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安全行車的六個核心要素

安全行車有六個要素:      觀察清楚+正確判斷+遵守交規+提前預防+安全車速+注意距離=安全行車。第一章 安全行車六要素    第一節  安全行車要素之一:提前預防    1.對付突然橫穿公路的方法    在不太寬的公路上,前方路旁的自行車和行人,這可能是駕駛員朋友比較頭疼擔心的問題。他們開始走得好好的,但當我們駕車臨近時,他們突然之間看也不看就猛然拐向路中間、或者是看也不看就突然橫穿公路,怎麼辦?     前面路旁有自行車和行人,在這種路面上,實際上正確的行車方法是:     (1)提前多響喇叭。  (2)提前減點速,一定要減速。   (3)儘可能拉開橫向間的安全距離。   (4)加強注意觀察。   (5)隨時準備停車。     這樣,可以很好的對付和避免橫穿公路一類的事故。這五點實際上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減速鳴號』這四個字,天然簡單。不過這五點在開車時要多多使用,養成習慣,對安全行車是很有好處的,這五點其實也就是開車時的一種正確的操作程序。    有許多駕駛員朋友在不太寬的路面上行駛時,遇到前面有自行車或行人在正常通行時,都懶得響喇叭,還是按原速前進,但事實上,因非機動車或行人猛然拐彎或突然橫穿公路而發生的事故非常多。有許多事故,自行車或行人橫穿公路時,有的差不多跑到路中間又突然返回,有的返回以後又突然回到路中間。總之,各種情況都有得出現。作為駕駛人,只有減速鳴號小心預防,待明確的確定對方去向後,才可正常前進,這才是正確的安全行車方法。      2.一路預防     開車中最重要的是預防。開車中最怕的是不懂預防或不去預防。一個駕駛員在開車中知道預防,並積極將預防措施做到位,這樣開車比較讓人放心。 預防工作做得不怎麼好的話,即使持有全國通行的機動駕駛證,還不能算是一個令人滿意的駕駛員。許多人夜晚開快車,這裡面已沒有了預防意識。駕駛員最好有這樣的思想認識,開車時的主要任務是用心去預防,開車時的主要重點就是用心去預防。      以前向一個老師傅請教:「怎樣開車不出事故?」     那個老師傅回答說:「不出事故是不可能的,事故開得快是搶來的,開得慢是等來的」。    不錯,隨便怎樣開都有可能出事故,開得快,開得慢,都有可能會出事故。快的時候危險,車輛難以收發自如的控制,慢的時候如果疏忽大意也會出事故,有統計資料表明,許多事故都是在時速40、50公里左右時發生的。車速快慢還不是決定有無事故的主要因素。    我又問他:「如果我們開車時一路預防、全面提前預防,會不會發生事故呢?」他想了一會回答說:「不會」。    其實,在大都數的情況下,車速快是出的大事故,車速慢是出點小事故。    開車時,預防工作的好與差,是決定會不會發生事故的主要因素。如果開車時,全面預防,提前預防,基本上可以杜絕事故。    不知汽車學校有沒有明確告訴學員,開車時的預防意識,以及預防措施做到位是最最重要的,我認為抓住這一重點,明確指出這一重點,一再重申這一重點,並在教車時作出大量的相應啟發,對學員以後的安全行車是很有好處的。另外,也覺得很多開車的朋友在開車時預防措施沒有做到位,做得不是太好,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開車時預防措施不做到位,絕大多數的時候不會出事,但開車時預防措施不做到位是一個漏洞。看看大多數的交通事故,可以知道,如果我們當時提前把預防措施做到位,這些交通事故是可以化解避免的。交通事故是可怕的,我們開車時作好預防措施,可以減輕可怕的程度。說一個駕駛員開車時小心不小心,這還要看他開車時的預防措施做得到底怎麼樣。     3.安全行車的兩個重點    安全行車實際上有兩個方面,即兩個重點,而平時我們宣傳教育的主要只有一個:要遵守交通安全規則,不要違章。    還有一個重點,是要預防別人違反交通規則,預防別人各種有可能的違章行為和意外行為。這才是至關重要的一點。事情大都是一分為二的,一遵守,二預防,這就是我們的左右兩手。我們平時只用一隻手,安全當然抓不牢。比如說:開車時我們自已不隨意變更車道,但要預防別人突然變更車道;我們自已在彎道不佔線行駛,但要預防別人在彎道佔線快速行駛;我們自已不闖紅燈,但要預防別人搶紅綠燈;我們自已按規行駛,但要預防別人強超惡會和爭道搶行;我們自已不急制動,但要預防別人無故的急制動;我們自已注意觀察清楚,但要預防別人看都不看就隨便的走。要這樣開車才能儘可能的確保安全。    所以,平時說的開車不要違章,要遵守交通規則,只說了安全行車的一半。如果單單只知道遵守交通規則,遠遠不夠,事故還是照樣要來的。所以預防為主,真的是最重要的安全行車常識。從正確的操作程序來看,採取預防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時,還要想想我們的預防措施到底有沒有用,比如前方有自行車和行人,這時我們提前響喇叭,作了預防提醒後,照理是可以開快了,但是我們響了喇叭以後,別人仍然橫穿公路怎麼辦?如果遇到了老頭或聽不見的聾啞人怎麼辦?所以總的來說,遇見情況,不可以開快,一定要控制車速,小心觀察預防。    當我們開車時遵守交通規則,按正確的路線行駛,車速也不算太快,這時,如果別人違反交通規則,突然猛拐或突然橫穿公路,這時約等於突然宣判了我們的死型。而如果我們開車時積極預防,全面預防,就可以避免事故的發生,給我們或別人帶來平安。     『發生意外交通事故』這種常見說法,我們引用太多,如我們駕車時按防禦駕駛操作程序正確對待預防,就很少『意外』了。所謂『意外』,不過是我們沒預防。改變觀點,建立防禦觀念,則少『意外』可言。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祝您一路平安!第二節  安全行車要素之二:遵守交規    1.怎樣百分之百安全的變道和轉彎?    來看看轉彎和變更車道,在路上開車時,可分為向前開和轉彎這兩種情形。不轉向, 一路正直向前開,一般來說,危險性相對比較小,只要開慢點,多預防,比較好開。 而變更車道和轉彎這個過程,讓人覺得比較危險。    以我的經驗和看法,變更車道和轉彎時總的原則就是以下三點:    (1)變更車道和轉彎要好好注意,千萬不要隨意的轉彎和隨意的變更車道,在轉向之前,一定要提前將反光鏡裡面的情況觀察清楚,儘可能將車兩側和後方的情況了解清楚,在沒有看清反光鏡之前,堅決不隨意的轉向。     (2)轉彎和變更車道要提前打開轉向燈,鳴號,儘可能提前靠邊,平緩的轉向,進出非機動車道前一定要提前減速,並注意讓邊上直行的車和人先行。     (3)在出大門、或在小路上進入大路轉彎前,要慢一點,等一下,一定先將左右兩邊的路況都觀察清楚。     當我們開車時養成這樣的良好習慣,開車的安全性指數是大大提高。     有一輛大貨車,從大路上右轉彎進建築工地,前輪過去了,可右後輪卻將邊上一個騎自行車正常行駛的女學生慘壓在輪下。這個駕駛員說轉彎時一點沒發現這個小女孩,可見這個駕駛員在轉彎前根本沒有好好注意!     有一輛小麵包車,在大路上右轉彎進單位大門,在非機動車道上,和一輛正常行駛的電瓶車相撞。這個駕駛員沒有注意讓直行的非機動車輛車先行。     我有一次開依維柯客車,右轉彎進單位大門,提前打右轉向燈,響響喇叭,當時車速比較慢,只是行車路線不是太靠邊的,就在慢慢轉彎準備進大門時,發現一位個子不高的女士騎著電動自行車,以很快的速度,緊貼著我的車右前角擦了過去,覺得好危險。 這個危險情況,是我觀察有點問題,不夠仔細,沒到位,我當時也算認真觀察,只是,這裡有個視線盲區問題,有時很難完全觀察清楚的,轉彎時產生的盲區可能更加多。我有時為了觀察清楚,為了儘可能對付這個盲區,我會輕微移動一下身體坐姿,頭再前後左右多伸伸,換換觀察角度和視線。    有個才開車的朋友有一回也是開車進大門,在準備進門時,有一輛直行的摩托車從車右邊,碰在汽車的右前角,人飛跌出去,頭部受傷,開刀救治。 還有一次大客車進門,也是右轉彎,和一輛自行車相碰。    另外有一次,在一條有中間分隔帶的主幹道上,有一輛大客車跟著一輛拖拉機從分隔帶的空檔處左轉彎,進入一條小支路,在進入了小路一點時,前面的拖拉機突然停車不走了,這樣大客車就還有大一半車身橫在主幹道上,一輛在主幹道上正常行駛的摩托車,剎車不及,撞在大客車的右側。    一般來說,在變更車道和轉彎時不影響別人的正常通行,進一步的說,能在不麻煩別人踩剎車的情況下,比較安全可靠。     有一次,開個小車,去幫朋友接新娘子,因為做花車耽誤了點時間,在路上開時有點急,這時,車上有人提醒:    「前面的小路口右轉彎。」    「好的。」我明白回答。     我打開右轉向燈,踩剎車減速,準備右轉彎,這時看看反光鏡,覺得不對,右反光鏡里看到好像有一輛直行的三輪摩托車裝滿塑鋁合金快速衝上前來。     當時腦子裡馬上一個反應,剛才好像是才超過這輛車的,這時不能轉彎,轉彎有危險!便趕緊鬆開剎車,繼續讓車向前直行,這時仍注意從反光鏡里觀察,只見三輪摩托車晃來晃去,最後轟的一聲,連人帶車反扣在路面上。 我趕緊向前停下車,和旁邊的路人一起將摩托車翻過來,還好,人和貨基本上都沒什麼事。摩托車駕駛員說,他看見彩車打轉向燈減速準備轉彎,就也趕緊急踩剎車,誰知裝的東西太多了點,剎車以後,車輛就不受控制的翻了。後來交警同志對他說,你裝的東西多,你就慢點呀,開這麼快乾什麼?交警沒說我什麼,但我心裡慚愧得很,自已知道是我轉彎時沒注意好,有點著急隨意,沒有提前好好慢點,沒有注意讓行。從此以後,一般來說,我總是牢牢遵守規則,注意讓自已安全的轉彎。     只要每次轉彎和變更車道前,我們都好好小心注意,都從反光鏡里好好看看好,那麼每次轉彎和變更車道都是很安全的。     簡單的總結,實際上安全行車主要就是注意這兩點,一,不要突然擋住別人的去路;二,要預防別人有可能突然擋住我們的去路。也就是如下這兩點:    第一,嚴禁自已在別人面前突然轉彎、突然變更車道、突然剎車。   第二,預防別人在我們面前突然轉彎、突然變更車道、突然剎車。2.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原因    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有如下違章等原因:    佔線行駛;強超惡會;爭道搶行;疲勞駕駛;酒後開車;超速超載;不看清楚就向前開;彎道超車或超速;無證駕駛;車況不合格等。    一般來說,撞車,翻車,嚴重追尾,這三種情況容易造成重特大交通事故,只要我們開車時不超速,不盲目開快車,一般不會發生這三種情況。    我們可以從人、車、路這三個方面來看看。    第一,路權路面。不能佔道佔線,不能偏離自已正常的行駛路線。我們先來看看對撞的幾個原因:    ☆  佔線行駛。跑到對方車道上,和對方來車激烈相撞;  ☆  強行超車。這時有可能會佔據對方車道行駛,正好對方來車又快,就會相撞;  ☆ 避讓失控。前方車輛突然併線或掉頭轉彎,或前方摩托車自行車行人突然橫穿公路,這時自已一腳剎車一把方向緊急避讓,可能會導致車輛失控,沖向對方車道,和對方來車相撞;(或者是向右失控,撞樹撞人翻車,這也算是偏離了自已正常的行駛路線。)  ☆  交叉路口。通過路口車速快,有可能會兩車慘烈相撞;  ☆  雨水或冰雪路面,有時對方來車,這時一個正常的剎車,車輛會突然側滑甩尾,橫在路上,車身車尾正好和對方相撞;  ☆ 爆胎,失控,有時會很容易的跑到對方車道上,或是翻車。    再來看看彎道翻車:    發生特大事故,一般是在山區彎道的多,墜崖翻車。彎道佔線,彎道車速快,都不合規距。在山區彎道,如果對向來車都佔道行駛,都佔據中心線,這時就相撞發生大事故。就算兩方中只有一方佔道也容易發生事故。另一種情況,就是接近彎道時車速太快,最後想控制方向來不及了,轉彎轉不過來了,結果偏離路面,直接翻下山崖。    就算不在山區,在平原,也有很多彎道佔線相撞,和彎道車速快翻車的事故。另外,有的彎道又正好在河邊,車可能會碰翻到河裡去。還有,在橋上,偏離自已正常行駛路線,衝到河裡去。所以在時機不大好的橋上,和沿河路段,也不要快,要小心。    第二,車況。    一個是不合格的舊車,一個是超載,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會造成制動不靈和方向失控。制動不靈還拿什麼去安全行車?嚴重追尾!    有的地方會有拼裝的舊車輛在路上行駛。有的車輛因車況不良會發生自燃。不能亂換保險絲加大保險絲的功率,不要亂接加裝電線電器;注意線路老化;注意檢查油管磨損漏油;開車時嚴禁直流供油或明火一類,不要用煙頭或打火機靠近油箱口;夏季儀錶板上不要放打火機等,要注意車輛防火。    有的大客車或小客車超額載人太多,造成操縱不靈活,也容易發生大問題.    儘可能的不要動用舊車子。    第三,駕駛者。    車速太快,什麼都有可能,因為遇了意外到時無法控制,撞車翻車追尾....由此可見,開快車在某些時候,叫做不會控制車速。