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琴的簡介(圖)
民樂試聽 >>揚琴《木蘭辭》揚琴《龍船》揚琴《昭君怨》
揚琴,擊弦樂器。又名打琴、敲琴、銅絲琴、扇面琴、蝙蝠琴和蝴蝶琴,原流行於波斯一帶,明代末年傳入中國廣東沿海一帶,後流行全國。
板胡演奏藝術探析 板胡是我國弓弦樂器中一種常見的樂器。它流行於我國東北、華北和西北各地區。過去僅限於伴奏...詳細 |
|
民樂講堂 | 民樂文化 |
·古箏泛音調弦法 | ·揚琴藝術的發展 |
·多聲部民間歌曲 | ·古曲的歷史故事 |
器樂百科 | 樂評論道 |
·簫的構造及音域 | ·《春到湘江》賞析 |
·侗族大琵琶(圖) | ·《酒狂》解析 |
在線試聽 | 熱點視頻 |
·《梅花三弄》 | |
·《東海漁歌》 | |
·《中國牛》 | |
·《歸園田居》 |
相傳揚琴的前身是流行西亞地區的一種古擊弦樂器,波斯語稱「桑圖爾」(Santur)。後來傳入我國新疆地區和內地。清初以來多有記述。清乾隆九年(1744年),在澳門設置地方官「澳門同知」,邱光任、張汝霖相繼任職,在他們所著《澳門紀略》中記載,那裡有一種「銅弦琴」,「削竹叩之,錚錚琮琮然」,即指揚琴,可能是葡萄牙人帶到澳門去的。清康熙年間李聲振《百戲竹枝詞》、康熙至乾隆年間董偉業《竹枝詞》均記述揚琴伴奏彈詞和俗曲。清嘉慶年間,麟慶(179年—1846年)撰寫、汪春泉等繪圖的《鴻雪因緣圖記》第二冊有「同春聽箏」圖。圖中一人奏鋼琴,即揚琴。其文字載:「銅琴,刳木作匣,拈銅為絲,敲以細竹,俗稱洋琴」。清末以來,揚琴用於廣東音樂、江南絲竹、揚州清曲、廣西文場、常德絲弦、四川琴書、河南琴書、山東琴書、榆林小曲等樂種、曲種。
揚琴的音色清脆悅耳,悠揚動人,常用於戲曲(如粵劇、呂劇、二人台等)、曲藝(如北京琴書、山東琴書、四川揚琴、常德絲弦等)的伴奏,也用於民間器樂合奏(如廣東小曲、潮州音樂、二人台牌子曲、揚州清音、江南絲竹等)、獨奏、重奏。揚琴獨奏藝術的發展,開始於二十世紀初,有貢獻的演奏家如廣東的嚴勞烈、丘鶴儔,四川的李德才等。
雖然揚琴是一件外來樂器,但它在我國經過近400年的流傳和演進,不論在樂器製作、演奏藝術或樂曲創作上,都已具有了我國的傳統特色和民族風格,並與各地民間樂種相結合,形成了多個具有突出的地方性和樂種性特點的流派。近幾十年來揚琴在構造、型制、音色、演奏技法等方面有重大的改革和創新。
揚琴音箱木質梯形,以堅木為音箱,以桐木為面板,上張若干根鋼絲弦,奏時用竹槌敲擊發聲,音色清亮,可以奏兩組以上的音。經過進一步的發展,揚琴加大了琴身,增加了弦數,擴大了音量和音域。能奏出有十二個半音的四組音,可以轉調。音色清脆、嘹亮,可獨奏、伴奏和合奏。
揚琴主要演奏技法有輪竹、滾竹、滑竹、悶竹、浪竹及顫音、吟音、泛音、頓音、撥弦、打弦等。樂曲有四川李德才改編的《將軍令》、《鬧台》;廣東嚴老烈改編的《旱天雷》、《倒垂簾》、《到春來》、《連環扣》;江南項祖華改編的《彈詞三六》、《歡樂歌》,胡運藉的《塔什瓦依》以及鄭寶恆改編的《五哥放羊》;壬沂甫的《蘇武牧羊》;宿英的《秧歌》等等。
傳統揚琴,框架用色木、樺木或榆木製,上蒙白松或桐木面板,下蒙膠合板,音箱呈蝴蝶形或扁梯形。長90—97、寬32—41、高5.7—7厘米。左側琴頭設拴弦鉤釘,右側琴頭置弦軸。面板上開兩個圓形音孔,並鑲骨雕音窗為飾。上置兩個用竹、紅木或牛角制、呈峰谷狀條形琴碼,左為高音碼,右為低音碼,峰部用以支弦,谷部有另一碼上的琴弦通過。面板兩側設紅木製直線或鋸齒形長條山口,用以架弦。音箱內對應面板琴碼部位膠有音梁,音樑上開四或五個圓形風眼,以使音波對流。張鋼絲弦,高音用裸弦,低音用纏弦。琴竹又稱琴箭、琴簽,為兩支有彈性的竹製小棰。常用揚琴有八音(實發二十四音)、十音(實發三十音)、十二音(實發三十六音)三種。又稱雙八型、雙十型、雙十二型。音域分別為:八音f1—c2,十音d1—d3,十二音c—e3。
演奏時,琴置於架上,左右手各執一琴竹分別敲擊在條碼兩側的弦上。竹法(即演奏技巧)有單音、左、右彈輪、雙音、長輪(密竹)滾奏、襯音、頓音、琶音、撥弦、上下滑音、泛音等。擅長演奏輕快、活潑的曲調。傳統樂曲有《龍船》、《蘇武》、《將軍令》等。
推薦閱讀:
※玉隆拉加寺協珠登真金剛上師簡介
※許文強是誰 許文強簡介 許文強做了什麼
※開篇版——「四柱八字」簡介
※五代十國藝術簡介
※水生植物——香蒲簡介
TAG: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