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侶關係發展的四個階段

伴侶關係特別指婚姻的關係,其發展有從時間的先後來合成早期、中期、晚期,也有像娜塔莉(Natalie Tyler) 是以這種關係的常態發展(不包括特殊的伴侶關係)內涵來劃分:

第一階段:羅曼蒂克、有趣、甜蜜蜜的時期--你好、我好、大家好。

這是一般人稱之為蜜月期,伴侶將彼此的理想形象投射在對方身上,彼此幻想對方就是那最完美的,一生追求的夢與圓滿。他/她充滿了趣味與關愛,即使對方犯了錯誤,小錯,簡直就不是問題,大錯,也可以在極度的包容中化小。

在這個階段雙方都竭盡己力展現出最為美好的一面,以贏取對方的肯定,雙方都害怕對方看透自己的「真面目」,因此盡量順應對方,討好對方。因此,這個階段除了有被愛、美好、甜蜜之外,同時也有許多的擔心與焦慮,害怕自己不完美的一面會被看穿。

有人開玩笑說,在這個階段的人,象是吸食了多維他命一樣,感覺非常良好,尤其是在吸食多維他命的初期,份量要得不多,卻容易滿足,在發展過程中,他/她的藥劑卻不斷的增加,而成了一種負擔。

第二階段:權力抗衡時期--混亂、抗拒、掙扎

假面具戴久了會覺得很累,因此蜜月期的甜美感慢慢減退,伴侶彼此開始呈現「真實」的自己,也自此,我們發現我們的伴侶「改變」了,他/她不再是我們的夢中情人,他/她開始「問題」多多。原本安靜、秀氣的高雅,變成沒趣無聊的退縮或是不在乎不理人;原本風趣幽默的語言,什麼時候變成聒噪,自吹自擂的自大;原本細心的呵護,何時成為了多管閑事,愛嘮叨的缺點……一切似乎變了,變得令人訝異自己的眼光。

我們開始睜開了雙眼,發覺到原來美好的世界是如此不堪入目,接踵而來的,就是失望、生氣、驚訝。

我們開始正向或消極的攻擊對方,責怪對方甚至責怪自己,為的是想要得到關係中的主控地位。這就開始了權力抗衡的階段了,在這個階段,權力競爭的事事件件就層出不窮了。目的是希望我們的伴侶能聽從我們的,順我們的意思,做我們要他們做的。

可矛盾的是,一旦對方全無反抗的聽從我們,我們又會覺得他們沒有用,沒主見,沒個性。總之,沒有什麼是使我們滿意的,因為我們要的是「完美」,我們認為的完美,由於對方不可能真正的合我們的理想與要求,所以我們總是失望、生氣。

這種權力控制、抗爭的把戲,在潛意識中總是企圖使對方覺得內疚(guilty)或是羞恥(ashamed),表面上沒有一個人「有意」的要這樣做,但常常是在「我」在「教」他/她,「我」比較「在行」,他/她比較弱或是相反的用我比較弱勢來強化對方的領導欲來達到目的,內心的目的是要達到自我保護及自己是主導者的意願。

除了內疚、羞恥的感受之外,得到控制權的人會有驕傲、自卑、自責、不安全感、瞧不起……等感受產生,被控制的人會有自卑、自責、憤怒、自以為是、沮喪、絕望、無助、委屈……等感受的出現。

娜塔莉認為權力抗爭把戲的特點如下:

1.只給別人建議、勸告,但是自己卻不接受別人提出的建議、勸告。

2. 當自己有困難出現的時候,尤其在情緒上,很難與別人分享,請別人支持與關 愛。

3.喜歡下命令,要求別人做這個、做哪個,希望別人做得很完美。

4.當別人開心、受讚美或得獎時,或時總是會有些負面的語言會出現,例如,小心,升得高跌得重,你一定要好自為之呀!

5.具有判斷性,批評性,找錯性,或控訴性及指責性。

6.過度的願意幫助他人,照顧他人,而未注意到他人的責任、能力、成長時間等。

7.無論是讚美,肯定他人時,必定有其「功利性」,「目的性」。

8.為別人做決定而不尊重他人或與他人事先商量,而這以「愛」為借口,當別人不舒服時,還自覺委屈。

9.要改變他人,卻很難改變自己。

10.表達「反依賴」(anti dependent)的態度:我不需要你,我自己能做。

容易人身攻擊而偏離以事論事的態度。

11.常常覺得自己是為他人好,但卻受冤枉或被拒絕,所以有許多憤怒,不愉快。當提供幫助受婉拒時,很難受。

12.在肢體上,情緒上,精神上虐待他人。

13.總是在爭對與錯,而且自己一定是對,對方一定是錯。

14.有困難承認錯誤,總是找出合理化的理由,解釋自己的行為。很難得對人說抱歉,有人也很容易說抱歉,但並非真正認錯,而是操縱的一種手段,或是逃避責任的一種工具。

15.很自衛,不直接,找理由借口(說謊)以及任何不誠實的表達。

伴侶關係是這種權力抗衡把戲的主體,平常很少會真的「看清楚」這些把戲的特點,進而找到一個切口點停止這種彼此的爭戰。

我們只是覺得在這種拉鋸、抗爭、批評的生活中,很憤怒,很累很辛苦,難怪有許多伴侶在這個階段或者是越來越「攻擊性」,但是也有許多的人卻越來越「退縮」,如果他們沒有突破,越過這個時期,他們的關係就會走入死角,終究要分手。

