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由緊張、焦急、憂慮、擔心和恐懼等交織而成 依戀焦慮

焦慮是由緊張、焦急、憂慮、擔心和恐懼等感受交織而成的一種複雜的情緒反應S.弗洛伊德最早從心理學角度重視並探討焦慮的問題。他把焦慮分為客觀性焦慮和神經症性焦慮,前者是對環境中真實危險的反應,與害怕一詞同義;後者是潛意識中矛盾的結果。學習理論和精神分析理論對焦慮問題的研究有較大影響。有些學習理論家或行為主義者認為,焦慮是一種獲得性行為,是遵循學習的規律並與某些情境形成聯繫的結果。例如,當兒童不高興時偶然遇見一隻狗,這種初次及以後見到狗時出現的迴避行為,將會使兒童失去重新認識該情境的機會,並使其焦慮、恐懼情緒得到強化。焦慮是指一種缺乏明顯客觀原因的內心不安或無根據的恐懼,是人們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戰、困難或危險時出現的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焦慮通常情況下與精神打擊以及即將來臨的、可能造成的威脅或危險相聯繫,主觀表現出感到緊張、不愉快,甚至痛苦以至於難以自制,嚴重時會伴有植物性神經系統功能的變化或失調。焦慮是由緊張、焦急、憂慮、擔心和恐懼等感受交織而成的一種複雜的情緒反應。它可以在人遭受挫折時出現,也可能沒有明顯的誘因而發生,即在缺乏充分客觀根據的情況下出現某些情緒紊亂。焦慮總是與精神打擊以及即將來臨的、可能造成的威脅或危險相聯繫,主觀上感到緊張、不愉快,甚至痛苦和難以自制,並伴有植物性神經系統功能的變化或失調。病態的焦慮指缺乏相應的客觀因素下,出現內心極度不安的期待狀態,伴有大禍臨頭的恐懼感。表現惶惶不安、坐立不安、精神緊張。常常伴有心悸、氣急、出汗、四肢發冷、震顫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表現和運動性坐立不安。嚴重者可以表現為驚恐發作。常見於焦慮障礙。虐待——兒童成長中不可忽視的痛最近因為一些社會事件,這個話題好像很火,其實兒童虐待長久以來都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除了這些我們看到的駭人聽聞的虐待之外,有更多被我們所忽視的虐待與傷害,對我們孩子的成長構成了潛在的威脅。對大多數孩子而言家庭和學校是他們最大的力量來源,但不幸的是,對某些孩子而言,這個本該是他們寄託情感的地方,卻成了他們擔驚受怕的地方。虐待不光包括軀體虐待和性虐待,精神虐待和忽視性虐待也會為您的寶貝帶來無法挽回的傷害。兒童的虐待(maltreatment)也稱為為兒童傷害,根據其性質可分為四種:忽視、精神虐待、軀體虐待、性虐待。這些傷害除了會使兒童身體上承受痛苦之外,也會影響到兒童一生的社會化發展,成為他們揮之不去的陰影。在這些傷害里,由於身體虐待和性虐待一經曝光往往會產生巨大的社會影響,所以人們可能忽略了另外兩種傷害對兒童本身所造成的巨大影響。其中發生面最廣、概率最高、也最不受人所重視的是兒童忽視,在西方國家的調查中,兒童忽視的概率普遍要佔兒童傷害事件的一半以上。而忽視也包含了監護人在教育、醫療、安全情感等各個方面的疏忽對兒童所造成的傷害,這類傷害多非有意而為,而是由於撫養者對於撫養知識的欠缺所造成的。Brassard 等研究者認為(1993) 精神傷害是兒童虐待與忽視的核心問題,它構成了兒童虐待與忽視各不同類型的基礎。與身體虐待相比較,它更容易對兒童造成不良的負面結果,對兒童有長期的嚴重影響。綜合Brassard 等(1993) 、McGee 等(1991) 和Sanders 等(1995) 的觀點認為,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①對一個兒童情感及心理行為發育造成了不良結果,即當時或永久性地導致了兒童行為、認知、情感、機能活動的損害;②這些不良結果是由羞辱、恐嚇、拒絕、孤立、藐視、剝奪/ 賄賂、漠視兒童的情感需要等行為方式所造成; ③這些行為方式沒有直接涉及到身體接觸和性的內涵。關於兒童虐待的發生往往有多方面的因素,既包含了受虐者的心理狀態、成長史,也包含了兒童本身的相貌、氣質、身體因素,當然也不可忽視社會文化的因素,是一個複雜作用的系統。大概可以分為四個危險因子:第一父母或撫養者(照料者)因素,比如受教育程度低、個人人格發展的缺陷、太年青、有抽煙酗酒吸毒等惡習;第二是家庭環境因素,比如子女太多的大家庭、父母婚姻不和諧等等;第三是居住環境,是否有一個開放性的鄰里環境,是否有足夠的社區服務機構以便父母溝通交流等等;最後是社會環境,社會環境因素不如其它因素那樣明顯而具體,它對兒童發展的影響是瀰漫性的、持久性的,也是更難變更的,不同國家、民族和文化對其社會個體有不同的期望和判斷,這些期望和判斷勢必會滲透到對兒童的教養態度中。而虐待的影響則是巨大的:1、 認知的發展,受虐兒童往往會出現智力發育的遲緩、語言發展的遲滯、以及學業表現的失常。當然最主要的影響還是兒童對於社會的認知,受過虐待的兒童更容易把交往對象知覺為敵意的,也影響到他們對於他人情感的感知和推理。研究者認為這種歸因的偏差以及心理理論的欠缺與他們的認知控制能力出現的缺陷有關。有研究表明,有過虐待經歷的兒童在處理和攻擊性無關的信息時都要顯著的比正常兒童慢。2、 情緒的發展,受虐兒童在遇到挫折時更多的表現出激怒、固執、缺乏熱情等負面情緒。受虐還會影響到他們的人際信任、好奇心、成就感。低自尊、消極的自我評價等不好社會發展模式都與受虐經歷有著相互的關聯。在情緒的表達上,調查表明受虐待的學齡前兒童對其他兒童的難過缺乏敏感性, 受身體虐待的兒童對痛苦和不幸有不適當的反應, 而不是對有關的情緒或悲傷的表達。3、 同伴關係和社會行為,許多研究發現, 受虐待與被忽視的經歷會使兒童在同伴交往中表現出更多的敵意、攻擊性和退縮行為。讓彼此之間不認識的受虐兒童與正常兒童進行團隊合作,之後進行互相評價,發現受虐兒童更易被同伴評價為分裂的、好鬥的、缺乏合作性的。一般來說, 受虐待和被忽視的兒童很少主動發起同伴交往, 表現出更多的消極社會交往、更多的外因性問題行為和不恰當行為、較少的親社會行為, 他們很少可能成為受歡迎者, 更多可能被同伴所拒絕。4、 神經生理方面,生命早期的重大壓力, 無論是生理上的還是情緒上的, 都可能使不成熟的神經網路對今後發展產生一連串的影響。例如,有研究發現,那些受到兒童期虐待的受試者的海馬區的3個關鍵部分的容量減少了5.8%到6.5%。而海馬區是與情感、記憶以及其他功能有聯繫的一個重要的大腦區域。更加不幸的是,神經生理的改變,一般都是很難逆轉的。虐待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並非是完全不能改變的,有研究發現良好的人際交往和關係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虐待造成的傷害。然而,畢竟如之前所說的,受虐者易於表現出的抑鬱和退縮使得擁有良好交往變得有些困難,因此他們未來的發展可能更需要社會的關注以及家庭的積極支持。依戀焦慮可能削弱免疫系統?我們曾介紹過成人依戀理論。簡要地說,這個理論提出了兩個維度來描述人在親密關係中的體驗:(1)依戀焦慮:這個維度得分高的人非常依賴別人,害怕被拒絕,並總是擔憂自己的關係;(2)依戀迴避:這個維度得分高的人不喜歡親密的感覺,寧願保持獨立。如果這兩個維度上的得分都很低,就屬於安全型的依戀類型;如果有一個或兩個得分都很高,就屬於非安全型的依戀,具體又分不同的類型。大量研究已經表明,安全型依戀的人擁有較好的身心健康水平,非安全的依戀則可能帶來一些不良的後果。比如,在一項大規模調查中,依戀焦慮較高的人有更高的風險遭遇中風、心臟病、高血壓、潰瘍等問題。近期的一項研究則在激素水平上解釋了依戀焦慮為什麼會帶來長期的健康後果。來自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的Jaremka等人招募了85對夫婦,用問卷測量了他們的依戀維度分數,並收集了唾液和血液樣本。結果發現,依戀焦慮得分較高的被試唾液中含有更高水平的皮質醇(cortisol);這是腎上腺在應激反應中分泌的一種激素,長期高水平的皮質醇會帶來副作用,如影響免疫機能。相應地,高依戀焦慮者血液中幾種T細胞的數量較低,而這些細胞在對病原體的細胞免疫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Jaremka等人認為,本研究的結果表明依戀焦慮可能是一種長期的社會性壓力源,提高了皮質醇水平的分泌,進而削弱細胞免疫過程。這一結果與近期其它一些研究的結果相符合,解釋了依戀焦慮的人為什麼健康水平較差。依戀類型和親密關係譯者: weeny 原作者:DR Amir Levine 發表時間:2011-06-07瀏覽量:7771評論數:1挑錯數:0孩提時代形成的依戀模式深深地影響著我們成年後的人際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在親密關係中,我們的表現好像是回到了童年,而「只緣深在此山中」,我們看不透自己,也看不透對方。