還有一些嚴重的惡性違章如酒後駕車、疲勞駕車、疏忽大意、衝動賭氣開車、沒有真的看清楚就朝前開,這時車輛同樣有可能會發生各種意外:沖向對方、沖向前車、沖向行人、沖向路外…    還好,正常的來說只要我們清醒的開車,看清楚了才朝前開,車速不是太快,又不輕易的佔據別人的路面,再加上一定的預防心理,是非常安全的。如能根據天氣路面和對方車速主動讓停那是最好了。    當然,如果對方車輛突然爆胎突然撞來?    那迷信或達觀的說法叫做:認命啊。或者叫承認萬分之零點一的概率。 第三節  安全行車要素之三:注意安全距離    1.怎樣防止小碰小括?    開車時請清意要有一定的安全行車空間。    曾經有一次開一輛小車,在一條鄉鎮小路上,當時車速比較快,這時對面也來了一輛小車,大家好像都沒有減速,在兩車交會之時,只聽啪的一聲,雙方的反光鏡相互碰擊。還有一次開一輛工具車,也是在一條小路上,當時前方有一輛同向行駛的自行車,這時對面來了一輛輕型貨車,當時沒有注意稍微剎車減速等一等,而是繼續向前開,這樣在交會時就形成了三點一線的局面,相互間的安全距離就覺得太少了,當時兩車的反光鏡也是碰擊了一下。事實上,開車的朋友可能大都有過碰刮反光鏡的經歷,這也說明某些時候,我們的安全行車空間意識是有點問題的。我們平時發生很多車身輕微碰括的現象,都是因辦沒有注意保持足夠多的安全距離。    新手才學開車時,在很小的路口或大門轉彎時,經常有可能發生小碰小刮,這就要注意把安全距離放大點。這其中還有兩個問題,一個是車速還偏快一點,在這種路口,實際上以行人走路的速度轉彎,還是比較安全的;二是沒停下來看看,不熟練或沒把握就停下來看看,這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而且停下來多看看才是對的。    當我們倒車和調頭的時候,注意同周圍的車輛和樹木等安全距離好好放大點,比如以前同周圍情況的安全距離大約是六十公分左右,現在這個安全距離就放大到一米二左右。比如我以前倒車調頭和轉彎時,有時是緊貼著周圍的車輛或門牆過去,現在寧可多向前開幾次或再向後倒幾次,多開個來回,同周圍的安全距離一定好好放大點。思路這樣改變以後,就再也不會發生小碰小刮。    開車時,要一直注意擁有一個安全的行車空間。我以前有一次開小車,也是幫別人接新娘子,從農村的小土路上左拐彎進大門,估計正好能一次性拐彎進去,但也覺得車身和兩邊門牆幾乎是沒有什麼安全空間了,因為是接娘子嘛,就不好意思停下來仔細看看,就硬著頭皮模稜兩可的直接拐進大門,停車後不放心的下來看看,果然,車的右前角擦掉了一小塊油漆。這主要還是認識的問題,沒有堅守原則,沒有讓車輛在行駛移動中保有一個確定的安全空間。    請加大安全距離,莫讓小碰小括破壞我們的駕駛樂趣。    2.保持距離防追尾    常見有太多的追尾事故,我們開車時要注意小心的和前車保持安全距離。    追尾,就是我們前面的車緊急避讓險情或無緣無故的突然急剎車,這時緊跟在後面的我們能躲得開嗎?    舉一個案例,有兩輛小車一前一後在路上快速行駛,這時前面有一個騎自行車的人橫穿公路,前面的一個小車駕駛員緊急用力剎車,車停下來了,但卻被後面的一輛小車重重追尾。    還有一個案例,當時路面情況很好,一點沒什麼情況,但因為前面的一輛車發動機蓋沒關好,快速行駛中,發動機蓋突然打開,掀起到前面的擋風玻璃上,前車緊急剎車,後車重重追尾。這個情況也提示我們,象這裡說的前車,有時遇到緊急情況,不一定是要緊急剎車,而是要想辦法避開危險。在路上開車,確實會遇到有的人無緣無故的急剎車。有的人在路上開得好好的,突然想起了有個什東西忘記了拿,他就有可能馬上急剎車的。  追尾事故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  ☆ 注意力不集中,前駕車人分心或後駕車人分神,對路面情況關注不夠。  ☆ 跟車太近太急,和前車安全距離不夠。  ☆ 下陡坡,慣性加大。  ☆ 超載。制動不好  ☆ 路面濕滑,如雨霧冰雪天氣和沙石路面。☆ 有別的車輛突然變道插車。  ☆ 前車急剎,後車太快。  ☆ 前車急剎。如在交叉路口或有緊急情況時前車急剎,或前車是計程車、高檔車、外地車或新手。  ☆ 視野變短。如霧天和夜晚,或跟在大客車大貨車後面。  ☆ 預防意識不夠,不夠小心。  ☆ 新手駕駛操作不夠熟練,反應慢一點。  ☆ 酒後駕車、疲勞駕車等。  開車時怎樣應對以上這些情況?主要就是要根據當時情況提前減速,加大安全距離。  追尾事故是個世界性的難題,在交通事故中占很大的比例。有一次見到一個追尾,前面一輛小車在路口已停下來有幾十秒了,後面一輛車還是不客氣的撞上前來,象這樣的追尾實在是————沒解,懷疑後車駕駛員駕駛不作為。  3 安全行車距離  駕車時應該隨著一些外界環境的改變來調整安全距離,比如天氣變化,上下坡,彎道,視野不清的路口,路邊的停車等,任何時候一旦覺得有潛在危險,腳應立即收在剎車上,這個簡單的動作意義重大,駕車有沒有防禦性觀念從這個簡單的動作就能判斷出來。  美國灰狗客運公司曾總結過如下三條非常有效的安全行車經驗:  (1)行車時,保持四秒種的安全距離,即駕駛員反應時間一秒種,前車制動與本車制動前後時間差一秒鐘,處理緊急情況、突發意處情況兩秒種,如下雨天還要再加上一秒種,冰雪路面更要加長時間。訓練和使用這種方法,可以使駕駛員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來處理突發意外情況,以防止與前車、後車或別的車相撞。這個四秒鐘的時間怎樣來確定呢?當前車經過一個比較明顯的標誌或固定物體時,自己就開始默數壹仟零壹、壹仟零貳、壹仟零叄,壹仟零肆,當自己不慌不忙數完這四個數字時,也正好到達這個明顯標誌或固定物體時,這個前後車之間的距離,就差不多是四秒鐘。這個理論,在實際行車過程中對照後,覺得在晴好天氣,時速在六十公里以上時,要盡量注意保持四秒鐘這麼遠的距離,時速在四十五公里和六十公里之間,大約保持三秒鐘左右的安全距離,時速在四十公里以下時,只要保持二秒鐘基本上就可以了。當然,這也要綜合自已目前的駕駛技能和車輛、路面狀況來決定跟車距離的多少。  (2)平穩駕駛,即要求駕駛員正確操縱車輛,緩慢加速或減速,緩慢地轉向。保持安全距離,提前減速,提前使用剎車,避免緊急剎車。經過彎道時要減速行駛。變道時要緩慢漸進,轉向超車或橫越他車,必須選擇時間或空間都很充裕時進行。遇有情況沉著冷靜,從容應付。  (3)抬頭遠看,即向前看15到40秒種時間的行車距離,以爭取時間和空間,提早發現前面可能突發的情況,及時採取一些相應的措施,特別是在天氣不好、有路況變化時,更應該這樣做。這裡所說的20到40秒種的時間,如果時速60公里,一分鐘就是一公里,30秒鐘就是500米,其實有時只要看到200米也夠了。     