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兩宋的山水畫為什麼那麼美?看看那些大師的各種皴法

2014-10-19

荊浩 《匡廬圖》 185.8×106.8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山水畫在長期的發展中,為了更好地表現各種山石的特點,根據各種山石不同的地質結構形成了許多表現程式——即各種皴法。所謂皴,就是山石的脈胳紋理。所謂皴法,就是表現山石脈絡紋理的用筆方法。早期的一些山水畫山石無皴。如展子虔的《游春圖》,只用線條勾輪廊和簡單的脈絡,然後著色。自唐人開始以鉤斫為皴,至五代荊浩、關仝,才真正開始了皴法的嘗試。到了宋代,皴法基本完備,元代時皴法又有新的發展。按用筆規則大體可分為線皴(如披麻、捲雲、荷葉、解索、牛毛、折帶等皴)、面皴(如刮鐵、斧劈等皴)和點皴(如雨點、豆瓣、釘頭、米點等皴)三大類。五代時期代表畫家有荊浩、關仝、董源和巨然。五代時候,中原地區戰爭頻繁,大批知識分子隱逸山林,從而有力地推動了山水畫的發展。荊浩是北方畫風的奠基人,因長期的山林生活而熟悉了大自然。荊浩長期隱居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中,對北方的山勢認真觀察體會,他的畫體現了北方山的特色。石法圓中帶方,皴法以短線為主,皴染兼備,層次分明。他曾說:「吳道子畫山水有筆而無墨,項容有墨而無筆。吾當采二子之所長,成一家之體。」他的所謂筆乃是有勾有皴,他的所謂墨乃是有陰陽向背的效果。他的山水畫標誌著中國山水畫的成熟。傳世名作有《匡廬圖》,圖中畫的是江西廬山,然其生活基礎仍是從北方的山水而出,其中石質堅硬,氣勢雄偉。關仝是荊浩的學生,晚年山水畫成就超過了荊浩。傳世名作有《關山行旅圖》,山石輪廊用筆有粗細斷續之分,皴法以線為主,皴擦加以水墨渲染,整幅畫的用筆,給人粗壯的感覺。

關仝 《關山行旅圖》荊浩、關仝代表的是北方山水畫派,五代南方山水的兩大家是董源、巨然。董源開創了江南畫派,他的傳世名作有《瀟湘圖》、《夏山圖》、《夏景山口待渡圖》等。董源的山石畫法是短披麻皴,其皴法為短促而帶弧形的線條疏密組合,多用以表現江南的土山。後世文人畫家以王維為宗,然王維的畫早已不見,實際上皆以「水墨類王維」的董源為宗。

董源《瀟湘圖》(局部)巨然是個和尚,他在南唐時隨董源學畫,皴法、苔點基本相似。他的皴法以大披麻皴見長,是長而交疊的帶弧形的線條疏密組合。傳世名作有《秋山問道圖》等。《秋山問道圖》的「道」並不是畫家進山迷路問個道路,選擇秋天的大山去探索,尋找的是美麗的風景,也是尋找人生的真諦。這是山水畫的真實意圖。

巨然 《 秋山問道圖》以董、巨為代表的南方山水畫派的影響是深遠的,其山水畫藝術為後世的藝術家們繼承發展。北宋山水畫壇的代表畫家是李成、范寬、郭熙和米友仁。李成、范寬和郭熙被公認為是北方畫派中的佼佼者。李成的山水畫,多寫寒林平遠風光。他的代表作《讀碑窠石圖》,坡石狀如雲動,開後世捲雲皴的先聲。另有傳世名作《晴巒蕭寺圖》,山石皴法以短線條為主。范寬的山水畫,開始時是學李成的,後來認識到:「前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於物者,未若師諸心。」這一觀點,明顯地發展了唐代張璪所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創作理論。後隱居終南山,以自然為師。創豆瓣皴(或雨點皴),其皴法為平直的短線條密集組合,山石外輪廓以長、直的線條勾勒。代表作有《溪山行旅圖》、《雪景寒林圖》等。范寬的山水畫突出特徵是雄強渾厚。明董其昌見了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也不得不感嘆為「宋畫第一」。郭熙是李成的弟子,山石皴法是捲雲皴,其皴法用筆多捲曲似雲頭。郭熙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山水畫家,而且是一位優秀的山水畫理論家。他的兒子郭思根據他的言論記述而成的《林泉高致》,是美術史上一部重要的理論著作。郭熙認為,一個山水畫家要想自己的作品奪自然之造化,只有通過深入地觀察自然、師法造化,將千山萬壑羅列於胸中,才能做到落筆有神。否則的話,創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面對真山真水,要「遠觀之以取其勢,近觀之以取其質」。他的代表作是《早春圖》,另有名作《窠石平遠圖》等。北宋米芾、米友仁父子創「米氏雲山」的米點皴。米友仁是米芾的長子,從小受家庭的熏陶,能書善畫。米點皴是提煉江南一帶的生活真景,在技法上取法董源的點法加以發展,以橫筆積點構成山形樹影,有一種朦朧隱約的氣象。米友仁的代表作是《瀟湘奇觀圖》卷,畫面描繪江畔山村,煙雲滿紙,元氣淋漓。南宋四大家是李唐、劉松年、馬遠和夏圭,他們都是南宋畫院的畫家。李唐早年取法范寬,但對范寬的豆瓣皴略加以變化而成刮鐵皴。傳世名作有《萬壑松風圖》。劉松年畫風與其他三家不同,相對地顯得溫柔、文靜,刻畫也比較細膩。代表作品有《四景山水圖》卷,分段描繪春夏秋冬的杭州西湖庭院風光。馬遠出生於一個繪畫世家,他的曾祖、祖父、父親、叔父、哥哥都是宮廷畫家,他的兒子馬麟也是宮廷畫家,而且都很有成就。馬遠以山水畫的成就最高,由於他在構圖上善於利用局部表現整體的手法,常畫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畫面露出大片空白,所以被人稱為「馬一角」。傳世代表作是《踏歌圖》。山石皴法是大斧劈皴,蒼勁而簡略。夏圭的山水被稱為「夏半邊」。他的山水畫在構圖、筆墨方面,與馬遠較為相似,都善於從局部景物中發掘山水意境的遼闊深遠。山石皴法是小斧劈皴。他的代表作《溪山清遠圖》卷卻是全景風光。順便提一下,元代的山水皴法也有新的創造。如趙孟頫所創的荷葉皴,倪瓚所創的折帶皴,王蒙所創的解索皴、牛毛皴等,這裡就不再多說了。每一種皴法,既反映出畫家對於某種特定山石地貌的觀察理解,同時在創作運用中也寄寓著作者自己特有的某種風格個性。
推薦閱讀:

掌控學習時間,做時間管理的大師 (續)
達摩大師《血脈論》淺讀之四
大師夏仲奇遺例解讀之《小妾命》
印光大師論教育
約會系列4丨入門:如何成為約會安排大師?

TAG:大師 | 山水畫 | 山水 | 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