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中的哲學」與「哲學中的問題」
一位多年從事哲學研究的學者說:哲學研究者要想真正有所成就、有所創造,就必須立足現實,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把「問題中的哲學」變為「哲學中的問題」。這番話樸素卻深刻,引人深思。
「問題中的哲學」,即具有哲學意義的現實問題;「哲學中的問題」,即哲學研究的具體課題。「問題中的哲學」是哲學研究的現實生長點:哲學研究只有從具有哲學意義的現實問題出發,才能接得「地氣」,獲得生命力。如果失去了這一生長點,哲學研究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當前,哲學研究中存在遠離、漠視「問題中的哲學」的現象:有的以「凸顯學術」為由,在語詞文本里自娛自樂,玩弄種種漂亮的辭藻和概念,對現實問題漠不關心,認為關注和研究現實問題難登大雅之堂;有的把經典理論視為一成不變的東西,機械套用經典理論審視和對待現實,既提不出新觀點,也解決不了新問題;有的對調查研究、「現實問題現實分析」的做法不屑一顧,以先驗邏輯代替問題分析,用理論模式來「規範」現實問題;等等。這些現象,值得關注,需要改變。
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有一句經典名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這句話不僅是馬克思對傳統經院哲學的批判,而且可以理解為一種值得倡導的哲學研究旨趣。縱觀西方哲學的發展歷史,古代哲學側重於解釋自然,中世紀哲學側重於論證上帝,近代哲學側重於解釋理性。各種觀點莫衷一是,究竟孰是孰非?馬克思認為,這不只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現實和實踐問題。一切離開現實和實踐的哲學問題,必將成為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必將引發毫無現實意義的理論紛爭。因此,馬克思指出,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改變事物的現狀。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被稱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就在於它總是立足時代、關注實踐,善於把「問題中的哲學」變為「哲學中的問題」,並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不同專業、不同領域的學術研究在方法與路徑上存在一定差異,但就總體來說,從實踐出發、從活生生的現實出發這一立場始終不能改變。我國歷代學人在強調「為往聖繼絕學」即傳承經典的同時,也十分注重「為萬世開太平」即關注和改變現實生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蓬勃發展的今日,時代的發展與人民的實踐為廣大學者開展學術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對於當代哲學研究者而言,以自身獨特的方式積極投身億萬人民的事業,努力從不同角度回答實踐提出的哲學問題,不僅不會降低學術水平與學術品格,反而更能彰顯哲學的魅力與威力。反過來說,哲學研究如果不老老實實地立足實踐、研究和回答現實問題,不接受實踐與歷史的檢驗,不論這種研究冠以何種頭銜與名稱,都無法掩蓋其「陽春白雪」背後的蒼白無力。
推薦閱讀:
※《理與人》里我所無法接受的論述,望指教。
※《道德經》第一章解說:人生的起點(對應出生至1歲)
※人都是一直在不會滿足,只是一直在自欺欺人。
※【思辯的歷史】柏拉圖思想(一)
※哲學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