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一起回望老照片里的泰安,山水雲煙!
從泰山峰頂俯瞰,下方的道觀建築是碧霞祠,始建於宋真宗時期的1008年,供奉的是俗稱「泰山娘娘」的道教碧霞元君。明朝弘治年間擴建,康熙年間因水毀重修。片中之景,部分偏屋已經倒塌,屋頂多處漏洞未見修繕,信眾遊人亦不多見。
在碧霞祠的山門前,仰觀玉皇頂,左側的高台建築是孔子廟,建於明嘉靖年間。最高處便是玉皇頂,屹立峰巔的廟宇是玉皇廟。
泰山經石峪,位於山中一處坡谷的石床上,刻有《金剛經》的經文,字體遒勁古拙,篆隸兼備,每字大小約50公分,被後人尊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
經石峪的經文,雖然刻寫年代和作者未得確認,不過從書法藝術和佛教角度來看,已是難得的瑰寶,因而歷代拓印者眾多,圖中便是拓石匠人正在白紙上細緻拓印。
行進在鄉村道路上的獨輪車,竟然在車上安裝了風帆,彷彿陸地行船,也在藉助風力,見證了勞動人民的智慧。
用於運輸的獨輪車,圖中一人推車,兩人各坐一邊。
位於泰山登山中路中間的回馬嶺,相傳是唐玄宗登泰山時,因山路險峻,馬已無法上山,而在此下馬,因此成為回馬嶺。圖中是泰山轎夫,正抬著一位遊人下山而去。
中天門附近的倒三盤,石階如龍,盤踞山壁之間。
泰安岱廟內的唐槐,歷經千餘載,枝幹如虯龍,張牙舞爪,極有氣勢。
岱廟大殿前的無字碑,相傳為秦始皇所立。
泰山之巔,俯瞰下方,雲霧繚繞。
泰山雲海,白雲飄浮,掩映山腳齊魯大地,壯美之極,正如杜甫的《望岳》中: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泰山中天門附近的御帳崖。相傳宋真宗登泰山時,便在此扎帳休息。
泰山五大夫松,《後漢書》記載:「小天門有秦時五大夫松。始皇封太山,逢疾風暴雨,賴得松樹,因復其下,封為五大夫。」五大夫在秦時為官職,不是五個人之意。圖中松下為一茶水攤,為往來行人服務。
泰山南天門,位於登山盤道的最頂端,地勢險要,恰如天門,始建於元朝,明清時期多次重修。城牆壁寫有標語,最左側的依稀可見「共治共享」幾個字。
泰山之頂,俯瞰平野。
泰安府街景。兩旁建築,古樸厚重,各地行人在石條砌就的街道中,一座牌坊屹立街首,牌坊上書:「誥贈兵部尚書蕭勝蕭乾」,這是明朝重臣蕭大亨的鄉里,如今已經不存,只見圖中行人,來往穿行於石條砌就的街道中。
泰山玉皇頂的古登封台。中國歷代帝王登泰山祭天之處,石欄圍起的岩石就是泰山峰頂。
岱宗坊。從泰安府北門而出,沿著石基大道,便是登泰山的第一道關,始建明嘉靖年間。
泰安城內的街景。商家為了吸引顧客,製作了精巧的裝飾物。圖中扎制的兩條龍,一雄一雌,威猛氣派,左下角一位大人正抱著孩子經過,店鋪的上面依稀可見「仁丹」二字,與飄搖的膏藥牌一起,可見日本人的經濟影響力。
位於泰安城西北隅的岱廟。遠處的泰山,雲霧縈繞山頂,山勢巍峨。
挑著東西上泰山的百姓,頭戴斗笠,最後一人撐著大傘,大約是遊人。
泰山十八盤,山路台階共2千餘步,連綿向上,猶如長龍,直上雲天。
中天門附近的御帳坪,汩汩流水從山上流下。
泰山獅子峰,在碧霞祠前,一座山峰,巍峨天宇,好似猛獅,下方齊魯大地,黃河如銀帶,遠處渤海一碧,實為天下絕觀。
南天門附近,有百姓建有石窟民房十來間,供登山人住宿。片中的人們,一群群地行進在峰頂山路上。左邊第一人好像還是位女子,看來探訪自然勝景,前人與今人亦無多少差異。
泰山拱北石,位於玉皇頂東側的日觀峰上,因其向北挑出,故稱為拱北石,又名探海石。
碧霞元君廟內的亭閣,門匾寫有:「惠我無疆」和「福佑戎行」字樣,兩旁廊柱還貼有:「南無阿彌陀佛」。
玉皇頂前的無字碑,據說為漢武帝所立,碑本無字。片中的碑上倒有不少文字,依稀可見中華民國二十九的殘缺字樣,大約是遊人亂塗鴉之作。
泰山上的軍隊士兵在休息。
泰山路途中的乞討者,像似一位老婦,盤坐地上,手扶籮筐,等著行人施捨。
遙望泰山之巔,齊魯大地上,兀地一座高山,歷代帝王登山臨頂,俯瞰四野,恍若與天最近。此條道上,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隋
文帝、唐玄宗、宋真宗、清康熙、清乾隆大多從此而過。歷史滄桑,朝代更替,如白雲蒼狗,但泰山依舊,矗立天地間。
你可能想看:
推薦閱讀:
※在泰安上大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百年照片之二《 洋鏡頭裡的泰安府 》
※「小蔥帶你吃天下」——泰安:五嶽之首泰山行!
※美了,泰安!剛出爐的,300張照片里的泰安城!
※泰安原來是一座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