了解依戀類型,讓我們撥開迷霧,看清自己,了解對方,更好地經營親密關係。依據:依戀類型的理論是基於人們是按照生物學設定的程序尋找愛。有沒有想過為什們你一有了伴侶,就會變得粘人?或者為什麼你不能長久地保持一段親密關係?最新研究發現在親密關係中我們的行為方式是由自己的「依戀類型」預先決定的。識別出自己是「迴避型的人」、「焦慮型的人」或者是「安全型的人」,你就能找到完美的配偶、改善你的親密關係。每個人-不管是剛剛開始約會的人還是結婚已40幾年的人-都可以歸類到這三個類型里。了解你屬於哪個類型,你就可以以新的視角觀察自己的行為方式以及身邊周圍人的行為。如果你是單身,正在尋找愛情,那麼了解「依戀類型」可以幫助你找到合適的伴侶;或者,如果你已經擁有了親密關係,這也會有助於你理解你在關係中為什麼會這麼想、這麼做。不管你現在是何種狀態,你將開始經歷改變,向著對自己更有利的方向進行改變。依戀理論的根據是人們按照生物學設定的程序尋找愛。儘管我們生活在推崇獨立的文化氛圍里,但是真理勝過一切:人們發現擁有良好親密關係的人生活地更健康、壽命更長。靠近某個特殊的人的需要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大腦有個叫作「依戀系統」的生物機制,它包含情緒和行為,他們會確保我們能和愛人緊密呆在一起。依戀系統向我們解釋了當一個孩子和他/她的媽媽分開,為什麼會變得緊張不安、發狂地到處找媽媽或者無休止地大哭,直到媽媽回到他/她身邊。這個依戀系統也說明了我們成年後在親密關係中的行為方式。然而儘管我們都擁有這種依戀需要,但是我們表現出來的方式是不一樣的。上世紀60年代,試驗發現嬰兒要麼屬於「安全型」、要麼屬於「焦慮型」、要麼就是「迴避型」。如果一個「安全型」嬰兒的媽媽離開房間,他馬上就哭起來,但媽媽一旦回來,他就能冷靜下來,又開始玩起來。「焦慮型」嬰兒則顯得憂慮,而當媽媽回來的時候,他一邊推開媽媽,一邊掉眼淚。最後,對於「迴避型」嬰兒,當媽媽離開房間,再返回時,他的表現是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但是試驗表明他的心律和壓力水平(荷爾蒙、皮質醇)升高。目前研究也發現當成年人進入親密關係時,令人吃驚的是他們的行為和嬰兒非常地相似。我們是哪種 「依戀類型」的人(依戀類型的形成取決於撫養方式和成年後的經驗)決定了我們如何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基本上來說,安全型的人對情感親密很自在,一般熱情和忠實。焦慮型的人渴求情感親密,常常沉溺於親密關係,擔心伴侶是否愛他們。迴避型的人則視情感親密為自我獨立的喪失,會和伴侶保持距離。通過運用依戀理論,自己的行為和他人的行為看起來不再令人迷惑和複雜,而是相當地具有預測性…。所以,你是哪個類型的人呢?焦慮型 迴避型 安全型完美配偶:辨別出你是「迴避型」、「焦慮性」或是「安全型」的人,將有助於你改善親密關係。焦慮型的人你擁有獲得美好的親密關係的能力。但是你常常害怕伴侶不希望和你一樣想保持親密。你在親密關係中消耗了大量情緒能量。你對伴侶情緒上的任何小變化都很敏感,過於個人化地理解伴侶的行為。你擔心不能按時地收到伴侶的信。當你覺得伴侶遠離自己時,你就會做以下的事情來表達你的焦慮:等電話的時候,不停地打電話、發短消息或是發e-mail,在他的辦公場所閑逛期望能碰到他;當他回電話或是回家時,你卻忽視他以懲罰他,當他說話時或是離開房間時,你露出難以置信的目光。威脅著要離開,心裡卻希望他挽留你;和伴侶談起其他的男人,讓他嫉妒。以上這些都是過度敏感的依戀系統的信號。在你從伴侶那裡得到明確的跡象表明你們的親密關係很安全之前,哪怕是一點有什麼不對勁的信號,都會讓你非常緊張,不能平靜下來。迴避型的人保持獨立性對你而言很重要,所以你常常選擇自由而不是情感親密。當你想要接近別人的時候,你會因為太親密而感覺不自在,所以你試圖讓伴侶保持在一臂之遙。你不會花很多時間擔心自己會不會被對方拒絕。你不會向伴侶敞開你的心扉,所以他們常常抱怨你疏遠冷漠。在親密關係中,對伴侶控制你或侵犯你的跡象,你常常保持高度警惕。 不管你是單身或正擁有一段親密關係,你總是使用各種各樣的「去活化策略」與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些策略包括:說「我還沒有準備好承諾」-但是已經和伴侶相處,有時已經好幾年了;把焦點放在伴侶的缺點上:他講話的方式、他的穿著等等;渴望前任伴侶或者等待真命天子;和別人調情,把不安全感帶進親密關係中;不會說「我愛你」-卻暗示你對對方有感覺;當親密關係很順利的時候突然離開(如約會後不打電話);締結不可能的親密關係,比如和已婚男人;避免身體接觸-比如,不想和對方睡一張床、不想做愛、走在伴侶前面好幾步。如果你是迴避型的人,你就會使用以上這些策略,確保你愛的人不妨礙你的自由。但是,最終有一天,這些策略會阻礙你在親密關係中獲得幸福。安全型的人你在親密關係中很自然地就表現為熱情和忠實。你享受情感的親密,而不會過度擔心親密關係。你冷靜地處理事情,有效地表達你的情感,善於讀懂對方的情緒信號。你和配偶分享你的成功、告訴對方你遇到的困難,並且在他需要的時候,你能夠支持他和他站在一起。你是:一個很棒的衝突調解人-在衝突中,你不會自我保護,也不會懲罰伴侶,而是很快地寬恕對方。思想靈活-願意作出改變、回應對方的需求;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不敷衍了事;享受親密和性我們可以從你的處世方法中學到很多東西,但是這不意味著你所有親密際關係都是完美的。由於你更容易地容忍對方長期的壞行為,讓對方享受懷疑的好處,所以你會擁有一段糟糕的親密關係。你的伴侶屬於什麼依戀類型呢?了解依戀類型知識不僅會改變你觀察你剛剛認識的人的方式,也可以讓你意外地了解到現在的伴侶。你將不再自問:「為什麼他總是把我推得遠遠地?」而會說:「這根本和我沒關係-他僅僅是因為太親密了而感覺不自在。」相似地,在不適合自己的人身上你將會花很少時間和精力。他向我發出了矛盾的信息?他說了「當我們住在一起時」之類的話,但是行動上卻在表明好象我們沒有未來?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就是迴避型的人。很早的時候人們就已經暴露了自己的一切信息-這就要看你有沒有睜大你的眼睛。以下是判斷伴侶屬於哪類依戀類型的一些信息:焦慮型伴侶:需要很多的親密;表達不安全感-擔心被拒絕;如果沒有在親密關係里,會不開心;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興趣,敷衍了事。他也很難說清楚究竟是什麼困擾著他。期待你去猜;他懷疑你是不忠誠的。迴避型伴侶:在親密關係中發出矛盾的信息;非常看重他/她的獨立;貶低你(或是前任伴侶)和使用距離策略-情感上或是身體上。他也不信任你,害怕被對方利用;他不說清楚自己的意圖,談論你們之間的事情很困難。安全型伴侶:可信、可靠;和你一起做決定;對親密關係有變通的看法;很好地就親密關係中發生的問題進行溝通。也能在爭論中讓步、妥協,不害怕承諾、不害怕依賴,也不敷衍了事。如何改善親密關係呢?了解自己是哪種依戀類型的人,你將會更好地了解到什麼樣的人才能讓你幸福。不要為這樣的需求辯解。與通俗約會指南相反,說出「我需要一個永遠支持我、能讓我依靠的伴侶。」大方地表露心跡並沒有什麼不妥。而回應將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檢驗未來伴侶目前和未來滿足你的需求的能力。如果你是焦慮型的人或是迴避型的人,毫無疑問地有些事情你應該做,有些事情你則不應該做。如果你擁有一段親密關係,不能動不動就發脾氣-而要花點時間想想原因:為什麼對方沒有回電話或者晚回家。驚人的發現超過十分之一的人在他們的人生中的某個階段都會被診斷為焦慮。研究表明迴避型的人和焦慮型的人常常互相吸引,但是他們卻會加劇彼此的癥狀,陷入無窮竟的循環中:焦慮型的人不停地試圖靠近迴避型的人而後者則越逃越遠。這並不是說他們不能在親密關係中獲得幸福,但是他們需要努力解決親密關係中出現的問題。通常而言,焦慮型的人和迴避型的人和安全型的人相處地很好。如果你是焦慮型的人,一開始你會覺得安全型的人無趣,因為他們不能讓你的心情高潮迭起,但他一直在你周圍,直到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深陷甜蜜的親密關係中。如果你是一個迴避型的人,你需要練習信賴別人,給別人一個機會,而不是吹毛求疵,把別人推得遠遠的。不要將美化前任伴侶,也不要等待完美的真命天子。允許自己可以和別人靠得近一點。支持你的伴侶,他們不總是有那麼多的需求,而你也會得到更多的獨立。雖然我們可以從安全型的人那裡學到好很多東西,但不是說他們的親密關係就完美無缺了。有時候他們過於容忍焦慮型或迴避型伴侶的行為。