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四性
中藥四性
眾所周知,食物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也有寒熱之性。同樣,藥物也有各自性味,從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治療作用。所以,在使用藥物之前,應先了解各種藥材的性味,然後針對自己的體質來選擇藥材治病養生,這樣才能使藥材真正發揮的效能,達到治病養生的目的。
所謂四性,又稱四氣,就是指寒、涼、溫、熱四種藥性。此外,四性之外還仃一類平性葯,它是指寒熱偏向不明顯、藥性平和、作用較緩的一類葯,阿膠即性平。寒涼與溫熱是相對立的兩種藥性,寒涼藥材多具有清熱瀉火、利尿通便、化痰開竅的作用,適用於熱性病症,如高熱煩渴、面紅目赤、咽喉腫痛等;溫熱藥材一般都具有溫里散寒、補火助陽、溫經通絡的功效,適用於寒性病症,如四肢厥冷、面色蒼白、腹巾冷痛等。另外,平性屬陰,能健脾開胃、強壯補虛。如阿膠、枸杞、甘草、芡實、白木耳等藥物。寒性:屬陰。作用:清熱解暑、瀉火通便、消除熱症.藥材代表:黃連、黃芩、金銀花、知母等.涼性:屬陰。作用:降火氣、清熱除煩。藥材代表:西洋參、薏仁、羅漢果等。溫性:屬陽。作用:清祛寒、溫中補虛。藥材代表:紅棗、當、川芎、龍眼等。熱性:屬陽。作用:祛寒、溫經止痛。藥材代表:肉桂、附子、炮姜等。
中藥四性理論的淵源及沿革默認分類 2010-01-23 21:08:29 閱讀7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摘要】 運用文獻學的基本方法,對歷代主要醫籍中的中藥四性理論進行梳理。認為《黃帝內經》為中藥四性理論的提出奠定了基礎,《神農本草經》正式提出「四氣」之說,隨後四性理論逐步細化,到了宋金元時期四性理論有了突破性的發展,至明清時期四性理論漸趨完善。
【關鍵詞】 中藥藥性學四性 四氣 沿革 文獻研究
四性又稱四氣,是指藥物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它反映了藥物對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的作用傾向。四性理論作為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前人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對各種藥物的性質及其療效不斷深化認識的基礎上,結合藥物作用於人體的不同表現進行概括和總結而來。
四性的具體所指,歷代醫家有不同看法,而且在歷代本草著作中對四性的具體描述也各不相同。《神農本草經》中指寒、熱、溫、涼四氣,但在具體藥物的四氣中,卻未提到涼,而是有平,該書所載藥物的四性可歸納為寒、微寒、平、微溫、溫五類。之後各醫家又有多種稱謂,如甚寒、頗寒、甚寒涼、暖、冷、大冷、至冷等。然而中藥的四性總歸不過寒、熱兩種,與陰陽相對應,其餘便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另外,雖然多提寒熱溫涼,平性也是重要的一種四性描述,不過平性是相對而言,藥物仍有偏性。歷代醫家所列四性中,平性藥物均佔有相當的比例。因此,四性現在一般有「寒、熱、溫、涼、平」五種描述,稱為四性、四氣是沿用古人的一種說法。
1 四性理論的初步建立和理論基礎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化氣,陰成形」,「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素問·寶命全形論》曰:「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天有寒暑,人有虛實」。這些論述不僅為四氣的提出提供了理論基礎,也成為後世醫家「四氣稟受於天」之說的主要依據。
