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藝術》| 愛是一種能力
「愛是一門藝術嗎,」弗洛姆說,「如果愛是一門藝術,那就要求想要掌握這門藝術的人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這句話的要義,在於「藝術」。在《愛的藝術》這部被譽為當代愛的藝術理論專著最著名的作品中,心理學家、哲學家弗洛姆將愛情描述為一種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情緒,是人內心生長的東西,而不是被俘虜的情緒,給有意識要認識自我和周圍世界的人帶來啟發和希望。
在《愛的藝術》中,弗洛姆為我們呈現了幾種愛的樣態:比如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以下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而成熟的愛的原則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又如,不成熟的、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這些看似纏夾不清、錯種複雜的道理,被作者有條不紊、清楚明白地敘述出來,而不是藉助於心理學專業術語的羅列。他通過特別親切的方式將我們帶入愛的真諦範疇,使我們能夠小心翼翼地打開自己的心靈,挖掘內心隱藏的秘密,促人成長和成熟。
弗洛姆洞悉了人類最大公約數般的愛的樣態,將愛理解為一種能力,並以哲人般的思與反思的能力表述出來——
比如,對於「給」和「得」的理解:通過「給」,我體驗到我的力量,我的「富裕」和活力,感覺到自己生機勃勃,因而欣喜萬分。「給」比「得」帶來更多的愉悅,因為通過「給」表現了我的生命力。
又如,如果我愛他人,我應該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為我希望的樣子,以便使我能把他當成使用的對象。
再如,愛取決於能力而不是對象,愛不是同某一個人的關係,而更多的是一種態度,性格上的一種傾向。我愛一個人,我也愛世界,愛生活。
這些論述彷彿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的窗,用極為儉省的筆墨,召喚那些在愛情面前迷茫的人們了解和掌握愛這門藝術,並通過這條路徑逐步建立起約束感、專註感、忍耐性和高度關心的品質,從中感受自我的存在,感受周圍人的存在,進而思考、感覺和行動。
當然,「紙上得來終覺淺」,愛的實踐能夠助力人們獲取更多關於愛的知識,更加深諳愛的藝術,勝過隨便瀏覽一大堆藝術理論專著。「有人在實踐中不斷遭受愛情的挫折,卻不願努力去學會愛情這門藝術。有人一面渴望愛情,另一面卻把成就、地位、名利、權力等看得重於愛情。」這樣對愛的局限性的清醒認識,不正是追求愛的人們心心念念而又不得其解的問題嗎,冷靜而又充滿悲憫之情。在討論愛的實踐時,弗洛姆不忘提示讀者,「愛情是一種個人的體驗,每個人只能通過自己並為自己得到這種體驗。」愛雖為一門藝術,但絕知此事,仍需躬行。
在這本不足十萬字的作品中,我們彷彿被置身於一個虛擬的點,以一個全知全能的視角來審視自己和身邊人,使我們能夠更為清晰地感知愛的內核。在研讀過程中,收穫認同,辨析自己,並在這樣的認同和辨析中慢慢成長和被塑造。於是,當讀完這本《愛的藝術》,我們大抵能夠娓娓道來愛的理論,能夠探究哪些原本自己無法理解的人和事,能夠接受另一個和自己不同的存在,無論他美麗或醜陋,富有或貧窮。雖然,在每一個十字路口,我們依舊會有無法抉擇的時刻,但可以肯定的是,如同靜水深流,愛的藝術終將會讓狹小的自我擴展,向著更遠的地方。
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為奶奶而寫的文字
※什麼是真正的愛,你學會愛了么?——小議阿德勒個體心理學
※沒能得手的愛情,更刻骨銘心
※即便你忘記了全世界,我還愛著你
※孕婦絆倒4歲男童:孩子,這世界上有偷偷愛著你的,也有偷偷傷害你的人
TAG: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