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基礎知識大全·水質對咖啡風味的影響有
來自專欄咖啡培訓
文章由西安愛客咖啡培訓學院編輯整理
旨在分享咖啡知識
轉載請聯繫我們,未經允許,禁止盜取用於商業
想要衝煮一杯好喝的咖啡,要下功夫的層面不只是卡得都的選擇和烘焙,沖煮而已。眾所周知,倒進咖啡杯里的咖啡中有99%都是水,水對咖啡口感的影響可想而知。
首先 , 我們先了解一下水質對咖啡的影響
水質對咖啡的影響主要有三方面:
- 1、水的酸鹼度(PH值)
- 2、水中可溶解物質(TDS)
- 3、水的軟硬度(水中鈣鎂離子含量)
SCAA關於咖啡用水的參數建議:
氣味:乾淨、清新、無異味
色澤:乾淨清澈
總氯含量:0mg/L(可接受範圍:0mg/L)
180℃時水中的固體含量:150mg/L(可接受範圍75-250mg/L)
硬度:4顆結晶或68mg/L(可接受範圍:1-5顆結晶或17-85mg/L)
總鹼含量:40mg/L左右
酸鹼值:7.0(可接受範圍6.5-7.5)
鈉含量:10mg/L左右
水的酸鹼度(PH值)
有時候我們在沖煮咖啡的時候會發現,使用不同的水來沖煮咖啡,不僅僅咖啡的味道會改變,還可以很清楚地用肉眼觀察到咖啡顏色的改變,這便是因為受到水的pH影響。
pH指的是水溶液中的酸性和鹼性的強度數值
水在25℃時,pH為7表示中性,pH大於7表示鹼性越強,pH小於7代表酸性越強。鹼性越強,抵消酸的能力越強;酸性越強,被鹼性抵消的能力就越強。而我國自來水普遍都屬於弱鹼性。
我們都知道,咖啡是PH值5-6之間的弱酸性飲品,如果使用PH值6以上的水來沖煮咖啡,會提高PH值,減少咖啡的酸性,PH值越高,減少酸味的效果就越強,所以有時候當我們使用PH值較高的礦泉水來沖煮咖啡時,同時水中的鈉離子較高,就很容易產生過高的鹹味。因此並非使用PH值越高的水來沖煮咖啡,就代表咖啡越好喝,不喜歡酸味太強的人會認為使用PH值較高的水來沖煮咖啡會讓咖啡的口感更加柔和,而對酸味接受度較大的人則會認為使用PH值較高的水容易讓咖啡失去原本的風味。所以我們在使用礦泉水沖煮時,要記得查看標籤上的PH值以及礦泉水中的分子含量來作為沖煮依據。對於水PH值的選擇也只是作為調整咖啡酸鹼度的一種方式而已。
水中可溶解物質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TDS,TDS是英文total dissolved solids的縮寫,中文譯名為溶解性總固體,測量單位為克/噸,它表明1噸水當中含有可溶解固體物質的克重,而1噸水中含1克可溶解固體物質,也就是1 part per million,重量的百分率,縮寫為ppm,ppm一般作為測量TDS的單位。
簡單的來說,ppm值越高,代表水中的可溶解物質越多,因此在萃取咖啡時萃取率會越低;而ppm值越低,代表水中的可溶解物質越少,因此萃取咖啡時萃取率會越高。
根據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會)研究,水的ppm值在125-175之間,用來萃取咖啡最為理想,比較容易達到一個濃度和萃取率的理想值。而ppm值低於75,則較容易萃取過度;ppm值高於225,則較容易出現萃取不足。
附上一張ppm值不同對金杯萃取的影響,橫軸為萃取率,縱軸為咖啡TDS濃度。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不同ppm值的水質水咖啡萃取率的影響。
水動輒300-500ppm,而貓爺所在的廈門自來水一般為60-80之間,因此同一支咖啡豆在不同的地區使用相同的萃取方式,可能會出現不同的風味。甚至於——同一個城市的水質都會有所差別,主要分為舊城區和新城區,舊城區使用老舊的鐵制水管輸送水源,水管老化會使水中的氧化鐵類的物質增加,因此舊城區的水質普遍沒有新城區來得乾淨,在水過濾器上可能需要耗費較高成本。
美國、歐盟和我國對飲用水的ppm值制訂標準:
美國飲用水標準:0-50PPM
歐盟飲用水標準:0-70PPM
我國居民飲水衛生標準:
1、自來水、日常飲用水不宜超過300PPM
2、純水50PPM以下
檢測自來水、純凈水、礦泉水的水質是否符合國家制訂的飲用水標準:
自來水300PPM以下
純水50PPM(國家標準)以下
礦泉水100-200PPM之間
水的軟硬度:
軟水(soft water)指的是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而硬水相反。經軟化處理的硬水指鈣鹽和鎂鹽含量降為 1.0~50毫克/升後得到的軟化水。雖然通過煮沸就可以暫時將硬水相對變軟,但在咖啡出品中,基本上不會用到煮沸的水來萃取咖啡。
軟水是表示水質「硬度」的一個標準,具體是指一公升水所含有的鈣離子和鎂離子的含量。依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
我們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雨、雪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江、河、湖水都是屬於硬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水壺用久後內壁會有水垢生成,這是因為在我們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無機鹽類物質,如鈣、鎂鹽等。這些鹽在常溫下的水中肉眼無法發現,一旦它們加溫煮沸,便有不少鈣、鎂鹽以碳酸鹽形式沉澱出來,它們緊貼壺壁就形成水垢。
當然,也有些鈣、鎂離子含量很高的水卻不見有水垢生成,這是因為這些鈣、鎂離子以氯化鹽形式存在,它們是可溶的,所以在加熱時並不能沉澱出來。由此可知,水壺內壁上沒有水垢並不能說明水中不含有鈣、鎂化合物,也不代表其水質屬於軟水。
而軟水硬水對咖啡的影響不言而喻,單單飲用軟水和硬水,味道的差別就已經非常大,更何況在咖啡中水質對風味的影響。軟水飲用起來口感較為柔和,因此沖煮出來的咖啡也較為圓潤柔軟,但甜度卻往往沒有硬水沖煮出來的高,當水中擁有適量的鈣離子時,會提升一定的咖啡甜感,但鈣離子含量如果過高,則口感會不夠柔和,觸感相對來講不佳。
因此,也不僅僅是軟水能夠產生更好的口感,相對應的軟硬適中的水質或許是萃取咖啡更理想的水。
推薦閱讀:
※意式咖啡製作之壓粉
※咖啡學習經歷的三個階段,你也符合嗎?
※咖啡入門指南
※漲知識啦!各種咖啡壺具介紹
※咖啡達人的10款經典咖啡製作秘籍大曝光 絕了!(附詳解步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