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幾乎不知道汕頭是一個經濟特區?
今日微信號力薦(長按框內可複製)
toplines加關注心很累,看點頭條洗洗睡!
近些年,周圍的人說起汕頭,除卻其精緻的美食,沒有人會對其經濟發展豎起拇指頭,反而在外闖蕩的汕頭商人則常被稱道。過去30多年,汕頭經濟發展滯後,令人們(包括本地人)幾乎忘記了一個事實:汕頭是中國的經濟特區。
縱使汕頭享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中國品牌經濟城市、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中國文具生產基地等眾多稱號,但相比起與其鄰近的廈門、同屬廣東的珠海和深圳這些經濟特區,汕頭明顯遜色得多。
2014年,深圳GDP為16001.98億元,人均GDP為150551.61元;珠海GDP為1857.3億元,人均GDP為116789.29元;廈門GDP為3273.54億元,人均GDP為14287.05元。再看同為經濟特區的汕頭,2014年的GDP與珠海接近,為1716億元,全省排名第13位,而人均GDP僅為5097.56元,全省排名第15位,這樣差勁的成績,與其身份明顯不相符。
2011年,正值汕頭特區成立30周年之際,汕頭大學法學院教授黎爾平就曾撰文,探討汕頭成為失敗的經濟特區的原因。文中列出5大原因:
1、地理環境尷尬汕頭海拔1560米,斜穿粵東地區的蓮花山脈橫立汕頭北面,南面是大海。自1860年開埠以來,汕頭被稱為「省尾國角」,其東西兩側分別為兩個中心城市廈門和廣州,外加毗鄰港澳的深圳和珠海,這一尷尬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汕頭不適合投資做實業。
但是地理位置似乎說明不了什麼,因為福建的泉州和溫州,地理位置亦並非優越,但泉州的經濟總量卻超過海南一省。
2、潮汕文化使特區政策變了味潮汕人講血緣,重親情、鄉情,不講規則和法制,是潮汕文化之首。此外,人多地少,土地資源有限造就了潮汕人吃虧耐勞、堅忍不拔,只想做老闆;再者,捕魚和海上走私、貿易使得潮汕人喜投機冒險而不屑實業,喜造假而不願原創,因為這樣做,錢來得快。
講關係、不守規則、能吃苦和冒險這四個文化特點使得中央給特區特殊政策全變了味:到汕頭投資要拉關係、送禮,明知走私原油、套匯、虛開增值稅發票會擾亂市場,是違法,卻偏偏要這樣干。因此,當走私套匯被中央打壓下去後,汕頭經濟幾近崩潰。潮汕文化是汕頭失敗的原因嗎?似乎不是,因為潮汕人一到外面,他們會做得很成功。
3、沒有「市場」可言與深圳珠海不同的是,在汕頭定居的外地人不多,當我們以市民社會、政府和市場三分法來考察汕頭時,現在的汕頭是一個無市民社會的傳統民間社會。在這個社會中,社會構成是以家族血緣關係為核心,之後往外擴至鄉情,再擴至政府和市場。或者說,社會、政府和市場是家族化和血緣化的。凡到政府機關辦事、做生意憑的是關係,沒有「市場」可言,難以招商引資。
4、政府無力、無為、無廉汕頭公務員與廈門相當,但財政收入卻少廈門一大截!2014年,汕頭財政收入123.89億元,而廈門財政收入則是909億元。換言之,汕頭政府給公務員發完基本工資之後,便已無力顧及市政建設了。雖在很多場合看不到政府身影,但在該作為和不該作為的地方,政府卻時隱時現。譬如,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海灣礐石兩大橋之爭,外人實在想不通為什麼市政府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又出巨資建礐石大橋。更為弔詭的是,汕頭市的車輛無論你是否過橋,每年必交800元礐石大橋的過橋費。礐石壓海灣,氣得汕頭第一「僑牌」再也不回家投資。
5、歷史開了個玩笑
汕頭被定為首批特區與1979年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汕頭人吳南生有關。其時國務院副總理谷牧召見吳南生,希望在東南沿海建設幾個特區,吳首先想到家鄉汕頭,而不是深圳。於是,有人認為,如果吳南生是汕尾或湛江人,第一批特區就沒有汕頭了。
黎爾平文章認為,上述5大原因導致汕頭經濟特區的失敗,其中政府失職是汕頭特區失敗的主因。但也有人認為,汕頭沒落的真正根源,在於潮汕文化。
經濟特區汕頭的沒落,除卻從經濟數據得到證實,歷屆出席「跨十周年慶典」的人物所發生的微妙變化,也可窺其一二。正如網友@葛蕾絲公主王子問道:
汕頭特區10周年慶,江總書記來了;汕頭特區20周年慶,省委書記、省長、誠哥來了;特區30周年慶,只有副省長來了……40周年會是誰來?廈門特區30周年,新聞聯播有濤哥賀電,賀國強出席。深圳更不用說了,濤哥親自到場祝賀。再看看汕頭30周年,新聞聯播一條簡訊都沒有,連省委汪書記都沒來,這就是差距啊……
不少本地人也自嘲:曾經耀眼的經濟特區變成連領導都不願意來的「經濟特困區」。好在,汕頭仍然是一個相對宜居的城市:飲食精緻,生態環境良好,適合養老……
附視頻:《揭秘潮汕難以發展之謎》
推薦閱讀:
※越懶的女人,越幸福!知道為什麼嗎?
※一定要知道:身上的哪些痣有可能癌變?
※你應該知道的西餐禮儀
※這些抗生素你肯定用過,你卻不知道它有哪些嚴重危害
※頸椎病這麼多類型,知道你得了哪種頸椎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