然而,大多數時候安全型的人對他人有著奇蹟般地影響,因為他們能做迴避型和焦慮型的人所想做的事:給予伴侶愛和安全感、滿足他們的需求,同時也能讓他們的伴侶走開後,幸福地生活。從焦慮依戀里走出來,變身更為勇敢的人讀這篇文章之前,先測一測你是哪種依戀類型——親密關係中,你是哪種依戀風格?「我真的很不喜歡這樣,但是又無法停止……我知道他工作在忙,但就是無法剋制地想打給他。他那天跟我說,我太黏了,這樣下去他會受不了,我跟他說我知道、我會改,但是每次一個人的時候還是會覺得很害怕、很孤單,最後還是不爭氣地拿起電話傳Line。後來有幾次,我們吵到幾乎要分手了,我說"如果這就是我們的愛,不要也罷!"可是我一說出來就後悔了,我幾乎不敢相信我會說出這樣的話。我好像很爛,怎麼辦?」她說著,手掌抱著臉頰,撲簌簌地掉著眼淚。青島東路的夜,燈光昏暗,大家都不敢睡。我聽著她的故事,熟悉卻又帶那麼點兒酸辛。她的描述聽起來是一個典型的焦慮依戀者(雖然還必須考慮其他的條件)。好長時間,陸陸續續有人來問我,怎麼變成一個安全依戀的人。我常常是把手一攤,因為滿多學者主張依戀風格可以隨著伴侶而有些變動,這也意味著:如果你想變成安全依戀的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一個安全的人,然後跟他在一起。但前提是,要有人願意跟這樣的你在一起,而且還不會被嚇跑。Lauren Ware提出的另一個方法是,觀察身邊安全依戀的人,並向他們學習。或許你會說:「我當然知道啊!但是我的原罪太深,根本學不太起來啊……每次我想說不要想那麼多、不要嫉妒、不要懷疑她,但就是沒辦法」。好吧,真的很難。但根據自我驗證預言,如果你覺得不會改變的話,那就永遠不可能成功了。依戀配對的弔詭一般來說,安全依戀者佔大多數(大約60%左右),而逃避依戀者則是少數(大約20%或更少),所以理論上來說,如果你隨便跟路邊一個人在一起的話,他應該比較可能是安全依戀者。但實際上的情況是,焦慮依戀者常常跟逃避依戀者在一起。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都知道焦慮依戀再配上逃避依戀根本是災難,但弔詭的是這兩種人經常在一起。為什麼焦慮的人不去跟安全的人在一起呢?其實是這是一個配對上的數字法則。如果你遇過逃避依戀者,你會發現她們可能有「季節性情人」。春天才跟Alice在一起看櫻花,夏天卻發現跟他去衝浪的是Bella,秋天剛開學不久又和Charlotte拿著星巴克走在落楓遍地的棧道上,冬天跟他在北投湯屋打卡的,卻是在夜店舞池剛認識的Daisy,每段戀情都不超過三個月。因為逃避依戀的人通常戀情比較短,換季=換伴,過著「今朝與你天長地久,明日與他海角天涯」的生活,所以常處於「活會」的狀態;相反地,安全依戀者的戀情通常較為穩定長久(系統默認值:死會),所以這些焦慮依戀者能遇到的、可以在一起的,往往是逃避依戀者。不同身份之人的因應策略 單身的人如果你是焦慮依戀者,Work Health Life的Shepell-fgi建議是:不要再聽信那些把妹/兩性書了!什麼要裝神秘啦、拉高自己身價啦、欲擒故縱啦等等,因為所有「不表現出真實的你」的行為,的確會讓你更有吸引力,但這也意味著會吸引到逃避依戀的人,然後繼續一段悲慘或辛苦的關係。你真正該做的,是辨識出那些安全的人,然後跟他們相處,他們才是能幫助你改變的對象。 已有另一半(1)承認並接受自己的真實關係的需要(承認自己需要陪伴,而且怕孤單)。(2)讓你的伴侶知道你在關係中很需要安全(我真的很需要安全感,尤其是你不理我或是沒聽到我說話,我會很緊張)。(3)學會早一步辨認怎樣的人是逃避依戀者(防衛、對關係不信任、無法給予承諾、害怕親密,不想說自己的事)。(4)學會用有效的方式溝通,而不是「抗議式」的溝通(如狂打電話、瘋狂忌妒吃醋)。(5)窗外還有藍天,學會了解還有很多其他的人、其他可能的對象,沒有必要談個戀愛就把自己綁死在一個人身上。 另一半也是逃避依戀者倘若他能儘力地維繫你對親密感的需求當然很好,但如果不行,就得調整你的期待,減低你對親密感的需求。例如,你可以增加對他回訊息時間的容忍度、減少每周相處見面的次數預期、不去期待他睡前一定會打給你、多花一點時間在自己身上,而不要想他會替你做一些什麼、關心你一些什麼。但這通常很難(根本神難)。所以,你可以選擇放手。一种放手方式是,放棄你覺得「一定要有一段完美關係」的夢想,另一種是放棄他,乾脆找一段新的關係。當然這些都是片面處理的方式,一個人奮鬥總是比較難,比較建議還是尋求心理諮詢的管道。延展閱讀1:四個不同的人際依戀型態Bartholomew(1990)等人以「正向或負向的自我意象」與「正向或負向的他人意象」為向度,區分出四個不同的人際依戀型態,且經一連串的實證研究獲得證明,其分別為——1.安全依戀:對自己及他人都有較正向的看法,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可愛的,他人都是接納的、有好回應的,在關係中保有親密與自我獨立性。2.焦慮依戀:一方面覺得自己是沒價值的、不可愛的負面自我意象,而對他人的評價則是正向的,使得此類型的人會不斷地尋求他人的接納藉以肯定自我,這類型接近Hazan 和Shaver 的焦慮矛盾依戀型態。3.逃避依戀:認為自我是沒價值的、不可愛的負面自我意象,同時對他人的認知也是不可信賴的,他們渴望親密但又難以信任他人,故借著逃避和他人的親近,來保護自己免受他人的拒絕。此型接近Hazan和Shaver 的逃避依戀型態。4.排除依戀: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可愛的正向自我意象,但卻認為他人是不可信賴的,雖同樣逃避和他人親近,卻是為了保護自己免於失望、受傷,此型與Hazan 和Shaver 的逃避依戀類型並不完全相同。排除依戀者強調成就與自力更生,不喜歡與他人相互依賴。延展閱讀2:不同依戀型態對愛情關係的看法1.安全依戀型安全的愛戀者相信,雖然浪漫的愛會有高低起伏,但一段關係剛開展時的親密會持續地出現在關係中。亦即,「蜜月期」會不只出現一次。他們也相信,浪漫的愛在某些關係中一點也不會褪色。也就是說,他們相信他們對情侶的「依戀」是相當安全的。安全依戀的受試者最重要的浪漫關係是快樂的、友善的、信任的而且對親密並不感到恐懼。他們在關係中的自我揭露程度高,且對伴侶的自我揭露感到舒服,自我揭露的彈性高且主題是互相的、反映的、同理地傾聽;對關係持有正向的看法,對關係也有較多的信任、滿意、親密、熱情、互賴及較多的承諾;感受到關係是愉悅的、友善的、信任的,較能接納、支持伴侶,尤其在焦慮情境中較能給予對方支持;能以建設性的策略處理衝突,較合作地問題解決策略;對伴侶表達信任的情感;在愛情關係中的體驗多是正向情緒。2.焦慮/矛盾依戀型這一類型的人他們覺得他人是複雜且難以了解的。並相信「真愛」是極端罕見的,雖然他們認為他們很容易戀愛,也經常宣告,他們開始談戀愛了。他們會過度涉入關係中,表現出強烈的想親近他人或強迫式的佔有伴侶的反應,但又擔心他人不肯付出真正的愛情,而在付出之後,也希望對方給予同樣的回饋,而常有極端情緒反應,所以在關係中情緒起伏高,也有較高的忌妒情感,也容易害怕、焦慮、寂寞及憤怒;常出現過度親密的自我揭露,且對伴侶的自我揭露感到舒服,但對關係滿意度低、對伴侶的信任低;在關係中有較多的衝突與矛盾,因為既很想與他人親密又害怕被拋棄、拒絕,所以極度渴望關係中的承諾,會不斷的要求對方給予承諾,覺得這種關係的難題難以解決,強調自己的感情需求,而較不關心對方的情感及需求。焦慮/矛盾的依戀者常以情緒兩極化、極端的專註、性吸引力、對結合和回報的渴望以及一見鍾情等,來描述他們的關係。3.逃避依戀型逃避者對愛情比較悲觀,他們相信「深陷」情網只是暫時的,愛並不會持續,而且人們也很難找到「真愛」。逃避型的受試者指出,他們的關係少有接納,但帶有很多很多的嫉妒。他們對於他人表現出防衛、且對被拒絕很敏感,對關係不信任、滿意度也低,無法給予承諾、害怕親密,所以逃避自我揭露,對他人的親密自我揭露也覺得不舒服,害怕情緒起伏跟害怕忌妒;逃避親密的社會接觸(尤其處於痛苦或壓力的情境時,他們寧願一個人),而補償性地投入非社會性的活動,用工作來逃避與社會的互動,藉由逃避與他人親近同時也保護自己免於失望。4.排除依戀者他們否認對親密關係的需求,防衛地否認有強烈的社會性接觸需求或慾望,基於保護自我避免受到傷害而維持一種獨立自主與不受傷害的情況。對他們來說,獨立和自給自足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既不喜歡依賴別人也不希望被他人束縛,通常他們寧可自己一個人比較自由,並且認為一個人的生活就可以過得很好了,不需要另一個人的親密情感,故傾向獨身。後記:「就像小說里說的,我害怕孤獨也害怕被辜負。每次我打給他、他沒有接的時候,我就會咬指甲。結果一年多下來,我的指甲都長不長,坑坑巴巴地。可是,他後來都會回打給我,跟我說剛剛他在忙……。我其實很清楚他的工作是很難中斷的,可是還是常常忍不住……有時候想想,還好有他在,不然我可能會更不安。幾段感情下來,我學到一件很老哏但也很真實的事情,就是珍惜身邊的人。