以上三點安全行車準則,都非常著重的提了要注意安全距離。實際上,我們平時所說的該慢則慢、禮讓三先、遵章守紀、預防萬一、提前處理情況、不要三點一線等,也都是為了同別的車輛和行人保持一個安全空間。開車時「判斷」是否正確,也可以用安全距離來衡量。足夠的安全空間是安全行車的物質保證。  留意彼此間的安全距離,並根據情況作些適當的調整,可以有利於駕駛員更好的觀察、判斷,可以減輕駕駛員在心理上的壓迫和危機感,緩和思想上的緊張狀態,能使駕駛員擁有一個寬鬆祥和的安全行車環境。開車中的「距離學」的宗旨是為了使人與人之間免於物理、心理上的威脅、侵犯和傷害。有時看到機動車因為沒有注意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而同別人發生事故撞到了一起,不由想起了永遠的張愛玲關於愛情所說的一句話:「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荒野中,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第四節  安全行車要素之四:觀察清楚    1.夜晚如何百分之百的安全行車?    開車時如果能觀察得好的話,行車安全性指數真的是非常之高,對於開車來說,觀察有如此之重要。    做事時,大都以觀察為前提,都要先看一下,一個賽車手,從非機動車道進入機動車道,也要左右都觀察清楚吧?一個開車技術比較好的人,可能更重視觀察。    對觀察的要求也因工種而有所不同,外國有科學研究表明,當一個犯罪分子想搶劫一個行人時,一般會先觀察七秒鐘左右的時間,如果通過這幾秒鐘的觀察發現這個人漫不經心、萎靡不振、心不在焉,走路做事有氣無力、東倒西歪,那麼,這個人就要倒霉了,很容易成為犯罪分子襲擊的目標;如果觀察發現這個人精力充沛,走路做事乾脆利落,抬頭挺胸,步伐堅定有力,神情小心警覺,犯罪分子一般是不會選擇這樣的人作案的。對於開車這個工種來說,觀察的重要性是同樣是顯而易見的。     來看看開車全過程,是這樣一個過程:     (1)觀察   (2)分析判斷   (3)操作     也就是:     (1)先觀察周圍路面情況,獲取捕捉相關信息,及早和準確地發現問題。   (2)然後對周圍路面情況正確迅速地綜合分析判斷、識別危險、作出決定。  (3)準確和留有餘地的操作,按所作的決定採取相應措施來控制車輛。     所以,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也可以這樣來分為三類:     因觀察錯誤而發生事故,約佔59.6%。   因分析判斷不正確而發生事故,約佔34.8%。  因操作或其他原因而發生事故,約佔5.6%。     其中因觀察錯誤而發生事故,約佔59.6%,這說明觀察清楚真的是非常重要!    這裡所說的「觀察」,準確的講,應以『感知』來代替較為恰當。開車時,通過視覺、聽覺、感覺、運動覺、平衡覺等來『感知』路面情況和自身的車輛運動狀況。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視覺,開車時,百分之八十五的信息靠視覺獲得。    觀是看的意思,察是仔細看的意思。仔細看清楚路面情況,這是開車最起碼的要求。    1997年,滬寧高速公路常州段,霧天,一個轎車駕駛員在大霧中趕路,由於車速快,開著開著,不覺有點害怕,心裡一害怕,腳底下便放鬆了加速踏板,就在車速慢下來的那一刻,只聽得車後一聲巨響,車子同時失去控制向護欄撞去,緊接其後的四十二輛車子一輛接一輛的相撞。這場事故造成10人死亡,11人受傷,44輛車受損,其中6輛車報廢。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一日,京津塘高速公路,大霧瀰漫,北京路段發生了兩起40輛車追尾相撞的交通事故,當場死亡9人,41人受傷。     下霧天視線受阻,看不清楚就只有好好慢點,實在看不清楚就停下來,但看看上面的例子,就可以知道許多駕駛員朋友不管前面的路面情況有沒有危險,只是朝前開。視線受阻,無法觀察周到,怎麼能知道前面沒有危險?所以一定要堅持原則,一定要堅持看清楚了才能向前開。     夜晚發生的許多事故,也有很多是由於駕駛員沒有觀察清楚而造成的。夜間行車,能看得清的路面情況十分有限,白天能看清一公里外的物體,夜晚在燈光照射下只能看到100到300米的距離,所以夜晚不要開快車。有很多在夜晚發生的大事故,都是當時車速太快,又突然發現前面有車輛停在行車道上,這時往往採取措施都沒有用了。    有一次晚上看到一個事故,當時路很寬,沒有路燈,麵包車以較高車速行駛,而此時有一個人橫穿公路,當跑到麵包車的燈光照射區時,駕駛員才看清楚。此時車與行人距離已很近,車速又很快,駕駛員只有一邊急忙轉向,一邊急忙踩制動踏板。一個急促的制動尖叫聲,再加上一聲轟的巨響,麵包車從路北邊翻到路南邊。    另外看到一個事故,是一個人騎自行車一路斜著橫穿公路,這時正好有一輛汽車從後面過來,當汽車駕駛員看清楚這個危險情況的時候,因為車速快,已來不及採取有效措施了,把人撞傷。    有一次晚上我開車,開得比較慢,和一個坐車的陌生的朋友談談,我說晚上一定不能開快車,一定要看清楚了才能向前開,這個坐車的朋友說,對呀,他有一個朋友,是個做生意的老闆,有一次晚上開一輛小車,另外車上還坐著兩個人,車速比較快,結果撞在一輛運送水泥的大貨車上,當時這輛大貨車沒有開任何指示燈停在路上,等小車駕駛員發現時,急忙急制動已來不及了,狠狠相撞。相撞不過那麼一瞬間,結果卻當然是非常的慘重,等開車的老闆蘇醒過來,發現自已血流過多,覺得自已真的不行了,就忍著疼痛,找到手機,在寂靜的黑暗中,給遠在千里之外的在家裡的妻子和女兒打了個電話,告訴她們自已出車禍了,不行了。生離死別,就這樣傷心萬分的結束在最後的十幾分鐘的電話里。    聽到看到的更多的例子是,很多汽車在深更半夜裡將路上騎自行車的或騎三輪車的人撞死或撞成重傷。許多的生命,就在前晚和親人朋友的輕輕一別中竟成永離。    有一次晚上同一個朋友開一輛小夏利車出去,經過204國道,這條路應該說是平常也經常走,朋友時速開九十多公里,路況很好,朋友的駕車技術很好,反應也快,雙眼視力都是2.0。當時對面沒有來車,就在路中間行駛,突然之間,他和我幾乎同時發現,前方的路中間有一張平口四方桌子,出於本能,要避開它,因為離桌子實在太近,制動已來不及了,只有轉向,朋友當時急忙向左打一把方向,桌子是避開了,但只覺得車子右邊騰空起來,又趕緊向右轉向,也不知他有沒有踩制動踏板,只覺得小車就像掛在空中的小搖籃一樣,一會兒向左搖,一會兒向右搖,最後一下撞到了路邊的大草堆上,在撞開大草堆子後,車子右前角又撞到了緊靠著草堆子的大磚堆子上。