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屠殺華人的真相還在路上
NO·145 往期回顧
印尼屠殺華人的真相還在路上
4月18-19日,印度尼西亞首次召開了由政府支持的「剖析1965年悲劇」研討會。這被認為是印尼佐科·維多多總統2014年就任以來促進民族和解、探究歷史真相努力的標誌性成果。
這一研討會為中國人所注意,是因為有媒體提煉出「印尼拒絕為屠殺50萬華人道歉」。但公允地說,該研討會所集中談論的是昔日「9·30事件」的全部受害者人數,並未特別提及其族裔背景。當然,華人受害者人數也是真相的一部分,印尼如何對待這段歷史,也將影響到兩國關係的現在和未來。
所謂「9·30事件」是指1965年9月30日起,在印尼發生並持續一年時間的血腥事件,這一事件中許多謎團至今仍撲朔迷離。
按照蘇哈托時代的「官方說法」,1965年9月30日,左翼軍官翁東中校發動政變,逮捕並殺害印尼6名高級將領,但這次政變旋即被陸軍將領蘇哈托少將鎮壓,後者旋即推翻蘇加諾政權並取而代之,建立了持續32年的軍人專權,並以「共產黨陰謀政變」為由在印尼進行大規模政治清洗,被稱作「政治拘留者」的異議人士被關押、未審先判、株連親友、沒收財產,甚至秘密殺害。這其中,伴隨著對華人的血腥屠殺。除了當時的共產黨因素外,印尼長期存在排華傳統,華僑往往是印尼各利益集團鬥爭的犧牲品。
但對這一歷史悲劇,就事實部分原未形成共識。研討會上,印尼聯邦政治、司法和安全統籌部長魯胡特·賓沙爾·潘傑坦在會議期間公然表示,「政府不可能就『9.30事件』道歉」,並質疑「1965年遇害者索賠基金會」(YPKP)所提出的「受害者人數可能高達50萬以上」的說法,稱「哪裡有萬人坑?告訴我讓我去看看」。
實際的分歧要遠比這些「指標性言論」更大:YPKP負責人貝吉約·溫東在會上發言時表示,1965-1966年期間始於大屠殺的人數可能多達300萬,而受到影響的總人口更可能多達2600萬人。
潘傑坦是當時參加軍方行動的特種部隊指揮官之一,他辯解稱,受害人數「充其量不到8萬人」,對此貝吉約·溫東拿出一系列由受害者團體所編寫的資料,指出僅受害人數超過7萬的萬人坑就有帕蒂、佩馬朗等處,爪哇、蘇門答臘和巴厘等地也有多處萬人坑業已被發現,「8萬人的數字是無論如何不可能的」。
對於這段歷史,幾十年來不論左翼、右翼的正義人士均有大量揭露,當時東南亞最大的軍艦——滿載排水量達16640噸的前蘇聯「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伊里安查亞」號被改造為臭名昭著的「海上監獄」,關押了數以千計的「政治拘留者」,許多人瘐死艦上,葬身大海,也是廣為人知的事。
但「9·30事件」究竟是怎樣發生的?是左翼軍官發難在先,還是蘇哈托製造陰謀,或二者兼而有之?時至今日也仍然是個迷。
為了贏得美國的支持,粉飾其攘奪並無任何證據證明捲入「9.30事件」的蘇加諾權力,蘇哈托在政變中打起了「反共」的旗號,得到了美國的全力支持,作為回報蘇哈托和中國斷交,並以「親共」罪名大肆迫害世代在印尼居住的華僑、華人,迫使時任中國外長陳毅表示「撤僑60萬」,並最終撤回9萬華僑(是為改革開放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大規模海外撤僑行動),仍留在當地的華人、華僑則被迫忍受長期歧視性待遇(不得使用華人姓名、不得學習漢語、更改宗教信仰等),直到蘇哈托時代結束才得以改變命運。
正如與會的一些「9·30」遇害者遺屬所指出的,儘管蘇哈托政權結束已有18年之久,他本人也去世8年,但正所謂「故事尚新,遺老猶在」,蘇哈托時代的許多重要人物仍活躍在印尼軍、政、商、學各界,且仍然擁有強大的勢力。對他們而言,追究「9·30」的責任所關乎的遠不止於「聲譽」,而更在於實實在在的利益和地位。
正因如此,一些保守派才不惜以激烈言辭和頑固態度應對這次由維多多政府推動的和解活動,甚至不惜公然在席間指責與會的受害者家屬和活動人士「陰謀復辟共產主義」;也正因如此,還原歷史、調查真相的努力常常受到掣肘。
想在幾年甚至十幾年內釐清「9·30」全部真相,恐怕是不可能的。而當前人們應該做的除了等待,就是盡一切可能保存歷史遺迹和碎片,畢竟證人也會逝去,證據也會湮沒,如果此時此刻不有所作為,將來即便時機成熟,當有人質問「萬人坑在哪裡」時,我們也將無言以對。
當真相還在路上,中國人對於歷史也唯有採取更理性的態度,不因為歷史而過度影響兩國當下的關係。除了繼續呼籲印尼對過去真相的披露、對過去罪行的反省和道歉外,更重要的汲取教訓,啟示當下。華僑如何更好地融入所在國,國家如何更有力地保護海外華僑利益,可以從歷史的對比中尋找指引。
(鳳凰評論原創出品,版權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違者必究!)
-
鳳凰評論微信
掃描微信關注鳳凰評論
鳳凰評論出品
欄目合作:all_opinion@ifeng.com
推薦閱讀:
※志願者高速路攔截運狗車阻止屠殺狗(圖)_
※屠殺的藝術:古代武器發展史
※曹長青:法國左瘋和巴黎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是南京、也是世界的記憶 錢江晚報
※無法忍受屠殺 前伊斯蘭囯戰士訴說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