《素問·至真要大論》:「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潤之,急者緩之,堅者耎之,脆者堅之,衰者補之,強者瀉之,各安其氣,必清必靜,則病氣衰去,歸其所宗,此治之大體也」。「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中的熱與寒已是指藥物的寒熱之性而言,為以後研究中藥四性對臨床用藥的指導作用也提供了理論基礎。《神農本草經》提出四氣時,便指出「療寒以熱葯,療熱以寒葯」,其理論即源於此。《素問·五常政大論》中指出「氣寒氣涼,治以寒涼,行水漬之。氣溫氣熱,治以溫熱,強其內守。必同其氣,可使平也,假者反之」,也是在四性及四性對治療的指導作用方面進行的論述。在《漢書·藝文志》「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其中「本草石之寒溫」是對「經方」第一內涵的表達,只有「致水火之齊」即得到具備寒涼與溫熱性質的藥劑,「經方」才能夠「通閉解結,反之於平」。
《神農本草經》正式提出「四氣」之說:「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及有毒無毒,陰乾暴干,采造時月,生熟,土地所出,真偽陳新,並各有法」,明確指出了四氣的概念。「療寒以熱葯,療熱以寒葯」指出了四性理論對臨床治療的指導作用。四氣被應用於收載的藥物之中,但對應性不足。《神農本草經》所載藥物首列性味,內容上有四氣,在文字表達中卻只提及味,例如:「玉泉,味甘平;丹沙,味甘微寒」等。而且《神農本草經》提「寒熱溫涼四氣」,但在其所收藥物的四性中,卻未提到涼,而是有平,其所收四性可歸納為寒、微寒、平、微溫、溫五類。因此,該書中四氣是一種提綱式的說法。這一時期是四性學說的形成時期,為後世的四性理論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2 四性理論的細化
以五版《中藥學》所收中藥為例,《名醫別錄》較《神農本草經》補充四性五味,修正藥物四性77味(不包括新增五味),新增四性大寒、大溫、大熱三類。《本草拾遺》中冷、涼的四性描述均出現。《日華子本草》對其所載藥物四性的描述,不拘於古人,有冷、暖等描述。四性的分化更趨向於多元與細化。《海葯本草》中記載的藥物,大多數來自海外,對這些外來藥物,本書同樣依照藥性理論標以四性等。反映了四性及藥性理論這時已經相對成熟,並得到廣泛的應用。《新修本草》多是對《神農本草經》與《名醫別錄》的總結,其中關於藥物四性的記載,多見一葯多性,且多數為《神農本草經》與《名醫別錄》的綜合。說明了官修本草具有大而全的特點,同時也說明對四性理論的重視。《本草經集注》更是對這兩部著作的總結與繼承,同時也有自己的評論。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說:「《葯對》曰,古之善為醫者,皆自採藥,審其體性所主,取其時節早晚,早則葯勢未成,晚則盛勢己歇,今之為醫不自採藥,且不委節氣早晚,只共採取,用以為葯,又不知冷熱消息,分兩多少,徒有療病之心,永無必愈之效」,說明了藥性稟受於天的理論。
3 四性理論成為重要的藥性理論
宋金元時期,醫學理論包括四性理論得到迅速發展。這一時期,四性理論已經在四性、五味、歸經、升降浮沉、有毒無毒中佔有重要位置,這種重要性主要有以下體現。
3.1 「四性」之說的正式提出 宋·寇宗奭在《本草衍義》卷一中說「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寒、熱、溫、涼四氣。今詳之:凡稱氣者,即是香臭之氣;其寒、熱、溫、涼則是葯之性……論其四氣,則是香、臭、臊、腥,故不可以寒、熱、溫、涼配之……其序例中「氣」字,恐後世誤書,當改為「性」字,則於義方允」,對「四氣」與「四性」各自的內涵加以界定,認為寒熱溫涼應是指中藥的四性而言。