當時撞之前,左右搖晃的時候,只覺得時間好長好長,等撞的時候,又覺得好快好快,連一眨眼的功夫都沒有,等停了下來,才知道撞結束了。至於怎樣撞的,怎樣鑽進草堆子的,根本就不知道,等看看前面的擋風玻璃,才知道自己的頭已把擋風玻璃撞壞了。發生事故之前,是有感覺,感覺不得了,當目瞪口呆,還沒反應過來的一瞬間,事故已結束了。平時不覺得車速快,但當事故擁抱我們的時候,那個車速之快的感覺,幾乎不存在時間的概念,等反應過來,已撞好了,車子也停下來了。如果那天不是正好撞在大草堆子上,而是直接翻車,或是直接撞在磚堆了,那麼兩個人的性命,很可能不死也是重傷。    如果是白天,在路中間放一張桌子,那不會有問題,但晚上觀察能力會受到影響。     夜晚及下霧天所發生的事故,大都跟觀察有關。當我們無法觀察清楚時,那就應該將車速放慢點。黑夜之中,危機叢伏,慢一點,以保平安。    請謹記,危險常在視野外!    2.看清楚了再說    白天正常開車,有兩個情況會影響觀察,導致觀察達不到要求,因而發生事故。  第一個情況是開快車。開快車易造成來對路面情況不及仔細觀察。     第二個情況是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疏忽走神,沒有去好好及時仔細觀察,等情況到了眼前時,已來不及採取相應的有效措施了。關於這一點,很重要,我們開車時就怕分神,而如果我們開車時堅決觀察清楚,就很少有分神的情況。    有一次黃昏,在一條有中心隔離帶的道路上,是同向兩車道,近於全封閉的快速通道,前面有一輛小車,我跟在小車後面,兩輛車都在最左邊的快車道上行駛,但時速只有六十公里左右,這時我開大燈,當時因為我想前面的小車不可能突然減速和停車的,料他沒有減速停車的理由。自已一時來了興趣,就大意的去看看儀錶板,而且還十分認真的看,等我一抬頭,卻發現前面那輛車的尾燈突然近在眼前,前面的小車真的是幾乎一下了停下來了,可想而知,當時的心一下子吊得高高的懸在空中,好在車速不快,好在和前車還有一點點的距離,好在右後邊沒有來車,於是向右轉向,險險的讓過一劫。當時這個情況,前車也不能算是突然停車,他實際上正好是在我認真觀察儀錶的這一過程中停下來的,巧得很,前不看儀錶,後不看儀錶,正好在這個時候看儀錶。如果當時不幸發生事故了,可能會認為是個突然事故,但哪是什麼突然事故,明明是自已大意分神不堅持觀察清楚。    有一次,騎自行車橫穿公路,慢悠悠的,心不在焉,等要到路中間的時候,猛聽到急促的喇叭響聲,當時一驚,抬頭一看,一輛摩托車已飛快地擦肩而過;雖然沒出什麼事,但已覺得好危險。這主要還是自己沒能仔細觀察路面左右兩邊的情況。    無論是走路,還是開車,還是騎自行車,最起碼的要求都是應該及時觀察清楚。    3.怎樣觀察    觀察時所遇到的路面情況,可以分為三種:     1)視線清楚。這種路面只要及時提前觀察,即可安全行車;但就怕注意力不集中、疏忽大意,怕不認真及時觀察。   2)視線有限。如霧天、夜晚、黃昏、雨天,輕度疲勞時;路燈照明不良,時明時暗的路段等。遇到視線有限的情況,只要車速好好慢一點,觀察到的範圍還是可以滿足我們安全行車的。  3)視線受阻。如急轉彎,隱避的小支叉路口,路上行駛的大車,路兩旁的停車,陡坡陡橋等。遇到這種視線受阻、視線盲區的路面情況,只要堅持做到響喇叭,放慢車速,選擇適當行車路線,拉開安全距離,認真觀察,隨時準備好停車,安全行車也是沒問題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五十條規定,機動車倒車時,應當察明車後情況,確認安全後倒車。倒車時,有時視線確實不是太好,倒車有時經常發生碰碰括括的事情,有時也發生惡性事故。關於倒車存在的問題,只要遵守條例,多下來看看,經常下來四周觀察觀察,看清楚了,保持一定安全距離,也是可以確保安全的。    另外聽說過幾個事故,都是小孩在車底下玩,或緊靠在車前邊,駕駛員開車前沒有認真觀察,一起步,便發生了事故。有時起步前還應該考慮當時停車的環境,周圍有沒有小孩,必要的時候,車輛四周,包括車底下,都要觀察清楚。     轉彎前或變換車道前對反光鏡的觀察,對後方情況的了解也是特別的重要。美國交通法規規定,轉彎時不但要看反光鏡,還要回過頭向後看看。這是因為即使我們已經調整好車輛反光鏡,仍還有很大的區域不能從鏡子中看到,這稱為盲點,側面的盲點最危險。每輛車的前面及後面也都有盲點區,盲點區的大小與汽車的外形與尺寸有關,,我們可以試著坐在汽車裡,觀察一下有哪些區域是不能從反光鏡里看到的。所以,當我們要轉動方向變道或轉彎時,要回頭觀察以確認該方向的盲點區域是否安全。舉例來說當我們準備右轉時,要迅速看右邊反光鏡及回頭向右邊看,同時保證對左前方路面情況觀察清楚,這樣移動視線前後輪迴的看三四次,就可以確認該盲點區有沒有車或人,從而保證安全的轉彎。另外,在有的時候,前面擋風玻璃兩邊的左右兩個立柱,也會影響我們的視線,形成盲區,這一點也應當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開車時是經常注意看反光鏡,有時在準備轉向前要多看幾次。有時頭也注意稍微的轉動一點,看看左右兩邊的情況,擴大我們的視野。在觀察時要注意保持眼睛移動,避免盯住某一目標超過2秒,如果長時間保持中心視野在一個物體上很危險,一定要保持中心視野的移動。在駕駛車輛的過程中長時間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路面,也會使人的大腦趨於『麻木』狀態,腦部細胞的感知能力會下降,駕車人的判斷力會受到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這種情況會對駕車人後來的駕車操作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導致車禍的發生。為了避免出現上述情況,駕車人可以在遇到單調路況時增加側視的頻率。    駕駛中要保持我們的眼睛不斷轉動觀察周圍的情況,注意道路的其他使用者,注意危險可能會發生的地方。有效的觀察包括:    ◆ 觀察好前方,遠近皆看。  ◆ 快速察看道路的兩邊,以檢查是否有潛在的危險。  ◆ 快速查看反光鏡以知道我們後面的道路情況。    觀察錯誤主要就是不及時,不周到,不堅持全面看清楚。如果不看清楚,沒有觀察周到,就決不輕易地向前開,那麼,夜晚或下霧天的事故就可以很容易的對付了,白天的事故也會大大減少。     