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二眾歸戒手冊》前言
《居家二眾歸戒手冊》前言
林克智
三皈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它是每個佛教徒自信仰佛法、修習佛法,直至斷除煩惱,證得涅架的階梯。佛教徒如離開三皈,即是失去了佛教的生命,故三皈依是佛教徒應具備的最基本條件。
弘一大師在《受三皈大意》中說: 「佛,如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等;法,如大、小乘經,律,論三藏:僧,如菩薩僧,聲聞僧,剃髮被袈裟的凡夫僧等。」細說之,三寶有三種意義:
一、別相三寶,如釋迦牟尼佛成道後,教化三千世界的眾生為佛寶,所講說的諦理教法為法寶,度僑陳如等五比丘乃至在世時的廣大僧團是僧寶。
二、住持三寶,如佛涅架後的形像塔廟為佛寶,三藏經典為法寶,戒法儀相為僧寶。
三、一體三寶,就是我們現前的心識的體大包含無外,是體大的佛寶之意;心識的相,能有軌範的作用,流轉升沉時,還能任持自性,遇三寶善友緣時,能生起智解是相大的法寶之意;心識的用是周遍的,有過塵沙般的妙用,無盡之用,一一同於覺性,是用大的僧寶之意。
此外, 尚有本覺是佛寶,始覺是法寶,本始覺不二是僧寶等解釋。又有理體三寶是指佛所證的戒、定、慧、解脫知見五分法身為佛寶,所證的四諦的滅諦道理無為的是法寶,聲聞的有學、無學功德,初果以上同見真諦理的叫理合僧寶。
因為皈依是以皈投依憑而請救護為目的,所以皈依者必然是要真實有救護的能力。而其救護的能力非是從神權的迷信中發生出來,而是從因果規律上, 合乎真理的功德中發生出來的。
必須清楚:皈依的究竟對象是理三寶:佛,一切智五分法身;法,滅諦涅槃;僧,諸賢聖學無學功德、 自身他身盡處。受皈依者應該使信心寄托在此理三寶上。但也必須知道理三寶是依持於住持三寶的,故住持三寶是直接的禮敬對象。受皈依者必須明白此理,只有正確了解此理,才不會在三寶的理、事、聖、凡上胡猜亂想,方可在受皈依時依法得無作體。
關於受持三皈依的時限,雖然可以隨日多少受,但在我國一般都是盡形壽受持的,故在受持之前必須明了,切不可不發盡形壽受持的心愿,也不作若干時間受持的表示。
現在授受三皈時,往往為師者既不講三皈依的意義,也沒有什麼儀式,只取一個法名就算是皈依了,受皈依者甚至連什麼是三皈都還不知道,這是不合軌範的作法,更不能得到三皈之體。故在受持三皈之前,應先學三皈的意義及方法,在受三皈者能理解受持三皈的真義之後,儀式不妨精簡,不過必須誠敬而鄭重。由於授受者的真誠,恭謹的作為,所受的皈戒才能納於受者的心中。所謂「聖德納心」生「無作體」,從此受者盡形壽任運自然地隨時隨地會提高警覺,得到皈依三寶的利益。重要的是在授受三皈依之後, 授者還要負起教導的責任,受者要經常做三寶弟子應做的事,護持聖法納心結成的三皈之體,使它時常依於心而不忘失,永遠發揮防惡增善的作用。贊云: 「三皈納體,五戒培基」,故受持三皈之後,應進一步受持五戒。經云:假使布施給滿四天下所有眾生的飲食、衣服、卧具、醫藥四事的供養,縱然時間長到一百年,也不如一日一夜短時間中持戒的功德。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功德呢?這是因為初受戒時, 即已對盡眾生界行了財、法和無畏三種布施:
一、盡形壽不偷盜, 即為已施法界有情之財了, 因為不侵損法界有情的利益,就是對他進行布施。
二、盡形壽不殺生,使有情安樂,就是施予法界有情以無畏。
三、用戒法自行與化他,即是以法布施予遍眾生界。
因為戒德是無盡的,所以有限量的財施之功德遠不及它。同時還因財施是物質集散之事,集聚的時候,就要產生貪求之欲,散去之時,又有取捨愛憎的心理。如此得喜失嗔,最易生起煩惑惱害,所以不如戒施的清凈。如果先能持戒,斷絕了不合理、不合法的強求,進而財法兼施,成就清凈業行,直到成就佛果,那就圓滿了。我們知道了戒德的高勝,也就能深生受五戒與持五戒的堅固信願。
