈,讀書照亮前面的路;書是橋,讀書接通彼此的岸;書是帆,讀書推動人生的船。有人說過,讀書是人生最難得的「存摺」,一點一滴,你會發現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每天穿梭於鋼筋水泥之間,不免疲憊,有空閑下來時,倒一杯清茶,執一卷閑書,伴一縷書香,修自身素養,何樂而不為?
(作者單位:北京南航地面服務有限公司)
推薦閱讀:
※關於遊戲社會價值和產業轉型的9個問題(6)
※安利成功人士的基本素養之三--能力
※論素養女人
※【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六人談 二】崔允漷:素養:一個讓人歡喜讓人憂的概念
TAG:素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