3.2 對四氣稟受於天理論的討論 《圖經本草》:「凡採藥,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謂春初津潤始萌,未沖枝葉,勢力淳濃故也。至秋枝葉津潤歸流於下。今即事驗之,春寧宜早,秋寧宜晚。據此文意,采根者,須晚秋以後,初春以前,欲其苗梗枯落,至未萌芽時,氣味正完,乃可采耳」,蘊含著取類比象和四性稟受於天的理論。《本草衍義》中「兔,有白毛者,全得金之氣也,入葯尤功。余兔至秋深時則可食,金氣全也。才至春夏,其味變」,「櫻桃……此果在三月末四月初間熟,得正陽之氣,先諸果熟,故性熱」,將四氣稟受於天的理論用於對具體中藥四性的分析。金元醫家多引用《素問》來說明四氣稟受於天的理論。張元素在《醫學啟源·用藥備旨》中有「氣為陽,氣厚為純陽,氣薄為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是對《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內容的發揮,也是同樣的道理。
3.3 醫家對四性理論的重視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有「葯分三品七情,性有溫平冷熱,凡於行用,不得差殊,庶欲立方,便須憑據,療之合理,病無不痊」的論述。王好古在《湯液本草》中還說:「凡葯之所用者,皆以氣、味為主」。李東垣《脾胃論》中說:「一物之內,氣味兼有,一葯之中,理性具焉,主對治療,由是而出」,表明了四性理論在指導臨床用藥中的主導作用。
由以上可以看出,宋金元時期,四性理論蓬勃發展,在理論上有所突破,在應用上更加廣泛,且成為藥性中的重要內容。
4 四性理論的進一步完善與補充
四性理論的深化與完善主要是在明清時期。
4.1 更多的醫家強調四性的重要性,並且在其著作中表達出來 李中梓在《醫宗必讀》卷一中指出:「寒熱溫涼,一匕之謬,覆水難收」。張志聰又指出:「不知其性而用之,則用之無本,窒礙難通」,強調了四性理論對臨床用藥的重要性。《景岳全書·十問篇》中開篇便指出「藥物眾多,各一其性,宜否成殊,難以盡識。用者不得其要,未免多誤」,還講到「用藥之道無他也,惟在精其氣味,識其陰陽,則藥味雖多,可得其要矣」,也是強調掌握四性理論的重要性。
4.2 四性分類的進一步研究 早在宋·陳無擇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就曾有「在葯則有收斂、干焦、甜緩、斂澀、滋滑者,百葯之性也」的論述,但在之後的本草著作具體藥物條下未見記載。到了明代的官修本草《本草品彙精要》,所載中藥的四性部分用「寒、熱、溫、涼、收、散、緩、堅、軟」來表示。清·石壽棠《醫原》中又進一步闡述:「草木雖微,其氣味有陰陽之分,體質有剛柔之別……古人論藥性,多言氣味,少言體質。蓋以地之剛柔,即天之陰陽所化,言陰陽而剛柔即在其中」。此處陰陽即四性,就是說原來的論述中四性中已包含有剛柔緩散等藥物體質的內容,只是後人「不悟此理」。
4.3 醫家對四性產生原理的探討 明清是中藥四性理論的完善時期。四性稟受於天之說:
張景岳在《景岳全書·十問篇》中說:「氣本乎天,氣有四,曰寒熱溫涼是也……溫熱者,天之陽,寒涼者,天之陰也」,明確表明了四性稟受於天的觀點。李中梓《醫宗必讀》:「四時者,春溫、夏熱、秋涼、冬寒而已,藥性之溫者,於時為春,所以生萬物者也;藥性之熱者,於時為夏,所以長萬物者也;藥性之涼者,於時為秋,所以肅萬物者也;藥性之寒者,於時為冬,所以殺萬物者也」。《本草崇原》:「茯苓,本松木之精華,藉土氣以結成,故氣味甘平,有土位中央而樞機旋轉之功」。《溫病條辨》:「古來著本草者,皆逐論其氣味性情,未嘗總論夫形體之大綱,生長化收藏之運用,茲特補之。蓋蘆主生,干與枝葉主長,花主化,子主收,根主藏,木也;草則收藏皆在子」,說明藥物不同部位與生長化收藏相對以應不同功用。清·高世栻在《醫學真傳》中說:「天地有五運六氣,人身亦有五運六氣,而百卉草木,亦莫非五運六氣」,「以藥物之運氣,合人身之運氣而用之,斯為有本」。這些都是對四氣稟受於天的闡述。