很多你以為的"以後』,其實不見得真的有以後……」她說,前面的主持人將麥克風舉起來,帶大家一起唱島嶼天光。是啊,天色漸漸光,我們都可以成為,更勇敢的人。(文/海苔熊)引發原因人們預感到不利情景的出現而產生的一種擔憂、緊張、不安、恐懼、不愉快等的綜合情緒體驗。焦慮伴有明顯的生理變化,尤其是植物神經活動的變化。表現為血液內腎上腺素濃度增加、心悸、血壓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肌張力降低、皮膚蒼白、失眠、尿頻、腹瀉,等等。焦慮分類:①狀態性焦慮。由於某一種情境而引起的焦慮,情境改變時,焦慮隨之消失。但有時某種情境很特殊,產生的焦慮十分強烈,有可能產生短暫的人格變化。②特質性焦慮。由於一個人的人格特點與眾不同,在相同的情境中,其情緒反應的頻度和強度也與眾不同。例如,在與陌生人相處的時候,有的人就會出現這種特質性焦慮。焦慮是人們對情境中的一些特殊刺激而產生的正常心理反應,只是每個人經歷的時間長短不一或程度不同。只有當焦慮原因不存在或不明顯,焦慮癥狀很突出而其他癥狀不突出,焦慮的持續時間及程度均超過一定的範圍,以致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時,才可以認為患了焦慮症,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產生焦慮症的原因主要有:①生物學因素,如遺傳影響與生理因素;②心理因素,如認知、情緒等;③社會因素,如城市過密、居住空間擁擠、環境污染、緊張、工作壓力過大等。生理變化焦慮狀態通常伴有生理變化,主要是植物性神經系統活動的亢進。由於焦慮程度的嚴重性不同以及個體間的差異,致使這種變化因人而異,但仍有其一致性。它在交感神經系統方面的表現有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皮膚蒼白、手心出汗、口乾舌燥和呼吸變深等;在副交感神經方面的表現有尿意頻繁或小便次數增加,噁心、嘔吐或腹瀉,甚至大小便失禁。嚴重的焦慮時,可見肌張力增高,出現刻板動作,消化不良或食慾減退以及睡眠障礙。對客觀上具有威脅或危險的刺激產生相應的焦慮反應是一種正常的適應方式,一般人可以增強信心或懂得如何戰勝它而獲得解脫。缺乏明顯的客觀原因而內心卻極度不安,並伴有大禍臨頭、惶恐緊張的焦慮,是適應性不良的病態行為。嚴重而持續的焦慮反應除有植物性神經系統活動亢進等表現外,還有注意集中困難、聯想和記憶力減弱、工作效率降低、社會活動能力下降和性行為能力減退等。病態性焦慮多見於各種焦慮症,焦慮反應多見於更年期憂鬱症,也見於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焦慮還可由非病理心理情況引起,例如維生素B1的嚴重缺乏、低血糖綜合征和邊緣葉病變等引起。4焦慮症焦慮是最常見的一種情緒狀態,比如快考試了,如果你覺得自己沒複習好,就會緊張擔心,這就是焦慮。這時,通常會抓緊時間複習應考,積極去做能減輕焦慮的事情。這種焦慮是一種保護性反應,也稱為生理性焦慮。當焦慮的嚴重程度和客觀事件或處境明顯不符,或者持續時間過長時,就變成了病理性焦慮,稱為焦慮癥狀,符合相關診斷標準的話,就會診斷為焦慮症。焦慮症很常見,國外報告一般人口中發病率為4%左右,占精神科門診的6~27%。美國估計正常人群中終身患病機率為5%,國內發病率較低,平均為7‰。戰時焦慮症占戰時神經症的1%。常於青年期起病,男女之比為2:3。焦慮是預感到未來威脅,與懼怕不同,後者則是對客觀存在的某種特殊威脅的反應。正常人的焦慮是人們預期到某種危險或痛苦境遇即將發生時的一種適應反應或為生物學的防禦現象,是一種複雜的綜合情緒。焦慮也可以是所有精神疾病的一種癥狀。病理性焦慮是一種控制不住,沒有明確對象或內容的恐懼,其威脅與焦慮的程度很不相符。一、病因與發病機理病因未明,不同學派有不同解釋。1、遺傳因素:在焦慮症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緣親屬中同病率為15%,遠高於正常居民;雙卵雙生子的同病率為2.5%,而單卵雙生子為50%。有人認為焦慮症是環境因素通過易感素質共同作用的結果,易感素質是由遺傳決定的。2、病前性格特徵:自卑、自信心不足,膽小怕事,謹小慎微,對輕微挫折或身體不適容易緊張,焦慮或情緒波動。3、精神因素:輕微的挫折和不滿等精神因素可為誘發因素。4、生物學因素:焦慮反應的生理學基礎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活動的普遍亢進,常有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過度釋放。軀體變化的表現形式決定於患者的交感,副交感神經功能平衡的特徵。關於發病機理也有不同說法,有的學者強調杏仁核和下丘腦等「情緒中樞和焦慮症的聯繫,邊緣系統和新皮質中苯二氮蘧受體的發現,提出焦慮症的」中樞說 「;也有人根據β-腎上腺素能阻斷劑能有效地改善軀體的癥狀、緩解焦慮,支持焦慮症的「周圍說」。心理分析學派認為焦慮症是由於進度的內心衝突對自我威脅的結果。基於「學習理論」的學者認為焦慮是一種習慣性行為,由於致焦慮刺激和中性刺激間的條件性聯繫使條件刺激泛化,形成廣泛的焦慮。Lader提出:遺傳素質是本病的重要心理和生理基礎,一旦產生較強的焦慮反應,通過環境的強化或自我強化,形成焦慮症。二、臨床表現可起病於任何年齡,以40歲以前發病為多見。起病可急可緩,病前常有心理或軀體方面的誘因。1、急性焦慮症,又稱驚恐發作(panicattack)。突然出現強烈恐懼,伴有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患者突然恐懼,猶如「大難臨頭」或 「死亡將至」、「失去自控能力」的體驗,而尖叫逃跑、躲藏或呼救。可伴有呼吸困難、心悸、胸痛或不適、眩暈、嘔吐,出汗,面色蒼白、顫動等。每次發作持續數小時,一月可數發,間歇期可無明顯癥狀。2、慢性焦慮症,又稱普遍性焦慮或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anxiety)是一種自己不能控制的,沒有明確對象或內容的恐懼,覺到有某種實際不存在的威脅將至,而緊張不安、提心弔膽樣的痛苦體驗。還伴有顫動等運動性不安,胸部緊壓等局部不適感及心慌、呼吸加快、面色蒼白、出汗、尿頻、尿急等植物神經功能亢進癥狀。在慢性焦慮症的基礎上可有驚恐發作。5癥狀焦慮的表現1、驚恐發作這是一類急性發作的強烈焦慮.會突然感到危機或威脅即將來臨或死亡迫在眉睫,體驗到強烈的恐懼,併產生立即逃離的衝動;同時出現各種軀體癥狀和認知癥狀,如心悸、出汗、震顫、或搖晃、呼吸困難或窒息感、堵塞感、胸痛或不適、噁心或胃不適、頭昏或感到頭重腳輕、現實解體、人格解體、害怕失去控制或會「發瘋」、瀕死感、感覺異常,以及寒戰或發熱。常見於驚恐障礙或各種恐怖症。2、無名焦慮或浮游性焦慮是一類沒有原因的不限於特殊場景的廣泛而持久的焦慮。個體預感到存在迫在眉睫,而且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危險,但是又說不清楚危險來自哪裡;同時,個體又懷疑自己是否有應對這種即將來臨的危險的能力。出現警覺性增高,運動性不安和軀體癥狀,如心跳加快、窒息感、胸部堵塞感或不適、噁心或胃部不適、出汗、面色潮紅或蒼白、震顫等。此類焦慮是廣泛性焦慮障礙的特徵。3、預期焦慮焦慮障礙患者預期再次面臨害怕的場合或情境時出現的焦慮,例如:驚恐障礙患者對驚恐再次發作的擔心,社交恐懼症患者對即將來臨的社交場合的擔心。4、憂慮性期待由患者過分擔心自己或親友會發生不幸的事情或會發生非現實威脅引起。例如擔心子女出門會發生諸如車禍的意外。他們常常有恐慌的預感,整日憂心忡忡、心煩意亂、坐卧不寧。其焦慮的程度與現實或誘發焦慮的事件本身的程度很不相稱。5、臨場焦慮它與執行一項任務有關,完成該項任務越沒有把握,焦慮也可能越大。考試前出現的焦慮屬此類。臨場焦慮特別見於性功能障礙者,6、分離焦慮是兒童對父母分離的一種反應,通常出現哭叫易激怒和其他痛苦象徵。大多數人認為只是兒童試圖對強加給他的改變作出的一種調整反應。分離焦慮見於兒童的分離焦慮障礙。兒童焦慮症的類型1.素質性焦慮:這類兒童的神經系統往往發育不健全或受到損傷。對外界環境變化過於敏感。有的則是父母本身焦慮對孩子的影響。父母對孩子的焦慮又表現出焦慮的反應,因而造成惡性循環。2.境遇性焦慮:遇到突發性事件、如父母突然死亡、離異、意外事故等,兒童的心理承受不住,整天擔心災害再次降臨。但這類兒童的癥狀隨著時間的遷移往往會自然消失。3.期待性焦慮: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孩子怕達不到家長的期望要求因而焦慮不安。4.分離性焦慮:當與親屬特別是與父母分離時,會表現明顯的焦慮情緒。5.環境性焦慮:有些常鬧糾紛的家庭,家長常向孩子訴苦。在這種矛盾重重的環境中,孩子容易產生焦慮情緒。