若在家弟子破止五戒,則非清信士(女),因為犯,則破五分法身(佛和阿羅漢自體所具備的五種功德,即戒身、寶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為大小乘之最高悟境一一無學位,但大小乘之五分法身名稱雖同,而含義有別)及一切佛法。此因五戒是一切大小乘屍羅(戒律)之根本,若犯五戒則不得更受大小乘戒;若能堅,即是五大施。此五者通稱為戒, 以防止為義。以防止惡律義之非,能止三業所起之惡,故通稱防止。
有關五戒之授受與毀犯的懺悔,據懺雲法師之《五戒表解》,應注意下面數項:受五戒者須從大僧(比丘、比丘尼)邊受,若無大僧,乃依沙彌、沙彌尼受之。
五戒必須盡形壽受。五戒不能悉持,可受一、二、三、四戒,但以總受全分,乃為得戒。
受三皈依者應隨分修學五戒,受五戒者應隨分修學八關齋戒及優婆塞戒。
三皈為破迷啟語, 明慧之源;五戒為斷惡修善,行持之本。
受五戒後,應於每日朝暮誦念五戒相,即:一者不殺生,二者不偷盜,三者不邪淫,四者不妄語,五者不飲酒。
病時,遇鬼魅時,遇障難時,亦應誦之。若有毀犯,不應覆藏過宿。當於僧前(比丘三人或一人)發露懺悔。頂禮懺悔。又應常自禮佛懺悔罪業。或專禮一佛或八十八佛或千佛等,或修大悲、占察、梵網懺法,亦得滅罪。
責心懺:若意業起殺、盜、淫、妄之心,雖身口未犯,亦當即時呵責已心,不應起犯戒惡念應即轉念念佛。此即責心懺。能使意業清凈,身口不犯,防禍未然,亦即轉識成智的功夫。
八關齋戒為佛陀為在家弟子所制定暫時出家的學處, 受此戒時在家居士能得出家功德。
「八」是所防止的境界有八件事,即: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以華鬟裝飾自身、不歌舞觀聽,不坐卧高廣華麗床座,不非時食。
「關」是受戒者靜定自己身心,禁閉非法有事,有如世間設門關以防止偷竊等事故那樣的作用。
「齋」是以過了中午不食為體, 以八戒防止過惡,才能顯出清凈的齋體之意。此外又含二義:一是齊的意思,齊是齊其雜亂思慮,專註一境,心無差別;二是清的意思,即靜攝心念,遠離過失,斷絕雜想。
「戒」是止惡的行為,有制止惡法的力量和作用。
受持八關齋是世間戒過渡到出世間戒的戒法。而在五戒過渡到八戒的學習過程中,不淫戒是進入學習出世間戒的重點。如《大乘義章》說: 「五戒是在家人持在家戒,唯制邪淫,不防自妻,以是義故,但言不邪淫。八戒則是在家人得持出家戒,故似出家者有淫皆離, 非但制邪淫, 自妻亦防,故說不淫」。過午不食戒,則是解脫因緣的前方便。因為少食加上禪觀本心,必然少睡與減低淫慾之念,有助修道。不著華香、不卧好床,則是引導在家求道者朝向不放逸、不享受、不貪睡等入道之路前進。其餘不殺、盜、不妄語、不飲酒等,亦是引導在家居士不僅要做到身、 口不作惡行的戒法,更應深入使心念也不起惡念。由此可知八關齋戒的整體意義,是引導在家學戒者發清靜持戒心,走向入道資糧的前方便。
修凈行者再進一步持八戒時,如能在一日一夜之中以念佛、誦經、拜佛之行,使心思遠離雜念及煩惱,念佛心如明鏡般地清凈, 以此功德迴向凈土,那就說明你的身、 口、意三業, 已確實朝向西方極樂世界前進了。
因為八關齋戒比五戒前進了一步,故其受持功德利益亦大大超出受持五戒的利益。
經中說:作閻浮王於人間寶物一切自在,但不如受持八戒所得的清凈自在功德的十六分之一。
《善生經》說:受持八戒,除去五逆重罪,其餘的罪障都能夠滅除。
《成實論》中,佛說受持八戒與三乘聖人的無漏福相等。
《拾毗尼義鈔》說:優婆塞受三皈五戒的,聞佛說法。可以證得初果、二果,不能證三果、四果: 受八戒的, 聞佛說法,就能證得殊勝的三、四果的果位。
由於以上原因,在家居士若欲早日解脫,成就佛道,應盡量發起大心,抽時間求受一日一夜的出家持戒法, 以作未來成佛資糧的助道因緣。
