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集王羲之書金剛經》

唐代《集王羲之書金剛經》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976b1f0100jiip.html) - 唐代《集王羲之書金剛經》_中國書法_新浪博客

《集王羲之書金剛經》

《集王羲之書金剛經》,為唐代行書碑刻,全稱《新集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唐元序集王羲之書。大和六年(832年)立於陝西西安興唐寺。前冠楊承和序,後列柳公權等人贊語。趙明誠《金石錄》、葉昌熾《語石》等均有著錄。該碑石久佚,拓本傳世很少,以明南子興藏拓本最佳。現藏故宮博物院。

《集王羲之書金剛經》是佛教的重要經典,此經前後六譯,各有異同,大和元年(八二七)又排纂刪綴,取名為《新集金鋼般若波羅蜜經》,並有撰序,於大和四年奉定量上進,文宗李昂敕令集五義之書,將此經鐫刻上石,至大和六年春始告完成。

王羲之的行書平和簡靜,遒麗天成,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酷愛,貞觀初年下詔出內府金帛,廣為徵集王羲之真跡,其後唐代諸帝亦都好王字,於是集字刻石之風盛極一時,著名的有唐咸亨三年所刻的《懷仁集王右軍書三藏聖教序》、開元九年所刻的《唐興福寺碑》,而《金剛經》是繼此二刻的又一重要集王字石刻。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金剛經》於公元前994年間(約當中國周穆王時期),成書於古印度。是如來世尊釋迦牟尼在世時與長老須菩提等眾弟子的對話紀錄,由弟子阿儺所記載。 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剛經》傳入中國後,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譯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共8208字,為鳩摩羅什譯本的一個重要補充。其他譯本則流傳不廣。《金剛經》通篇討論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認為前半部說眾生空,後半部說法空。

推薦閱讀:

 王羲之最漂亮的88個字
王羲之最漂亮的88個字
把王羲之的字放大,你才明白書聖的書法有多牛!
王羲之草字訣
王羲之行書集字古詩21首,創作必備!

TAG:金剛經 | 王羲之 | 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