「觀察不夠」,交警認定事故責任時,經常會寫上這句話。 4.千萬要看請楚    觀察要達到觀察的效果,要能滿足安全行車的需要,觀察時有所欠缺,這是十分十分危險的事,開車時一定堅持將路面情況完全看清楚,這一點對安全行來說,是千真萬確的十分的重要。     在任何時候開車都要堅持一條根本原則:觀察清楚。     各種路面情況下,包括起步前和靠邊停車時都應該堅持一個同樣的觀察原則:及時、全面、仔細地觀察清楚。     這是防禦駕駛最起碼的要求。    也是安全行車最最重要的要求!!!第五節  安全行車要素之五:正確判斷     1.怎樣防止交叉路口事故?    正確判斷,當快則快,該慢則慢 。    駕車時要想想前面有沒有危險。開車時最主要的一條就是要能識別並預防好前面路上的一個個危險點。    十字交叉路口是最危險的地方,是交通事故最多的地方,因為在這裡交織點和衝突點最多。我以前駕車經過十字路口時車速有時還是偏快的,但現在駕車通過沒有交通信號指示燈的十字交叉路口時,在進入路口前,車速都基本控制在時速二十公里左右,把危險提前化解掉了。    跟據自已的駕駛技能和當前路面情況,當快則快,該慢則慢,這是安全行車的根本**。開車時,對前方的路面情況,要及時的分析判斷,迅速的作出正確決定,及時根據路面情況調整好車速。但我們有時在路上開車,不動腦子,不很好的思考判斷,這個問題,值得注意改進。前方有情況,馬上就減速慢了下來,這就叫反應快。如不減速,對危險情況不作任何判斷處理,這就是沒反應,非常危險。象有時明明該及時停下來的時候,我們卻只是含糊的減一下速度,像這種情況,就是思想不明白、判斷不力,最後導致措施不到位而發生事故。    2.反應由慢到快    路考時,考官坐在我們的身邊,他考核我們的內容,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看看我們對路面的情況,是如何反應如何處理的,有時,我們天生的反應慢了那麼一點點,如沒有及時減速剎車,沒有響喇叭,那麼,考官就可能相當不滿意了。據說在北美考駕照,就是考安全,包括危險點識別,而英國考駕照還有專門的危險點識別測試,根據駕駛員的反應速度快慢打分。    有時在我們車速很快時,這時遇到了前面有情況,比如前方是個有車輛行人通過的小支叉路口等,一般是不怎麼提前減速,總是想跟著車速的慣性衝過去,到最後迫於情況不得不很危險的剎車制動,這其實就是反應慢,思想和手腳的動作都慢了半步。    路上的情況,有時懶得理它,司空見慣,心理上有點麻木了,不主動關注路面情況,不主動處理路面情況,只是被動的應付路面情況,被動的開車。開車時思想和動作都懶,反應就慢。還有,這就是為什麼反對疲勞駕駛,疲勞時,精神差一點的時候,反應也慢。    以前在上海法制報上看到過一個事故案例,有個開中巴車的駕駛員,為了多做點生意,想搶在公交車前面停靠站點,到了一個路口,就違章闖紅燈,結果與一輛摩托車發生事故,摩托車駕駛員不幸身亡。     開車時有搶時間的意識,會使我們的判斷搖晃不定。如果我們作判斷的原則是確保安全,不開危險車,那麼,進入交叉路口前我們會慢一點,遇到紅燈我們會停下來。 但有時我們的大腦好像沒有派上正確的用場,理智沒有強硬的做主,結果,別人有時就會問我們:「開車時有沒有用腦子?」     用腦子?科學研究發現,大多數的女士只要一進入購物商場,大腦負責理智判斷的區域,便會減少活動或自動關閉。 另外,「情人眼裡出西施」,當面對自己心愛的人時,大腦負責批評思維的那部分區域,也完全是睡眠狀態。    那麼,只要往車上一坐,有時駕駛員便也有可能失去理智清醒的判斷,這在科學上也應該是講得通了。     但是在這裡,也可以這麼說,開車是一項有思維的運動。開車時要注意不思維和思維不正確的危險誤區,要養成良好的駕駛思維習慣。小心實際的等候遠勝於冒險犯難之前行。故說「寧停三分,不搶一秒」。    駕車就是自已用大腦控制好車速,智者不亂。有個朋友說,開得快是一種本能,開得慢卻是一種修養。    3.快有快的條件     如果道路寬闊,路兩邊視線良好,兩邊又沒有騎自行車的或是騎摩托車的,也沒有行人,對面又沒有來車,也就是說,不存在任何隱患,就當然可以開快一點,而且應該開快一點,大可放心,此時不具備發生事故的條件。另外,路上雖然有別的情況,但和這些情況有足夠的安全距離的時候,也可以快一點。    在有的情況下,到了可以快而且應該快的時候,就要『快點提速通過』。比如我們在小路上轉彎進入大路後,在轉彎已安全地轉過來了後,這時如前面近處無車,這時就要注意安全地快點,如果還是慢慢的開,佔據道路空間,壓著車道,後面的來車大多數會不滿意或生氣。如果運氣不好的話,說不定也可能會發生追尾事故,所以轉彎已轉了大一半、已基本轉過來的時候,就要快一點提速。在我們安全的變道和基本超好車時,這時一般也是要快點提速,儘可能和後面的車拉開安全距離,此時的慢,擋別人的去路,不安全。再好比說,如果遇到強行超車的車輛,駕駛者應趕緊安全降速才對,讓它先走,以求自保;但遇到旁邊有車輛爆胎,駕駛者應選擇加速,快快離開危險。    4.什麼時候要慢一點    有一次向一個師傅請教:怎樣開才能保證不出事故?他說:「不出事故,只能說是不出責任事故,你該開二十邁,你不要開三十多邁,象雨霧天氣,你只開二十多邁,總不會出事。」     車輛不熟悉的時候,就慢一點。  覺得路面情況有點複雜的時候,就慢一點。  覺得很緊張,有點恐慌的時候,就慢一點。   雨霧冰雪天氣的時候,就好好慢一點。   情緒欠佳的時候,就慢一點。   在車輛起步時,要慢一點。  在通過交叉路口前,要慢一點。   在進出非機動車道前,在轉彎時,要好好慢一點。   在轉向變更車道前,要好好慢一點。   在視線不清、視線受阻、視線隱蔽的地方,要好好慢一點。   在前方道路邊上有人,路上車多,覺得不安全、不踏實的時候,要慢一點。  在超車前,在會車前,要慢一點,看看好,要選擇安全的超車會車。  在這些該慢的時候,不慢,就有可能發生車禍。 要說小心,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好好小心。     5.才學開車    有個才拿駕駛證的朋友和一個女士一起駕車,女的安全意識特別好,她總是說:「你慢點,你慢點。」。後來他又單獨跟男一個男同志駕車,男的時間觀念比較強,男的總是說:「你加速,你加速呀。」一個叫慢,一個叫快,弄得他有點不知所措,不得要領。後來和我一起駕車,一路上我和他說,說來說去,無非是該快的時候就開快點,該慢的時候就開慢點。沒有任何危險情況的時候就開快點,放心朝前開;前方路面有行人,有騎自行車的人,有騎摩托車的人,就提前減速,提前慢下來,將情況化解掉,開車就很輕鬆。    