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仕的途徑有兩條,一條是科舉,一條是捐官,能介紹下捐官的具體情況么?
對於清朝捐官有幾個疑問: 1.官職的大小與花費買官的金額成什麼樣的比例,官銜的確定是只看重金錢而絲毫不看個人能力? 2.只要花錢就能買官,官員上任後可以把買官的錢撈回來,而且有可能撈得更多。如果國家再支付官員工資的話,國家會虧損更多,為什麼賣官反到成了國家的贏利項目,這個帳是怎麼算的? 3.如果有錢就能買官,清朝為什麼沒有出現宋朝政府冗員嚴重的問題?
4.吏部是如何判斷官員的升貶?
題主還是有個誤區,以為清朝時捐官就是買完之後直接上任,其實不然,捐官購買「做官的資格」,有了這個資格之後,才能到吏部去等著分發選班。
捐納確實是明碼標價,文可以捐制道員,武可以捐至總兵,但不同的人所花的費用不同。以乾隆時的《川運例》來講,看看各類人捐知縣所需要付的銀兩。
貢監生;4620兩;京縣縣丞(正七),2220兩;侯補京縣縣丞(正七):2800兩;教授(正七),2020兩;侯補教授(正七):2520兩;縣丞(正八),3160兩;侯補縣丞(正八)3640兩;七品筆帖式,2540,侯補七品筆帖式,2780。
這裡面平級捐時,副職、非領導性職位比學官要貴。因為各地教授以及八旗官學的教授,皆是舉人、貢生出身,又負責為國家培養、選拔人才的大任,所以對他們有點優侍。筆帖式為六部的辦事員,他們在京察之後,也會留任,升職或調往地方,他們屬於提前給自己買個出路,所以也相對便宜一點。
如果是白丁捐官,在縣丞以上的,需要先捐監,捐監在正常年份需銀108到145兩。晚清時捐監為45兩,但鄉試後,如若中舉,必須補齊銀兩。
報捐後,還要到京城結印,再等著到部里分發。如果想提前被選,那就要捐各類花樣,這筆錢比捐官的還貴,而且有清一代雖然官銜的價格一直在降,但「花樣」的價格則一直在升。
至於腐敗問題,這個是任何王朝的正常情況,就是考上的,也難免腐敗。知縣一年的俸祿是27.5兩,養廉銀各地不同,最高的是廣西一些縣,為2259兩,最低是貴州的400兩。去掉各種花銷,到手的工資也僅僅夠維持。但又因為地方不同,各種合理的弊規又有不同,就是清官也收弊規,這個不論是科舉上去的,還是捐上去的都一樣。就這層面上來講,捐官和分贓制也沒什麼太大的區別,只是分贓制後面有選舉為其背書。
之所以晚清沒出現冗員,原因也是官額有限,大部分人只能等缺。侯補官員到各省之後,侍遇也是有所區別。正途出身的,每月個有二兩銀子的生活費,捐官就沒有。正途出身的代理或署理期間,工齡折半,而捐官的則不算工齡。大部分捐官的,其實就是在那邊苦苦的等缺,如果運氣好,還能混個委員噹噹。
至於小官如何考評,這個夠寫本書,大體說就是看其上級官員開的報單,而且其中的硬性指標就是錢糧完成情況,還有就是地方上的治理。一般沒背景的,就是捐官也就能幹干委員或者任一界實缺,沒什麼陞官的機會。而能升上去的,還是那些有背景的。這個背景不僅有家世因素,還有學歷因素。科舉上去的,即使只是個秀才,也有同年、恩師這些人,這些人里如果有誰發跡了,上官會借著這類人與京里的人物攀上關係。晚清就是張之洞,也要給他的學生送錢,讓其每月把消息發到他那邊,好讓他可以準確判斷京里的動態。探花出身的張之洞如此,其餘人更是可想而知了。
有一篇《晚清捐官不盛的基本原因》,作者是楊曉振,你可以看看。
具體了解不多,但是有幾個關鍵,捐官多半是候補,沒有實缺、沒有俸祿,不存在減少政府財政收入的問題。即使有了實缺,清朝官吏撈錢,也不能少了該給中樞的錢,也就是說該交上去必須交,你自己能撈多少就看你本事了。
二十四史還沒讀到清史,但是清朝的事兒哪怕了解點點滴滴,就已感覺觸目驚心。關於清朝的電視劇,從小看到大,一片太平盛世,康乾之治。然而,呵呵。
1隻有清朝捐官是制度化的捐官也要看身份不是人人能捐的,賤民之類的不能捐他們一般也捐不起,主要接納的是商人,這樣做有很大的好處讓能讓統治階級更為鞏固,但也加大了階級之間的矛盾。2捐了官不是馬上能上任的,後補排隊去而且一般為虛職,捐官能當上巡撫之類的基本上沒有。有了行政級別地位提高了見到知縣不用下跪,撞上案子審理階段不用受刑之類比如楊乃武當然他是自己考的舉人被傳喚時不用下跪不能用刑得上報革去功名才能用刑。呵呵這種制度進化種類特別多比如X大代表 X協委員 虛職但有特權違法犯罪是不能抓的 要革了功名才能抓 。
推薦閱讀:
※清朝後期資本主義的產生和民族危機的加深
※明末,明朝要如何做才能實現與清(後金)議和?
※如果時光倒流,光緒採用什麼策略可以成功變法,進而實現大清富強?
※潘世恩(1769-1854)清朝大臣。初名世輔,小字日麟,字槐堂,一作槐庭
TAG: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