第三階段:學習與轉化時期--謙虛、空乏與成長

一個良好的伴侶關係,建基於尊重、關愛、與相對性的權力抗衡。它包括了對於自己與對方的感受、需要敏銳與關懷、並且了解自己與對方的獨特性--不同的文化、社會、價值觀、人格特質、性向,並且能接納感謝彼此的不同,懷著這種心情,我們開始學習到當我們內心的憤怒、不滿的情緒產生時,可能就是我們在自衛、封閉的權力操縱的情況中,這種「清醒」的意識與認知,幫助我們進入開放及不自衛的謙虛態度。

這種謙虛的心胸,可以使我們學習到,當我們在自衛、受傷的同時,對方也是在同樣的狀況中,對方只是用批評、責備的方式來保護自己,這種眼光,就能激發起我們內心的仁慈與關愛,我們就比較能夠放下自己的受威脅感,並看透對方的把戲,不僅是不被捲入其中,反而能同情、接納、並化解對方的自衛心。

當然,這種能力狀態不是說一說就能做到的,我很欣賞wile曾說過(1993)我們的這種接納、聆聽、良好溝通的能力並不是持久不變的,有時候,我們做得到,有時候我們做不到。這個意思表明了人們的有限,因為我們從小到大的受挫折的經驗太多,被治療的體驗太少,也因此,我們關愛、包容他人的能力也是不穩定的,故而,學習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成長要素。

學習什麼?

1.學習去了解自己,自己的優點、弱點、喜怒哀樂的根源,然後接納自己、照顧自己、愛自己,只有了解了自己,照顧了自己,愛自己,才有能力相應的接納別人、了解別人、照顧別人、與愛別人。

2.學習了解伴侶,他/她的人格特質、成長的環境與背景,然後要去接納他/她之所以為他/她,而不是「我」的理想的他/她。

3.學習開放自己的心,當我們受到任何威脅(指責、批評……)時,能夠開放「意識」來「覺察」整體情況,然後再表達自己的反應。只有在衝突的時候,沉穩的面對,我們不僅會脫離掉權力抗衡的惡性循環中,而且能使伴侶關係提升到一個關懷與尊重的成熟層面。

4.學習勇敢的表達出以前不敢或壓抑的情緒,對人事物的看法,並勇敢的承認自己的錯誤,勇敢的接受欣賞自己的優點。伴侶關係若沒有勇氣的存在,那麼彼此之間的關係必定不會真實,更別說真正的愛情了。

5.學習在伴侶關係中,分享自己的傷害、痛苦、挫折,許多伴侶為了使對方高興,特別是男性,往往是報喜不報憂。因為報了憂對方會難受,會痛苦,其實這是一種不太正確的了解與認知。要知道,親密感的建立,不是在於刻意的使對方快樂,而是彼此的坦誠分享與交心,熱情的產生也不是只靠甜言蜜語、美酒的催化或羅曼蒂克的音樂或氣氛,而是在於發自內心的「愛意」與「真心」的「交流和給予」彼此。

什麼叫做轉化?

轉化指的是一種「質」的變化。它是成熟的必要過程,是從一個人內心的一種氣質的提升,用一個類比來形容,恐怕會幫助我們有一個更清楚與深刻的了解,那就是毛毛蟲到蝴蝶的過程,蝴蝶是無法回到毛毛蟲,因為她的變化是一種「化學變化」,也就是指的是「根本」的改變。

伴侶關係,也只有在從外在的變化--生理上的、物質上的關懷、照顧,進入到內在的初層次變化--情緒、感受,再提升到內在的深層次變化--無條件的接納、真實而坦誠的關愛與仁慈,這才叫做轉化的關係。這種轉化的關係是伴侶的理想,是要不斷的「空虛」自己,才會有空間容納對方的表現。

第四階段:共創時期—情愛轉為愛情。

呈現出真正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真實面。上帝在創世的時候用了六天,當祂創造了一切生物、大地、自然之後,祂還覺得不夠,因此祂創造了一男一女。根據聖經,這名男子叫做亞當;這名女子叫做夏娃。當上帝造成了這對男女後,祂看了很滿意。自此,成就了世界的創造。這是西方對世界起源的一個說法。中國文化也有類似的描述,它更包容的將男女擴大到所有存在物的特質上,那就是「陰」與「陽」。只有陰陽和諧,剛柔並濟,天人合一的圓滿才能實現。

真正美好的愛情,必定是伴侶經過了以上的三個階段,並且能夠了解陰陽本是互補才能成為園,也只有保有自己陰及陽的特質,而不堅持改變對方,才能有共創的機會。共創是唯一能夠讓一個人的生命力充沛,讓「falling in love」 (墜入愛河)的幻象悟到原來我們都是「being in love」(愛的本體)的正道上。

近期回顧

程薇燕:活出來,沒有分別

抑鬱的饋贈(上)——一位牧師的治療之路

抑鬱的饋贈(下)——一位牧師的治療之路

卡爾.羅傑斯 諮詢實錄|離婚女人的苦惱

是什麼蒙蔽了愛?


推薦閱讀:

太極圖昭示自然規律與自然關係
解讀《紅樓夢》應該明確幾種關係
壞男人教你:長期關係如何維持新鮮感,做到3點久處不厭!
曖昧關係:新時代的新鮮發明(摘錄)
怎樣看待當前社會風氣的功利化與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AG:發展 | 伴侶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