該讓的時候就讓,該走的時候就走,該靜觀其變的時候就靜觀其變,不該超車的時候就不要超車;駕駛時,我們所作的決定應該對自己或別人不會造成任何危險。     曾經有駕車由南往北經過一個小鎮,小鎮的中心是個小小的十字路口,路口的四個角上都是房屋,經過這樣的地段應該好好慢點,要預防東西向的路上同樣有車快速衝出來通過,但當時沒有注意好好提前減速,沒有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車速偏快了一點,等過了這個路口,才後悔,這樣開不對,很危險。 在交通事故數據中,在交叉路口發生的事故是最最多。    還有一次,是在一條比較窄的公路上,當時前方路兩邊都有自行車,這時對面又過來一輛小貨車,本來看見前方路面是空的,就沒有怎麼減速,但當和小貨車交會時,發現也同時正好和路邊的自行車一起交會,這樣在一條小路上就形成了四點一線的情況,相互間的安全距離就實在太小了,之後心中很後悔,想想當時應該慢一點,讓小貨車先走的。    『安全』要求大家慢一點,『暢通』要求大家快一點。安全和暢通是對交通行為的合理要求,開車時適時的快和慢,可以很好地滿足這兩個要求。第六節  安全行車要素之六:安全車速    1.最實用的安全行車方法    駕車時的規範操作程序,是指在駕車時先將路面情況全面觀察清楚,然後識別判斷路上的各種危險點,並提前採取應對預防措施,從而確保安全行車。    在駕車時保持合理的車速,有利於我們對路面情況正確地觀察、判斷、和應對操作,讓我們能安全可靠地駕御車輛。     我們有時開車,會覺得有點危險,這是因為當時的車速稍許嫌快了點,已超過了我們的安全行車駕御能力,這時只要把車速放慢一點,就覺得比較安全了。比如在當時的道路上,時速80公里覺得不安全,我們就鬆鬆加速踏板把車速降到60,就會覺得很安全了。 如時速60公里,心裡還是有點不安全的感覺,我們就開40或20;還覺得沒把握,那可以停下來等一等,或下來看一看,再用一檔慢慢地向前開。    在開車時適時適地的慢一點,可以給我們帶來我們所需要的自信感和安全感! 記得在開車的頭幾年,心裡也很怕,怕出事故,可開起來車速又總是很快。開了多年以後,總算明白了,稍許開慢點就好了。    在各種各樣的路面上,覺得不安全或不熟悉的時候就慢一點。開穩了,心裡有很安全的感覺才是最正確的。一慢解百憂 ,無論駕駛經歷深淺,無論駕車去遠方還是近處,這個方法都能全面適用,能幫我們渡過眾多的危險難關。美軍作戰守則第二條,如果一個愚蠢的方法有效,那它就不是一個愚蠢的方法。    初學開車,也很簡單,只要知道制動踏板在哪裡,以及如何踩制動踏板就行了,方向會不會打都沒關係,如慢慢向前開的時候,感覺不對的話,馬上一腳制動踩下去,便可解決所有的難題。     才學開車,有時可能覺得看路面情況看不過來,忙不過來,那就好好開慢點試試看,相信是百試百靈。    大多數的時候,只要我們選擇安全車速,就覺得開車是比較好開的。    2.安全行車知識之一:不要開快車    安全車速,也是第一個最簡單的安全行車知識。 作為才開車的朋友,對這方面相關的一些安全行車知識要了解清楚,如: 夜晚不要開快車、 下雨天不要開快車、駕齡幾年之內不要開快車。    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車禍的背後》最後是這樣寫的:   《四月一號,上海有一則報導,三月三十一號晚間,一輛賓士S500撞護欄,車上三人一死一重傷,原因是下雨天車速過快,造成打滑,這說明再好的車都有極限,不是嗎?》     事故令人痛心,類似的事故太多太多,而且同樣情節的事故依舊在繼續上演。 怎麼辦?如何來阻止?    只有一個方法:不開快車!     下雨天不開快車,夜晚不開快車,這是一個簡單的安全行車常識。 這二點也可以說是安全駕駛的重要原則,我想絕大多數老駕駛員師傅都會深有體會的同意這二點。 因為下雨天開快車,晚上開快車,都很危險啊。 如果沒有疑議,我想,作為才學開車的朋友,一定要把這兩點當作最簡單的安全行車知識,來明白無誤的肯定遵守。    如果上面這個開賓士車的朋友,心裡非常明白,下雨天不能開快,夜晚不能開快,心裡洞然明白這兩個非常簡單的安全行車知識,他又怎麼可能會去開快車呢?又怎麼可能發生事故呢?     由此亦可見,確實有許多才學開車的朋友,不懂簡單的安全行車知識。這很無奈,現在的駕駛教育並不能讓所有的才學開車的朋友明白的知曉認同這兩個簡單的安全知識。這雨天不開快車,夜晚不開快車,就是安全行車的知識呀。怎能不學,怎能不懂呢? 請牢牢記在心上!那麼,以後不管是下雨天還是在夜晚,安全會真正的陪伴著我們!整體的交通事故量也會減少許多。     至於說新駕駛員朋友幾年內不要開快車,這一條是對新駕駛員朋友的認真負責。事實上有許多新朋友一開始就開得飛快,但實際上他又並不是開車的天才,這就不可避免的導致了許多新駕駛員朋友悔恨終生的悲劇,所以,開始幾年不要開快車,等有了幾年的經驗積累後,再穩穩的開快車,安全。     十幾年前,我當時才開車幾個月,有一次跑長途,在山東地界,開的是個滿載的輕型貨車,當時下雨,車況本身就很一般,裝滿了東西以後,制動和方向的控制都不是太好的,但當時的車速,坐在我旁邊的朋友說,開了一個多小時,只看見我超別人的車,還沒看到別人超我的車,車速想來不慢吧?實際上現在想想,當時是非常的無知愚昧,這樣的車,這樣的路況,開這樣快,如果有一點危險情況的話,一個側滑,車子會幾個翻身,衝出去老遠,也很有可能性命不保!     還有一次也是才開車沒多久,強行超車,當時的公路也就大約正好比兩輛車寬那麼一點點吧,但當時也是不懂安全駕車的道理,只知道一心要超,那個車也不慢,但我比他更快,加速從左邊超,路左邊下去是條小河,整個超車過程就是一邊緊貼著被超車,一邊緊貼著小河,這時只要被超車前面稍微有一點情況,或是稍微動一點方向,我這邊整個就連人帶車一起沖向河中。這是我一直記得的一次超車,印象最深,太危險了。當時就是不懂不明白不認同雨天不要開快車、以及不要強超惡會這些基本的安全行車知識。如果當時心能一念驚醒,心能知道巧妙的轉個彎 ,嘆昨非而覺今是,那才好!    因為安全駕駛教育的不可能完善,才學開車,有的東西我們還是不懂不明白不了解,所以,才開始開車的頭幾年不要開快車,請注意中速行駛。     3.車速為什麼越開越慢    再來看看,為什麼我現在開車比以前要慢點了?    