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歷史上9大悲壯瞬間,如今誰還能記得這些民族魂?
自古英雄多遺恨,或許正因為這些「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遺恨,才更讓後人們肅然起敬。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值得敬仰的人物,也有許多感動千年的悲壯瞬間。
一、張自忠殉國
33集團軍總司令,上將銜陸軍中將,是抗日中戰死的最高級別將領。將張將軍放在第一位,更是代表了自鴉片戰爭以來,所有為中華民族之存亡而犧牲的抗日英烈。
他在日軍包圍中,誓死抵抗。身中七彈而彌留之際說:「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可告無愧,良心平安」。他的遺體途徑宜昌時,10萬軍民恭送靈柩至江岸,其間日機三次飛臨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眾無一人逃散。
二、崖山亡天下
崖山一戰,亡的不只是南宋,而是天下。宋元崖山決戰的結果是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南宋滅國時,陸秀夫背著少帝投海自盡,十萬軍民跳海殉國,場面蔚為悲壯。
這是中國第一次整體被北方游牧民族征服。部分人認為這標誌著古典意義華夏文明的衰敗與隕落,有"崖山之後無中國"的說法。傳說,張世傑曾求卜,若天亡大宋,則讓船沉於此海,結果船沉,人死,國滅,天下亡。
三、文天祥赴死
文天祥是文狀元,官至丞相。為反對蒙元入侵,他散盡家財組建義軍,屢敗屢戰。他對士兵說:「救國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難以醫治,兒子還是要全力搶救!」直到兵敗被俘。
文天祥被囚時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元朝派降臣來勸降,被他唾其面,忽必烈親自許以高官,文天祥寧死不從。臨刑前,朝著宋朝的方向磕了三個頭,巋然赴死。
四、南明不北王
「寧作南鬼,不為北王」,從史可法到張蒼水這些南明英烈告訴後人,華夏民族雖然有像吳三桂那些貪慕富貴、屈膝投降的大漢奸,更有高風亮節、氣壯山河的民族英雄。
閻應元被勸降時說:「江陰士民,三百年來食毛踐土,深戴國恩,不忍望風降附。應元是大明典史,深知大義所在,絕不服事二君。將軍位為侯伯,掌握重兵,進不能恢復中原,退不能保障江左,有何面目見我江東忠義士民乎?」。
五、史可法抗清
滿清入侵中原,兵鋒直逼揚州,史可法率軍民堅守揚州城。清軍用紅衣大炮轟塌城牆後,多鐸勸降,史可法說道:「城亡與亡,我意已決,即碎屍萬段,甘之如飴,但揚城百萬生靈不可殺戮﹗」隨後,壯烈殉國。
清軍入城後,連續屠殺十天,死亡逾八十萬人,史稱「揚州十日」。清代詩人為史可法撰寫的楹聯:「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現在讀來也可感受到他的凜然正氣、颯颯風采。
六、李定國客死
李定國,張獻忠養子,南明乃至中華絕代名將之一。他屢破清軍,連殺滿清四大漢奸王之首的孔有德和滿清敬謹親王尼堪,復地千里。可惜功高震主,又遭到南明將領孫可望的嫉妒,被誣陷排擠。
孫可望投降滿清後受封王爺,他將南明的軍力虛實盡數告訴洪承疇,迫使李定國退向緬甸。吳三桂絞死絞死南明皇帝後,李定國悲憤而死,他死前對兒子說:「寧可死於荒野,也絕不可投降。」最終,其子還是投降清朝。
七、岳飛盡忠
岳飛組織的岳家軍,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可嘆這位南宋名將沒有戰死在疆場,卻慘死於後方朝廷的牢獄之中,「還我河山」成為永遠的夢想。
岳飛是一類悲壯英雄的代表,代表著華夏曆代冤死於自家朝廷手裡的名將賢相。他們再王朝風雨飄搖之際力挽狂瀾,卻被成為後方內鬥的犧牲品,真是自毀長城的唏噓嘆息。
八、夏完淳赴難
順治四年,南京大獄中的43位抗清義士被處死。其中有位17歲的少年,臨刑前面不改色。一個老人問他:「孩子,你年紀輕輕,為何要幹這種事呢?」他微笑回道:「寧為袁粲死,不作禇淵生!老人家為何看不起我呢?」說罷,從容就義。
他就是史上年齡最小的抗清英雄夏完淳,在清軍大牢,他寫下《別雲間》:「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他才17歲啊!
九、張巡死守睢陽
唐朝安史之亂,張巡率領數千人堅守睢陽城。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情況下與13萬叛軍進行400餘戰,斬殺敵將數百人,敵軍12萬人。然而代價及其慘痛:「被圍久,初殺馬食,既盡,而及婦人老弱,凡食三萬口。」
睢陽血戰是安史之亂最慘烈的戰役,最終因糧草耗盡、士卒死傷殆盡,張巡與麾下36人一起殉節。他的堅守,保障了東南城鎮的安寧,為郭子儀平叛贏得了時間。
這些悲壯的歷史瞬間,也正應了一句現今流行語: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學會感恩現在的生活吧
推薦閱讀:
※中華術數十大奇書
※中華酒香網-經理人之家-團隊管理-怎樣創建卓越的銷售團隊?
※中華佛學網
※國台辦:「台灣地位未定論」違背中華民族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