藥物入口味先知,藥物入腹後四性生:明代,王履在《醫經溯洄集》中解釋,為何葯下獨冠味而無氣性等字,「然經於諸藥名下不著氣性等字,獨以味字冠之者,由葯入口惟味為先故也」。清代徐大椿又在《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丹砂條下指出「性」入腹後才發生,「丹砂,味甘,微寒。甘言味,寒言性,何以不言色與氣?蓋入口則知其味,入腹則知其性,若色與氣則在下文主治之中可推而知之也」。
藥物的四性與所作用的機體有關。清代王學權在《重慶堂隨筆》中討論淫羊藿寒熱後指出「蓋體臟既殊,不能以一例論之,如礬石之為物也,蠶食之肥,鼠食之死。可見葯有定性而體臟不同,則性亦隨之而變矣」。
5 小結
《黃帝內經》為中藥四性理論的提出奠定了基礎,《神農本草經》正式提出「四氣」之說,隨後四性理論逐步細化,到了宋金元時期,四性理論有了突破性的發展,至明清時期,四性理論漸趨完善。四性理論的發展,從最初提綱式的提出,到四性表達的細化與多元化,以及其後的四性產生原理的探討、四性理論與臨床實踐的結合,中藥四性理論從單純的理論形式發展成為臨床所用,指導臨床的重要理論基礎。
中藥四性現代研究分析
2009-4-16 15:00:00 來源:世界科學技術雜誌 作者:
治療牛皮癬不再是神話! |
治療牛皮癬不再是神話! |
治療牛皮癬不再是神話! |
治療牛皮癬不再是神話! |
治療牛皮癬不再是神話! |
治療牛皮癬不再是神話! |
藥性理論(包括四性、五味、歸經、升降浮沉、有毒無毒、配伍、妊娠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及功能主治等)是中藥的基本理論,是指導中醫臨床用藥的依據,四性則是中藥藥性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30多年來,研究人員應用多種現代技術,從不同角度對四性進行探索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四性對機體功能的影響」和「四性的物質基礎」等方面,但進展緩慢,基本未取得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的成果。社會需要中藥,中藥需要提高。為進一步提高中藥在治療、康復及保健等方面的能力,推動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中藥藥性理論的現代基礎性研究不應只停留在純理論研究,更應該注重傳統與現代密切結合、且能直接指導應用的新理論研究。本文通過回顧、分析中藥四性的現代研究,期望獲得突破性的啟示。
一、中藥藥性現代研究的要求
中藥性味功效相關理論的基礎研究,應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運用多學科手段和方法,以中藥性味理論為核心,開展包括性味、歸經、升降沉浮等在內的與中藥的安全性、有效性密切相關的關鍵問題的基礎研究。重點研究藥性的物質基礎、治療過程中所體現的藥效作用及其運用規律,揭示中藥藥性理論的科學內涵,為提高中醫藥臨床療效和中藥新葯的創製提供理論依據。這是中藥藥性理論研究的起始點和落腳點,也就是說在中藥藥性研究的課題設計時要考慮其應用價值,研究結果要顯示其指導應用的價值。這是中藥學術科學發展的要求和必然趨勢,是社會的迫切需要。中藥藥性研究成果的應用必須有明顯的時間要求,這關係到中醫藥產業的持續發展。
二、四性現代研究概況