6臨床診斷自我測定如果這些情況發生在你的身上,或是有類似的表現,請你完成下面這個簡易量表:請標出下面每句話與你相符的程度,評分標準如下:3=非常像我2=有些像我1=有一丁點兒像我0=一點兒也不像我1.我在新環境里要花上不少時間克服羞怯。2.有人看著我時我幹活很吃力。3.我非常容易困窘。4.我同陌生人談話很困難。5.我在人群前談話時感到緊張。6.一大群人會使我緊張。把各條目的得分相加,如果總分超過9分,提示您可能存在社交焦慮障礙。焦慮與焦慮症的關係焦慮是人的一種常見的心理情緒,而焦慮症則是一種心理疾病了。焦慮是人們遇到某些事情、挑戰、困難或危險時出現的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焦慮症又稱焦慮性神經症,是以廣泛性焦慮症(慢性焦慮症)和發作性驚恐狀態(急性焦慮症)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乾、尿頻、尿急、出汗、震顫和運動性不安等症,其焦慮並非由實際威脅所引起,或其緊張驚恐程度與現實情況很不相稱。一般人都有過程度不同的焦慮體驗,焦慮是人大腦中一種固有的「程序」,每當人們覺察到某種潛在威脅時它就「啟動」,提醒自己未雨綢繆,及早防範,避開危險。從這點看,焦慮反應是有積極意義的,而且絕大多數焦慮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屬於正常焦慮。所謂正常焦慮是指「合理」和「不過分」的焦慮,所謂「合理」是指有原因,通常是生活事件;「不過分」指焦慮的嚴重程度與引起焦慮的原因性質和嚴重程度一致,而異常焦慮是指「不合理」和「過分」。二者的區別在於正常焦慮都有一定的原因,而且可以理解和反應適度;而異常焦慮不但反應的強度和持續時間過強、過長,與個人和現實的實際情況不相稱,而且情緒反應的強烈異乎尋常最終不能自控,必須獲得醫學幫助。還有些人無明顯原因而不適當地焦慮,焦慮的程度嚴重,持續時間過長,而且多次服藥試圖解除焦慮,並導致社會或生理功能損害,為此病人明顯感到痛苦,甚至走上輕生的道路。若這樣的話,則可能是患了焦慮症。焦慮症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且不同的個體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包括情緒癥狀(緊張不安和不愉快、易激惹);運動癥狀(運動性緊張或不安);自主神經癥狀(心前區不適、心悸、心跳加快、氣促、呼吸困難、窒息感、面紅或蒼白、胃部或腹部不適、腹瀉、尿頻);警覺性增高(入睡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對光和聲音敏感)。焦慮對人的工作、學習及機體的生理功能等各方面產生影響,輕度或適度的焦慮,使大腦和整個機體處於適當的覺醒水平或興奮狀態,思維敏捷,判斷準確,迅速做出決定,使機體保持充沛的體力;中度或中度以上的焦慮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甚至發展為焦慮障礙。可見,焦慮與焦慮症既有聯繫又有區別。輕度焦慮對人有意,會激勵人的潛質。而嚴重的焦慮則會演變成焦慮症,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7焦慮引起的失眠問題焦慮性失眠症癥狀特徵:這是一種持續性不安、緊張、恐懼等的情緒障礙而得到莫名其妙的緊張和不安,會發生不愉快的事情如:遭受不如意的打擊,心理不平衡,無時無刻不在為未來發生的事情發愁,苦惱,煩躁,其精神狀態可表現為疑慮或憂慮、抑鬱、惶惶然有如大難臨頭,整天提心弔膽,戰戰兢兢、緊張不安,常因小事而煩惱,自責、發脾氣、坐立不安。由於焦慮情緒的影響而引起腎氣不足,氣血虛和導致的陰陽失調,臟腑功能不能正常運行,西醫說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有的患神經功能亢進等,出現手腳心多汗,心悸、心跳快、呼吸急促,肌肉收縮、顫抖,尿急尿頻,胸部有壓迫感,腹脹腹瀉,咽部阻塞感,多汗、四肢無力麻木等癥狀,此外也有焦慮的表現,背部有發熱感,腰腿酸軟、耳鳴、表情呆鈍等症。患焦慮症的病人都有程度不同的睡眠障礙,焦慮性失眠以入睡困難為最突出的臨床癥狀,患者躺在床上以後,翻來覆去不能入睡,腦子是思考一個和想一件事,不想還不行,越想越興奮,越興奮越睡不著,時間長久了病人腎氣陰虛、肝陽上元,引起恐懼症,一到晚上就在思考,今晚會不會睡眠,總是擔心再失眠,結果真的不能入睡,這樣惡性循環的結果造成了焦慮性失眠。如不能及時得到緩解和治療,其後果是很嚴重的。中醫治療焦慮性失眠,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從《黃帝內經》到《本草綱目》,均有相關藥物及配方記載。中藥治療焦慮性失眠,較之西藥的最大的優點在於,從病理上進行根治。缺點在於,起效較慢,病人往往因為服用時間太長而中途放棄。中藥的研究以及市場化在國內一直是較為落後,一直到90年代都沒有一個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推向市場。焦慮的很多患者往往在臨床上表現為持續性的精神緊張,情緒緊張,往往表現為失眠夜不能寐,緊張,運動性不安,在臨床上觀察的時候,往往發現這類型的患者在這些癥狀表現期間,腦部神經元興奮性異常增高,腦部異常放電情況明顯,導致衝動性增加。現在科學家發現了慢波睡眠(swa)中在大腦皮層中活躍的神經元,這可能對於治療焦慮症等精神及睡眠疾病以及理解諸如情緒和記憶等依賴於神經元的活動具有重要意義。最新報告說,包含了罕見的一組神經元的皮層在自然睡眠以及剝奪睡眠之後發生的恢復睡眠過程中是活躍的。並發現了一種製造一氧化氮(NO)——這是一種調控大腦血流的因子——的特殊類型的皮層神經元,而且它們在人體的慢波睡眠過程中在皮層中是活躍的。所以,抑制大腦皮層神經元的異常放電對於治療焦慮症表現為失眠,情緒緊張的患者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這一點上,藥物的抑制作用偏弱一些,國際上現在針對這方面磁療的效果更理想一些。焦慮是一種複雜的心理,它始於對某種事物的熱烈期盼,形成於擔心失去這些期待、希望。焦慮不只停留於內心活動,如煩躁、壓抑、愁苦,還常外顯為行為方式。表現為不能集中精神於工作、坐立不安、失眠或夢中驚醒等。 短時期的焦慮,對身心、生活、工作無甚妨礙;長時間的焦慮,能使人面容憔悴,體重下降,甚至誘發疾病,給身心健康帶來影響。如果一個人久陷焦慮情緒而不能自拔,內心便常常會被不安、恐懼、煩惱等體驗所累,行為上就會出現退避、消沉、冷漠等情況。而且由於願望的受阻,常常會懊悔、自我譴責,久而久之,便會導致精神變態,這便是焦慮症,或稱焦慮性神經症。另外,患者應該培養起較好的生活習慣,如晚飯後多散步,平常多運動等等,這些對於癥狀的恢復均有很好的幫助。焦慮症臨床癥狀的表現往往錯綜複雜,千變萬化,不易捉摸,治療時應發揮中醫辨證論治的特長,抓住主要矛盾,即抓住主要癥狀,或主要症候群,進行對症治療,如果癥狀複雜難以分清可選用百合清腦靜神劑進行治療,可快速減輕癥狀,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對於服用西藥控制的患者,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盡量避免服用西藥以免產生依賴性,讓病情進一步惡化。患者可能存在內心衝突,這種衝突往往與缺乏安全感和自我挫敗的評價有關,因而,在幫助分析和解決內心衝突時,心理治療可以有一定效果。所有的人都會經歷過恐懼和焦慮。恐懼是對外在可以辨認到的威脅如一架轟炸機或一輛失控的汽車所產生的情緒的、心理的和行為上的反應。焦慮是一種不愉快的情緒狀態,不存在明確的威脅因素。焦慮伴隨的生理和行為改變與恐懼相似,因而這兩個詞常被人們混淆使用。焦慮是對應激的反應,如生活中重要關係的破裂或處於對生命有威脅的災難之中。有理論認為,焦慮是對被壓抑的性慾或攻擊衝動的反應,這種衝動正要打破維持內心平衡的心理防禦機制。因此,焦慮可能反映內心存在的矛盾和衝突。焦慮可突然發作,如驚恐發作,也可以經曆數分鐘、數小時或數天而緩慢發生。焦慮持續時間亦長短不一,可以幾秒鐘也可以數年。焦慮的強度有輕有重,輕者僅是單純疑慮不安,重者可達極度驚恐。焦慮是維持人對外部事物產生靈活反應的基本要素,是人們能夠在危險環境中生存的基礎。一定程度的焦慮才能使人在危險的處境保持適當的警覺。大部分時間裡,焦慮使人能夠維持精巧和協調的意識轉換過程,如從睡眠到警覺到焦慮和恐懼再到睡眠的轉換。有時,一個人對外部事件產生不恰當的或過分的焦慮反應,就可以罹患焦慮性障礙。不同的人對外界事物的反應不同,如有的喜歡在大眾面前演講,而有的則非常畏懼。人們對焦慮的耐受性不一樣,因而確定什麼樣的焦慮是病態的,可能比較困難。然而,當一個人在不該產生焦慮的時候出現焦慮,並且焦慮很嚴重,持續時間很長,並影響到日常生活,那麼其焦慮可能是一種疾病了。