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簧(意念假借)在意拳樁法和試力中的運用

力由站樁而生;由試力而得知;由推手而知其運用;由斷手而檢驗其效。這裡的「力」指意拳之渾圓力,即通過爭力訓練才可以獲得的拳勁兒。爭力訓練是意拳求力的核心內容,其貫穿意拳技擊訓練的始終,也是困擾很多習者的首要問題。本文試圖利用彈簧(意念假借)來說明並簡化其訓練過程。

所謂爭力,即從中心異向發出,相等相乘之力。

爭力訓練,一般由體內爭力、體外爭力,再到體內體外統合爭力訓練,即從局部到整體。在其過程中,前輩們用過很多意念假借來表現點與點之間的聯繫和爭力強度的體認過程,如皮筯兒、皮條、老牛筯、踏繩、彈簧,又如空氣阻力、水中漂浮、撕棉、踩棉、踏雪、蹙泥、和面、粘稠、抱球、抱樹、栽樹、扒樹、擔山、提斗、推山、挽月、對拉、拉伸、三弓漫月、身具五弓……等等。

這些假借很形象也很實用,但假借過多容易給習者帶來無所適從的感覺,因為他們並不清楚在練習過程中什麼階段適合運用什麼假借,也不清楚獲得什麼體認是功力上身之時,更不知功力強弱。(註:此問題可參考韓嗣煌先生之《闌珊集》)。

個人以為以兩種假借為主,可以運用於意拳求力過程之中,即「抱球」和「彈簧」。

抱球假借可以認為是一種自身與局部向整體發展的訓練,是使人手、臂、肩、背、腿、腳等部位發生統一聯繫的一種訓練,王薌齋先生曾說過「先抱紙球、再抱木球、後抱鐵球」,百對於初學和養生者而言,抱紙球或者氣球就好了(包括頜下、腋下、手指間的球)。

而彈簧假借或可以用於站樁、試力、推手、發力、操拳等大多訓練之中。彈簧的種類較多,這裡指的是最一般的可拉伸或壓縮的彈簧,至於其它如扭力彈簧等能否假借讀者可舉一反三。

在正常情況下,此類彈簧有普通、被拉伸和被壓縮三種狀態,這三種狀態,也是意拳爭力訓練可假借的三個狀態,在練習過程中大家注意以下幾點即可:

1、放鬆和呼吸自然貫穿訓練始終,由於假借意念的變化而帶來的身體肌肉的緊張程度的變化不要考慮過多,一旦發現緊張或呼吸不自然了,要盡量放鬆下來並儘快恢復自然,切記放鬆是第一位的,即假借彈簧的拉伸和壓縮不要以身體僵緊、呼吸憋努為代價;

2、彈簧強度的體認過程是由極細到極粗(細如髮絲,粗如火車箱底簧),也是功力逐漸上身的過程,高級階段的體認則是實感可隨意念而變化,即想細則細,想粗則粗。在正確的訓練途徑和方法之下,此種感覺及感覺的變化是訓練程度的「溫度計」,是客觀存在的(實感),切不可以妄想用力來代替矛盾強度的增加,切記;

3、在站樁、試力或「呼吸」等微動或運動之間仔細體會彈簧的三種狀態。無論是前後、上下、左右,每當回復到初始的基本間架時,或者說在「不動」時,彈簧處於普通狀態,在訓練過程中,因為彈簧始終處於三種狀態之一,所以說此意念假借沒有「斷點」;

4、體內爭力:先從局部入手,找「五脖」之間的聯繫,即頭頸(脖子)、兩手腕(手脖)、兩腳踝(腳脖)之間的聯繫,可以先從兩點間找,再逐漸發展到五脖同時找,其後逐漸加點,至高級階段時是身體間任意兩點之間皆有關聯。「先動」的點為主動點,「隨動」的點為被動點,體認兩點間的聯繫;

5、體外爭力:與體內爭力類似,亦先從「五脖」入手,區別在於「五脖」假借的彈簧牽扯的是體外之物,也就是進入「自身皆具備,反向身外尋」的過程,向前時,前面為主動面,牽扯的彈簧被壓縮,產生阻力,後背則為被動面,牽扯的彈簧被拉伸,產生拉力;向後時,後背則為主動面,前面變為被動面。這此過程中,前後的彈簧都有普通、被拉伸、被壓縮三種狀態且不斷循環,在上下、左右運動中同理(上下的感覺相對難以找到)。高級階段是身體的任意一點皆與外界相聯互爭,自身就好像是一個掛滿彈簧的球體,懸於空中,與四外物體相聯,這也是我對周身『無點不彈簧』的另一層理解。

6、體內爭力和體外爭力可以參互做,當體內爭力和體外爭力找到一定的實感後(無論感覺到的彈簧是粗是細,力度是強是弱),皆可試作體內與體外統合運用,並逐漸發展為「周身牽扯,四外牽連」,即由點發展到線、面再到立體整合。

以上是我對彈簧意念假借在樁法和試力中的一些說明,樁法及試力的基本間架不此不再贅述,對於此假借在推手、發力、操拳、步法方面的運用,習者可舉一反三。將來有時間,我也可寫些東西供大家參考。

於2012年7月25日
推薦閱讀:

【郭林新氣功知識集萃】練功時如何才能入靜?何為意念導引功法?
一些人的死亡,總由於無知
奇特的心思意念,有關心情的描寫
談太極拳的意念、雙重和呼吸——名家講堂趙幼斌
你得不得病,與你的意念有關

TAG:意念 | 彈簧 | 在意 | 意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