中藥四性是中藥藥性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傳統中醫臨床用藥有重要指導意義。熱心中醫藥科技工作者對四性開展了許多現代研究,如謝宗萬等開展中藥基源與四性的研究,認為品種不同,寒熱藥性也不同。張廷模等開展了一葯多性的研究,認為中藥均具寒、熱兩性,通過加工炮製、配伍應用等手段,可促使一味中藥的寒、熱藥性向主導地位轉化。王普霞等開展了證候一藥效一藥性關係研究,認為中藥寒熱藥性只能在證的基礎上才能得到充分表證。歐陽兵等提出了藥性一藥效一物質問關係,認為構成中藥四性理論的三個核心元素是藥性、物質、功效,三者間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提出了「組群中藥四性組合性效譜」假說,認為某一類別功效相近、四性屬性相同的中藥組群,理論上應該具有基本相同的能客觀反映其藥性寒熱本質的~I生效譜」,並認為「性效譜」可作為界定某一新中藥四性屬性的科學依據。李儀奎等通過藥物藥理一藥效一藥性關係的研究,認為溫熱葯與寒涼葯對機體的功能活動存在興奮和抑制對應關係,即熱性葯對機體功能的病理性衰退呈興奮作用,寒性葯對機體功能的病理性亢進起抑制作用。梁月華從不同藥性藥物對神經遞質的合成和釋放影響的角度,研究了藥物對神經系統功能的影響與四性的相關性;通過藥物對機體內分泌系統功能影響與四性的相關性研究,認為相同藥性中藥對機體內分泌系統功能的調節作用是中藥四性的重要作用機制之一。王米渠等分析了中藥分子藥性學的進展,認為在分子水平上可確定中藥所含有效分子群與中藥四性的關係。陳芸等開展了微量元素等中藥物質成分與四性關係的研究。梁鑫淼等開展物質組分與四性關係的研究,認為在中藥組分標準化的基礎上,可能揭示中藥四性物質基礎和作用機制。羅國安等提出以整合化學物質組學的整體系統生物學為基礎研究四性,為四性客觀測定提出了新的思路與方法。肖小河等開展生物熱動力學或熱化學效應的研究,認為中藥四性與藥物所含物理內能密切相關,從藥物對機體能量代謝的影響來區分寒性葯和熱性葯。蔣孝葆等提出用數學量化界定的方法進行四性研究。
上述研究可見,對中藥四性的研究,不同學科專業人員,應用各種不同技術包括化學、物理、數學、生物學,以及更新的系統生物學、代謝組學等,從機體功能的多個方面如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心血管系統等,以及藥效作用的各個層次如整體、器官、組織、細胞、分子等,還有物質基礎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取得了大量的創新性結果。但這些研究結果對於指導具體中藥臨床應用,提高中藥療效或促進創新中藥開發,尚未見其指導作用,也未見其具有指導作用的前景。
三、四性的形成和特點
中醫認為「陰陽之盛衰實際上包含證候之寒熱,寒證是機體陽氣不足或感受寒邪的反映;熱證是機體陽氣偏盛或感受熱邪的反映」。中藥應用是「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寒與熱是疾病的兩種不同性質,是機體陰陽偏盛偏衰的具體表現,寒熱辯證是判斷機體陰陽盛衰的辯證綱領;中藥寒熱藥性就是針對糾正機體寒熱證候而言的藥物性質。中藥四性是我國歷代醫藥家在長期醫療實踐中,以陰陽學說等中醫理論為基礎,根據藥物的有關性質、臨床應用後所表現出來的治療作用歸納總結的一種經驗認識,並不斷修正和提高。其特點可從二方面看:一是從認識看,她是經驗認識,帶有哲學成分;二是從地位看,她是藥性的組成部分,是藥性的最高層面,也可認為是中藥作用(功能)的高度概括,約75%以上的中藥具有寒熱藥性。也就是把約75%以上的中藥(常用中藥至少400多種)確定為寒熱(溫涼)二類(四類)作用(藥性)。按中醫辯證用藥,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按現代醫學理論理解,至少400多種葯歸納為二或四個(類)作用,實際指導應用的意義不大。