焦慮性障礙造成苦惱,並干擾個體日常生活,因而可導致抑鬱。有些人可以同時發生焦慮和抑鬱,也有些人先出現抑鬱,後來才出現焦慮。焦慮性障礙是常見的精神疾病。其診斷主要是根據臨床特徵來確定,然而,軀體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處方用藥及非法用藥(如皮質類固醇、可卡因)亦可引起與焦慮障礙類似的癥狀。陽性家族史有助於醫生作出正確的診斷,因為,在人群中對某種特殊焦慮性障礙的傾向和易感因素常具有遺傳性。自我治療對於焦慮性神經症的治療主要是以心理治療為主,當然也可以適當配合藥物進行綜合治療。患者不妨按以下幾種方法進行自我治療:1.增加自信 自信是治癒神經性焦慮的必要前提。一些對自己沒有自信心的人,對自己完成和應付事物的能力是懷疑的,誇大自己失敗的可能性,從而憂慮、緊張和恐懼。焦慮焦慮因此,作為一個神經性焦慮症的患者,你必須首先自信,減少自卑感。應該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慮程度就會降低一點,恢復自信,也就是最終驅逐焦慮。2.自我鬆弛 也就是從緊張情緒中解脫出來。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況下,去想像種種可能的危險情景,讓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現。並重複出現,你慢慢便會想到任何危險情景或整個過程都不再體驗到焦慮。此時便算終止。3.自我反省 有些神經性焦慮是由於患者對某些情緒體驗或慾望進行壓抑,壓抑到無意中去了,但它並沒有消失,仍潛伏於無意識中,因此便產生了病症。發病時你只知道痛苦焦慮,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種情況下,你必須進行自我反省,把潛意識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訴說出來。必要時可以發泄,發泄後癥狀一般可消失。4.自我刺激 焦慮性神經症患者發病後,腦中總是胡思亂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異常。此時,患者可採用自我刺激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亂想時,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書讀,或從事緊張的體力勞動,忘卻痛苦的事情。這樣就可以防止胡思亂想再產生其他病症,同時也可增強你的適應能力。5.自我催眠 焦慮症患者大多數有睡眠障礙,很難入睡或突然從夢中驚醒,此時你可以進行自我暗示催眠。如:可以數數,或用手舉書本讀等促使自己入睡。在自我採取以上方法的同時,還必須使用抗焦慮葯。常用的有安定、利眠寧等,可以口服也可以肌肉或靜脈注射。如果焦慮伴有抑鬱,服用多慮平、阿米替林等三環類抗抑鬱葯有良好效果。焦慮性神經症患者,如果能夠嚴格遵照醫囑,並進行密切配合性的自我治療,不長時間一定能擺脫焦慮。下面的一些建議或許可以幫助你紓解緊張、克服焦慮,你可以從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臨床治療焦慮性失眠症】焦慮性失眠症根據失眠發生的時間先後,可區分3種失眠症。①發生在睡眠初期,表現為很難入睡,也是最常見的失眠症。②表現為全夜時醒時睡。③發生在睡眠終期,患者過早蘇醒,不能再入睡。這些患者的異相睡眠都少,並易誘發腦電的喚醒反應。從腦電圖分析波看,他們的睡眠時間總是比主訴的為多,失眠的後果並不嚴重,長期失眠者有時精神萎靡,可用藥物治療糾正。如採用中藥治療,可取得快速理想的療效。應對過度焦慮【增強個人調適情緒能力】一般而言,精神官能症本身雖不會致命,但疾病帶來對生活品質的影響,卻不容忽視。所謂【預防重於治療】,規律的生活、充分的營養和適當的運動,絕對是增強個人調適負面情緒最基本的方法。在睡眠方面,焦慮造成緊張不適,無法放鬆,而在這種情形下更會睡不著,然後更加焦慮…,形成惡性循環,這時一個正確的安眠觀念及原則就相當重要。例如:1、勿努力嘗試入睡:擔心睡不好或是認真地去睡覺,只會用腦過度,使自己更難入睡,所以您所要做的只有放鬆自己,等待睡眠自然的發生。2、減少躺在床上的時間:睡得多而淺,不如睡得少而實在,因此如果您有睡眠的困擾,請勿在床上逗留過久。3、床是睡覺的地方:請不要在床上看書報雜誌、抽煙或看電視,更不要在床上想事情。睡眠需要培養氣氛,因此請不要在睡前的兩三個小時內從事耗費腦力的活動,或者念念不忘白天繁瑣的工作。4、不要在睡眠上花費太多心思:放棄諸如{一旦今天沒睡好,就會使明天某些事情更灰暗}的念頭。5、晚間避免飲用咖啡、酒或吸煙:具中樞興奮性的飲料會造成入睡困難。嚴重失焦慮焦慮眠時午餐後就要避免使用興奮性飲料,酒精雖然會協助入睡,但是睡眠會變得片斷或易受干擾,所以請不要用酒精來助眠。6、適時運動或泡熱水澡:失眠患者在睡前五到六小時運動二十分鐘,或者睡前二到三小時泡熱水三十分鐘,均有助於延長熟睡的時間,入睡時蓋被子保持熟睡時的體溫可能也有幫助。  【藥物與心理治療,改善癥狀】此外,精神科醫師的藥物治療是可以比喻為體操教練訓練體操選手,如果要有好的效果就需要彼此合作。例如,睡眠日記、癥狀評估、調葯反應…,都需要像「分解動作」一樣慢慢矯正。偏偏精神官能症的病患性格上大多「求完美」、「快節奏」而無法做到,所以很多會有「逛醫生」(doctor -shopping)的現象。臨床醫師在給予藥物控制癥狀的同時,應再加上支持性的心理治療(鼓勵傾訴、主動傾聽、衛教解釋、化解不安、給予信心…),強調「醫病關係」可以加強藥物的療效,大多數的患者就可以逐漸改善。8、轉移是把本能能量放入最直接最滿意的替代出口的活動中,因為最直接最滿意的出口可能不存在或可能被禁止的。通常我們都是不能直接釋放最基本的性和攻能量的。然而,如果不給以出口,會出現無法忍受的挫折感。轉移可以將最直接的滿足形式轉換成某種替代的滿足形式。個體對自己最渴望或最恨的人不能佔有或攻擊通常會將注意力轉移到某一可以替代的人身上,或用其他方式來使用這一能量。如果轉移的結果是做出了讓社會接受的,有益的活動,就稱為升華。弗洛伊德認為文明的進展來源與升華,在升華中原始的,本能驅力被導向建設性的,創造性的活動中。9、固結和回歸是有關聯的防禦機制。在心理性發展中,個體可能會或多或少地固結在不同的階段上。過多的挫折(也許因為過少的滿足)或對發展下一步驟過多的焦慮(也許因為過於受寵)回導致兒童的自我按兵不動來保護自己,導致個性發展的障礙。以後,當遇到某種不愉快的體驗時,個體很可能不會有效地處理;作為對不適情境的防禦,個體將回歸,即回到有前一發展階段特點的行為上,由於固結,對不斷增長的複雜性和挫折的足夠的處理方式得不到發展;當個體面對困難的現實時,傾向與回到他所知道的唯一應對方式R桓齟竽瀉⒃諉娑岳?亞榫笆笨贍芑夭歡纖筆種富蠆卦諑杪樅棺雍竺妗R晃荒昵岬男履?當見到婚姻不和的第一個跡象時就會跑回父母家中尋求安全。一位開始一個新的,困難的工作的男人也許會生病,要求呆在家中受到妻子的照顧,回歸的一個較輕微的情況(與口唇階段的固結有關)是處於壓力下時咬指甲。多數防禦機制對人類活動有消極影響。我們必須學會接受自己和他人的弱點和局限性。我們應該積極的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建立強大的「自我」。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嬰兒在出生時從母體中分離是人類所體驗到的最大的焦慮。弗洛伊德把這種體驗稱為出生創傷,因為這時的嬰兒從一個非常安全與滿足的環境突然跨入一個對需要的滿足很少能預知的環境。所以,弗洛伊德認為,由於出生而產生的分離感是一切後來出現的焦慮情感的基礎。焦慮的功能是對我們發出警告,如果我們繼續以某種方式思考或行動,就會碰到危險。既然焦慮是令人不快的,那麼我們就必須去降低焦慮,即我們將努力去消除那些引起焦慮的思想或行動。弗洛伊德區分出三種類型的焦慮:現實性焦慮,是由環境中真實地、客觀的危險來源產生的,同時也是最容易降低的焦慮,因為只要某些必要的行動就可以從客觀上解決焦慮,例如離開一幢著火的建築物。精神症性焦慮,是擔心本我的衝動會戰勝自我,並引起個人去做某些會使他或她遭受懲罰的事情的一種恐懼。也許強姦就是一個例證。通常這種恐懼會轉變成野獸般的恐懼。道德性焦慮,是害怕個人可能會做違背超我的事情,從而體驗到內疚。例如,如果一個人已經懂得成功是件好事,那麼失敗就會使它產生道德上的焦慮。因而,焦慮通過促使我們避免環境中使人感到威脅的經驗,抑制本我的衝動,根據內化了的價值觀行動這三種方式來控制我們的行為。顯然,自我具有的最重要的職能是避免和降低焦慮。除了反精神宣洩外,還有其他幾種方法可供自我在與焦慮作鬥爭是使用。這些方法統稱為自我防禦機制。焦慮的意思:形容遇到棘手的事,緊張、惴惴不安。良好的自我心態首先要樂天知命,知足常樂。