因為, 我現在觀察路面情況時,相對來說,比以前更認真更仔細,車速自然是要慢了點;我現在轉彎和變更車道時也比以前要小心認真和重視好多,並注意讓行,這時自然也快不了; 還有預防,我現在開車時預防意識好,這是車速自然也是不會太快的,在公路上行駛時,同樣的路況,我現在的預防意識和預防措施也比以前多許多,所以,也肯定比以前要慢了;在安全距離方面,用放慢車速來加大橫向間安全距離的可靠性,同樣是路的兩邊上有人,以前車速快,現在車速要慢。    由此可知,開車時,還是有許多事要我們認真去做的:認真的觀察、認真的識別路面危險情況、認真的提前採取預防措施、認真的留意安全行車空間、認真的遵守交通規則等。也可以這樣認為,開車時在這幾個方面都做得很規範時,這時才談得上是真正的安全車速,這也是安全行車的最佳策略。而平時說的開快車是指已超過了安全車速,已失去了預防意外的可能性。    相對於安全合適的車速來說,開快車是危險的。但是最安全的速度並不是最慢的速度,如果我們比別人慢很多,也會使其他駕駛者煩惱並意圖超過我們,我們應採用與當時駕駛條件和我們駕駛技能相適應的合適速度。    安全車速,這本來就應該是我們規範的駕駛常態,也是防禦駕駛的核心思想原則。第七節  防禦駕駛的六個要素     總結和重複一下,防禦駕駛六要素是安全行車的一種思路,是做好安全行車的科學方法。在開車時,要牢牢抓住防禦駕駛的六個要領:    (1)觀察清楚。    在開車時,有時一時的疏忽大意,對路面情況沒有真的觀察清楚,就有可能出事故。在網上也可以看到許多的例子,都是在夜晚開快車,結果突然間發現前面有車有人或者是有東西,這時大都是直接撞上去,或是避讓翻車,發生嚴重的交通事故。認真觀察清楚是第一的重要,如沒有及時全面仔細觀察清楚,或無法觀察清楚,就不要輕易的向前開。    (2)識別危險,正確迅速的判斷。    對前方的路面情況,要能識別判斷出潛在的危險點,要馬上作出正確安全的決定,調整好車速。像有時強超惡會,實際上是極嚴重的危險。有時前面明明是交叉路口,我們卻沒反應,沒有減速剎車,當然有可能發生事故。    (3)提前預防,全面預防。    開車時要善於發現問題,可以說,有時對路面情況不預防也沒什麼事,但不預防是錯的!預防是一道有力的安全程序,開車時預防措施不到位,安全指數就顯露很薄弱。預防的關鍵是預防措施一定要到位。開車時少了預防這一道程序,拿什麼去保證行車安全無事故?    遇到各種情況,比如前方路邊有比較隱蔽的小路口,比如在不太寬的道路上,路邊有同向行駛自行車和行人,或者是視線受阻的地方,一律用:減速、提前響喇叭、拉開安全距離、注意觀察、隨時準備停車這五點來預防,如有時不好響喇叭,那這時車速就要再放慢點。如果前面有情況,我們沒有鳴號減速,只是心裡小心,那是沒有用的。預防措施一定要到位!    (4)遵守交通規則。    在駕車轉彎或變更車道時,這個時候,非常容易發生事故,我在路上開車時,看到這類事故比別的事故多,我們可以對照交通規則來看看:     第一、不準隨意變更車道。   第二、轉彎時要讓行。    很多人都有隨意散漫的個性和習慣,這不奇怪,但在開車轉彎和變更車道時還是這樣隨意散漫,這就肯定危險了。我以前在轉彎和變更車道時,有時可以說也是比較隨意的。開車當然懂轉彎和變更車道要好好注意,為什麼說自已比較隨意?這是因為覺得自已以前在轉彎和變更時,認真負責的程度還不夠。現在我每次轉彎和變更車道前,都十分注意,提前打轉向燈,多觀察一會,多看看反光鏡,頭前後左右的伸伸看看,響響喇叭,平緩的轉向,好好慢點,注意讓行,不會一下子或是很隨便的轉彎或變更車道。現在已很容易的養成一個好的開車習慣。      轉彎和變更車道一定要好好注意,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只要我們每次都好好注意了,那我們每次都是很安全的。     還有,像十分疲勞駕駛、醉酒駕駛、超速超載太多,這樣不遵守交通規則,都是極其危險。     (5)注意保持安全距離。    同樣的路況,當車速快時,會覺得周圍的安全空間很小、不安全;當車速放慢時,就覺得安全空間很大了、很安全。所以說,安全不安全,完全是由我們自已來選擇的。放慢車速,也就是人為的創造安全空間。    (6)車速要能確保安全。    開車的實際情況是,大多數的老師傅駕車時車速都是比較慢,車速是慢,但你說老師傅的經驗積累和駕駛技術怎麼樣?所以,開得慢,說明他駕駛技術水平高。可見,最後的真理還是慢慢開。有時選擇了慢,就是選擇了安全。 急什麼急呀,語云:世人共爭不急之事。    車速要能確保安全,這是防禦駕駛的宗旨。    安全行車六要素:     (1)觀察清楚。   (2)識別危險,正確判斷。   (3)提前預防。   (4)遵守交通規則。   (5)注意保持安全距離。  (6)車速要能確保安全。     這六個要素提供了一個安全駕駛行為框架,可以在任何情況下加以變通運用。了解和掌握這六個駕車要領,並應用到實踐操作,到最後自然會養成一個好的開車習慣,會成為優秀的安全駕駛者。    才學開車的朋友一定要了解以上的一些正確的安全行車觀念。一個人在才學開車時,有時會有不安全的行為,而這種不安全的行為又大多是不懂安全知識的後果,並不一定是安全意識淡薄。其實在開車時,如以上幾點都做得很好,這時的安全意識和集中精力等都是很好的。    交通事故有其廣泛深該的原因,但歸納起來,有三個主要的因素,如果一個事件包括三個主要因素的成份越多,就越可能成為一個『事故』,這三個主要因素是:    可預見性低;  可避免性低;  有意識性低,過失性高。    據此而言,我們可以通過提高預先識別行車過程中潛在危險點的能力,培養防禦性駕駛的習慣,來減除『可預見性低』這一事故因素;可以通過觀察清楚、選擇安全合理車速、確保安全行車空間、規範預防來減除『可避免性低』這一事故因素;可以通過嚴格認真遵守操作規程來減除『有意識性低,過失性高』這一事故因素。    由此亦可見,平時常常所說的,十次事故九次快,遵守交通規則,單單就這樣說,所傳達的信息,還是顯得過於簡單,看來可以改變一下思路,轉變一下安全行車觀念,讓我們的駕車行為更規範安全。    交通三要素是:人、車、路。所以對車況還有雨雪路面等這些知識,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還有在機械操作方面要準確熟練,這個有空時可以注意安全的多練練。     安全行車六要素,是平時開車時一定要好好遵守的六大駕車原則!
推薦閱讀:

這才是行車記錄儀的正確安裝姿勢!
100年前的自行車,驚呆了!
不可思議的自行車
行車記錄儀的好處
視頻 | 56輛車受損17人遇難,雨雪大霧天行車注意啥?

TAG:安全 | 行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