在世間戒過渡到出世間界的戒法中, 除了五戒與八戒引導我們凈化心、口、意三業外,十善更能深入達到徹底清凈心、口、意三業的行持。
《受十善戒經》載: 「某甲憶念、堅持汝身,持身如佛、持身如法、持身如僧,身三業者: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慾,如是身三,汝當受持」。 「某甲憶念、堅持汝口,持口如佛、持口如法、持口如僧, 口四業者:一不妄語,二不兩舌,三不惡口, 四不綺語, 如是口四, 汝當受持」。 「某甲憶念、堅持汝心,持心如佛、持心如法、持心如僧,意三業者:一者貪慾,二者嗔恚,三者愚痴,如是憶三,汝當受持。一日、十日,乃至終身」。
由上三段引文可知,修習十善業的重心在心地,如果不能深入地用一顆心如諸佛與阿羅漢的修道心、正見心、慈悲心來修學十善業,則十善亦成世間戒。能在心地上下功夫,逐步使貪、嗔、痴斷除而不起現行,這是修習十善業的目的。
最後,談一談居士菩薩戒,居士菩薩戒即菩薩優婆塞戒,也即《優婆塞戒經》所說的「六重二十八輕」戒。
居士在受五戒之後,要進一步學佛,則必須於六齋日修學八關齋戒,八關齋戒若能守持得好,則更應進一步求受菩薩優婆塞戒。這是繼五戒、八關齋戒之後,培養居士向佛、向法、向僧及護持三寶之發心,而更深入的學習內容。居士能進一步發心求受菩薩優婆塞戒,方能說是真正踏上修學佛道之路,則可從此種下在未來的菩薩道上生生世世六根具足的引因。
居士若能發心受持菩薩優婆塞戒,便說明你已初發要成佛的心, 已是一位實實在在的、行持實修、實證的佛弟子了。但現實社會的一些實際情況,某些戒可能會不能如法盡持,即使你發慈悲心去幫助他人,也很可能會惹起許多麻煩。因此,在一些具體的場合,你必須悲智雙運地去分辨,決定什麼事應做或不應該做。在某些情況下,碰到不能盡如戒法的要求的去做,則應知此;是過去已經造下的業障,要以禮懺心來懺悔自己:不能盡持戒法的言行,絕不能因為不能守持完整的戒法而望戒卻步。
如因環境因素,不能進一步求受在家菩薩戒;的佛弟子,可以在內心依戒法的內容,慢慢的學習,能受學幾分,就學習幾分。但不可因為勉強受戒而影響家庭生活,令妻子、丈夫咒罵佛教而造罪,要謹慎反省自己所處的環境,作出明智的選擇,只有這樣才能既不妨礙家庭生活,又能學習戒法。
凈業行人發心求受菩薩優婆塞戒,最好應到念佛道場求受,福建莆田廣化寺就是這樣的道場。求戒者必須依戒法的內容,謙虛、謹慎、用心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使持戒者的身、 口、意三業趨於凈業因緣中,使念佛心與持戒心兩者俱清凈,從而能在今生就可達到往生凈土的目的。
菩薩優婆塞戒的受持, 雖因環境等等的關係,往往不能守持完整的戒法。我們既已學佛就要不怕一切困難,處處小心謹慎,時時懺悔求三寶加持,一定能成為佛陀的菩薩弟子的。因為菩薩戒不同於五戒只是盡形壽受持,它是盡未來際、並且是對一切眾生的。你在受持中即使犯了,但只是對某個眾生在某件事上的犯戒,對無量無邊的眾生,你還沒犯,還存有菩薩之心,所以仍可懺悔清凈。退一萬步說,此罪即使沒有懺除掉,你要去惡道受報,待報滿之後, 以此受戒因緣轉生善道,亦可作為未來世的證果因緣。
最後必須說明的是,五戒的持犯重在律儀;菩薩優婆塞戒除以六重二十八輕的律儀來防止身、 口的惡行之外,更重要的是內心不犯。學菩薩戒的佛弟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舉心動念之間,都不可忘記「我是一個菩薩行者」,時時刻刻存菩提心於心內,應該以最虔誠求學佛道的心,謹言慎行地學習菩薩心地大戒, 以使自己早日與佛心相應,早日與阿彌陀佛接引眾生上品上生的大願相應!
推薦閱讀:
※孔雀新書《易學原理與大六壬應用》之前言總論篇
※雜阿含經選集 前言
※0前言
※董復華:生命密碼--1.前言:生命密碼
※前言 屬靈的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