其次是要保持心理穩定,不可大喜大悲,要心寬,凡事想得開,要使自己的主觀思想不斷適應客觀發展的現實。不要企圖讓客觀事物納入自己的主觀思維軌道,那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極易誘發焦慮、抑鬱、怨恨、悲傷、憤怒等消極情緒。再次是要注意"制怒",不要輕易發脾氣。增加自信自信是治癒神經性焦慮的必要前提。一些對自己沒有自信心的人,對自己完成和應付事物的能力是懷疑的,誇大自己失敗的可能性,從而憂慮、緊張和恐懼。因此,作為一個神經性焦慮症的患者,你必須首先自信,減少自卑感。應該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慮程度就會降低一點,恢復自信,也就能最終驅逐焦慮。自我疏導輕微焦慮的消除,主要是依靠個人,當出現焦慮時,首先要意識到自己這是焦慮心理,要正視它,不要用自認為合理的其他理由來掩飾它的存在。其次要樹立起消除焦慮心理的信心,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運用注意力轉移的原理,及時消除焦慮。當你的注意力轉移到新的事物上去時,心理上產生的新的體驗有可能驅逐和取代焦慮心理,這是人們常用的一種方法。自我放鬆當你感到焦慮不安時,可以運用自我意識放鬆的方法來進行調節,用自我鬆弛的方法從緊張情緒中解脫出來。具體來說,就是有意識地在行為上表現得快活、輕鬆和自信。比如說,可以端坐不動,閉上雙眼,然後開始向自己下達指令:"頭部放鬆、頸部放鬆",直至四肢、手指、腳趾放鬆。運用意識的力量使自己全身放鬆,處在一個松和靜的狀態中,隨著周身的放鬆,焦慮心理可以慢慢得到平緩,可以想像自己在碧波蕩漾的海邊或湖邊,沐浴溫暖和煦的陽光,聽得見波濤輕拍岸石的聲音,聞得出空氣中清新宜人的氣息……讓自己的身與心得到全面放鬆,拋棄過分的焦慮。自我反省有些神經性焦慮是由於患者對某些情緒體驗或慾望進行壓抑,壓抑到無意中去了,但它並沒有消失,仍潛伏於無意識中,因此便產生了病症。發病時你只知道痛苦焦慮,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種情況下,你必須進行自我反省,把潛意識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訴說出來。必要時可以發泄,發泄後癥狀一般可消失。8工作焦慮症什麼是工作焦慮症工作焦慮症已經成為現今人普遍的現象。現在的生活中,我們現在工作的壓力不斷增大,從而誘發了工作焦慮症。工作焦慮症不僅會影響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還會危害到人們的身心健康,因此一定要引起我們的注意。雖說適當的焦慮,往往能夠激發人的潛力,促使人鼓足力量,去應付即將發生的危機。然而過度,長期的處於焦慮狀態中就會發展成為焦慮症。其中,工作焦慮症就是常見的一種。工作焦慮症的常見癥狀:患者表現焦慮、恐慌和緊張情緒,感到最壞的事即將發生,常坐卧不寧,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弔膽,心煩意亂,對外界事物失去興趣。嚴重時有恐懼情緒,對外界刺激易出現驚恐反應,常伴有睡眠障礙和植物神經不穩定現象。如入睡困難、做惡夢,易驚醒,面色蒼白或潮紅,易出汗,四肢發冷,手指發麻,肌肉跳動,眩暈、心悸,胸部有緊壓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乾,腹部發脹並有灼熱感,便秘或腹瀉,尿頻,月經不調,性慾缺乏等。工作焦慮的常見表現及癥狀:1、擔心自己如何出現在同事領導面前;2、由於他人控制了局面而感到不舒服;3、認為如果自己沒能控制住局面就是個弱者或失敗者;4、經常有莫名的不安和害怕,但又說不出具體原因;5、經常感到來自於追求成就(或成功)的持續的壓力;6、遇事緊張、恐懼、多疑,畏首畏腳,依賴別人,顯得缺乏主見;7、內心總是不自覺的焦慮,總有患得患失的感覺,對別人的話敏感;8、感到自己強烈地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如果得不到認可會產生挫敗感或者怨恨;9、難以專註工作,思維遲鈍,反應遲緩,丟三忘四,經常出錯,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不知所措;10、有恐懼情緒,對工作上的失誤、批評、懲罰等出現驚恐反應,並伴有睡眠障礙和植物神經不穩定現象。如入睡困難、做惡夢,易驚醒,面色蒼白或潮紅,易出汗,四肢發冷,手指發麻,肌肉跳動,眩暈、心悸,胸部有緊壓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乾,腹部發脹並有灼熱感,便秘或腹瀉,尿頻,月經不調,性慾缺乏等。如何克服工作焦慮工作中有焦慮情緒時,要找朋友傾訴、出去旅遊,如果還是得不到調整,需要正確分析評價自己,是不是處於職業枯竭期而需要再學習,還是缺乏寬容沒有處理好與領導、同事的關係,或者是壓力過大,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對於處於職業困惑中的人來說,努力培養工作興趣是非常必要的,實在沒有興趣,則要考慮換個行當了。對於還沒參加工作的大學生,作一份職業規劃很重要,評估自己的性格類型、職業定位、興趣、遠近期規劃等,明確自要幹什麼,才能快樂工作。一、通過性格測試,準確把握自己的性格、真實的「本我」,發現自己的優勢和潛能,從而壯大內心的力量,準確地自我定位。二、從事順應自己本性、適合自己性格的職業,避免從事經常需要壓抑自己、強迫自己做內心本能抗拒的事情的工作。三、通過有效的心理療法,例如:精神分析治療法、認知行為治療法、「系統脫敏」和「放鬆訓練」治療法或通過學習有用的技巧(比如社交技術,直言技術),從而領悟內在心理衝突的根源,改變認知方式,降低焦慮程度及緊張水平,提高面對各種情境的信心。四、自我調節,例如:轉移注意力,培養業餘愛好,聽音樂,幻想,按摩,保證充足的睡眠等方式積極地自我疏導和自我放鬆,保持樂觀的心態。9焦慮與自我的防禦機制道德焦慮產生與「超我」的影響,即當個體的思維,感覺或行為違反了自己最初的價值或道德標準。當個體做錯事(甚至只是認為做錯事時)超我會製造出內疚,羞愧以及自卑感。道德焦慮是對來自自己良心的懲罰的恐懼。(焦慮在人類進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強大「自我」的人能夠有效應付各種有威脅的環境狀況,對本能衝動能夠控制並能夠提供有益的釋放,並對所知的價值和標準進行考慮。對於這樣的人,焦慮起一種有用的信號作用,它表示某中需求 ---環境的本能的,道德的---存在而且要求注意。於是作出行動,焦慮在達到高水平之前被降低。然而對於多數人來說,這一過程並不總是這樣順利工作的。多數人至少需要暫時的防禦來抵擋焦慮以解決困難的經歷。我們並不總是能夠很理智的對待自己,不能以現實的方式對待生活。當我們採取不現實的方法來對待環境,衝動或良心時,就是在運用防禦機制。根據精神分析理論,自我應用防禦機制來保護個體不受焦慮侵襲,對防禦機制的運用表明自我的減弱---這一狀態可能是輕微的,暫時的,也可能是嚴重的,持續的。防禦機制是對實際狀況的歪曲,而且是無意識進行的,如果長期運用,個體的功能會嚴重受到影響;當情況惡化時需要建立更極端的防禦,因為逃避了真實的應對。總之,運用一些防禦機制是常見的,如果他們成為對不愉快的內部或外部的典型反映,則可能會傷害有效的功能?常常提到的防禦機制有:壓抑,反向形成,取消,投射,合理化,否認,認同,轉移,固結,回歸。壓抑是最基本的防禦機制,自我將它不能接受的東西排除出意識之外。不愉快或不合要求的衝動,思想,情感,或記憶,被留或投入無意識之中,因為他們可能會引起焦慮。自我必須運用能量阻止這些材料進入意識水平。反向形成指在意識中可能引起焦慮的衝動,思想或情感轉變為相反的東西。恨轉變為愛,怨恨轉變為熱情,性要求轉換為「純潔」的關心,等等。但是,最初的衝動,思想,情感,並未失去,它只是一相反的表達在意識中隱藏起來。反向形成可以通過相反情感的表達強度察覺出來。例如,防禦的個體對他人表現出比一般情況過多的愛,熱情和關心,使得接受者感到不安和有落入圈套的感覺。取消是自我重新構件以前的行動使它產生叫少焦慮的努力,如果一個行為或起後果不能被接受,軟弱的自我會以幻想它消失和使情況安定來取消這一行動,因而讓這一行動不軌造成過多的不快。在取消過程中事實回受到嚴重的扭曲,當事人在意識水平上也許真的相信他從未以不可接受的方式作過什麼事。投射指把自己的無法接受的特點給以別人來消除自己的這一特點的努力。好像一個人在說「這不是我的情感,思維或衝動,因為這些都是他們的!」進行投射的人會認為其他無辜的人恨他,希望他受到傷害,想要利用他,認為別人是罪惡的,敵意的,等等,而實際上正是他有著這些情感或思想。合理化指對不合理的,不能接受的行為給以合理解釋,讓非理智的東西對自己或他人顯得理智。