四、四性研究的思考和分析
1.寒熱是機體陰陽偏離的表現,而各系統疾病均可出現寒熱癥候
疾病證候的「寒熱」是對疾病臨床表現的高度概括,其內涵是非常廣泛的。根據中醫辯證,多數病人可確證為寒或熱性體質,作為選擇熱性或寒性藥物的依據。寒熱是機體陰陽偏離的表現,從現代醫學來看,涉及各個系統的各種疾病,如中樞神經系統的失眠與嗜睡、癲癇與精神失常、抑鬱與躁狂;心血管系統的高血壓與低血壓、心動過速與心動過緩、心力衰竭及心臟驟停、心肌缺血及肥大;生殖系統的不孕不育、陽痿及卵巢功能;泌尿系統的腎炎及腎結石、膀胱炎及尿瀦留;消化系統的便秘與腹瀉、胃潰瘍與膽結石、潰瘍性結腸炎與胰腺炎;呼吸系統的慢性氣管炎與大葉性肺炎、肺結核與支氣管擴張;血液系統的白細胞減少與白血病、凝血障礙與血栓性疾病;內分泌系統的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及不全;外周神經系統的神經炎與神經萎縮;皮膚的過敏性疾病;全身不同部位的腫瘤;不同病原體的感染性疾病,等等。若進行中醫辯證,基本上均可辯證為寒性或熱性體質。但這些疾病按現代醫學分析,其癥狀千變萬化,病因可完全不同。
2.寒熱藥性是針對機體寒熱證候而確定的藥物屬性,而機體包含數量巨大的生理生化等微觀變化
《本草經》提出「葯·又有寒熱溫涼四氣」,「療寒以熱葯,療熱以寒葯」。藥性的「寒熱」是針對疾病證候「熱寒」而言,實際就是病人應用中藥後熱寒證候的改變,其內涵是非常廣泛的。寒熱屬性在哪種疾病中出現,就有對該疾病產生治療作用的具有熱寒藥性中藥。疾病種類很多,中藥的種類也很多,如《中國藥典》2005版一部、《中藥學》規劃教材共同記載的中藥共552味,其中溫熱葯187味,寒涼葯234味,佔76.3%。按中藥功效分類,各類中藥均有寒熱藥性中藥,分布在解表葯、清熱葯、泄下藥、祛風濕葯、化濕葯、利水滲濕葯、溫里葯、理氣葯、消食葯、驅蟲葯、止血藥、活血化瘀葯、化痰止咳平喘葯、安神葯、平肝息風葯、開竅葯、補虛葯、收澀葯、涌吐葯、攻毒殺蟲止癢葯、拔毒化腐生肌葯等。這些中藥可用於治療全身各系統的絕大多數疾病。按現代醫學理論而言,可產生極為廣泛的藥理作用,其進一步的作用機制更複雜。從整體作用深入到器官、組織、細胞和分子等機體各系統的各個層面,對機體的生理、生化、病理、能量等各方面均有可能產生作用。目前對「寒熱」的現代研究,主要是通過長時應用」熱寒」葯而造成寒熱證候模型,觀察現代醫學指標,希望找出能分別反映「寒性」或「熱性」的二類作用及相應機制。試問,如上述列舉的眾多疾病,有可能找出既有明確分類、又有應用價值的二類指標嗎?
3.寒熱證動物模型應針對各系統疾病分別製備,而現有動物模型存在嚴重局限性
疾病模型動物,也稱動物模型,包括現代醫學病動物模型和中醫證候動物模型。現代醫學病的模型動物,是按病理學的理論和方法製備,與現代醫學的疾病類同或接近。中醫證候模型動物,包括陰陽、氣血、體質、臟腑(心、肝、脾、肺、腎)、經穴一臟腑相關、溫病衛氣營血、寒證與熱證模型動物。中醫與現代醫學的觀察方法和理論有著重大差異,建立完全符合中醫證候的動物模型來研究中醫中藥,未能取得有明顯價值的進展,特別是中藥四性的研究更加突出。中藥四性必須針對機體寒熱病證進行研究,關鍵是應用寒熱證模型動物。《景岳全書·傳中錄》日「寒熱者,陰陽之化也」。《素問》雲「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勝則外熱,陰勝則內寒」,說明了產生寒證或熱證的基本病機。如要複製寒熱證模型動物,應從基本病機考慮,才能全面反映寒熱的本質。因此,至少需採用六淫病邪複製寒熱證模型動物、從氣入手複製寒熱證模型動物、能反映五臟寒熱特徵的模型動物、與表裡及虛實相關的模型動物,根據這些模型生理生化等變化的綜合結果,才有可能顯示寒熱的本質。目前多採用長時間灌服熟葯或寒葯製備寒熱模型動物,只是單一方面的病機,尚不能全面反映寒熱本質。但是否有可能製備出病機如此複雜的寒熱證候模型動物,值得深思;用如此複雜的寒熱證候模型動物,是否有可能總結出有價值的反映寒熱證候現代醫學等科學內涵更值得深思。
