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態系列(1)】走好路的前提是站穩嘍!!!
靠譜專業的解剖學、融入生活常態的解剖學、體態矯正的功能康復解剖學、臨床應用的解剖學、基於人體功能的評估分析、世界前沿的解剖學進展,盡在李哲教你學解剖
其實步態無非就是一個學術上的語言,在這個世界上學術和世俗有一條很明顯的界限:就是用詞的考究,這種考究,有的讓外行一聽也就懂了;有的聽了,簡直不知對方所云。
簡單的講:步態就是人類行走的方式,,只要使站姿向前移動,步態隨即產生。因此,步態是移動中的姿勢,站姿則會影響行走的方式。
步態就像人的姿勢,會因人而異。姿勢本身就是直接影響步態,這就是為什麼一個良好的姿勢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現在會開車的人越來越多,如果一個人開了1個小時以上的汽車,當他從車上下來時,往往和平時走路的姿勢不同。比如駝背,某一個肩膀高聳起來,從而影響對方的步態。
要想很好的理解步態,並非直接切入那些讓人不知所云的專業步態術語,而是從基本站姿開始講起,現在我們就鄭重其事的給大家講一下站姿
人體為什麼要直立?
在遠古時,某位大膽的先驅竟然從四足動物選擇向上90°,但不是倒立,而是直立。
但直立之後,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就像,我們一旦想勤奮就必須得改掉懶惰之習。 雙足直立的姿勢,必須不斷的與重力相對抗,如果變成四肢著地,就會容易很多。究竟怎樣的站姿才可以將自己身體拉起,比如頭部在肩部之上、軀幹在髖部之上、雙腿在雙足之上。
探討站立,必須探討骨骼,而成人206塊骨中,其實可以換一個角度去整合看待,即一副人體骨架,在軀幹上有5大凸起:顱骨、雙上肢、雙下肢。
而人體最核心的人體骨骼結構,就是脊柱,所以必須由脊柱來探討站姿。了解人體結構基礎知識的人,都知道脊柱並非是直的,而是存在4個生理彎曲(專業的講解中一般強調5個生理彎曲,即頸椎由2個生理彎曲)。
脊柱由24塊椎骨+1塊骶骨+1塊尾骨構成,4個生理彎曲相互拮抗,如彈簧般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脊柱受傷的概率
由於脊柱有良好的彈性,脊柱的形變,可以讓變化出眾多的體態
一個良好的姿勢,首先脊柱要有良好的自然彎曲,這是平衡的前提。一旦某一個彎曲減小或增大,姿勢便開始出現歪斜。如下圖所示:胸椎曲度增大,就會出現駝背,頭頸前移的體態特徵。
【考一考】下面這幅圖片,您知道哪個是正常的脊柱嗎?
與脊柱緊密相連的就是骨盆。骨盆和腰椎在功能上屬於聯動,骨盆的狀態會決定腰椎狀態,反之亦然。
比如:
骨盆如果過度前傾,腰椎曲度往往增加
骨盆如果後傾,腰椎曲度往往變直
涉及骨盆有很多重要的知識,其中就是關於「骨盆正位」,而目前對於「骨盆正位」的理解,可以說是偏頗或者極端的。我總和學生講,真正的正位骨盆在活體中屬於稀罕的。
如圖所示,必須紅黃綠三色線條均匹配,才可以稱為真正意義上的骨盆正位:
綠色代表髂前上棘和恥骨聯合在同一垂直面
黃色代表髂前上棘和髂後上棘在同一水平面
紅色代表恥骨聯合和尾骨尖在同一水平面
如果,您在沒有得到正確的指導之前,我們還是建議可以穿一些矯正鞋墊進行糾正,比如這款鞋墊是目前我們認為比較實用方便的一款矯正鞋墊:
【點擊鏈接了解一下】一款可「烹飪」的功能性定製鞋墊
如需購買可以直接掃碼
圖片說明
其實一個正確的站姿,並沒有那麼複雜。只要滿足下圖右側綠色線條就可以了。
而行走時需要技巧與協調性的,講到這裡很多人會覺得走路時天生的,其實從發育學來看,人體很多編碼確實先天已經形成,但後天努力非常重要。而努力的前提是有正確的引導。比如,我們都知道刷牙,可是有多少人把牙齦刷壞了!!!
這裡涉及的邏輯:我知道什麼和我會做什麼,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語境。前者沒有明確信息,不知深度,不知熟練度,不知正確與否。後者起碼有明確的信息,但熟練程度和正確與否是需要引導的。
再一次重複這句話:行走需要技巧和協調。因為人在直立行走時,你身體幾乎所有的肌肉都寄托在正確的動作中,才能保持脊柱能夠安穩的在下肢的正上方。
我們邁出的每一步,都必須刻意的失去平衡再重新獲取新的平衡,接著又迅速失去平衡,只為了繼續下一個堅實的步伐。
人生何嘗不是,我們為之付出的每一步努力都可能前功盡棄,但要知道,只要堅實的邁下去,跌倒的概率還是很低的。
為了為您打造一套平穩、舒適而又機動的常態行走循環,接下來的系列講解,將為您解開步態的秘密。
最後一張圖片告訴我們
脊柱和步態的之間的關係
推薦閱讀:
※臀中肌無力步態
※姿勢評估:臀中肌步態
※常見的異常步態
※裙裾婀娜步態妙
※步態分析
TAG:步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