如果個體作出了以後感到後悔的衝動的事情,他可能不接受自己作出了衝動的行為這一解釋,於是對這一行為找出「好的理由」。合理化還用以解釋奮鬥目標的失敗,例如說「我沒有認真去做」,或在做事前做事後裝成很隨便的樣子,這是個體免遭由於未成功和喪失自尊產生的焦慮。否認指自我不能直接處理目前的環境中的威脅現實,因而不承認這一情況的真實性。環境中的某些情況太不愉快讓人無法面對;否認這一現實的存在可以消除焦慮,至少暫時地消除。伴隨否認得的還有可能對現實的幻想。例如,某人會否認他愛的人死去的這一事實,用保存去世的人的物品或把屋子保留成去世人生前是的樣子來使幻想存在。在另外的情況中,已婚夫婦可能回無意識的排斥婚姻不和的跡象,仍然表現出關係很好很幸福的樣子。認同是對他人特點的接受。它可以達到消除對更強大的人恐懼的目的。如果是為了這個目的它可以被成為認同侵犯者。例如,為了消除俄狄普斯情結產生的閹割恐懼,男孩通常會認同父親。還有「丟失物體認同」,這是企圖重新得到或恢復失去喜愛的物體或人。著也許就是小女孩對她所排斥的母親人體能夠以解決伊萊莎情結的基礎。有些人還會表現出離開或死去親人或自己渴望的人的特點,無意識地企圖在自己身上使親人愛人重新出現或得到。與其他防禦機制一樣,認同可以是個體消除威脅和不安,不用直接面對它們。轉移是把本能能量放入最直接最滿意的替代出口的活動中,因為最直接最滿意的出口可能不存在或可能被禁止的。通常我們都是不能直接釋放最基本的性和攻能量的。然而,如果不給以出口,會出現無法忍受的挫折感。轉移可以將最直接的滿足形式轉換成某種替代的滿足形式。個體對自己最渴望或最恨的人不能佔有或攻擊通常會將注意力轉移到某一可以替代的人身上,或用其他方式來使用這一能量。如果轉移的結果是做出了讓社會接受的,有益的活動,就稱為升華。弗洛伊德認為文明的進展來源與升華,在升華中原始的,本能驅力被導向建設性的,創造性的活動中。固結和回歸是有關聯的防禦機制。在心理性發展中,個體可能會或多或少地固結在不同的階段上。過多的挫折(也許因為過少的滿足)或對發展下一步驟過多的焦慮(也許因為過於受寵)回導致兒童的自我按兵不動來保護自己,導致個性發展的障礙。以後,當遇到某種不愉快的體驗時,個體很可能不會有效地處理;作為對不適情境的防禦,個體將回歸,即回到有前一發展階段特點的行為上,由於固結,對不斷增長的複雜性和挫折的足夠的處理方式得不到發展;當個體面對困難的現實時,傾向與回到他所知道的唯一應對方式當見到婚姻不和的第一個跡象時就會跑回父母家中尋求安全。一位開始一個新的,困難的工作的男人也許會生病,要求呆在家中受到妻子的照顧,回歸的一個較輕微的情況(與口唇階段的固結有關)是處於壓力下時咬指甲。多數防禦機制對人類活動有消極影響。我們必須學會接受自己和他人的弱點和局限性。人們應該積極的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建立強大的「自我」。10焦慮的種類1、現實焦慮:是對於來自外來的威脅、災難與危險情況所表現出的焦慮。一般的反應有驚慌、躲避及恐懼。焦慮的程度也取決於精神——植物神經的狀態(例如疲憊不堪或虛弱的程度)、人格與反應狀態、以及幼年焦慮的經驗。2、生存焦慮:來源於生物進化過程中與自然相關的、人類生存的普遍性經驗。人們可以征服自然,獲取自由,但在自然界中生存也具有危險性。因此沒有很大必要去解釋為什麼人會有焦慮,而應該問,為什麼沒有焦慮。在個體發生方面,人在出生時毫無防備與獨立能力,他的安全依賴於母親或相應的人,如果由於失去了愛,感到了威脅,則產生焦慮,而以後在表面上並無危險的情況下也會重複這種焦慮的反應。3、神經症性焦慮:產生於無法克服的衝突體驗,特別是當沒有足夠的防禦可能性時。這種來自「原我」的焦慮,與來自超我的良心焦慮相互對立。對於「自我」來說,焦慮被看作是一種警告信號。11焦慮危害1、身體緊張:焦慮症患者常常覺得自己不能放鬆下來,全身緊張。他面部繃緊,眉頭緊皺,表情緊張,唉聲嘆氣。2、過分機警:患者每時每刻都像一個放哨站崗的士兵對周圍環境的每個細微動靜都充滿警惕。由於他們無時無刻不處在警惕狀態,影響了他們干其他所有的工作,甚至影響他們的睡眠。3、對未來莫名的擔心:焦慮症患者總是為未來擔心。他們擔心自己的親人、自己的財產、自己的健康。4、自主神經系統反應性過強: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經系統常常超負荷工作。患者出汗、暈眩、呼吸急促、心跳過快、身體發冷發熱、手腳冰涼或發熱、胃部難受、大小便過頻、喉頭有阻塞感。安全依戀關係是如何建立的?安全型的依戀關係是如何建立的?母嬰之間的的互動、身體接觸、餵養方式、分離和重聚等都會對安全依戀關係產生影響。這種關係很大程度上由孩子出生的前三個月期間媽媽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方式決定的。Mary Ainsworth在1963年進行了一個長達一年的跟蹤研究,研究對象是26個剛出生的嬰兒,跟蹤是從這26個嬰兒出生第3周起一直到第54周,研究人員每三周會到孩子家中進行4個小時的觀察,記錄孩子和媽媽的互動方式,包括孩子哭泣的頻率,媽媽的反應方式,媽媽和孩子的交流方式,媽媽離開房間時孩子的反應等等,在第54周時,這26個孩子和媽媽到實驗室進行了安全依戀關係的測試,以此來研究孩子和媽媽的互動方式以及最後形成的依戀關係之間的相關性。整個觀察研究有以下發現:1、媽媽餵養孩子的方式對孩子產生的影響:在前三個月,如果媽媽對孩子飢餓的信號很敏感,餵養孩子的節奏和方式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與媽媽更容易建立安全依戀關係;而如果在前三個月,媽媽對孩子的飢餓信號不敏感或沒有按照孩子的節奏和方式餵養孩子,孩子的進食狀況很不理想,這種狀況在整個研究的1年過程中一直存在。2、媽媽對嬰兒哭泣的回應方式對孩子產生的影響:研究觀察記錄了孩子哭泣的頻率,時間長短,媽媽的回應方式,聽到孩子哭泣之後媽媽採取回應的時間間隔等數據。研究表明,孩子在前三個月哭泣的頻率和時間長短與後幾個月孩子哭泣的頻率和時間長短沒有相關性,但在前三個月,如果孩子哭泣時沒有及時得到媽媽回應,這些孩子在後來更容易哭。研究數據並不支持如果孩子一哭媽媽立刻回應會導致孩子將來更容易哭。只要媽媽能夠做到及時回應,孩子就會建立對媽媽的信任。研究結果表明,那些和孩子建立了安全依戀關係的媽媽在聽到孩子哭泣時回應是最快的。3、媽媽和孩子的互動活動:從第6周到第15周,孩子與媽媽之間的互動方式與媽媽對孩子的表情和言語表達相關。如果媽媽採取很愉快的方式,面部表情很豐富地和孩子交流,孩子也會有相同的回應,如果媽媽與孩子交流時表情「僵硬」,沒有什麼語言交流,孩子就不會注視媽媽。那些在1歲時沒有和媽媽建立安全依戀關係的孩子就是在前三個月沒能和媽媽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活動,或者交流剛開始就立刻終止了,因為這些媽媽和孩子交流時沒有面部表情。4、在每天的分離和重聚過程中孩子的表現:研究記錄了每次媽媽離開房間和回到房間時孩子的表現,發現那些在前三個月哭泣時沒有能得到積極回應的孩子在媽媽每次離開時更容易哭泣或不滿。雖然媽媽離開時哭泣意味著孩子與媽媽建立了親密的依戀關係,但是如果孩子在每天每時每刻媽媽離開時都哭泣或表示不滿,卻說明孩子和媽媽之間沒有建立安全依戀關係,孩子處於焦慮的狀態。與媽媽建立了安全依戀關係的孩子當媽媽回來時會表示出開心,渴望媽媽的擁抱;而那些沒有和媽媽建立安全依戀關係的孩子當媽媽回來時會表示出憤怒、哭泣、無所適從或置之不理。5、媽媽和孩子的身體接觸對孩子的影響:研究過程中孩子每次被抱起來都做了記錄,包括記錄抱的頻率和時間長短以及抱的狀態,研究同樣也記錄了孩子被抱起來和被放下時的反應,以及抱起和放下的動作是由孩子還是由媽媽發起的。媽媽抱孩子的狀態一種情況是非常溫柔、愛護以及愉悅的,另一種是麻木的及干擾孩子的(比如孩子正在玩突然把孩子抱起來)。研究發現,媽媽抱孩子的狀態而不是抱的時間長短決定了孩子對於抱起來或放下是否有積極的回應。如果媽媽麻木地抱著孩子、經常抱起孩子或者干擾地抱起孩子都會引起孩子消極的回應。沒有和媽媽建立安全依戀關係而是建立了焦慮/迴避關係的孩子往往在媽媽抱的時候都不會積極回應,這些媽媽就是在前三個月抱孩子時十分麻木的媽媽。研究還發現,這些媽媽本人也不喜歡親密的肢體接觸,因此雖然她們抱孩子的時間並不短,但是她們在抱孩子的過程中當孩子需要親密肢體接觸時表現出了消極的回應,這點對孩子影響深遠。同時這些媽媽在與孩子交流時也很麻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更容易憤怒、不安和生氣。根據1年對於26個孩子的跟蹤研究結果,孩子是否能夠與媽媽建立安全依戀關係與媽媽是否能夠敏感地回應孩子發出的信號及交流十分相關。
推薦閱讀:

我們因何而恐懼?——伊斯蘭教一千四百年擴展的秘密(圖文版)下
心無掛礙,無有恐懼
老之恐懼的原因,如何消除?
拋開選擇恐懼 挑選最佳色彩
俄學者稱俄羅斯恐懼中國能力(續)

TAG:焦慮 | 恐懼 | 緊張 |