4.寒熱藥性研究應能反映相應疾病的治療特點,而現有研究存在嚴重的不相關性
絕大多數疾病都可以進行寒熱辯證,並可確證為屬寒證或熱證,故寒熱證候在機體的表現按現代醫學闡述極為複雜,除了表現在體溫的升高或降低,中樞神經的興奮或抑制,呼吸、循環、代謝、肌肉活動及對病原性刺激的反應能力的增強或減弱等一般藥理學反應,更重要的是與疾病直接相關的特殊反應。不同疾病的寒證或熱證在體溫、中樞、呼吸、循環、代謝和肌肉活動等方面的反應是不一樣的,因此,用上述一般藥理學指標就表示寒熱證候是不夠合理的。
研究表明,寒熱中藥作用於機體調節產熱過程的不同環節,或同時作用於幾個環節,影響體內熱生成;寒性葯大多能抑制中樞神經的興奮性,減弱呼吸、循環、代謝和肌肉活動功能,減弱機體對病原性刺激的反應能力;熱性葯能興奮神經中樞,促進呼吸、循環、代謝及內分泌系統功能,供給能量等。但這些研究對象只有很少數常見的清熱或溫里葯類代表葯,若將瀉下藥、理氣葯、祛風濕葯、補虛葯等寒性與熱性葯放在一起綜合研究,想理出中藥寒熱藥性的規律是非常困難的,因而,很難具有普遍意義。中藥成分與藥性的關係更加複雜。成分是產生藥性的物質基礎,具有特定藥性的中藥應具有相應的物質組成。由於寒熱藥性的範圍極為廣泛,其物質組成極為複雜。中藥基原包括植物、動物和礦物。
植物又可分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類植物等;被子植物又可分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物;動物、礦物也很複雜。來源於植物、動物和礦物的中藥可具有相同的藥性。如熱性葯附子與乾薑、樟腦與黃狗。腎;溫性葯雄黃與谷芽、硫磺與防風;寒性葯輕粉與蓮子心、百合與車前草;涼性葯牛黃與鉤藤、西洋參與龜甲,等等。一味中藥可能具有幾千個化學成分。因此,用現代醫藥學的理論和方法,尋找出與寒熱藥性相關的化學物質的可能性值得深思。同時,由於表示寒熱證候的指標尚未合理確定,那麼反映寒熱藥性的藥效指標更未確定,又如何去確定反映寒熱本質的中藥成分?
5.四性研究期望
寒熱(含溫涼)藥性是中藥藥性的核心,在中醫辯證用藥中發揮重要作用。四性的現代研究,應建立在對現代科學(特別是現代醫學、藥學)和四性均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注重藥性一藥效一物質基礎的相關性,明確藥性的中醫藥經典屬性和涵蓋範圍,搞清能反映藥性的藥效等研究方法、內容和指標,確定選擇藥效等研究的要求、思路和原則,進而開展藥性一藥效一物質基礎研究。
四性藥效和物質的闡述是建立在現代醫學理論基礎上。現代醫學理論的最大特點是疾病癥狀明確、病理機制相對清楚;產生藥效的藥物成分清楚,作用機制相對明確。用該思路與方法闡述四性,首先必須明確機體寒熱在現代醫學基礎上的癥狀和病理表現,然後再觀察中藥四性的影響。由於應用現代科學闡述寒熱證候極為複雜,製備合適的寒熱證候動物模型極為困難,在四性層面按現有思路闡述四性的科學本質可能性不大。
中藥藥性理論研究的最終目的是形成新理論,從而指導中藥臨床應用或產品開發,顯著提高中藥在治療、康復、保健等方面的應用價值。在四性層面研究問題很多,效果甚微,但四性只是中藥藥性的組成部分。四性研究應與味、歸經等藥性理論的其他內容相結合進行綜合研究,找准突破口,系統的分步開展研究,將可能在短時問內取得有重要指導意義的中藥藥性研
推薦閱讀:
※針灸配合中藥熏洗治療膝關節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觀察
※抗癌中藥並不貴
※中藥知識必學:金銀花
※這7種飲片不溶於水,中藥調劑要注意
※中藥藥性理論之由來——中國中醫藥報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